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好,现在好多了,我可以回答各位的问题,刚才有人问我怎么成为神童的,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只知道我从记事时开始就喜欢读书,喜欢思考,喜欢一切未知的东西。

    我个人觉得,知识、思考和探索是每一个人成功的关键,这不仅仅是为了成为什么神童,如果只是智力比别人强些,而不学习、思考和探索,到头来也必将一事无成。

    所以大家不要羡慕什么神童不神童,这不是关键,天赋只是决定成功的一小部分,更重要取决于他的努力!

    刚才还有人问我,我有没有特异功能………我知道,现在有很多什么“大师”宣称自己有种种神奇本领,有人说我这个小孩子三岁就能上大学,那必定




第四百四十七章 抢别人的饭碗
    相比于那些领导,下面的那些人更信任刘琅,因为刘琅本身就代表着普通老百姓,当然,他的天才不是普通人所能拥有的,可他的家庭就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这种身份上的普通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

    “国家把中芯科技放在了沪市,那是因为沪市的电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未来国家还要在这里打造全国最大的新城区,不出五年,沪市就会成为国家高科技的中心,到那个时候,在座的都是功臣,都能享受到胜利的果实!”

    刘琅可没有说大话,国家对中芯科技非常重视,选拔人才时给予了很优厚的待遇,涨两级工资只是其中一点,另外还会给每一位到沪工作人员以当地的户口,当然,户口问题对现在的老百姓来说并不算什么待遇,但在二十年后,一个沪市户口那可是值钱了,这些人从小城市进入沪市本身就是赚到了。

    “我还可以告诉大家,加入到中芯科技的员工不仅仅会涨两级工资,每两个月还会有一周的探亲假日,企业会报销来回的车费!”

    刘琅又宣布了一条福利。

    这一条福利可是刘琅跟上面提议加入的,很多人都觉得有些不妥,为国家做贡献怎么能讲条件呢可是刘琅还是把这一条加入了中芯科技的管理规定之中,这些工人都是普通人,或许他们也有为国贡献的大情怀,但更多的人工作还是为了多赚一些钱,让老婆孩子生活好一些,往返的车票没有几个钱,最多也就二三十块钱吧,但是这些钱对于一位普通工人来说已经不少了,公司出钱报销可以让他们少负担一些,另外也给了他们足够的尊重。

    果然,听了刘琅的话下面不少人都露出了惊喜,刘琅的话的确比那些领导“中听”!

    “调转工作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你们会离开工作多年的岗位,离开身边的老友,有些人还会觉得跟领导说这件事非常难为情。

    不过我们已经替你们打算好了,你们只要决定到中芯科技来工作,就可以到当地的人事部门直接说,我们已经和地方的主管部门打好了招呼,他们会直接替你们调转档案,让你们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尴尬。

    当然,当地的主管部门也会和你们的厂长谈话,我们挖了他们的墙角,一定要解释一下的………我们国家的未来电子产业形势会大不一样,原来那种分散的,各自为战的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合改革开放的发展了,它将会是一种多个企业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所以在今后几年内,那些“散兵游勇”式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去,而中芯科技也将成为未来国家电子企业的领军者,希望大家做出最好的打算,不能白白错过这个大好机会!”

    刘琅的讲话完全站在了员工自身的角度,告诉他们选择中芯科技就是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更好的道路,不谈奉献,只谈自己的利益,这才是让他们做出决定的关键。

    “刘琅这个家伙,说得都是大实话,不过看来这效果比我们说得好多了!”

