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老黄,现在国家的电子产业跟六十年代也差不多呀!这么多年没什么进步!”

    一旁的谢喜德也拿着份资料感叹,显然对这点人才不太满意。

    “老谢,进步还是很大的,六十年代国家有几个专业人员除了咱们这帮老家伙外就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当时国家四处建厂,很多设备都是从苏联进口,下面的人连说明书都看不懂。

    你看看现在,这么多的人才,都是各个企业的骨干,都是独当一面的人才!”

    黄坤道。

    “是呀!那个时代真是艰苦,有了设备也没有几个人看得懂,我们就全国四处跑,每到一处就给工人们上课,后来大学生毕业后就把他们派到工厂,带领工人们从基础一点点做起,我还记得当年有几个大学生,什么李明国、吴宇峰、冯志、姜浩,他们都和王元你们是同届生,只是你们进到了研究所,他们则去了下面的工厂,没有他们这样的人才,我们国家现在哪里会有这么多的工厂

    &n




第四百四十三章 使命感
    “老谢,老周,你们有没有一种使命感”

    黄坤突然问道。

    “使命感”

    两人不解。

    “咱们呀!老谢,你今年六十五岁了吧,老周你应该是六十六岁,我比你大一岁,咱们都是土埋半截的人了,本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可是中芯科技诞生了,国家认识到了电子产业的重要性,还把全国的人才交给我们。

    他们都是国家的未来呀!都是国家的宝贝疙瘩,我们这帮老家伙现在要做的就是培养他们,让他们顺利的接过咱们的接力棒,咱们是看不到国家富强的那一天了,但希望他们能够看到那一天。

    到那时,你我在酒泉之下也是欣慰了,因为他们都是我们的徒弟,他们取得的成就也有咱们的一份功劳,这难道不是我们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吗”

    黄坤是一位稳重的人,但此时却也是万分激动,似乎他已经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即将诞生了。

    “使命感……!”

    这三个字在刘琅的脑海中久久回荡。

    是呀!在周明熊怀志这些国家第一代的科学家身上,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始终贯穿着他们的一生,他们也是追随着自己的使命而奋斗一生,将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为了拥有很好工业、农业及科技基础的国家。

    别看国家现在这样的经济在西方人眼里依旧不值一提,但要知道,从十九世纪中期国家就陷入到了战火之中,内乱不断外敌环绕,长期的战乱让国家的民族产业根本无法发展,尤其是当年和岛国的那场大战,国家所有的工业基础全部被摧毁,别说什么机械了,就是最简单的生活用品自己都无法制造出来。

    刚刚建国时,国家的家底那真是干干净净,钢铁厂、电厂、矿山最基础的工业全部都要重新建设,没有这些,国家四亿多老百姓怎么生活

    就是在一无所有的条件下,在短短五六年时间里,国家硬是造出了扎实的工业基础,修建大型钢铁厂,短短两三年内国家每年的钢铁产量就从不足百万吨猛增到了五六百万吨;修建火电厂,城镇基本上都通了电,煤矿、油田不断被发现,一跃摘下了贫油国的帽子,另外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和人造卫星顺利上天,这些成就已经显现出一个大国的底蕴来。

    无数振奋人心的成就是怎么来的是靠着广大的劳动者;是靠着国家领导层的统一决策,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靠着熊怀志、周明、黄坤、谢喜德这样的科学家。

    广大的劳动者可以动员,国家高层的决策也容易下达,可是没有科学家,那些成就无疑只会是空中楼阁。

    刘琅始终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是科学和技术,其中科学引领着技术,引领着整个人类向前发展,

    别看世界上有什么秦皇汉武,有什么彼得大帝和什么皇帝拿破仑,他们被称为伟人,建立了普通人几辈子都无法企及的成就,但在刘琅眼里,伟人的成就也未必比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强出多少。

    伟人的功绩在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但是伟大的科学家功绩有



第四百四十四章 你们都调转工作吧
    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子产业的人才都汇聚到了华夏大学的大礼堂中,主管工业的副总理丁惠中、电子部部长杜宏达,还有组织部门的领导亲自前来,另外中芯科技的经理刘先明、黄坤、周明和谢喜德等中芯科技的管理层也坐在了主席台上。 .

    其他人都坐在台下不知道台上这几位都是什么人,毕竟部长级别的人物已经算是国家领导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高不可攀的大人物,不少人连听都没听说过。

    不过有几位来自首都大型企业的工程师见过杜宏达,竟然是杜部长,看来这次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大会呀!

