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神医毒妃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杨十六

    淳于萱说得慷慨激昂,君慕息却听得平平淡淡,表情都没起一丝波澜,他甚至都没有搭理这个事,只是又问淳于萱:“我前两日见过一位王子,似乎也要与国君陛下求什么,陛下没有答应,还斥责了那位王子。想来是陛下对王子们比较严厉,对公主们比较宠爱了。”

    “切。”淳于萱一撇嘴,“他们算什么。虽然宫里都称为皇子,不过你叫他们王子我到是更爱听些。他们算什么皇子,一群小畜生而已,公主也不算,小贱蹄子罢了,父王凭什么对他们好我可不一样,我是独一无二的,琴扬你一定要记住,我跟他们是不一样的。”

    君慕息不好再问,但略一思量便也有些分析,这意思是,那些孩子是妃嫔与形父生的,而这位大公主淳于萱却是国君亲生的,是歌布唯一一个国君亲生的孩子。所以对于她,歌布国君几乎是溺爱的,即使是她想嫁给一介平民,国君也不得不成全。

    “琴扬,一会儿我们一起去见父王好不好”淳于萱又往前凑了凑,“咱们去问问父王何时赐婚,我真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嫁给你了呢!”

    君慕息再皱眉,“多谢公主抬爱,每日下晌我都会到前殿去为国君陛下抚琴,公主想去我自是不能拦着。至于赐婚一事国君既然点头,也容不得我拒绝。”

    “可是你并不高兴。”淳于萱沉了脸,“我看得出来,你一点都不愿意娶我。不过没关系,就像你说的,只要我父王点了头,就容不得你拒绝。到时候你就住进我的公主府,是为我的驸马。对了,你有亲人吗虽然是驸马入公主府,可你若有至亲,也是可以一并过去作个见证的。琴扬,你有没有亲人父母兄弟姐妹”

    君慕息摇头,“凤乡城内人人皆知我父母早逝,也无兄弟姐妹,所以没有至亲。”他说到这里,忽然顿住,思量一会儿再开口道,“到是有一位远房表叔住在邻城,虽然是表叔,但小时候还是经常往来的,我还记得他对我十分疼爱,每每来凤乡探亲,都会给我带好吃的。成亲如此大事,家族若没有一人来做个见证,公主颜面上也不好看。所以我就想,到时最好可以把表叔接过来。”

    淳于萱很痛快地点头,“这是自然,没有什么难的,我就可以为你去办。邻城不远,等日子定下来之后,我提前两人派人去接,你只要把住处告诉我就好,别的不用费心。”

    君慕息“恩”了声,“好。”随即叹了一声,“我许多年没有见过我的表叔了,很想念他。”

    淳于萱也跟着叹气,“说起来,我也许多年没有见过我的叔叔了,那不是表叔,是亲叔叔。”她站在原地,神色有些落寞。“那时候还住在王府呢,我叔叔是太子,我父亲只是个王子。叔叔那时很喜欢我,只要一有空就会到王府来看我,还会接我到太子府去小住。我那时还四五岁吧,有些事情记得并不是太清楚,许多事都是母亲讲给我听的。她说叔叔是个好人,从不吝啬太子府里的东西,只要他觉得好的,都会分给我一份,王爷爷赏了什么给叔叔家的表妹,他也都会为我也要一份来。”

    淳于萱说起这位叔叔,十分感慨,“我跟任秋雁关系不好,是因为她们家仗着宫里的贵太妃,总是不把我放在眼里。那位贵太妃也是一样,仗着小时候养过我父王,如今在宫里活得俨然皇太后一般。可她算什么太后,太后知道疼自己的儿子,她只一味的疼她的女儿一家。”

    君慕息这还是头一次听她提起那位贵太妃,虽然对这个话题也有几分兴趣,但他扯出一位邻城的表叔来,可并不是为了听与贵太妃相关的事。他要听的是前太子,淳于萱的亲叔叔。

    “小时候的事,你记得到是清楚,与我一样,我也能记得我的表叔做一种面果最好吃,会放些糖,小时候为了吃这一口面果,每一天都盼着表叔能来串门。只是后来他似乎与我父亲之间发生了些不睦之事,我长大之后两家就甚少往来了。”

    “你比我幸福。”淳于萱说,“至少你的表叔就住邻城,不管平日里往来多与不多,大婚的时候他还是能过来的。我就不一样了,我的叔叔也与我父亲发生了不睦,我父亲把他给关起来了,即使是我大婚,也是不可能放他出来一次的”




