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李二陛下作为一个君主,何尝不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事儿,只是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日子一天天过,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也变得越来越好大喜功了。
这事儿也得从当李二陛下被冠上‘天可汗’的名头那会儿开始。
想想大唐四周,这么多国家,都到大唐来拍李二陛下的马屁,一拍就是这么多年,李二陛下心里也有点儿飘了,就遣唐使这事儿来说,中原儒家文化包容万象,自然也包括主张接纳这些附属国派来学习的使节。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那些大儒自然也继承了儒家的主张,巴不得他们归化儒家,这可是教化之功,传出去,名声也好。
文化交流是好事儿,但是也不能对待他们就开始掏心掏肺的啊,教会徒弟还不得饿死师傅,若是自家人,教就教了,关键是这是些倭国人。
自家人兄弟两个打起来了,那始终是自家人,但是外人就不行了,无论是打架还是打仗,都是一个理儿。
什么‘宁与友邦,不与家奴’,说这话的人,心绝逼是黑的。
“暂且不用,工学院那边儿已经打好招呼了,而且,忽悠外人这事儿,臣的脸皮厚,也敢开口。”玄世璟笑道。
说实话,若说忽悠人,朝堂上的大佬脸皮比玄世璟厚多了,只是他们在忽悠他人钱财方面,太小家子气了,不敢狮子大开口,缺少这么一份不要脸的魄力。
不过这没关系,这种魄力,他玄世璟有啊。
“此事若是你成功了,朕算你大功一件,虽说不能广而告之,但是朕私底下给你些奖赏还是可以的。”李二陛下说道。
现在秋税征上来之后,国库是充盈了,但是谁还会嫌弃钱多呢
玄世璟来找李二陛下说这事儿,就没打算将从倭国那里套来的银子自己留下。
人的贪心总会有的,但也是要有个度,人心不足蛇吞象,若是不知收敛,早晚给自己吃撑死,用这些来路弄来的银子,还是‘上交国库’为好。
就当是为自己买个平安,买个前程了,玄世璟现在如此努力的为李唐做贡献,那将来说起玄家,那也是功臣,往后到了什么危难的时候,作为生杀予夺的帝王家,总要对玄家留条后路的。
虽不能保护后人公侯万代,但是万一真的出什么事儿,留条后路也是好的。
玄世璟从小就体会到什么叫做朝中有人好办事儿的感觉,若非玄明德,玄世璟要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指不定要花费多少心思,经历多少危难呢。
玄家不缺钱,可以说只要有商队在,玄家至少三代衣食无忧,就算当中不小心出了个败家子儿,败光这么大一笔财产,也得不少时间吧
李唐没了武媚,
第二百二十八章:战争与和平
“陛下,您知道什么叫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朝中某些大臣,就是州官,而臣,就是个小老百姓。”玄世璟补充了一句。
“狡辩!”李二陛下笑道“算你小子有点儿真知灼见,知道办事儿之前先问问朕,东山县的地界儿是朕赏给你的封地,封地之中,只要你不去祸害百姓,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去。”李二陛下挥了挥手。
不得不说,李二陛下现在有点儿被玄世璟洗脑了的感觉,现在满脑子都是钱币银子的事儿,至于玄世璟说的办学,庄子上的一个小学堂罢了,喜欢折腾就折腾去吧。
玄世璟也没打算将学堂的规模办的多大,也没打算对外招收孩子,弄的跟工学院那般规模似的,但是庄子上的孩子是不少的,几十个,具体多少玄世璟也没统计过,只是之前在庄子上逛的时候,看到那些年纪本该在学堂里度过的孩子,却在田间泥地里折腾,在地头上拿着树枝划拉着几个字,或者是背诵着偷听来的几句诗书,玄世璟作为家主,看的心里泛酸。
他不是老好人,看到什么东西都会可怜人家,可是庄子上的农户不一样,他玄世璟是这些农户的家主,都是质朴的庄户,虽说脑子里的观念旧了些,但是作为家主,也有责任和义务去引导他们。
这些农户,种地,给主家交税,供养主家,而主家也要为这些农户们谋求发展,这才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状态,虽说侯府富裕,不指望庄子上的农户来养活,但是想想贞观初年,侯府还真是靠着这群庄户养活过来的。
本身自家种地遭了灾,还要养活侯府,除却一份作为佃户的职责,也是一份情谊。
玄世璟记得这份情谊,因此对于庄子上的农户,真的是看做一家人。
玄世璟有一个理想,他想将东山县打造成一处桃源,而这个想法,也在一步步的实现,东山县开市,为庄子上带来的了经济效益,带来的人气儿,能够让庄子上的庄户赚到钱,而开设学堂,就是单纯的为庄子上的孩子们着想了。
娘子关的娘子军不是退下来,要到东山县吗现在,钱有,人有,也不缺什么了,既然万事俱备,那就干呗。
拉上工学院的人到庄子上,那些老兵的住宅,孩子们将来的学堂,一起盖起来!