    坐在主席台上的那几位领导不得不承认刘琅的话效果比他们强多了。

    “好了,其实今天把大家找来就是这个目的,虽然我们中芯科技是国家企业,但是并不会强行下令,选择权都在各位手中,未来企业员工才是关键,至于说领导的作用只是为企业和员工谋福利,这是一种新型的企业



第四百四十九章 被改变的未来
    在九十年代中期诞生了阜城第一批“富翁”,他们以很少的钱买下了企业,房产公司、机械厂、设备厂以及那些挖不出煤的小矿。

    买下房产公司的那些人在十年后很多都成为了阜城的“地产大亨”,买下煤矿的那些人则成了“能源大亨”,这两个“系统”的人在阜城基本上是呼风唤雨。

    可是买下机械厂和设备厂的那些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反正在三十年后,刘琅知道阜城那些“地产大亨”和“能源大亨”,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一家企业靠着机械成为让人知晓的人物,甚至全市连一家有些规模的企业都没有。

    从零部件到整机,原本拥有完成机械加工产业链的城市在二十多年后已经实现了“转型”,从此那座在建国时拥有三项国家重点项目的城市再无任何闪光的地方,随着能源逐渐枯竭,经济也是一落千丈,直到刘琅重生的那个时代,阜城也还没有从“黑暗”中摸索出来,不知道如何来振兴城市的经济。

    阜城其实是整个东三省的缩影,就是东三省最大的城市沈城,曾经它的经济在全国数一数二,不亚于首都和沪市,但在二三十年后经济也是一落千丈,别说是跟深市和广市相比了,就是什么东莞、顺德这样的小城也是远远不如,以至于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这个战略就是重振国家的制造业……!

    真是莫大的讽刺,原本就是制造业强省的辽北省最后还要重新将制造业捡回来,可是二十年后西方国家在制造业方面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让国人感到近乎绝望的高度,此时追赶哪里还有机会了

    没错,国家的制造业是不行,从建国开始这种差距就一直存在,即便到了改革开放后,这种差距依旧存在,而且并没有缩小的征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更是应该加大力度在制造业方面的投入。

    国企改革自然是大势所趋,可是起码接手制造业企业的那些人得是一群热爱制造业的内行吧,可结果却是这帮人把厂房铲平,把设备当做废铁卖掉,最后在土地上盖起了楼房搞起了地产。

    刘琅觉得自己有必要插手一下,在这场国企改革“盛宴”中也赚些东西,比如收购一些大型的制造行业的企业,整合资源实行改革,然后重新扬帆上路。

    这条路可能会很艰难,可能会耗费大量的金钱,但是一旦成功,那对于国家和刘琅来说就是巨大的财富了。

    其实现在刘琅就已经为这件事着手准备了,他在华夏大学的同学就是以后自己得力的帮手,他们正在研究的技术今后就是国家制造业的根基,而刘琅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学习,学习国外最先进的技术,然后带回国内,另外就是赚钱,赚的越多越好,玩制造业就是玩钱,没有钱一切都是免谈。

    当然,刘琅能够控制的事情一切都在控制之内,控制不了的事情他也会尽量影响,这一世的国家有很多细节都已经被刘琅改变了,是向着好的方面去发展,至于二十多年后能好到什么程度,刘琅也不知道,希望到那时候国家会给刘琅一个大大的惊喜。

    中芯科技入驻沪市,一时间江南无线电厂开始热闹起来,原本的小厂区不够用了,于是开始向周边扩展,厂区周围很宽敞,最近的居民区距离这里还有一两公里,不过有居民也没关系,白为任一声令下,在一个多的月的时间里就硬是将近百亩土地收拾干净,然后盖上厂房和宿舍楼,待刘琅再次到来的时候,景象已经大不一样。

    “刘琅,这就是中芯科技的办公大楼,怎么样不错吧!”

