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自从大清早安妮骑着车子拉回一袋面粉,未来不出意外,一日三餐的工作基本就由这个女人负责。
大家现在吃的正是小烤箱里陆续烤出来的,它完全不是大食堂的量产型面包,故而安妮可以做些更精细的加工,体现在口感上就是好吃有嚼劲。也是因为是现烤的小面包,它麦香味十足,如若放置时间久了,口味就会变差。
“喏,将军回来了,亲爱的你的中式面条还没做好吗”依旧待在厨房的安妮问到。
“很快……很快就好了。”
犹豫烧柴的炉子有限,杨桃不得不等到安妮熬制的一锅菜汤沸腾后,再在炉火上放置小灶。
杨桃并不缺厨具,很多厨具就是从
第1778章 招兵买马畅想
跟随主观能动性极强的别列科夫将军已经一年了,夫对将军已经非常适应。
将军的头脑仿佛永远睿智,提出的所有想法都有着巨大的建设意义。
只是将军总希望所有想到的事都能做的尽善尽美,想法固然美好,能否落实下来也要看大家的行动力。作为下属理应履行将军的所有命令,至于将自己弄得身心疲惫也是没办法的事。
夫定了定神,说:“您说吧。”
“是关于咱们设计局经费的事。”
“这件事暂且由我来负责,设计局经费的所有事宜,暂且也是有科学院的财务部门托管的。”
“经济问题也要正规起来。新建筑要建好,我们还要自己负责自己的经济支出。看来……看来我们需要再招聘些人才。”
目前的设计局仅有二三十人,它作为一个合法机构,如此人手实在是寒酸,给人一种小作坊的感觉。其实就目前的现状,整个设计局就一个大办公室和两排宿舍,就是建设点新房子,还是小的可怜。
明明是研发突击步枪的设计局,如此寒酸实在不应该。
“嘿,夫,我们的机构必须更加正式,等一会儿咱俩单独开个小会。我给你说说班用机枪的事,其他的事咱们再好好讨论一下。现在……”说着,杨明志从椅子上站起身,又把穿了一天的军外衣脱掉,挂在木墙的顶子上,又换上一件黑色呢子大衣。
“局长,您还有事出门”
“嘿嘿,当然。我得赶紧去厨房,贝茜卡给我做的中式大菜应该开饭了!”
坐在厨房的木椅上,手捧盛满面条的铁饭盒,面对着的就是自己老婆的那张温馨的笑脸,幸福感无法用语言形容。
“哥,你尝尝吧。咱们跑到这儿旮沓,还是第一次吃面条呢。”
“嗯,以前穷,吃不起面条,看来以后我能天天吃了。”
煮熟的面条扔进熬好的浓汤里,经过一番搅拌就是一种简陋的汤面条。它就是一种单纯的家常饭菜,基本就是烩菜里放点面拉倒。
这是一种非常随便的吃饭方法,到了这儿,杨明志仅仅嗅嗅气味,就能断言手里捧着的是珍馐美味。
他操持着筷子就把全麦面条往嘴里送。
“怎么样好吃吗”杨桃问。
“好吃!好吃极了,让我想起了很多。干脆这样,以后你每天给我做面条,怎么样我啊,我还是喜欢吃咱们的面条。”
“好啊,你高兴我也高兴。嘿嘿我还能沾你光,以后我也天天吃面条。或者我还可以多做一些,咱们设计局都吃面条。”
“所有人!”
