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为了解决这个紧迫问题,列宁等人提出了住房公社制度。无论你过去是否拥有房屋,都必须搬到住房公社中,与其他人家共享一座房子。在这样一种制度下,苏联人均只能分到两三平米的居住空间。尽管对于很多富裕的人而言,这很不公平,但是确实解决了当时迫在眉睫的问题,也让列宁赢得了贫苦人民的拥护。

    至少在那个时代,苏联的官员们没搞什么特殊化,就连列宁本人也是和一家人挤在小房间内。

    随着全联盟经济状态得到改善,财政有了钱,针对莫斯科就开始大兴土木。

    尤其是斯大林掌权后,大量多层居民楼建成,市民的平均住房面积得到提高。

    许多高级官员一开始是住在克里姆林宫里,因为这里不仅居住条件优越,装饰得也富丽堂皇。

    可是克里姆林宫是属于国家的,高级官员纷纷搬出去,在莫斯科郊区,或是修善沙俄遗存的旧别墅或是兴建新的。

    如今斯大林是在宫中办公,到了下班时间,专车也会拉着这位苏联领袖,去往属于他的郊区别墅。如今莫斯科宽大的街道不可能有堵车,回家睡觉的车程还不到二十分钟,斯大林自然很习惯于这样的工作生活。

    杨明志则不然,他得到的许诺尚未兑现,至少今日势必得找个靠谱的地方舒坦睡上一觉。

    既然克里姆林宫里有着大量的住房,住在这里的确是很好的选择。

    突然间,杨明志觉得宫殿拥有了旅馆的性质,只是四十年代还能享有住在这里的特权,他感觉,自己恍若触及到了权力的巅峰。

    不,过高的权力将带来过大的压力,人想要舒坦的活着,要努力奋斗,也不能让巨大的野心反噬自己。

    杨明志完全接受了斯大林的邀请,包括晚上的那顿晚餐。

    ……

    相比于丈夫在斯大林办公室内的谈笑风生,作为妻子的杨桃,她跟着拉林大尉游览空空荡荡的克里姆林宫,整个人震撼于宫殿的威严与历史的厚重。

    宫内的确是空空荡荡的,就是在战前岁月,宫内也不曾喧嚣。

    原沙俄枢密院大楼更名为简单的一号楼,斯大林决定就在这里办公,尔后的俄联邦总统亦是于此办公。

    大部分的高级官员,例如部长会议主席、两位第一副主席和八位副主席,都在所谓的二号楼办公。

    众多的官员,他们的办公室面积完全相同,布局亦是一模一样,还配有秘书室休息室,以及独立的厕所。

    唯有斯大林的办公室最为特别,也只有这位最高领袖,可以在这方面搞些特别的。

    宫内的大部分建筑是十足的禁区,战前的一些国家大使进入宫殿和斯大林接洽,他们可以作为游客,在专业人员陪同下在宫内的道路上随便走动,大部分的建筑内部却无权进入。

    当然,还有有不少建筑是可以进入内部欣赏的。

    大克里姆林宫、钻石馆、武器馆,还有位于重点中心的伊凡大钟楼。宫内的禁区只有一号和二号大楼,其余地区要么是沙皇和贵族、仆人的起居室,要么是会议大厅,要么就是沙皇的私人博物馆和图书馆。

    杨桃紧跟着大尉,宫内的五个大型东正教教堂转了个遍。

    她小小的身躯站在宫内最大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内,阳光透过五光十色的百叶窗,庄严感侵彻全身。建筑的墙壁上绘制着大量的圣象,以及彩色浮雕画,她从没有见过如此华美的东西,更是不知道这座建筑的悠久历史。

    她就像是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所见所闻全是新奇的,甚至以她的那些三观,难以理解现在的见闻。

    “大尉同志,这些墙壁上画着的都是人物,他们是谁”

    “他们是俄罗斯的古代人。”拉林大尉化身为导游,他对这些了解的也不多。“都是一些宗教人物,抛去宗教成分,您看到的都是些历史人物。”

    杨桃至少知道老毛子们本来是信奉上帝的,但上帝不能拯救他们,大部分人就不信了。就像这场战争,能拯救他们的也只有他们自己。

    所有的教堂都做了防空伪装,建筑顶部的十字架其实在二十年代就拆下了,尔后安置的红五星也被藏起来。

    比起列宁,斯大林对东正教多了一丝好感,尤其是残酷的战争爆发了,斯大林认识到宗教对于团结人民、凝聚人心、抗击敌人的作用,开始逐步改善对教会的政策。一些东正教活动得以恢复,而苏联东正教也积极投身于反珐茜斯战争事业。

