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当然,在做一些特别的修改也是必要,例如班用机枪的准星被调整为全包围结构,如此操作只为了兵工厂加工得方便些。
这类技术性修改有多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加工效率。
随着技术员们的任务陆续完成,他们给杨明志打了招呼,将图纸提交后,纷纷回到宿舍。
其中当然也有愿意继续挑灯夜战的工作狂,多布洛夫就是这么一位。
“亲爱的,你可以回去睡觉了。”杨明志接过多布洛夫递来的图纸,扫视一眼觉得绘制的相当不错,内心里颇为满意。
“局长同志,介于明天上午您未给我们安排艰巨任务,今晚我自然可以工作得晚些。”
“哦”放眼四周,留在大办公室里的已经不剩几人。
再看看腕表,时间已经是十点半。
“多布洛夫,其实你可以回去,你在这里对我的帮助是有限的。你不用担心什么,接下来的工作我自己能够做好。”
“我想,您应该多一个帮手。”
这一次,多布洛夫自诩把握到了重大机会,他打着胆子坚决表示,自己一定要做一位副手。
瞧他坚决的态度,如果他以后的岁月,对于工作都有着一丝不苟的态度,成材成名是肯定的。
恍惚间,杨明志有点明白多布洛夫如此坚决了原因。
“呵呵,亲爱的多布洛夫。好吧,你搬个椅子坐过来,就坐在我面前。”
多布洛夫麻溜的照做,整个人就隔着堆满图纸的桌子,坐在局长面前。
杨明志也不见外,很快的,整个大办公室就剩下他和多布洛夫两人。包括**夫,也是打着哈欠回了自己的宿舍。
整个房间闲的有些冷清,隔着封闭的玻璃窗,户外呼啸的北风还是带来不停歇的低鸣怪叫,若是胆小者怕是还会害怕呢。
“现在就剩你我两人了,多布洛夫你既然自愿留下了……”杨明志顿了顿气,看着对方的眼睛,循循善诱的问:“我能猜到你的心思,现在你是想做个学生,对吧”
“对!”
“很好,回答的不加遮掩,说明你是有野心的人,我喜欢。”
论到野心,局长别列科夫的野心不是更大么。对此多布洛夫不敢贸然附和,这便诚恳的说:“我想跟您好好学习知识。您对枪械的理解非同一般,我完全认同您的理论。我想要学习,学习关于突击步枪的一切知识。”
一个迷弟不,这是年轻人的话是发自内心的。他着迷的绝不是自己,这些摊了一桌的图纸才是其着迷的本源。
杨明志点点头:“很高兴你完全认同我,你应该也能感受到,整个联盟不可能一下子认同突击步枪,未来一段时间你我都将是孤独的。”
“不碍事,科学工作者普遍是孤独的。我受不了喧闹,只想安下心来搞研究。您看,我的同龄人们纷纷上了战场,我被判定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失去了扛枪打仗的权力。我和很多中学同学,他们已经应征入伍,有些同学已经为国牺牲。所以我必须抓紧时间做出一些成就,否则……”
“否则怎样”
“我会觉得,有愧于那些牺牲的同学,还有,有愧于我每天吃着的丰厚的面包。”
“看来你还挺着急啊,你是想快点立功,以实现你的价值。”杨明志点点头:“现在我给你交待新的工作。这些堆在桌子上的图纸和配属工艺卡片,你用订书机把它们配套装订一起。”
“遵命!”
