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祖泽润顿了下,又咬牙道:“孩儿这番选择,最对不起的人,便是父亲大人您了,若有来生,孩儿当作牛马以报,望父亲大人勿要怪罪。不说了,将来若万一真的有那么一天,有那般凑巧,我要与唐军对决作战,那也是我的宿命吧……”

    祖泽润说完,刷地双膝跪地,深埋着头,拱手抱拳。

    所有的人都看到,这个伏跪于地一动不动的祖泽润,竟然肩膀一耸一耸地,在轻声抽泣。

    见到祖泽润这副可怜模样,祖大寿原本打算痛斥他一番的心情,顿时完全被打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失落与悲哀。

    “泽润,那你好自为之……“祖大寿沉默良久,最终说出这句话。

    祖泽润抬起头,露出了一张满是泪痕的脸,他哽咽地点了点头,复对祖大寿说道:“父亲,你放心吧,你们此番离开清朝去投李啸,我一定严守秘密,不会对任何人说出。在你们离开盛京后,我也会率我的部众前往东京(辽阳)投靠多尔衮。从今之后,我与父亲,还有诸位弟弟,以及泽远表弟,怕是天涯永隔再难相见了。这一别后,还望父亲多多珍重身体,勿让孩儿过多挂念……“

    祖泽润说到这里,已是泪流满面,他忽地沉下身去,向着祖大寿,连连地猛磕了三个响头。

    祖大寿长叹一声,缓步走了过来,将他轻轻扶起。

    “泽润,不必如此,有道是人各有志,岂可勉强,既然你想继续为清庭效力,那你就留在这里吧。“祖大寿说到这里,脸上闪过一丝痛苦之色:”孩子,希望在将来,你永远不要与唐军为敌,为父不求你将来能立多的功业,我只是真心希望,你们全家人,皆能平平安安地生活下去,为父就知足了。“

    听到父亲这般话语,祖泽润更是惭愧无名,他噙着眼泪,再向祖大寿深躹一躬,又向各名兄弟拱手抱拳,然后道:父亲大人,各位兄弟,既然你们都铁心要走,而我又是要决意留在清朝,那么,道不同不相与谋,此处我也不好多待了。希望你们一路珍重吧,也希望你们,替我好好照顾好父亲……“

    他的一众兄弟们,没有回话,每个人都是脸色复杂地看着他,让整个场地更加尴尬。

    祖泽润说到这里,长叹一声,随即扭头离去。

    房间中的众人,皆沉默地看着他离开,直到祖泽润的背影,消失在房门外,再不可见。

    祖大寿颓然跌坐在椅子上,看上去,他整个人,仿佛瞬间变得更加苍老了。

    不过,他还是迅速从这种莫名悲伤的气氛中回过神来,转头对洪承畴说道:“唉,泽润做了这般决定,将来究竟如何,就看他自已造化吧。亨九,那接下来,我们来商讨一下,如何从清国境中离开吧。“

    洪承畴轻叹一声,收回了凝望房外的目光,然后转身对祖大寿说道:“复宇,对于如何离开清国,我心下已有筹算,就请各位听我说来。“

    祖大寿点头道:“好的,亨九但说无妨,我与一众子侄,皆洗耳恭听。“

    洪承畴嗯了一声,继续说道:“以我看来,我等需在这一二天内,整好行装,做好离开的准备。然后从盛京南部的武静营处集结,再统一往西行,过浑河,过长胜堡,再过河套地区,进入喀喇沁蒙古部落,再一路西过,过奈曼部、东土默特部,再进入明境的宣府镇北路,从而最后投向唐军定北营。“

    他一说完,祖泽远首先插话问道:“洪学士,这样的路线,我军行进的路途,却是颇为遥远,可会有所不妥乎“

    见祖泽远反驳,洪承畴反问道:“祖副将,你既这么说,那依你来看,我等却要从何处离开,最为妥当呢”

    祖泽远沉吟了一下,便道:“洪学士,以我看来,倒不如我等径直往南,从宁远进入明境,再去投唐军,岂不更便“

    听了祖泽远的话,洪承畴笑了笑,便反驳道:“祖副将,这条道路,洪某也曾想过,但你要看到,若走这条路,虽然比西去投唐军定北营,看上去路途要近得多。但你想过没有,若走此路,只怕我们在路上遭遇到的风险,却要大得多。“