想到娘子军,玄世璟看看脸已经有点儿小红的李二陛下。
“陛下,娘子关的那些兵,先头的几十人已经到臣的庄子上了。”玄世璟说道。
“嗯,怎么样有什么感觉”李二陛下问道。
“都是百战精兵,若是以现在的精气神,再年轻个二十几年,绝对是能横扫敌人的劲旅。”玄世璟毫不吝啬对那些老兵的夸赞:“可惜,廉颇老矣,虽说那股子精气神儿还在,但是再要上战场,不可能了,就在臣的庄子上安心的颐养天年吧,顺便提点一下臣庄子上的那些府兵,相信能让那些府兵更进一步。”
“你那些府兵,现在,比之玄甲军如何”李二陛下问道。
“无论是正面对上,还是像上次一样,同等人数,臣庄子上那五百府兵,必胜,就算对方人再多些,臣也有信心。”玄世璟说道。
“你倒是自信,那支府兵就放在你庄子上吧,总有一天会用上的,不要着急。”李二陛下说道。
“好兵总要去见血,但是臣还是听
第二百二十九章:一碗水端不平
可能就是因为这一句各问其罪,让薛延陀人很是不爽,凭什么我们跟在你大唐后面,在草原上又是干这又是干那,到头来好不容易要品尝胜利的果实了,结果肥硕的牧场是突厥人的,健壮的牛羊也是突厥人的,大唐是已经不把我们这个盟友看在眼里了是吧想要过河拆桥了是吧。
而且,李二陛下将东突厥的人迁出塞外,也是想恢复东突厥,因此引起了薛延陀人的不满。
薛延陀人对大唐心中积攒了怨怼,这下,终于爆发了。
薛延陀人一看,想要牧场,想要牛羊,想要奴隶,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拿起武器直接去抢。
抢突厥大唐又来搅合,干脆大唐也别在这儿做搅屎棍子了,薛延陀直接打大唐,大唐可比突厥有钱多了。
再者,攻打大唐,也是薛延陀人要发泄心里头憋着的这口气。
这会儿大唐直接增兵北庭,并且将李绩派去了北庭,不知薛延陀人现在是否后悔。
前日李二陛下下旨,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征发朔,并、汾、箕、岚、代、忻、蔚、云等9州兵马镇守朔州;右卫大将军、代州都督薛万彻、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征发胜、夏、银、绥、丹、延、踯、坊,石、隰十州兵马镇守胜州;胜州都督宋君明、左武侯将军薛孤吴,征发灵、原、宁、盐、庆5州兵马镇守灵州;又命执失思力征发灵、胜2州的突厥兵,与李道宗等人相互呼应,这是做好了全面与薛延陀开战的准备。
现在的薛延陀可是草原上的一支霸主,比之当年的突厥也不遑多让,只是现在的大唐,可不是以前的大唐了,不是任何人都能在其头上动土的。
“夷男死的早了点儿。”玄世璟说道。
“若是夷男在世,也不会这般糊涂,他那个儿子啊,忒不知天高地厚。”李二陛下说道。
原本薛延陀的可汗是夷男,可是夷男死了,剩下两个儿子,一个是正妻生的拔灼,管理薛延陀西部的薛延陀的本族,另个一个是侧室生的儿子叫做曳莽管辖薛延陀东部的其他民族。人称曳莽暴虐,并与拔灼有恶劣的关系。
夷男的葬礼结束之后,曳莽怕拔灼会害他,突然离开,回到汗国东部。拔灼追赶把他杀死,然后自称颉利俱利薛沙多弥可汗,拔灼继承王位之后,便决定来攻打大唐了。
正如李二陛下所说的这般,忒不知天高地厚了。
薛延陀与突厥也是积怨已久,如今薛延陀与大唐对上,突厥人本就奉了皇命参与其中,这下,他们岂能放过薛延陀
草原上的人最喜欢干的就是落井下石的事儿。
夷男可汗要是不死,对大唐再有怨怼,李二陛下派遣使节过去,送点儿东西,安抚一番,也不会掀起战事,只是这拔灼,年轻气盛了些。
“薛延陀这仗,怕是要拖到来年,既然他们不想让咱们过个好年,那他们自己,也就别想安生了。”李二陛下说道。
李二陛下向来是个记仇的人,当年渭水颉利可汗施加给大唐的耻辱,李二陛下心里一直记着,位子稳了,能打了,立马讨回来,现在薛延陀的反复,也让李二陛下没了耐心,成,你要战,咱就战。
“过年啊,又是一年。”玄世璟感慨。
过了
第二百三十章:挖墙脚
可能是因为喝了酒的缘故,玄世璟坚持着回了道政坊的公主府之后,一进门,便倒在了客厅的软座上,下人将玄世璟回来的消息告诉了正在四楼书房的晋阳,晋阳赶紧下来,走到玄世璟身边,却是闻到了浓浓的酒味儿。
“夫君”晋阳伸出手,轻轻的推了推玄世璟。
“嗯......”回应她的是玄世璟有气无力的声音。
“夫君进宫见父皇,这是与父皇一起喝酒了”晋阳闻到。
“嗯。”