多布洛夫可谓是心花怒放,他麻溜的跑开,麻溜的又拎着小型订书机回来了。
“哎呦,你这个年轻人也太着急了,我的话甚至没说完。”
“嘿嘿,对不起局长。”
杨明志耸耸肩:“呵呵,你看现在的气氛,好像你是我弟弟似的。”
从某种意义上,杨明志比多布洛夫才年长九岁,以兄弟相称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两人还远没有那般亲密,杨明志觉得,既然这个多布洛夫要当勤奋的学分,首先也得对他进行试炼。
安排给其装订图纸的工作,就是一个试炼。
杨明志继续说:“明天我的工作会很忙,班用机枪的图纸和全套的加工工艺,我将先给军区司令打个招呼,然后分门别类的送到各个工厂。你必须给我装订好,我在图纸上标注了一些编号,你必须对号入座,否则……”
“我明白了!我一定完美完成任务。”
那么,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呸!如果连数字归类这种简单的事都完不成,那就是脑子有毛病。
杨明志当然不是看低多布洛夫只会数字归类的低级操作,他装订图纸的同时也能看明白全套的工艺流程。如果多布洛夫真的渴望学习突击步枪的研发原理,现在就是一个重大机会。
两人就这么一直工作,杨明志只当多布洛夫不存在,自顾自的编纂工艺。
多布洛夫何尝不是这样,装订图纸的工作被刻意磨蹭,原因不是别的,多布洛夫的双目扫描着工艺卡片上那一道道的加工步骤,再结合相应图纸,他的头脑正将两者结合一体,印刻在自己的头脑中。
第1773章 和乌莫夫的电话
多布洛夫的确把所有的图纸和工艺卡片,完美的装订在一起。此人明显有着不错的工作能力,杨明志寻思着,自己今天要去几个兵工厂提交新图纸,随从里肯定得有个懂行的人。
反正仅仅带着一个贴身警卫格里申科是绝对不够的,届时不能只有自己一人面对那几位厂长不停的嘚啵。
既然多布洛夫有志做帮手,那就命令他帮着讲解一番,他若讲得好,即是自证能力。
已经是上午九点,过分的心力疲惫不是几个小时的睡眠就能缓过劲的。杨明志不停的打了几个哈欠,又擦掉眼屎,吃罢了早饭后情况还好一点。
且说早餐,今日的早餐无出其右的还是面包,配菜依旧是土豆浓汤。
倒是安妮起床非常早,她和科学院的内务管理部门签署了一份长期的自行车租赁协议,如此她凌晨五点就骑着自行车直奔大食堂的仓库,拿着负责人之前批的条子,领取了满满一麻袋,足有五十公斤重的新磨面粉。
麻袋就暂且放在厨房里,杨明志还特意看了一下,面粉都是全麦面粉,它明明可以进一步加工,考虑到如今的苏联恨不得是把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当做军粮,面粉自然没工夫精加工。
全麦面粉只不过口感粗糙一点罢了,杨明志实在忘不了大清早妻子的那种兴奋的眼神,就仿佛麻袋里的不是面粉,而是金子。
“哥,这下你可要享福了。你今天忙去吧,等回来了,我亲自给你做汤面条,绝对让你体会到咱们老家的感觉。”
就是这一许诺,杨明志真是充满了期待。
如今整个苏联会做中式面条的人屈指可数,甚至是意大利面也是罕见的。偌大的苏联,军人的主食多是面包,而苏联控制区下的八千万老百姓,基本是屈从于政策,以土豆果腹,吃得好无从谈起,能吃饱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
就在莫斯科的时候,安妮已经从杨桃这里了解到中式面条的原理,万万没想到,神奇的中国面条,就是用木棍把面饼擀成面皮,折叠一番后用刀切成条,然后放入熬好的汤里煮熟。
相比于烤制面包,安妮真心觉得,还是他们中国人烹饪菜肴效率高,且口味更加复杂。
只是吃面条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障碍——筷子。
把两个木棍当做镊子来用,那可能需要多年的练习,安妮自己的一番尝试终究是失败告终。
汤面条,稍稍联想一番它就是美味的,考虑到俄国人吃了上千年的面包,如今还是用容积有限的烤炉烤面包更务实。至少,没有人会讨厌面包。
烤面包需要一番准备,介于天气突然冷了,多烤制一些也不必担心**变质,甚至于直接将预制的面包放在户外冷冻保鲜,未来的数个月里,户外的世界就是个大冰箱。
安妮寻思着,她可以快速的做出一批小号列巴,每一个足够一个人一天的量。完成了这些准备,再就烤制几个个头特别大的,以作为随时食用的储备粮。
大号列巴是非常耐储的,因为它总是被有意的干燥保存,以至于那不该叫面包,而是面包干。对于这种坚硬的面包,用钢锯切割,那难度不亚于锯木头。
“好吧,接下来大家的饮食就全靠你了。”
杨明志再对着安妮嘱咐几句,就离开了被火炉烤的热乎乎的小厨房。
安妮这位优秀厨娘的存在一直令杨明志非常欣慰,现在好好想想,她一个人就有心负责整个设计局人员的伙食,至少她有信心自我证明可以负责这么多人的餐饮。
杨明志不禁多想一些,有道是以后工厂建成了,配套的职工食堂必须要有。那么,安妮可否作为厨师长呢
吃饭的问题从不是小事,就是当下苏联给平民的食品供应有限,给予工人的伙食相比之稍稍好点。把有限的粮食做得尽善尽美,工人们吃着舒坦,工作也有力气。
至少杨明志现在充满了干劲儿,一想到办完白天的事,大概天黑后归来的自己就能吃上妻子亲手做的面包,何其快哉!
吃饭的事自有安妮拍着胸脯保证,她定会如以往那样,把大家的伙食伺候好。
“呵呵,如果以后的经费充裕了,我应该给她一笔奖金,以鼓励她继续把饭菜做好。”
还是暂且把此事放在一边吧!
