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今天的杨明志早早的起床,只为早一点去dp机枪工厂,把迟到的“导气杆”拿回来。

    轿车行进在新西伯利亚的大路上,今日的城市比以往明显喧闹了些。

    有一些动作慢吞吞的怪物,它们比坦克更加巨大,每一台的驾驶室都插着红旗它们是联合收割机。

    李森科所谓的麦收,果然在今日开始。

    苏联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到1941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他们从美国学到了技术,制造的本时代顶尖的联合收割机已经开始普及!

    当战争爆发后,重要产量地乌克兰地区,进行了一次有限的物资大转移。还是有一部分联合收割机和拖拉机被德军抢占,并成为德军在1942年秋略多粮食的重要工具。

    新西伯利亚城内的所有收割机小组接受农业部门的命令,并在城市当局的监督下,正式开始开始麦收。

    巨大的机器将进入各个集体农庄的麦田,赶在寒流抵达前一口气扫荡所有已经干燥的麦子。它们身后必跟着几台卡车,伴随收割机前进,第一时间接住麦仁。

    新西伯利亚市可用一天时间,就把辖区内的麦田收获干净。为何如此效率只因为这座城市是十足的大城市,大型农用机械的维修基地就在这里,保有量也是全州最多的。

    完成了今日的任务,收割机将奔赴其他城市,抓紧时间帮助当地人收割。

    这一切对杨明志的影响是有限的,他们麦收行动大获成功,对于自己的设计局,首当其冲是可以自己做面食小灶。似乎也就这样了……

    他早早的来到工厂,一直磨蹭到了中午,才拿到了全部的导气杆。

    看看到手的最后零件,它们明明是可以高速加工的,愣是被拖到现在。

    气愤吗杨明志当然气氛。

    机枪厂厂长在老一套说辞上增加了新花样,显然他们也得到了配给粮增加的喜讯,另一方面,厂长也透露了,十月份机枪产量必须等比例的提升!

    这位厂长的话实在提醒了杨明志:“合着加入提高10%的配给粮,军械产量也要提高10%。那个李森科,话怎么就说一半呢”

    不管怎么说,零件被装入妥善装入盒子,杨明志压抑着内心的极度亢奋,努力保持安定,乘车回到设计局。

    时间已经是下午,轿车刚刚停靠大办公室门口,一个高大的男人猛地拉开车门。

    他以自己雄浑的嗓音吼道:“设计局所有设计员,紧急集合!卫兵,紧急集合!”

    杨明志回来了,他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大家排队站好。

    在办公室内的大家,他们正奉杨明志之命,继续按照枪械的原图纸画出一批备份。因为没有谁比枪械的设计者更加自信,尤其是设计者始终相信新枪将很快开始量产,届时恐怕是多个工厂同时量产。与其到那时候突击画详细的图纸,忍受着慌忙失误带来负面影响,还不如早做准备。

    设计员们停下手中的工作,和所有卫兵站成队,给予他们的感觉,仿佛上午的军训还要加量似的。

    所谓军训不是简单的踢腿,昨日半成品枪械全部送过来,今天局长亲自去拿剩下的零件,是不是今天就直接搞持枪训练

    在科学院内不可能吧!

    杨明志已经有所打算,见得大家集结完毕,一个个又都扬起高昂的胸膛,他很欣慰。

    “很好,你们已经拥有真正军人该有的反应速度。现在,就差训练你们像军人那般战斗了!”

    话音刚落,他拎起一个木箱。

    “你们看,这就是枪械的最后零件,有了它,我们仓库内的枪械就真的成为战斗武器。同志们,欢呼吧!我们制造了全联盟第一支突击步枪!记住我描述的词汇,不是自动步枪,是突击自动步枪,它是联盟一段全新历史的开始。同志们,你们就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推




