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车子很快驶离了830厂,新的目标831厂,也就是费德洛夫的步枪工厂。
就在车子上,里固施科夫不禁打开了话匣子:“将军,我实话实话,您送给那个人的礼物还厚重了。还有您的态度,也过于彬彬有礼。”
“哦难道我做的太过了”
“不,我只是觉得您是将军,应该时刻展现威严!”
威严,要做到这些很容易,但是也会让自己感觉孤独。争夺权力是人的一种本能,若问拥有的权力,杨明志自认为自身的权力已经很大了
,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还是平和一些吧,那才是我的本心。里固施科夫同志,您不觉得我今天的毕恭毕敬,成功的省去许多麻烦”
“哦”
“我本来觉得,那个厂长会死守他的设备,或许是我的真诚还有我的新式武器设计确实高妙,成功打动了它。我本来想着,他万一拒绝我
,那就祭出一箱礼物,以换取他的支持。我已经成功了,一箱礼物就成了增加友情的信物。那个男人有一批善于操作冲压车床的工人,未来
,我还需要这些人作为教师,培训我的人。”
里固施科夫耸耸肩:“您缺乏这样的人我的工厂有啊!”
“但是您不会送我一个冲压班组和冲压车床,火箭炮的稳固生产是必须的,我才没有愚蠢到去干涉捣乱呢!”
“哈哈,我倒是可以确定一点,即便您不会直接送我一箱酒,您还是会把我请到设计局,咱们一起喝酒。”
“对,相比之那些人,咱们还是自己人。您现在已经独立领导一个工厂生产飞鱼火箭炮,尽快实现大规模量产,等我完成了突击步枪的设
计,我们继续合作研发新型火箭炮。”
格里申科短时间内参透了地图,这也有赖于本时空的新西伯利亚城区不算大,建筑规划也有规律的缘故。
轿车用了十五分钟就开到了步枪工厂的门口,和传达室报明身份后,车子就直接开进去了。
厂长费德洛夫已经等候多时,见得将军已经抵达,他迫不及待的迎上去,只为拉着将军迅速进入工作现场参观。
相比之冲锋枪厂,步枪厂的规模大了许多。仅仅看看那一片片的木质大厂房就能明白,这个厂子的工人数量应该突破一千人!
这是一个没有智能化设备、生产最多可以通过电动流水线助力的时代,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工人数量多少直接决定了产品产出。
厂房数量多,整体显得比冲锋枪厂更加老旧。厂房里明显还有些砖石建筑,仅从外形来看,真是有许多念头了。
恐怕,这个工厂很早就存在了
“将军我等候您多时,我们快走,请您看看我们的流水线组装车间。”
居然还有流水线那可真是比冲锋枪厂高级许多!
杨明志先不着急赶路,犹豫太阳即将落入地平线,整个世界已经非常昏暗,站在厂房外的广场里,北风吹来,他硬是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沧
桑感。
这种感觉是怎么回事!
“费德洛夫同志,您告诉我,这个工厂是不是早就存在了”
“当然!它在沙俄时期就存在了。工厂是1905年建成了,期初还没有这么大,后来苏维埃俄罗斯建立,我们对工厂进行一番扩建。现在您
看到的是进一步扩建的结果。三十多年前工厂就在生产步枪,到了现在,工人换了两代人,所生产的枪械依旧是莫辛纳甘。啊,这款步枪简
直是俄罗斯的象征。”
俄国的武器象征那个位面,真是一想到Аk47就想到毛子。
至少杨明志知道了这个工厂的历史,既然它自诞生起就是为了制造莫辛纳甘,红色俄罗斯建立,红军当然不会蠢到解散工厂,沙俄的军
工人摇身一变成了苏俄、苏联的军工人。
或许,工厂里还有一大群胡子一把、穿着背带劳动裤的老爷子,用那一双满是白色寒毛的双臂,奋力组装枪械
新西伯利亚的冬夜来的早,杨明志走进第一间大厂房,只见内部灯火通明,气温更是迫使一个个工人仅着衬衣工作。
经验丰富的老人在哪里啊,他们确实存在,人数只有一点点。承担主力生产任务的依旧是戴着头巾的女人,她们多数是年轻的,也有
一群上了年纪的俄罗斯大妈。
这里没有胖子,即便是劳作的中年妇女也没有发福之相。想想她们的生活待遇,还有站在流水线旁麻利的双手,就能明白她们保持身材
的原因就是时刻快速运动。
女人是生产主力无可厚非,今天的杨明志又戴着眼镜,他赫然看到真的有一群身材矮小的工人,毫不逊色其他人拼命工作着。
他们才不是侏儒,他们是小孩!
