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先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岑寨散人
姚胜平笑着对蔡声说,本来省市两级到矿区检查视察都由财大气粗的唐峰集团接待,但刚才方晟跟陈则喜说翻了脸,只能赖到矿区身上了。
蔡声还没来得及说话,方晟补充道:“尽量简单,每人每天50元标准,不准喝酒!”
所有参会人员又愣了一下。
喝酒,是内陆省份官场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凡重大活动就喝酒已成为惯例。以前说的“革命小酒天天醉……”那个顺口溜,就是讽刺内陆省份喝酒成风,无酒不欢,无酒不醉。
为什么说“又”?詹印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推行禁酒令,主要有三大规定:公务员在工作日中午、晚上都不准喝酒;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准出席五桌以上酒宴;今后机关不准报销香烟、酒等费用!
三大规定砸得百铁干部们头昏眼花,暗自里指望即将上任的市长会不会高抬贵手网开一面,谁知跟书计一个腔调!
姚胜平宣布分组讨论会到此结束,立即参会人员赶赴矿区行政楼继续开会。
在何超的陪同下下楼,前门大厅门口一长溜等待的小车当中,鱼小婷理所当然排在最前面。
上车后方晟当着何超的面不便亲热,坐在后排轻轻拍了下她的脑袋,道:“铁业区唐峰矿区行政楼,认识路吗?”
官场先锋 第1328章 矿工兄弟
“前面有警车开道。”鱼小婷显然已把情况摸清了。
“警车开道?”
方晟皱皱眉头,不满地说,“深更半夜开什么道?胡闹!”
“在百铁市领导外出都有警车开道,大家都习以为常,”鱼小婷道,“对了,这么晚去矿区干嘛?”
何超道:“还要开会……方市长睡会儿吧,下飞机后就开会,下午省里开一个,晚上市里开两个,夜间还要到区里开,太累了。”
“情况没摸透,工作没有抓手啊。”方晟叹道。
何超暗想没抓手已把人家集团董事长整得不要不要,够厉害了!
警车一路呼啸来到唐峰矿区大门口,突然停下;鱼小婷开到前面也踩下刹车;后面一辆接一辆纷纷停住。
唐峰矿区大门前黑压压全是人,车灯映照下向左看望不到边,向右也望不到边,密密布布不知站了多少人。
灯光下一张张饱经沧桑的脸上,没有泪水,没有愤怒。
他们已经出离愤怒了。
脸上更多的是令人心悸的悲伤,看透世事的麻木,还有充满不安的迷惘;他们是在沉默,沉默中孕育着可怕的——
绝望!
警灯闪烁,照得每张脸阴晴不定。
七八辆小车静静停在人群前面,没一个人下车。
空气仿佛凝固,压缩式的凝固,铆不准下一刻便会发生惊天动地的大爆炸!
方晟又皱眉。
这种情况下从常理出发,身为集团董事长的陈则喜应该主动站出来劝矿工们解散。
再不济矿区直接管理者蔡声要出面做解释说明工作。
然而两人都躲在车里。
这样对峙的后果显而易见,愤怒的火苗很快便蔓延开来,矿工们会包围、拍打、咒骂小汽车,动作和语言越来越激烈粗鲁。
小汽车又不是坦克,根本不是安全之地。
蓦地,方晟推开车门,大步向人群走去!
“方……”何超只叫了半声,随即意识到此时根本叫不回方晟,也匆匆下车跟在后面。
只觉得人影一闪,鱼小婷早已紧紧贴在方晟身后。
一时间其它小车里的领导都呆住了,实在想不到方晟竟敢如此大胆!
矿工,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有种说法是早上进矿都不知道晚上能不能活着出来,透水、塌方、瓦斯浓度超标等等,在矿洞里人的生命格外脆弱和卑微,当重新见到蓝天白天时只能为继续活着而庆幸。
这样环境和压力之下的矿工,普遍形成的性格和心理都有一点点扭曲,情绪也容易失控,冲动之下行事大脑都来不及思考,因此矿区诸如杀人、打架斗殴、酗酒等犯罪率特别高。
走到下岗矿工当中面对面交流?姓方的是在沿海做惯了秀,误以为矿工跟那些文质彬彬只会打嘴炮的南方人一样吧!
