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比起这个,湿漉的衣服成了巨大的累赘。尤其是队伍里的女难民,她们穿着传统的袍子,如今袍子沉重不堪。孩子们的情况也非常糟糕,许多人干脆浑身湿漉。
刚刚登岸,一些人就背靠大树坐下来蜷缩一团瑟瑟发抖,看起来他们只想坐着让身体好受一些。
娜塔莎也经历了这一切,要强的她上了岸,已然没有停下脚步。
“亲爱的,你感觉如何要不要休息一下,我看很多人都坐下来了!”伊戈尔关切的问。
“不碍事,我要继续走路,这样身体才能暖和。再说了,这里并非绝对安全!”
娜塔莎竭力拧了几下衣服,尽量将河水排除。她的感觉的确非常糟糕,随着走动,衣服上已然滴滴答答的落下水珠。
比起几天前的淋雨,这点水又算得了什么她们没有收到任何部队扎营的命令,没有命令即为继续执行行军的命令。
的确,科夫帕克丝毫不打算八千人就停在岸边。
他急令部下:“我不管你们用怎样的办法,所有人不准停在河边。立刻督促停止的平民继续走路!”
湿漉的衣服如同铅块,整个队伍磨磨蹭蹭的又走了一多半小时,终于在晚上八点,即天行将黑透时停止下来。
环顾左右,周遭全是树干,这里已经是森林的深处。
科夫帕克满意的点点头,下达了扎营的命令。
没有人知晓自己的确切位置,像科夫帕克这样的老游击队只能估算己方的行动距离。他估摸着营地距离利尔楚奇的直线距离,至少有十公里之远。
实际上的距离则是直线十二公里,如若他们继续直线向着东方奔走,依旧有着一百四十公里的苦难征程!
部队扎营了,密林深处大量的篝火被点燃。许多士兵顾忌不了太多,纷纷脱掉湿漉的衣服放置篝火前烘烤。
即便是女人们,她们也不得不用这种方式烘干自己的衣服。好在鲁德涅夫强调了一下军纪,没有士兵冒着被处罚的风险招惹那些女人。
被战争折腾一整天的人们,在吃过简单又为数不多的食物后,蜷缩在篝火旁倒头就睡。对于未来会如何,难民们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事到如今,他们也只能跟着游击队向着东方前进。至于要走多久,无人知晓。
一团火苗跳动的篝火前,科夫帕克在笔记本上简要记下了今天的战斗日志。
“八月四日,阴。我军完成偷袭,接收五千难民,没有进攻利尔楚奇镇。我军向东进军,躺过一条河流,前路依旧漫长。”
日志的最后一句话体现了他的心态,他对部队的磨蹭行动非常不满,却也是万分无奈。
鲁德涅夫和波普德林科,已经围着篝火鼾声阵阵了。
科夫帕克写完日志一样昏昏欲睡,他瞟了一眼巴尔岑,却发现这个家伙居然安静地抽烟。这个白罗斯人一脸的深沉,他眉头紧锁,跳动的火苗在其眼珠上反射光芒,整个人若有所思。真是好一朵犹豫的男子!
“嘿!巴尔岑同志,您在思考些什么吗”
“我我只想安静的独处。”
“好吧。我对我的打扰表示歉意。”
“不碍事。”巴尔岑无聊的突出一串烟圈,强打起精神:“说起来,我确实在思考些事。”
“什么事”
“当然是我们的未来。科夫帕克同志,即便我们不打利尔楚奇,我们的前路依旧漫长。我们还要走一百多公里的路,我现在十分怀疑我们的粮食根本不够吃。”
“的确,粮食是个大问题。将军已经许诺我们,一个团的战士带着大量粮食一斤开始增援,只要我们按照五月份的路,就能顺利和他们碰头。”
“是啊!我们要继续向东,当找到铁路后,才算是真正的‘五月之路’。在那之前,我们还要再走六十公里吧!对于军人这是没问题的,但是那些平民!”巴尔岑无奈的耸耸肩,“他们能一天走二十公里,都谢天谢地了!”
困扰平民行动的最大障碍,正是粮食的匮乏。平民毕竟不是军人,他们严重匮乏耐力训练,身体也严重缺乏必要的肌肉。尤其是队伍里的孩子们,即便是和平时代组织起夏令营,孩子们三天行军六十公里也是一个壮举!
科夫帕克耸耸肩:“我们还是乐观一点吧!我们继续东进,也许能碰到一些村子。我们打不下利尔楚奇,迅速攻占小型村庄还是可以的。但愿我们能缴获大量的粮食。”
&nb
第1589章 运输队奔袭战
整个八月五日,科夫帕克兵团和运输队,都以渡口城镇斯洛韦奇纳为目标,行军了整整一天!
