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最基层的步枪手,每人的弹药量平均还不到两个基数。机枪班组的弹药量相对充裕,有五个基数。
经过昨日的战斗,他们消耗了许多弹药,机枪也因战斗损毁了十挺。到现在,守军只有十挺mg34,十五挺zb26,以及五挺老旧的mg13。
反观苏军,不仅机枪比德军多,他们还有十门无后坐力炮呢!
杨明志和耶夫洛夫对第21游击旅没有怀疑是不可能的,该部队已经成为部下,第63集团军必备的一些装备他们也必须有。
所以,拳头武器的rpg和无后坐力炮,他们都有所装备,只是比嫡系部队装备量少很多。
即便如此,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攻坚能力。
当三个步兵营开始正面进攻时,其后方的炮兵开始架设阵地。
十个无后坐力炮小组被集中起来,他们就尾随在正面进攻的第一营后方。这些人是炮兵专家多罗宁的培训的炮手,因严重缺乏经验,技术相当窳劣。
好在城镇是个大目标,没有人要求他们重点攻击某个目标,保证炮弹以最大射程打入城镇范围就足够了。
当一切准备就位,炮手挥动一面红旗,意为准备妥当。
依旧留在营地观战的菲奥多洛夫点了点头:“是时候了!”
他下令展开进攻,而最先展开攻势的,竟是火箭炮!
此乃雷切夫的主意,所谓炮火准备是要有的,最好能利用炮击吓到敌人。同时炮弹的剧烈爆炸,也是给进攻部队巨大的精神鼓舞。
火箭炮小组都是专业人士,他们可是284师的老兵,具体来说三个月前,他们参与用“飞鱼”远程轰炸切尔尼戈夫的行动。
一条白龙拔地而起,平地之上突升剧烈白烟,此情此景令严阵以待紧张不堪的德军大为震撼。
“是间歇泉那个白烟究竟是什么”
还没等守军搞清楚,两枚火箭弹以相对低平的抛物线,以初速二百米的高速砸向城镇。
兵工厂新下线的火箭弹都是鲶鱼火箭的量产型号,其发射药做了一点调整,使得初速更快。战斗部装药依然是阿玛托,为了更好的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刻意塞了一包碾碎压实的密集弹壳碎片。
第一枚弹毫不留情的爆炸了,固然德军都是守在掩体中,剧烈的爆炸轻易的毁掉了德军的三个机枪堡垒,合计造成三十多人伤亡。
火箭炮小组丝毫不在意前方的爆炸与腾起的蘑菇云,他们继续装填第二发弹,很快又造成了凶猛的爆炸。
菲奥多洛夫的战士们知道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他们持枪半跪在草丛中,高呼着“喀秋莎”的名号,根本没人指正这玩意儿实际叫“鲶鱼改”,更不知道游击共和国都是以“鱼”来命名火箭炮的。
连续三枚火箭炮的直接命中,杀伤的守军官兵只有五十余人!守军是人,除了第一枚弹的突然袭击,后两枚爆炸时,守军纷纷在各自的掩体后
蜷缩一团。
绝大多数守军挨过了震动、破片顽强的活了下来。
他们刚刚得到喘息,又遭遇到新的炮击。
无后坐力炮打出的70毫米弹,装填的还是阿玛托炸药,威力近似于80毫米迫击炮弹。因是讲究最大射程,炮弹最终纷纷以近乎直角触地爆炸,战术效果很像迫击炮弹。
垂直攻击令德军无处遁藏,士兵蜷缩着哀嚎,亦有人放弃阵地,钻入民房中躲避……
火箭炮给予守军心灵重创,随后的无后坐力炮轰炸,则打崩了士气。
炮火准备短而急促,预设的炮弹打完了,三个营的官兵纷纷站起身,在基层政委的带领下,高呼起乌拉。
经过轰炸,德军能阻止的火力阻击变得相当羸弱,苏军付出了不大的代价,分别从城镇的东方和南方突入进去,巷战发生了。
菲奥多洛夫的部队严重缺乏巷战经验,他们不得不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好在这群人装备了不少罐头盒做的手榴弹,士兵无
第1593章 时间差
野火还在城镇中燃烧,战斗后城镇一半房屋坍塌,一些甚至燃起冲天大火!
浓烟滚滚扶摇直上,在黑烟之下的,正是随处可见的砖头瓦砾,以及死亡士兵的尸体。
这一战,运输队付出了近二百人伤亡的代价,其中七十人牺牲。第21游击旅蒙受了大部分的牺牲,在旅长菲奥多洛夫看来,自己部下的牺牲没有白费,部队不但取得了胜利,还一口气俘虏了八十多名德军战俘!
