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官场先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岑寨散人
她潜入百铁是摸了些情况,细述起来恐怕得两三个小时,眼下方晟连二十分钟都抽不出来,必须马不停蹄到处堵枪眼。
关键时刻詹印可离开得不是时候啊!
这个深不可测的家伙,会不会节骨眼上给方晟上眼药,存心置之度外看好戏?
按说不至于。
与当年和吴郁明同赴鄞峡上任类似,面对盘根错节、官企暧昧的地方势力,联手一致对外是唯一选择,倘若一二把手先斗起来,这场仗就不要打了。
正想得出神,手机响了——是方晟的手机。
平时方晟休息、开会,手机都放到何超那边,这会儿何超也累得不行,鱼小婷便兼了秘书工作。
拿起来一接,徐徐道:“您好,我是方市长的司机,他开了一夜会正在休息……”
对方语气急切,不等她说完便打断然后滔滔不绝,听到一半鱼小婷脸色大变!
“砰!”
鱼小婷打开门把熟睡中的方晟摇醒,沉声道:“快醒醒,詹印被炸伤住院了!”
“什么?”
方晟脑子一个激灵,一下子坐起身来:“怎么回事,伤势严重吗?”
不会壮志未酬身先死吧?!
鱼小婷道:“事故发生在省信访局接访会议室,当时的来自四个市的几十名下岗矿工,正在交流沟通时有个失去理智的矿工引爆怀里揣的炸药……引爆炸药的和左右两位矿工当场死亡,幸好引爆瞬间有两位保安在主席台正面形成人墙,几位省市领导仅受不同程度轻伤,造成三死十一伤,包括詹印,还有龙泽市孟大舟!”
“一下子炸伤两位市委书计,这是惊动京都的大案啊!”
“省.委通知你暂时主持工作,直到詹印伤愈出院。”
听到这里方晟已彻底清醒过来,坐在床边想了会儿,道:“立即送我去省城探望詹印,于公于私都必须走这趟,嗯,然后……”
才说了一半,蔡声不顾礼节地径直冲了进来,脸色煞白地说:
“方……方市长,7号矿井透透透透……透水了!”
“透水?”
对于矿区管理方晟完全是外行,连“透水”这个词都懵懂,迟疑地反问了一句。
蔡声简洁解释道:“就是地下水淹入矿井工作面!”
方晟呼地站起身,紧张地问:“井下有没有工人作业?”
“有,14个矿工……”
霎时方晟冷汗都迸出来了,边匆匆往外走边说:“立即按应急预案组织抢救,不管多大代价必须把矿工兄弟们都救出来,不能死一个人!”
“消防部门正调集两台大功率抽水机赶过来,但发生事故的井口距离矿底有90多米深,井下3个巷道已全部灌满水,通往地面的斜井也被淹没,救援难度很大!”
“井下作业矿工有没有自救办法?以前遇到过类似事故没有?”
“向方市长回报,井下都有预先修筑的避难硐室,平时矿区按季做一次应急演练,透水事故发生时只要不慌不乱应该来得及进入避难硐室。”
“唔……”
方晟也说不出什么指示,含糊问道,“成功救援的把握有多大?”
蔡声沉重地说:“这就是我冒昧打扰方市长休息急于回报的原因,根据经验,成功救援的概率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
方晟心头重重一震,停下脚步审视对方,道:
“坦率说在矿井事故方面我是外行,照正常理解发生透水就要组织人手把水抽出来,然后躲进避难硐室的矿工就能获救,是这样吧?”
“方书计说得对,可此次透水量很大,按每台大水泵400立方排水量计算到明早能达到一万立方米,照此进度水位降至矿工有可能避难的地点需要两周时间!”
“透水量十多万立方?”方晟大惊。
“透水往往都从地下河暴泄进来,水量……这边水泵抽水,那边还在不停地渗水,完全是在抢时间跟后续透水赛跑。”
“避难硐室里有没有淡水、食物以及御寒衣物?”
“没……没有……”
“没吃没喝,顶多坚持三五天吧?”
“向方市长回报,他们都是很有经验的老矿工,乐观估计撑个六七天,所以在水位降低到抢救线前要打通生命通道。”蔡声道。
生命通道又是什么?!
方晟避开疑问直接问道:“怎么打通?”
