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唉真的吗”藤间眼睛一亮。

    “嗯,大家都是漂洋过海来到大唐的同伴,自然要相互帮衬,而且藤间君的为人,我是信得过的,即便是现在还不了,回国之后还也是可以的。”那人说道。

    “十分感谢!”藤间站在原地对着借给自己钱的同伴深深的鞠了一躬:“麻生君放心,我已经写信送回国内,很快家里就会将银子送过来了。”

    有了麻生的帮忙,藤间的箱子里又多了一笔钱财。

    到了晚上,三人聚集在了一起,将凑起来的钱财数了数。

    “按照大唐的钱财来说,还不到一万贯。”藤间说道:“不知道这个数目,东山侯会不会满意。”

    “那也没办法了,咱们三人来大唐的时候没想到会与这位侯爷有这般合作,带的钱财也不多......”三下说道:“大不了这些钱财作为第一批先送过去,往后陆陆续续的,咱们再筹钱也不迟。”

    “三下君说的没错。”井上说道:“最重要的是先稳住与这位侯爷的合作,等到明年春天,家里将钱送过来,咱们就不用这么愁了。”

    藤间沉吟了一声,点点头:“嗯,也只能这般了,现在咱们在钱财这方面,已经是山穷水尽了。”

    若非遣唐使在大唐有些不一样的待遇,这三人恐怕日后连吃饭住宿的钱都没有了。

    等入了国子监,他们三人可以在国子监吃住,这又能省下一笔钱。

    “两位,苦日子是暂时的,等到将来咱们赚到了钱,这长安城的繁华与富饶,咱们就能够尽情的享受了。”三下说道。

    “三下君说的没错。”

    -------------------

    上午的时候,玄世璟一觉睡到大天亮,起床之后洗漱了一番,换上衣服,用过早饭之后就骑着马去了宫中。

    避开了早朝,玄世璟直接去了甘露殿等候李二陛下。

    反正李二陛下下朝之后肯定是先去立政殿,在立政殿停留一会儿之后就回回到甘露殿处理一整天的政务,玄世璟只要老老实实的在甘露殿守株待兔就是了。

    甘露殿门口的小黄门见到玄世璟朝着甘露殿走来,也是疑惑,现在还是上早朝的功夫呢,这东山侯怎么不去上朝,反而跑甘露殿来了

    “参见侯爷。”

    玄世璟到甘露殿门口的时候,小黄门赶紧拱手躬身行礼。

    “这位小相公不必多礼,想来陛下现在还在太极殿吧”玄世璟问道。

    “正是。”

    “哦,那如此的话,这大冷天的,本侯就不在门口等了,先进去,就在门后面而,躲躲风寒,顺便等着陛下过来。”玄世璟说道。

    “哦,侯爷请。”小黄门为玄世璟推开甘露殿的大门。

    只是在甘露殿大门后面门口处等候还是允许的,毕竟这大冬天的,在外面而站着可不好受。

    “小相公也别在外面站着,还是进来的好,要不然这偌大的甘露殿里就本侯一人,可不太好呢。”玄世璟笑道。

    “是。”小黄门应声,也进了甘露殿。

    这样以来,两人在这空荡荡的甘露殿中,也是为了避嫌,毕竟这甘露殿可是李二陛下办公的地方,若是玄世璟真一个人在里面,那才叫说不清道不明呢。




第二百三十七章:致仕
    “就怕什么......”李二陛下问道。

    “就怕油尽灯枯啊。”玄世璟声音低沉了下来。

    李二陛下沉默了,之前高士廉告病在家修养的时候李二陛下让太医院的太医去高士廉府上给高士廉看过,太医也说,高士廉的身体一直在损耗,建议其原理朝政好生修养。

    只是李二陛下一直下不了决心让高士廉这样一个肱骨之臣从朝堂上退下来。

    如今玄世璟也这么说,说的比太医要严重多了......

    油尽灯枯......多可怕的一个词。

    李二陛下无力的挥了挥手:“罢了,你先回去吧,这事儿,朕准了,让朕好好缓缓。”

    “是。”玄世璟拱手告退。

    现在的李二陛下心情是复杂的,眼见着当年跟随在自己身边的熟悉的臣子,一个个去世的去世,老的老,退的退。

    他自己呢是不是也老了

    少顷,端着一摞奏折走了进来,将奏折放在了李二陛下的御案上。

    “陛下,这些都是今日朝臣们刚刚呈奏上来的折子。”德义轻声说道。

    “嗯。”李二陛下点点头,揉了揉脑袋,突然,手上的动作顿了顿,随后开始在德义拿来的这些折子之中翻找了起来。

    “果然啊啊.......”李二陛下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李二陛下翻找出来的折子,赫然是高士廉地上来请求致仕的折子,折子有些厚,李二陛下翻开,一页一页的仔细的看着。

    高士廉是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舅舅,也算是李二陛下的舅舅了,从武德九年奉表归唐被任命为雍州治中。当时,李二陛下正担任雍州牧,两人的君臣缘分就在那个时候定下了。

    武德九年的时候,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二陛下与李建成矛盾加剧,高士廉与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日夜劝谏,欲诛杀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后来,出了玄武门这事儿的时候,高士廉释放在押囚犯,发给他们武器,并与他们赶到芳林门,配合秦王发动玄武门之变。秦王被立为太子后,任命高士廉为太子右庶子。

    从贞观元年到现在,任职安州,转益州,赴蜀地,任劳任怨,做到如今这个地位,拥有了如今的声望......