第1172章 父辈你死我活,我却还记得他
    君慕息的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拨动了一下,只一下,琴声凄凄,听得淳于萱心里头更加难受,儿时的记忆也更加的强烈,甚至许多她已经忘记的事情也被想了起来。

    一时间,淳于萱泪流满面。

    “琴扬,你说如果我去求父王,请他在我们大婚之日把叔叔给放出来,他会同意吗”

    君慕息摇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说的叔叔就是歌布的前太子,是你父王同父异母的弟弟。这件事情歌布众人皆知,按说是没有可能被放出来的。但是你之前也说了,你在你父王心里头的份量与别人是不同的,或许你去求,他就能同意了。不过”他顿了顿,抬起头道,“我并不赞成你为这件事情去求你的父王。”

    “为什么”淳于萱不解,“你是怕激怒我父王”

    “是。”君慕息实话实说,“你父王为人多疑,你前脚从我这里离开,后脚就去找他说这件事情,你觉得他会怎么想你那叔叔是他心里头的一处疙瘩,触不得。”

    “现在就去说确实是会牵连你。”淳于萱也不是傻子,更是明白她父亲对死牢里那个叔叔有多憎恨。所以她不能连累琴扬公子,否则非但婚事不成,保不齐还得搭上琴扬一条命。她是跟任秋雁置气,但她也是真的喜欢琴扬公子,所以这件事情需得有个策略。

    她想了一会儿,再道:“我过两日再说,这两日我也不过来见你,到时候再提起这个事,就与你无关了。至于我,你放心,别说提一位叔叔,就是提这个王位,我父王也是舍不得把我怎么样的。毕竟他在这世上就只有我一个孩子,其它的那些都是耻辱。”

    淳于萱走了,君慕息的琴声又起,情绪里却多了几分思考。

    如若淳于萱真的说动国君把死牢里那位给放了出来,那这场大婚,他还非结不可了。

    歌布死牢戒备十分森严,不但有重兵把守,里面还有多重机关。据说机关是国君亲自布下的,除了国君自己之外,就只有那位大卦师巴争才知道,即使是把守死牢的那些禁军和狱卒们,也只知道自己负责区域的机关,多走一步都是个死。

    除此之外,歌布国君养的那头狼也常年在死牢外头徘徊,见着生人就扑,很难接近。

    他不是没有试过进入死牢,狼到是好糊弄,但里面的机关却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弄得清楚的。试了两次之后就作罢,只留在宫里,等待合适的机会。

    再过些日子是贵太妃寿辰,据说每年贵太妃寿辰,国君都会大肆操办,届时会有许多人入宫,他本是打算到了那日再趁乱行事,想办法把人给救出来的。

    不过那也只是想办法,具体什么办法他还没想出来,到底能不能成功还不一定。前太子淳于诺也有许多死士在外,几乎每年都会想办法闯死牢救人,但是十几年了,从来都没有成功过,可见那死牢绝不是好入之地。

    所以最好的办法其实还是人能够从死牢里走出来,只要离开那座死牢,一切就都好说。

    淳于萱的出现给了他一个契机,如若那位公主真的说动国君能把死牢里的人给放出来一天,那么他便豁出去做一场大婚之戏。只是这样也有弊端,凭白的伤害了一个单纯的公主。

    他是觉得淳于萱挺单纯的,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儿傻。虽然为人骄横跋扈,说话也经常不像个姑娘家那样矜持,但实际上她这人把所有的心思都写在了脸上,都表现在了外面。她在算计什么在想什么,所有人一眼便看得出来,完全藏不住。

    还有她说起她的叔叔,父辈虽为死敌,可是在她心里,叔叔就是那个小时候经常接她到家里去玩耍的亲人。即使父辈已经你死我活,她依然能记得一切最初的模样。

    这便是难得。

    淳于萱走了,宫人们一个一个的都走了回来,继续在宫院里打扫忙碌。

    君慕息偶尔能听到宫人们小声议论,说他攀附上大公主,以后可就是驸马爷了,身份一跃千里,再不是从前的一介草民。

    也有人说,他不过是仗着长了一张好脸,就被公主相中了去,这样跟外头的小白脸有什么区别说好听了是驸马,说不好听了就是卖皮肉的。

    他听了便听了,也无所谓。于这里本就是个过客,他便只做一个过客就好。至于琴扬,这是他与他之间的交易,事后他必会将其它排好。当然,即使是安排不好也没什么,交易本身,琴扬就没要求他善后,也无所谓生死。

