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许翰便找到种师道,问他说为何你一定要强攻金军呢

    种师道说我哪有主张强攻,我的主张是先耗着金军,等金军粮草断了被迫撤退的时候,再从后面追击,务求一战必胜。

    如今我们只须将金军的粮道都断了,别的不用做。

    可是圣上听信姚平仲与李纲的话,非要主动出击,我能有什么办法

    许翰听后,认为兵败责任不在种师道身上,便又上奏折,再请皇帝赵桓复用种师道。

    与此同时,太学中的太学生们变得不安分了。

    二月五日,太学生陈东越级上书,请求皇帝赵桓恢复李纲、种师道的官职,说他们两个是社稷之臣,并同时弹劾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李悦等主和派大臣。

    陈东还直指童贯、蔡攸等求和卖国,是社稷之贼。

    陈东上书后,带领太学院过千人聚集在宣德门下请愿。

    太学生们年轻气盛,涉世不深,最易为人所蛊惑。如今他们平日里不喜欢的陈东勇当出头鸟,竟然也赢得了他们的喜爱和支持。

    城内军民听到太学生请愿的消息后,纷纷赶来聚集在宣德门外,请求钦宗恢复李纲、种师道官职。

    此时又有人在城中传播谣言,说金军将再次攻城。

    城内百姓人人自危,对皇帝罢免李纲等主战派,复用李邦彦等主和派群情激愤。

    这时,有宣德门卫士对陈东等太学生说,宣德门离禁中太远,你们要想让皇上知道你们的意见,最好是到东华门去。

    陈东等人闻言,便掉头赶往东华门。门外聚集的百姓也都跟随在太学生们的身后一同赶往东华门。

    路过登闻鼓院时,又有人将向皇帝申冤的登闻鼓拆了下来,一起推到东华门外。

    众人一齐拼命敲击登闻鼓,但并未得到宫中之人的回应,直至将鼓敲得粉碎。

    东华门外的军民越聚越多,足有数十万众。

    一时间,各条街巷驰




第九百零五章 乌合之众
    听说主和派大臣遭到民众的攻击,皇帝赵桓惊呆了。他这才知道形势危急,若是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城内随时有民变的风险。

    于是,皇帝赵桓移驾东华门,颁圣旨抚谕众人,他带了十几个贴身护卫近身保护自己,又命殿前司殿帅王宗濋带着禁卫军来往巡视,维持秩序。

    开封府尹王时雍听说圣上被逼出来见刁民,也去而复返,带来更多衙役和军士护驾。

    陈东见了开封府的衙役,挺胸对着大刀斧头站起身来,说要面见天子,代表万民陈情。

    王时雍大怒,骂陈东说你这个小小的太学生,不过是一介布衣身份,竟然敢聚众闹事,要挟天子,罪当处以极刑!

    众太学生听到王时雍的威胁后,心道若陈东有罪,那我等岂不是也会被定罪

    太学生们岂肯认输,一时间群情激奋,要与王时雍拼命。两边眼见得就要发生激烈冲突。

    皇帝赵桓见状,忙命人传旨赦免陈东无罪。

    为了平息众人的怒火,皇帝赵桓又命中使朱拱之传李纲和种师道进宫面圣。

    李纲虽然是个执拗的人,也明白这些太学生聚众闹事,要挟天子,反会让自己失去圣上的信任。

    即使朝廷此时妥协,让自己官复原职,但皇上和百官的心中必定有一根刺,将来秋后算账,有自己的苦头吃。

    此时李纲的处境十分尴尬,只得推托说不敢贸然进宫。

    然而,宫中又连续来了几批内侍传旨,圣旨的内容都一样,就是催促李纲赶快进宫。

    中使朱拱之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说李相公你再不进宫,当真引起民变就大事不好了。

