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第五百三十三章:就是震慑
紧接着便是各个州府的奏报,呈奏这一年大唐各地发生的喜事,州府丰收都能被写进奏折,呈送到长安城来,一到了这个时候,便是要争相出头露脸在李二陛下面前刷存在感的时候了。
元日大朝会到了中午,宫中依旧有赐宴,相比于太极宫来说,新宫的宫殿更加宽敞。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席间大家都比较轻松的时候,李承乾与玄世璟等人也就坐在了一起。
“今日老三和小璟弄的这一场阅兵,是在过瘾。”李承乾端着酒杯说道,虽然身为太子,整日一直在深宫之中,但是李承乾也有一颗策马扬鞭征战天下的心,也是个不安分的主儿,今日看到大唐军队的雄姿,心中的那团热火蹭的一下就燃烧了起来。
但是现在,也就只有借着喝酒,来过过嘴瘾了。
到底是李家的儿郎,李氏皇族的血脉相承,李承乾与李二陛下的心思想法倒是像了个分。
“就这样,小璟还说有诸多瑕疵呢。”李泰笑道:“都是这事儿先前瞒的可够严实的,看看今日朝臣们见到丹凤门前的军队的反应,甚是有趣。”
说道此处,李泰压低了声音,对着三人说道:“你们看到那些番邦使臣的脸色了没有,震惊、害怕,估计心里已经是百感交集了吧。”
李恪点点头说道:“倒是有留意,若都是如此,那这次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他们四个都不是傻子,这当中所包含的意义,仔细想想就知道了,就在元日大朝会这么个重要的日子,在番邦使节面前耀武扬威,展现大唐的军威,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不战而降人之兵。
让四方使节心中对大唐存着敬畏,甚至是害怕,等到他们回去的时候,告诉了他们的主子,大唐不是什么人都能来寽胡须的,不管是有本事的还是没本事。
没本事的早就老老实实的归附了,那些有本事还有野心的,触犯大唐的,已经被大唐军队的铁骑踏破了山河,至于那些有本事没有野心的,想要滋长野心,那也得撒泡尿当镜子好好的照照自己了。
至于那些有本事却是将野心藏的很好的,在看到今日丹凤门前的这场阅兵,也该好好掂量掂量自己了,若是没有胜算的话,趁早就别白瞎费工夫了。
让四邻番邦知道大唐的实力,也是有好处的,还是那句话,不战而屈人之兵,没有战争,能让国府好好缓一缓气,不至于为了打仗真的把国库的那仅剩的一丝底子给打完了,那样对大唐来说没什么好处。
“如此看来,这是一招妙棋啊。”李承乾也感慨道。
“是不是妙棋,等往后看看就知道了。”玄世璟说道:“若是真管用,那打今儿个起几年之内,大唐对外是不会再有什么战事了。”
“那今年你是怎么打算的”李承乾看向玄世璟问道。
“既然没有什么要紧事,那就抓紧发展庄子上的书院,还有长安城的工学院,大唐不断在走上坡路,不断进步,工学院的技术革新,也要不断的进步才是,比如说正在研究的火器,还有军队之中的武器,也在研究当中,总不能一直都在原地踏步走啊。”
元日大朝会上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话的有不少,因此,玄世璟他们四个聚在一起,也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虽说李承乾是太子,但是太子头上不还有一个皇帝吗与皇帝混脸熟,打好交道比现在与太子亲近有用的多。
第五百三十四章:累倒
即便是马车行驶在官道上,也是颠簸的,就是在这样颠簸的马车之中,玄世璟竟是在马车里睡着了,可见他是有多么疲惫了。
整整四天,精神都处在紧绷的状态,加上休息不好,一旦放松下来,整个人就晕乎乎的过去了。
马车到了东山县庄子上的玄家大宅门口的时候,玄世璟仍旧在马车里熟睡,没有醒过来。
驾驶马车的常乐和高峻在马车外面的车架上坐着,转身先开马车车厢门帘的时候,发现玄世璟在里头睡过去了,叫了两声,也没把人给叫醒。
两人面面相觑,怎么办
“公爷这几天是真累坏了,要不直接给背回去吧。”常乐说道。
也只能如此了,高峻点点头,随后起身躬着身子进了马车的车厢,马车是东宫的,是李承乾的车驾,车厢足够宽敞,高峻将玄世璟托起,背在了身上,常乐跳下马车,将马车上的矮凳摆在了地上,高峻踩着矮凳将玄世璟背了下来,背着他进了玄家大宅。
宅子里的下人一看,竟然是高护卫把公爷给背回来的,还以为玄世璟出了什么事儿呢,刚要上前询问,被一边儿的常乐拦了下来。