    “哦,是吗请洪学士试言之“祖泽远冷冷回了一句。

    洪承畴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各位,我军若从向南行进,一路从宁远进入明境的话,那么我们从盛京离开的话,必然要先经过广宁,再过锦州,才能到达宁远,这样一来,沿途多有清军驻扎,若见到我等这数千人的行伍一路招摇而去,必定会大生疑虑,若是在路上加以拦截,那恐怕我等的计划,将会就此破灭了。再退一万步说,就算我们一路无阻,顺利到达明境,尚有吴三桂这一关要过。倘若吴三桂为一已之私,强掳我等向明廷邀功,那我等复要如何处之呢”

    洪承畴顿了下,复道:“所以,相对来说,我等若从沈阳径自西去,那么,只要过了长胜堡,便可入得蒙古诸部,便不会再有清人复来纠缠。而蒙古诸部力量薄弱,又值此大乱将来之际,他们根本弄不清我们此行的真实用意,极可能只要我们于路无犯,他们就会眼睁睁地,放我西去明境,绝不敢于路设阻。故而,从这一点说,我们虽然多走了一点远路,便却是更为保险




第五百五十章 阴沟翻船
    听了父亲杜度的这无奈而感伤的话语,三兄弟放声痛哭。Ωヤ看圕閣免費槤載ノ亅丶哾閲讀網メ..kan...la

    在嚎哭了一阵后,三兄弟恭恭敬敬地一齐给病床上的杜度,齐齐地磕上三个响头。

    “阿玛,你放心,此去山东,我会照顾好两名弟弟,你只管安心养病便是。”杜尔祜最终话语哽咽地说道。

    杜度脸上闪过一丝惨笑,眼中却有泪光闪烁,他叹道:“好,杜尔祜你有这番表态,阿玛很欣慰。这样一个刀兵血火的乱世,你们能顺利活下去,就是给阿玛的最大安慰了。以后,逢年过节的,记得给你阿玛,多烧点纸钱……”

    “阿玛……”

    杜度这句话,愈发刺痛了杜尔祜的心,他涕泪滂沱,抽泣着再说出不出话来。

    杜度的话,同样戳中了一旁的福晋苏嘛喇氏的泪点,她轻声地抽泣起来,同时抽出手帕,不地擦拭那源源涌出的眼泪。

    而管家荆古达与杜尔祜媳妇亦是不停抹泪,杜尔祜媳妇手中的抱着的孩子,也象应景一样,哇哇大哭,顿是让整个房间的气氛愈发伤感。

    杜度见房间中的众人,皆是这般哭哭啼啼,顿时心下亦是十分感伤。他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停止哭泣。在众人哭声小了点后,杜度喘着气说道:“现在时间紧急,不是



第五百五十一章 幸运之救
    (防盗,稍后替换)

    杜尔祜说完这话,整个病房之中,一片寂静。 更新最快

    除了少不更事的小儿子特尔祜看上去没心没肺心不在焉外,其余所有人都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在病床上的杜度。

    杜度见到众人的目光一齐向自已投来,脸上不禁泛起苦笑,他又咳了几数声,便颤声问道:“杜尔祜,阿玛且问你,若你是李啸,见到我等势穷来投,你会如何处置”

    杜尔祜没想到杜度会反过来问自已,他愣了下,便急急回答道;“禀阿玛,孩儿认为,那李啸,乃是明朝的平辽王,是我大清的死对头,倘见我等堪为死敌的爱新觉罗宗室来投,极可能会趁此机会痛下杀手,将我们全部杀尽,以报往日积怨宿仇,然后再把我府财货全部据为已有。这样一来,他既除了后患,又饱得收益……”

    “唉,杜尔祜,你的想法真是太过简单了。”病床上的杜度长叹一声,打断了杜尔祜的话语:“杜尔祜啊,若那李啸,真的如你这般眼界狭隘,鼠目寸光,贪图这点蝇头小利,他只怕早就灭亡多时了,如何还能这般做大!你也不想想,如果李啸真的是这种图谋财货的小人,他如何可统治这般广大的地区,如何会让其下千万臣民敬服爱戴。你以为,李啸能从一个乡野猎户,成为明朝的平辽王,统治着那么庞大的疆域,管理着数千万之众的百姓,取得这般惊人的成就,这一切仅仅只是偶然么”