    毕竟大部分的苏联民众是出生在沙俄时期,他们刚出生时都在各地教堂受洗,且东正教已经融入人民的生活。罗斯人就是接受了东罗马的信仰,才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文明,仅仅二十年就能使得一亿六千万人忘却它,实在不切实际。

    大教堂内的贵重物品被封装,搬入宫内的地下室内,以防止空袭中损毁。而那些墙上的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壁画没有进一步保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拉林大尉注意到杨桃的双眼一直望着那些壁画浮雕出身,不由的说:“这里是个迷信的场所,绘画是很美丽,可是没什么用。现在,几乎没有人再信仰这些东西了。走吧……”

    杨桃点了点头,准备追上转身离开的拉林大尉。

    她并不清楚,拉林大尉对于东正教的没什么好感,即便他出生时也受洗了。在苏联建立仪式,旧教会反对新生的布尔斯维克。所以列宁毫不犹豫的下令契卡,在全国范围内逮捕神职人员。

    年轻的拉林大尉参与到这一过程的后期阶段,直到教会几乎覆亡。

    事到如今,领袖又许可教会恢复活动,大尉明白斯大林的意图,通过控制教会,命教会做出有利于苏联的宣传




第1674章 斯大林的格鲁吉亚大餐
    如琉璃般的地板反射炫目的灯光,大道两侧十八根雕梁画栋的金柱矗立着,这里空间巨大装饰奢华。

    这就是大克里姆林宫,更是克里姆林宫的本体。它在1812年战争中毁于战火,新建的宫殿,沙皇为之穷尽奢华。

    在那个位面,杨明志只从电视中看到过这座宫殿的内部,一切如梦如幻,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宫殿的客人。

    斯大林意气风发在前引路,杨明志亦是挺起胸膛,挽着妻子的胳膊。在他们的身后,则是十多名穿着朴素制服的内务部人员。

    相比于宫殿的繁华,所有来者皆衣着俭朴,时代真的已经变了。

    它本是贵族的殿堂,如今成为人民的殿堂,今日傍晚,杨明志将在她的最高层,接受斯大林的宴请。

    一张宽大的涂漆橡木桌安置在鎏金的房间中,面相红场和莫斯科河的玻璃窗微微打开缝隙,舒适的秋风轻柔灌入房间。

    斯大林穿着转为他量身打造的俭朴便装坐在主人的位置,穿着军服的杨明志,以及穿着苏联共青团制服的杨桃,就坐在他的右手边。

    “请在稍微等一下吧,美味佳肴即将奉上。”斯大林笑着说的同时,眼神还瞥了一下虚弱的杨桃。

    “别里科夫将军,看来您的妻子真是饿极了”

    “她……还好吧。”杨明志尴尬地笑了笑。

    他很清楚妻子的感觉,整个下午这姑娘参观了大半个宫殿,中午吃的那些肉想必就消化干净了。何况她还是孕妇,小小的身躯需要应付

    两个人的消耗。

    可杨桃的面子上挂不住:“尊敬的领袖同志,我……我还好。”

    “不!我觉得你的状况不好。”斯大林故作怒气,“我吩咐内务部好好招待你们,看来贝利亚同志这方面做得不周。”

    “并不是这样。”杨明志赶紧说,“他为我们一行准备了丰盛大餐!有吃不尽的面包,还有一只烤乳猪。我的妻子吃了很多肉,我还亲

    眼看到英雄狙击手斯佩洛斯金娜同志,啃掉了一整条猪腿。”

    “哦看来姑娘们都很能吃!”

    “是的,我们在沼泽地吃得清淡,来到莫斯科我们一直在吃丰盛大餐。我想,敌人一定认为苏联物资匮乏到面包都吃不起了,显然不是这

    样。”

    斯大林没有马上回答,他不动声色木着脸,接着给自己点上一根雪茄。

    别列科夫将军的话带有讽刺意味,斯大林可是很清楚现在的苏联老百姓过着的是怎样的日子。城里的国营工厂职工日子还算凑合,而地

    方上的集体农庄庄员们,真是只能靠啃马铃薯糊口了,抓只土拨鼠捕条鱼,就是改善生活。

    但是各地的官员们生活水平依旧较高,尤其是内务部的那帮人!

