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看看表已经十一点多了,说不定在医院工作的老婆还在忙着夜间巡查。
杨明志差遣警卫员阿布拉姆去指挥部一趟,自己孤身一人拐到依旧灯火通明的医院。
他注意到有相当部分的伤病员依旧保持着精神,不少人甚至在闲聊,还有一些妇女坐在病床前,哄着生病的孩子入睡。
伤病员中有许多不是军人,他们是生病的平民,其中以孩子为甚。
毕竟杨明志的样貌太特别,他还一直穿着军装,胸口的两枚金星勋章在煤油灯下反射耀阳的光。
大吃一惊的护士一路小跑,直接闯入休息室,通知刚刚睡下的杨桃司令突然造访。
“什么司令来了他……”
“贝茜卡医生,您快起来看看吧!”
护士夸张的表情令杨桃本能的心情紧张。她匆匆穿上鞋出了门,直接在大病房里和杨明志撞个正着!
“哥你怎么到这儿了。”
以胸膛迎接扑过来的老婆,杨明志拂过她额头的一缕柔丝,温柔的说:“没什么,工作再忙,我也得来看看你。”
“你……”杨桃听得内心暖暖,不顾一大群好事的伤员瞩目,依偎在丈夫的怀中本能的撒娇。“谢谢你能来看我,我还是觉得工作为重。对了,你明明是在南方监督挖盐你突然回来,是不是盐已经挖到了”
“这……挖掘出了些问题。走吧,我看看你休息的地方,说真的我一身疲惫。”
毕竟杨桃已经是主刀医师,她地位很高,即便在这比较简陋的医院,她有着独立的休息室,压根就是她的个人房间。那么把丈夫领进个人房间合情合理,何况那还是司令。
卧榻之上,那个男人不会向依偎的妻子展现自身的强大
“亲爱的,我现在又把一个中国的技术教授给老毛子了。”
“啊又是啥玩应啊”
“盗墓的技术呗。”
“啊”杨桃一愣,“我说哥啊,这儿地方啥玩应儿没有,你盗个啥墓嗯……不对,你话里有话!忙了一整天挖盐的事,你能想的也是怎么挖盐。盗墓的技术,我看就是挖盐的技术。”
“唉!你可真聪明。”
“那是,不聪明能怀你的儿”说着,她又把脑袋贴在丈夫的胸前。
洛阳铲这东西杨桃是知晓的,听丈夫的说法,苏联人对这个工具根本没概念。说起来这工具的确是中国人发明,如今的中国积贫积弱还面临着残酷的战争。洛阳铲,它能帮着老毛子找到盐矿,这难道不代表着一种中国的技术成就。顿时,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夜深了她甚至咯咯地笑出声。
天亮了,几个小时的休息杨明志精神恢复不错。在告别妻子,又到娜塔莎的病房打个招呼,心系洛阳铲的杨明志匆匆离开医院。
他离开前,还不忘在大病房,以司令的身份嘱咐所有伤病员早日康复,引得一种病号激动的吼了几句乌拉。
目前,没有什么事比洛阳铲更重要。
“三个小时!不是说好的三个小时吗时间已经是五点半了,里固施科夫你的承诺呢!”
带着一丝起床气,杨明志又是一路小跑冲到兵工厂的生产车间,他闯入厂房,大吼质问:“里固施科夫,铲子在哪里”
话刚吼完,恍惚间竟看
第1614章 盐的魅影
二十名战士每两人作为一组,其中九组操持普通木柄洛阳铲,最强壮的两人则操持金属柄洛阳铲。
“你们记住,在坑中操作时,时刻关注挖出的土壤有什么异常变化。我告诉你们,看到挖出的土壤是白花花的,我们就真的找到了盐矿!”杨明志苦口婆心解释一番,新一轮挖掘工作开始。
别尔斯基被嘈杂声唤醒,这一夜他睡得不好,全然就是那群精力充沛的士兵居然愣是在煤油灯的照明下,挖掘到了凌晨两点!忙到这么晚,非常可惜的并没有找到盐矿。
司令紧急回去制造新工具,他苏醒后照着工地扫视几眼,揉揉惺忪睡醒,看清了司令已经归来。
只见司令站在黑黝黝的土坷垃上,背着双手弓着腰,目光直视那最大最深的土坑。
昨日一整天,挖掘的重点就是针对别尔斯基挖的土坑不停扩展,士兵工作很久,终于掘进到地下四米。为了避免坑内人缺氧,士兵也不停扩大坑的范围,以至于从某种意义上,土炕像是被一枚五百公斤航空炸弹炸出的弹坑!
