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内务部怎么可能不检查这些箱子,这是内务部的本职工作之一。其实关于这件事,贝利亚对斯大林的决定颇有些微词,不过是一个有些才能的将军,不过是研发出一款新式步枪,难道斯大林这一刻忘却了他是苏联领袖的事实,非要去做个连长亲自摸枪

    斯大林想要亲自操持步枪打上几枪,就像其年轻时做过的那样,为此,连请出替身的事都免了。这一想法可是给予贝利亚很大困扰,斯大林要亲自触摸这些武器,为了保证领袖的绝对安全,贝利亚毫不犹豫的要拆掉箱子,恨不得每个零件都检查一遍。

    贝利亚必须这么做,当着枪械发明者别列科夫,自己又不能直白的说出这些,就仿佛对别列科夫充满了不信任。

    贝利亚非常聪明,他和斯大林是长期的亲密战友,如若此刻对斯大林有意培养的人才无礼,终归不是好事。

    “好吧!我尊重您的希望,也请您尊重我的决定。”贝利亚谨慎的回答。

    “我……我明白了。”杨明志点点头,继续道:“接下来,该是我和我的随从去更衣但愿您已经为我准备了全新的将官制服!”

    “当然!”可算转移了话题,贝利亚的心情好了点,“您将穿上崭新的军装,还有您的随从,他……”

    “他将怎么样”杨明志急切的问。

    “他也将换上军装,是集团军参谋员的军装。”

    “什么他!”杨明志大吃一惊,看看贝利亚,又不由的看看身边一脸惊愕的多布洛夫。

    贝利亚马上予以解释,所谓别列科夫是集团军中将,那么将军的随从理应是参谋员,无论此人是否真的是参谋员,现在必须担任参谋员这一角色。

    贝利亚已经把接下来的事安排的明明白白,杨明志也无意再说什么。

    卢比扬卡办公大楼的一间独立房间,杨明志按照他们的规定开始喜欢衣服。

    终于没了外人的打扰,多布洛夫紧张许久的心,终于稍稍放松下。

    而看到木椅上整齐叠好的全套参谋员衣装,多布洛夫犹豫了。

    一边换衣服的杨明志看到了随从犹豫的样子,一副无所谓的模样嚷嚷:“怎么回事。你被贝利亚吓到了”

    “不!我……我……”

    “别害怕,贝利亚只是例行公事,你现在不要有心理负担。再说你的政治背景非常清白,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局长同志,我……”多布洛夫咬了咬牙,“我不是军人,穿上参谋员的衣服,合适吗我只是一介武器设计员。”

    “是嘛你这个年轻人可是不一般,你是一位有理想的武器设计员。你立刻把衣服换好,等会吃完饭,我们还要去克里姆林宫。听着!”杨




第1798章 两个传奇年轻人的对视
    .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办公室里。

    装饰厚重的办公室内,斯大林静静等候远道而来的客人,因为焦急他不得不多抽烟,整个办公室也烟雾缭绕。

    除了斯大林本人,室内还有两位从事文件记录的书记员,以及另一位关键人物,那就是年轻的乌斯季诺夫。

    夜幕已经降临,斯大林和乌斯季诺夫吃过简单的晚餐就这么等着。

    突然,办公桌的电话响起。

    “哦,我明白了,我已经做好准备。”斯大林旋即挂了电话,电话的另一头就是贝利亚,以宣告他们即将动身。

    焦虑从斯大林的脸上消失,他对静坐的乌斯季诺夫说“很快的别列科夫同志就到了。亲爱的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别列科夫是像您一样优秀的年轻人,也许你们会有许多共同语言。”

    “希望如此,领袖同志!”

