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就在杨明志用粗麻布拼命搓洗浑身老茧的皮肤时,内务部的人员丝毫没有闲着。
那些从沼泽地运来的资料已经开始整理,珍贵重要的胶卷已经送到大楼里的暗室。正如贝利亚所言,内务部办事必须高效。
当然,杨明志前脚把旧衣服一扔,后脚就被内务部拿走的。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杨桃和娜塔莎身上,她们也在舒服的清理浑身污泥,衣服直接被没收。
对大家来说,身着的旧衣服并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能换上崭新的衣服,旧衣服就是烧掉也无所谓。
内务部拿走旧衣服,再提供一套全新的着装,他们执行的是一项特别任务。
旧衣服接受全面的搜查,连带着杨明志的小木箱,直接作为重点检查对象。
贝利亚说了那些话,聪明的杨明志非常明白此人的态度——从内心里,贝利亚对自己并不信任。
斯大林是否也有这种想法不!贝利亚和斯大林完全不同。
“如果斯大林不信任我,如何任命我为将军”
小木箱接受了全面检查,里面的所有物件都被翻了出来,拉林大尉正是检查的负责人。
一名士兵问:“大尉同志,您看看,一件奇怪的红色衣服,还有一定缝着红五星的八角帽。除此外,再无特别东西,您怎么看”
拉林能够担任大尉,他必然见多识广。
许多年前,苏联派出不少人员去中国工作,内务部继而获取了大量的中国情报。
“根据别列科夫夫妇早期的资料,他们是从阿穆尔河对岸逃来的。他们是和日本人作战的中国游击队,瞧瞧那顶破损的八角帽,这就是身份的证明。他们曾是中国的红军,是我们的同志。”
那顶八角帽令拉林大尉倍感欣慰,这个时代,苏联人民广泛相信红旗终将插满整个世界,团结各个国家的劳苦大众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拉林有着这方面的梦想,内务部曾怀疑别列科夫夫妇有间谍的怀疑,事到如今怀疑早已破产,而这顶帽子证明了太多的事。
士兵又问:“那么,那件红色衣服又是什么看起来是特别的衣服。”
“是什么”拉林将其拿起了,置于鼻子前嗅了一下,一股特别的气味窜入鼻腔。他不禁咧起嘴,将其放归木箱。
“大尉同志,那究竟是什么衣服”
“没什么,肯定是女人的内衣。”
“不对吧。这也算内衣”
“谢苗,你这个笨蛋!等你娶了媳妇,就能分辨什么叫做女人的衣物。”
一番检查什么可以物品都没有,如此拉林直接向贝利亚如实交差。
因为是去克里姆林宫面见斯大林本人,不是什么替身,就是德军梦寐以求希望杀死的斯大林本人,所以任何严苛的审查都不为过。
杨明志的私人物品全然合格,他还将换上一套新衣,军帽和靴子也将是新的。作为将军他理应配枪,现在的他暂时没有配枪的权力。
没了军权,连配枪也没了,杨明志完全成了手无寸铁光杆老将,进入克里姆林宫的他毫无危险性。
繁琐的检查是针对所有人的,就是朱可夫去面见斯大林,也是接受全面搜身卸下配枪。
洗漱干净,杨明志换上了一套非常合身的新军装。
这套军装可不一般!
内衣是柔软的面料,衬衣和秋裤也是棉衣,外衣军装全然是舒适耐磨的呢子。苏军尚未换新军装,这套军装朴实中带着亮丽,所有的勋章佩戴好,照照镜子,杨明志觉得自己的形象舒服极了。
科斯佳也换了一套衣服,按照年龄他是列宁少先队的一份子,换上的正是其冬季制服。
不一会儿,杨明志在餐厅见到了杨桃和娜塔莎。
虽然只离开了不到两个小时,杨明志只觉得妻子完全变了一个人,直到她以无比熟悉的嗓音亲切地呼唤自己的名字。
两个姑娘换上了列宁共青团的冬季制服,制服通体是偏黑色,黑裙子之下是黑色的外裤,如若是夏季,裤子将被长筒袜代替。的确,脱下军装换上了这件特别的制服,年轻人的朝气显露无疑。
娜塔莎很高兴的向她尊敬的将军展示自己的新衣服,而杨明志的眼神更多的关注自己妻子那隆起的肚子。
是啊,孕妇穿着有些修身的制服,总是感觉很别扭。
但大家都没得选择,除非拿着一笔钱跑到城里的国营服装店里,花一笔巨款买一套自己看得上的衣服。
……
娜塔莎变得喋喋不休,就差扑进杨明志的怀里述说自己来到莫斯科后的高兴。
“好了!亲爱的不要太兴奋,等我吃完饭,我还得去克里姆林宫面见斯大林。”
“好的,司令同志。等到明天,我也要去面见伟大领袖。共青团的同志透露了,我会有保送上大学的机会,真是太美妙了。”
杨明志一怔:“这是真的!”