别尔斯基股不是吃早饭,他晃悠悠走过去,情不自禁走到司令的身边。
“报告……报告司令!记者别尔斯基向您报告。”
“看起来您很疲倦,继续休息我不介意。”
“不!我必须努力工作,今天的挖掘工作我不能缺席。我想我应该下到这个坑里,毕竟我是一个开始挖的。”
“您先继续观望吧。”杨明志随手指了一下,“新型工具已经投入使用,我们拭目以待。”
土坑已经有四米深,土质已经是硬化的腐泥,不得不说向下掘进愈发困难了。
新打造的洛阳铲铲头比较锋利并有轻微内弯,该形状保证能把土壤顺利带出来。
较坚硬的土壤也有好处,即探洞不会塌陷,更没有渗水迹象。
开挖仅仅过去二十分钟,洛阳铲已经掘进了两米。士兵没有把铲柄拔出,而是在末端接上备用金属杆,螺旋拧紧后继续向下开凿。
被挖出的土壤并非杂乱的堆放,杨明志联想到南极冰芯钻探,下令开凿的土壤送到地面,平直的摆放,以供研究。
普里佩特沼泽,千百年来不停的淤泥堆积,芦苇蒿子秆的腐殖质越积越厚,它们一层压一层逐渐煤化,并将地面的宝贝掩藏。
掘进的洛阳铲仿佛打开了时空之门,经过不停开凿一个小时,它已经向下掘进了十三米,取出的土壤已经不能称之为土壤了。
这些黑色物质有点像煤,其中有着更多的盐晶体颗粒。
将洛阳铲从十三米深的探洞拔出了,已经是比较费劲的工作!因为金属柄就长达十三米,它已经非常沉重!
杨明志这次没有拦着别尔斯基,他又着急了五名战士。土坑里有合计八人,他们的任务就是把金属柄拔出来。
继续掘进愈发艰难,每一次开凿于拔出,人们都付出很大汗水。
时间到了上午十点半,掘进已经是十七米,若加上土坑本来的深度,就是二十一米深了。
如此深的探坑,挖出来的还是混有大量盐晶体的坚硬泥巴,柱状的硬质土壤平摊地面,仿佛一只巨大蚯蚓留下的粪便。
杨明志表面不说,内心焦急万分。
关键是这种时候,安东诺夫居然一副遗憾模样:“可能,这里没有那种巨大盐矿,只有一些吸收大量盐分的土壤。即便如此,我们挖到了含盐土壤,我们已经取得成功”
“不!没有挖到盐矿,没有看见白花花的盐,我们都不算成功!”
说罢,杨明志对坑内吼道:“同志们!继续往下凿,不要气馁!你们把所有的铲柄都接上,挖到最深处,无论有没有盐矿,你们每人都将得到一瓶烈酒作为奖励!”
酒精,还有比这更好的奖励吗如果还有,那就是优质卷烟了。
伏特加的许诺带给他们强烈的精神动力,浑身是汗的士兵继续操持起长度骇人的洛阳铲。
继续往下掘进有了新的困难,即拔出铲子时,铲柄不得不临时拧开。为了避免铲头掉入探洞,拧开铲柄时,还要有人使劲攥着。
如此这般,每向下掘进二十厘米,前后要折腾近乎十分钟。
时间逐渐到了中午,烤土豆的香味弥漫在偌大的工地。
数以千计的军人好奇的聚集在这土坑周围,另有大量盖房子的难民,受好奇心的驱使,兴致勃勃跑来围观。
杨明志无所谓众多人员聚集,他看着一枚烤土豆,继续监督着挖掘。
……
“真是累死我了,沼泽之下居然是坚硬的,真是不可思议。”汗流浃背的别尔斯基不住地抱怨。
一名士兵顺势调侃:“我听说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岩石上,岩石之下就是滚烫的岩浆。如果我们的铲子足够长,我们可以挖到岩石,继续挖掘就能制造一座火山吧。”
“算了吧!谢苗,你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与其挖到岩石,我看我们得先挖出地下水。”
“地下水真是奇怪,二十米深还挖不出地下水,我们挖掘的地方真是太奇怪了。这里……真的算是沼泽地的一部分”
别尔斯基愈发的觉得自己知识匮乏,或许在大学时学习的是地质,地下到底有否盐矿,马上就能断定。只可惜,游击共和国根本没有这种人才,只能依靠司令的新工具探索。
在吃了简单的午餐后,挖掘工作继续。
别尔斯基已经顾不上形象,为了荣誉,以及为了满足好奇心,他脱掉上衣继续工作。
“预备!凿!”
“预备!凿!”
他喊着口号,八人合力已经不知道遭了多少下。经过一上午开凿,他再一次断定,铲子又凿了一管坚硬土壤。在费力拔出铲头,土壤和上午开凿的如出一辙,依然是硬质腐泥于盐晶混合。
“来,我们继续!”