“公爷只是太累了,睡过去了,你去给老夫人还有两位夫人报给信儿,说公爷回来了,只是太累了,我们把公爷直接送回房间。”常乐说道。
“是。”宅子里的下人点点头,随后跑着去给老夫人王氏还有玄世璟的妻妾送消息去了。
高峻背着玄世璟和常乐一同进了玄世璟的院子,常乐推开房门,高峻背着玄世璟进了房间,将玄世璟放在床上,替他脱掉鞋子,然后将被子盖上。
从路上,到庄子上,再到玄家大宅,一直到玄世璟的房间里,玄世璟一直睡的很熟,很香,高峻在背玄世璟的时候尽量也是动作轻一些,既然要让玄世璟休息,那断然没有将他弄醒的道理。
收拾妥当之后,高峻和常乐出了玄世璟的房间,刚出院子,便看到晋阳公主带着两个丫鬟往院子这边来。
“属下参见殿下。”高峻和常乐停下脚步向晋阳拱手行礼。
“夫君他在房间里安歇下了”晋阳问道。
“是,公爷睡的很熟,未曾醒过。”高峻说道。
晋阳点点头:“嗯,有劳两位了,两位且都回去歇着吧,今天是元日,无需在府上了。”
常乐和高峻都是有家室的人,元日自当回自己家陪陪家人,至于玄世璟这边,估计到晚上肯定是醒不来了,得一觉睡到大天亮,晋阳则是带着两个丫鬟进了玄世璟的房间,看看有什么能做的,随时伺候在玄世璟身边儿。
元日之前,晋阳也是忙的够呛,玄世璟不在庄子上,事情都是晋阳带着人办的,还有迎来送往,晋阳作为当家主母,这些事情都落在了她的肩膀上。
即便是忙碌,也是将事情做的井井有条,这个年,玄家就在一番手忙脚乱之中过去了。
一开春,大唐长安又来了一批客人,是大食国的使臣,大食国距离大唐实在是太过遥远,年前使节团就出发了,原本以为能赶得上大唐的元日大朝会,结果路上耗费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一直到春天,才到达长安。
这是大食国第一次派遣使臣来长安,李二陛下也是十分看重,隆重的迎接了他们,在新宫之中设宴款待。
&nbs
第五百三十五章:送往长安的奏折
玄世璟脑中灵光一闪,之前怎么把这事儿给忘到脑后了!
也是,前两年玄世璟也没工夫闲下来想这些事情,之前新宫没有落成,虽然玄世璟不忙,但是心里却始终要记挂着龙首原上的事情,还有庄子上的书院,那是头等大事,如今闲下来了,玄世璟才有功夫想起这件事儿了。
大唐水军!
早在当初征伐高句丽的时候,玄世璟便意识到了水军的重要性,现在看到东山湖上面来来往往的船只,想起了曾经学到的大航海的时代,欧洲的那群人就是靠着大航海发家致富了啊,腐国鼎盛时期,是为日不落帝国。
玄世璟就这般呆愣愣的站在东山湖旁边,目光虽是看向湖面上的船只,但是脑海之中,却是千头万绪。
如今的大唐,已然到了一个颈,而这个颈,需要打破,打破之后,大唐这样战车继续向前碾压,若是打不破,剩下的是什么君王换代,走下坡路。
如何打破颈现在大唐有这个能力吗
显而易见的是,并没有,新宫落成,国库空虚,国库里的那点儿钱现在也只能给百官百僚发发工资,供应宫中的吃穿用度。
否则玄世璟也不会在元日头几天提出阅兵这么一会事儿了,现在的大唐,表面上有底气,但是国库没底气,干点儿什么事儿不要钱没钱,哪儿来的底气
没钱,就不敢有大动作。
所以大唐想要再精进一步,那就是钱,只要国府有钱,就有了进行大动作的底气。
托了前隋的福,大唐南北航运有了基础,这是隋朝留下来的福泽,需要利用好,除却内陆的运河之外,沿海不是还有海运吗
如今大唐的水军不弱,但是却是没有充分的利用起大海。
想到此处,玄世璟立即转身,回了府上,一头钻进了书房,开始写奏折,想法留在脑海之中,始终只是想法罢了,落实到纸张上,呈交到李二陛下的书案上,才有机会将想法落实。
如今玄世璟也只是有了大方向,实行起来,就要将这大方向化为许多细微的目标,一项一项的达成。
目标多无所谓,就是怕连个方向都没有,那才是最靠不住的。
书房之中,玄世璟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写了一通篇的奏折,等到墨迹干涸之后,将外头的常乐叫了进来。
“常乐,带着这份奏折,去长安,将这奏折亲自送到陛下面前。”玄世璟吩咐道。
“是。”常乐应声道。
常乐拿了玄世璟的牌子,带上奏折,跨马加鞭的朝着长安而去。
常乐离开之后,玄世璟也开始思索他的想法了,先前倭国的银矿已经被玄世璟惦记上了,但是依照大唐水军如今的状况来看,倭国那边暂时还动不得,大唐也无力支持水军去动倭国,所以对待倭国,玄世璟还是得一步一步像先前那般,将他们白花花的银子蚕食过来。
而现在,依照玄世璟的计算,国府里的那点儿银子,想要从海上获利,也不容易。
也罢,等到李二陛下看到自己的奏折之后,应该会有想法,到那个时候,再与李二陛下商讨也不迟。
