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宋使马扩和秘书郎王介儒离开之后,天锡皇帝耶律淳却立即召集萧干和耶律大石等大将商议抵御宋军北侵的策略。

    宋军号称有十万大军,辽军此时腹背受敌,同时面临金军和宋军的进攻,兵力显得捉襟见肘。

    为此,天锡皇帝耶律淳虽然对宋使马扩展现了自己坚守燕京城的决心,但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事,耶律淳还是有一些忧心忡忡。

     




第七百八十九章 说战就战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七百八十九章说战就战耶律大石看了萧干递给自己的宋军榜文,双目一亮,对萧干笑道:“萧大王胸中果然已有破敌之策,在下佩服!你我两军如此措置……萧大王以为如何”

    萧干笑道:“好!林牙,你我二人齐心,宋军必破,我军必胜!”

    “我军必胜!”耶律大石也掷地有声地大吼一声。

    耶律大石身后的辽军骑兵高呼必胜,目送着萧干军向西边的易州飞驰而去。

    此时zhuozhou留守、都管押常胜军郭药师也率部出得城来,迎接耶律大石,目送萧干军。

    萧干军离开zhuozhou后,耶律大石在zhuozhou调兵遣将,筹备大战。一番布置后,耶律大石亲领两千精骑入驻了zhuozhou城南边的新城县。

    宋国出兵北伐,宋辽两军在边境对峙的情报自然瞒不过金军的耳目。

    金军主力杀入辽国西京道追击天祚帝耶律延禧,在新占领的中京大定府设置了专门针对中京道奚族的奚路都统司。

    奚路都统司的首任都统是留守中京大定府的金军宗室将领完颜浑黜,辅佐他留守中京的是皇帝完颜阿骨打的族弟,完颜银术可的亲弟弟完颜麻吉。

    完颜浑黜侦得宋军逼近辽国南京道的消息后,立即点起人马,准备从古北口、松亭关等地乘虚杀入辽国的南京道。

    怎知就在此时,中京道地区已降的各州奚族又开始大规模叛乱。

    原来当初奚王萧干从中京大定府败退时,留下了心腹将领萧王家奴潜伏至高州一带,秘密联络奚族各部,聚集了不少反金的人马。

    其它各州,也有许多奚族部落是奚王萧干忠实的追随者。

    萧干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在准备出兵迎击宋军时,就密令萧王家奴等人在中京道起事,夺回中京道的各州城。

    萧王家奴接到密令后,立即煽动叛乱,帯着乱兵围攻高州城。同时,得到消息的武安州、松山州、恩州、兴中府等地的奚人纷纷反叛,聚众数万围攻州县。

    奚路都统司都统完颜浑黜被四处蜂起的乱军搞得焦头烂额,急忙分派金军四处平叛,再无余力南下进攻辽国南京道。

    四军大王萧干用自己的运筹帷幄拖住金军,为燕京地区的辽军争取到了聚歼宋军的机会。

    在辽军众志成城,要迎头痛击背信弃义的宋军时,宋军却是依然幻想着能够用武力恫吓逼降燕人,兵不血刃地进入燕京城。

    五月二十五日,驻扎在雄州与辽国zhuozhou界河巨马河畔的前军统制杨可世部军营里有辽国zhuozhou汉人携带着宋军张贴的榜文来投。这些人告知杨可世,燕地汉人早就准备迎接王师的到来,奈何有辽军阻道拦截,不敢率众来投。若王师入境驱逐宋辽边境的辽军,zhuozhou汉人必箪食壶浆以迎。

    杨可世听了zhuozhou汉人之言,又从探马处得知zhuozhou新城县只有两千契丹军,防守薄弱,而zhuozhou城中的守军都是汉军时,认为是天赐良机,立即率领轻骑五千,直扑zhuozhou新城县。

    杨可世欲击败两千契丹军,生擒耶律大石,劝降zhuozhou城中的守城汉军,为太尉童贯拿下进入燕云的第一座城池。

    因为立功心切,杨可世没有等待种师道的中军到达巨马河,就带领本部五千轻骑贸然出战了。

    怎知杨可世军却是中了耶律大石的圈套,前来投奔杨可世的汉人,都是常胜军郭药师部派出的奸细。

    耶律大石的计划是引得宋军东路军倾巢而出,在zhuozhou境内利用骑兵对宋军分割包围,逐一歼灭。

    让耶律大石也没有料到的是,宋军虽然中计,但因为军中不和,前军统制杨可世与都统制种师道各自为战,导致东路军的主力步军并未跟进,只有杨可世部的五千骑兵落入了耶律大石预设的陷阱。

    &



第七百九十章 献计杜充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七百九十章献计杜充河北沧州,知府衙门里,沧州知府杜充正在设宴管待一个重要的客人——河北山东鼎鼎大名的阳谷县豪杰西门庆。

    酒席上,“美髯公”朱仝、“没面目”焦挺、“蒋门神”蒋忠三人也围坐在一起作陪吃酒,众人推杯换盏,好不快哉!

