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李师师的明智选择,似乎也为皇后郑氏等人所接纳。后宫诸人对李师师不再抱有甚么偏见和敌意。

    道君皇帝是个风流成性的之人,这后宫中的妃子们,谁没有被他宠幸过多了一个李师师,也不是甚么大不了的事。

    实际上,现在的皇后郑氏可就是从宠妃升为皇后的。

    道君皇帝赵佶在十七岁成婚,娶的是德州刺史王藻之女。他即位当上皇帝之后,依礼册封王氏为皇后。

    然而,王皇后是道君皇帝当闲王时娶的,她相貌平平,生性俭约,不会取悦道君皇帝。因此,王皇后虽为正宫,但并不得宠。

    彼时,道君皇帝赵佶宠幸的是郑、王二位贵妃。

    郑、王二位贵妃本是向太后宫中的押班内侍官,生得眉清目秀,又善言辞。

    道君皇帝赵佶为闲散藩王时,每到慈德宫请安,向太后总是命郑、王二人陪侍。

    郑、王二人小心谨慎,又善于奉承,颇得端王赵佶好感。时间一长,向太后也有所觉察。

    待到端王赵佶登基即位,向太后便做了个顺水人情,把身边的郑、王二人赐给了他。

    道君皇帝赵佶如愿以偿,甚为欢喜。

    据说,郑氏“自入宫,好观书,章奏能自制,帝爱其才”。

    显而易见,出身押班内侍官的郑氏不仅姿色出众,而且还能帮助道君皇帝处理奏章。因此,道君皇帝初登基时更偏爱郑氏。

    生性浮浪的道君皇帝赵佶还曾多次赐给郑氏情词艳曲,后来传出宫禁,广为流传。

    原配王皇后去世后,道君皇帝于政和元年册封郑氏为皇后。屈指算来,郑氏也在宫中做了十年的正宫皇后了。

    除了郑、王二氏之外,先后受赵佶这个风流皇帝宠爱的还有二刘贵妃、乔贵妃、韦贵妃等人。




第五百三十六章 东平府的安全去…
    吴用听到董平要领兵去追王俊时,站出来制止了他。吴用对晁盖和董平说道:“那王俊已经远在数里之外,董兄弟现在去追,已然迟了!王俊此番逃走,一定是回东平府城去报信。我军利用董兄弟叫开城门,偷袭东平府的策略不能奏效了。为今之计,只有全军开拔,火速赶往东平府,趁着东平府城里防备不及完善,援兵未到之时,强攻东平府,拿下这个梁山泊北面的要地。”

    董平闻言说道:“军师说得是,王俊那个叛徒纵然能比我军早一步回到东平府城告密报信,但那东平府中现在所剩只有一两千禁军和一些不中用的厢军,且无名将统领。这点兵力,难以阻挡我梁山大军攻击东平府城。只要董某杀到后,在城下大喝一声,那守城官兵半数以上都要投降,东平府城可以不攻自破。”

    晁盖闻言笑道:“好!此番攻打东平府,就要靠董兄弟之力了。传我将令,全军开拔,直杀东平府!”

    梁山强盗众头领得令后,点起人马,以“双枪将”董平为先锋,浩浩荡荡地杀向东平府。

    ……

    王俊一路骑马狂奔,终于在日出前赶到了东平府城下东门外。当他勒住缰绳时,那马匹支持不住,直接倒在了地下。王俊对着城头大叫道:“城上快开城门!我是东平府雄威将王俊!我有紧急军情通报!”