“的确是真的!”一个姓伊万诺夫、戴着苏联共青团领章的中年人诚实地说:“斯佩洛斯金娜同志是苏联英雄,是人民的英雄。我们团组织将郑重的向最高苏维发去推荐信。”
“哦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她梦寐以求渴望上大学,我还以为是由我写推荐信呢!伊万诺夫同志,你们会推荐娜塔莎去哪所大学”
“是莫斯科大学,这个问题我们也得考虑斯佩洛斯金娜同志的意见。”
“那么你怎么看呢娜塔莎”杨明志兴奋地问。
“我……我是军人,我想去伏龙芝军事学院。”
“你……你这姑娘口气不小。这件事你的态度很重要,组织上的意见更重要。亲爱的,对于你的战争时期已经结束了,很快你将迎来崭新的人生。好好学习吧。”
娜塔莎听得出这是长辈的忠告,其中似乎还有些司令失落的感情。她很有自知之明,以后做了大学生,再和司令联络就非常困难了。
杨明志很高兴他们安排娜塔莎上好大学,尤其是这一时间点,恐怕是娜塔莎前脚见完斯大林,后脚就被安排入学了。
他万万没想到的事,自己的老婆也获得了直接上大学的资格。
本来嘛,本时空的苏联大学招收新生,一批是通过学校自己的招生考试入学,另一批就来自推荐。特别
第1667章 面见斯大林(上)
斯大林稍稍调整了自己的用人方略。
所谓既然我不是优秀的军事家,就让将军们放手去做吧!
遂在1942年五月之后,针对大规模战役,他只在最后拍板,其他事则全权由将军做。那些自己派出的专员们,如今也回归高级政委的本职工作。
斯大林有意重用杨明志,他积极听取了铁木辛哥、波诺马连科等人的评价。
内务部在总结了萨林奇金提供的大量资料,认定此人非常可信,所以贝利亚实际是拿话敲打杨明志,他的心里认同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
的确,重用一个外国人,苏联需要的正是这个人的才智。
赋予他国籍,乃至赋予极高地位,都是拉拢人才的手段。大萧条时期,苏联用这类手段网罗了一大批美国人才,并成了工业化的推动力量。
也许,这个中国人能够帮助苏联开展一次新的变革!
总参谋长华系列夫斯基对这个中国人的特殊评价,令斯大林为之振奋。
“很多战线上,我们不得不依靠士兵的血肉之躯战斗,战斗虽然胜利了,我们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如果我们的年轻人大规模牺牲在战场上,即便我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我国未来的建设也将遭遇极大挑战。
我不是唯武器论者,不过,我军若是装备大量新式武器,只要比敌人新式一点,就能频频取得战术优势。无数的战术优势将转化为战略优势,届时拥有极高战斗力的苏联红军有望快速取得胜利。
为此,我们需要别列科夫将军将毕生所学贡献给苏联。”
是的,必须榨干他的所有知识,然而这样一个神奇的家伙,他早期的履历就是一个迷。
斯大林询问过驻苏联的中国外交官,对方的回复却耐人寻味——查无此人。
就仿佛这么个奇人在中国始终默默无闻,逃到苏联的那一刹那,恍若远东升起了一颗新星。
他就是个福星,终于,这个男人已经站在克里姆林宫宫墙外。
中午这顿饭斯大林吃的很简单,他的思绪全然在下午的会面上,在整理好军装,佩戴上所有的荣誉勋章,斯大林就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就留下一名贴身的书记员,接下来的将是一次不公开的秘密会见!
轿车通过了伪装后的红场,又经过马涅什广场,在做了全面伪装的库塔菲亚外,平静抵达克里姆林宫外最后一道检查站。
因为是要进入宫殿,来者必须进行详细检查,特殊时期,拥有免检权的恐怕也只有贝利亚一人。
任何可能对领袖造成威胁的东西都在被怀疑之列,甚至是钢笔。
杨明志下了车,他伸开双臂接受卫兵的仔细检查。
“哦!那里是腿,我求求你们轻点。我全身上下也就皮带有一些金属,你们究竟担心些什么”杨明志只觉得,曾经坐高铁接受安检都弱爆了。“哎呀,也许除非我仅着内裤,你们才能完全放心。”
卫兵完全不听他的抱怨,拉林大尉嘱咐说:“这些都是例行公事,您不要再抱怨了。”
“好吧,如果这些家伙们对我妻子有不轨行为,等我见了斯大林同志,我要向他举报。”
“呵呵,这些卫戍部队还不会蠢到对一位女共青团员动粗。”
其实完全是因为杨明志有别于俄罗斯人的长相,令卫兵神经紧张。他们可不管来者是怎样的客人,凡是要从这个门过,必须接受详细检查。
一番糟糕的折腾,杨明志长舒一口气。他注意到拉林大尉也跟着通过安检门,想必此人会领着自己,一直走到斯大林的办公室。
发生在三十年代的大清洗,斯大林洗掉了内务部不忠于自己的人,如今包括贝利亚,内务部所有人员都是他的拥趸。如此斯大林直接差遣拉林大尉办差合情合理。
想是这么想,看着拉林大尉的背影,杨明志不禁为这个人的仕途之路细思极恐。
直到这个时候,杨明志才意识到自己对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了解的是多么的肤浅!他从没听说过苏联历史上有个拉林大尉,恐怕仅仅是自己孤陋寡闻。
“大尉就是个引导者,会把我直接送到斯大林面前!话说这克里姆林宫,我这辈子居然是以这种方式进来了!”