书院在元日过后就已经开学了,裴行俭又住在了书院当中,而玄世璟关于水师的想法一出来,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裴行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兵学院的学生在书院里,已经在纸上划拉了半年了,也该是好好操练操练他们的时候了。
常乐将折子送到了李二陛
第五百三十六章:目标与方向
李二陛下点点头:“嗯,让人传膳吧。”
被德义这么一提,的确有些饿了。
李二陛下放下手中的奏折,移步偏殿,尚食局的人早就在偏殿那里候着了,只是李二陛下自己一直放不下手里的折子,这才把吃饭这回事儿给耽搁了。
匆匆用完饭,李二陛下又回到了正殿,一头扎进了奏折里。
没过多久,紫宸殿外的小太监便进来了。
“启禀陛下,晋阳郡公殿外求见。”
“宣他进来。”李二陛下听到玄世璟来了,赶紧放下手上的奏折,抬起头来说道,随后起身,对着德义说道:“德义,朕要与璟儿详谈,准备些茶水,送到偏殿。”
“诺。”德义躬身应声道。
此时,玄世璟从殿外走了进来,走到大殿中央,对着李二陛下拱手躬身行礼。
“臣,参见陛下。”
“无需多礼,随朕来。”李二陛下走到殿中,直接拉着玄世璟去了旁边的偏殿。
紫宸殿的偏殿是李二陛下寻常时候休憩的地方,相对与正殿来说,在偏殿之中,更加舒适,也是个适合长时间谈话的场所。
德义将茶水送到了偏殿之中,很是自觉的退出了偏殿,在偏殿的门口处守着。
李二陛下坐在了书案的一侧,示意玄世璟在自己对面坐下,玄世璟行礼谢过之后,便落座在了李二陛下的对面。
“朕昨日看了你的折子,因为你这折子,朕是一宿没睡好啊。”李二陛下笑道。
但是今日的李二陛下看起来,仍旧是神采奕奕,一点儿没休息好的模样都没看出来,因为玄世璟的那道折子,李二陛下是打心眼儿里激动,一激动,什么是累都感觉不出来了。
“陛下觉得臣折子上所写,可是事实”玄世璟问道。
李二陛下点点头:“不错,是事实,自打过了年,大朝会结束之后,朕觉得心里有什么事,惦念着什么,但是朕自己去想,却始终想不出来,加上政事繁忙,也没多少时间去仔细想,一直压在心里,一直到了昨天看了你的折子,朕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朕心里,想要的是什么!朕将你召进宫来,便是想与你说这件事,今日你我对坐在此,朕先将话放在这里,这偏殿之中没有旁人,就你与朕两人,连德义都在门口候着,现在这殿中,不论君臣,朕想听听你的想法,你的实话,但说无妨。”
玄世璟想到了李二陛下会对这奏折有反应,但是却没想到反应这么大。
不过,玄世璟的那道奏折,出发点便是为了大唐,今日进宫,也是怀揣着这样一个目的,因此听到李二陛下这番话之后,玄世璟也就不必顾忌什么了,况且,李二陛下也不是心胸狭隘的君王,两人还是实实在在的翁婿。
既然老丈人都说可以畅所欲言了,玄世璟也不必藏着掖着。
“如此的话,儿臣就有话直说了。”玄世璟说道。
“嗯。”李二陛下点头。
“父皇看到儿臣的奏折之后心绪难平,是因为父皇心里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只是一时之间想不出来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而已。”玄世璟说道:“从实际上来看
第五百三十七章:商
理想是美好的,目标也是正确的,可是过程呢千难万险不怕,就怕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空中阁楼啊。
大唐由穷到富,用了二十多年的功夫,如今仅仅是龙首原上修建一所新宫,国库就见了底儿,整个大唐不是东山县的一个庄子能够相比的。
“所以说,现在大唐缺钱。”玄世璟说道:“因为缺钱,所以不敢妄动刀兵,因为缺钱,所以元日朝会那天才会有这么一出戏码,现在户部和兵部应该都已经放心了,至少大唐这两年,是不会在对外征伐了。”
李二陛下叹息道:“是啊,原本国府充盈,朕这一拍脑袋,建造了这新宫,国库又见了底儿了。”
修建宫殿本来就是件劳民伤财的事儿,更何况龙首原上这新宫这么大规模,徭役一征就是十五万,活儿一干就是两年没停下。
“所以,归根结底,大唐想要再进一步,钱是个好东西,不能缺,无论做什么,都要钱,都要雄厚的财力支撑下去。”玄世璟说道:“有钱才能好办事儿,不仅仅是民间如此,朝廷也是这般。”
“这与你奏折中所说的水师,又有何关系”李二陛下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