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这父女二人自言被郑屠骗了,事实的真相还真未必是如此,或许另有隐情。
可惜,性烈如火,喜欢行侠仗义的鲁智深见到金翠莲后,不假思索地就选择了完全相信这对父女的话,根本未给郑屠郑大官人分辩的机会,郑屠的悲剧命运在鲁智深一念之间就已注定。
或许郑屠倒霉就倒霉在自己实力不够,又取了“镇关西”这么霸气的一个诨名吧。鲁智深听了他的诨名,当时就忿忿不平。
鲁智深的原话是怎么说的“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镇关西,你是个杀猪卖肉的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镇关西”
鲁智深的意思就是,老子这么牛,才配得上“镇关西”这个诨名,你个杀猪卖肉的生意人,也敢取这么牛叉的诨名如此看来你必是恶霸无疑,不打你还去打谁
所以郑屠是因为自己“镇关西”的诨名太霸气,惹恼了鲁智深,才被鲁智深先入为主地当作了恶霸,也不给他分辨道理的机会
第七百三十四章 日益贫瘠的土地
大宋与西夏交界征战的陕西六路,依据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永兴军路,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秦凤路和熙河路。
永兴军路是大宋西北政治中心京兆府所在地,在陕西六路中人口最多,有户口百万。
其中,以长安为中心的京兆府下辖十三县长安、樊川、鄠县、蓝田、咸阳、泾阳、栎阳、高陵、兴平、临潼、醴泉、武功、乾佑。整个京兆府有户口二十三万。
西门庆一行从华州渭南县进入京兆府境内后,在零口镇向北渡过渭水,抵达了栎阳县。
此番西行来到京兆府,西门庆决定从东向西,从北向南考察一番长安城周边的各县,最后再进入长安京兆府城。
因此,按照西门庆的计划,沿途会先后经过栎阳、高陵、泾阳、咸阳、醴泉、兴平、鄠县、樊川、蓝田九个县,再从蓝田县沿灞水向北进入临潼县,最后从临潼县进入长安城中。
至于武功、乾佑二县,因为距离长安较远,不在西门庆的考察计划之列。
特别是乾佑县,虽属于京兆府管辖,可是已经位于秦岭以南,与长安城隔了一个秦岭,对于长安城可谓无足轻重,是以对西门庆而言也失去了考察的必要性。
当岳飞、王贵等人兴奋地围着西门庆,问他可是又要查看长安城周边的地理环境和险要关隘,与众人讨论如何用兵时,西门庆却摇了摇头,提出了新的目标。闪舞
西门庆对岳飞等人说道,长安城周边都是关中平原,距离南边秦岭山脉的终南山还远,没有甚么险要关隘。
此番在京兆府要着重考察的,是京兆府各县的乡村农业,关中平原也曾经号称天府之国,这一次就是要看一看这关中是否富庶如昔,还有定鼎天下之力。
岳飞等人听了,瞪大了眼睛盯着西门庆师叔,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们都想不到西门庆师叔涉猎如此广泛,知识这般渊博,不仅武艺高强,懂得行军打仗,会写诗词歌赋,居然还会研究国计民生,天下形势。
西门庆师叔究竟是何方神圣竟似无所不能!
岳飞等人都一脸崇拜地看着西门庆,心中暗中庆幸。跟着师叔出来游历天下,当真好涨见识!
焦挺早就习惯了西门庆哥哥的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他看着岳飞等人的神情,心中笑道:“一群没有见识的少年人!西门庆哥哥的能耐,岂是你等所能明白的今世你等能得西门庆哥哥的看重和提携,当真是几世修来的福分!”