    西门庆一行人从雄州东行来到沧州后,在自己的庄园里歇息了一日,留下段景住与岳飞几人继续操练兵马,自己带着焦挺与蒋忠二人进入沧州城,拜访了沧州知府杜充。

    西门庆的突然造访,让杜充大喜过望,他让夫人带着小衙内出来拜见过救命恩人西门庆后,立即在府中设宴盛情款待西门庆。

    沧州知府杜充也是一个有野心之人,他与雄州知府和诜一样,都想趁着朝廷此次北伐建功立业。

    由于杜充他们的顶头上司,河北、河东宣抚使童贯选择驻军在雄州,让雄州知府和诜占得先机。

    得知和诜被太尉童贯任命为伐辽军副都统制后,杜充羡慕不已,也在琢磨怎么才能参与接下来的大战,让朝廷和童太尉见识他的才干。

    杜充一面给太尉童贯上书,为伐辽出谋划策,一面让心腹爱将朱仝整军备战,随时等候调遣。

    恰在此时,西门庆到访,在杜充看来可是增加了一大助力。

    当初西门庆运筹帷幄,帮助东平府知府程万里剿灭梁山泊数万强盗之战,杜充也是积极配合,派遣朱仝领兵前去参战。

    所以,杜充、朱仝二人深知西门庆之能。

    况且,西门庆与杜充在沧州也多有合作,那柴进的庄园如今为西门庆占据,“蒋门神”蒋忠在杜充的默许下训练了一支数千人的私兵。

    如今西门庆来了,杜充正好与西门庆商议,请他和蒋忠出兵助自己一臂之力。

    众人在酒席上话了一些家长里短后,很自然地就谈论到如今朝廷的大事,宋辽边境即将爆发的这场战事。

    杜充直言不讳地对西门庆说,希望西门庆兄弟能够如同辅佐程万里那般,帮助自己在伐辽之战中建功立业。

    杜充说,自己知晓西门庆没有在朝廷求取功名利禄之心,因此此番合作,杜充只要得胜之名,可让西门庆占得胜之实。倘有缴获,任西门庆先取。

    西门庆听了,心中暗自腹诽,程万里可是把女儿都托付给本大官人了,我才帮他剿灭了梁山泊强盗。你杜充又没有女儿可以嫁给本大官人,也要我倾力相助

    若非本大官人的利益在这沧州,我可未必会在乎你的死活。

    心中调笑了杜充一句,西门庆却是笑容满面地对杜充说道:“仁兄相邀,小弟敢不从命

    实不相瞒,小弟来这沧州宋辽边境,本就为两国大战开启,前来襄助仁兄一二。

    小弟在这沧州也有好大的产业,倘若沧州有事,小弟的损失也不小。

    因此,小弟会领军帮助仁兄守好这沧州,不让辽军南下。”

    杜充听了,倒吸一口气,皱眉问道:“以西门贤弟言中之意,我大宋十万大军不能攻下燕京,反会惹得辽军南侵愚兄正欲领兵去雄州参战,若依贤弟所言,我当加强沧州守备,以防不虞”

    “小弟正有此意!仁兄,小弟此番乃是自雄州而来,特地观瞻了西军的军容。西军大部皆是步军,在这平原地带作战,绝非契丹骑兵的对手。如我所料不差,不出几日,宋辽两军就会发生大战,西军会重蹈太宗朝高粱河之败。”

    西门庆十分笃定地对杜充说道。

    “若是我沧州军马与西门兄弟的兵马前去助战,可有机会扭转乾坤”

    杜充知道西门庆善于用兵,心怀侥幸地问道。

    “仁兄,此时雄州去不得。那雄州会成为一个血肉磨盘,宋辽两军



第七百九十一章 巨马河乱战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七百九十一章巨马河乱战在西门庆与杜充暗中策划准备时,无论是辽国的萧干、耶律大石还是宋军的童贯、种师道等人都未料到沧州这样一个地方边州竟然会有一股敢于搅局的力量。

