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当年玄世璟也在弘文馆,那时候也是高士廉在教他们,所以玄世璟与高士廉之间,有师生之谊,玄世璟自称学生,也是正常。

    不多时,门房折身回来,将玄世璟请进了高家大宅。

    “侯爷,老爷就在书房之中等候您呢,请随小的来。”门房说道。

    “好。”

    玄世璟跟着门房,到了高家大宅前院儿的书房,一般书房都在后宅之中,只是高士廉即便是在府上,也是忙活着朝堂中的事情,为了方便,便在前院儿收拾了一处书房,充作办公地点。

    玄世璟跟着门房就到了这前院儿的书房,门房示意玄世璟进去,随后自己退了下去。

    走进书房,玄世璟转身将书房门关上,而后走到书房中央,对着上首的高士廉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学生礼。

    “学生玄世璟问老师好。”

    “玄侯啊,来来来,坐。”高士廉乐呵呵的招呼玄世璟坐下。

    玄世璟的这一句老师,也是勾起了高士廉不少回忆,那会儿做玄世璟老师的时候,自己还算是正当壮年,身子骨儿硬朗的很,一转眼,这么多年就过去了,岁月还真是不饶人。

    “学生听闻老师近来身体欠佳,便从府上拿了些滋补的小东西送来给老师补补,老师身体可无恙”




第二百三十二章:来教学生吧
    “老师,学生想在东山县建个学堂,招收一些庄子上的幼龄学童,只是这学堂好建,招收生源也不是问题,学生也不差那几个钱,就是这教书先生的人选,学生拿不定,想起当年在弘文馆,学生就觉得,适合这事儿的,非老师莫属了,而且东山县庄子上风景宜人空气清新,又不似长安这般喧嚣,也是个修养的好地方......”玄世璟口若悬河口灿莲花,就差把东山县夸的大冷天儿里能开出朵朵桃花儿似的。

    “让老夫去教学”高士廉哈哈一笑:“亏你小子想得出来,把老夫从朝堂上弄出来,倒是换地儿给你去做苦力去了。”

    “老师,这不是苦力,您老人家一身才学,总不能将来每个传承不是,这可是教化之功。”玄世璟说道。

    “说的好听,放心吧,老夫不会将这一身才识带到棺材里头去,对不起先人,若是教书,仅仅这般简单,老夫答应了你也无妨,在你庄子上教导些小娃娃,总比在朝堂上劳心劳力要好的多。”高士廉思索了一番说道:“只是老夫要看看,你怎么说服陛下。”

    “学生要办学堂的事情已经跟陛下说过了,有了学堂,还能没有先生吗陛下那里,学生会好好跟陛下商量的,不,是一定会让陛下放人的,学生可不相信,陛下就一点儿不疼惜您老人家的这付身子骨。”玄世璟信誓旦旦的说道:“明儿个工学院的人就会去庄子上,学生那边儿庄子上趁着现在庄户门都是农闲的时候,开始动工,明年春天,学堂就能建好,老师您就请好吧。”

    “东山县离着长安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若是老夫去你那庄子上,岂不是要住在庄子上”高士廉问道。

    好歹来回加起来六十多里地呢。

    “老师放心,学生会在庄子上为老师物色一座宅子的,定然不会委屈了老师。”玄世璟拱手说道。

    高士廉,这可是人才啊,学识过人,又是朝堂上退下来的大佬,这样的先生打着灯笼可都找不到,现如今长安城的勋贵子弟,大多都是高士廉的学生,不单单是这些勋贵子弟,还厚皇家的王爷、公主,都是出自这位大佬的门下,毕竟当年这些人都是在宫中弘文馆进学的学生,而弘文馆的先生,便是高士廉。

    “无需什么宅子,独门独院儿的能住得下老夫便是,这锦衣玉食惯了,倒是怀念起以前了了。”高士廉说道。

    “是。”玄世璟恭恭敬敬的应声。

    高士廉也是颇有君子之风,他怕玄世璟为了他的住处为难,再在庄子上动什么土木,其实活到这把年纪,什么也都看开了,都是些身外之物,宅子,有张床,有瓦遮头,能挡风能避雨,也就罢了,再华丽的宅子,用来安眠的地方不也就那么三尺宽窄吗