“其实相比饮用水和食物,最麻烦的可能是矿井里避难硐室等没有被水淹到的地方已形成真空,缺氧将是致命因素,”蔡声抹了把冷汗道,“所以马上就要组织钻孔,根据预估矿工可能避难方位探测生命通道,一旦确认就全线打通,并向里面输氧、投放营养液……”
“那存在什么问题?”方晟知道蔡声急冲冲来回报绝非科普救援常识,肯定有解不开的症结。
“二十分钟前看到黄总工程师提供的地形图以及技术人员现场分析,为到底采取哪种方案,姚市长跟陈董事长吵起来了,谁也不服谁……”
“多钻些孔就是了,还有什么技术障碍?”
“从哪儿钻孔、怎么钻孔是有讲究的,而且钻的孔也不宜太多以免对今后矿井维护管理有影响,”蔡声解释道,“一方面钻孔机数量有限,不可能大面积作业;另一方面钻孔深度达一两百米,方向判断错误的话救援根本来不及。”
方晟皱眉道:“需要我做什么?”
“就是……现场拍板探测方案……”蔡声声音越说越低。
方晟又停住脚步,阴沉且恼怒地看着蔡声。
让一个对矿井救援,不,对矿区管理都一无所知的领导拍板专业方案,且事关14条人命,摆明了推卸责任、给领导挖坑!
看出市长的愤怒,蔡声连忙解释道:“方市长别误会,我我我……真没别的意思,钻孔探测是打通生命通道的第一步,黄金时间是前五个小时,还包括设备运送投放、安装测试等环节,眼下两位领导争执不下已快过去一个小时了,实在……实在耽搁不起啊方市长!”
方晟厉声说:“你是矿区负责人,也具备专业常识,你是什么选择?还有那个总工程师,不是说关键时刻只懂得捧地图、拿数据,要有切实可行的专业意见!”
“我……我赞成陈董事长的方案,可黄总工程师觉得姚市长想法更具操作性……”
“以前矿井事故的救援方案谁拍板?”
“一般是我和黄总工程师现场指挥,这回情况特殊……”
方晟不容置疑地说:“有什么特殊?叫姚市长和陈则喜别掺和,到底哪套方案你跟黄总工程师商量后直接决定!”
没料到匆匆忙忙来请示报告,反将要命的绳索套到自己脖子上!
蔡声满嘴苦水,苦涩地说:“方市长,要是平时我肯定不会推三阻四,可眼下矿井即将关闭,万一出了人命后果不堪设想……”
方晟敏锐地说:“怎么,蔡声同志怕担责任?不要紧,我陪你去临时指挥部,方案决定后所有在场领导都必须签字,包括我在内!”





官场先锋 第1331章 事急从权
这番精彩的对话后来被何超一字不漏地发表在系列回忆篇章里——因为种种原因,他未能被有关部门批准撰写回忆录,只能隔三岔五地在各大报刊发表文章。
何超感叹方晟之所以是独一无二的方晟,就在于面临突发事件时高看一线的思路和敏捷反应,这使得他从体制熠熠生辉的群星中脱颖而出,成为那颗最闪亮的明星!
辗转多地为官,百铁赴任对方晟来说恐怕是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从下飞机起一连串事件接着事故,简直令人应接不暇,换寻常领导干部恐怕已经崩不住了。
很可能稀里糊涂一脚就迈进坑里。
以钻孔方案为例,很多体制里的人看到何超记载的前段文字后自我设想,不外乎两套方案:一是临时召集专家论证,选择最可行的方案;二是在姚胜平和陈则喜之间作出选择。
总之都建立在专业技术基础之上,由领导直接拍板。
方晟却成功地跳出专业枷锁制约,抓住矿井事故处置流程的问题,反将蔡声圈了进去。
至于在场领导共同签字,那都是摆摆样子以示共同承担责任,实质担子还压在蔡声和黄总工程师身上。
一行人来到7号矿井,几十名家属呼啦围上来跪了一地,请求领导尽快部署抽水和钻孔,尽快救人。
看着这些手脸都黑黝黝、焦急万状的家属们,不知为何方晟鼻子一酸,差点忍不住掉下泪来!
昨晚那些沉默不语的下岗矿工们,今天这些愁容满面的矿工家属们,让方晟深深体会到社会最底层百姓的痛楚和无奈。
被生活的压力迫得直不起腰,坐在家里却祸从天降,然而谁能帮他们,又有谁愿意俯下身体倾听和感受?
