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安德洛夫娜实在觉得厂长人品不错,他从没有歧视女人的行为,还因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强,作为奖励提高了粮食配给量。甚至单位里的一些姐妹都心生嫉妒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大家庭,虽然现在的生活状况拮据有紧张,造成这一切的都是可恨的入侵者。柔弱的妇女聚在一起生产武器,以支援前线作战的丈夫们,生活辛苦也快乐。至少大家聚在一起比起都已经混熟,不会在丈夫不在身边时孤立无助。

    “安德洛夫娜同志!起立!”

    “是!”

    厂长一声令下,女人立刻暂停了手中的工作。

    “今天下午我授予你全新的工作。你和将军那个小装配间,今日你接受将军的领导,完成将军的一切要求。”

    “遵命!”

    女人昂首挺胸,活像是军人似的。她的眼角轻轻看了一下身边的将军,眼神马上又缩了回去。

    “不用紧张,尊敬的同志。”杨明志温柔的说,“您就是我的助手,愿我们合作愉快。”

    ……

    对于格里申科,他不知道将军今天抽了哪门子风,非要和一陌生女人独处一室。他本能的担心将军的安危,潜意识里把那女人当做“敌人特工”,奈何自己必须听从命令,只得站在房门外站岗。

    人站在外面,耳朵一直保持警惕。木门不厚隔音效果一般,格里申科的精神高度紧张,一旦将军有事,那就一个健步冲进去。

    &nb




第1749章 成为我的部下
    他一边组装,一边给自己计算时间。很显然,各个工厂提供的小零件多了些,尤其是铆钉数量非常多,他们是考虑的装配时的坏损率。

    大型的冲压件数量不多不少,刚够装好十把枪的,这就足够了。

    经过计算,仅把零件装好需要约莫十分钟的时间。给扳机上弹簧,这是必须小心谨慎的环节,故而到了这里消耗不少时间。但整体而言,十分钟时间完成一支枪的装配,效率已经非常高了!

    关键的铆接更是不需要多少时间。

    “一个优秀的工人,以最高效率组装,一小时装配七到八支,如果采取流水线作业,效率还能进一步提高。反正这东西几乎不使用木材,最终我未来的834厂和835厂,能够大规模生产吧!嘿嘿,大量的冲压件,还很节约资源呢。”

    自手头的工作都结束了,杨明志看着安德洛夫娜完成最后一支枪的铆接,她干练英姿确实漂亮。一定是连续完成了九支枪的铆接,这一项工作她已经很熟练了。

    “啊,将军同志,最后一颗铆钉已经铆接完毕。我们……我们的工作暂时完成了吗”

    说罢,女人站起身,怀里抱着的正是没有安装导气系统和弹匣的步枪本体。

    女人的脸上略带笑意,杨明志看得出,一番合作后,她对自己的畏惧之心少了很多。

    杨明志点点头:“是的,装配工作可以告一段落了。正是我们的工作尚未结束,只有所有的零件都就为了,我们才算完成任务。”

    女人再看看手中的东西,它的顶部的确残缺不全,然步枪的形态已经非常明显了。

    她把枪械放在桌子上,现在的大方桌已经整齐码好了枪。

    接着,她轻轻的说:“将军,我想我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我是否该回到工作岗位上厂里给我今天的任务,我还要完成呢。”

    女人的脸上又流露一丝急切,她真是迫不及待的要去完成工作,还是想早点从这个房间脱身

    “您不必这么着急,再说您今天不必焦虑,因为您以后不用再生产冲锋枪了。”

    “什么”女人不知所措。

    杨明志敲敲桌子:“不用紧张,您坐下来吧。看看我们今天下午的劳动成果,尊敬的安德洛夫娜同志,您作为我的临时助手,很好的完成了任务。您的工作能力让我惊喜,所以我们来聊聊别的吧。”

    “啊我们……”安德洛夫娜的脑子一时不明白将军的意思,既然是将军的话,聪明人还是遵命为妙。

    杨明志自觉地非常有必要通过这个女人了解到一些其他事,何况那个厂长尼古拉耶夫斯基不在这里,这个女人定会认真诚实的回答问题。

    问题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无外乎工人的薪酬待遇、伙食情况。

    毕竟杨明志即将兼顾管理两个工厂,他可以任命两个厂长带班,工厂的具体情况,他有义务心知肚明。

    如果说兵工厂工人是奋战在生产战线上,他们的吃喝用度就属于后勤问题,如果工人的日子过得糟糕,指望工厂运行稳定也是不现实的。

    “同志,现在请您告诉我,您工作一个月工资如何您每天吃多少粮食住宿条件又如何”

    “是!”安德洛夫娜没想到将军会问这个,它们都是非常尖锐的问题啊!

