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唐大猛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存孝和嗣业他们听闻叔宝母亲走了,也都叹息。

    我这就去安排车马,明早咱们就走。

    虽然现在家里忙着春耕,但遇到这样的事情,也就只能先扔下了。

    罗成让人去田庄把自家的庄头喊来交待些事情,坐在那里想着,舅母这个时候去世,叔宝做为武官,按规矩要为母丁忧。

    而一般丁忧,是守制三年,实际是二十七个月。

    从丧事这天起,要辞职在家守孝满二十七个月才行,否则就是不孝。这样一来,叔宝暂时不会再回东莱军营了,怕是也参加不了明年的东征高句丽海路进攻了。

    接下来三年,秦琼要吃住睡都在父母坟前草庐,不喝酒不洗澡不更衣,停止一切娱乐活动,除非遇到特殊的紧急情况,朝廷特旨夺情方可起复任事。

    有时,担任要职的武将或出征在外的武将不丁忧守制,而是给假一百天。若不许丁忧,称为夺情,若是丁忧未满三年而征召出来则称起复。

    希望来护儿不会夺情吧,就让叔宝在家好好守孝三年也好。他心想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网址:




第200章 长白鹰扬府
    大业六年,三月底。

    罗成打马站在历城门口,遥望天空乱云飞渡阴霾漫卷。

    暮春时节,花草凋谢,花红渐稀。

    雨淅淅沥沥的下个没完没了,阴雨连绵,天气不得晴,处处都散发着一股潮湿的霉味来。

    城门口,几名浑身潮湿的郡兵正缩着脖子躲在城门洞口,以躲避那带着潮湿的风。

    这已经是今年不知道第几次来郡城了。

    守门的郡兵也早就跟罗成熟悉了,见到他便笑着过来行了个礼,罗都尉又来了。

    嗯,弟兄们辛苦了,刚才在前面路口买了点蒸饼,还都热乎的,大家一起分了吧。罗成从马上递下一袋蒸饼。

    罗都尉客气了。守门的郡兵虽如此说,却也没真客气,伸手便把一袋子蒸饼给接了过去,一伙人一人两个刚刚分完,然后笑着把空的布袋又还给了罗成。

    谢过罗都尉了,我听到一个传闻也还不知道真假,不过八成是真的,罗都尉你可能要升官了。

    哦,我能升什么官?罗成笑着摇摇头,跟他们扯了几句闲篇,便往城中去。

    进了城,罗成没有先去秦琼家里,而是直接去了郡衙。

    二月的时候,秦母突然去世,那个时候罗成一家都过来吊唁。秦琼很悲痛,妻子刚有了身孕,结果母亲去突然病故。他向来护儿去信丁忧,来护儿接信后也没有为难他,不但立即同意了他去职丁忧,还特意派了自己的儿子来六郎代他来吊唁,送了三百贯作为丧仪。

    丧事结束之后,秦琼便在城郊家族墓地母亲的坟前修了座草庐,每天便喝住在那边,为母守丧。

    春耕后,罗成经常来郡里,有时来陪陪叔宝。有时则是来跟老师张须陀学习,更多还是来向郡衙汇报工作。

    刚才城门的郡兵伙长说听到传闻,朝廷要在山东增置军府,还说罗成可能要成为府兵军官了。

    隋朝的山东,跟后世的山东概念不同。山东最初概念始于战国时期的地理区域名称,指的是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战国七雄之中,除秦国以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都在山东,故称山东六国。

    不过到了隋以后,山东则代指关东,有时也具体指的是河南和河北,包括了后世河南河北和山东地区。而后世的山东,在这个时代,其实大部份是划在河南这个区域里,少部份在河北,双河以黄河为界,互不打扰。

    罗成直接去了郡丞廨,也称郡丞衙。

    齐郡毕竟不比章丘县,是一个郡,因此衙门官多,太守郡丞主簿等便分开办公,各有一衙,只不过衙门都聚在一起。

    真要增置军府?

    罗成到了郡丞廨,直接便来见张须陀。师生相见,没有外人,倒也没客套。

    嗯,这是皇帝的旨意,如今已经传达各地。增置军府,主要是为明年的征辽做准备,我们山东将做为征辽的大本营,军兵粮食民夫皆主要由我们来出。张须陀告诉罗成。

    朝廷已经决定,明年要从天下调齐一百多万大军征辽,其中一百一十三万聚集于涿郡,七万集结于东莱,分水陆两路共进。

    可大隋的府兵总共才七百多个军府,十二卫下的军府分为鹰扬府和车骑府,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

    七百军府,也不过七十万左右的府兵,这还是全部数量,这远不能满足百万大军征辽的计划,因此他要增置军府,尤其是要在山东之地增加军府。

    皇帝已经计划十二卫六府,除四府外,其余十二卫各统六十府,另外东宫六率也各统六府。此外,皇帝还要募健勇组织一支十万人的骁果军。

    罗成心算了一下,十二卫各统六十府,那就是七百二十府了,东宫六率三十六府,总共也就八百来府,平均一府一千,那也才八十来万人啊,哪怕再加上十万,那也不到百万啊。

    还有边关的戍卒镇兵你没算进去。张须陀道。

    总之,皇帝这次要大扩军,而山东是扩军的重点,计划在山东三十余郡,扩置军府百余个,增兵十余万。

    咱们齐郡要增置三个军府,兵部与卫府决定,新增三府设立于关津要隘之处,分别在长白山岱山黄河济水一线。长白山这个军府就设立在章丘那边,我向上面推荐了你!