第1753章 枪声与对峙
    撞针击发了第一枚中间威力弹,子弹带着剧烈的旋转,瞬间击中土路,掀起一米高的尘土,而子弹已经钻入地下。

    突然的枪声继续大家强烈震撼,大家毫无心理准备,更无力阻止将军,甚至已经进入不知所措状态,就瞪着双眼,看着将军以士兵的姿态突然亲自试验新式武器。

    一开始,杨明志使用半自动模式,每扣动一下只有一颗子弹打出。

    他凭着自己的肉眼找寻外面的弹着点,以评估十米距离的射击精度。当然,这个精度如果还打不准,枪就是废物无疑了。

    这支枪打得非常准,掀起的尘土之高也出乎杨明志意料。

    一样的后坐力,不一样的是枪口上跳有所压制,枪声却和莫辛纳甘一样清脆。而那弹壳被弹出来的模样,又是何其的美妙。

    一连做了五次半自动射击,杨明志突然采取全自动射击,剩下的二十五发弹全用作短点点射。

    三发点射式射击,这是后世的各**队比较公认的优秀射击方式,所谓这样射击,可以在射击精度。火力投送密度、弹药消耗上做出最优战术处理。

    它比冲锋枪后坐力大,又比栓动步枪小很多。

    刚强有力的双手控制着力道,完全压制住枪口上跳,也基本抑制了枪管的震颤。

    子弹不停飞射,门口的土路简直炸开了锅,射击只持续了二十秒,路边被子弹砸得千疮百孔。

    枪声来的非常突然,结束的一样突然。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味,当射击结束,枪口和抛壳口都在散发烟雾。

    杨明志一副意犹未尽的感觉,他一度沉浸在短暂的射击世间中,仿佛穿越了时空。

    啊!我是穿越了时空,现在可是1942年。我……我已经抢占了本该属于卡拉什尼科夫的荣光!

    稍稍冷静下来的杨明志长出一口气,有用汉语大吼了一声爽。

    再看看其他人的表情,大家呆若木鸡,一双双眼睛瞪着自己,仿佛有话要说又不知从何开口。

    **夫憋了一大活儿,才站出来打破尴尬。

    “将军……您……您简直完成了实验。”

    “是吗不过是忍不住想开几枪。要知道我在上个月还亲自上战场了呢!”

    将军说的不错,**夫非常明白将军在戈梅利战役期间做了那些事。他亲自带队粉碎了一支德军包抄部队对游击共和国侧翼的攻势,保证了整个防线稳固。

    一个多月过去了,恐怕将军真是想开枪想疯了。

    杨明志又是娴熟的把弹匣拿掉,枪口冲下后,他又连拉几次拉机柄,确保枪膛内没有子弹使得绝对安全。

    他又长出一口气:“好极了。现在不管怎么说我完成了突击实验,三十发子弹打完,枪械的状态依旧很好。显然以后的靶场实验,结果肯定优秀。”

    到了这一刻,迟到的掌声欢呼声终于来了!

    那些设计员们,他们有了直观的感受,将军刚刚的射击,它仿佛的在操作轻机枪,再看看户外的弹坑,它们也是高度的集中呢!

    将军轻轻松松就以站姿进行机枪般的射击,那子弹的威力,仅从强烈的音爆都能联想到弹头的力量,还有那溅起一米高的尘土,被这样的弹头击中,恐怕真是一击毙命,打中胳膊也是整个断裂。

    不过,此时的杨明志丝毫没时间去想,他突然在科学院院区内开枪会惹来多少麻烦。

    就像设计员们的感觉,将军恍若在操作轻机枪!

    枪声传到了很远的地方,给予科学院的警备部队震撼,因为他们主要装备的是冲锋枪,一挺机枪都是没有的。

    单纯的一声枪响就够糟心的,警备部队会首先觉得是哪个士兵走火了。

    然而杨明志打出了一串经典三发点射,那是轻机枪手习惯的操作方式,警备部队没有一挺机枪,发生这种事简直不可思议!

    杨明志的新枪所用的子弹,弹头拥有着极高的初速,出膛的一刹那就产生非常猛烈的音爆。在杨明志的角度,它并不觉得那枪声有多大,可他忽略了这一连串枪声的传播范围很广很广。

    万幸的是,科学院是占地面积很大,距离新西伯利亚市的市区只是刚刚接壤,加之今天一直有北风,枪声并不会被四公里外的人明显察觉。

    枪声首先带来了警备部队的高度紧张,所有人行动起来,开始全面排查枪声的来源。

    今日的麦收日,李森科亲自领着一票人员出城监督麦收,留守的工作人员们不得不派人带着“大事不好”的消息去找寻他们的院长。

    一通电话打到了市长办公室,乌莫夫本人得知了“科学院发生一连串枪声”的报告,除了惊愕外,立刻下令科学院方面禁止声张。

    科学院这里当然不会搞几个扩音喇叭,或是操作广播站,弄得整个新西伯利亚人尽皆知所谓的“神秘枪声”。

    虽然市长下了不可声张之令,有个人必须通知——西伯利亚军区司令。

    毕竟枪声出现在科学院院区,这里压根就不该出现这种恐怖的声音,何况不是一次,而是几十次。所以最终的消息传到中将梅德韦杰夫耳朵里,俨然变了味道。

    一切都是情报传输有所谬误,再加上信息一层层向上传递,信息也一层层被添油加醋。

    中将的副手告知这一事件,干脆声称:“科学院突然发生神秘机枪射击,人员伤亡不明。”

    这个“人员伤亡不明”压根就不在最初的通报中,所谓有枪声就应该有人伤亡,军人习惯于战争逻辑,奈何军区的通信部门就是这样分析的情况,错误的增加了这句话。

    然而加上这句话,事态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梅德韦杰夫突然陷入震惊,他本能的理解——德国间谍渗透到科学院搞破坏。

    “不好!事态紧急,立刻集结军区直属警卫团,全体奔赴科学院!将科学院院区戒严。”

    这就是梅德韦杰夫的举措,毕竟科学院可是苏联的科研心脏,敌人恐怕破坏了那里!这是不可思议,敌人居然还能渗透到这里是德国的间谍还是日本的间谍!