    李纲见状,知道这黑锅是丢不掉了,只好硬着头皮上马进宫。

    当李纲赶到东华门外时,被门外的人群团团围住,太学生和围观军民们爆发出一阵阵欢呼。

    李纲强颜欢笑地安抚众人,终于挤过人群进了东华门。

    中使朱拱之正要跟在李纲身后入宫,却不幸被聚集的民众拦住,惨遭群殴。

    原来自宋徽宗赵佶当上皇帝起,他开始大量重用宦官,破坏了大宋朝宦官不能干政的政治传统。

    有皇帝撑腰,宫中的宦官们渐渐飞扬跋扈起来,许多宦官都强占民宅和土地,对百姓巧取豪夺,无恶不作。

    在徽宗朝,百姓们受了宦官的欺压则是欲告无门,无处申冤。

    因为所有的官员要想发迹,几乎都必须与当权的宦官搞好关系才行。

    权相蔡京当年被罢相后,是靠大宦官童贯美言,才重新登上相位。其后的宰相王黼、李邦彦等人也都是大宦官梁师成的门生。

    有徽宗皇帝的宠信,宰执大臣们都要向大宦官低头,其余的官员又有哪个敢与宦官集团为敌

    所以,大宋百姓对宦官当道可以说是积怨已久。

    金兵南侵前,开罪金国的谭稹是宦官。

    金兵南侵后,丢失燕京、逃离太原的童贯是宦官。

    金兵逼近黄河时,丢失黄河防线的罪魁祸首梁方平还是宦官。

    难道大宋当真无人了为何军政大事都交到宦官的手中

    百姓们都认为,金军打到东京汴梁城下,让城中百姓吃尽苦头,都是宦官惹的祸。

    然而太上皇退位,新皇帝登基后,依然重用内侍宦官。

    东京汴梁城里布置城防时,因为守城兵不够,朝廷便命百官军士统统上城墙充做守军,却又起用内侍官负责统领。

    等到两国谈判讲和,条件谈妥后,金军仍然不时骚扰京城,往城墙上射击弓弩。

    这时这些内侍官命令守城士兵不准还击,理由是我们已经和金军讲和,就不应该再互相攻击。

    &nbs



第九百零六章 完颜宗望要退军了
    见到皇帝赵桓以后,李纲便拜倒在地,泣不成声,为太学生们闹事向皇帝请罪,请求皇帝将自己处死。c∮八c∮八c∮读c∮书,.⌒.o≈

    皇帝赵桓似乎也受到了感染,同样是泣不成声,大有与李纲尽释前嫌之意。

    擦干泪水后,皇帝赵桓传旨恢复李纲尚书右丞的职务,同时代替尚书左丞蔡懋担任提举城壁守御使一职。

    李纲战战兢兢,再三请辞,皇帝赵桓却不同意。于是李纲只得接旨。

    皇帝赵桓重新起用李纲之后,又命他赶快出去安抚民众,稳定城中形势。

    李纲急忙登上城楼,向民众宣布皇帝的旨意,请求大家立即散去,各自归家。

    接着,李纲又命人在城内各处搜捕带头闹事以及抢掠杀害宦官的暴民三十余人。

    李纲将这些暴民全部立即凌迟处死,并让他们暴尸在外面,这才控制住了京城中的局面。

    城中暴民们不是威胁皇帝,要求重用李纲吗

    如今他们拥护爱戴李纲为了洗脱自身裹挟民众的嫌疑,方才复职,就向城中暴民举起了手中的屠刀。

    此时的东京汴梁城中,换个大臣镇压民众都会引发更大的麻烦,只有李纲出手,能让这些聚集的民众们无话可说。

    以毒攻毒,真是妙啊!

    乌合之众的暴民们失去了大义的名分,顿时做了鸟兽散。

    当然,为了平息百姓们的愤怒,李纲复职后,还是下令将所有在城上指挥的内侍官全部撤职,解除了众人心中的恐惧。

    正月五日这一天,除了民众闹事,李纲被复职外,康王赵构也回到京城。】八】八】读】书,.23.¢o

    肃王赵枢及荣德公主的夫君驸马都尉曹晟到完颜宗望军中为质后,金军就放还了康王赵构。

    但是宰相张邦昌没有大臣交换,被继续留在金军大营中当人质。

    为了安抚张邦昌,皇帝赵桓下旨加封他太宰头衔。

    正月六日,皇帝赵桓下旨,鉴于国难当头,城中凡是可以用来当临时收容所的皇家园林,全部转为民用。

    正月七日,开封府再出告示,说奉圣旨,凡是再有聚众闹事,妄传闲言者,

    ,一律处以极刑。而检举揭发不法jihui者,赏钱一千贯。

    正月八日,皇帝赵桓再下圣旨,说内侍官职责任自宋朝立朝起就有严格界定,这两年却有内侍宦官不守成法,擅自越权。圣上英明,已经察觉内侍宦官们干政的弊端。

    不过,皇帝的旨意再次强调,内侍宦官虽有不对之错。但都已经被朝廷处置了。

    因此,民间不论任何人等,都不可再对内侍自行责罚诛戮,违者一律重处。

    经过几日的折腾,东京汴梁城里终于恢复了秩序。

    这期间,西门庆的老朋友秦桧也不甘寂寞,上书朝廷,言军机四事:

    一、对南侵的金军不宜太过软弱,应该召百官详细讨论对金之策。

    二、继续加强东京汴梁城的守备,向金军展示大宋的力量。

    三、将金使安置在城外,不要让他们入城窥探朝廷虚实。

    四、即使要议和,最多割燕山一路之地,不可割让三镇。

    是的,太学学正秦桧现在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

    没有证据证明太学生陈东上书弹劾梁师成和上书请求恢复李纲、种师道职务的事是秦桧示意,但若说这些太学生们没有受到秦学正的一点影响,只怕也未必。

    太学生聚众闹事,身为学正的秦桧难辞其咎。此时秦桧还冒出来上书建议对金强硬,当真是一点都不避嫌啊!

