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所有战士都是贴着森林埋伏的,在他们的身后正是兵团布置的一条阻击防线。
于阵型最外的部队,他们将和平民交涉,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所谓如果真的有敌人窜出来,最先死了的就是他们。
至于平民,他们心情非常低落。等待大家的将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所有人都将穿过眼前的森林,而大家手里的只有一些刚刚挖掘的土豆罢了。林子里还游荡着熊之类的猛兽,能作为自卫的就只有木棍和为数不多的菜刀。
更糟糕的,平民中大部分是妇孺和老年男子。城镇的年轻男人早就被德国人征召,有的去做苦力,有的成为戴着袖章的警察。无论是做什么,年轻男子都是悲惨的,守城的“警察”有一些就是征召于城镇,未来的战斗他们将全部死亡。
一些逃离者,甚至有些庆幸自己离开了城镇。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不过只要穿过森林找到新的城镇,所有人就安全了。
他们越来越逼近森林,一些妇女突然加快了脚步。她们督促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快跑啊!去到大树下寻找蘑菇,晚一步就没有了!”
很多人向森林狂奔,这引得后面的平民大为吃惊,恐慌也随即蔓延。在羊群效应之下,大家发疯般向森林狂奔,就仿佛身后正被万千德军追赶。
平民的疯狂举动瞬间惹得全体埋伏的游击队的警惕。
甚至连娜塔莎这样的老兵,面对着数千人的狂奔,也不由紧张起来。
她额头不满汗水,质问身边的伊戈尔:“大叔!他们为什么向我们冲锋,他们根本不是德国人!而是一大群女人和孩子。”
“鬼知道是怎么回事!亲爱的,做好战斗准备。”
是啊,科夫帕克和巴尔岑,面对此情此景两人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科夫帕克给全体士兵下达上刺刀的命令,就像迎接正规敌人那般,严阵以待准备战斗。
那些因采蘑菇而狂奔的妇女儿童,对前方的情况一无所知。
突然间,埋伏于阵地外的三百多名战士,他们突然从藏身之地现身。
士兵的出现惊吓到正面狂奔的人,他们嘴里更是用乌克兰语大吼:“你们都给我停下!否则开枪了!”
拎着篮子的母亲,赶紧护着她的孩子们。但后面的人群岂能知晓前方的情况,他们愣是冲倒了停滞的人们。
场面迅速陷入混乱,士兵除了继续用乌克兰语喊话,就直接鸣枪示警。
且说这枪声,它可不是零星的。整个兵团严阵以待,所有战士精神高度集中,当有人开枪后,许多战士也跟着乱打一气。敌人在哪里没人在乎。很多子弹实际是打飞了,也有子弹毙伤了逃难的人群。
枪弹射杀了平民,这是科夫帕克始料未及的。
“都给我停火!都停下!”科夫帕克暴跳如雷,他穿着皮衣在阵线上到处乱窜。
乌龙闹剧发生的快,终止的也很快。
奈何兵团得到了游击共和国的武器增援,加上战场上的缴获,这使得整个部队当前拥有的机枪,有多达九十挺!
一番乱打后,四十多位平民死伤到底,而其余人等第一时间就是撒腿向后跑。
平民不知道遇到了什么,有人向他们射击那就赶紧逃命呐。
不过他们逃命的速度根本没有游击队快,最先介入的三百名战士,他们开始承担围堵的工作。
场面越来越混乱,巴尔岑向着正在阵前晃荡的科夫帕克狂奔,接着一把拽住。
“兵团长!现在那些平民全乱了。你在做什么快把他们拦下!”
“好……好!”
清醒后的科夫帕克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他下令全军突击,以钳形攻势将平民群体团团围住。
疲敝交加的平民,他们根本没有体力再逃入城镇。不少人干脆坐下后,母亲抱着孩子嚎啕大哭,老人坐下来等待着死亡。
所有的逃跑者都遭遇围堵,雪亮的刺刀就是最好的规劝,没有人敢撞向刺刀。
待他们被团团围住,更多的士兵走出森林。有两千多人参与到这次围堵,包围圈更是越缩越小,最终将五千多平民压缩到狭小的区域。
他们没有开枪!他们不是德国人!他们居然说着乌克兰语!他们是夜里攻城的游击队!
当人们的情绪逐渐冷静下俩,也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对于科夫帕克来说,一天之内抓到这么多人,他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
数以千计的平民蹲坐地上,科夫帕克看到一个倾斜的平板车,他走了过去,站在车上以最大的嗓门吼道:“所有人!都安静!”