他俨然一副劳动队长的姿态,一直监督的杨明志甚至有些于心不忍,坑里的人们一副玩命模样,自己就瞪着双眼看着
铲柄再一次拼接好,八个金属柄全部用上,如果还挖不出盐怎么办杨明志估摸着只能暂停操作,保持探洞的同时,再令兵工厂继续制造金属柄。还是应了老毛子的谚语:大棒一扫横扫千军,如若不行大棒加粗。
&
nbsp; “我就不信了,我向下勘探五十米还找不到盐矿如果还不行,那就一百米!就是挖出古生物化石也不枉我这番忙活!”
说实话,杨明志已经有些不抱希望了。作为司令,许下的诺言还是要旅行了,他点了点头嘱咐道:“同志们,你们八个人继续挖,我去给指挥部发个电报,给你们准备八瓶伏特加!”
杨明志转身离开,坑里八人兴奋异常,围观的战士议论纷纷,不少人针对伏特加的事调侃起来。
又是新的一轮开凿,别尔斯基已经从记者变成了优秀的“勘探高手”。
“同志们准备好!预备!凿!”
他话音刚落,八节长的超长铲柄之洛阳铲,明显的凿到了奇葩物件。是的,别尔斯基知道自己凿到了东西,开凿的手感和之前的上百次完全不同。
就好比都是肉食,鸡肉和牛肉的口感差别实在惊人。
八个人都感觉凿到了特别的东西,那是一种有些偏软的感觉,却也不是凿到软绵绵的东西。
&n
第1615章 我们要科学挖矿
吉普车飞速杀来,经过了热火朝天的硫磺矿场,车子就在满是蒿子秆的荒地上奔进。
原本的无人区彻底变了样,萨林奇金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劳作的人们。甚至车子所行驶的地方已经开始形成一条小路,蒿子秆已经被来来往往的马车压进黑泥。
他左顾右看的扫视,对新定居点的情况有了最切身的了解。
“柳得巴廖夫同志,您支持在这里建设新的集体农庄,看来人民的工作态度非常认真。瞧瞧那片树林,那里就是以后的住宅区了。”
“但愿这里的森林能对房屋进行绝好的伪装,只是既然我们挖到了盐,我很担心呐!”
“您担心什么”
“一个硫磺矿就很明显,盐矿更是明显。如果我们防空做的不好,劳作的人民会受到伤害。”
“不!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太需要盐了。”
是啊,只要盐矿能稳定高效的产盐,其带来的影响可不仅仅是军民身体健康的保障和粮食保存的腾飞。盐在斯拉夫民族中的文化含义浓厚,它能代表友谊,在这至暗时刻,盐和粮食能成为军民战斗下去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动力。
吉普开到人最多的地方,萨林奇金下了车,肆意的喊:“别列科夫,你在哪里”
因为在场挖掘的都是21游击旅的官兵,他们多数不认识萨林奇金。
几名士兵好意指引一番,萨林奇金穿过人群,正看到正在一个巨大的坑中,撸起袖子,亲自指挥一群士兵合理举着一根超长钢管。
他刚刚知晓这种东西是一种来自中国的勘探工具,经过亲自试验,工具的可靠性毋庸置疑。只是多跟钢管拼凑一起,着实令他惊愕。
萨林奇金干脆把皮衣扔给副手,无视着自己鼓起的肚腩之下下坑,一不留神还滑倒在坑壁,直接滑到了最低层。
大量的士兵排成对,组成流水线,一篮子一篮子的运输挖出的土石方。另有几个人力吊车,从坑中调走土壤。
很显然,士兵正大规模的扩大这一土坑的规模,乍一看,土坑仿佛一个超重炸弹炸出的大弹坑,其深度还在增加。士兵们要干什么萨林奇金立刻明白——杨明志定是下了命令,向下挖掘直到挖到盐矿矿床。
他拍了拍土站起身,直接走过去狠狠拍了下杨明志的臂膀。
“嘿!别列科夫同志!情况如何了”
“啊,是您专员同志,我知道您要来,怎么居然有心思下坑了。”
“我又不是傲慢的官僚,你们挖出盐矿的事将成为我国游击运动的伟大明证。我废话不说,快告诉我,您估计多久能挖到盐矿”
“这……”杨明志犹豫了一下,此事确实比较尴尬,他没有隐瞒:“目前测定,盐矿在地下二十六米处。经测量,矿层至少有三米厚,其真实厚度我还不知道。”
“二十六米,这真是个可怕的工程!您打算就这么一直挖下去”
“不!”杨明志摇摇头,“目前挖掘的土质还有些松软,当挖到的腐泥足够坚硬,一个垂直的坑洞将被挖掘出来。”
“好吧,您估计多久能稳定出盐。”
“唉,我不知道!再说了,即便我们能够大规模把盐矿矿石搬出来,将其变成可以吃的盐,这需要过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