西门庆此时可没有心思在岳飞等人面前故意显露学识,让这些汤阴县的乡下少年佩服得五体投地。
西门庆骑马行走在栎阳县的土地上,看着道路两边的乡村和麦田,陷入了沉思之中。
读过大学,接触过相关知识的西门庆记得,自盛唐以后,黄河流域的经济就逐渐衰败,长江流域经济崛起。中国的政治文化重心东移,长安失去了首都地位。
自唐以后,长安就再也未能成为全国nn的首都。
古老的华夏文明是发源于黄河流域,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也曾经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但是在秦统一中国之后,历代王朝却出现了不断向长江流域倾斜的趋势。
到了明清时期,整个国家的经济几乎完全依赖于长江以南地区的钱粮赋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很多历史学家说,这是因为北方频繁出现战乱,经济遭到了破坏,所以历代nn不得不把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可是,北方的战乱并非都是因为游牧民族入侵,很多时候是内乱。
为何北方容易出现战乱,而南方却少有大规模的内乱
中国古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往往是农业的发展和土地问题决定了国家的强弱和社会的稳定。
西门庆记得有一种说法,
第七百三十五章 得水稻者得天下
在古代中国,由于人地矛盾演化成严重的社会政治矛盾,一个个曾经显赫的王朝颓然倒下。经过一番动乱,新的王朝在恢复肥效的土地上又重新崛起。
这一治乱循环延续到了唐朝,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终于走到了衰竭的一天。
当时,唐王朝制定出非常出色的土地政策和赋税制度,使黄河流域的土地开发规模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迎来了梦幻般的“盛唐气象”。
然而,繁荣景象掩盖下的事实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唐朝的大规模开发下,终于达到了地力的极限,土地被彻底透支了。
唐朝中期以后,帝国再次陷入激烈的持续动荡,农民起义和藩镇割据成了唐帝国下半生的主题。
最终,中国进入了五十余年的五代十国大分裂时期。
与古代中国的情况类似,全世界的农业古文明都在麦田中兴起,也在麦田中衰亡。
人类最早的农业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都是在大河流域附近诞生。
其中古埃及、古巴比伦的人们像中国的祖先一样,在孕育自己文明的母亲河流域内广种小麦。可以说,这些辉煌的古代文明就是建筑在麦田之中的。
可惜,它们都没能逃过小麦农业衰落的命运。
在埃及的尼罗河两岸,那些曾经繁荣的地区普遍沙漠化,由此可知当地早已失去了古埃及农业文明存在的条件。
而在伊拉克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昔日孕育了辉煌的古巴比伦两河文明。然而曾经的千里沃野后来也已变成一片寸草难生、板结得硬邦邦的盐碱地。
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衰落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在自然环境的限制下,当地的人们别无选择地采取了灌溉方法种植小麦。因此,土地盐碱化、贫瘠化的命运无法避免,文明也就无法维系下去了。
到了唐代中期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小麦种植造成的土地贫瘠无法逆转,黄河文明已经危机重重。
尤其是小麦种植推广更早一些的河西和关中地区,土地贫瘠化已经很严重,粮食产量锐减。
但是,中国的文明没有像古埃及和古巴比伦那样彻底衰亡,而是薪尽火传,一直延续至今。因为,中国还有另一条大河——长江。
在长江流域,有另一种粮食作物——水稻,给陷入危机的古代中国人提供了另一条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
正因为黄河流域小麦农业文明的衰落,当宋朝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后,水稻种植在中国南方作为一种大规模的农业开始兴起。
宋朝从越南引进优质品种的占城稻之后,使得水稻真正担当起了承载中华文明的重任。
水稻的产量非常高,农民撒下去的种子通常可以收获二十倍左右的稻谷,这与小麦四倍于种子的产量相比显然是非常可观的。
再加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甚至三季,这意味着同样面积的土地,可以种植的水稻要比小麦多出好几倍,产出的粮食更是多出十几倍。
更重要的是,种植水稻的土地不需要休耕,只需要每年适当补充养料就可以持续不断地耕种。再加上水稻常年浸泡在几十厘米深的水中生长,避免了麦田反复灌溉使水分大量蒸发造成的盐碱化问题。
可以说,长江流域水稻的种植推广,有效地解决了小麦引发的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频繁的土地兼并、人地矛盾,使得中华文明能够得以更好的延续。
此消彼长之下,从宋代开始,中国古代王朝的经济重心便正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与小麦农业一同衰落的中华文明也在水稻农业中重获生机。
也正是因为文明的中心从北方的小麦产区向南
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门大官人要收徒
西门庆自进入京兆府境内后,还是首次见到如此之多的人聚集在镇子外,不由得顿生好奇之心,就让岳飞几人上前打探虚实。
片刻之后,岳飞去而复返,对西门庆禀报道:“师叔,前方是几个跑江湖卖艺的汉子在较量武艺,因此惹得众人围观。”
西门庆听了,暗道莫非此地还有浪迹天下的江湖好汉如果那几个卖艺之人有“病大虫”薛永或“打虎将”李忠一般的本领,也不妨延揽一番,将其都收为手下。
心中打定主意,西门庆跳下马来,帯着焦挺与岳飞走上前,挤入人群,与王贵等人站在一起看向场中。
“王贵,目下是何状况”西门庆挤入人群,就对王贵问道。
“师叔,这几个耍n棒卖艺之人,方才可斗得凶呢!有一人已经被那黑衣大汉打伤,下场疗伤去了。”王贵急忙答复西门庆。
西门庆闻言仔细一看,才发觉场中还有四条壮汉,他们各据一个角落,相互敌视,互不相让。
“俺观那个穿黑衣的好汉端的是厉害,今次王员外家的教头准定是他了。”人群里有围观的闲汉议论道。
“只怕未必,你看那汉方才虽是胜了一场,此时兀自气喘如牛,累得够呛呢!剩下的三人,可也不是吃素的。闪舞”
“哎,可惜俺爹在俺年少时未让俺去学武,否则俺现在也去争上一争,或许就能成为王员外庄上的教头了。日后教授小郎君习武,俺这辈子也能吃穿不愁。”
“呵你这厮想得却美!就你这胳膊上没有二两肉的鸟样,也能习武你这厮若是能当王员外家的教头,俺就能当咸阳城里的将军!”