那么,这个城镇的境况又是如何
这个城镇有着很大的价值,其价值的根本即是通行此地的铁路,即为莫济里通向基辅的铁路支线。因为普里佩特沼泽的游击队活动猖獗得无法用语言形容,德军对于这条铁路线越来越失去耐心。
五月初苏军重点袭击了这个铁路,在这之后,这里频繁的遭遇爆破,铁路时断时续不说,所有的列车司机,都故意放慢车速,车头前更是串联两节平板车,以防止地雷袭击和炮击。
当六月下旬新的战役爆发,战役愈演愈烈,随着列奇察的第聂伯河铁路桥垮塌,德军的白罗斯南部铁路干线根本就处于中断状态。
如此斯洛维奇纳镇的铁路线,已经没有一辆军列经过。
在战争之前,这里既是一个小城镇,亦是一个小型火车站。城镇的和平居民还不到两千人,随着德军占领这里,居民被一股脑的迁移到南方,城镇里就只有两个连规模的德军驻扎。再后来,一些为德军服务的乌克兰铁路工人,带着家属移居于此,城镇逐渐趋于稳定。
随着北方打成一锅粥,到了七月底,城镇里的所有非战斗人员又被送到南方。守卫城镇的德军兵力却丝毫没有变化,加上乌克兰伪军,合在一起仅有三百余人。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守卫好城镇与火车站,守卫好铁路桥,等待北方铁路线的全面恢复。
“就算沼泽地的游击队再怎么闹,总不会闹到这里吧。”
德军官兵多是这种乐观的心态,他们的指挥官也是如此,但嘴上一个劲的要求战士加强戒备,不可大意渎职。
可惜,官兵已经过了许久的安稳日子。他们都隶属于第611步兵师,根本任务就是守卫基辅周边地区,同时负责辖区的清缴游击队的工作。
611师控制区的游击队活动稀少,其最大原因在于伪政权建立后,广大乌克兰人信了他们的说辞,相信三十年代的大饥荒就是斯大林故意为之。而一个乌克兰民族的政权,很多人并不抵触。这里虽有广袤的森林,却缺乏游击队发展的群众基础。
整体而言,如果说北方的707师生活在地狱,611师就是天堂!
城镇守军获悉了莫济里遭袭的消息,不过在宣传上真的有些报喜不报忧。白罗斯的最高长官威廉库贝,他可不会傻到直白宣传德军损失惨重,而是声称莫济里的守军击溃了游击队。关于列奇察和戈梅利方面的展开,他也是授意宣传部门,对外宣称军队夺回了列奇察,又将游击队的残兵败将赶回沼泽地。
守军不信任自己人,还能相信谁呢
他们完全不知道,一支饥饿的大军正从西方沿河向这里扑来。东方的情况更糟糕,苏军一支奇兵,也气势汹汹的向这里进军。
一切都没有预兆,守军天真的认为战争距离自己还有几十公里呢!他们无聊的生活依旧持续着,因为商人和舞女全都撤离到南方,他们没有什么娱乐,烦闷的时间只能通过打扑克牌消遣。
许多沙袋构筑的机枪堡垒,几个守军士兵聚在一起打牌。还有许多人都在呆坐在自己的阵地,时不时的抿一口伏特加。抽烟则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事,比赛谁吐出的烟圈最滑稽,居然都成了奇妙的消遣。
城镇中一片祥和,就仿佛战争放过了这里。
德军也绝非单纯的被动防御,他们派遣了四个步兵班于城镇外巡逻。这些巡逻队并没有走很远,基本保证以城镇为中心的半径四公里内,不会有敌情,指挥官便心满意足。
渡口城镇的附近存在一些树林,更有大面积的沼泽荒滩。最茂密的森林莫过于城镇北方约莫三公里外的区域,那片森林一直向北延伸,直到莫济里!
守军都知道森林中本来有几个集中营的,因为五月份的事件,集中营的囚犯有的被转移,有的直接处决。集中营被荒废掉后,部队有沿着铁路线建造了新的。
把抓获的犹太人当做免费的劳动力,这是可操作的,但他们终究会被处决。未来的廉价劳动力,主要是南边来的乌克兰人。
守军坚信着,当一切恢复正常,南下的城镇居民又会回来,甚至回来的更多!乌克兰人要以城镇为定居点,并进入森林大规模的伐木、采集松脂,等等。
他们的心态颇为乐观,就是防守的日子实在无聊。
在无聊中,城镇里的德军度过了异常和平的八月五日。他们都看到了西方的晚霞,这预示着明日将是一个大晴天。
时间不可阻挡的来到八月六日,东西而来的两支苏军,距离斯洛韦奇纳镇跟进一步。德军对潜在的危险一无所知,然战斗一定会在这一天爆发!
……
比起科夫帕克兵团拖拖拉拉的现状,苏军运输队的行动速度可谓相当快捷。尽在八月五日,他们穿过了沼泽地西方的十五公里泥路,尔后又行进了十多公里。所以当其白天后再度行进,距离渡口城镇的直线距离还有三十余公里!