    沪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王伟带着刘琅和孙虎参观新的厂区。

    “这是新的办公大楼”

    刘琅看着面前的那栋三层高的大楼有些无语。

    刘琅前世干的就是建筑,虽然没有参加过什么知名的建筑项目,可也参与过十多个楼房的建盖工作,最小的建筑规模都是一万多平米,最大的一栋建筑更是有七十层,建筑面积达到了十万多平方米,你这三层高,建筑面积不足两千平米的小楼也好意思说不错



第四百四十九章 被改变的未来
    在九十年代中期诞生了阜城第一批“富翁”,他们以很少的钱买下了企业,房产公司、机械厂、设备厂以及那些挖不出煤的小矿。

    买下房产公司的那些人在十年后很多都成为了阜城的“地产大亨”,买下煤矿的那些人则成了“能源大亨”,这两个“系统”的人在阜城基本上是呼风唤雨。

    可是买下机械厂和设备厂的那些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反正在三十年后,刘琅知道阜城那些“地产大亨”和“能源大亨”,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一家企业靠着机械成为让人知晓的人物,甚至全市连一家有些规模的企业都没有。

    从零部件到整机,原本拥有完成机械加工产业链的城市在二十多年后已经实现了“转型”,从此那座在建国时拥有三项国家重点项目的城市再无任何闪光的地方,随着能源逐渐枯竭,经济也是一落千丈,直到刘琅重生的那个时代,阜城也还没有从“黑暗”中摸索出来,不知道如何来振兴城市的经济。

    阜城其实是整个东三省的缩影,就是东三省最大的城市沈城,曾经它的经济在全国数一数二,不亚于首都和沪市,但在二三十年后经济也是一落千丈,别说是跟深市和广市相比了,就是什么东莞、顺德这样的小城也是远远不如,以至于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这个战略就是重振国家的制造业……!

    真是莫大的讽刺,原本就是制造业强省的辽北省最后还要重新将制造业捡回来,可是二十年后西方国家在制造业方面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让国人感到近乎绝望的高度,此时追赶哪里还有机会了

    没错,国家的制造业是不行,从建国开始这种差距就一直存在,即便到了改革开放后,这种差距依旧存在,而且并没有缩小的征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更是应该加大力度在制造业方面的投入。

    国企改革自然是大势所趋,可是起码接手制造业企业的那些人得是一群热爱制造业的内行吧,可结果却是这帮人把厂房铲平,把设备当做废铁卖掉,最后在土地上盖起了楼房搞起了地产。

    刘琅觉得自己有必要插手一下,在这场国企改革“盛宴”中也赚些东西,比如收购一些大型的制造行业的企业,整合资源实行改革,然后重新扬帆上路。

    这条路可能会很艰难,可能会耗费大量的金钱,但是一旦成功,那对于国家和刘琅来说就是巨大的财富了。

    其实现在刘琅就已经为这件事着手准备了,他在华夏大学的同学就是以后自己得力的帮手,他们正在研究的技术今后就是国家制造业的根基,而刘琅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学习,学习国外最先进的技术,然后带回国内,另外就是赚钱,赚的越多越好,玩制造业就是玩钱,没有钱一切都是免谈。

    当然,刘琅能够控制的事情一切都在控制之内,控制不了的事情他也会尽量影响,这一世的国家有很多细节都已经被刘琅改变了,是向着好的方面去发展,至于二十多年后能好到什么程度,刘琅也不知道,希望到那时候国家会给刘琅一个大大的惊喜。

    中芯科技入驻沪市,一时间江南无线电厂开始热闹起来,原本的小厂区不够用了,于是开始向周边扩展,厂区周围很宽敞,最近的居民区距离这里还有一两公里,不过有居民也没关系,白为任一声令下,在一个多的月的时间里就硬是将近百亩土地收拾干净,然后盖上厂房和宿舍楼,待刘琅再次到来的时候,景象已经大不一样。

    “刘琅,这就是中芯科技的办公大楼,怎么样不错吧!”

    沪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王伟带着刘琅和孙虎参观新的厂区。

    “这是新的办公大楼”

    刘琅看着面前的那栋三层高的大楼有些无语。

    刘琅前世干的就是建筑,虽然没有参加过什么知名的建筑项目,可也参与过十多个楼房的建盖工作,最小的建筑规模都是一万多平米,最大的一栋建筑更是有七十层,建筑面积达到了十万多平方米,你这三层高,建筑面积不足两千平米的小楼也好意思说不错



第四百五十章 员工培训
    孙虎问刘琅以后是否会当官。

    刘琅听了一笑。

    “当大官呵呵,我可没那心情!”。

    “那可就白瞎了!”