心存怜悯,应该怜悯的就是他们呀!
方晟情不自禁想说两句,却被鱼小婷不留情面地一把拽到身后,低声警告道:
“小心点!”
铁打的鱼小婷考虑的是安全。
詹印被炸案尽管细节还未公布于众,已经给鱼小婷敲响了警钟,那就是矿区遍地都是雷管、火药等等,管制远远不及沿海地区,稍有点常识的手工制作炸弹简直小菜一碟,因此必须严加防范。
后面秘书和工作人员一拥而上,扶的扶,哄的哄,劝的劝,以登记等理由把家属们带离现场。
此时两台水泵已铺设好管道开始作业,声音轰隆隆异常嘈杂。
“附近矿区有没有大功率水泵?可以紧急调来一起抽嘛!”方晟大声说。
陈则喜假装没听见,不予理会。
姚胜平道:“水泵是救命的玩意儿,要确保随时派上用场,把人家矿区的东西调过来,谁敢拍胸脯保证下一刻矿井不出事?”
“那倒是,”方晟暗想这里面名堂还挺多,想了会儿又说,“以后不妨以市为单位购置两三台备用水泵,一旦发生事故赶紧投放现场。”
“水泵那玩意得经常使用,定期保养,长时间搁那儿又不行,”姚胜平道,“况且百铁大多数是山路,运来运去几次颠簸就完了。”
方晟摇头道:“这样子慢吞吞的看着焦急啊,如果碰到雨天地下河水位上涨那就雪上加霜了……”
“还好,百铁就是雨水少,所以百铁只有抗旱指挥部,没有防汛。”陈则喜难得应了一句。
临近中午,省警备区直升飞机轰鸣而至,送了几位京都电视台记者过来做实地连线采访!
从成千上万下岗矿工上访、詹印等市委书计被炸到7号矿井透水,有关此次黄树省强行关停矿区的消息被捅到网络,引起空前激烈的讨论,京都高层也获悉相关情况表示关注,电视台记者得到指令做实地采访以取得第一手真实资料。
据说,高层很可能重新审视关停矿区方案,下一步做些政策方面的调整。
这么做好像有否定正务院改革思路的意思,实质打的是黄树领导班子的脸,因为方案涉及的其它省份都顺利推行,唯独黄树闹出这些乱七糟八的事儿,岂不说明领导无能?
据上午各路电话汇总的消息,上午陶之亮和尚昭已急赴京都说明情况——京都向黄树派了六位副省级干部,一场爆炸撂倒两位即詹印和孟大舟,此外大肃市长窦晓龙在关停矿区解决群体事件时混乱中被打伤。六员大将折损其三,京都方面不能不怀疑地方势力有意为之,把尚未掌握具体情况的空降干部仓促推到第一线!
可想而知往后的处境会稍稍改善一点,但不是现在,现在的问题是处理好尖锐而直接的矛盾,把掀起的风波平息下去。
京都电视台记者跳下飞机后立即相互配合做好布置,站在矿井口实地采访相关领导——
不知是不是有人事先吩咐过,唯独放过了方晟。
记者显然事先做过功课,从采掘作业面出现透水预兆到报告矿井调度室;是否发出警报;是否进行加固支架、探放水等一系列流程反复诘问,把姚胜平、孙深、蔡声等一干领导问得满头大汗,把陈则喜问得左拙右支狼狈不堪。
可没人敢流露半点不耐烦或负面情绪,现场连线,全国人民包括京都领导们都在看着呢。
其实记者问这么多问题,核心意思只有一条:矿井早在夜里就出现透水预兆——巷道壁“挂汗”、作业面气温骤然降低、淋水加大、出现压力水流等等。如果矿井调度室接到报告后及时采取措施,通知正在矿井作业的矿工撤离,完全可以避免这场悲剧发生!
然而当时调度室工作人员在干什么呢?一名值班干部参加夜里的骨干会议,到天亮才结束;一名值班员与家人长时间通话,因为其亲戚在詹印被炸案中不幸被波及,当场被炸身亡。
在透水即将发生,矿井里出现“水叫”的时候调度室终于反应过来赶紧逐层回报,但是每个环节的领导都在开会,一番周折后还没来得及作出决定,灾难已经发生了。
记者没有明说,话里话外给全国人民表达的意思是省里一刀切下达关停矿井任务,市里再一刀切分解任务,大会连着小会层层部署落实,却疏忽了矿井管理最基本的安全问题!
