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于是刘
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力宣传
(前面几章都屏蔽了,一会儿改一改放到作品相关里去,作者很纳闷,根本没有多少敏感的话题怎么会被一些人举报,这些人都是什么心理呢)
会场之上,老家人慢慢地说着,会场里鸦雀无声,掉根针都能听到,他已经很少说这样的重话了,显然这一次是有些生气了。
“说得没错呀,现在国家是比以前好多了,老百姓也有了一些钱,但还差的多呢!我们还得继续下力量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这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其他歪门邪道的想法不要有,这不好,很不好,别说老百姓不高兴,我也不高兴!”
陈老在一旁道。
“我也不高兴!”
老人家马上接口。
“现在咱们国家已经逐渐放开市场了,原有的价格体系我看也不适合现阶段的市场发展了,一切事物都在发展,适合的留下来,不适合就退出历史舞台,弘扬,你马上着手开始准备,一旦时机成熟,还得进行改革。”
老人家用手指了指赵弘扬。
“您老放心,我马上着手准备。”
赵弘扬点头。
“并轨是必然,不过还要把前期工作做好,要等时机的到来,不要操之过急,现阶段要还是要控制好物价的上涨问题!”
陈老跟着说道,显然他对价格问题还非常慎重,不是不取消,而是要小心谨慎。
刘琅对现在的结果已经很满意了,相信在两位老人家的威严下很多事情的改变会加快一些,这样他的苦心就没有白费。
也就是第二天,群众日报就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物价上涨和我们息息相关”。
文中详细阐述了物价上涨对国家和老百姓的影响,而在这篇文章的旁边同时也刊登了“名为改革开放七年来国家取得的成就”的文章。
文章里详细记载了这七年里国家在粮食、猪肉、布匹方面取得的进步,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国家的粮食足够,不需要抢购。
群众日报是国家最主要的报纸,报道的文章都是有国家导向性的,再加上自上从下的传导,短短几天工夫全国各地的宣传机构就全部开动,这就是国家的力量,当宣传机器全部启动,整个国家所有角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逃过”。
另外电视上的节目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八十年代,电视节目非常单调,只有新闻、广告和电视剧等几个种类,现在好了,几位专家在电视上露面和主持人大谈当今的国家发展,什么奥运会冠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了等等,言语之间尽是骄傲和自豪,这也算是开了访谈节目的先河了,有很多家庭还没有电视,那就在广播里播放,听说有的农村干脆就用喇叭向所有村民广播,总之国家下的命令是让全国所有人都听的见,了解到国家当前的形势,不要抢购。
刘琅不知道这些人是否都是所谓的专家,但口才的确是不错,起码母亲听了之后情绪就“安静”了很多,在普通老百姓心里,国家的话那是没错的,既然国家都这么说了,那就一定是正确的。
八十年代的那次通货膨胀其根源在于物资短缺和某些政策出现了失误,可如果仅仅是这两个原因,后果未必能如此如此严重,老百姓的疯狂抢购是催化剂,其结果就是让物价达到了前所未有高度,经济都差一点崩溃,老百姓更是损失惨重。
这一世在刘琅的提醒下,虽然物资短缺的问题不能短时间内解决,可起码能够通过宣传让老百姓安心下来,只要国家没有掀起抢购热潮,相信结
第三百三十五章 未来的一些计划
(删的乱七八糟,心里郁闷,今天多发一些吧!)
“什么比咱们还要快呀!”
听到刘琅说沪市可以在一年之内就造成芯片,熊怀志吃了一惊,尤其是一个月就解决了理论上的问题,这种速度比现在华夏大学的还快,华夏大学这帮人最快也得再花上两三个月的时间。
“国家这些年在电子产业的投入非常巨大,在八十年代之前水平其实已经不亚于西方发达国家了,只是这几年落后了下来,机械制造就不成了,从建国开始就已经落后西方国家,这些年来基本上又没有多少提高。”
刘琅笑了笑道。
“是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别人不待见咱们呢!”