吃饭问题永远是重要的,杨明志一直相信,如果每天都是啃面包,早晚有一天大家会厌倦。当然这是他的中国式思维,杨明志还没有仔细想过,其实俄国人永远不会厌倦面包。
吃饭上变些花样,人的心情也会好上不少。
杨明志囫囵吃下半碗,还把筷子舔干净。
“嗯,对了。以后你还可以蒸馒头,可能最快明天,他们会把蒸笼之类的器具送过来。”
“嗯!”杨桃猛地坐正身子,“蒸馒头的笼屉你从哪搞到的”
“那个尼古拉耶夫斯基,他们会造些民用品。一会儿你跟安妮说说这件事,我这会儿吃完了饭还要和夫再聊聊大事。”
“好吧。你还是慢点吃,可别噎着。”
“好嘞。”
说是吃面条,其实就是喝面条。杨明志并非不想再多陪一会儿媳妇,只是受长久的战地生活所影响,吃饭难以不迅速。
当然,和夫对某些问题的交涉也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事杨明志自知必须要面对,能够提前解决,总比被动面对要好。
……
今晚没有什么工作任务,只有几名设计员还在大办公室里挑灯夜战,只为在对以往的图纸进行一番复刻描绘。
在靠近暖气叶片的地方,夫支起了一个小木桌,桌上放着茶杯。他就抽着烟静候和妻子腻歪完事儿的局长回来,聊聊那些“重要话题”。
双手插兜,吃饱喝足的杨明志精神抖擞,他几乎是唱着歌走回大办公室,自己的快乐情绪显露无疑。
“啊!局长同志您回来了,看来贝茜卡同志为您准备的大餐真是和您胃口。”
“对。啊,到底是新西伯利亚的小麦,可比咱们在沼泽地缴获的好。面条的配料也是非常优秀的,以我的感觉,可比沼泽地做的那些好吃多了。”
“是嘛中式面条,我很羡慕您还能吃到那种美味。”
“不,您不必羡慕,很快我们就要经常吃面条了,您将习惯这一切。”说罢,杨明志连忙坐下不再说什么客套话。
“夫,现在我们该说些正经的事,一些对我们设计局的未来非常重要的事。”
“重要的事”
夫寻思着,局长所谓的重要事,估计就是对设计局的扩建。如今设计局核心人员才刚刚过十人,未来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发展的需求也非常迫切。所以,局长无外乎是希望增加设计员,当人手充裕后再进行内部分工。
局长的野心总是很大,假若设计局终将变成大型机构,那么一个个分局的框架就该从现在开始建设。
夫没有贸然说明自己的意见,继续听着局长说。
杨明志故作严肃的说:“夫同志,我想您需要一位秘书。”
“什么秘书!”此言一出,夫有些疑惑。
“就是秘书。虽然我现在是局长,设计局的实际工作实际由您来主持,反观我的工作,更像是一位核心设计员。但是您以一己之力负责整个设计局的日常运作,当前人手少,您可以应付一切。我们的事业终将发展起来,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些专业的行政管理能手。所以首先,您需要配置一位秘书。”
“哦,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
“我们的设计局面临着重大问题!在可见的未来,咱们的突击步枪和火箭炮都需要长足的发展,很快咱们的附属工厂也成立。我们先不谈以后能取得的成就,如果我们内政做不好,任何成就都是空谈。
我们需要一些行政管理的高手、需要建立财务办公室,至少要招募两名专职会计。食堂的工作也非常重要,安妮的厨房需要招聘至少两个帮佣。我们还需要专职的保洁员,把我们大部分地方打扫干净,顺便还能帮大家洗洗衣服……”
杨明志可谓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他的描述非常详细,甚至考虑到招募一位专职电工。
夫听得这些,不禁问道:“局长,您在厨房里该不会喝了酒吧!”
“酒不,我没有。”
“您说得这些,我……我实在觉得太复杂了。我们目前还是个小型研究所,犯得着突然招募这么多人”
“有必要!非常有必要!研究所再小也是正是机构,我们必须正式化,尤其是到了工厂建成投产,工厂的一切都要提前准备好。我们的工人队伍可能一开始较小,里面的机构必须一应俱全。工厂的那样,我们的设计局目前是个小小研究所,我有信心让它在三十天,研究员人数翻一倍。”
&nb
第1779章 州长戈洛夫斯基(一)
又是一个阴霾的日子,偏偏这个日子要去开会。杨明志恨不得多躺一会儿,奈何时间弥足珍贵。
新西伯利亚州尚未被拆分,现任州长是一位姓戈洛夫斯基的中年人,杨明志对于此人的了解也仅限于乌莫夫的只言片语。
或许,那个中年人也是个干瘦而干练的人,或许眼神中还能流露着果敢。
苏俄的州,它更像是“省”一级别的行政单位,州级行政人员听命于苏俄最高苏维埃,继而再听命于全苏最高苏维埃。很显然这位戈洛夫斯基手握种权,是活脱脱的封疆大吏。
要面见这样一个人物,若是普通人只怕早就紧张得浑身发抖。