姚胜平、孙深、陈则喜等人更不敢动弹,依旧躲在车里。
快要靠近时人群有轻微的骚动,然后自动让出一条道,方晟等三人继续往里走,走到一半突然停住,问右侧有位白发苍苍的老矿工:
“大爷今年多大了?”
老矿工道:“49,不算大,显老。”
“老婆也在矿里上班?”
“唉,几年前矿难事故里死了……”
“子女呢?”
旁边有个壮实凶狠的年轻矿工恶狠狠道:“我是他儿子!喂,你是啥官儿,说话顶不顶用?好端端的说下岗就下岗,政府要给我们说法!”
“对,给个说法!”
“今天不给说法不走!”
“没说法放火烧了大楼!”
“连市里的大楼一起烧!”
压抑已久的矿工们终于按捺不住,你一言我一语地嚷了起来,刚才腾出的道儿也被堵住,将方晟等三人团团围在中间。
方晟连续几次要说话,都被波涛般的抗议声所淹没,何超在旁边叫破了嗓子也没用。
这时鱼小婷突地喝道:“闭嘴!”
很奇怪,她的声音并不高,也不象寻常女子那样尖利,相反显得有点低沉。但这一声似乎蕴含了内力,稳稳地、清晰地传到每个矿工以及车里领导们耳里,仿佛她就站在身边说话似的!
不,就象戴着耳机的效果。
同时这一声隐隐有股凛然杀气,好像半夜三更有人持刀站在面前,不禁油然生出寒意。
矿区大门前五六千人,就这样被鱼小婷一声断喝弹压下去!
尤如张飞屹立长坂坡那声断喝!
小婷好样的!
方晟暗暗给鱼小婷点了声赞,故意等了近十秒钟,接过何超提前准备的电喇叭沉稳有力地说:
“矿工兄弟们,我叫方晟,新来的市长,对,百铁市市长!”
人群里窃窃私语:
“这么大干部啊……”
“这么年轻的市长,八成走后门升上来的!”
“市长说话管用,听听他说什么。”
“书计最大,我只听市委书计的……”
这些议论方晟都听到了,毫不介意继续说道:
“今夜站在这里面对咱可敬可亲的矿工兄弟们,虽然是新来的,作为市长我觉得很惭愧!改革开放几十年了,国家日益富强,咱矿工兄弟的日子也应该蒸蒸日上才对,可大伙儿不但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反而面临矿区关停即将下岗的命运,一时半会儿谁受得了?将心比心,如果我在矿上上班,如果我突然接到下岗通知,我也会生气、难过、愤怒,要找领导们讨个说法。矿工兄弟们,所以我来了!”
外围小车里的领导们陆续钻出来,反正也没人关注他们,壮着胆子慢慢靠了上前。
“向矿工兄弟们通报一点,然后我再承诺两点,大家说好不好?”方晟问道。
“好!”
门前响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听得外围领导们心中一震,
方晟道:“通报的一点是,我乘今天上午的飞机刚到龙泽,紧接着一口气分别参加省里的、市里的压缩产能会议,马上还要如今矿里相关人员开会,会越开措施越具体,思路越来越清晰,我们会尽最大限度、最大能力帮助矿工兄弟们!承诺的第一点是,下岗补偿资金绝对在最短时间内发放到位,社会救助、救济等配套措施也会及时跟进;承诺的第二点是,岗位分流和再就业必将优先实施,市里也将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创业,总之请放心,政府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矿工兄弟,也不会把矿工兄弟们扔到一边不闻不问!我们会多发并举,开拓多条渠道让矿工兄弟们选择,最终达到人人有活干,年年有工资的目标!”
沉默了一会儿,有人说:
“矿区都关了,以后所有商店、摊子都得关门,分什么流、就什么业啊,市长在忽悠咱们!”
又有人说:“咱只会挖铁矿石,其它大字不识半个,能干啥呀?”
还有人说:“咱不想工作了,干脆一账算清给个大几十万一拍两散!”
“对,咱们大老粗不玩虚的!”
“百铁到处都靠铁矿吃饭,矿都关了玩什么玩?”
一时间场面又乱了起来。
方晟威严地说:“刚才那位兄弟说的话我不同意!照你们的意思,沿海那些没有山没有矿的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你们不识字,那边个个都是大学生?咱矿工兄弟们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对不对?”
