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美国全面介入二战,当前的战争,美国正与日本海军争夺西南太平洋的制海权。美军正在取得海战的主导权,大量舰艇如下饺子般下水。数以百计的新锐军舰投入战场,军舰的一切附属物资的供应也越来越多。

    美国人实在离不开咖啡,那么作为一种必备的军粮,咖啡理所当然的也在往苏联运。

    研磨好的咖啡粉用罐头封装,奈何它一经登陆被苏军接受后,第一时间就往各机关和高级的军事指挥部送,只为让所有“聪明的头脑”第一时间享用。

    以个人的喜恶,州长戈洛夫斯基更喜欢喝酒,咖啡这东西,如若不加糖就是苦涩的药水,它并不好喝。可它也是稀罕的美国货,自己理应留点,以作为治疗头疼的特效药。

    临出门前,戈洛夫斯基以一小玻璃瓶装了自己所有的一半咖啡粉,就把它当做礼物,送给那位传奇的别列科夫将军。

    俄国自古以来并没有“礼尚往来”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当然,要交新朋友时送点礼物,交友之事肯定事倍功半。

    还没正式见到别列科夫将军,从现有的大量资料里,戈洛夫斯基觉得,如果自己在搬迁到鄂木斯克前还不能和这个别列科夫亲切会谈一番,只怕就要成为自己的巨大遗憾了。

    但凡是高级人员,都非常清楚领袖连续提拔了这位别列科夫。别列科夫之所以被提拔,全然赖于其对联盟的卓越贡献,真可谓联盟罕有的人才。

    别列科夫才到新西伯利亚两周时间,新式步枪的实验就胜利完成。那不是一般的步枪,是真正意义上的“手提机关枪”,当然它有着“突击步枪”的正式名称。

    一小瓶咖啡是要送的,送礼之事还需在会议之




第1780章 州长戈洛夫斯基(二)
    上午的会终于结束,根据安排,今日的正式会议也到此为止。

    在会议之后再进行一场餐会再合适不过。

    “醒醒,亲爱的,咱们该走了。”杨明志推推妻子。

    “嗯……会议结束了我错过什么了”

    “你错过了很多,不过听了也白瞎。至少你没错过午餐。”

    “好吧……”

    根据安排,午餐依旧是自助餐的形式,餐品也颇为简单。当然,戈洛夫斯基执意举办中午的自助餐会,吃饭是次要的,吃饭的同时再聊聊会议精神才是主要。

    按照俄国人的传统,他们在某些方面和中国人出奇的相似。一些事情,正式的会议场合往往进行无休止的扯皮,到了酒桌上,开怀畅饮往往解决问题。

    故而这次餐会,戈洛夫斯基下令从仓库了拿来一些伏特加,按照人均一瓶的标准供应。

    他也有另一番目的,所谓“不知道这个别列科夫酒量如何”,在他的概念里,好酒量的男人绝对是真男人,而真男人是值得信赖的。

    但是酒,不应该只有伏特加。就如咖啡似的,美国人既然送了这种东西,当然还送了其他的。

    杨明志搀着妻子的手,随着众多与会人士,兴致勃勃地走进餐会会场,呈现在二人面前的正是一栋装潢很不错的大房子,看看墙壁上的花岗岩浮雕,充分说明它是沙俄时期的建筑。

    由于杨明志的级别很高,他和妻子走在人群中,自然成为人们议论的对象。

    他们还能议论些什么无非是就自己的身份与经历,作为有趣的谈资。

    而市长乌莫夫,他干脆凑了过来,经过上午的会议,他内心的幸福就体现在这幅晒老的身体上,五十岁的人了,恍若再度青春。

    “啊,亲爱的将军。过几天还有第三次会议,那次会议就是宣布州分裂后,各主要机关的人士异动。经过第三次会议,我就该着手新的工作了。”

    杨明志符合性的点点头,立刻换了口吻:“州长同志,真的恭喜您了。”

    “谢谢您。”

    “第三次会议后,还要再召开苏维埃大会。看来你们把该做的事做完,苏维埃大会,也不过是宣布所有决定的结果。”

    “是这样。哎,虽然程序有些繁琐,程序也必须走一遍。我们暂时不要谈这些事了,听着,别列科夫。”

    “是。”

    “一会儿现任州长会主动与您交谈的,您可要做好一番准备。”

    “准备什么准备。”

    “哦,我可是知晓了您的酒量,那顿晚餐我们喝醉了,只有您坚持到最后。戈洛夫斯基知晓了这件事,午餐的酒是少不了的,希望您早做打算。”

    “啊难道想要灌醉我”

    乌莫夫耸耸肩,转移话题指着不远处的建筑:“那就是午餐的地方,它在沙俄时期就是个大食堂,现在物尽其用,是人民的食堂了。”