    “高士廉涉猎古今,必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这样一个人,朕着实不舍得放他离开朝堂啊。”李二陛下叹息道:“只是,相对于此,朕更不舍让他命陨在这繁杂的公务之上。”

    说罢,提起御笔,在高士廉的奏折上批了一个大大的“准”字,加盖了自己的印章。

    随后想了想,又在奏折之上龙飞凤舞的写了一段话,墨干之后,合上奏折,递给德义。

    “送去中书省,让中书省的人拟旨下发吧。”李二陛下说道。

    “诺。”德义应声,双手接过李二陛下手中的奏折,朝着甘露殿外走去。

    “美人白发,英雄迟暮,终究,谁都有这么一天啊。”李二陛下的目光变得逐渐的深邃了起来:“而朕,还能看着这天下多久呢”

    下午的时候,三个倭国人带着他们的‘学费’到了道政坊,拜会了玄世璟,而中午的时候,工学院那边儿也将那老师傅写出来的东西送到了公主府。

    马车停在公主府的门口,三个倭国人从马车上下来,开始往公主府中搬箱子。

    一万贯铜钱规规整整的放在五个箱子里,三个人跑了五趟才将这些箱子搬进公主府的大厅之中。

    “五口箱子......”玄世璟看着摆在面前的箱子:“这箱子看上去,不大啊....”

    玄世璟此话一出,藤间老脸一红。

    “侯爷,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三人真的是尽力了,真的是恨不能将身上穿的衣服都去



第二百三十八章:东山县,安乐窝
    玄世璟得了钱,三个倭国人得了道政坊的建筑资料,皆大欢喜,当天,玄世璟便和晋阳两人乘坐着马车回到了庄子上,明日工学院的工匠就会过来了,庄子上这边儿还得发个告示,关于招募工匠的告示。

    到了冬天,基本上田里就没活儿干了,庄户门就在家里,闲着没事儿出去弄些猪食,放养自己家里的家禽,让它们去地里自己刨食,这些活儿家里媳妇儿和大一些的孩子都能干,也算是闲散。

    现在有了这么个差事,庄子上身强力壮的男丁也就有了额外的一份经济来源,不但中午饭给家里省下一顿,还能每天额外拿点儿工钱回家,所以这个时候招工,也不怕没人。

    侯府的贴出来的告示与东山县官府贴出来的告示是不一样的,若是官府贴告示那叫征徭役,而侯府的活计,都是侯府私人用工,是确确实实的给算工钱的。

    “还是感觉在庄子上舒坦啊。”

    马车刚一进了东山县的地界儿,玄世璟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看看咱在长安,虽说不缺吃穿,但是总是觉得日子不是那么个过法儿。”

    听到玄世璟的话,晋阳捂嘴轻笑:“怕是这两天一直在办事儿,或者是进宫找父皇商议事情,夫君惫懒的性子又犯了吧,这庄子上的自在,可是因为在庄子上,夫君不必整日里关心朝堂上的事儿”

    “也不尽然,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你家夫君我,算是半个这样的书生,虽然在庄子上,没有过多的接触朝堂,可是这不代表消息阻塞,什么都不知道啊。”玄世璟笑道:“只是因为庄子上自在些罢了,这庄子,侯府的大宅,可是个安乐窝。”

    “对了,等到明年春天,就让冰月姐姐过门吧。”晋阳说道。

    “好端端的怎么又提起这个了。”玄世璟无奈问道。

    “早前不是说好了吗而且,夫君不是说兕子年纪还小,可是总不能因为这个,就耽搁了玄家的子嗣啊。”晋阳说道:“反正冰月姐姐肯定是要过门的,夫君还不如早早的娶了冰月姐姐,说不定明年就能有孩子呢。”

    “渍,这车厢里怎么一股子醋味儿啊。”玄世璟笑道。

    “哎呀,夫君,妾身说这话可是真心实意的,这侯府的子嗣问题,就算您不在意早晚,可是婆婆那儿呢,嘴上说着不会介意,但是女人家到了这般年纪,谁不想着要抱孙子啊。”晋阳拉着玄世璟的衣袖说道。

    “这孩子的事儿,早晚总会有的。”玄世璟扯着嘴角说道。

    “那夫君”晋阳眨了眨眼:“谁每天晚上,嗯?”