好像有点道理,嘈杂声慢慢小了下去。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以前的说法,咱现在不能紧抱着那种错误的想法!”方晟道,“靠水吃水,现实情况是整个近海海域的鱼都被咱们捕光了,每年都得禁捕几个月;靠山吃山,矿总有被挖完的一天,正如东北那边石油已开采得见了底,到时怎么办?咱们不能光图自己快活把子孙后代的路都走绝了吧!刚才那位不是大爷的大爷,自己挖矿,老婆挖矿遇难了,儿子又在挖矿,难道,难道你想着孙子、重孙都这样一代代挖矿么?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那位老矿工无限感慨地拍拍儿子,那位年轻的矿工还歪着头但若有所思。
方晟道:“转型是痛苦的,我在双江、临海都切身体会到咱老百姓的感受;但转型又是必须的,忍受住改革的阵痛,矿工兄弟们,你们家庭、你们后代会铭记这个伟大时代所有人的付出!打个比方,矿工兄弟们每天上班,家人都在祈祷平安归来,如果转型成功,哪怕在街头卖水果,哪怕在饭店当服务员,哪怕……随便干什么,那么家人祈祷的不是平安,而是多赚点钱吧?”
矿工们哈哈大笑,气氛很快活络起来。
“京都为什么把詹书计和我调到百铁?不是我们工作能力比百铁领导干部高明,也不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而是看中我们能把沿海发达城市的大老板、大集团、大资金带过来,来参与百铁经济建设,来拉动百铁城市发展,从而全面提升百铁人民的生活水平,矿工兄弟们信不信?!”
“信——”
“没听清楚,大点声!”方晟鼓励道。
“信!”
声音足足传到两三里开外,外围领导们面面相觑,为方晟卓绝的化解群体事件能力而咋舌,又对他说的话半信半疑。
人家沿海大老板、大集团、大资金凭什么来?生意场上从来没有活雷锋,赚不到钱,恐怕拖都拖不动、请都请不来吧。
官场先锋 第1329章 落实方案
方晟笑道:“大家有信心,我更有压力,不过我们会努力做到最好!顺便说一句,集团陈董事长为了表达与矿工兄弟们同甘共苦的决心,决定集团所有人停发工资,腾出资金优先解决矿工兄弟们的安置问题,必要时市直机关、区直机关也会停发工资,总之矿工兄弟们安置工作一天不完成,就一天不发工资!大家散了吧,我们还要开会呢。”
唉,又提这碴儿,真是越渲染越象真的,简直被姓方绑上战车了!陈则喜等集团领导郁闷得一塌糊涂。
方晟的话十分富有感染力,尽管八字还没成一撇,矿工们心情却舒畅了很多,隐隐觉得这位新来的市长不简单,肯定有办法,便低声谈论着三三两两四下散开。
一行人来到矿区行政大楼会议室,里面已坐了几十名采矿业务的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以及四五位矿工代表。
连续开会,市领导们都有些累了,落座后先由姚胜平、蔡声、陈则喜讨论成立关停采购业务补偿工作小组人员名单,负责划定补偿条件,测算补偿标准,落实补偿相关工作。
这里陆续有市委常委打来电话通报分组讨论的大方案框架,只有一家集团同意出资而且只出15%用于安置,其它全部由市区两级和矿区买单。
方晟也不辩驳,只把唐峰矿区组商谈的结果说了一遍,笑模笑样说詹书计强调唐峰是硬骨头,现在硬骨头啃下来了,软骨头还不是手到擒来?起码按照三分均等标准,否则我不会同意!
市委常委们神通广大,已经听说方晟硬怼陈则喜且告状到常务副省.长面前了,暗想你拉得下脸,我们都是老朋友呢!