    “不用这么严肃。”斯大林随和地笑了笑,“您应该称呼我斯大林同志。还是说说接下来的事,别列科夫将军研发了一种新式枪械,据说其性能非常卓越,至于它是否真的卓越,我需要您的点评。”

    “是的!斯大林同志。昨日我针对那些文件报告深思熟虑的许久,我明白自己的重大责任。说实话,我对新式枪械有所怀疑,但是,如果研发者在夸大其实,通过对视他的眼睛,我能看出这里面的虚实。”

    “哦是吗别列科夫倒是从未让我失望,这次我可是把整个联盟的枪械研发专家都请来了,你说,如果别列科夫诓骗我们,我们该怎么做。”

    “这……”领袖的思维太跳,乌斯季诺夫一时不知所措。他

    想了一会儿,支支吾吾说“应该……应该不会有问题,那些报告是针对一些实验的如实汇报。如果真的出现问题,如何解决这件事,还由您决定。对于我,我负责管理军队的武器装备,我不会让劣质武器流入部队。”

    斯大林点点头“很好,我赋予您一项任务。”

    “请您赐教。”

    “啊”斯大林长叹一口气,“我得到了内务部提交的许多报告,别列科夫将军不仅是武器研发专家和作战高手,他对公司管理、农业,甚至是经济学居然都有涉猎。那是一个有着多种才能的人才,尤其对军队、武器装备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

    说到此,斯大林抬起头望着乌斯季诺夫,嘟囔着“真是不务正业,我希望他搞出更高级的远程火箭炮,他肯定有这种能力,结果内务部的同志发来电报说明,别列科夫表示现有的远程火箭炮性能足够了。他违背了我的意愿,我该如同父亲般惩罚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去敲他的脑袋!但是,这个疯狂的家伙居然给我造成一种全新的步枪。如果这一次他诓骗了我,我就开会撤了他的职,转入预备役。”

    话是这么说,领袖居然说出俏皮话,甚至自诩为“父亲”的角色。乌斯季诺夫完全能够感受到领袖对于这个来自异域的年轻人的喜爱,一股嫉妒之心不禁油然而生。

    根据以往的那些资料,尤其是作战资料,乌斯季诺夫不得不佩服这个疯狂的别列科夫。比起新式的突击步枪,乌斯季诺夫还是对那种射程四十公里的火箭炮着迷。

    缘何

    多年以前,就是斯大林命令科研部门研制一款可以量产作战的火箭炮武器,这个项目就是乌斯季诺夫亲自手抓的。

    战术火箭炮从一开始只能飞数百米的“玩具”,慢慢有了两公里射程,到了现在,达到了顺风最大射程十公里的程度,使得苏军有了一定的战术优势。

    而别列科夫的团队确实搞出了四十公里射程的火箭炮,他们也有八公里射程的绰号“鲶鱼”的玩意,就精度而言可谓喜人。

    仅就这一点,乌斯季诺夫就有意和这个别列科夫仔细详谈。

    他从未见过别列科夫,只看过内务部在四周前拿到的那些来自普里皮亚季沼泽的大量照相机胶片。

    照片被洗出来,部分照片甚至被突击装裱,它们拉到苏联的战时首都古比雪夫,为之搞了一个摄影展,以向大量的西方国家人员证明苏联的敌后作战是何等的成功。

    借此机会,乌斯季诺夫也看到别列科夫最近几个月的清晰照片,甚至还有其和年轻的狙击英雄斯佩洛斯金娜的大量合影,至于这个又是另一个欣慰感人的故事。

    别列科夫的形象映在脑海里,他有着亚洲人常见的眯眯眼,身材可是不低,撸起的袖子无意间展示了肌肉与战斗伤疤。照片中的形象非常自信,以军人的直觉,仅仅透过相纸,乌斯季诺夫居然感受到了一种杀气。

    真是一个传奇的中国男人,很快,这个家伙就要到了。

    ……

    该来的终于到来。

    厚重的木门被打开,率先进门的是一身正装的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紧随其后的不是别人,正是一身戎装浑身勋章的中将杨明志,也就是乌斯季诺夫期待好奇的别列科夫将军。

