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唔……”
“别列科娃同志!”
妻子被斯大林念了两遍名字居然还不回音,这丫头莫非是吓愣了
杨明志伸出右手,宽大的手掌猛地拍了一下妻子的小腰,终于将呆滞的她唤醒。
“啊!”
斯大林丝毫没有生气,毕竟这种场面他见得太多了。他从到一些学校访问,所到之处不乏激动得话不能言的学生,甚至还有人浑身颤抖。他们绝非是害怕,而是过于激动,以至于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
此刻的杨桃的确非常激动,但她的内心也有一种至深的恐惧。
斯大林何许人也他是这个庞大国家的最高领袖,是取代了俄国沙皇的人。杨桃在沼泽地,尤其是在医院工作时,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触过。
有的人直言不讳的赞誉斯大林是伟大的人,有的人,诸如索尔金娜,她曾悄咪咪地说斯大林下令处决了一百万人。
这个大胡子的大叔是个毁誉参半的人从肖像画来看,杨桃单纯的觉得这个人还有一丝和蔼。
可她身为人妻,最相信的莫过于的自己的丈夫。
丈夫对斯大林有着非常简洁、自己能听懂的评价:“他就好似皇帝,忠诚于他将得到充分的奖赏,如若背叛他或是威胁他,将是满门抄斩。”
杨明志碍于妻子的认知,故意做了一番不恰当比方。
单纯的杨桃遂相信,自己和丈夫的命运将完全有斯大林掌控,生或死,只限于这个大胡子中年人的一念之间,因为这就是皇帝的权威。
可斯大林不是新的沙皇,他对于别列科夫夫妇有着厚爱,除非他们突然拒绝为苏联服务。
“别列科娃同志!”
“我……我在!斯……斯大林大叔……”
“哈哈,将军同志,您看您妻子,居然叫我大叔。”
杨明志一怔,赶忙赔笑说:“对不起,斯大林同志。她本是普通的农村姑娘,根据中国的习俗她两年前就嫁给我。到了现在她才刚满十八岁,瞧瞧她,怎么看都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
“不!话不能这么说,你的妻子只是单纯的害羞罢了,她胸前的数枚勋章,已经证明了她的能力。何况,我掌握了大量有关于你们夫妇的资料,别列科娃同志的确仅仅是害羞罢了。”
在任何场合,杨桃都不想给丈夫丢脸,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在苏联最高领袖面前出了洋相。
她咬紧牙关强作镇定:“对……对不起,领袖同志!莫斯科真是太壮观了,还有这座宫殿,还有您。我觉得,这里真是无比美妙的地方。”
“请叫我斯大林同志。话说我们的莫斯科是全世界无产者的首都,亦是你们两位永远的首都。可惜,如此美妙的地方,敌人发誓要摧毁它。敌人打算摧毁伟大的联盟,毁灭整个世界。为了人类的伟大目标,我们必须击败德国,击败日本,还给世界以和平。
这是场面前战争,没有一个苏联公民可以独善其身,没有人可以置之度外。别列科娃同志,您能明白么”
“我……我明白!”杨桃勉强说道。
“我相信你是明白的。虽然你还是个孩子,却取得了非凡的战绩。是我签发文件,授予你苏联英雄称号和金星勋章,以表彰你的突出贡献。现在你还怀孕了,冒昧地问一句,几个月了”
这是一个令杨桃羞耻的问题,身为丈夫的杨明志抢白说:“已经是第五个月了。”
“这么说来,孩子将在明年一月份降生!真是恭喜你,别列科夫将军。你们的孩子很幸运,将降生在绝对和平的环境中,那里远离战争。亲爱的将军,真希望你们的孩子也像您这般优秀。”
“谢谢您的嘱咐!”