    城门楼上把门军士,将火把照时,认得是王俊,当即大开城门,放下吊桥,让王俊步行跑入了城内。

    “你等快将吊桥拉起,城门紧闭,任谁来了都不能开门!未有程知府之命,即使是董都监来了也不能开门。此事事关全城百姓之命,你等可明白”王俊入城后,对东门守城军士下达了命令。

    东门守城军士听了,心中都是一惊,急忙关上城门,拉起吊桥。

    王俊又让守城军士分出三人,速将自己的话带给北门、西门和南门的守城将士。对军士们嘱咐完毕后,他在城门边选了一匹战马,骑上马直奔城中而去。

    知府程万里早起洗漱完毕,正要和家人共用早膳时,就听得府中的下人通报说,禁军将领王俊求见,有紧急军情通报。

    王俊他不是跟着董都监去汶上县剿灭残贼去了么莫非董都监战败了知府程万里听得王俊求见,急忙来到大厅,将王俊请入府中相会。

    王俊见到程知府后,不及行礼,就将董平兵败投敌,正带着梁山泊大军杀向这东平府的紧急军情禀告给了知府相公。王俊对程知府说,自己见董平投了梁山强盗,知道大事不妙,只好诈降留得性命,再寻机逃脱,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飞奔回来报信,就是为了救程知府和一城的百姓。

    知府程万里听了,犹如头顶上炸响了一个晴天霹雳,惊得他跌坐到椅子上,瞠目结舌,说不出甚么话语。

    王俊及身边虞候叫了几声后,知府程万里才醒过神来,急急地对王俊说道:“王将军,此番你冒死报信,当真是大功一件!大功一件!本府重重有赏!如今梁山贼寇大军压境,我这东平府城中的官军却缺少一个领兵之将。本府有意让你担任



第六百五十二章 精于算计的赵良…
    完颜阿骨打见赵良厮如此言语,豪迈地说道:“自家既已通好,契丹甚闲事,怎生和得?便来乞和,须说与己共南朝约定,与了燕京。除将燕京与南朝,可以和也。”

    赵良嗣见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如此答复,喜上心头,急忙说道:“今日说约既定,虽未设盟誓,天地鬼神实皆照临,不可改也。”

    完颜阿骨打对赵良嗣和马扩说道:“书约已定,更不可改。本国兵马休整三月后,就将再度伐辽。使副回到南朝,便教贵国起兵相应。贵我两军约定日期,同时出兵。我军自平州松林趋古北口,南朝兵自雄州趋白沟夹攻辽国燕京,不可违约,不如约则难依已许之约。”

    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之意,宋金两国结盟后,宋国必须依照盟约与金国同时出兵攻打辽国,不得背盟。若是宋国不依盟约及时出兵,则不能将已经许给宋国的燕京地区送给宋国。

    赵良嗣与马扩二人急忙应承下来,声言大宋绝不会背信弃义,违反两国联盟的约定。此时赵良嗣二人哪里会想得到,朝廷里道君皇帝和他身边那些重臣们都是见利忘义之徒,就没有几个肯坚守盟约。宋、金两国最后也正是因为宋国背盟而引发了大战,最终导致大宋亡国之祸。

    完颜阿骨打与宋国使臣赵良嗣和马扩二人谈定结盟之事后,为表诚意,又把盏酬酢,对他二人说道:“契丹煞大国土,也被我杀败。我如今煞是大皇帝。昨来契丹要通和,只为不著‘兄’字,以至领兵讨伐。自家与南朝是天地齐生的国主皇帝,有道有德,将来只恁地好相待通好,更不争要做兄弟。这个事是天教做,不恁地后,怎生隔着个恁大海便往来得?我从生来不会说脱空,今日既将燕京许与南朝,便如我自取得,亦与南朝。”

    可以说,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对南边的大宋表达了足够的诚意和友善。

    当辽国屡屡战败,派出使臣要向金国求和时,金国皇帝完颜阿骨要求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对自己以兄称呼之,也就是承认大金国是兄,辽国是弟,两国结成兄弟之国。因为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不肯接受此条件,认完颜阿骨打这个曾经的边臣为兄皇帝,导致了辽、金两国谈判破裂,金国出兵攻击辽国上京道。

    而对于宋国,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提出双方平等相待,不争论谁是兄,谁是弟,可谓是表达了他对宋国皇帝的善意。

    并且,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还承诺,两军攻辽时,即使是金军攻下了燕京,他也会信守诺言,将燕京传交给宋国。