话说苏联乃至以后的俄联邦时期,克里姆林宫并非禁城。斯大林和一些机构在宫内办公,苏共的许多会议也是在宫内金色大厅召开。这个宫殿很大,相当多的地方是对人们开放的,所谓人民推翻了沙皇的残酷统治,那么曾经沙皇的财产自然成了全联盟公民的共有财产。
在开放日,通过售票方式欢迎人民进宫殿参观,所得款项成为宫殿日常修善经费,这不是很好么。
战争时期宫殿终止一切旅游行为,克里姆林本为内城的意思,如今它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禁城。
为了不干扰伪装,一行人没有再乘车。
杨明志拉着妻子的小手,仅仅跟在拉林大尉的身后,而他的双眼不停的左顾右看。
“这里就是宫墙内部,真是宏伟漂亮啊,即便做了伪装,我在地面上依然感受到它的壮观。”
“谢谢您的评价,现在它是人民的财产。”大尉顺手指了一栋建筑,“那里就是领袖坐在的办公楼。请您保持一个好心态,您即将见到伟大联盟的领袖。”
杨明志意气风发,杨桃却保持矜持一言不发。
女孩被巨大的排场吓到了,她长在白山黑水,父辈普遍和老毛子打过交道。杨桃一直知晓俄国是有皇帝的,木曾想,自己如今居然站在了昔日的皇宫中。这是何等的奇妙感觉!
她仅仅拉着丈夫的手,那种紧握的姿态充分诠释了自己的紧张。
大尉介绍说:“将军同志,我们正走在历史悠久的教堂广场上,您看看自己脚下的帆布,我觉得伪装涂装已经惟妙惟肖。”
教堂广场可谓克里姆林宫内著名景点,杨明志对这里有着一定了解,因为一尊从未开火的巨炮,它象征着沙皇的权威,一直坐落于此。
很快的杨明志看见了那尊巨炮!
“大尉同志,看来你们没有把巨炮搬走,是否因为它太沉了”
大尉一怔:“您……您还知道这里有巨炮”
“当然……嗯,是萨林奇金同志告诉我的。”杨明志猛地抖了个机灵,“他告诉我克里姆林宫妙不可言,他特别提到了那门巨炮。”
“好吧!好吧……那曾是沙皇的象征,停放于此已经数百年了,它恍若和整个宫殿融为一体。为什么要搬运呢,这尊一炮未发的巨炮恍若一尊雕像,更具有象征意义。它不会被搬走,领袖同志也将始终坐镇莫斯科。继续走吧,我们很快就到了。”
说实话克里姆林宫远远不如北京故宫大,俄国人更没有中轴线以及尊者坐北朝南的概念,所以这座宫殿居然是三角形的。它作为莫斯科的古代内城,根本就是一座防御性极强的城堡。然而三百多年间,克里姆林宫也见证了三场浩劫。
1612年,俄国国民义勇军在宫外最终打败了波兰入侵者。1812年,拿破仑置身宫殿地下室,兴叹于燃烧的城市。1941年,呼啸的德军轰炸机向包括宫殿在内的整个莫斯科城区大规模空袭。
宫殿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数百年历史,它恍若俄国人的圣殿,就是拼了老命,也必须保护它的安危。莫斯科是俄国乃至苏联永恒的首都,克里姆林宫就是永恒的宫殿。
斯大林要保证自己的权势永固,他理所当然要把办公室放在宫内的最高苏维埃办公大楼,也
第1668章 面见斯大林(下)
斯大林的那双慧眼又瞟上安静站着的杨桃,苏联共青团的女性制服略有修身感,设计初衷正是为了凸显女青年的青春活力,衣服被杨桃穿在身上,隆起的肚子实在显露无疑。
仅就美感而言,她不适合穿着这件衣服,但根据其身份,这真是最应该的。
“别列科娃同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