始终站在不远处角落里的方晟暗呼侥幸,猜想可能卫卿那条线打过招呼,不然以这班伶牙俐齿记者的风格怎会轻易放过一方主正大员?
无冕之王就厉害在这里,天不怕地不怕,特别京都电视台下来的等于办“皇差”,所到之处大小领导望风而逃。
当然了,即使被现场采访心方晟的口才也不怕,今天才算上任第二天,领导班子人都认不齐怎么开展工作?
下午一点半,现场连线采访工作基本结束,姚胜平虽然刚才被问得头大,这会儿还得打起精神和孙深商量把这几位祖宗安排到哪儿吃饭休息,才说了两句天色陡地暗了下来,紧接着飘起了毛毛细雨,转瞬倾盆直下!
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了!
号称“就是雨水少”的百铁,就在水泵加紧抽排矿井透水的时候开始下雨,这意味着降低矿井水位的时间会大大延长。
方晟立即将领导们都召集到角落里,沉声道:
“事急从权,我提议采取果断措施从其它矿区调集大功率水泵!”
“不行!”
“矿区水泵自用不借是规矩!”
“山区降水后各矿区透水压力都很大,水泵调过来,别的矿井出事故怎么办?”
一片反对声中,陈则喜的嗓门最大,也有嚷给京都电视台记者听的意思。其实根本不要他嚷,那边已悄悄把拾音设备移过来了,就打算全程直播百铁市委紧急应急会议。
方晟更加冷静:“各位担心别的矿井‘万一’出事,可这里已实际发生了!每个矿区都有两台水泵,调一台过来参加抢救能出什么大问题?”
陈则喜轻蔑地说:“方市长您可能长期在沿海地区工作,不熟悉矿区工作!水泵自用不借这六个字是矿区多年来用鲜血和灾难换来的经验,我们必须心怀敬畏,请勿用权力和狂妄去挑战它!”
众人非但不觉得他出言不敬,脸上都是“有道理啊有道理”的模样,包括上午跟陈则喜吵得面红耳赤的姚胜平。
压力全在方晟这边。
身为市长,众目睽睽下被手下和国企老总否决意见,可想而知威信将荡然无存!
等场面稍稍静了些,方晟沉稳有力地说:“外行不能领导内行,在技术层面的确如此,但遭遇重大灾害事故我们不能仅仅拘泥于技术!同志们,如果困在矿井下的14个矿工兄弟当中有你们哥哥、弟弟、儿子、侄子、外甥……同志们还会这样无动于衷?还会任由其它矿区水泵闲置,这边水位却降不下去?在困难面前我们当领导的不是回避困难,而是解决困难,化解危机!好吧,我是外行,现在我以外行领导身份拍一次外行板,我命令现场立即腾出空档,同时从附近六个矿区调集6台大功率水泵过来参与抢救!出了任何事故,我方晟一个人承担责任!为了14个矿工兄弟,方晟愿意冒险!”
所有领导都呆住了。




官场先锋 第1332章 冒险救人
现场都不知道,方晟这番话已通过高清画面传播到千家万户,不知多少矿工感动得热泪盈眶,不知多少老百姓大声为方晟喝彩。
冷场二十秒钟,蔡声附合道:“方市长说得对事急从权,雨这么大不增加水泵不行。”
“是的,救人要紧。”姚胜平道。
孙深拍拍陈则喜的肩道:“既然方市长安排下来了就严格执行,附近六个矿区有两个属唐峰集团,则喜直接下令吧,其它四个矿区我们设法协调。”
方晟又加了一句:“六台水泵限在两个小时内抵达这里,慢一秒钟事后我要找当事人算账!”
领导们散开后,记者拿着话筒来到面前,直入正题道:“听了方市长铿锵有力的指示,我们着实替您捏一把汗呢。目前最担心的局面是水泵调过来后矿井水位下降有限,没能救出咱矿工兄弟,而其它矿区突然发生透水事故,一台水泵远远不够!请问什么信念让您做出这么冒险的决定?”