    完颜阿骨打这番诚挚的话语,向赵良嗣二人展现了一国雄主的胸襟。

    赵良嗣二人听了,急忙举杯拜谢金国皇帝。

    大政已定,剩下的盟约条款的细枝末节,皇帝完颜阿骨打就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爱将完颜粘没喝,让他继续与宋国使臣商定。于是,赵良嗣与马扩又到了完颜粘没喝的寨子里,与他继续议事。

    赵良嗣对完颜粘没喝说,两朝议约既定,有几事务在明白,庶免异时计较,坏了两国友好关系。

    完颜粘没喝听了,就开口问道:“赵正使所言有几事?”

    赵良嗣就对完颜粘没喝说道:“将来举军之后,燕京由我南军攻取,北兵不得过松亭、古北、榆关之南,免致两军相见,引发不测纷争。此最大事,一也。

    燕京地界至临时可以理会,攻灭辽国前,南北两军且先以古北、松亭及平州东榆关为界,此其二也。

    &nbs



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日本在闭关锁…
    />

    毫无疑问,平将门的这番邪恶言论会动摇日本天皇“万世一系”的统治权,引起了天皇和以藤原氏为首的贵族公卿们的一片恐慌。连带着,日本天皇家族与贵族公卿们对反贼平将门的榜样契丹国也帯上了憎恶的感情。

    在平定了平将门之乱后,为了不让平将门这样的思想再在日本国生根发芽,日本天皇和公卿贵族关上了日本国的国门,不再允许大陆上契丹、五代诸国的人进入日本国腹地,以免这些人将有枪就是草头王,凭借武力可以称王称霸,登基当皇帝的思想带入日本国内。

    当然了,日本国与高丽、契丹、五代及大宋的贸易及外交往来还是没有断绝。只是外国商人只被允许在九州登陆,与日本人交易。所有的贸易都受到设置在北九州的太宰府管辖。

    因此,这两年西门平虽然多次往来于登州和日本,但是只去到了日本国的北九州地区,未能被准许去往日本国腹地和都城平安京。

    所以,迄今为止,西门平还未能打探得有关月儿的确切消息。

    看来此次去往东京汴梁城,无法给李师师带去关于月儿的好消息了。西门庆叹息一声后,也没有过分地纠结。

    默然片刻后,西门庆对老主管西门忠说,下次西门平回来,让他更进一步,不仅与日本国海商交往,也要设法花钱收买一些日本官员,试探前往日本京城平安京的途径。

    据西门庆估计,既然李师师说月儿是日本国大贵族之女,那么很有可能在平安京能够探询到一些与她有关的消息。

    老主管西门忠将主人西门庆的话都记在了心上,方才告辞而去。

    西门庆在西门庄休整了一日后,帯上礼物入了登州城,前去马括家拜访马政、马括父子。

    “西门庆哥哥!你从金国回来了许久不见,哥哥一切安好”

    西门庆的运气不错,马括已经从京城返回登州了。当他见到西门庆时,立即拉着西门庆的手将他接入府中。

    在大厅坐下后,西门庆询问之后方才得知,马括的父亲马政还逗留在东京汴梁城里没有返回,只有马括先回到家中来陪伴母亲。

    西门庆与马括闲谈了一阵后,就试探着问他,此番他父子二人出使金国,可是大有收获,为朝廷建功立业,



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儿必将为王
    当太子赵桓与郓王赵楷旗鼓相当之时,皇宫中所有人都认为将来的皇帝会在这二人之中诞生,其它皇子,都是长大成人后到各地去做闲散藩王的命运。

    此时年幼的赵杭明面上是道君皇帝的第二十六子,皇位再怎么都轮不到他的头上。所以宫中的众人对明妃李师师母子并不太在意。

    莫说是二十六皇子赵杭,就是坐在更靠前一些的皇帝第九子赵构,也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登上皇位。