对于正规军,一天徒步行进三十公里丝毫没问题。
不过根据昨日的行军情况,第21游击旅旅长菲奥多洛夫并不乐观。
在上午休息的时候,他向伞兵旅的雷切夫建议:“我们现在的移动速度还是较慢。我想您的营先行一步,最好今天就把城镇打下来,如此当我们抵达时就能直接休整。”
“听起来是个好主意啊。但是我们是一个整体,即使大部队行动磨蹭一些,我们最好还是不要分开。”
雷切夫的话有两个意思,部队确实是个整体,他的伞兵营则是运输队的主要战斗力量。二来,第21游击旅是伪军转变过来的,完全相信他们,雷切夫做不到。
“唉,如果您如此的坚决,我看我们无法在今天抵达目标。”
“不行!我们的计划就是今日夜幕之前抵达城镇的边缘,无论我们是否打仗,我们都要看到城镇!”
雷切夫的态度非常坚决:“同志!你们可是红军战士,你们必须不畏困难。”
“但是……我们……”
“不要找理由,我们是去打仗不是去度假!既然归属于第63集团军的战斗序列,你们21游击旅就必须继承集团军的光荣传统,那就是长途奔袭!如果我们不能在今天抵达城镇,你就要负责任。难道,你要消磨掉将军对你的信任。”
菲奥多洛夫耸耸肩:“好吧!既然您坚持,我们会一直走到虚脱!”
的确,三周之前还是伪军的他们,如何瞬间变成游击共和国的精兵尤其是体能训练这一方面,第21游击旅毫无出彩之处。
菲奥多洛夫有这方面的抱怨,罗马尼亚人却如同任劳任怨的骡子,布里马尤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他成为雷切夫的强力拥趸。
运输队已经全面进入森林,只要穿过这片林区很快即可抵达目标。他们在林子里不得不多走一些距离,也竭尽所能的快速前进。
终于,当时间到了下午五点是时候,侦察营终于站在森林外,望见了大片的草地!
本次行动菲奥多洛夫虽为指挥官,很多时候不得不迁就伞兵雷切夫的意见。目前,部队的行动方向是“五月之路”的南方,从现在开始,向导完
第1590 受挫与阳谋
“兄弟们!给我守住!不能让敌人攻进城!不能让他们染指桥梁!”
城镇的德军指挥官一方面给部队下达死守命令,即除非阵亡,阵地不可丢。另一方面,也向师部发去战争警报!
不同于利尔楚奇镇,斯洛韦奇纳镇是有电话线的。
城镇的守军隶属于德军611师,其师部现设在乌克兰城市奥夫里赤,有一条公路直通斯洛维奇纳镇,这条路通过河流后,最终将通到莫济里。当然,这条公路再过了斯洛维奇纳河就开始坑坑洼洼凹凸不平。
公路的大部分路段还是平整的,道路两旁插着一串电线杆,电话线连通了奥夫鲁赤以北的多个德军据点,其中最北端的即为渡口城镇斯洛韦奇纳。
电话直接打到611师指挥部,城镇守军司令已经顾不了什么敬语,向接听员汇报城镇收袭的消息。
接听员没有丝毫的怀疑,因为背景嘈杂的噪音,根本就是密集的枪炮声!城镇正在激烈战斗。
战争警报震惊了611师指挥部,尤其是参谋人员联系了之前收到的情报,他们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为此,该师不得不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师参谋长根据情报,分析出了一条游击队的行动路线。
“沼泽地游击队派遣一直部队攻击了莫济里,接着一路向西攻击,又突然拐弯攻击利尔楚奇镇。他们没有实力占领城镇,遂在两天后向我部驻守的斯洛韦奇纳镇展开猛攻。
利尔楚奇镇,我们的友军620师驻军高达四千人。游击队选择避而不战合情合理。
我军的斯洛韦奇纳镇,所有守军加一起还不到四百人。敌人既然能攻下半个莫济里,我认为,斯洛韦奇纳镇的失守在所难免。”
参谋长的话合情合理,师长对其完全认同。
“但是,放任城镇被占领,我们却不做任何反应。我们的部队将蒙羞,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是!城镇依旧在顽强抵抗,他们有能力守城直到天亮!我想……”参谋长犹豫了一下,大胆表示:“我觉得我们有理由保证城镇在我们手里。我们距离战场非常近,如果有谁能消灭这支为害一方的匪徒,那就是我们。所以我的态度是,就以斯洛韦奇纳镇为战场,和匪徒们展开决战!”
这话说的相当提气!611师的官兵作为拱卫基辅的一份子,有谁真的愿意就待在战线后方浑浑噩噩进攻南俄的战友们正创造着新的丰功伟绩,八月一日,部队已经攻破了苏军的顿河防线,部分部队逼近斯大林格勒。仅仅过了三天,到了八月四日,第一支德军攻入了斯大林格勒。
最先进入城市的部队成为所有德军憧憬的对象,德军在整个顿河流域和苏军全面开战,并继续扩大着战果。南俄,仿佛已经唾手可得。
反观后方,前线的胜利荣耀只属于前线官兵,拱卫基辅的战士们最大的任务是保卫交通线,不让游击队染指。
611师即是这样的任务,所以游击队猛攻斯洛维奇纳镇的事实,深深触动着他们的神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