    耶律大石初战击败杨可世的五千轻骑后,辽军士气大振。

    趁着这股劲头,耶律大石率军在两国交界的巨马河边主动向兵力更强的宋军发起了进攻。

    宋辽两军在界河桥上展开血战,辽军试图夺取界桥,渡河攻击南岸的宋军。

    见辽军来势汹汹,赵明在桥头支撑不住,杨可世领着前军一涌而上,在桥南竖起大盾,支起长枪,抵御辽军骑兵的冲击。

    同时,杨可世指挥弓箭手用强弓硬弩一通乱射,射杀了冲上木桥的数十名辽军骑兵。

    辽军冲击了两次,未能冲破杨可世布在桥头的铁刺猬阵。损失了上百英勇善战的骑兵后,辽军无奈地从界桥上退了回去,隔岸用弓箭与宋军对射。

    巨马河两岸箭落如雨,宋辽两军的兵士虽然都有盾牌,但也纷纷中箭,扑倒在地。

    此时被耶律大石安排在巨马河界桥北岸与宋军对射的,是常胜军郭药师所部汉人步军。

    郭药师的常胜军在辽东与金军交战多年,虽然败多胜少,但好歹是能与最强悍的女真人厮杀的军队,战斗力也是极为强悍。

    杨可世所部亦是西军精锐,他与郭药师隔河交手,都不退避,一时间斗得平分秋色。

    在常胜军拖住宋军前军时,辽军主将耶律大石却带着契丹与奚人组成的骑兵,沿着巨马河向西边上游疾驰而去。

    辽军分兵的举动,被巨马河南岸的前军主将杨可世察觉了。

    杨可世急招军中探马查问,上游是否有可以渡河的浅滩。

    西军初来乍到,派出去的探马有一大半的都是在干散发榜文,招降纳叛之事,所以未能探明这界河木桥附近是否还有可以渡河的浅滩。

    虽然没有从探马那里问得情报,但杨可世是军中悍将,敏锐地察觉辽军如此调动,必有异常。

    杨可世对前军诸将说道:“巨马河上游必有可涉水渡河之浅滩,我军须得分兵据守,不可让辽军骑兵过河!”

    兰沟甸之战的惨败让杨可世意识到,辽军骑兵比西夏军更强,在西夏边境能够纵横驰骋的西军骑兵,到了这河北平原上却是难敌辽军。

    杨可世的前军骑兵已经在兰沟甸之战中折损大半,剩下的残兵正在修整,如今他的麾下大多是步军,只有数百侦查用的骑兵。

    当杨可世准备分兵拦截辽军骑兵时,才感觉捉襟见肘,没有足够的骑兵兵力。

    “你等谁敢出战”

    杨可世对麾下诸将问道。

    “将军,末将不才,愿领兵拦截辽军。”

    一个身高八尺,体型魁梧的彪形大汉站了出来,抱拳向杨可世请战。在那大汉的脸上,还留着一些未曾消散的青紫。

    杨可世一看,这员自告奋勇的战将不是别人,正是军中有名的“泼韩五”韩世忠。

    这厮自恃勇武,在西军中一向谁都不服。前些日子被小钟经略相公麾下爱将鲁达暴揍了一顿后,如今收敛了一些,在军中也有个正形了。

    “韩世忠,我将军中骑兵都交给你指挥,速速跟上辽军,莫要让敌军渡河!”

    韩世忠在西军中也是出了名的打仗不要命,杨可世对他的勇武也极为认可。

    见韩世忠请战,杨可世就将前军剩下的骑兵都交给了韩世忠,让他去堵截辽军。

    虽然这几百骑兵未必能够阻拦辽军多久,但杨可世现在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尽力抵挡辽军,等待着种师道中军的支援。

    在杨可世望眼欲穿的焦急等待中,种师道派遣来支援的泾原路将领赵德领兵五千赶到了界桥。

    杨可世见赵德麾下骑兵较多,急忙对他说道:“赵将军,辽军骑兵往西边走了,定是要涉水渡河。我已派遣泼韩五前往迎敌,请赵将军速去增援。”



第七百九十二章 耶律大石错失良机
    “泼韩五,你速去中军报信,请种统制小心提防辽军骑兵。”

    赵德对负伤的韩世忠吩咐道。

    韩世忠方才血战一场,已经身中十几创,无力再战。

    知道此刻情况危急,韩世忠也不逞强,急忙带着自己的十几个手下领命离开,向种师道的大营飞奔而去。

    “杨可世,俺陪你一战!”

    赵德打发走韩世忠后,与杨可世合兵一处,冲向耶律大石的军阵。

    “哈哈哈~败军之将,还敢再战儿郎们,前方就是背信弃义的南狗!给我杀!”

    耶律大石指挥骑兵分作三阵,中军集中在一起跃马挺枪对着杨可世军猛冲,左右两翼则向两边展开成雁行阵,用骑弓将箭矢如雨点一般射入宋军阵中。

    两军一接战,平原地形上骑兵的巨大优势显露出来。辽军利用骑兵高速机动的能力将杨可世与赵德的军队团团围困,让宋军陷入被动挨打的不利情形。

    虽然种师道的中军还有部队来援,但在半道上就被绕过杨可世军的辽军骑兵截击了。

    正如老将赵德所担忧的那般,以步兵为主的西军有被辽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危险。

    当杨可世领军迎战耶律大石时,巨马河界桥南岸的宋军兵力减少了许多,军阵不再那么厚重了。

    在与常胜军的隔河对射中,宋军顿时落入下风,被常胜军的弓箭手给压制住了。

    郭药师一直在阵中观战,岂会错过这个稍纵即逝的战机。

    “甄五臣,你带兵冲过去,夺取界桥!”

    郭药师对身边一个彪形大汉命令道。

    甄五臣是郭药师麾下最勇猛的爱将,他听到郭药师的命令后,一声不吭地就带着几十个甲士持盾冲上了界桥。
1...158159160161162...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