    玄世璟在高士廉的书房之中又与高士廉谈论了良久。

    “玄侯,你那学堂,不会弄成工学院那个样子吧”临走前,高士廉问道。

    玄世璟摇摇头:“才刚刚开始,不会铺这么大的摊子的,而且,庄子上的孩子也不多,没必要。”

    “嗯,不错。”高士廉抚须笑道。

    弄这么一所工学院,到现在,侯府填进去多少钱,谁都算不出来。

    只是在外人看来,工学院,现在不过是个赔钱的地方罢了,只有玄世璟和李泰知道,工学院现在是有多么的赚钱。

    工学院的名头在外面,看看道政坊的宅子,那就是工学院建造出来的,现在长安城的达官显贵谁家想要翻新一番宅子不是先到工学院去问问学院的学徒们什么时



第二百三十三章:死要钱
    公主府的大厅之中燃着巨大的铜炉,这东西也是工学院捣鼓出来的,虽说长安城的百姓现在用不上煤,但是不代表东山侯府用不上。

    屋子里暖烘烘的,玄世璟进来一会儿就将自己身上的大氅给脱了下来,而跟在后面的三个倭国人,一双腿中的筋络也缓缓的舒缓了过来。

    玄世璟找了地方坐下来,示意三人来这儿坐下。

    “怎么,三位可是想好了”玄世璟问道。

    “嗯。”藤间点点头:“我们同意侯爷的说法,只是也想让侯爷给我们一个保证,不能将此事传出去,而且倭国这边,只能与我们三家合作。”

    “那就得看你们的诚意了。”玄世璟说道。

    三家......也算是不错了,刚刚起步而已,做人也不能太贪心。

    公主府的大厅之中燃着巨大的铜炉,这东西也是工学院捣鼓出来的,虽说长安城的百姓现在用不上煤,但是不代表东山侯府用不上。

    屋子里暖烘烘的,玄世璟进来一会儿就将自己身上的大氅给脱了下来,而跟在后面的三个倭国人,一双腿中的筋络也缓缓的舒缓了过来。

    玄世璟找了地方坐下来,示意三人来这儿坐下。

    “怎么,三位可是想好了”玄世璟问道。

    “嗯。”藤间点点头:“我们同意侯爷的说法,只是也想让侯爷给我们一个保证,不能将此事传出去,而且倭国这边,只能与我们三家合作。”

    “那就得看你们的诚意了。”玄世璟说道。

    三家......也算是不错了,刚刚起步而已,做人也不能太贪心。

    藤间看了看身边的两人,从怀中掏出了一方锦盒,放在桌子上,推向了玄世璟。

    “侯爷,这便是我们三人的诚意,实话与侯爷说,我们三人都是家中嫡子,但却不是长子,来到长安,是跟随本国使节团过来,所以自己也没有带什么值钱的东西,这盒子之中,是我们三个的文书,还有本人来唐之前,父亲大人给我的家传的玉佩,说是在大唐遇到什么麻烦,拿出来,官府总要认几分的,这便是我们三人的诚意,当然,诚意归诚意,生意归生意,与侯爷的合作,既然决定了,我们三人,定然不会小气了去。”

    之前三个遣唐使来见玄世璟,用的可都是倭国使节团带来的银子,而不是本家族给他们钱财,花的是公家的钱,但是如今三个人打算跟着玄世璟私下里合作,自然也就不能找借口去跟那位倭国的使节要钱了,他们三个已经想办法送信,让家里头赶紧将银子运送到大唐,最早也得等到明年春天,第一批银子才能运送到大唐。