旁边一位老师撇着嘴说道。
“大家不要有压力,芯片产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产业,举个例子来说,芯片就好比人类的大脑,芯片越好,智力就越好,但是光有智力可没用,你得把商品制造出来呀!没有手脚可不成。
比如说汽车,现在的汽车都是人来驾驶,未来的汽车很可能靠着芯片就能自动驾驶,可是没有车体你驾驶个屁!
我们的工作就是把汽车给造出来,这就需要更先进的机床了,有的机床甚至要对几毫米几微米的零部件进行加工,其精确程度远非我们现在的机床所能相比的,所以大家还得努力呀!咱们的工作还远远不够!”
刘琅说得没错,芯片固然重要,但没有机械来实现一样白费,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未来高尖端的数控机床,芯片是控制系统,但机械或者电子设备零部件的生产也是需要机床加工的,所以提高了机床的制造精度,也就提高了零部件的精度,进而也就提高了机械或者电子设备的水平和精度。
刘琅当然不是来和众人聊天的,一个月多时间他没有在华夏大学,需要先了解一下工作的进程,首先花了一个小时了解一下这一个多月来大家的工作情况,当然,他可不是领导,很多问题他也要学习,所以大家聚在一起又开始探讨如何解决,刘琅的头脑的确不是别人能够相比的,只要这个问题涉及的基础属于现阶段的技术范畴,刘琅总是能想出一个解决方案,什么模具这样的问题更是思索片刻就能画出一幅图来,并且必定完美,可以说,设计方面的问题没有什么能难得住他。
华夏工业科技大学是刘琅的希望,必定会紧抓不放,还有圣唐文化,这是他自己的公司,当然也要照顾,林国栋现在在美国干的风生水起,过去一个月又卖出了一万多本漫画,可以说如今在美国洛杉矶这座城市里很多人都知道变形金刚这部漫画,而且非常感兴趣,林国栋每天都会收到不少信函询问各种问题,什么擎天柱到底有多高威震天是不是能飞出地球等等,有些问题很无厘头,但也能看出美国人对这部漫画的喜爱,前些天林国栋还打电话到江南无线电厂,告诉刘琅现在有一些漫画迷们甚至已经将变形金刚的漫画拿来和漫威与dc做比较了。
当然,刘琅知道变形金刚这部漫画现阶段还跟那两家公司比不了,毕竟漫威已经成立了四十多年,有着深厚的基础,人物也
第四百三十六章 刘琅的手下都致富了
卢春忠这些人的确没有偷懒的理由,物质上刘琅给他们最高的工资,三位老工人拿着每个月五百块钱,邵明和卢晓光每个月四百块,远远超出其他工人的工资,别看物价涨的挺快,可是几个人的生活在高工资面前没有任何影响。
刘琅曾经对高层说过,工人的工资永远赶不上通货膨胀时物价的上涨,这话没错,因为在国家这一层面上技术是不可行,但是如果针对某一个企业,那就未必不可行了,圣唐就是如此,短短半年时间几个人的工资就上涨了一倍,飞涨的物价在这个速度面前都相形见绌。
可以说,卢春忠五个人每一个的工资基本相当于其他工人的五倍以上,别说他们个人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就是他们的家庭收入也被整体提升起来。
一年前当卢春忠等三人从首都美术制片厂辞职时,所有人都笑他们是傻子,可是一年后,三个人家里有了电视;有了洗衣机;有了电风扇,还买了新手表,尤其是卢春忠,他们父子二人都在圣唐工作,前些日子家里还花了两千块钱买了一台电冰箱,虽然这种单开门三十升的冰箱刘琅瞧都不会瞧一眼,可是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个稀罕物,夏天买点汽水往里一放,热的时候拿出来大口喝下,那种感觉就是一个字:爽!