    推荐我入卫府?

    嗯,章丘这个军府是鹰扬府,下府八百员额,到时整个长白山都在长白鹰扬府的驻防辖内,你章丘县郡兵营到时会整个转入长白鹰扬府。

    听到这个消息,罗成很惊讶。

    大隋的军制,是设有十六卫府,十二卫加四府,四府为左右监门府和左右备身府,这四府不统府兵,负责掌管京城皇宫门禁以及侍卫皇帝。十二卫统领天下卫府,拱卫京师。

    十二卫所统之兵称外军,各有军号,分驻天下,大约七百余军府,每府八百到一千二百人。

    这十二卫相当于十二大集团军,下面的各个军府,则可以称之为营团或者说是军分区。十二卫的卫府都是杂乱部署的,一个地区可能诸卫都有军府在。

    平时十二卫的高级军官们都在京城,并不能指挥调动下面的卫府。卫府驻于各地,设有鹰扬郎将和鹰击郎将负责管理军府,军府里的府兵轮值进行当值训练,以及入京番卫之责,闲时在家耕种,战时遇设令则出兵。

    但一般都不会全调走一府之兵,而是征召一部份,这些征召的士兵先到朝廷指定地点集结,然后集结完毕后,重新整编成军,并由朝廷授派各级军官负责指挥。

    可以说,隋朝的卫府军制很奇特,平时是兵将分离的,就算打起仗来,那也是临时整编成军,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兵将都是不认识的。仗一打完,府兵归府,将军还朝,依然是兵将分离。

    因此十二卫,虽然每卫都管着五六万兵马,但实际上是分散于天下各地,细分成五六十个军府,在卫以下,就直接是府了,中间再没有中层的架构组织,而且平时各卫也没法直接管理军府。

    鹰扬府是从过去的骠骑府改名而来,主官鹰扬郎将,正五品。品阶已经很高,下面也各有长史兵曹校尉等军官。

    罗成的郡兵营五百人,将并入这个新设的长白鹰扬府,但是罗成原本只是个九品职,当然不可能给他授个五品的鹰扬郎将或从五品的鹰击郎将,就算是由张须陀的举荐,加上他剿匪练兵之名,朝廷愿意破格提拔用他,可也不可能太过份。

    授我何职?罗成问。



第201章 升职加官
    鹰扬府司马?

    城郊,秦氏家族墓地,一座草庐里。

    秦琼听完罗成的话后,有些惊讶的问道。鹰扬府司马虽不如鹰扬郎将鹰击郎将一样是正五从五品,可品级也不低。鹰扬府的长史是正七品职,司马是从七品职。连升了好几级啊。

    也没连升好几级,长白鹰扬府只辖八百人,是下府,因此府司马不比上府司马,上府司马从七品,我这个下府司马是从八品,低两级。

    秦琼给罗成倒了杯茶,一杯清茶,什么佐料都没加。

    你原来是从九品职,现在从八,也依然还升了几级啊。况且,郡兵和府兵相差还是极大的,呆在郡兵中,也就只能剿匪捉贼,但入了卫府,却有机会征讨做战的。

    罗成对于加入卫府真没什么兴趣,这征辽要开始了,他更不愿意跑去当炮灰。

    挺不错了,司马一职可是很重要的职事,并不埋没你的才干。

    长白鹰扬府设鹰扬郎将一员,是正五品,另设正八品长史一员,从八品司马一员,并有兵曹参军事仓曹参军事两员,并有录事参军事和记室各一员。此外还置越骑校尉二人,统骑兵,步兵校尉二人,统步兵,并正七品。下面还有旅帅队正队副等军官,皆有品级。

    最早司马这一职务是文士担任,也无品级,为军官幕僚。

    隋朝的府兵制其实并不是自创,而是继承了西魏的府兵制。

    而西魏的府兵制,却又源于北魏鲜卑拓拔氏的部族兵制。生活在漠北的鲜卑人以游牧为主,故他们的兵制是有事则合而防御作战,无事则散而归家,兵牧合一制。后来西魏又结合了汉魏以来的都督军府领兵制度,于是仿周典置六军,合百府。