    她先是答应回答,又陷入短暂的犹豫,再确定木门紧紧关闭后,她探着脑袋说:“我一个月有二百卢布。住宿是住在统一宿舍,那里一直很温暖,就是我们一天的伙食情况有些糟糕。”

    “宿舍应该是集中供暖的”

    “是的。”

    “吃饭问题情况很严重您不用顾虑什么,我只想知道真实情况。”

    安德洛夫娜能感觉到这位将军的提问非常忠诚,何况吃饭问题之严峻,早就令她满腹牢骚。

    “报告将军同志!我……我每天就吃两公斤的马铃薯。”

    “什么您说的是多少马铃薯。”

    “报告,是两公斤。”

    杨明志确定自己没有听错,果然是如此,她的伙食状况也太糟糕了。不仅如此,她的工资标准也非常低。

    诚然西伯利亚地区和平时期经济状况远逊于莫斯科,这里的工人收入低也属正常。她的二百卢布月薪明显也是增长过的,只是对比粮食的物价,就是糟糕透顶!一公斤黑麦,莫斯科那边卖到一百五十卢布,新西伯利亚的情况估计也是如此。

    对此杨明志不得不以关切的目光看待这个女人,想必她现在还是处于饥饿状态呢。

    固然爱美的女性为了塑性故意饿自己,那是主动挨饿,完全不像现在,工人们正在被动挨饿。

    “够吃吗您的工作量明明非常大!”杨明志质问。

    “唉,怎么能够吃呢!”安德洛夫娜无奈苦笑,“我还算不错的,城里的一些上年纪的人,他们年纪大无法再工作,他们每天就只能领取一公斤马铃薯,或是三百克面包。现在整个国家都在挨饿,今年的秋粮快要收获了,但愿日子会好起来吧。我要求不高,我觉得一天吃上三公斤马铃薯,我的工作效率还能进一步提高。”

    她就这点追求杨明志听着唏嘘不已。

    “唉,您明明是技术能手,难道厂长不会提高您的伙食配给”

    “配给量已经提高了,原来我一天的伙食还不到两公斤呢。”

    “哎哟,我简直评估错了下限。难怪您是如此的消瘦,我承认您是技术能手,可是在830厂,您一直处于半饥饿的状态工作,这是不对的。”

    “我又有什么办法呢上级给我们工厂的粮食配给量是恒定的,我手里的钱去买高价粮食,一个月不过才有一次。真的怀念战争爆发前的日子,那时候我从没饿过肚子呢。”

    看着这个年轻的女人,她今年区区十九岁,不过比自己老婆年长一岁罢了。仔细她有些蜡黄的脸色,因为营养不良,皮肤也变得更加粗糙。如果任由慢性饥饿持续下去,罹患糙皮病,不,她现在的皮肤已经有些糟糕了。

    她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根源只有一个——慢性饥饿。

    慢性饥饿不会马上要了人的命,却是慢慢摧残人的身体,长此以往,人是难以活到四十岁的,或是三十岁就衰老的很厉害。

    她是技术能手尚且如此,工厂里的其他人,状态恐怕更加糟糕。

    “唉,我真是同情您的遭遇。您对我应该有最基本的了解,我在白俄罗斯的南方沼泽地领导发展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和一大片游击区。上级几乎没有给我们援助,但是我们硬是在敌人的团团包围中,组建了多达六万人的武装力量。我在沼泽地就建立了兵工厂,所以我一直有着充分的兵工厂管理经验。”

    安德洛夫娜瞪大自己湛蓝的大眼睛,她非常乐意将军讲述自己的故事,而这些都是《真理报》没有版面描述的详细信息。

    “如果工人饿肚子,生产的武器残次品率会大幅上升。所以我给工人定的标准的每人每天五公斤土豆,无论男女工人都是这样的配给。对于那些技术能力出众着,配给量会进一步提高,甚至还有肉罐头作为奖励。

    虽然我们的无字条件非常糟糕,每周工人们还是能吃一次面包。另外,大家每天都有蘑菇汤鱼汤喝,甚至是烤鱼肉。”

    杨明志的这番说辞竟然让女人不经意间流出哈喇子,她的惊讶就写在眼睛里。

    很显然,她已经流露羡慕之情。

    杨明志继续乘胜追击:“这些都是应该的,越是重体力劳动越需要大量的粮食。我在组织生产上自认为有些建树,所以我的游击区粮食供应非常充沛。即便是被敌人包围,我们也在坚持种地,就在上个月我还组织大家开展大规模的捕鱼行动。我们还积极进行土地



第1750章 一点质疑
    太阳已经落山,几辆卡车伴随着响亮的鸣笛进入工厂里。

    是子弹,它们终于到了。

    至此杨明志终于愿意,将自己设计并组装的处于半成品状态的枪械,展示给其他人看。

    “格里申科你小心点,不要摔在地上,掉了漆就不好看了。”