    不过区区吃饭问题,斯大林认为这都是小问题。一个人再怎么贪吃又能吃多少再说了,高级人员吃得好,中级人员吃得次一些,逐级

    下降,这也是能够刺激下级认同努力办事从而晋升的手段。

    斯大林抽了几口烟说:“贝利亚同志比较贪吃,不知道您是否也贪吃,别列科夫同志”

    “我……我的肚子非常有限,我很容吃饱。在我看来人不该吃饱,只有在半饱状态下,无论工作还是学习,效率都是最高的。”

    说完这句话,杨明志真是长出一口气。他实在不知道斯大林犹豫一阵子后突然说的这话,究竟有何深意。

    反正这个大胡子的男人是老谋深算的,现在表现的和蔼可亲如同慈父,都可以理解为一种伪装。终归默认话里有话,从而巧妙回答,才

    是最明智的。

    是的,斯大林的确话里有话,他用一个“贪吃”形容贝利亚的确贴切。贝利亚虽然很贪婪,此人确是台非常高效的办事机器。如果因为

    此人的贪就将其免职,内务部的工作效率将灾难性暴跌,对于卫国战争更是一场灾难。

    其实斯大林是默许部下贪婪一些,并以一些五花八门的名头,给予一些特别奖金或者特别津贴,从而加强对部下的控制。但贪得太过也

    是不行的,因为部长会议和国防委员会也不是铁板一块,许多高级人员属于斯大林的盟友,大家是集体领导苏维埃联盟发展的。

    “一头喂不饱的肥猪”适当的时候就该除掉,即便此人是斯大林的心腹。

    “很好,别列科夫同志。您的妻子身为孕妇理应多吃,明天我将会见斯佩洛斯金娜同志,她的情况就更特殊了。我知道是您在众多难民中

    发现了这位在将来书写传奇的英雄,就像对您一样,针对她,国家也将给予一笔高额奖金,并补齐拖欠的津贴。”

    “我替她感谢您!领袖同志。”

    斯大林瑶瑶夹着雪茄的手:“是我要感谢您。您有所不知,如今针对斯佩洛斯金娜同志的宣传已经开始了。您应该知道帕夫柳琴科同志

    ”

    “我知道,传奇的女狙击手,更是娜塔莎的榜样。”

    “娜塔莎”

    “啊,就是斯佩洛斯金娜同志的名字。”

    “一个漂亮的名字。现在我告诉您,帕夫柳琴科正代表苏联去了美国访问,在这个节点上,我们必须塑造新的帕夫柳琴科。很显然,娜塔

    莎,这个可怜的孩子遭遇最为悲惨,而她打出的战绩最高,她将成为全苏共青团员的标杆。当然,她的成功您也起到了很强的作用。”

    “感谢您的夸奖。”

    “我说的是事实。任何对伟大联盟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将得到丰厚回报,在战争期间尤其重要。我很期待明日和她的见面。”

    “她也非常期待和您的见面,斯大林同志。”既然话赶在这里,杨明志不妨率先给斯大林说说那个姑娘的想法,“斯佩洛斯金娜同志有一

    些梦想,她希望能去军校学习,或是去大学深造。”

    “她的梦想将变成现实。”

    “她还非常牵挂她的弟弟,一个还不到九岁的男孩。那是她唯一的亲人了。”

    “这也好办。我会给这对姐弟找到最优秀的监护人,一切不用担心。”

    “这……我倒是有一个建议。”

    趁着尚未上菜,斯大林心情也不错,杨明志说出了他最希望的想法:“我向您突出请求,我希望成为那个男孩的监护人。”

    “什么”斯大林有些糊涂,“您是说,打算做斯佩洛斯金娜同志弟弟的继父”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实不相瞒,是我亲手救了她们姐弟的,在后来的一年时间,我发现那个男孩是可塑之才。那个男孩不应该生活在

    姐姐的光辉下,我打算亲自培养他,十多年后,他将成才。”

    斯大林再度犹豫下来,继续抿了一口雪茄:“这件事可以落实,程序有些繁琐。既然您只是打算做男孩的教师,何必非要取得监护权既

    然您几个月后就将做父亲,何必再纠结多一个继子呢。”

    “如果您反对,我无话可说。”

    “孩子还不到九岁,他还需要学习大量的文化知识。根据我们制定的计划,您不日将前往后方的工厂组织新武器研发,如何抽时间照看

    孩子。再说他若真的有才,等到他十年级毕业了,就直接做你的学生,这是最合适的!”

    “还是您说的对。”

    杨明志回答的非常果断,接下来才是寻思一下,斯大林的话没有错啊。再说了娜塔莎和科



第1676章 窃听风云
    不理会妻子的莫名其妙,杨明志将自己的勋章悉数摘下,接着将外衣叠放整齐,平整放在凳子上。

    杨明志继续半跪着,注意观察整个茶几,和那个奇怪的凸起物。

    可疑的真就还有这一个不!整个茶几都是可疑的!

    杨明志注意到这一装饰豪华的白色茶几,它被固定在床边,实在难以移动。按说这类家具就该能轻易搬运的,沙皇时代的贵族们没理由搞个死物件扔这儿。

    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桌子腿是被钉着的,唯独一条桌腿处没有钉子。

    顿时,一种恍然大悟感浮在杨明志心头。

    他扭过头:“小桃!”

    “嗯。”

    “你过来,喝杯水吧。”
1...497498499500501...6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