    近日国君散朝晚,只因今年寒冷的天气持续得过久,现在都快四月里了,歌布大地基本还是冻着的,一点都不见暖。人穿厚衣没什么,但是耽误了春种,怕是今年又要没有好收成。

    其实歌布每年收成都不是特别好,因为一年里有多半年都是寒冷季节,所以庄稼只长一季,还得看天公作不作美,到了夏日里会不会起大风,下大雨。

    往年也就是操心夏日会不会有天灾,却没想到今年还没等到夏日呢,就得开始操心了。

    朝臣回禀民间疾苦,淳于傲听着也着急,但是再着急有什么用,他又不能命令老天爷让天暖合下来。只是有人提出朝廷要做好赈灾的准备,希望能够从各方面节省开支,包括后宫,以及军队,以备不时之需。甚至还有人提出不要再参与他国内乱,以保歌布元气。

    整个早朝,淳于傲的脸都阴沉得什么似的,那几个提什么参与他国内乱的,明里暗里指的都是东秦大年夜那档子事。歌布虽未明着出兵,但也着实借给郭问天不少兵马,也派出了大量的探入混入东秦。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要用大量的金钱去支撑的,歌布再怎么不愿意付也,也不可能一毛不拔,甚至国库因此还伤了些元气。

    这是他的一次失误,也怪他当初没有听巴争的话。可是他又觉得也不能怪他,毕竟巴争卜出的那一卦换了谁谁都听信不了。当初巴争同他说:“如若助力郭问天攻打东秦,便可见识到什么是天雷滚滚,什么叫神仙打架。”巴争劝他不要掺合,可他到底还是掺合了。

    那场战役的结果是郭问天大败,二十万大军一个活口都没剩下。那里头还有他歌布的将士啊!大军之外也有他歌布的探子,都随着神仙打架死了个干干净净。

    有人传说那是真正的神仙下凡,用的尽是法术,绝不是这世间本该有的兵器。他不信,可是巴争也如此说,他就只能信了。时值今日他也后悔当初的决定,可是做都做了,哪有后悔药可吃。到也有好处,至少让他知道了东秦的手段,也好据此改变战略。

    他心里想着这些,殿下大臣也渐渐起了分歧与争执。一方面坚持不要再参与他国内斗,且不要主动挑起战事,试图侵占东秦。要认清歌布与东秦的差距,更要认清自己国库里有多少银子,粮仓里有多少粮食,军营里有多少将士。歌布拿什么去跟东秦拼啊再这样下去万一真的激怒了东秦,那就是大军压境,民不聊生。

    另一方面则驳斥这些人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说我歌布神威,哪有你们说得那样不堪即便东秦地大物博,我歌布也是能人倍出,真要打起来,不见得就怕了东秦。不然为何这么多年我们都不正经朝贡,东秦还是没有派兵来围剿我们歌布呢那就说明他们也怕歌布,也不愿意轻易动我们。既如此,那我们为何还要臣服于东秦为何还要在这片既小又多山的国土上安份守己我们就得去拼,去挣,把东秦的土地争过来,歌布人才能有好日子过。

    淳于傲听着这些话,越听越觉得头疼,终于,当他眼瞅着两位朝臣因意见不统一已经动手打起来时,怒火便燃到了顶点。

    国君当朝发怒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之前每次都会尽可能的控制情绪,不让结果太过难堪。这一次却忍不住了,淳于傲心里头的火气腾腾往上冒,满脑子就只剩下一个念头:杀人。

    身边站着的太监就觉得忽然之间天地旋转,他整个人都被举到了半空之中。这还不算,才一举到半空就被向下抛,照着那两个扭打在一处的大臣狠狠砸了过去。

    这一下子,淳于傲运了十成十的内气,不但砸死了那两个打架的朝臣,也摔死了那太监。

    大殿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看着突如其来的三个死人都惊呆了。皇上在朝堂之上杀人这没错,但能上得朝来的都是在京正三品以上的官员,这可都是国之栋梁,怎能说杀就杀了,连个理由都没有你国君背地里怎么折腾没有人管,可这是在上朝啊!莫不说传出去像什么样子,这也太寒他们这些朝臣的心了