但市长已撂出话来,不谈不行。
十分钟左右敲定后出去了一些人,然后姚胜平宣布会议开始,按惯例请方晟做指示。
方晟看看手表说现在已经凌晨两点四十分,大家都很累,所以指示就免了直入正题,各位谈谈对安置工作的想法,把先前形成的大方案具体化、数据化、可操作化。
集团总经理陈冬先介绍基本情况:
采矿业务共涉及三个部门、五支采矿分队,三个部门分别是:矿质管理检测中心、地质勘测处、矿区质量工程监测管理处,是直接与采矿业务关联且关停后面临撤销的部门,其它如消防、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培训教育等还需要为中下游生产经营服务,可以保留。
三个部门的行政人员连同五支采矿分队管理人员共509人,技术人员327人,矿工4112人。
在待安置的4948人中,经初步评估有270人左右符合提前退休、退养、病退条件,这一块请市委市政府会同集团共同向省里争取即可。
剩下4678人中,有国企正式编制的约1900人,这一块用集团的话说要“硬着陆”,有条件没条件都得消化或分流,主要构成即行政、管理和技术人员,只有少数进单位比较早的矿工是正式编制。
其他2778人——全是矿工,身份其实都是合同工,集团觉得这部分人——按劳务合同里的“因政策变动或地震等不可抗力”,完全有理由解除劳动关系!
昨夜跑到省城闹事的,今晚堵在矿区大门口的也就是这部分矿工和家属,以及被怂恿的“硬着陆”人员。
因为“硬着陆”并非无条件,也并非一视同仁。
高枕无忧的是三个部门行政人员。在百铁乃至黄树,能够进国企是很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职业方向——收入高、待遇好,工作还挺清闲。个个削尖了脑袋往里挤,找关系、走后门、递条子、打招呼,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进了集团分配岗位还有三六九等,最好的当然进总部,那是千里挑一,没省领导亲自过问不可能;其次分布在各矿区的行政部门;再差点就是所谓“下矿锻炼”,到采矿队、车间、公司等一线操作三个月后转岗为管理人员;最差的直接到三产、服务、经营企业,虽然也是国企正式编制,但收入要与业绩挂钩,工作压力很大。
既然属于分流而且是“硬着陆”,意味着要服从统筹安排,不可以挑肥捡瘦,通常会降等安排:
即极少数行政人员充实到其它行政部门;大多数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会到车间、公司。
因为僧多粥少,还有相当数量的人会安排到三产、服务等企业,甚至面临暂时无岗等待安置的境地。
行政、管理、技术人员如此,矿工更不用说了,或者说从开始起矿区和集团压根没把他们考虑在内。
偏偏他们正是不安定因素。
矿工们不仅联合“硬着陆”人员,还有中下游产业的工人以及亲朋好友,倘若火苗被点燃规模真的不下于万人!
集团高层的想法其实跟外面那些矿工一样,那就是:一群大字识不了几个、只会挖矿的糙老爷们,还能干什么?
听到这里,方晟道:“同志们觉得困难重重,我却觉得越来越有希望。在省里听说涉及几万人,到市里经过核算五千人左右,现在数量压缩到三千,绝对数额少了很多嘛。同志们再合计合计还能消化多少——比如说矿洞都要封闭,在此之前要陆续拆除设施、搬出设备,肯定要有留守班子,隔三岔五要派人下矿巡查;矿洞里搬出来的东西都是国有资产,来不及运的必须定点保管、养护,也需要人手;配套的值班、消防等等,同志们不妨集思广益多动脑筋。”
陈则喜冷冷道:“矿工当中有编制的,集团不给政府增加负担,肯定会千方百计分流或转岗,但这样一来已经造成集团编制冗余、人浮于事,未来肯定会有一轮精简机构、优化劳动组合的过程。所以不能因为解决当前迫切问题,就把包袱沉淀成历史问题。”
还是那句老话,集团正式编制人员由集团自行解决,劳动合同工恕难从命。
方晟没吱声。
有先前那场硬碰硬的较量已经够了,强龙不压地头蛇,纵使市长也不能欺人太甚,该退让时还得退让。
何况陈则喜说得有道理。
方晟一向反对把难题搁置起来留给后人,主张谁的任期谁负责到底——国企家大业大,也撑不住吃饭的人太多、干活的人太少的局面。
孙深笑道:“机械加工、重型设备运送投放、钢铁车间等等都要有力气的工人,可以安排一部分矿工嘛,反反复复就那几个动作谁学不会?”