    “好,连家传的宝玉都拿出来了,本侯就信了你们,正好也有个机会。”玄世璟笑了笑:“房子不是一天能盖成的,正好最近几天,我庄子上要破土动工,而且,你们三人与我这般合作,定然也会让你们的使臣,给你们安排其他地方学习了吧,本侯若是猜的没错,你们三个,是想进国子监吧”

    “侯爷英明。”三下一个马屁轻飘飘的迎合了上去。

    “冬日里国子监的课程并不紧凑,你们仨人若是感兴趣,等到动工的时候,可以到本侯庄子上来观摩一番,毕竟,仅仅是将方法给你们了,要你们这么多钱,本侯心里也过意不去,如此一来,也能够让你们学的更加透彻,如何”玄世璟笑眯眯的问道。

    “好。”藤间一口答应了下来,这可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啊。

    &nb



第二百三十四章:规划
    玄世璟一愣,得,什么狗屁全日制管理,特娘的倒回千年,还不是汉人的老祖宗想出来的招儿,关键是这想出来,还是用来防倭国人了,真tam的有意思。

    当个笑话一乐,玄世璟继续朝着工学院的办公楼走去。

    在走廊上见到一工匠,玄世璟问清楚了晋阳的所在,随后直奔着会议室去了。

    人在会议室,想来是在商量什么了。

    会议室中,晋阳坐在上首,下边两排都是工学院建筑院的工匠,偌大的长桌上摆放着东山县的地形图。

    自从工学院成立之后,东山县的所有工程都是工学院一手包办,侯府也是省心省力,只需要掏钱就行了,所以现如今的工学院中,也放着东山县最详细的地形图。

    “殿下,以小人看来,这学堂就应该放在东面的半山坡上,远离庄子上的坊市,而用来居住的民宅,需要与庄子上的庄户门的住宅聚在一起。”一年过半百的老工匠说道:“这样一来,学堂离着热闹的地方远,将来的学生们也能安心的念书,不受干扰,将民宅凑在一起,一是庄户门住在一起,又是相互帮衬方便,二来,庄子上的庄户不零散,若是将来庄子上还要建造什么,也方便规划。”

    这些工匠从建造道政坊,一直到被划归到工学院当中,第一个学会的词就是规划,所谓规划,便是将有限的东西利用出无限的可能,尤其是在土地的利用方面,这些工匠一个个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我倒是觉得,既然这些宅子是给娘子关归来的老兵居住的,应该建造在庄子的军营附近。”另一工匠说道。

    玄世璟站在会议室外面,就听到里面的工匠们在讨论建造地点的事儿。

    估摸着就是因为这事儿,所以才把晋阳给拖在工学院离开不得吧。

    玄世璟推门走了进去。

    听到门口的动静,房间中的工匠纷纷看向门口,见是玄世璟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都无需多礼,坐吧。”玄世璟按了按手。

    玄世璟走到晋阳旁边,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

    “方才听诸位讨论这学院和民宅建造在什么地方,本侯大致的听了一下。”玄世璟说道:“本侯倒是同意将学堂建造在山坡上,毕竟是个僻静的地方,至于这用来居住的宅子,就按照这位老师傅说的,建造在民宅附近吧,人本来就是群居性的,虽说是些退下来的老兵,但也是些普通人,需要与邻里交往,而且,他们现在也已经不是大唐的士兵了,也是到颐养天年的年纪了。”

    玄世璟拉过那幅地图,看了看,他们所说的东山县的小山丘他是知道的,如今东山县最空旷的就是那个地方了,离着庄子上有点儿远,但是也远不到哪儿去,步行小半个时辰,这样一来,需要建造一些宿舍了,即便是庄子上的孩子愿意步行回家,也要有备无患不是。

    学堂和那些老兵的宅子可以定下来,剩下的,便是给高士廉居住的地方了,玄世璟左右看了看,离着东山县的市集不远处,倒是可以建造这么一处院子,按照高士廉的要求,不必太大,但是玄世璟也不想弄的太寒酸,怎么说也得三进三出。