    设立六柱国,统领六军,推行府兵制。

    开始的时候,府不满百,每府郎将主之,而分属二十四军,每军以开府一人统领,每两开府属一大将军,两大将军隶属一柱国大将军,六家主之,是为六柱国,兵众不满五万。

    后来又加了在朝的两个柱国大将军,于是便有了八柱国十二大将军。

    这一府兵制,从西魏创立,到北周,然后到隋朝,一直沿用,只是军府越来越多,兵也越来越多了。

    从西魏最初创立府兵时府不满百,兵不满五万,到如今军府七八百,府兵七八十万。

    府司马,一开始便是用文人,职责就是相当于一个参谋,负责参与谋议而已。

    不过到了如今,司马也事繁任重。

    既协助军政戎务,也要练甲兵修军备预军机掌军法,还要掌管军资粮饷的分配。

    秦琼道,你可别小看了这个职务,司马弼戎政,掌武事。居常习搜狩之礼,有役申战阵之法。凡军之攻,战之备,列于器械者,辨其贤良。凡军之材,食之用,颁于卒乘者,均其赐予。合其军书契之要,比其军符籍之伍,赏罚得议,号令得闻,三军以之,声气行之哉。

    这虽然以前是个文职,但是不折不扣的主武之官。

    别看越骑校尉步兵校尉皆为七品,品级还在你这司马之上,但其实他们却是你的下属。

    鹰扬府里能称上长官的便是郎将长史司马三人,鹰扬郎将是主官,长史和司马是佐官。

    长史负责协助郎将掌兵,若是郎将不在或不能理事,便由他接管代行郎将之职。而司马呢,几乎什么都管,面面俱到。

    若拿个县衙来比较,这郎将自然是县令,而长史就是县丞,而司马就相当于是县尉主簿二职兼备。

    你要总揽军府的兵府财政,涉及方方面面,一般的鹰扬郎将多勇武能战,擅骑射却不擅理庶务杂事,所以一个好的司马,相当重要。

    我明白了,我成了军府里的大管家了,事事都要我来管。

    确实是这意思。

    管家有啥意思,处处管事,可上头还有家主啊。罗成苦笑,算是彻底明白自己这个从八品的府司马到底是个什么身份了。

    长史相当于副将,打起仗来能分领一路,他这个司马却是个参谋长兼后勤部长。

    知道谁来当郎将吗?秦琼问。

    这个暂时还不知道,估计是得从京师十二卫里派人过来。毕竟是个五品的军职,若放在后世,起码也是个上校团长啥的吧。

    他罗成则只是个团参谋长,而且还是个新编的乙种团参谋长。

    我怎么看你好像不太高兴的样子,这升官了不是好事吗?

    有啥好高兴的,我倒宁愿继续当我的从九品县郡兵都尉。带着一营兄弟,倒是逍遥自在,如今也没有什么大的匪情盗贼,日子舒坦着呢。

    罗成最不高兴的还是从郡兵转入了卫府系统,说不定明年就也要被征召入辽,他本来就费尽心思才想避开外出服役,想不到现在又兜转回来了。

    而且现在他不再隶属于郡兵体系,张须陀也就不再是他的直属上司了。

    张须陀是郡丞,管的是郡兵和乡勇,而现在朝廷特意在各郡新设了一个官职,为郡都尉,负责的就是各郡里的诸卫府兵。不过这郡都尉也没有太大的权力,就是协调互不相属一卫的各军府,万一遇战事要征召府兵,就由这个都尉来管,有点类似于省军区司令或者武装部长的差事,搞搞协调动员之类的。

    他现在既不知道谁来担任郡都尉,也不知道谁会来提任府鹰扬郎将,对未来一无所知,这种无法掌握的感觉,十分糟糕。

    在郡城呆了一天,罗成便返回了章丘。

    县城外的郡兵营中,罗成召集了下面的一众校尉旅帅队头们,告诉了他们这个最新的消息。

    我们营改成鹰扬府了,我成了府兵了?老四有点懵。

    嗯,如果不出意外,我们营五百人全都转入长白鹰扬府,以后大家就是卫府的卫士了。

    啊,太好了,我成府兵卫士了。老四一声大吼,把罗成都吓一跳。

    你发什么疯呢?

    罗存孝瞪着罗成,这天大的好事,你难道不高兴吗?

    罗成看着兴奋的满面通红的他,还有其它一样兴奋的众兄弟,倒是有些迷茫了,似乎只有他一人不太愿意接受这个改变了。

    只是他好像忘记了,府兵的含金量在这个时代非常的高,府兵甚至可以排在百姓们心中第一有前途的职业列表之中了。一人当上府兵,全家光荣啊,甚至说不定哪天就有机会立下功劳,然后就授职当官,迈入仕途,走出乡里,一跃龙门!




第202章 庙小容不下大佛
    仲夏时节,天气渐热。

    长白山中,郡营军屯的粟谷也是一片欣欣向荣,不当值的郡兵正屯奴正在田里忙着蹬苗促壮,中耕除草。

    还有人在挑水浇灌。
1...979899100101...4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