    杜部长亲自前来的消息很快在下面就传开了,当然,他们也只是知道杜部长,那位丁副总理却无人认识,所有人都在猜测这次大会的目的。

    “好了,大家都安静一下!”

    中芯科技的经理刘先明做为主持人主持会议。

    刘琅坐在台下第一排,和华夏大学的一众师生坐在一起,他第一次看到这位中芯科技的负责人。

    刘先明六十左右岁的年纪,年纪虽然不小,但是非常精神,两眼炯炯有神,战争年代他也是当过兵的人,这种人跟普通人有着不小的区别,一看就能看得出来。

    当过兵的人对国家是无比忠心的,这一点不会担心,但是这样的人比较固执,有时听不进去话。

    “我倒要看看这位刘经理有什么话说!”

    刘琅紧紧地盯住台上的刘先明。

    “各位,大家都安静一下呀!”

    刘先明气势很足,不用麦克风都能让全场的人听到。

    “我先介绍一下在场的人啊!这位是咱们国家主管工业的副总理丁惠中丁副总理!”

    “什么副总理”

    下边的人顿时一惊,副总理都来了,这得多大的事情呀!

    “都安静,大家不要随便讨论!”

    刘先明大声说道。

    下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位是电子部的杜宏达部长,你们的顶头上司,那几位是黄坤、谢喜德、周明教授,是我们国家电子产业的老专家!

    这次找大家来是有一件事和你们聊聊,聊什么呢是一件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情,咱们国家电子产业从建国时开始到现在发展的非常好,基础雄厚,但是这几年就不成了,方方面面都落后于国外,国家发现这不成呀!咱们有那么多的人才和设备怎么能让帝国主义超过去所以我们启动了芯片工程,咱们国家要弄出来芯片!”

    “芯片什么是芯片”

    下面的人非常不解。

    国家成立了中芯科技,同时提出了中国芯片工程,并将芯片工程列为了未来十年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什么是芯片其实我也不懂,但不懂没关系呀!咱们可以好好学,你们只要知道,这种芯片是未来国家强大的根本,只要大家把芯片搞出来,就能让国家富强………为此呀!国家成立了一个中国芯片科技公司,我刘先明呢,就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也可以称呼我为刘经理,这个称呼很有意思吧!很具有改革的味道,那位黄坤教授是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谢喜德和周明两位教授是副总工程师,我们中芯科技担负着改革的重任,国家给我们下的命令就是要在最短时间内把芯片给搞出来。

    中芯科技成立了,我们也变成了经理,但光有经理和工程师不成呀!得需要人手来工作呀!但不是谁都能加入中芯科技的,必须要是人才,国家给我们很大的权利,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地方的人才,我们就把你们挑了出来,你们这些人从今以后就是中芯科技的人了!”

    刘先明指着下面大声说道。

    “什么我们现在是中芯科技的人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所有人都傻了,原来让自己到首都来不是什么技术大比拼,这是要调自己到什么中芯科技来工作呀!可是



第四百四十五章 无名英雄
    “哎呀!你们这帮家伙,刚才还同意,现在怎么又反悔了不成,你,你,还有你,都把手给我举起来!”

    大半的人都放下了手,刘先明可着急了。 .

    “刘经理,让我来说两句吧!”

    黄坤在旁看着有些好笑,这刘先明看来是个急脾气,不过性格很直爽,这种人很好相处,起码比那些不吭声背后给你下绊子的人强多了。

    “好,黄教授你来说说吧!”

    刘先明赶紧把位子让给了黄坤。

    “这个刘先明,说话不懂得策略!”

    坐在主席台上的丁惠中瞪了刘先明一眼,丁副总理以前也是军人,两人在战争年代也认识,不过那时丁惠中已经是一位师长了,刘先明也只是个普通的干部而已,地位显然比不得丁惠中。

    “各位,我是中芯科技的总工程师,我叫黄坤!”

    黄坤平静地说道。

    “黄老师,我认识你,二十二年前你可是到过我们市为我们培训过技术!”

    下面好几个人都大声说道。

    “对,对,二十多年前我曾经和我的同事到全国各地的电子企业,看来你们当时听过我的课呀!”

    黄坤非常情切的问候这些人。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吧,刚才先明同志把基本的情况也都说了,这次让大家来,就是为了咱们国家的芯片项目,什么是芯片呢其实就是一种集成电路!”

    说芯片大家都不懂,但是集成电路可就都懂了。

    “集成电路有什么好研究的,我们厂子就是弄这种东西的,一年下来能做出数千快呢!”