    出身于大观元年五月乙巳日的赵构现在也才十四岁,尚未成年,依然在皇城后宫中生活。他的生母是道君皇帝赵佶的宠妃之一,贵妃韦氏。

    在赵构出生后的次年正月,他被封为广平郡王。因此,现在的赵构还是郡王的身份,尚未被封为后世知名的康王。

    历史上,若非金军攻破东京汴梁城,将赵构的父母兄弟侄儿们全部抓到了北方,只留下赵构一个漏网之鱼,哪里轮得到他这个道君皇帝的第九子来做皇帝

    此时的赵构,还笼罩在几个兄长的阴影之下,静静等待着明年成年之后搬出宫去,做一个闲散富贵的藩王。

    道君皇帝赵佶的那些贵妃和她们生的几个已然成年的皇子如何觊觎皇位,李师师毫无兴趣。闪舞

    李师师现在一心想的就是养大自己的儿子赵杭,让他有朝一日与西门庆父子相认。

    所以,进宫之后,李师师从不与宫中众多的嫔妃们争宠。在她的心中,早已没有了皇帝赵佶的位置。

    白日里得到宫女月儿传话,得知西门庆来到东京汴梁城中,与自己约在内城第一甜水巷口的观音院见面后,李师师按捺不住,立即向道君皇帝赵佶提出,要出宫去观音院烧香拜佛,为皇室和天下百姓祈福。

    道君皇帝赵佶虽然崇信道教,但是在林灵素离开后,又经过太子赵桓等人的劝谏,他也不再反对佛教。所以,李师师要去观音院参拜南海观世音菩萨,道君皇帝赵佶也是欣然同意。

    只不过,自封道君皇帝,号称神霄玉清王、长生大帝君下凡的赵佶自然是不会跟着李师师去佛门寺院的。这也正是西门庆选择在观音院与李师师相会的原由之一。

    尽管宫中华灯异彩,桌案上珍馐满盘,耳边也是丝竹之乐不断,但李师师的一颗心早已飞出了皇宫,投入了西门庆大官人的怀中。

    宫中举办赏月大会时,整个东京汴梁城里亦是张灯结彩,游人如织。闪舞百姓们不论富贵贫贱,都在赏月、玩月。

    西门庆没有去找金国使臣李善长三人,而是约了徐宁一家人来到樊楼,共庆中秋佳节。

    金国使臣李善长三人今夜自有大宋官方设宴招待,无须西门庆挂怀。

    这一个中秋佳节,又不知会有多少人思念亲人,夜不能眠

    ……

    西门庆虽在樊楼与徐宁一家和众家兄弟欢宴一场,但是次日凌晨四更天就起床梳洗收拾妥当,跟着陆小乙出了高阳正店,从第二甜水巷走到第一甜水巷,再拐入一个小巷道里,悄悄潜入了观音院。

    焦挺同样帯着手下潜伏到了第一甜水巷口附近,做好了接应西门庆的准备,以防西门庆与李师师的相会意外地被人撞破。

    巳牌时分,明妃李师师的车队出了皇城,在禁军的护卫下向东过了马行街,经过白樊楼和任店,再走任店街向南来到了第一甜水巷的巷口。

    “明妃娘娘与魏国公驾到,闲杂人等速速回避!”

    禁军将领帯兵在街道上维持秩序,对着第一甜水巷观音院外的商贩行人们高叫道。

    明妃娘娘当然是李师师,魏国公就是她的儿子赵杭。李师师此次前来,帯上了自己的儿子,她想要让西门庆见一见自己的孩儿。

    百姓们听说皇家贵胄来了,急忙退向街道两边,给李师师留出了一条去往观音院的通道。

    “我大宋国泰民安,京师百姓富庶安乐,这街面上不会有宵小



第七百二十六章 密会观音院
    西门庆默默注视着李师师母子,待到她们步入大殿之中后,无声地掩上了窗户。

    阳光透过窗户纸斜射入密室之内,落在了西门庆的肩头上。

    李师师带着赵杭与宫女月儿走入大殿中,依礼焚香参拜完毕后,分付月儿献上许多香火功德之资。
1...140141142143144...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