苏军一共俘虏了四十余名伪军和八十余名德军,这些战俘也几乎没有受伤。
战场上有着许多敌人的伤兵,对于他们,自然是直接补枪击毙。他们甚至击毙了那些昨日作战后的德军伤兵,面对绑着绷带的敌人伤病员,21游击旅的官兵没有仁慈。
抓到一百多个战俘令人始料未及,当部下开始打扫战场,进入城镇的各个还算完好的房屋搜索战利品时,菲奥多洛夫也突击开始了对战俘的审讯。
他懂得一些德语,考虑到德**人多是桀骜不驯,他将希望放在乌克兰人俘虏身上。
他没有使用什么特别的手段,直白的告诉这群被吓坏的可怜人:“听着,我知道是德国人强迫你们打仗的!绝对是这样!所以我同情你们,只要你们将所知道的一切告诉我,只要这属实,你们的生命将得到保护!”
游击队简直是故意给自己台阶下,赶紧就坡下驴!
很快便有五个人站起身,自告奋勇的要求汇报他们知晓的“大新闻”,即所谓德军援兵的事。
此事完全超乎菲奥多洛夫的想象。
待到意气风发的雷切夫回到城镇,他惊恐的向其说明自己刚刚获悉的重大情报。
“同志!我刚刚得知,这里的守军隶属于611师。”
“611师不是620师吗难道……”
“不!德军在这一带部署了很多部队,他们是负责基辅北方防御的。具体来说就是防御来自沼泽地的攻势,就是防御我们。”
听到这儿,雷切夫颇为高兴:“所以我们把这个城镇占领了,守军全军覆没。”
“的确如此!德军已经获悉城镇危机,他们的援兵正在杀来的路上。战俘告诉了我其得到的命令,即德军最早将在明日傍晚抵达。我们……我们面临着非常复杂的情况。”
“这……真是糟糕。”
明白内情的雷切夫再也高兴不起来了,他清楚的意识到,八月八日,对于撤退的科夫帕克至关重要。部队将在这座斯洛韦奇纳镇会师,会师期间德军将有极大概率攻城。
这个城镇的战略价值有限,游击共和国也无意把触角伸到这里。
然而,八月八日,这个时间过于敏感。科夫帕克和他护送的数千疲敝饥饿的民众一定会在八月八日抵达,若德军获悉城镇失守,他们的援兵也肯定会加速奔袭试图尽快夺回城镇。任何的战争,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是最大的牺牲者,若战斗不可避免,苏军也难以一边战斗一边保护他们。
一旦平民群体遭遇德军的进攻,后果无疑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杀戮。
“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菲奥多洛夫紧张的说,“在那边的时候,我们可是看过德国人搞屠杀的。即便是号称正直的国防军,杀害平民方面也毫不手软,他们甚至枪毙孩子!明天会有大量平民赶来,我非常担心他们的安危。”
“您的担忧合情合理。”雷切夫跺了跺脚,“我们必须立刻布置城防工事,同时……”
交谈间,雷切夫不由的瞥起城北的铁路桥,突然灵光一闪。
“干脆这样!运输队全体移动到斯洛韦奇纳河北岸,当科夫帕克的大部队抵达后,所有平民全部过河。我们再派人向南移动,牵制和拖住进攻敌人,直到最后一个平民过河。”
“所以,最终我们把桥也炸掉。杜绝敌人的追击”
“对!我想,这是我们唯一能避免悲剧的措施。”
菲奥多洛夫和雷切夫完全达成共识,于是后方观战的部队,驱赶着闷头吃草的马匹,托着大量物资开始向城北移动,缓慢通过桥梁。
另一方面,战斗结束后的两个小时,于城镇西方放哨的哨兵看到了一支队伍正向城镇逼近。因对方亮出了红旗,哨兵迅速跑步通报,声称看到了科夫帕克兵团的先遣军。
……
城镇的浓烟就是最好的信号,巴尔岑和他的新部下们,远远就看到了黑烟。就在行军的时候,他们已经听到了远方的轰鸣,意识到友军开始攻城了。
他号召战士们加速狂奔,士兵奋勇穿过密林,以力所能及的最快速度奔袭。如果是参与马拉松,巴尔岑和他的部下,都能获得不错的名次!
他们扛着长枪短炮,一路奔袭二十余公里,终于和运输队的哨兵相遇。
“唉!看来我晚了一步!”巴尔岑紧握哨兵的手,“同志,敌人都被消灭了吗你们何时取得的胜利”
“是上午九点,长官!”
“是嘛!”巴尔岑看了看怀表,“唉,我们晚了整整两个小时。”
巴尔岑由衷的长出一口气,他最担心的即是战力一般的友军久攻不下城镇,终究还是高估了敌人的实力。既然战斗胜利了,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也就有了更多的空间。
“同志!快带我去见你们的军官!你们是21游击旅的人吧!快带我见你们的旅长菲奥多洛夫!”
很快,巴尔岑不但见到了脸庞有些干瘦的菲奥多洛夫本人,还见到了久经战阵屡屡负伤却有果断重返战场的伞兵雷切夫。
怎么说,自己和雷切夫也算是老战友了!