    杜尔祜被父亲杜度说得一脸羞惭,他低垂着头,一声不敢吭。

    杜度复叹道:”杜尔祜,你根本就不知道,现在的李啸,是何等的心胸气度,是何等的英雄人物。以我观之,此人现在虽为明朝的平辽王,但是金鳞岂是池中物,区区一个平辽王,又如何能限制住李啸的进一步发展。此人心中,怕是有吞吐天地之志,包囊宇内之心。其胸中丘壑,当世之下,休说朱由检与皇太极,更遑论多尔衮豪格之流,只怕是环视宇内,亦再无人能与其比肩矣!“

    杜度说到这里,神色不觉有些激动,他摇头道:”杜尔祜,你可知道,早年投靠李啸的爱新觉罗宗室额弼纶,这样在大清已被判死刑之人,潜逃到明境投靠李啸后,现在已成镇守一方的将军,能重用敌国宗室,并让其为自已效死用命,这是何等的胸襟气度。还有那巴布海,此人虽然无能,却也在李啸手下得以活命,财产也得到保全,听细作传闻,巴布海现在已在南洋澳洲置买了田地,还开了商铺,又娶了汉人为妻,亦算是自此过上了安稳富足的生活了。”

    杜度又连咳数声,才继续说道:“杜尔祜,你也不好好想想,那镇国将军巴布海,曾在赫图阿拉与李啸拼死搏杀,但在投降后,却也最终保得性命,留得财产,可见李啸心胸宽广到了何等程度。而你呢,半个名爵没有,仅仅是我安平贝勒杜度之后,在大清属于无足轻重之人物,又是因形势穷窘而千里相投,那李啸不怀柔远人,以示自已心胸气度,以此来争取大清国内臣民之心,反而要贪图你这点蝇头小利,来取你性命,夺你财产,岂非笑谈。“

    被父亲连番数落,杜尔祜脸上已是十分挂不住,他一脸讪讪的表情,不知道接下来要如何表述。

    杜度看着他躲闪的眼神,又是一声冷笑道:”杜尔祜,有道是知子莫若父,你肚子在想什么,为父早已一眼看穿。你一定是在想着,如果能够不走,同时押注押对了的话,那么我家人口与财产,皆能得到保全了是吧“

    杜尔祜一惊,脸现十分尴尬的神色,嘴中却犹在喃喃道:“这,这,阿玛错怪孩儿了,孩儿实无此心……”

    “哼,你少来,你屁股一撅,我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杜度冷冷道:“告诉你杜尔祜,就算你运气好,押注押对了,我家的人口与财产也侥幸暂时得到了保全,那我想告诉你,这样的好日子,也过不了多久的。”

    杜度这话一出,除了杜尔祜之外,福晋乌嘛喇氏与管家荆古达等人,皆是一脸惊骇之色。

    不是吧

    身为大清安平贝勒的杜度,对大清帝国的前景,竟然看得这般黯淡,几乎是到了彻底悲观的地步了,这,这简直是……

    杜度环视了一圈众人,脸上便又浮起了凄凉之色,他颤声道:“你们一定是在想着,为什么我身为大清的安平多罗贝勒,却对大清的前景这般悲观,这般看淡吧好,那我就来告诉你们,为什么,现在的我,会对大清的未来,有如此不乐观的看待。”

    杜度轻咳了一声,轻叹道:“你们现在都看到了,我大清,即将要陷入一场前所未有旷日持久的内战,可怜我大清帝国方历两帝,便要陷入这般风雨飘摇之中。此战下来,无论获胜者是谁,对于大清来说,都只会是一场严重的摧残,大清各地,极可能生灵涂炭血火连天,这样一来,大清休说保持一直以来的蒸蒸日上的势头,这般战乱后哪怕只是恢复元气,便是不知要几时方可。大清的前景,哪里还会有半点亮色可言。”

    “而大清陷入内战,不断江河日下之际,你们以为那精明无比的李啸,会错过这个介入我大清帝国的大好机会么我敢肯定,李啸会使出一切手段,来让这场内战尽可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让大清帝国内部自相残杀不可止息。而他和他手下的唐军,却可尽收渔人之利,更大更好地发展自身势力,这样的话,大清帝国国运毁断,国势崩塌,而李啸的隐形帝国只会更加壮大,更具实力,所以我想说,在将来,大清帝国即使内乱平息,也是实力大损,陷入和明朝一样苟延残喘的境地。而到了那时,李啸治下的那个隐形帝国,其实力估计已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极可能无论是清朝还是明朝,皆无力再与其抗衡的地步。这样一来,大清帝国的灭亡,也许指日可待了。”