杨明志丝毫无所谓,连斯大林本人都见到甚至谈笑风生,再面对个州长,何惧之有。
“亲爱的,不要磨蹭了!”他推推身边的妻子。
“好了,我……我马上穿衣服起床。”
“嗯,你动作快点。今天的行动你穿着朴素点,就换上科学院发的那套羊毛大衣。记得,你所有的勋章都给我佩戴好。”
“好……我明白。”杨桃揉揉惺忪睡眼,一副慵懒不堪的模样。
“哦对了,你还需戴一顶正式的帽子。你还是苏联共青团员呢,那顶帽子可要戴好。”
“好,我都听你的,别唠叨了。”
杨桃有点起床气,这番说话不禁声音大了些。一旦她精神起来,整个身体也变得麻利,哪怕还挺着肚子。
她一边换着自己的衣服,一边看着丈夫的动作。
“哥,今天我们要去见那个州长。我很奇怪,你把我拉上有啥意思,我啥也不懂。”
“我哪知道,反正是那个师长乌莫夫的要求。我估计还是那个州长希望见到咱俩,亲爱的,你应该明白,整个新西伯利亚的苏联英雄屈指可数。你看看自己的金星勋章,我估计那个人是想瞻仰你呢。”
“我我哪有那么大能耐。”
“你当然有能耐,能耐还大哩。”说话间,杨明志最终将自己的军帽戴在头顶,转过身:“亲爱的,你看你老公帅不帅。”
“啥老公啊,你又不是太监。”丈夫有时会说些新奇的词,杨桃早已习惯,“嗯,你是我男人,你穿啥衣服都好看。”
“唉,等于啥都没说。”
杨明志可以感觉到自身的形象何其伟岸,胸前别着一堆勋章,用这身行头去参加阅兵都可以。
反观杨桃的打扮,着实有点不伦不类。她目前拥有的正式制服就是拿到苏联共青团制服,奈何肚子一天比一天打,数个月之内制服是没得穿了。
着装有些奇怪,打扮一下还是必要的。
杨明志以惊讶的目光看到妻子从房间木桌的抽屉里拿出以小盒,他万万没想到,妻子居然变魔术般拿出一支唇笔。
“哎呦,到底是女人,已经学会臭美了。”
“唔……这是安妮借我的,我用完了还得还给她呢。”对着一面很小的梳妆镜,杨桃简直是手法娴熟的给自己抹上唇彩。
“啊,亲爱的!这也是安妮教你的”杨明志不禁惊呼。
“当然,我在厨房里可不是瞎忙活的。安妮教会我很多东西,比如一些化妆的技巧。对了哥,今天咱们进城,也许有时间还能到商店转转,也许也能买点化妆品。”
今天的妻子有些奇怪,既熟悉又陌生。杨明志一时间不知所措,固然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心目里的妻子就是那种山野人家成长出的富有野性的姑娘,从莫斯科到新西伯利亚,现在她居住之地都是大城市。莫非进入城市,她灵魂也被城市所感染还是她趁着自己工作之际,努力跟着安妮学习,如何做一名市民
杨明志想了想,随口说:“如果有时间我们就去转转,不过你得明白,化妆品不宜买到。到时候看吧,就是买几瓶鲜牛奶也是好事。”
一番磨蹭两人走出了温暖的小家,他们刚一出门,就被西伯利亚的寒风来了一记透心凉。的亏今天穿衣足够厚实,身体能迅速适应室内是为巨大的温差。
吃过了简单的早餐,也就是吃过安妮昨晚预烤制的面包块后,杨明志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妻子上了轿车。
至少在东方人的审美里,涂了口红又擦了点粉的杨桃,她本就精致的笑脸多了几分稚嫩,如此女人的确漂亮。
但在俄国人的压力,杨桃怎么看都是个孩子,偏偏这么个“孩子”已经是准妈妈了。
从科学院到市苏维埃大楼,这条路线格里申科已经轻车熟路。
他们出发的较早,在和乌莫夫等人的车队会和后,直接开赴州苏维埃的办公大楼。
早在前一天的晚上,承担着沉重工作压力的州长戈洛夫斯基等一票高级官员,他们在各自的轿车小憩。车队则从傍晚开始向着新西伯利亚狂奔,漆黑的世界里一条车灯构成的长龙快速前进,近乎凌晨零点,戈洛夫斯基才回到自己的官邸。
新的一天很快就到,今日更是有非常重要的会议。
喝上一杯美国人援助的咖啡,戈洛夫斯基的精神迅速亢奋起来,当他大踏步的来到预设的会场,也不得不赞叹一句咖啡的神奇。
加了糖的咖啡口味奇特,似乎还有一种上瘾的感觉,就是这种口味不一定所有人都爱喝。
州长可以断定,苏联的老百姓还是更喜欢纵饮伏特加,喝上一杯烈酒,一样让人兴奋异常。
其实,这些仅是州长的臆断。
俄国本来就有咖啡文化和巧克力文化,彼得大帝甚至在圣彼得堡建了二十个咖啡馆来招待外国人。随着沙俄的崩溃,新生的苏联被西方国家进攻与封锁,而苏联的任何地方都不能种咖啡树,就是宜人的黑海之滨也不行。
没了咖啡豆的进口渠道,苏联继承自沙俄的咖啡文化也在迅速萎缩,如今它已经萎缩到极低点,以至于苏联成立后出生的年轻人,对咖啡极为陌生。
“那些科研工作者,他们常常熬夜工作吧。那些文学作家、作曲家,也往往工作到天明。如果他们有咖啡,精神亢奋了,创作的作品也会更加脍炙人口尤其是那个别列科夫……”临出门前,州长突发奇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