    “得,别说了,女孩子家的,脸红不脸红。”玄世璟伸出食指刮了一下晋阳的鼻子。

    “为夫家绵延子嗣,这是应当的,而且,兕子已经嫁给璟哥哥,是为人妇了,与自家夫君说这话,有什么害羞的。”晋阳颇有些大大咧咧的说道:“而且,夫君,妾身也是为了整个侯府着想呢。”

    “好好好,兕子最伟大了。”玄世璟无奈:“冰月那边你与她怎么说的”

    “这个夫君放心,交给妾身便是。”

    “合着你还没跟她提啊。”玄世璟一愣。

    “之前说过啊,后来咱们不是成亲了吗,若是咱们二人一成亲,还没过多久,夫君就纳妾



第二百三十九章:该来的还是得来
    回到庄子上,玄世璟只觉得身心都舒坦了起来,用过晚饭,和晋阳回了房,抱着晋阳一觉睡到大天亮,再起床吃早饭。

    大厅里早饭已经准备齐全。

    “璟儿可是又要在庄子上做什么今儿个一大早,子朔便来告知我,说工学院来了一批工匠在庄子上,准备招人手。”王氏看着玄世璟说道:“眼见就要过年了,什么事儿这么着急,不能等明年了”

    “娘,我打算在庄子上盖一座学堂,咱们庄子上不是有不少孩子嘛,都整天在庄稼地里打滚儿,这么浪费大好的时光,倒是可惜了。”玄世璟说道:“既然咱是他们的主家,为他们着想也是应该的了,儿子打算冬天,连同正月里,将这学堂建好,明年春天就开始让庄子上愿意上学的娃娃去学堂听课。”

    “这倒是件好事儿,只是学堂一事,办起来简单,即便是建造学堂,招收生源,不过是花些钱罢了,这学堂既然要建,那夫子呢学生平日里的用度呢自然也要算进去了,庄子上都是些庄户,虽然这几年日子好过了,但是一年到头手里的余钱也不多,家里也不只有一个孩子,怕是承受不起啊,最主要的还不是钱的事儿,钱侯府有的是,重要的是夫子的事,璟儿心中可有数”

    “娘,这您放心,夫君已经请了准备致仕的高士廉高大人来庄子上教学,这先生方面,自然不成问题的。”晋阳说道。

    “高大人要致仕了”王氏诧异。

    “是啊,高大人是儿子的老师,听闻这两年身体不好,儿子前天就去老师家里看望了一番,老师的身子骨儿,的确不适合再朝堂上这么耗下去了,要是再这么耗下去,日子恐怕就不多了,所以干脆让老师来庄子上教学,顺道修养调理一番,好好养养身子。”

    说来也惭愧,玄世璟与高士廉的确是师生关系,只是这么多年,玄世璟除却在朝堂上见过高士廉,逢年过节的知道送礼之外,此外,平日里就没有再去拜会过高士廉了。

    这两年在长安城还好说些,前些年,几乎不怎么登高家大宅的大门。

    若非晋阳说起高士廉,玄世璟连高士廉身体病的这般严重都不知道。

    现如今的玄世璟与高士廉也算是沾亲带故了,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舅,也就是晋阳的舅老爷,现如今晋阳嫁给了玄世璟,高士廉也就成了玄世璟的舅老爷了。

    “这么说来,高大人致仕也是件好事了,”王氏点头道:“如此,既然高大人要来庄子上,可不要怠慢了人家。”

    “娘亲放心,孩儿都安排妥当了。”玄世璟说道。

    吃过饭,玄世璟准备换身衣服出去走走,这刚换完衣服出门,便有工学院的工匠跑到侯府大宅门口。

    “怎么了慌慌张张的。”玄世璟看着这人问道。

    若非此人身上穿着的是工学院的衣服,侯府大宅门口的护卫早就将这人给撵走了。

    “侯爷......侯爷。”这人跑的可能是有些急,站在玄世璟面前说话的时候有些上气不接下气的。

    “别着急,慢慢说,先顺顺气儿。”玄世璟拍着那人的后背说道。

    好家伙,看这模样,一口气上不来再过去,那就热闹了。

    “侯爷,我们在为高大人的宅子选地儿的时候,来......来了一批和尚,看中了我们选的那块地方,说是要在那儿办什么法会......”工匠说道。

     



第二百四十章:秃驴!忒嚣张!
    “阿弥陀佛。”那和尚又念了声佛号:“我等前来侯爷庄子上,的确是有些唐突,只是这临近年关,贫僧等人想着,在这庄子上开一场法会,也是为庄子上的百姓和侯爷家里,唱经祈福了,未曾想过会与侯爷府上的工匠起了争执,还请侯爷看在我佛慈悲的面子上,宽恕则个。”

    “你佛慈悲,那是你佛,不是本侯。”玄世璟冷声道:“这些工学院的工匠,受了本侯的命令,一大早的从长安城赶过来,在本侯看好的这块地上准备建造宅子,你们半路出来,搭建这些东西,几个意思”
1...251252253254255...5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