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宋金手指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圣者晨雷
“陛下,我不成啦。”孛鲁勉强笑了笑:“我这就要去见大汗和父亲了。”
“太师不过是一时不适,并无大碍,巫医说了,只要喝下符水,很快便能好转。”拖雷也微笑道:“太师不要说这丧气话,我还要你帮着一起去打败宋国的皇帝!”
“陛下,小心、小心李全叔侄。”孛鲁摇了摇头,没有把拖雷的安慰放在心上,而是说出自己心里的担忧。
拖雷的瞳孔猛然收缩,微微一顿:“太师何出此言?”
“李全天生反骨,屡次三番背弃其主,若是我大元国势昌盛,他无隙可图,或者可以成为一代良臣,但若是我大元衰微,他必心有不甘,想要取而代之。”孛鲁精神好了一些,说起话来也顺畅起来:“陛下和我在,他不敢做什么,可是陛下与我在前线,他叔侄二人能文能武,蒙哥太子未必能够镇服他们……”
“朕给蒙哥留下了一万怯薛,交待过蒙哥与忽必烈,若这叔侄有异动,立刻以怯薛杀之。”拖雷轻轻拍了拍孛鲁的手:“李全虽然城府深沉,他侄儿却是个急性子,未必能沉得住气。而且,他们手中没有兵权,靠着那些汉人农夫,能成什么事情?”
“成事不足,败事则有余,陛下!”
“你是说?”拖雷心中有些不快,但看着孛鲁憔悴的脸,将那丝不快又压了下去。
“陛下收集冬衣,必图北进,只是这漫漫征途……”
话说到一半,孛鲁剧烈咳嗽起来,拖雷慌忙为他拍着背:“朕知道你的意思了,不必着急,不必……”
他确实知道孛鲁的意思了。
意图北进,跨过海峡去征服新的大陆,这件事情目前知道的人数极少,只有蒙哥、忽必烈、海云僧和李全叔侄才知道他的方略。其中蒙哥、忽必烈知道他的全盘计划,海云僧是二位皇子的亲信,也知晓大半,李全叔侄则只知道这个计划的前一半。而包括孛鲁在内的蒙胡权贵,都只知道拖雷收集冬衣准备北征,却不知道还要跨过海峡。
而现在,从孛鲁的口气中,拖雷明白,他猜出了些什么来。
他之所以瞒着蒙人贵戚,怕的是这些人不服从命令,乱嚷嚷出去坏了军心士气,毕竟他还指望着这次锦州会战能够打败宋人,或者是能够打平他也心满意足。之所以不瞒着李全叔侄,因为他帐下处理民政事物,刮粮敛财再无人能与这叔侄相比,到了东胜洲,百废待兴的情形下,他需要这叔侄为蒙哥与忽必烈屯田和生钱。而且,这叔侄虽然武人出身,却没有兵权,与汉人文臣没有两样。饶是如此,他还是给了蒙哥、忽必烈一万怯薛,以此压制住李全叔侄,应该足够了。
“陛下,李全此人野心难驯,又久经阵战,二位太子英武,却毕竟年轻,李全只怕不会把那一万怯薛放在眼中。”在听拖雷说出自己布置之后,孛鲁的咳嗽也停止了,他摇头道:“李全叛乱必不得成,但只怕会误了陛下之事!”
他虽然不知道有远征海峡之举,却也猜出北征之后还有后着。拖雷略一沉吟,只得将自己的计划合盘托出,反正现在即将与宋人决战,没有再隐瞒的必要了。
“陛下糊涂,陛下糊涂!”
听说还有穿过海峡这一条路走,孛鲁先是发了一会儿呆,然后捶床,顾不得拖雷的面子,直截了当地指摘道:“陛下既有此退路,原当让臣来替陛下将兵与宋人决战,陛下亲自与皇子远征,只要陛下在,李全叔侄便不敢妄动,他们不妄动,其才能便为我蒙人所用!”