看玄世璟如此疲惫,晋阳也不想多问了,让下人搀扶着玄世璟便上了楼,先给他洗漱一番换了衣服,让他好好休息一番再说吧。
就是不知在宫中发生了何事,竟然让一向有自制力的自家夫君能够喝成这样,神色之间,也是这般疲惫。
照顾着玄世璟洗漱过,换过衣服之后,晋阳又回到了书房,从神侯府那里带回来的资料还没看完,她得去接着处理才是,再加上锦衣卫已经开始陆续的往回送关于佛门佛寺的消息了,桌案上有着不少事情需要晋阳处理。
既然当初揽下了这活计,就要做好他,更何况,如今的佛门是依附在百姓的身上吸血,她也不能放任不管不顾,若是不知道还好,知道了,不管,晋阳心里过不去那道坎儿。
玄世璟躺下这一睡,再醒来天已经黑透了,房间中也是漆黑一片,玄世璟起身,却是觉得脑袋昏昏沉沉的。
这是喝醉了吧。
若非晋阳强行给他喝下了醒酒的汤药,恐怕这会儿玄世璟的脑袋得炸了。
不仅仅是喝醉了,和不少酒,加上东上阁之中的暖气让人昏昏沉沉,这一出门被冷风一吹,他是清醒了,但是也微微受了风寒。
出了卧房,见到走廊的油灯还燃着,书房那边还透出微微的光亮,玄世璟便迈步朝着书房走去。
推开书房的大门,就见到晋阳正端坐在案前,手里拿着的,还是从神侯府带回来的蜀地的资料。
“辛苦了。”玄世璟走上前去,从晋阳手中将书拿下:“这些明日我来看吧,都这么晚了,洗漱一番休息去吧。”
晋阳笑着摇摇头:“无妨,反正也是闲来无事,况且,此事不也是关乎到庄子上的安全吗马虎不得,谁知道是否真的有余孽,而那些人能坚持到现在都没放下反唐复隋的念头,个个都是偏执的疯子,万一真做出点儿什么事儿来,到时候咱们后悔都没地儿后悔去。”
“这现在也只是个猜测,而且,现在咱们庄子上这么多兵员,多多主意一些,他们也翻不出什么浪花儿来。”玄世璟说道。
“不说这个了,夫君今日从宫中回来,满脸疲态,又醉成那个样子,方才我听夫君说话,声音也是嘶哑,估计是受了风寒,且让下人找个大夫过来给夫君把把脉吧.......“
玄世璟摆了摆手,笑道:“大夫倒是不用了,你忘了你家夫君,那可是久病成医啊。”
说着,玄世璟搭上了自己的脉门:“的确是有些风寒,不过倒是不严重,让下人煮了姜汤,今晚喝了捂着被子睡一觉就好了。”
玄世璟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今日在宫中,我与父皇聊了许久,说到了倭国,说到了庄子上的幼子蒙学,也说到了薛延陀的战事,相谈甚欢,所以一个
第二百三十一章:请老师致仕
晋阳笑笑,没有说下去,挖了这墙角,总比让那墙角放在朝堂上被压垮了要些。
今年秋天高士廉大病一场,在府上足足歇了大半个月,病好了这才回到朝堂上,就这身体,还能折腾到什么时候,还不如早点儿退下来,好好颐养,还能增寿。
“那这样的话,庄子上岂不是又要大动土木,现在可是大冬天......”晋阳说道:“地上大多都冻起来了,若是现在开始修建房舍和学堂,得费很大的劲儿啊。”
“冬天也没关系,冬天正好咱们庄子上的人都空闲下来,有这功夫来帮工,而且,娘子关的人到了咱们庄子上,总不能让人家过年也住帐篷吧只要挖好地基,盖房子就快多了,多招呼些人,赶赶工,年前先将那些老兵的住处收拾妥当了,给人家一家,至于学堂,先盖着,来年过了正月再招生,这一整个冬天,也得让高大人在家养好身体啊。“玄世璟说道。
晋阳点点头:“嗯,那如此的话,妾身就去安排了。”
“好。”玄世璟应声。
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现如今晋阳是东山侯府的当家主母,这些安排人的事儿自然也是由她来过手,玄世璟主外,在外头,在朝堂上主事就好了,家里头不用操太多心。
对于晋阳,玄世璟也是一百个放心,毕竟也是朝廷当中一些老狐狸教出来的学生......
两口子在长安住不了多长时间,所以隔天上午,估么着时间,玄世璟带上礼物去了高士廉的府上。
高士廉现在虽说是太子太傅,但是门下省那边儿的事儿仍旧没有放开,只是因为身体缘故,这大冬天的,下朝之后就不必留在门下省挨冻了,可以回府修养歇息。
马车停在了高家大宅的门口,玄世璟下了马车,拿着自己的拜帖,走到大门前,伸手敲了敲门。
大门被打开,门房走了出来,见到玄世璟,连忙躬行礼。
“参见东山侯爷。”
“无需多礼,这是本侯的拜帖,请转交给高大人,就说学生玄世璟前来拜会先生。”玄世璟将手上的拜帖递给门房。
“是。”门房应声,随后朝着大宅子里面跑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