瞧瞧孩子们的造型,一个个都穿着小几号的背带劳动服,胸前则都戴着巨大的红领巾。
他们应该认定,为战争中的国家制造武器,就是自己身为苏联公民的义务以及莫大的荣耀。
外部看来厂房很大,到了内部杨明志也不觉得它很大了。
“将军您觉得如何这是我国从美国引进的先进生产设备,一个厂房里有两条生产流水线,我们的生产效率真是大大提高了。”
流水线作业是美国发明,“福特制”带来的一场大规模生产的变革,它的优越性杨明志不需他人教育。
似乎这个费德洛夫对美国很感兴趣
杨明志问道:“我看到您还有别的厂房,他们也是这样的生产模式”
“不,我们只有两个厂房共四条流水线。这就足够了,我的工厂一天生产步枪一千支,最后的装配全赖这些流水线。”
一天一千支,一个月岂不就是三万支!
这仅是一个工厂的每日产出,整个联盟还有大量的兵工厂,他们在搬迁后纷纷在1942年春季到来,开始在大后方投入生产。
相比于战争时期各类冲锋枪的六百万支的产量,战争的四年,莫辛纳甘愣是被苏联造了一千四百万支,加上原有的库存货,到战争胜利,
保有量已经超过一千七百万支了。
世界大战结束,生产莫辛纳甘的大量设备被卖到其他国家,以至于莫辛纳甘全球保有量一度达到三千万支的高峰!
这都是那个位面的历史,最终产量惊人的莫辛纳甘,还是比不过以Аk47和它的各类仿制改造枪械,高达一个亿的保有量。
现在,时间才是1942年九月中旬。
战争已经打了一年多了,苏联的重工业遭遇重创,苏联剩下的半壁江山的工业生产全部偏向战争,要完成这个需要时间。当前的苏联军
工生产已经很是可观,它还有这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
大量的工人,尤其是女性职工正在各地的培训班接受训练,大量的工厂建设项目工人们冒着寒冷继续施工。
可以预见的是,到了1943年春季,苏联利用过去的一个冬季必将新增数百万合格的工人,苏联的军工产能或将提高一倍!
这些都是未来的事。
伴随着厂长的讲解,杨明志就背着手在流水线前游走。
工人们似乎没有注意到自己,只有少数人好奇的瞥了几眼,接着注意力又完全盯
第1746章 军代表伊万诺夫
世界陷入黑暗,唯有天空星光点点,由于没有什么光污染,头顶上的银河更加璀璨。
时间再晚,还有一件事必须做——去里固施科夫的工厂看看情况。
830厂,它全天二十四小时运营,工人分成两班倒,基于当下的人力资源,工厂的生产效率已经快到瓶颈了。
这个工厂现在的唯一任务就是大规模生产飞鱼火箭炮,发射实验在几天前胜利完成,工厂几乎在第一时间得到了上级的生产批准。
既然要开始量产,作为总负责人的里固施科夫必须先提交他的生产计划书。
九月份已经过去了一半,剩下的半个月里固施科夫做了雄心勃勃的生产计划。
“飞鱼”火箭炮,在他人看来它的性能很喜人,但它还是给人技术不成熟的感觉。
实际呢里固施科夫真可谓经验丰富。
在830厂的几个生产车间转了一圈,杨明志得到了想要的结果。所谓沼泽地的工厂如何生产这款火箭炮,830厂不但完美的复刻,由于本地的物资设备条件特别好,无论是效率还是质量必然得到重大提升。
饥饿的杨明志就在里固施科夫的办公室内吃上小灶,一起来的还有该厂的另外几个领导。他们都是里固施科夫的左膀右臂,除了一个姓伊万诺夫的军代表(隶属西伯利亚军区)。
小灶简陋一点,气氛真是其乐融融。
明明比杨明志年长二十年,里固施科夫还是高高兴兴的先给他倒上一杯伏特加。
“唉我想喝酒还是免了吧。”杨明志有点担忧。
“没关系,今天我高兴。”
“好吧,好吧。最多喝三杯,如若我醉了,我的妻子将非常生气。”
“哈哈您怕您的妻子”军代表伊万诺夫调侃道。
“将军他怕老婆伊万诺夫同志,将军的妻子也是位传奇英雄。至于她。她简直就是个孩子。”
初次见到新型火箭炮首席发明者,伊万诺夫得此机会可没心思去弄清将军的家事,他是西伯利亚军区派到830厂的驻厂代表。他的工作就是一个媒介,使得本地军区能和各地兵工厂直接联络。
新式火箭炮有着极高的射程,一旦数量达到一定规模,那么它将成为一种战略武器,战争的方式说不定都会改变。
借着吃饭的功夫,初次见到将军的军代表伊万诺夫不去管什么礼仪,将军啃着面包块,伊万诺夫还是询问了一堆问题。
所有的问题综合成一个大问题。
“您问我对飞鱼火箭炮的态度哈哈它是一种优秀的战术武器。”得知了这个家伙的身份,杨明志可是当仁不让。
军代表制度杨明志实在了解,苏联的军工厂必然都有这么一个人,以承担“传令兵”的任务。
通过这个人,自己完全能和西伯利亚军区的高级军官接上话。届时,搞不好自己因为是中将军衔,和军区的少数的高级军官还是平级的呢!