“若是朕将你留下来,自己跑了,朕还是成吉思汗的儿子么?”拖雷摇头道:“况且,此事无论胜负,宋国的小皇帝没有看到朕,如何肯善罢甘休,必要检山搜海,不使朕有喘息之机。相反,朕若是死了,皇子幼弱,他不放在心上,追杀之力不急,蒙哥与忽必烈脱身时才能更方便些……”
君臣二人都回避了另一个可能,便是孛鲁护佑着蒙哥与忽必烈逃走。
“陛下,那东胜洲如此广阔,李全叔侄原先不曾想到,唯有依靠着我大元,他们才能避开宋人的追捕,如今则不然,他们必然起了异心。我料想,他们会借着陛下要提供民夫之机,将屯田的汉人和矿山的汉人尽数装备起来,这样他们叔侄直接控制的兵力,不会少于二十万,甚至会更多。虽然这些人没有什么战力,却足以给两位皇子拖后腿,若是我们败了,宋人必定直逼黄龙,两位皇子北撤时再给人拖着后腿……”
拖雷立刻明白了,李全叔侄如果真起了二心,他们根本不需要打败那一万怯薛,只要拖住那一万怯薛,等宋兵追来,他们再借着宋元混战时脱身,如此一来,不仅拖雷完了,便是蒙哥与忽必烈也完了,宋人追捕李全叔侄必不紧急,他们自然可以悠闲地领人北去,直到渡过海峡。
拖雷布置下来的一切,从那些过冬衣服到腌制的食物,都将是为他人做嫁衣。
注1:孛鲁按史实应是死于一二二八年,铁木真死后,他赴北庭奔丧,哀毁遘疾而死,不过区区以为,这只怕与他权势过大又年少英武有关,蒙胡才走出蒙古包,其政治斗争之残酷,便比宋金更为野蛮。





大宋金手指 第三一五章 登陆
第三一五章 登陆
炎黄七年五月九日,木华黎之子,蒙元太师国主孛鲁于军中呕血而死。就在他死后半个钟点,锦州南边,大宋近卫军与忠卫军发对锦州城发起了进攻。
隆隆的炮声中,一队军士从锦州奔向黄龙府,他们带有拖雷给蒙哥与忽必烈的密信。
与此同时,在登州芝罘湾,数以百计的大船会集于此。港口中锦帆如云,码头上人声鼎沸,一队队的士兵,唱着整齐的军歌,开上一艘艘大船。
在收复中原之前,刘全与赵子曰先后任京东淮北屯田使,当时他们就希望在京东东路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港口作为海运的基地。在赵与莒亲自干涉下,他们把这个海运基地定在了登州,而不是控制得更早、基础设施也更好的密州。与此同时,一条从徐州通往登州的铁路也在规划中。炎黄四年下半年,赵与莒就下了决心,要在炎黄七年秋之前解决掉蒙元的威胁,那个时候开始,大宋的铁路建设力量,百分之八十就集中在通往汴梁与登州这两地上。通往汴梁的要好办一些,通往登州的则要先向北伸展至济南府,在济南府再向东至登州。这条铁路规划长度约是二千里(宋制),因为考虑到这沿途是大宋棉纺织业和煤炭工业的重要原料来源,同时也是大宋北方工业区,在某些人的推动之下,这条路修得甚至比通往汴梁的还要快,经过两年半的昼夜奋战,这条铁路终于在炎黄七年三月底成功建成。
比起华亭府,登州港自然要小得多,不过码头上同样装了许多由蒸汽机作为动力的起吊机,将一箱箱军用物资吊装上船。
到了正午十二时左右,以两艘铁甲蒸汽船为先导,十二艘大型蒸汽运输船为前锋,载着第一批五千名忠卫军,开始向北进发,他们的目标是隔海相望的青泥浦。
这次渡海作战,几乎调齐了大宋北方水师的全部舰船,于竹站在甲板上,看着渐渐远离的登州芝罘港,抿紧了嘴,脸上的伤疤在阳光下晃着光。
“都督,以我们如今的速度,再有五个钟点,我们就可以抵达青泥浦。”身边的水手长对他说道。