&
第1587章 战术撤退
八月四日,兵团接收超过五千名难民,经过难民的供述,兵团对利尔楚奇城里的德军情况也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
接下来,兵团下一步何去何从的大问题就摆在科夫帕克面前。
如果严格按照将军的命令,部队必须继续向城市展开进攻。战局发展之快超乎他的想象,诚然申请进攻的是他,面前现在的情况,贸然进攻无疑风险巨大。
那五个中年人离开后,科夫帕克直接询问起大家的意见。
他尤其问到巴尔岑:“同志,敌人的兵力有四千人,就算其中有许多乌合之众,一个整编的德军步兵团,我们贸然进攻定将遭遇其顽强阻击。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要再攻城了。”
“您……您的态度变化的也太快了。”
本来,巴尔岑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尤其是部队接收了平民,同时获悉城里只剩下敌人。如此一来接下来的攻城战,部队没有了一切顾虑。
当然平民的供述也必须考虑一下,无论士兵素质,仅就兵力而言德军伪军兵力更胜一筹。据说城里还有几辆半履带装甲车,这更增强了其守城的力度。
巴尔岑犹豫了一下,接着问:“长官,您是下定决定要撤走吗我们之前制定的攻城计划……”
“不必再执行了!我们的兵力太少,贸然进攻纯属找死。德国人把平民驱逐,就是要加强防守!这些敌人倒是有良心,知道战斗中平民会大规模死伤。”
“好吧。既然您如此的坚持,我们理应向指挥部说明这一情况。”
科夫帕克是兵团司令,巴尔岑对其命令理应言听计从。再说,其决定撤退也很有道理。巴尔岑估摸着,将军得知这里的详情,也会同意他的撤退。
八月四日傍晚,一份电报紧急打到铁匠村的指挥部。
就在这天下午,杨明志于指挥部内,正式面见了“红色十月”和“茨冈人”两个游击大队的最高指挥官一行。
他们都是些劳苦功高的老战士,每个人脸上写满了沧桑,因为长久的战斗根本没时间洗澡,他们的衣服满是破损,身上也散发着难闻的汗臭味。
异味并不令杨明志难受,它反而像是一种功勋的证明。
杨明志因了解一些苏联老邮票,故而对科夫帕克有着最基本的了解。然这两个游击大队,它们也是东线游击运动的翘楚,只是其名气远不如科夫帕克大,兵力与战斗力也弱一些。
两支游击大队,他们的精锐部队在战斗中伤亡惨重,最新发展的游击队员又严重缺乏军事训练,许多人才刚刚学会瞄准射击,甚至无法驾驭毛瑟步枪的后坐力。
如此他们不得不迅速撤退也就合情理了。
红十月大队的队长巴甫洛夫斯基和布马日科夫见到了他们的拯救者,中将别列科夫,即苏联英雄杨明志。
相对于红十月大队的指挥体系的完整,茨冈人的情况就糟糕透了。他们的大队长死于轰炸,副队长又在撤离时伤势严重死于感染。不得已,大队的众多中队长开会选出了一个名为卡尔马诺夫的中年人,暂代大队长的职务。之所以选择这个人,是因为其在战争之前担任过地方官员,至少其懂得如何凝聚人心。
截止到八月四日早晨,所有在第聂伯河右岸的撤退苏军,全部渡过了大河。作为指挥官的他们过了河,又在河左岸督促其余部队快速行动。直到这天下午,他们才乘坐缴获自德国人的吉普,来到了铁匠村的指挥部。
他们震惊于游击共和国的富庶和人口庞大,更注意到撤到这里的难民不但吃的不错,更恢复了生产。乘车的旅途中,他们就看到很多农民在泥地中挖掘土豆,甚至还看到农民扛着刚捕捞的大鱼走在向南的泥路上。
杨明志为首的游击共和国指挥中枢,和这些人相谈甚欢。
话是不可能一两个小时就说完了,再者他们也颇为疲惫,杨明志便邀请他们先去休息。
“你们都是部队的指挥官,你们劳苦功高,更是胜利带回了一万多战士!你们都是英雄,所以我们为诸位准备很好的房间,请千万不要介意。在看完房间后,卫兵会带着你们去澡堂。我想诸位也该好好放松一下。”
杨明志希望在他们养精蓄锐后,直接召开一次会议,来总结一下一个多月以来的战斗。
会议也不是说召开就召开的,很多资料要整理。再者所有部队还需要进一步的休整,至少在当前八月份,游击共和国不宜进行任何的军事行动。喜闻乐见的炸铁路行动,则不在其中。
他们乐呵呵的离开后,指挥部内的气氛一派祥和。
耶夫洛夫乐观的说:“他们带回来的人虽然战斗力薄弱,经过整训后,还算是不错的士兵。现在,我们还要等待科夫帕克同志的捷报。搞不好他们已经横扫利尔楚奇镇了。”
“但愿如此吧,希望别出茬子。”
平心而论,杨明志对攻略利尔楚奇有着怀疑。柳得巴廖夫声称那个城镇已经算是小城市了,如果能顺利攻陷最好,即便无法破城,也并非不能接受的。
杨明志就在指挥部里等待,约莫一个小时后,他终于收到了来自科夫帕克本人的电报。
这份电报是所有人期待的,其内容果不其然的令人始料未及。
政委福明最关心的是行动拯救了多少人,毕竟在科夫帕克之前的电报中,他阐述作战目标之一就是尽力救人。
“我们真是太幸运了。德国人居然把全城的平民驱逐,他们不要这些人,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全部争取到了!我们一下子拯救了五千人!”