    听他一说,杨明志估摸着中午喝一顿大酒是少不了的了。

    但这一次乌莫夫估计错误了,戈洛夫斯基明显不想喝一个酩酊大醉,就趁着午餐时间和别列科夫多聊聊。

    ……

    这顿餐会,朴素中带着丰盛,俄式拼盘、基辅鸡,还有切片的黑面包。熬制的牛肉浓汤。餐桌上唯独缺乏新鲜蔬菜,只因它根本不可能在当下季节存在。

    没有谁宣布午餐正式开始,大家进入房间,自觉的拿起餐盘,或是找寻美酒。

    有许多人是想与别列科夫聊聊,见得州长本人已经举着酒杯凑了过去,只好作罢。

    今天,戈洛夫斯基就往嘴里送了两片香肠便凑近他渴望的尊贵客人身边,急迫之情就好似上午开会丝毫不疲惫。

    他举着一杯美国产的威士忌,张口便是对杨明志毫不吝啬的赞誉。

    “尊敬的别列科夫将军,您觉得如何在这里吃饭,肯定比在科学院的食堂好极了。”

    “是的,州长同志。香肠还有美酒,科学院哪里只能提供面包,而且还是定量分配。我谢谢您的好客,能让我饱餐一顿。”

    戈洛夫斯基耸耸肩,做出一副难堪模样:“您是科学工作者,又是将军,理应得到更好的待遇。真是万恶的战争,给予我们伟大事业重大打击。如若不是这场战争,我们继续进行高效率的和平发展,您现在所见的香肠与面包,每一个家庭都能天天享用。可惜啊,人民只能用马铃薯果腹。”

    “但是战争会结束的。”杨明志亦是举起酒杯,“为了我们早日打赢战争,干杯!”

    一杯烈酒下了肚,浑身暖洋洋的。杨明志当然知道自己喝的是威士忌,至于为何不是常见的伏特加,自己就甭担心了。

    干了一杯酒,杨明志就随手给自己满上,“州长同志,您知道的,我是中国人。在我的故乡有一个传统,见到尊贵的朋友,应该喝上三杯酒以示敬意。”

    “啊,您那里还有这样的习俗,我到时听说过。也好,您看,桌子上放的几瓶都是美国人做的威士忌,它真是口味特殊的烈酒,充满了布尔乔亚的滋味,但酒就是酒,它到了我们手里,就是布尔什维的滋味。”

    这话是什么意思听起来好像挺没什么意思的。但是稍稍想想,杨明志听到了另一番滋味。

    可能这位戈洛夫斯基从不排斥外来的事物,他是一个务实的人。

    杨明志笑呵呵的举杯回应,看看对方还有什么话要说。

    “别列科夫同志,我很仰慕您的名号,您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人才。”

    “您过奖了。”

    “不!对您的所有褒奖都是恰如其分的。当前的战争,谁都不能忽视游击队战士们的能力,还有后方科学工作者的力量。游击队员,他们神出鬼没袭击敌人的后勤补给,客观上削弱敌人的战斗力。科学工作者,他们战争时期的奇思妙想使得我军装备了一大批高科技装备,拥有这些新装备的红军,将是战无不胜的。”

    “哈哈,您还是在褒奖了。谢谢……谢谢您。”

    杨明志并不是什么好大喜功之人,或许他年纪大一些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现在,他的心气儿固然很高,对于当前取得的一切荣誉,根本没有过分的沾沾自喜。只因为一个原因,他知道自己的能量非常巨大,当下取得的荣誉算个啥,以后新的荣誉还在排队等着摘取呢!

    杨明志明面上还是一副谦恭的模样,同样凑过来的军区司令可谓心直口快。

    “州长同志,您说的就是我们的别列科夫将军吧。”

    “当然!除了我们的别列科夫还能有谁!”说吧,戈洛夫斯基直勾勾的看着杨明志的双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真是一表人才啊。我看过您的详细报道,今日我们终于见面。您从中国而来,您到了苏联后很快就给予我们重大帮主。啊哈!对了,我差点忘记您已经加入苏联国籍。我们是同志了!这里是您的第二故乡,我想您会像爱您



第1781章 州长戈洛夫斯基(三)
    戈洛夫斯基是那种喝酒上脸快解酒也快的人,休息到了下午三点,他就选定一间小办公室,就在此地开一个不公开的小会。

    与会之人除了他就是杨明志,两人共处一室,甚至连一位书记员都没有。

    瞧瞧这阵势,颇有些秘密会议的意思,至少杨明志是这么觉得的。

    格里申科开车带着妻子先回去,自己留在这里,独自面对翘着二郎腿的现任州长。

    州长叼着一只烟斗,吞云吐雾了一阵子,立即开始话题。

    “将军,嘿嘿,您不用紧张,现在我只想与您以朋友的名义好好聊聊。”

    “哦朋友。州长同志,您知道的,我很愿意做您的朋友。”

    “好啊,那就说说现实的事。”戈洛夫斯基将空了的烟斗放在身边木桌上,略显急切的说:“您的新枪前几天接受了详细的试验,我阅览了大量报告。我可以确定,您所研发的的确是一款好枪,乌莫夫同志对它有着高度评价,我的态度也是一样的。”

    “谢谢。我因为新枪的事已经获得了许多赞誉,但是我还是觉得有些瑕疵需要改进。”

    “您太谦虚了,或者您还是需要一些必要的质疑”

    杨明志没有贸然说话,沉默的举动就像是默认似的。

    戈洛夫斯基点点头:“好吧,我的确非常看好您的新枪,但我其实更看好您研发的火箭炮。拿破仑曾经说过,火炮是战争之王。火箭炮也归类为一种火炮,我看,战争中还是火箭炮最有用。

    您的火箭炮可以飞行四十公里,爆炸威力至少相当于一百千克航空炸弹。战列舰的主炮或许能达到四十公里,至于威力,还是您的火箭炮更胜一筹。

    我想您应该能够明白,四十公里的射程将带来什么!”