    对于积极主张抗金,反对割让三镇的秦桧,皇帝赵桓和宰相们给他安排了一个新的职务,让他担任割地使,陪同太宰张邦昌去金国交接三镇土地。

    秦桧险些被气得吐血,但又没法抗旨不遵,只能含羞忍辱的走马上任,去往金军大营。

    金军东路军围困东京汴梁城已有一个月,城中的朝野上下都盼着金军尽快撤离,解除眼前这场危机。

    二月八日,终于传来好消息,金军东路军统帅完颜宗望派使臣来并带来了辞别书。

    &



第九百零六章 完颜宗望要退军了
    见到皇帝赵桓以后,李纲便拜倒在地,泣不成声,为太学生们闹事向皇帝请罪,请求皇帝将自己处死。c∮八c∮八c∮读c∮书,.⌒.o≈

    皇帝赵桓似乎也受到了感染,同样是泣不成声,大有与李纲尽释前嫌之意。

    擦干泪水后,皇帝赵桓传旨恢复李纲尚书右丞的职务,同时代替尚书左丞蔡懋担任提举城壁守御使一职。

    李纲战战兢兢,再三请辞,皇帝赵桓却不同意。于是李纲只得接旨。

    皇帝赵桓重新起用李纲之后,又命他赶快出去安抚民众,稳定城中形势。

    李纲急忙登上城楼,向民众宣布皇帝的旨意,请求大家立即散去,各自归家。

    接着,李纲又命人在城内各处搜捕带头闹事以及抢掠杀害宦官的暴民三十余人。

    李纲将这些暴民全部立即凌迟处死,并让他们暴尸在外面,这才控制住了京城中的局面。

    城中暴民们不是威胁皇帝,要求重用李纲吗

    如今他们拥护爱戴李纲为了洗脱自身裹挟民众的嫌疑,方才复职,就向城中暴民举起了手中的屠刀。

    此时的东京汴梁城中,换个大臣镇压民众都会引发更大的麻烦,只有李纲出手,能让这些聚集的民众们无话可说。

    以毒攻毒,真是妙啊!

    乌合之众的暴民们失去了大义的名分,顿时做了鸟兽散。

    当然,为了平息百姓们的愤怒,李纲复职后,还是下令将所有在城上指挥的内侍官全部撤职,解除了众人心中的恐惧。

    正月五日这一天,除了民众闹事,李纲被复职外,康王赵构也回到京城。】八】八】读】书,.23.¢o

    肃王赵枢及荣德公主的夫君驸马都尉曹晟到完颜宗望军中为质后,金军就放还了康王赵构。

    但是宰相张邦昌没有大臣交换,被继续留在金军大营中当人质。

    为了安抚张邦昌,皇帝赵桓下旨加封他太宰头衔。

    正月六日,皇帝赵桓下旨,鉴于国难当头,城中凡是可以用来当临时收容所的皇家园林,全部转为民用。

    正月七日,开封府再出告示,说奉圣旨,凡是再有聚众闹事,妄传闲言者,

    ,一律处以极刑。而检举揭发不法jihui者,赏钱一千贯。

    正月八日,皇帝赵桓再下圣旨,说内侍官职责任自宋朝立朝起就有严格界定,这两年却有内侍宦官不守成法,擅自越权。圣上英明,已经察觉内侍宦官们干政的弊端。

    不过,皇帝的旨意再次强调,内侍宦官虽有不对之错。但都已经被朝廷处置了。

    因此,民间不论任何人等,都不可再对内侍自行责罚诛戮,违者一律重处。

    经过几日的折腾,东京汴梁城里终于恢复了秩序。

    这期间,西门庆的老朋友秦桧也不甘寂寞,上书朝廷,言军机四事:

    一、对南侵的金军不宜太过软弱,应该召百官详细讨论对金之策。

    二、继续加强东京汴梁城的守备,向金军展示大宋的力量。

    三、将金使安置在城外,不要让他们入城窥探朝廷虚实。
1...196197198199200...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