    下边的人纷纷摇头,在他们眼里集成电路的确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

    “不,这种芯片可不是我们想象的集成电路,是一种特殊的集成电路,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一块芯片要在巴掌大的纯硅片上镶嵌上一千多个电子元件,你们觉得还容易吗”

    “什么巴掌大的纯硅片镶嵌上千个个电子元件怎么可能”

    在场的都是搞电子产业的,明白相关的技术,现在最广泛的集成电路板是收音机中的用的那种,一般都是在一百平方厘米的电路板上焊接十几个电子元件,最多也就二三十个,怎么可能在巴掌大的地方焊接上千个电子元件这有点假了吧!

    没有人相信黄坤的话。

    “大家可能不相信吧,但我说得就是实话,咱们当年发射的东方红卫星上就有这种芯片,但技术跟国外相比就差的多了,现在上千个电子元件在国外都不算是最先进的,美国人都可以有两千多个电子元件,这就是芯片,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高科技产品!

    以后我们要是有了高尖端的芯片,很多东西就能制造出来了,很多很多东西,汽车、洗衣机、电视、电冰箱等等,只要我们能看到的东西就可以制造出来,所以我们国家才会提出了芯片项目工程,这个工程对国家非常重要,必须要将他攻克下来。”

    黄坤这么解释让在场的人明白了一些,不过大部分还是不理解,但他们相信黄坤的话是真的!

    “刚才我看到了很多人听到到沪市工作就放下了手,我理解你们,很多人都是上有老下有



第四百四十六章 专场演讲
    “黄教授说得很好,我来讲几句吧!”

    丁惠中副总理此时开口。

    “各位工人师傅,你们好,我是丁惠中,现在主要负责国家工业方面的一些工作,这么多年来,我跟西方发达国家接触很多次,对他们的工业水平很了解,他们这些国家在技术方面已经超过我们很多了,比如说机床,现在马路上跑的小汽车全部是西方国家制造出来的,我们国家连汽车的零部件都弄不出来,更不用说一辆汽车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差距!

    国家弱,老百姓就要受欺负,这是历史不变的真理,当年我们没有原子弹,在战场上帝国主义就叫嚣着要给我们扔两颗,说不怕是假的,那家伙要落在我们头顶,谁能受得了于是我们自己搞原子弹,结果弄出来后他们再也不敢说扔了,因为我们也有了,你们扔,我们难道不能扔

    这就是国家变强了,人民的安全也有了保障,同样的道理,咱们现在在技术不如西方国家,别他们卡了脖子,怎么办那就得加油干!把技术搞上去!

    我们国家这么大,人才也不比西方国家少,难道就不能造出两样他们比不了的东西来我看可以,而且一定可以,这芯片项目就是咱们国家赶超他们的一个重点工程,只要搞好了,我丁惠中会为你们请功的!”

    丁惠中身为国家副总理,在普通人眼里那是天一样的存在,这么一说所有人都放下心来。

    不就是到沪市工作嘛,工资高,城市也大,总比自己家的县城好很多吧!

    很多人这么想倒是想开了。

    “对了,现场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人,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丁惠中是谁,也不知道杜宏达部长是谁,但是这个人,你们一定知道他,因为他的名望太大了,大到全国人民都家喻户晓……下面,我们有请国家历史上最著名的神童,刘琅!”

    丁惠中向大家隆重介绍刘琅。

    “刘琅那个神童刘琅”

    果然,刘琅这个名字一叫出来引起了所有人的惊呼,正如丁惠中所说的那样,整个国家,除了那些不看报不听广播的老人家外,谁不知道这个名字呢尤其是在场的这些人,很多都是二三十年的青年,孩子正是上学的年纪,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儿女像刘琅一样成为天才,可以三岁上大学!

    刘琅露出纯真的微笑走到了台上,大家虽然没见过他,可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个上过无数次报纸的孩子,有一些人还很纳闷,在他们记忆里,刘琅只有六七岁吧,怎么看上去有点像十一二岁的孩子呢可不管怎么说,十一二岁也是孩子,也是神童。

    “各位叔叔伯伯,你们好,我是刘琅,现在是华夏大学的学生!”

    刘琅介绍道,不过接下来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纷纷举着手大叫起来。

    “刘琅,能说说你怎么成为神童的吗”

    “刘琅,你学习有什么秘诀吗”

    “刘琅,你有特异功能吗”

    刘琅真就如“天皇巨星”一样,都快成了刘琅的专场表演了。

    “呵呵,大家不要乱,乱了我可听不清楚了,那样就无法解答各位的问题了!”

    刘琅笑着说道。
1...119120121122123...4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