喝了半杯烈酒,杨明志陷入一阵亢奋,得此机会添油加醋的介绍起飞鱼火箭炮的巨大战争潜力。
话说,四十公里的射程已经优秀的不可思议。
伊万诺夫不想听将军复述自己已经知道的事,他接着问:“尊敬的将军,我听厂长同志说,您还将继续研发新式火箭炮”
“当然!那是必然的!是我的使命,也是我们这些军工人的责任。”
“好吧,您有什么计划了吗”
“火箭炮暂时还没有。说实话,我们要研制更大射程更大威力的火箭炮,首先要解决发动机问题。现在的发动机设计将被推翻,我们要设计全新发动机。只有如此,射程才能达到二百公里。”
“什么!二百公里!”也不知是将军喝了酒后的兴奋吹牛,还是将军真的有了相关计划。伊万诺夫以自己的见识觉得将军还是在吹牛。
“怎么您不相信”杨明志摇摇头,继续挺起胸膛,甚至手舞足蹈,“同志,有朝一日我们将登陆月球,我们将在外太空建设太空城。只要我们造出力量足够大的火箭,使得飞行速度超过地球的逃逸速度,进军太空就不再科幻。一切就从火箭开始!
我现在只能造出四十公里射程的火箭,德国人已经造出二百公里,未来的火箭炮射程会越来越远!甚至我们从勘察加发射一枚弹,直接就能打到柏林!
您以为这是美梦吗!
不!美国人还有德国人,他们都在研制远射程火箭炮,我们也不能落后。
也许仅仅二十年,我们就能把人送入太空,就是通过火箭!”
一时间,只有杨明志一人在此高谈阔论,其他人都为将军的惊人之语所沉默。
尴尬了一阵子,伊万诺夫才勉强鼓掌:“啊!真是美妙的未来。就是我感觉,真是太科幻了。如果它成了现实,我们苏维埃的梦想应该也成了现实。”
“这……”现在轮到杨明志犹豫了。仅就宣传而言,那个位面的勃列日涅夫在七十年代向全世界宣布,苏联已经胜利建成发达社会主义。名义上是如此,至于十几年后克里姆林宫的红旗落下联盟瓦解,黑色幽默得让人哭笑不得。
“是的!我们的梦想终将实现!”杨明志定了定神,“在那之前,我们要先打败人类的共同敌人,就是蛊惑德国人民当炮灰的那个奥地利怪物。我想我的火箭炮会起到巨大积极作用。”
“当然!恕我直言,如果我们集中数千发弹同时使用,我们不必付出一人的代价就取得战斗胜利。您觉得我的话如何”
“我……我还不好评估。首先,我得知道现在的产量。”说着,杨明志问到里固施科夫。
“啊您要切实的数据是这样的,我向上级提交生产计划,在九月份剩下的时间,我将生产二百发飞鱼火箭炮。而我现在生产线全开,仅仅是今天我就完成了二十发弹的装配。到了本月最后一天,我有信心拿出三百发弹交差。”
杨明志点点头,游击共和国的兵工厂,拼了老命一天才能造出两发,这还是在各类材料充裕的情况下。830厂在蒸蒸日上之下也有自己的弊端,如果要指望鲶鱼火箭炮取得战略打击效果,工厂需要更多的工人增设更多的生产线,以量变完成质变。
“三百发弹,相对于一场战役,它还是太少了!”杨明志回溯起今日的餐馆,加上这个830厂,好像各个厂的生产力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军械和弹药的产量上不去,尤其是火箭炮,区区三百发还不够前线军队塞牙缝的呢!
毕竟老毛子已经在过去的一年通过一场场实战,明白了火箭炮该怎样用——击中起来同时打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