    在严重的事态中他也看到了机会,诚然科学院发生疑似袭击事件,自己身为军区司令不能杜绝这种情况是难辞其咎,如若将敌人抓住,哪怕是击毙,也是大功一件,更有着很大的政治意义。如果让敌人溜之大吉,自己就糟了。

    这一次,梅德韦杰夫收拾起自己的大檐军官帽,换上了一顶钢盔。他亲自行动,与集结完毕的军区直属警卫团,直扑科学院。

    然而最先找到事发现场的,还是院区内部的卫戍士兵。

    当军官得知枪声的来源就在“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精神紧张的几名军官将内心的气愤努力压制着,就站在户外不敢轻举妄动。

    卫戍的部队有一个团,越来越多的军人乘坐卡车,或是徒步奔袭,很快设计局周围布满了身着厚实大衣的军人。

    一开始,设计局的大家还在惊喜于将军研发成果的基本成功,对于冒险行为的代价,大家也只得躲在将军的身后,指望将军亲自摆平。

    “果不其然,你们真的来了。”当枪口烟气消散,杨明志想到被军人围观的恶果,不曾想军人来得可是不少。

    军人们只是在户外站着,数以百计的卫兵一个抱着冲锋枪笔直的站着,仿佛都成了设计局的卫兵。

    可他们就是来兴师问罪的,如此多的人涌过来,格里申科不禁战战兢兢。

    &nbs



第1754章 军区司令来了(一)
    杨明志是怎么想的呢

    有道是先下手为强,不过真的率先展开射击,酿成的麻烦可就不好收场了。

    所以是谁开了第一枪最为关键,自己和部下绝不会开第一枪。

    好在来者也是非常冷静的,一时间大家只是出于危险的对峙状态。这一对峙非常危险,所有人枪械保险都打开了,一旦有谁走火,后果就是灾难性的。

    整个场面陷入长达半分钟的绝对安静,最终还是杨明志率先打破了尴尬。

    “这里是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你们这些军人立刻退出去,并解除对我们的包围。”

    有人决定交涉,看来最紧张的时刻已经终结。

    团长看着那说话之人,赫然看清那人不仅带着高级军官才有的纹着花纹的大檐帽,领章和肩章还有特别标致。仅仅这样就完了吗不!此人半跪在一张侧翻的桌子后,还是暴露出了胸口佩戴的勋章。

    这是一个高级军官,还是立过功的高级军官!

    但是后退不!不可能!

    团长厉声说道:“我的科学院卫戍部队团长,伊万伊里奇谢尔盖斯基。军官同志,您是谁!”

    “我彼得伊万诺维奇别列科夫。第63集团军司令员,中将。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局长。”一个下级军官居然跟持枪对准一个将军!杨明志干脆说出自己的一大堆头衔和光荣事迹,只为震慑住这群人。

    杨明志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确是格尽职守又反应迅速,枪声过后才半个小时,一群军人就抵达真正事发现场。有这些人做包围,科学院无忧矣。

    眼看着军官被震慑住了,杨明志依旧保持持枪姿态,缓缓站起身:“团长同志。命令你的人退出去,解除武装解除包围。听着,这里没有敌人!这是一位中将的命令!”

    “遵……遵命……”

    团长率先放低枪口,伸手示意部队褪下。

    谢尔盖斯基就算年纪大了,还没有糊涂到连一位高级军官都不能分辨。当他撤到户外,他的副手更是紧张的表示:“还好您关键时刻冷静,如果您真的开枪,将军出了什么事那么您……”

    “我将怎样”

    “可能会被处以枪决,家属也被流放。”

    “见鬼,那个长相酷似楚瓦什人的男人是真的将军”团长愈发感觉后怕。

    “对!”副手建议说,“您就在外面吧,现在让兄弟们都撤回去。接下来我亲自去交涉一下。这件事已经闹大了,很快军区司令本人就会到。”

    “哦我可真是幸运,不过……”

    “还有什么顾虑。”
1...538539540541542...6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