“你这鸟人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俺若是学过武,会长成如今这般俺也就是顺嘴一说,你这鸟人却来笑话俺。俺就不信,你这鸟人就没想过吃王员外家的白面炊饼”
“俺有几斤几两,俺自己心里有杆称。俺们这些人,也就只能给王员外家帮衬点闲杂事,混几日饭食。想到庄上去当n棒教头,那可就是白日做梦!”
几个闲汉在西门庆等人的身边絮絮叨叨,插科打诨。
就在这时,围观人群中又有一个人对那几个闲汉笑道:“王太公家的小郎君是好教的他可是俺们这十里乡的神童!俺听说前几日王太公庄上的老教头就是被小郎君骂走的。没有真本领,可教不了那小郎君。”
西门庆听闲汉们说得热闹,对他们口中的神童小郎君有了几分兴趣。闪舞
见场中四人还未开打,西门庆就向旁边那几个闲汉打听此地究竟发生何事。
那几个村痞闲汉见西门庆等人仪表非凡,顿生几分敬畏之心,七嘴舌地将事情原委告知了西门庆。
原来,离这镇子不远有一个大柳树王家庄,庄上的王员外是这十里乡有名的大户人家。
王员外膝下有一子,名叫王中孚,年方十岁。
那小郎君王中孚自幼饱读诗书,七岁即可作诗,素有神童之名。尤为奇特的是,小郎君王中孚不仅学儒有天赋,更是喜好习武,打小就闹着要学那弓马之术。
王员外对这小郎君十分喜爱,向来是有求必应。因此,从小就为他请了n棒弓马教头,传授小郎君武艺。
可惜王员外请的那老教头本领稀松,教授了小郎君几年后,再无本领可以传授。前几日,被小郎君质疑了几句,就羞愧地不辞而别。
王员外为了请得有真本领的人,就在这镇子口摆下场子,公开招揽n棒教头。
今日这镇上来了几个卖艺的江湖汉子,都想着去争夺那教头之职,因此在这里比武较量,如今已然有两人战败而走了。
这镇上难得见到此等场面,是以里里外外地围了这么多人。
几个闲汉一边说,一边指点着前方屋檐下立着的一个大官人对西门庆说,那人就是大柳树王家庄的王员外。
第七百三十七章 打你的是江湖大哥
西门庆没有理会黑衣大汉的叫嚣,而是对着面色不善的几个汉子冷笑一声,开口说道:“你等在这练了许久,不过都是些江湖卖艺的花架子,岂能上阵杀敌若是让你等做了王家小郎君的教头,那可是误人子弟。来、来、来,让我教你们几招真功夫。你等是一个个的上,还是一起上”
“你是哪里来的鸟人如此狂妄自大!老爷先来会会你!”
那黑衣大汉抡着钵大的拳头欺身上前,一拳擂向西门庆的面门。
西门庆当年的身手就不弱,能够一脚踢飞武松的手中刀,这些年来博采众长,早已练得身怀绝技。
与梁山、女真、契丹许多名将都交过手的西门庆,岂是这些走街串巷卖艺为生的人可比
西门庆见那黑衣大汉来势凶猛,不紧不慢地向右闪躲一步,左脚早已电射而出,正踢在那黑衣大汉的软肋上,痛得那汉子跌倒在地。
“哈哈哈~西门哥哥用的我的招数啊!徐庆,你好生琢磨一下。”焦挺咧开大嘴对岳飞几人笑道,同时不忘指点一下徐庆。
西门庆只用一招就打倒了原本场上最嚣张的黑衣大汉,让剩下的三人面面相觑,都不敢再上前挑战西门庆。
“你等三人好不爽利!磨磨蹭蹭的耽搁时辰做甚不如一起上,也让王员外瞧一瞧我的手段!”
西门庆手指着那三个汉子,要他们一起上。
“可恶,你这关外人欺人太甚!”
那三条大汉按捺不住,骂骂咧咧地一涌上前。
“来得好!”
西门庆有意要在那王员外面前卖弄一下身手,立时迎上前去,与那三个大汉斗作一团。
“焦挺师父,西门师叔他用的不是你的相扑之术吧”
徐庆一边看西门庆将那三人打得东倒西歪,一边向焦挺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