杨明志敬罢军礼,突然间,他觉得斯大林话里有话。
绝对和平的环境难道斯大林成了梦想家,难道我来到莫斯科后,他觉得我贡献出的聪敏才智,将帮助苏军在明年春季到来前就答应战争
不!绝对不是如此!明年一月份,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能被歼灭或是全面击退,苏军最多能做到这一步。
斯大林究竟想怎样杨明志稍稍寻思一下,基本已经明白了。
对于斯大林来说,他现在有一大堆问题指望杨明志一一作答,他真正的客人仅此一位,如同小孩子一般的杨桃,这里并无她的事。
他轻轻嗓子,对杨明志说:“别列科夫将军,接下来这间办公室将只有你我两位。我会把书记员也请走,也许,我该邀请您的妻子去克里姆林宫,这座人民的宫殿好好逛逛。”
“哦!谢谢您的邀请,她是一位孕妇。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希望您能安排人,带她去休息。当然,如果她愿意在这座美丽的宫殿徒步参观。”
“哥”杨桃抬起头睁大双眼看着自己的丈夫。
“亲爱的,接下来是男人的时间,你去外面逛逛吧,开开眼界。”
一抹微笑换来了妻子的信任,说实话杨桃很乐意在克里姆林宫内做个游客,毕竟这也是皇帝的宫殿嘛,不抓紧时间逛逛这辈子恐怕就没机会了。
再说了,男人们将讨论军国大事,自己一妇道人家瞎凑合啥。
虽然接触仅有一天,杨桃认为拉林大尉是极度可信赖之人,由他做导游,显然丈夫也是乐意的。
……
斯大林的办公室并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它有着木地板、橡木墙板、铺着绿色呢的大桌子、带有白灯罩的灯、套着白布罩的沙发。墙上挂着斯大林最崇拜的俄国统帅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的像。
斯大林崇拜俄国的历史伟人,在这全面战争的至暗时刻,历史选择了他这个格鲁吉亚人,为古老的俄国、为了列宁的事业、为了牢不可破的联盟力挽狂澜。
终于,这间朴素中带着军队气息的办公室,就剩下两个人。
杨明志从没想过,自己居然会和斯大林本人独处。如果是以前,有人告诉他“你将和斯大林面对面谈笑风生”,那可真是幽默笑话。现在,杨明志不得不冷静的面的这一切。
杨桃刚刚离开,厚重的红色橡木门被紧紧关闭。
斯大林深深吸了一口烟斗,舒服地如同烟囱喷出一团烟雾。
“啊,别列科夫同志,这里就剩下我们两人。你喜爱烟草吗”
“不,斯大林同志,吸烟有害健康。”
“可是我听萨林奇金同志说,你挺喜欢吸烟的。”看到杨明志欲有解释,他摆摆手站起身,背着手拎着持续冒烟的烟斗,就在杨明志身边,在地毯式踱步说话:“我是挺喜欢烟草的,它能让我保持清醒的头脑。现在,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否则我的错误决定将最终导致国家的毁灭。”
“您……我们都该保持清醒,唯独敌人应该接连犯错。”
“是的,他们胆敢进攻斯大林格勒就是一个错
第1670章 V1火箭提前问世
杨明志一怔,他清楚斯大林只是打个比方,可是谁知道呢保不齐这个求胜心切的男人为了胜利,真的疯狂提拔自己这个骨子依旧的中国人!
话说,那个位面的战争进程就是这么发展的,本位面一些事件因为自己的介入,因为一开始的些许小的偏差,正逐渐变成重大利好改变。维亚济马和勒热夫提前一年的解放就非常说明问题。
“如果斯大林真的让我当参谋长,即便是副参谋长,我真的可以大显身手!”杨明志内心里嘀咕着,然而再好好想想,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不够格。
斯大林只会重用忠诚于自身的有才能者,大清洗后的苏军将领都是他的拥趸,其中资历老又有能力就身兼要职,杨明志这个仅有三十岁的实质外国人,就是很有才干,斯大林才不会疯狂到把参谋长的权力交给他。
斯大林急需强调:“不用担忧什么,我只是打个比方。别列科夫同志,你就告诉我,你认为我军未来三年的作战一路胜利到柏林,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杨明志点点头:“是雄厚的兵力,数量极多的坦克、飞机等等军械,还有供应充沛的军粮。您刚刚问我,如果我有机会给所有苏军制定战役,我姑且就说说我的看法吧。”
“你赶紧说。”斯大林催促道。
“我会仔细考察执行军事行动部队的具体状况,给予他们合理的任务。我有着自己的指挥艺术,就是以最小的人员伤亡代价,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任务目标,”
“这听起来和德军的闪电战类似”
“不!完全不是这样!我认为,我们必须以强大的火力击垮敌人,使得不必用战士们的血肉之躯冲击敌人的防线,从而达到少量伤亡即可取得胜利的目的。
然而,我发现一些传统的将军,他们只会命令部队猛烈冲锋,即便全体牺牲。固然为国牺牲是值得歌颂的,但让部下大规模送命,统帅是否要调整战术呢”
斯大林认真的听,到了最后一句,他听到了一些令人浑身难受的杂音。
是的,斯大林还以为杨明志在点名说自己呢!