    “是的,我懂,是一种巨大的战略优势!”杨明志的回答比较平和,奈何戈洛夫斯基翘起的二郎腿已经不自觉的抖起来。

    “对!就是巨大的战略优势。好在里顾施科夫专注于火箭炮生产,所以您现在有时间研究其他武器。”

    “哦似乎……似乎您对我的突击步枪的……嗯,似乎您并不看好它的潜力”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不过,它毕竟是一款单兵武器。我想您是有智慧的人,理应将更多的精力同于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您应该知道,德军和他们的仆从部队,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一千万。你我不能指望他们会主动投降,我们必须通过大规模的歼灭他们,来达成胜利的目的。”

    一开始,杨明志想着这次小会将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不曾想,戈洛夫斯基摇身一变扮演起军官的角色。

    此人的话语说得非常明白,同样也表示了,戈洛夫斯基本是信仰“大炮兵主义”的,这种人在当前的苏联大有人在。

    杨明志当然毫无反驳的意思,就好比当前中**队面对装备只是“一战级别”的日军,依旧面临着巨大的装备差距。中**队正在吃着火力不足的大亏,所以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提供了一种构建强大火力的方式——大规模使用火箭炮。

    经过了五十年的发展,中国给予火箭炮一种新的定义。那是一大批射程超过二百公里的重型火箭炮,偏偏这种火箭炮还安装了指导功能,以至于其精度达到了导弹级别。

    到了二十一世纪,导弹和火箭炮的界定越来越模糊。

    但归根结底,中国的火箭炮技术的开始,就是从仿制苏军的喀秋莎开始。喀秋莎是一种设计简单,成本低廉,精度也糟糕的武器。

    拥有先知先觉的杨明志当然可以给未来的“老师”一些超时空的技术,鲶鱼火箭炮精度更好,本质上就是对弹体空气动力学的改进。至于飞鱼火箭炮的超长射程,也是针对现有技术“米多加水”的线性思维的改进。

    当前,突然把研究的重心调整到火箭炮上

    不!这非常的不现实。线性思维的开进到此为止,飞鱼火箭炮已经是自己研发极限。想要拥有更远的射程,必须解决发动机问题,关于这件事,杨明志已经江郎才尽。

    在这里杨明志并不想吧自己的苦衷告诉戈洛夫斯基,同样也毫无必要。

    “州长同志,我觉得四十公里的射程目前已经足够了。如果说需要给予红军装备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我觉得我研发的突击步枪,在这方面有着更大的潜力。或许您会觉得非常奇怪,仅就杀敌这件事,突击步枪将是更加高效的。”

    “哦愿闻其详。”

    “是。因为火箭炮的使用存在一定局限性,尔突击步枪本身是单兵武器,它的适用范围就更广了。当前我军一直在集中使用火箭炮,针对一片地域进行火力覆盖,若是在野外战场,若是重点攻击敌人的城市,我军当然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火箭炮,就是打土壤掀起来十米也不是不行。

    但是除了这两种战场,其他的战场,火箭炮的性能就要大打折扣。

    您看,当前正在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巷战中,我的突击步枪必然就有这巨大的战术优势。

    未来我们必将打进德国,相比于苏联的状况,德国的城市更加密集,城市激战或将成为战争的主战场。既然是敌人城市,我们当然可以先发动大规模炮轰,然而肯定会有大量敌人躲在地下室内,步兵还是要和敌人打巷战。

    届时,突击步枪的作用肯定是比冲锋枪要好。真是可惜啊,我的在白俄罗斯打了一年游击战,这些研发计划早就该落实的。如果突击步枪的能更早的大规模装备,斯大林格勒的战局就会好很多。

    数以千计的年轻战士,他们因为缺乏合适的巷战武器使得缺乏战术优势,无谓的牺牲。据我所知很多人的故乡就是西伯利亚,甚至来自于新西伯利亚市的市民家庭。”

    话题说到了巷战,只可惜戈洛夫斯基并没有巷战的经历。他在苏俄内战时期参与的主要作战都是在旷野里发生的,对于巷战的残酷性,他难以用头脑直白的联想。别列科夫最后一句话给予他巨大触动,八月份和当前的九月份,大量的信件送抵新西伯利亚州,它们不是别的,正是士兵的死亡证明书。

    戈洛夫斯基定了定神,虽然自己将去新生的鄂木斯克州任职,也将担负起在当地招募军队的责任。不管招募多少人,新编的军队首先隶属于西伯利亚军区。
1...552553554555556...6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