    想归想,可是谁敢说什么呢谁敢质疑呢国君残暴,再一次得到了切切实实的体验。

    彼时,大殿之外站了一人,正朝着殿里面远远地看过来



第1173章 你们根本没有婚事
    站在大殿外看着的不是别人,正是歌布国的大卦师巴争,也就只有巴争站在这里才不会被殿外的侍卫驱逐。

    只是此刻的巴争内心十分矛盾,当初他遇到那位高人,得人点化习得神卜之术,可是高人说了,他是要用这一手神卜辅佐明君,兴旺天下的。他是歌布人,他的君自然是歌布国君,可是跟了国君这几年,他愈发的觉得淳于傲这人跟一个“明”字是一点儿边都挨不上。

    如果这样的君能叫明君,那天底下怕是就没有昏君。

    可是他有什么办法呢天下只有歌布以卦为尊,且他生来就是歌布人,他总不能抛弃自己的国家跑到别的地方去。且不说人家愿不愿意要他,单从自己的根源上来论,也是论不过去的。所以这些年他没少给淳于傲卜些改邪归正的卦,可淳于傲这个人他有自己的主见,虽说歌布以卦师为尊,但这位国君却也不是完完全全都听卦师的话。

    比如说不杀淳于诺这件事,他听了,但是不与东秦为敌这件事,他却不听。即使是朝臣们都提出了意见,他依然不听,还当场杀了大臣,这是为君大忌。

    淳于傲太向往东秦了,那种向往是控制不住的,是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是一个眼神都能透露出来的情绪。因为歌布贫瘠,因为歌布山多,因为歌布气候不好,也因为歌布没有生长在中原大地,所以没有几千年的文明传承。

    歌布人种地都种不过中原的东秦,良田太少,以至于几乎每天的粮产都不够自给自足,还需要大量的跟东秦去采买。而唯一能够把粮食卖到歌布来的东秦商户,就是上都城的红家。

    这是东秦压制的结果,也因为红家是唯一允许卖粮给歌布的商户,所以粮价被抬得极高,歌布需要用极大的代价去换取红家的粮食,如此才不至于让百姓饿死。

    可即便是如此,每年依然会有饿死的人,因为高价买回来的粮再卖出去依然是高价,虽然朝廷会认一部份亏,也不至于全认。再加上因为东秦的粮好吃,米粒比歌布的米粒要饱满,煮出来之后味道更香,口感更糯,所以许多歌布的有钱人家都不愿再吃歌布的粮,而是大量的采买东秦粮。有了东秦粮之后,他们自己家里的粮就会倒卖出去,所以歌布百姓吃上的,其实多半是富人家里倒卖出来的。又因为米商手里没米,所以富人倒卖的就会贵一些。

    吃粮问题是歌布的头等大事,除此之外,还有金银的开采,也是头等大事。

    歌布国境内只有一座金矿两座银矿,且经过常年累月的开采,已经被采得差不多了。如今歌布的金银越来越少,玉石更是几乎没有,所有歌布人手中的玉,都是从东秦那边买来的。

    好在歌布盛产宝石,而东秦少产宝石,所以歌布经常会用宝石去换金银。

    可这些也不是长久之计,再加上歌布人不会养蝉,蝉在这种地方也是养不活,就算勉强养活,也不会吐丝的。所以歌布人穿不上丝绸,甚至连锦锻也织不出来,还是要跟东秦买。

    所以淳于傲觊觎东秦,已经觊觎到了一种变态的程度,他甚至做梦都能梦到自己带着大军入主中原,从此东秦国土就改名为歌布,归他所有。

    其实也是着了急,眼瞅着别人家好自己家差,搁谁谁心里也不好受。

    所以淳于傲联手郭问天,这么多年一直默默地给郭问天以支持,他尝试过无数瓜分东秦的可能,包括与郭叶两家联手,扶一位傀儡皇子上位,从而控制东秦朝廷。也包括干脆借兵给郭问天,冒充郭家军,让郭问天逼宫。

    可惜,都失败了。但是还不死心,又要让林寒生给铜城和兰城的知府下蛊,试图用这样的方法控制两座城池。他当时就告诉过淳于傲这不是一个好法子,虽然最初能见到成效,可很快就会被人把这个幻局打破,随之而来的,是对方如猛兽过境般的愤怒。

    无奈,淳于傲不听他的,局势一天一天演变,终于变成了这般模样。
1...360361362363364...4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