“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全面攻城就取得这一战术目标,接下来我们的进攻什么都不用顾虑。”耶夫洛夫也是主张继续战斗的,不过在电报的后续文字中,科夫帕克分明打了退堂鼓。
耶夫洛夫勃然大怒:“真是不可思议,他不是身经百战吗手头还有数千士兵。怎么退缩了!小小的利尔楚奇就不敢打了那里肯定有粮仓、肯定有军火仓库,他为什么不敢打!”
“副司令!请您冷静!”杨明志厉声呵斥。
“是!冷静。我倒要看看这个乌克兰人有何理
由。”
和一个暴躁的家伙共事必须忍耐,杨明志渴望他的亲密战友都是沉稳睿智的,像是耶夫洛夫这种人,他最合适的位置就是前线指挥官,而非后方的指挥中枢肩负要职。
杨明志审视着科夫帕克的理由,确实都是合情合理的。
“耶夫洛夫,德国人增兵到四千人。而科夫帕克手头里能战斗的只有三千二百人。倒是他们控制的平民经过粗略统计,竟有五千六百人!另有四百多名伤病员需要照顾!一部分士兵要招呼伤病员和平民,能投入作战的也就一个整编团的规模。他们的炮弹几乎耗尽,武器方面大部分是步枪。你说,这仗该怎么打”
“这……”耶夫洛夫好战不假,他绝不是单纯的莽夫。“如果……如果情况是这样,我们贸然进攻会吃大亏。”
“对!所以科夫帕克萌生了撤退的想法,他们继续进攻利尔楚奇,
第1588章 奔向斯洛韦奇纳镇
德军根本不知道游击队的位置,他们也没有派出侦察兵到远方搜索,而是在城镇的高处布置些观察员,时刻抱着望远镜不放。
如果不出意外,德军根本无法找到游击队!
因为在接受平民时爆发了乌龙事件,乱战的密集枪声,在德军听来即是南方的闷响。
整个城镇紧张起来,德军团长富勒终于在下午弄清了游击队的大地位置。
“他们居然开枪了,他们在打谁”
团参谋猜测着回应:“可能是那些平民我早就听说游击队对乌克兰人并不友好,我的上帝,他们可能在屠杀平民。”
“为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他们既不愿意为斯大林战斗,也不愿意逃走,而是作为我们的顺民。游击队认为这些人都是叛徒,所以全部杀了。”
“哎呦!真是太疯狂了。如果他们进攻我们,岂不是……”富勒感觉到更大的威胁,他旋即下令进一步增强部队的城防建设。
枪声暴露了游击队的位置,富勒也因此有了主心骨。他赶紧给师部发去电报,继续向师长请求增援。
他并没有得到新的增援许多,所谓的援兵还是那五百个乌克兰的伪警察,这些人已经走在的穿行森林的路上。
反倒是富勒的电报令这些援兵大为震惊,他渴望的援兵的确在前进,畏惧于被游击队打伏击,他们的行动突然变得磨磨蹭蹭。原计划援兵会在次日上午抵达,以当前的速度,能拖到后天。
如此一来,科夫帕克不进攻利尔楚奇镇是非常正确的。
德军在城市一圈挖了大量散兵坑,又挖掘了折线形的战壕。德军官兵以构筑半永久野战工事的心态来制作他们的战壕,他们甚至用找到的麻绳编制起了伪装网。
他们注定无法等到苏军的冲锋!
八月四日晚,科夫帕克兵团带着五千余平民,艰难的趟水通过普里佩特河的支流乌博尔特河,成功抵达对岸。
普里佩特水系广大,大部分的支流水深不到两米。
如果兵团顺利打下利尔楚奇镇,不但能掠夺一番物资,也能经过桥梁迅速过河。战争中,对某些城市的争夺往往就是争夺其连带着的交通线。苏军无论如何不可能几个小时就拿下利尔楚奇,反倒会严重的损兵折将。
所以即便淌水过河令人浑身难受,为了早点回家,任何的困难必须忍耐。
所有人,无论是否情愿都必须跳入一米深的河水里,大家踩着满是砂石的河床,艰难的向对岸入冬。
河水的温度不高,这加剧了渡河的困难性。好在求生的本能驱使着大家纷纷上岸了,就是大家愣是淌水走过五十多米,大部分被冻得有些嘴唇发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