    “试想,大清到了灭亡之境,那时的你们,对于李啸来说,可就真的是半点作用也没有了。那此人当可彻底撕掉面具,对顽抗到底的爱新觉罗宗室人员大开杀戒,再不会有半点同情与怜悯。到时的你们,休说还想着保全财产,哪怕是想投降保命,亦不可得矣。”

    听了杜度这番话,杜尔祜一脸惭愧之色,伏跪于地的他,向阿玛杜度拱手道:“孩儿见识浅陋,遇事不明,若非阿玛这番话语提点,孩儿定会大走弯路,以至让全家陷于险境矣。只是,孩儿想知道,就算现在我等想去投靠唐军,但唐军远在山东,离这里最近的海参崴堡又是战场,我等如何才能与唐军开始联系呢”

    杜度闻言,又是一声冷笑,他缓缓地举



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
    见到郝泽仁掌柜前来,德克西克与杜尔祜二人,也一起向他走去。

    郝泽仁见到杜尔祜面目青肿,脸上还有许多残留的血渍,不由得十分惊讶。他正欲询问,还是德克西克插话过来,把刚才在盛京西门外,杜尔祜被城门守军给拦住搜查一事,简单地说了一遍。

    在德克西克讲述的时候,杜尔祜脸上十分尴尬,内心却是叹息不已。

    德克西克讲完后,郝泽仁哦了一声,脸上却是如释重负的表情,心下暗叹道,好险哪,把这家爱新觉罗宗了室,平安送到山东,可是李啸交待的任务,可别在阴沟里翻船呢。

    他心下长吁了口气,脸上泛起微笑,轻轻拍了拍杜尔祜的肩膀,安慰道:”没事,有道是好事多磨,贝子没事就好。“

    三人在河边,简单地寒暄了几句,很快,话入正题,郝泽仁低声说道:“贝勒,贝子,你们看,现在船上的两条船只,由你们二家分乘。随后船只便会从浑河码头一直南下,直驶到营口入海处,到了那里,会再有海船来接应你们,然后船只直驶山东登州,到了那么,平辽王李大人,会给你们作出安排。”

    德克西克感慨道:“多谢郝掌柜安排了,我已与我管家交待过,我等离开清境去明国后,府中剩余物品财货,会派人给郝掌柜送去,以谢掌柜照顾之恩……“

    郝泽仁摆了摆手,打断了德克西克的话语:”贝勒,这些都是小事,时间紧急,闲话我就不必多说了,你们能顺利到山东,我也算完成了李大人安排的任务了。这一路上,你们务必看管好自已的家人,尽可能不要抛头露面,这船家皆是我唐军之人,一切听他们安排便是。总之,你们能一路顺利到达山东,最是要紧。“

    郝泽仁又叮嘱了几句,便让他们赶紧上船离去。

    很快,船只开动,望着在岸上与他们挥手告别的郝泽仁掌柜,望着依依远去的盛京风景,杜尔祜双眼热泪滚滚,德克西克摇头叹息,而全体乘船离去的人员,亦无不是心头酸涩莫名。

    两船南去,故土远离,全体离去的人员都知道,也许,今生今世再难回到这辽东故地吧。

    寒风料峭,天地昏蒙,两条船只,一路悄然南下,渐渐全部消失在黑暗之中。

    ……

    在杜尔祜等人离开的次日清晨,拜克图立即前往刑部,去向刑部主事郑亲王济尔哈朗,亲自禀报此事。

    入得刑部大院,向门人报了要见济尔哈朗的消息后,拜克图忽然发现,在这刑部大院中,一路所见的官员,无不是满脸焦虑又十分懈怠的模样,上至主事的官员,下至写文的笔贴式,皆是一副愁容满面无心办的状态。

    拜克图当然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是般模样,现在皇帝身受重伤无法理事,那大清内部的争权夺利之战肯定已是近在眼前,这些官员与笔贴式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已接下来的命运会是如何,自然人人皆是惶惶然不可终日,如何还有心思办公。

    见到刑部大院这副样子,拜克图顿是心下有种极其不好的预感,只不过,现在他已到这里,难道还能再退步回去不成。他自然只能硬着头皮,把这要禀的事情,等待着对郑亲王济尔哈朗禀告。

    不多时,有一名笔贴式过来,带拜克图进入大堂。入得正殿之中,拜克图看到,那郑亲王济尔哈朗一脸呆滞凝重的表情,木然地呆坐在虎头椅上,绷着脸,双眉紧锁,仿佛正在思虑某件极其重大的事情。看他这副神情,倒象是对拜克图的进来,完全没有任何兴趣一样。
1...224225226227228...4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