“集团要打足名额啊,关键时刻可不能留空档,孙书计和我每天都在这儿盯着呢。”蔡声打着哈哈说。
孙深、蔡声经常与陈则喜打交道,彼此熟悉得象哥儿们似的,私底下都是嘻嘻哈哈闹成一片,所以拿出软磨硬泡的招数陈则喜也没办法。
这期间方晟不停地接其它组常委关于安置方案的电话,再打电话跟詹印商量,进进出出会议室十多个来回。
天快亮的时候总算拿出一个初步实施方案,内容如下:
一是集团方面切实负责内部消化关停采矿业务后正式编制干部员工共1900人,这是硬任务。
二是为贯彻落实省市两级党委指示精神,为稳定社会治安、解决困难职工下岗分流工作,集团再拿出200个岗位用于安置劳动合同制工人。
三是确立安置补偿的八字原则,即“转岗少补,下岗多补”,凡集团内部消化的人员,不管分流到哪个岗位,也不管对岗位是否满意,一律象征性补偿5000元“转岗补偿金”;正式下岗人员凡在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上签字的,可以获得测算后的一次性“下岗补偿金”,并逐月领取“安置过渡期生活补助”,最长期限六个月。
六个月后地方没能实现再就业、自己也没能找到工作的下岗人员怎么办?这是参会人员最大的难题,也是最现实的难题。
市区两级政府反复斟酌,准备通过增加交通协管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企业保安;夜间巡逻队等方式,安置约500个岗位。
还有2000名下岗矿工怎么办?关系到2000个家庭呢。
百铁以矿业为主,眼下关掉那么多矿区,中下游产业将遭受重创,全市经济不可避免在原本下跌通道上再度经历断崖式探底,百业凋零,消费能力大幅降低,单凭铁业区非但不可能消化文化素质低、学习能力弱的下岗矿工,恐怕还会产生更多失业人群!
讨论到这里参会人员均昏昏欲睡,呵欠连天,都快顶不住了。
方晟环顾众人,带着从容而自信的微笑道:“一天一夜没休息,同志们都辛苦了,不过,接下来贯彻落实安置方案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具体而琐碎的矛盾,大规模群体事件、个别极端暴力事件等等将大概率出现,同志们要振作精神提起干劲,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现场——白天、晚上、深夜都得如此!各层级安置领导小组要划分片区,领导都是第一责任人,出了问题我不管特殊情况,只拿你是问!”
说得参会人员真的“精神一振”,打瞌睡的也惊醒了。
官场先锋 第1330章 透水事故
“这个……”略一迟疑孙深说话了,“当然矿区情况非常复杂,有时候的确难以掌控……从市委市正府角度出发要尽力而为,大家努力做了但没达到效果,我想在责任追究层面也会有个说法,这一点想必方市长也能理解。”
市委常委在公开场合发表与市长相反的意见,在沿海省份非常罕见——通常形成的默契是有意见关起门来吵,不把分歧公开化。说明同样在体制内,地区差异还是非常大的。
毕竟初来乍到,方晟也不跟他争辩,继续说:“已经落实好的事项请各单位各部门贯彻到位,还有2000位工人怎么办,我想是问题也不是问题。是问题,从目前情况看确实没法安置了,作为地方一级组织,我们也不能让企业承担太重的负担;不是问题,上级把詹书计和我派到百铁是压了担子的,发展地方经济首当其冲,经济搞上去了就业还是问题吗?从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分流是大势所趋,百铁也将有这样凤凰涅槃的过程。2000位下岗工人再就业,今夜——噢,都到早上了,我的意见是暂时搁置,还有六个月缓冲期嘛对不对,我们且战且看到时拿个综合配套方案。”
拖字诀是体制最常用的手段,领导们自以为心领神会,都微笑着鼓掌通过。
接下来铁业区委、矿区、唐峰集团等三方面还得分头开会做具体部署,约定上午10点整碰头。
方晟总算争取到难得的几个小时休息时间,从昨天到现在,他已整整24个小时没合眼。
来到矿区招待所房间,躺下去没一秒钟方晟就沉沉睡着了——太累,一大堆烦心事堵在心里,不如抛开一切什么都不想。
鱼小婷站在走廊间来回踱步,听着里面香甜的鼾声心疼不已:以她跟随方晟的经历来看,这次是最仓促最糟糕的开局,对当地情况全然不了解,却被迫冲到第一线处理最麻烦的争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