    这地方一来离着市集不远,而来,离着侯府大宅不远,是个很好的位置,即便是到庄子上庄户群居的地方,距离也不说远些,很是有人气儿,若是高士廉住在此处,倒也是方便了,至于学堂那边,玄世璟从宅子里派遣一辆马车每天早晚接送他



第二百三十五章:学堂的事儿
    “夫君也要教学生”晋阳好奇的问道。

    “怎么不成吗”玄世璟笑道。

    晋阳摇了摇头:“不是,只是夫君的年纪,还真不像是个夫子的模样呢。”

    “不是所有的学生将来读了书,都能到朝堂上做官的,读书,也只是为自己的将来谋个更好的出路罢了,人这一辈子,出路也不仅仅只是做官不是,就拿国子监来说吧,教导学生,他们的目标,就是做官,每年都能出来这么多学生,可是朝廷每年都能用得上这么多人吗那那些做不了官的,家里条件又不好的呢该何去何从”

    读了书,不甘心与工商这两行“贱业”,只能到别的官员麾下去做个刀笔吏之类的文职,也只是人家的私人秘书罢了,没有朝廷的官身,一辈子也就这样了,若是实在是有过人之处,遇到个心好的主家,说不定还有机会出仕为官,就如同当初的马周一样。

    马周是有真才实学,缺少的只是机遇,而国子监的学生,机遇从来不会缺少,因为任教国子监的,都是朝廷有告身的官员,算是与朝廷搭的上边儿,所以,国子监的学生,看重的,便是个人的真才实学,看你是否真的有这个能力在朝廷之中博取一个官身。

    而玄世璟在庄子上开设学堂,想要教导的,并不只是读书识字明礼,他所追求的,是让学生除却脱离了读书,入朝,做官这个圈子,放到哪儿,都能发光发热,走到哪儿,都是人人抢手的人才。

    “夫君这么一说,妾身也是期待起来了呢,夫君行事,向来都是与众不同的,且看将来夫君的学生,会是何等的人才吧。”晋阳捂嘴轻笑。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玄世璟与晋阳说起学堂学生的事情,下面许多工匠都在侧耳倾听着,这么说来,若是自家孩子去了侯爷开设的学堂,不但能够拜在高士廉大人的门下,岂不是也算是侯爷的门生这可了不得。

    在场的工匠都知道,东山侯未来的成就也远远不止一个侯爷这么简单,若是自家孩子沾上了侯府的关系,那将来的前途,可谓是无法估量啊。

    “侯爷,您开设的这学堂,我们这些工匠家的孩子,当真能够进得去”当中有工匠问道。

    玄世璟点点头:“自然,不过在招进学堂之前,需要先经过一场考试,招收九到十三岁的孩子,过了考试,即可入学,现在招生也仅仅是面向东山县的庄子上和咱们工学院之中。”

    “敢问侯爷,侯爷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招收学生”

    “自然要等学堂建好了,装修好了,最早也得明年春天吧,离着过年可不远了,而且冬天动工,工期本就长,莫要着急。”玄世璟说道。

    这下这些工匠对于建造学堂的事情就更加上心了,若说之前建造这工学院是尽心尽力,为了自己的前途,那在东山县庄子上建造学堂,就是为了自家孩子,必须竭心竭力才是,这一大把年纪了,干了一辈子,为的不就是自己膝下的几个娃娃吗

    “侯爷放心,庄子上学堂的事情,我等定当尽心竭力,争取早日完工。”

    “时间不要着急,重要的是建造这些房子的质量,本侯不希望因为赶时间,而在质量上出什么问题。”玄世璟说道:“无论是钱财,还是材料,侯府这边定然不会短缺。”

    玄世璟说着,看向自己左手边的老者:“这位老师傅,这次东山县庄子动工之事,便由这位老师傅全权带领,工人的调用,工钱材料的记载,也全由您来掌控,本侯和内室就等着明年春天




第二百三十六章:凑钱
    “说的也是呢。”对于藤间的话,同行的人也是比较赞同:“这样,我这里还有些闲下来的钱财,你若是需要,就先拿去用吧。”
1...250251252253254...5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