卢春忠的很多老同事看到他们三个人竟然致富了,简直是把肠子都悔青了,有几个还想托他们的关系问问刘琅还要不要人,可都被三人婉言回绝,要不要人那是刘琅的事情,他们可不敢掺合。
物质上给五人最大的保障,让他们衣食无忧,精神上这变形金刚庞大的世界观也足以让他们痴迷,可以说,每一天他们都会讨论各个人物的故事,擎天柱、威震天、大黄蜂、红蜘蛛、宇宙大帝等等,每个形象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性格,要把他们的特点表现在画纸上绝非易事,每一幅图都需要不断的揣摩和反复的勾勒,为此耗费了大量的油彩和画纸,要是原来的首都美术制片厂,他们这种浪费行为早就遭到制止了,不过刘琅可不在乎,油彩和纸张随便用,而且是最好的,你们的任务就是画出最好的形象,让人看一眼就舍不得放开,只要做到这一点,其他成本问题无需考虑。
“嗯,不错,真的不错!”
刘琅随便拿起一副音波的形象图连声夸赞,现在卢春忠这些人已经渐入佳境了,完全把传统的绘画手法和具有现代气息的形象融合在了一起,每一副图画都美轮美奂,连国外的林国栋都说,变形金刚的漫画之所以会非常畅销,六成原因在于故事情节,四成则是形象的设计,很多人都把漫画当成了收藏品。
“各位,最近我在沪市忙其他事情,小虎哥也因为自己的事不能经常过来,但是大家没有放松,真是辛苦各位了!”
“刘总,辛苦什么!这些漫画形象实在是太吸引人了,我们每天坐在这里看着这些图画简直就是享受!”
邵明笑着说道。
圣唐公司这栋建筑早就被木小虎装修一遍了,后来刘琅又花了一万多块钱买了一台进口的空调,不管外面多么炎热,屋子里都是非常凉爽,另外还有茶水饮料,这样的待遇其他中关村的企业可都是没有的,说是享受一旦都不为过。
这里算是圣唐公司总部了,不过现在只有五个人而已,他们平时就是不停的绘制动画本,然后印制出母版后交给孙明仁,再由孙家印制成册发到美国发行,大多数工作都是孙家来做,圣唐的工作倒是没有多少,暂时这五人也足够了,但要是以后漫画书在国内发行,这点人就不够了,还得雇佣人手。
刘琅在这里坐了半天,和大家聊聊故事,中午又请大家在附近的饭店吃了一顿饭,然后和孙虎直奔孙明凡的电器制造厂而去。
同圣
第四百三十七章 解决问题
听到刘琅询问工人的生活问题,陈春生皱了一下眉头。
“刘琅,这的确是个问题呀!厂子里制定的工资是普通工人基本工资是四十三块二,原来还比其他工厂的工人工资高出不少,但是现在物价上涨,咱们厂子的工人工资就跟其他工厂差不多了,而且不仅仅是吃的喝的上涨,材料费也涨了起来,比如钢材价格比去年下半年就提高了半分之二十,现在明凡也为这件事很操心,好在咱们厂子还生产变形金刚,靠着这一笔收入也算是没有多少问题!只要挺过今年,等明年空调投产后这些问题就能解决了!”
电器厂现在的确在资金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就是价格上涨,国家之前大量发行货币给老百姓涨工资,但这主要是给国营企业涨工资,现在电器厂属于孙明凡、刘琅和木小虎三人的公司,国家的政策并不包括他们,而且物价上涨让各种材料也大幅度提高,机床等价格也是涨的飞快,好在电器厂还制造变形金刚,每年有二三十万的进账,要是没有这笔收入,恐怕就又回到原来三厂濒临破产时的状态了。
“现在咱们厂子里有二百多名职工,平均工资按六十块钱来算,一个月就是一万多块钱,一年下来就是十多万,变形金刚的收入倒是可以填补工资,不过剩下的钱就不多了………陈教授,我带来了一些钱,等孙大哥回来你就给他!”
孙虎从一旁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黑皮兜子。
打开黑皮兜子,里面放着满满的大团结。
“这是十万块钱,虽然不多,但是差不多能支持到明年了!”