杨明志命令卫兵将连夜整理的图纸装入打木箱,连带着箱子搬入汽车的后车座。
其实后备箱的空间足够大了,考虑到这些图纸的非凡意义,它们就像是宝贝,还是攥在衣兜里时刻拿捏着最为安全。杨明志已经决定,一会儿依旧是格里申科开车,年轻的多布洛夫就坐在副驾驶。
宝贵的劳动成功,就由自己这位局长揽在怀里。
他事无巨细的交待了一番,包括督促做体能训练的技术员们,把贴身的衬衣洗一下,晾在温暖的宿舍。
紧接着,杨明志非常清楚,关于“班用机枪图纸”这件事,他不应该直接带着图纸杀向尼古拉耶夫斯基等人的工厂,此事必须向市长或是市第一书记说明白。
“唉,还是跟那个乌莫夫说。我至少和这个人单独聊了很多。”
在新西伯利亚市所有的当地官员里,杨明志交涉最多的就是市长乌莫夫,另一方面,乌莫夫也是本地区的一位实权人物。
两人早已在餐桌上构建了合作同盟,因为为了履行同盟的“义务”,今日的事有理由提前汇报。
杨明志先是回到大办公室,转动电话的号码盘,对照着号码表,小心谨慎的打向市长办公室。
本时空的苏联,普通公民家里是没有私人电话的。
如今的电话本身就是一种制度性的特权,毕竟时间到了四十年代,全世界仅有诸如英美法德的私人电话装机量较高。
苏联的战争前夕,当局尚不能给各机地方机关配齐电话,偏远地方的通信还是通过无线电报,甚至是基由铁路的信件运输。基于苏联国情,电话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品,因此整个新西伯利亚市,偌大的一百五十万人口的大城市,电话装机量才区区四百多台。
杨明志向接线员汇报了自己的身份,中将的身份在此,电话顺利的打到市长办公室。
接听电话者是市长秘书。
“啊!是尊敬的别列科夫将军,请您稍等,我即可将市长同志请来……”
接下来,杨明志听到的是一串皮鞋的踢踏声。
他不禁要有所琢磨,乌莫夫这个老家伙平日绝对闲不下来,只怕今日也有外出的活动。即将外出还是说,市苏维埃大楼里还在召开什么会议
市长乌莫夫笑呵呵的接听了电话,杨明志可以确定,市长今日心情不错。
不由杨明志先开口,市长就发话了:“是别列科夫将军。究竟是什么事哦,您一定是要问您的两个工厂建设问题。这件事我已经在催了,虽然今日天气巨变。请您完全放心,那些工人们正以强烈的工作热情搬运砖石。今天,几个厂房的顶棚钢梁已经开始建设……”
乌莫夫的话如连珠炮,全部是快速发音的俄语,弄得杨明志听得不慎清晰。
至少其中的核心话语非常清晰,工厂还在有条不紊的建设。
对此,杨明志不得不予以符合:“真是太谢谢您了,市长同志。”
“不必拘礼,反倒是您还没有掌控工厂,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误。”
“我还是谢谢您。但是今天我给您打电话不是提及这件事。”
“哦”乌莫夫想了想,“还是关于枪械试验后续的事”
“当然,我针对基础版本的突击步枪进行了重大改进。您也看到了,靶场之上的枪械能像是机枪那般工作,所以我突击开发出了纯粹的机枪版本。”
“什么您……您在说一遍!”
隔着电话杨明志就能感受到乌莫夫的惊讶。
乌莫夫的确非常吃惊,他不得不深深佩服别列科夫将军的研发效率,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在一周之内,居然拿出了两款武器。
&nbs
第1774章 吉祥的鸟儿
在苏俄,州长有着很大的地方权力,能担任这一行政职位者,也必然忠诚于斯大林。或者说,他们都是斯大林集团的一份子。
或许是乌莫夫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干脆将有所保密的事告知杨明志。
“别列科夫将军,您知道新西伯利亚州的现任州长吗”
“不知道。”杨明志回答的干净利落。
“是一个姓戈洛夫斯基的人,他和我基本同岁,也是位大忙人。也许您还记得我曾向您透露的事,现在的新西伯利亚州过于庞大,将有部分地区自成一个州。”
“是,我依稀记得。”
“州长戈洛夫斯基这段时间一直忙于此事,他去鄂木斯克市,和当地人员探讨此事,到了现在各方达成共识。以后新西伯利亚州的版图会变小,西边的鄂木斯克将升级为州。至于谁来做鄂木斯克州的州长,戈洛夫斯基同志愿意做这个州长。既然他有这方面的意愿,谁来做新西伯利亚州州长呢”
乌莫夫故意把话说到这儿,杨明志实际对这一套颇为熟悉了,这便笑呵呵的说:“该不会就是您吧!哎呦,这里面有钦定的意思,是不是斯大林同志也支持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