    孙虎有些可惜。

    “当官能做什么管人我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管别人的闲事,这个世界有太多美好的事情等着我去做呢”

    刘琅笑着回答。

    “好吧,反正你是天才,想法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同,你要做的事情一定是对的!”

    孙虎耸了耸肩道。

    “孙大哥,你的儿子今年也六岁了吧,该上小学了吧”

    刘琅知道孙虎也有一个小儿子,跟自己同龄,都是八零年出生,但孙虎平时事情很多,很少有时间去管这个孩子,去年一年,孙虎跟自己在一起的时间可能比他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都多。

    “明年上小学,现在在军区托儿所里面待着呢,有时我总是想,我这个儿子为什么不能和你一样上大学呢要是这样就不用人去管了!”

    孙虎的妻子也是一位军官,平时工作同样很忙,对这个孩子两人实在是没有多少时间去管,只能放在托儿所交给阿姨,当然,这个托儿所也不是谁都能进的,都是军官的孩子,虽说吃住的条件不错,可是没有父母在身边,他们很少能如普通人那样享受父母的关怀。

    “孙大哥,我虽然上了大学,能做一些事情,但是却享受不到其他小孩子那样的童年,一个孩子的成长,童年时期是最重要的,他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童年时代就已经可以决定了,他是军人的后代,长大也必然是继承那坚强的意志!”

    “我可不希望他也成为军人,战场太残酷了,我能活着回来已经是万幸了,要是孩子再上战场,他怕是没有我这么幸运了!”

    孙虎连连摇头,他对国家忠心耿耿,就是献出生命也不会犹豫,可还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战场,因为那太残酷了。

    “放心吧,等到二十年后,战争的形式跟现在完全不一样,那时候战场上都很少见到人了,打的都是高科技,通过卫星就能发现敌人,然后用预警机对敌人的飞机战舰发出干扰,同时指引己方战机导弹,这样的战争已经不需要人亲自到战场了,人们只要控制那些机器进行远程操控,或者战后打扫战场即!”

    刘琅给孙虎说了一下未来战争的场面。

    “哎,我是不知道这些,反正国家让我们做什么就是什么!”

    孙虎摇了摇头,刘琅说得一切他都不明白。

    刘琅话让那位办公室主任王伟听得入神,他也从没听过战争还会是这种样子,不过还是把刘琅的话偷偷得记在心里,等回去后还要写在日记本上,待二十多年后再翻出来看看,看看刘琅的话到底对不对。

    三个人来到了二楼一间宽敞的会议室中,还没进去就听到里面传来了热闹的喧哗声。

    “王元处长正在给那些工人们培训呢!”

    王伟指着里面。

    刘琅想要从门上的玻璃看看里面,不过个子不够,孙虎两手在刘琅腋窝下一架,刘琅的身子都腾了空,透过窗户看到里面王元正在黑板上画着道道电路图,每花一道就做出详细的解释,这些图都是光刻机的集成电路,对于下面那些工人来说非常深奥,不过王元这个人水平的确很高,讲的内容深入浅出。

    “现在设立了五个培训班,另外还有四个班,都在这一层!”

    &n




第四百五十一章 步入正轨
    “咱们中芯科技一共从全国找来七套设备,都是咱们国家最先进的仪器了,最近的是沪市第一无线电厂,用卡车就直接拉来了,不过最远的是龙江省庆元市一套半导体材料分析仪,这要运到沪市可就远了,先要到齐哈尔市,然后转车到哈市,然后再转车到沈城,再到首都,最后才能运到沪市,每到一处都得打开箱子检查一下仪器,务必要保证设备没有出现问题,整个过程用了将近二十天的时间,昨天晚上才运到沪市的闸北仓库,另外还有一台从辽北省运来的仪器,所以两位教授同时去检查了。”
1...120121122123124...4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