    杨明志嘱咐自己的贴身护卫将枪械全部拿到大厂房里,最终全部放在一个拼凑的桌子上。

    突如其来的特殊枪械顿时引起了所有装配工的注意,她们依旧从事着自己的工作,耐不住好奇心,不时有人站起身,指望用好视力来一探究竟。厂房内亦是陷入聒噪,一个个女工都看到那位安德洛夫娜一直跟在将军身边,不时羡慕其她未来的发展。

    一个坏消息,可能一个小时就人尽皆知。

    装配车间的大家都明白了,安德洛夫娜将被调走。她可不是一般的工人,而是技术能力过硬的干将,失去这么一个高手,以后仅凭大家的能力继续完成生产任务,真的必须加倍努力。

    新式枪械就摆在厂长尼古拉耶夫斯基面前,瞧瞧新枪的模样吧,它有步枪的身形,也有冲锋枪的影子。

    肉眼可见的强身布满了冲压件,那都是自己工厂的高级设备之杰作。单纯制造这些冲压件,所需的工时的确不多。不仅如此,枪械还布满了铆钉,他知道这些钉子全是女工安德洛夫娜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杰作。

    厂长是摸过枪的,年轻时亦是老战士,拆解步枪再装回去可谓拿手好戏。

    他从未接触过突击步枪,倒是拆过一支半自动步枪以明白其构造。

    且看别列科夫将军的这支枪,当前没有安装导气管和导气密封杆,也是因为暂时没有这些设备,枪械自然无需扣上已经冲压好的上部机匣。

    见得厂长捏着下巴若有所思,杨明志问道:“同志,您觉得如何我们现在可是把图纸基本变成现实了。”

    “很不错啊!我脑子里一直联想着它的模样,今日一看,和我脑海里的图像完全一眼。只是……”

    “哦您还有顾虑。”

    “当然。枪械不是玩具,您要求使用大量冲压件,这令我有一点担心。我担忧枪械的机械强度,还有它的射击精度,等等细节问题。”

    “这就需要一些实验了。”杨明志掐着腰自信回答,“我们需要最基本的实验,对此我有巨大的信心。我告诉您,我设计的许多种武器几乎不存在严重缺陷,士兵的使用体验都是赞誉。这一次我将继续取得胜利。”

    将军真是太自信的,甚至给人一种自负感觉。

    尼古拉耶夫斯基不得不保持谨慎,继续说:“现在您的断言还为时过早吧您所需的零件并没有全部到位,所以,这支枪依然不能称之为枪械。”

    “是嘛!”

    “我还有一个问题,或者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巨大疑问。”

    “您请讲。”

    尼古拉耶夫斯基指着一支枪的准星部位,问道:“将军,您真的不觉得您设计的枪械,它的照门太高了吗”

    “啊,我知道您在质疑什么无外乎是担心瞄的太高,结果子弹打在下端。”

    “是的,我有这方面的担忧。”

    杨明志摇摇头:“所以您是工厂的厂长,而我是设计局局长。毕竟子弹是一条低平的抛物线!”

    说着杨明志直接把尚未安装的机匣盖递过去:“您看,这上面的标尺设备,照门高一些无所谓,士兵调好合适的标尺射击就行了。所以您的质疑并没有说到点子上,您应该问我这样设计的好处。”

    被这么一问,尼古拉耶夫斯基心生强烈好奇。

    “好处是什么”

    “士兵射击时会感觉很舒服啊!照门设计得高,瞄准基线也比枪管高上几个厘米。这样战士不必在瞄准时过分的拧着脑袋,能采取更舒服的姿势射击!对于经常作战的士兵,一直保持合适的射击姿势,对士兵的身体是重要保护。”

    被质疑的感觉令人不悦,杨明志决定继续折腾一番,他旋即拿出一支,将拉机柄拉到最后,把空空如也的枪膛对着尼古拉耶夫斯基。

    “您看,只要我们填入一枚子弹。我松开手,子弹就上膛了。即使没有导气管,它依然能够射击,只不过士兵要受累一下,打一发弹就拉一下拉机柄,手动完成抛壳与上膛。说实话,我给予它的枪机设计是精妙的,枪械的气密性很好。士兵手动操作,射速简直能达到svt40的程度。”

    这一点没有人能够否认,尼古拉耶夫斯基看明白了一切,当然知道这样操作的可行性。再者,这种操作给予了枪械一个使用下限。

    作战中枪械就是一种消耗品,如果一些零件破损,枪械还能继续射击真是再好不过。所以这支枪就是以现在的状态也是可以操作的!

    尼古拉耶夫斯基暂且不多发言,意欲看看将军还有否别的意思。

    杨明志亦是不懂厂长的心思,他像是中了激将法,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一个木箱被抬上桌子,撬开木盖,这里面全都是杨明志所需要的中间威力弹。

    子弹全然是逆向研发的成果,它的仓促性也是难以明说的。至少在许多人看来,大家从未见过这种不大不小的子弹,生产厂家也是硬着头皮严格按照图纸生产,它是否堪用,无人能打包票。
1...536537538539540...6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