这在采访上叫做“垫话”,让被采访者做一番慷慨激昂的发言,刚才那班领导们都没享受到这等待遇。
方晟略一沉吟,道:“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思考怎么成为合格的领导干部,或者说以什么标准去衡量。我认为,领导干部如果做不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至少要做到善待百姓,尊重生命,让人民群众过上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生活!从这个角度出发,我甘愿冒险……刚才其他领导同志的意见也正确,订好的制度是不应该随意违反,从这个角度讲我有违规之嫌,但14个矿工兄弟的生命高于一切啊!做四平八稳遵守规章制度不出差错的太平官,为生命拿前途去赌的热血男儿,方晟选择后者,谢谢!”
记者听得忍不住流泪,哽咽道:“支持方市长,支持为民请命的好市长,我代表矿井下14位矿工兄弟感谢您!”
詹印半躺在病床上观看了悲情而又感人的现场连线,心口一阵阵绞痛,使了个眼色,秘书知趣地把电视关掉并扶他平躺下去。
人啊,能力、人脉、背景等等都很重要,但一票否决权的却是官运。官运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都在左右每个人的人生。
朱正阳能力、机敏、背景都不如方晟,靠着勤勉和仁厚先后被肖挺和刘首长偶遇,仕途反而跃居方晟之前。
明月,一位普通的山里女孩,因着镇领导们相互推诿而冲到第一线得以向方晟回报的宝贵机会,从而转入仕途快车道;再因为夜里加班遇到桑首长,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得以破格提拔。
官运差呢?不管哪个环节都差一点,明明唾手可得偏偏总失之交臂。就象何世风,就象吴郁明,就象今天的詹印。
从内心讲,前天夜里被陶之亮电召到省城途中时,詹印有点小得意,也有点幸灾乐祸看好戏的心理。相比轻车熟路的群体事件,关停矿区、解决下岗矿工再就业等等问题千头万绪,想想都头疼。
抵达省正府与省.委秘书长、信访局以及孟大舟等领导会合后正面接触下岗矿工,两个回合后便感觉压力很大,因为这些人根本听不见解释,也不管什么宏观调控、方针政策,统而总之反复怒吼四个字:我要吃饭!
好不容易把上千人请到大会议室坐下来面对面交流,毕竟久在边陲,詹印敏锐感觉到会场里酝酿着隐隐杀气,特意把会务负责人叫过去要求加强安保工作,遂临时安排三名保安假装摄像不时在主席台前游动。
这个举措救了主席台领导们的命,而作为人墙的保安都受伤严重。
爆炸瞬间詹印双手护住头部,结果手臂、胸口被多个铁片钢珠击中,还好心脏部位无碍。
事发后京都大哗,詹老爷子驻着拐杖去找最高层“谈谈”,那边同样受伤的孟大舟、窦晓龙的父亲也纷纷致电,不便公开对大规模压缩产能关停矿区不满,却把怒火发泄到黄树领导班子身上,什么难听的话都有。
此外于家、沈燃等也侧面“献计献策”,指出任何工作切忌一刀切,切忌急功好利,把年轻领导干部轻率地卷入地方复杂事务是拔苗助长,到头来得不偿失。
从桑首长到刘首长都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不可避免要传递到黄树,因而出现陶之亮、尚昭取消所有活动紧急赴京说明情况那一幕。
不过如爱妮娅、冉汉增等人所说,上层的事儿得慢慢来,当务之急要把手里的活儿处理妥当,这属于加分项目。
午饭在7号矿井前凑合吃的,包括方晟和记者在内或蹲在地上,或倚着墙边草草拨拉几口盒饭。
下午三点左右,探测生命通道的钻孔工作有了进展,16号管道隐约传来有节奏的敲击声,有可能是受困矿工发出的。守候在现场的矿工家属们发出欢呼声,经验老道的姚胜平、陈则喜等人要求按约定紧急信号保持联络,同时做好输氧和投放营养液的准备。
雨还在不停地下,越下越大,到下午三点半矿井水位反而上涨了一点二厘米,领导和救援人员心都揪得老高。
幸好四点钟前按照方晟要求六台大功率水泵全部到位,迅速安装调试后一字排开,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测算一下按这样的速度大概什么时候能降到安全线?”方晟问。
黄总工程师说:“顺利的话大后天,如果雨早点停下来会提前些。”
方晟皱眉道:“这么长时间啊,那就必须确保生命通道保持畅通,让困在井下的矿工感觉到生存希望。”
1...484485486487488...12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