“什么十万块钱刘琅,我们现在钱没有什么问题,等到明年投产后钱就有了,这些钱可不能要!”
陈春生连连摆手。
“陈教授,你可别忘了,电器厂我也是股东,出现问题我这个股东不来解决谁解决小虎哥最近家里有事没有时间管,我要是不管,那可就不地道了!”
陈春生听了无话可说了,没错,刘琅就是这家企业的老板,他要拿钱天经地义,谁也说不出什么来,只是陈春生觉得刘琅的付出有些多了,要是没有他,哪里有电器厂,哪里有现在的陈春生,所以在陈春生看来,刘琅纯粹是支持他和孙明凡二人创业。
“陈教授,这钱不仅仅是给咱们工厂生产的,其中还要拿出一部分给大家涨工资,多了涨不了,每个人一个月涨十块钱还是没问题的,多一些工资,大家干活也能安心一些!”
旁边的几位工人听了眼睛一亮,涨工资呀!而且一下子涨了十块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呀!
工人们干活图的是什么不就是多些工资老婆孩子热炕头嘛,当初孙明凡提出三厂私有化时给出的承诺就是多开工资,当时基本工资是四十三块二,比其他工厂的工资要高出五块钱,如果完成工时,还会有十几块钱到三十几块钱的工时费,只要你好好干活完成任务,那么每个月最低也能拿五十多块钱,这比其他工厂的工人就多出不少了,但最近物价上涨,国营企业的工人都涨工资了,基本上也都能开五十多块钱了,相比之前电器厂的优势就没了,工人原来的那些优越感荡然无存,孙明凡和陈春生天天给工人们“喝鸡汤”,告诉大家只要将空调制造出来,所有人都涨工资,每个人涨二十块钱,涨三十块钱。
可“鸡汤”毕竟是鸡汤,有些用处,但用处不大,工人们口上不说心里面还是有些意见的,现在好了,刘琅直接掏钱给大家涨工资,让所有人都安下心来。
“刘琅,你可真是宅心仁厚呀!我替大家给你敬个礼吧!”
陈春生非常高兴。
“别,陈教授你可别给我敬礼,我应该给你们敬礼才对,要是没有你们辛勤工作,我
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国芯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这个名字很大气呀!弘扬,你怎么看”
老家人看向了赵弘扬。
“老人家,芯片这种东西我也不太懂,之前我找过刘琅亲自询问过,然后又查了很多资料,正如刘琅刚才所说的那样,现在西方国家已经在着手研究芯片产业了,岛国、韩国也早就引进了美国的很多设备,在八二年的时候我们国家也曾试图引进一台当时最先进的设备,不过被美国拒绝了。
这件事当时没有人在意,现在看来,应该是对方不想把最先进的技术给我们,这就说明美国人非常看重芯片产业,但我相信现在他们也未必能有刘琅那样的高度,把芯片产业当成第三次工业革命来看,这正是我们的一个好机会,趁着对方小视我们的时候赶上去,甚至超过他们,当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之时必定会让他们大吃一惊!”
赵弘扬这位国家的总理的确非常开明,对刘琅的话也十分相信。
“嗯,没错,刚才刘琅你也说了,咱们国家的电子产业水平不低,也就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几年的工夫,只要我们现在重视起来,短时间内是可以追上他们的,好,你的这个提议我赞同!”
老家人非常明确的支持了刘琅,当然,这件事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全国企业数万家之多,别说成立一家了,就是十家八家也无所谓,但是这话在老家人嘴里出来就不一样了,那就是任务,所有人都要开绿灯。
“谢谢邓爷爷,而且我希望这家企业越快越好,最好在两三个月内就成立才好,另外,我觉得电子研究所的那位名叫黄坤的科学家非常有能力,不如让他当负责人吧!”
刘琅再接再厉提出条件。
“哈哈哈,你这个小家伙是不是早就算计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