苏军打出“比亚韦斯托克口袋”和“乌克兰之围”,仅两场惨败,苏军被俘整整一百万人!这还不算其他小规模战役的损失!就算枪毙了那个擅自命令部队逃命的巴甫洛夫大将,当莫斯科保卫战结束,斯大林仔细寻思一下,巴甫洛夫的抗命保住了三十万兵力。如果那个家伙严格坚守命令,苏军不但损失更多,莫斯科保卫战打得也会更加困难。
既然斯大林对战役布置一直亲自参与,失败的责任自然有他的责任。五月份,就是他强行下令没准备好的苏军强行进攻,斯大林乐观的认为红军趁着莫斯科保卫战胜利余威,一口气把德军赶出国境线,换来的却是整个乌克兰和南俄布局的崩溃。
非常神奇的事,萨林奇金在四月底的电报中记述了别列科夫将军针对“哈尔科夫进攻战役”的推论,战局真的完全在此人的推论中。
虽然这个男人可能是在指责自己,但此人对于战局洞察力的确了得。这个男人四月份就估测到了九月份的战局,时间回到四月份,就是华西列夫斯基也不会想到苏德双方会围绕斯大林格勒和伏尔加河顿河流域,爆发针对整个南俄的争夺战。
斯大林诚恳的说:“别列科夫将军,你的大量资料我是看过的。您指挥部队善于打巧仗,多次打出以少胜多的战例。你指挥的游击共和国部队,累计歼灭了可能有五万敌人!通过内务部的调查,这个数字是非常真是的。仅从军事角度来说您是一名优秀将领,如果全军的师长旅长都像你,恐怕我们在1944年就取得战争最终胜利。”
“完全有可能。”
“什么我只是夸奖了一下,您是认真的”
“是的,斯大林同志!您赞誉我善于打巧仗,我是有胜利法宝到。我认为,所有的部队掌握这些法宝,基层部队战斗力都将得到巨大提高。”
“快说,什么法宝”
“高科技武器!斯大林同志!这场战争的胜利,取决谁的火炮射程更远,谁到火力更加猛烈,攻势更加迅速猛烈。谁将拥有这些能力!是我们!尊敬的领袖同志,我向您保证,我有能力让每一个红军班组,都拥有强大战斗力!”
在斯大林看来,杨明志的许诺完全没有开玩笑的意味,不仅仅是对未来战局有着高见,这个男人对军械发展也有重大见解。
单纯在武器研发上,这个神奇的男人真可谓是奇才!他惊艳的亮相感动了国防委员会同仁,一枚硕大的金星勋章实至名归!
苏联固然不乏武器研发专家,以及大量专业的武器设计局。大量的专家有着大量的奇思妙想,他们可以拿出一大堆概念性武器,或是干脆停留在图纸上,能够在战场上展现极好战术优势,实乃凤毛麟角。
当新式武器足够的多,小规模部队的战斗力提升,将有量变变成质变。不过苏联的军工部门也必须在成本和产量间权衡。
这一点斯大林是清楚的,所谓杨明志许诺的诸多新式武器是吸金的怪物,那就只能小规模生产,充当这场世界大战中各种稀奇古怪,有些战术优势就是产量稀少的新鲜货。这种玩意儿的结局,要么战后回炉,要么成为收藏家的藏品。
那么,这个男人能搞出什么
斯大林陈述性的说:“别列科夫将军,您改良火箭助推榴弹,帮助我**工解决了这一武器的设计时的种种问题。现在这种武器已经装备部队,使得我军的反坦克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不过德国人也研发了他们的同类型武器,使得我们的坦克也要面临巨大威胁。
德国的军事研发水平很强,或许您不知道,英国人声称,他们的首都伦敦开始遭遇一种新型武器的袭击。那是一种射程很远的火箭炮,德军从欧洲大陆发射,直接轰炸数百公里外的伦敦!
您也发明了一种远程火箭炮,射程有多少”
“是四十公里。”
“四十公里,这个距离的确很远!当获悉你们在沼泽地架设发射阵地,直接轰击切尔尼戈夫的情报,国防委员会一致认为这一情报夸大其词。你这个发明人就在这里,告诉我,这一切就是真的!”
“的确是真的。”杨明志昂起高傲的胸膛,“在克里姆林宫里,任何的谎言都将被识破。我实话实说,这就是事实。”
斯大林当然相信这是真的,然而任何的情报可有发明家本人的话更可信吗这是一个有着较重猜疑心的人,他必须亲自确定。
“四十公里,的确很远。对军事的了解,我比不上朱可夫、布琼尼、铁木辛哥这些元帅,但我知道战舰主炮的射程,与德军列车炮的射程。您发明的火箭炮射程惊人,但比起德国人的新武器,还是劣势太多。我们不得不承认,苏联在军事技术上,对比德国是有劣势的。”
宏观上,苏联的武器装备整体的确不如德军,当然,一切都只是暂时的。
目前的德军掌握着许多军事技术的优势,斯大林所言的
第1671章 巨额奖金
关于德国的vi火箭用于实战的详情杨明志一概不知,但他实在比苏联的情报部门还要了解这种火箭的基本构造。
它就像是一架小飞机,一台脉冲式喷气发动机为其提供动力,燃料则是辛烷。
世界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早在三十年代就诞生了,相关发动机研究得也更早。大战期间,主要参战国并未停止对喷气式飞机的研究,唯有德国的冯布劳恩,天才般的将炸弹与喷气式航空发动机完美组合起来,一款高效的巡航导弹投入作战。
斯大林并不知道德国搞出这种新武器,期间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又有多少科学家为德国工作。
他只想要结果,不管用什么办法,能把苏联的炸弹投送到二三百公里外的德军目标,而苏军不会伤亡一兵一卒,这是最好的!
他见得杨明志犹豫,跺了跺脚,质问:“别列科夫将军,您能否改良您的火箭炮,让它飞得更远。”
“飞得更远完全可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