    一个身材高大脸色偏黄的亚洲男人走进房间,乌斯季诺夫的眼神紧紧盯着此人。

    而杨明志,一个不经意间的抬头,两双眼睛对视在一起。

    乌斯季诺夫,在那个位面,杨明志透过杂志插图了解到乌斯季诺夫的形象,只是那个时候照片已经是一把年纪的老人。

    但是人的衰老对面容的改变往往有限,何况年轻的乌斯季诺夫还佩戴眼镜。

    杨明志一眼认出了站在斯大林身边的年轻人,就是苏联最年轻的部长乌斯季诺夫无疑。

    站在斯大林面前必须保持最大的谨慎,杨明志迅速保持着立正姿态,其身边的年轻的多布洛夫也是有样学样。

    此刻,斯大林也不言语,以无意回复贝利亚的问候。他走进时隔多日未见的杨明志,笔直站着并微微抬头,一双格鲁吉亚式的大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年轻的将军。

    这番感受令杨明志非常紧张,一句话不说却摆出严肃的眼神,一种来自于权力的威压感,

    让杨明志感受到罕有的窒息。

    斯大林看了一会儿,终于放松了精神。

    “别列科夫将军,您还是和往常一样,过于拘谨了。”

    斯大林说话了,不管说了什么,都像是一种命令。

    杨明志旋即举手经历,振振有词的说“报告斯大林同志,第63集团军司令员别列科夫,向您报到!”

    斯大林满意的点点头“现在保持放松,让我好好看看你。”

    论年龄,斯大林自己的儿子的确和杨明志是同龄人,只是非常可惜,儿子被敌人俘虏了。可是在宣传上,斯大林必须向全体人民宣布,自己的儿子牺牲在抗击侵略者的战场上,以稳定人民的情绪提高士气。

    战争初期的一系列失败,让他对军中的老家伙产生很大怀疑,他的眼光开始注意那些年轻的优秀指挥官。

    &n



第1799章 蘑菇种植事业(一)
    也许这时候不该有军事学术上的讨论不!恰恰相反,此刻说些惊世骇俗的话,反而能引得斯大林的关注。

    没有什么机会比现在更重要的,杨明志郑重其事表态:“我们研究更高性能的武器,使得我军获得巨大战术优势,通过大规模消灭敌人,迫使其放弃抵抗,并结束战争。我们和敌人都在研制新式武器,我们是为了结束战争恢复和平,而敌人,他们就是为了抢掠和杀人。

    您刚刚提到了毒气,这种武器我们拥有,敌人一样拥有。敌人轰炸我们的城市,我们和盟友轰炸敌人的城市,都是针对敌人的无差别攻击。如果轰炸机投掷的炸弹里面,装得不再是炸药,而是毒气,被轰炸城市是死难者,只怕能达到一万人!但是没有任何国家这么做!乌斯季诺夫同志,您觉得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我刚刚说过了,互相都害怕被报复。再说,对平民使用毒气,这是最可耻的行为,敌人不敢这么做。我们是正义的力量,我们也不会这么做。”

    杨明志严肃的点点头:“不错,这就是一种危机平衡,因为敌方有能力采取极端的等价报复,目前没有国家率先行动。就好比一个城市里所有的市民腰里都别着一支托卡列夫,这时候罪犯在抢劫时就要掂量一下犯罪的风险。所有我们要大规模的消灭敌人士兵,但绝不能使用毒气,我们的目的不是伤害平民。”

    “那么……您……您有什么想法”乌斯季诺夫谨慎的问。

    “火箭炮算什么!”杨明志突然面对洗耳恭听的斯大林,激情澎湃的说,“我们要更大威力的炸弹,最好一枚炸弹消灭半径一公里的敌人。我们不应该迷信于tnt的威力,我们应该研制威力更大的炸药,使得一枚76毫米的炮弹有着152毫米炮弹的威力,甚至更大。斯大林同志,您不要觉得过于科幻,它有可能实现。”