巴尔岑进入亢奋状态,他张开双臂一脸轻松:“哈哈!我都明白了,一定是伞兵展开猛烈进攻,敌人一触即溃。恭喜你们,获得胜利。”
雷切夫摇摇头:“亲爱的达瓦西里,你应该恭喜21游击旅同志们的英勇,还要感谢司令提供的炮弹和火箭炮。”
“好吧,感谢司令同志,我们进入整体。司令差遣你们运输粮食,你们都带来了吗”
“都带来了。”菲奥多洛夫直言道:“我们带的粮食足够所有难民吃的,战斗之后我们又在敌人那里缴获了一点黑面包。这些物资,我已经将其运到河对岸了。”
“什么你运到了哪里”
“河对岸。”
“你……谁命令你这么做的这不符合计划!”巴尔岑听着非常懵,他始终对伪军反正的第21游击旅有心理芥蒂,他们为何如此操作,必须说个所以然。
菲奥多洛夫也有意早早向科夫帕克说明此事,既然司令的爱将巴尔岑居然站在自己面前,提前跟他说明白,也算是日后给司令本人解释做个彩排。
关于德军611师增援城镇的事,巴尔岑听得大吃一惊。他和其他军官一样,丝毫不畏惧这群进击的敌人,只是担忧那五千多平民收到伤害。他也明白了运输队主体移动到河流北边的意图,当即认同了这一堪称果断的举措。
巴尔岑心里挺佩服这个菲奥多洛夫,他一句佩服话没有,倒是其的行动,已经证实了自身的完全认同。
&
第1595章 战役的终章
八月八日,黎明的曙光来的非常早。在太阳升起前,沉睡的士兵已经被军号唤醒,数以千计的难民,连带着纷纷结束休息。
所谓吃饱了才能走的更远,等待着军民们的,将是新的漫长旅途。
无论是士兵还是难民,每个人都分到新的土豆,趁着篝火炙热余烬尚未熄灭,迅速开始炙烤。
一大群人蹲在篝火旁啃食土豆,这番景象实在别致。
“你们都快点吃,吃完马上启程。有谁想磨磨蹭蹭,就捆起来牵着走!”
21游击旅的官兵话糙理不糙,已经吃过早餐的难民,旋即开始整理他们为数不多的行囊。
一位梳着金色麻花辫的姑娘,她吃了三个土豆后,麻利的将辫子盘在后脑,顶上一个磨损严重的钢盔。
她环顾四周,不禁一声叹息。
“怎么心里不痛快不痛快你就说出来。”
“唉!也没什么。就是我们一枪不放,就把城镇让给敌人,真是……伊戈尔大叔,您觉得,我们大清早就撤离,对吗”
“这……”伊戈尔寻思了一下,笑道:“亲爱的,执行命令吧。你想要继续杀敌,前提是必须遵从命令。你已经犯不着再去玩命,403个毙敌数字已经够了。”
他拍拍娜塔莎的肩膀,继续催促:“你赶紧把自己的毯子收拾一下,解开的麻布再在小腿捆好。我估计啊,今天我们还得再走至少二十公里!”
“唉!区区二十公里,上级也太小看我了。”女孩噘着嘴,率先收拾其自己的武装。她再卷起有些潮湿的毯子,熟练的折叠捆在背包上。
“上级可不是小看你,是不敢高估那些普通公民。亲爱的,可能你还没意识到,你已经具备跑马拉松的实力!至于那些人,算了算了。”
伊戈尔不想多扯,他三下五除二治理好沉重的行囊,一股脑背在身后。他伟岸的英姿看上去无比可靠:“亲爱的,你是个马拉松运动员,而我,可以参加铁人三项了。战争也就这点好处,能把一个大难不死的老兵逼成兵王。”
毕竟伊戈尔和巴尔岑的关系还不错,他得意直白的看到地区地图,更知晓部队将一直沿着这条河流走,直到抵达普里佩特河。整个旅程可能只有四十公里,实实在在的约莫一个完整马拉松。
但它毕竟不知马拉松,旅途距离如此,道路根本不存在。既然大家要沿着河畔走,不可避免的要经过大量的草甸湿地,淌过无数的小溪。
白罗斯素有千湖之国美誉,国土之上水塘众多,大小河流甚至是溪流加一起,竟多达两万条。所以,部队行军唯一不用担心的是饮用水,河水造就的沼泽烂泥,才是最恶心的存在!
因为士兵的催促,那些难民的撤离准备工作进行的也相当快捷。
阳光普照之下,雾气快速消散。时间才是早晨六点半,部队的撤离正式开始了。
因为携带的粮食被消耗了一部分,数百匹马有多了部分驮载空间。部队将难民中的幼年孩子分出来,归途一律骑马。另一些缴获的五花八门的战利品,也有马匹驮运。
第21游击旅的官兵和科夫帕克兵团的两个分队,护送所有的难民、伤病员撤退。他们排成一字长蛇阵,于斯洛韦奇纳河北岸行动,向着东方缓慢离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