    “真的”斯大林睁大了双眼,眼神充满好奇。

    这番话简直是夸大,乌斯季诺夫不敢苟同,但见得斯大林一脸惊讶期待,也就不好马上反驳了。

    杨明志拍着胸膛说:“我不是说谎,难道德国的ss59团的覆灭还不能说明问题您可以派人调查,数个月前西南方面军司令铁木辛哥同志,空运给我们一批杀菌剂,我们以此为原料制造了威力巨大的炸弹,五十枚特种火箭弹歼灭了那支装备大量坦克的德军精锐。关于这件事……”杨明志有看着乌斯季诺夫的眼睛:“这件事,我想我应该和我们的武器装备人民委员好好谈谈。”

    杨明志提到了这件事,乌斯季诺夫马上想起多日前看到的这份战斗汇报,只是报告的描述比较简陋。

    一支ss部队被火箭炮“秒杀”,话说战斗中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集群发射,一次打得对面一个师失去战斗能力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沼泽地的游击队以火箭炮歼灭一支ss的团级部队,确实可歌可泣。

    杨明志的话还没完,终于,惊世骇俗的话终于来了。

    “我读过一些有趣的科学书刊,我了解到一些有着先进思想的科学家,其中一位姓爱因斯坦的犹太人让我记忆犹新。这位科学家认为,一杯水通过某种方式能变成一块铁,这个变化的过程将释放恐怖的能量,能量大到能轰平一座城市。同样的,一块铁也能变成一杯水,这个变化的过程释放的能量,也能炸平整个大街。”

    这一刻,杨明志突然提出了核物理的裂变与聚变的描述,可是,此刻的斯大林、贝利亚,以及乌斯季诺夫一脸茫然。

    尤其是贝利亚和斯大林,两位是苏联的一号、二号人物,他们似乎不知道爱因斯坦,不知道核物理,对杨明志所谓更是一无所知。

    他们的表情真是令杨明志不知所措,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斯大林,你上任的时候苏联还只有木犁,你离世的时候,苏联已经有了自己的蘑菇。你去世后几年,巨大的新地岛被史上最大的蘑菇炸坏了一半。可是你现在,对核物理居然一无所知这是真的”

    内心里嘀咕一阵子,杨明志再度发言打破尴尬:“啊!总之就是一种新式武器的设想,也许美国人已经在做了,说不定德国人也不甘示弱,我们也不能落后。如果这种武器真的问世了,它被塞入炸弹里,一枚弹就能毁灭一座一百万人的城市,那就不是战争,而是毁灭人类文明。不管是怎样的战争目的,战争结束都必须有赢家。如果交战国互相成了焦土,几乎没有人幸存,哪里还有胜利者。

    双方都有毁灭对方的能力,就像现在这样,德军集结五百万军队进攻苏联将是人类历史的最后一次。未来还会有战争,世界大战将不复存在。这种建立在一些恐怖武器下的危机平衡,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事,但是我相信,人类可以依靠它,防范新的世界大战。”

    到现在,斯大林还是不清楚别列科夫所谓的武器到底是什么,那个爱因斯坦的犹太人又是何等人物他再仔细想想,这个名字有些熟悉。

    斯大林没有马上评论杨明志的这番过于遥远的和平设想,以及过分跳跃的思维,转头问到乌斯季诺夫:“爱因斯坦听起来是德国的姓氏,您知道此人吗”

    “我有所耳闻,是一位物理学家,如果您将朗道请来,我想那个人会说明的更清楚。”

    朗道,这个名字斯大林可是清楚。

    苏联有些一批优秀的科学,朗道就是其中一位。可是这个家伙愚蠢的反对自己的政策,居然纠集一群人,妄图在劳动节跑到红场上分发反对自己的传单,证据确凿故而被逮捕。

    若不是科学院中很多人为之求情,念及此人的突出贡献,才从卢比扬卡的监狱里放出来。
1...561562563564565...6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