在青泥浦登陆,是赵与莒密令于竹在蒙元沿海寻找合适登陆点后,他花了近半年时间确定的登陆地点。首先这里是良港,便于大宋人员物资的运送,其次这里距离京东半岛非常近,以现在蒸汽船的航速,风平浪静的情形下,五到六个小时便可以从登州抵达青泥浦,第三是此处原来只有一个小渔村,在蒙元与大宋开战之后,小渔村里的百姓都被抓走,可以说丝毫不设防备。
“唔,能顺利就好。”于竹淡淡地应了一声。
他虽然只是水军都督,不过,这次的对手……应该是李锐吧。
想到李锐的时候,他的心情就很是矛盾,当初在流求时,二人是好友,后来一个在学堂里继续求学,一个则上了船成了水军一员。十余年时间晃眼便过去了,两人分道扬镳已久,但这一次命运似乎又要交织在一起。
渡海还算顺利,傍晚七时他们正式抵达青泥浦,因为如今是夏季,到了这个时候天色还是光亮,随着于竹座舰的信号旗,数十只小舢板被放下,每次十余人地送人登上海滩。
“渡海顺利,前进应当也会顺利吧?”于竹在船上心想。
选择青泥浦登陆,既是因为青泥浦条件适宜,也是因为大宋水师无法深入到蒙元境内去。那条辽河,小船倒不惧,可吃水稍深一些的船,便会被蒙人埋下的各种暗桩顶坏。
带令这支部队的,又是王启年。
他在河东惹下大麻烦之后,便回到徐州,准备执行跨海作战的任务,这次最先登陆的,便是他领着的一千五百龙骑兵。
“甲字营为先锋,立刻进逼辽阳,沿途侦察敌情,乙字营为中军,巩固滩头阵头,接应后续部队!”王启年下达命令道。
“参领,若是途中遇上了蒙人,要不要搞他们?”乔致东是甲字营的带队官,他性子微微有些跳脱,笑着问道。
“屁,这一路上蒙胡早被调去锦州,你少在那惹事,些许汉军,冲散即可,咱们赶时间,没空与他们纠缠!”王启年目光冷肃:“老子是飞将,你们是龙骑,记着,不堵住蒙胡退路,便算咱们兵败!”
“是!”乔致东凛然应命而去。
在赵与莒与兵部紧急传来的命令之中,这次跨海作战的时间被提前了,他们的目的是攻下辽阳、黄龙府,以步兵守住这两处,骑兵则狂奔不息,赶在北去的蒙胡之前堵住他们。这边宋人船队出现在青泥浦的同时,那边求助的信使便已经狂奔而去,当天下午,李锐在辽阳府中便得到消息。
拖雷聚兵锦州,辽阳府中便没有了蒙人将军,唯有一个契丹将军领着的三千探马赤军。他品秩职权都不算高,在李锐面前不敢称大,听得消息之后,立刻来找李锐。在他想来,李锐深得拖雷信任,这些汉军又是他从工厂矿工之中挑出来的,如今又都在李锐帐下,自然是要与李锐通气之后才能调动。
李锐倒也爽快,不仅答应将兵尽数调给他,还执意与他一起出征迎击。二人点齐兵马,倒也是浩浩荡荡。当夜驻营时,李锐摆酒激励士气,那契丹将官只道宋人还在青泥浦,喝酒并无大碍,加之李锐反复劝酒,不禁酩酊大醉,就在酒席之上,被李锐命人砍下了头颅。
这些汉军原本只是屯田的农民或是开矿的矿工,早就习惯了服从李氏叔侄的命令,对于杀一些被灌醉了的探马赤军,他们并不觉得惊讶,因为他们当中的核心骨干,都是这几年来李锐安插下去的人物。
但当部队连夜调头之时,还是有人上来问道:“不是南下去迎击宋军么,怎么向北?”
李锐神色平静:“我们的敌人在黄龙府。”
“宋人在青泥浦登陆,李锐领军迎战,大败而还,已经失了辽阳府,正向黄龙府退回!”
这个消息传到黄龙府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蒙哥与忽必烈手中正抓着一封锦州刚传来的信件,闻得这个消息,不禁面面相觑。
“大哥,这其中……”忽必烈虽然只有十六岁,但他胆大英武,甚至潜入宋境上了一年多的宋人初等学堂,因此甚有主见,他皱着眉:“是不是父皇信中所说的事情发生了?”
得了孛鲁警告之后,拖雷立刻传信回黄龙府,要蒙哥与忽必烈注意李全与李 叔侄的动向,勿为二人所欺瞒,但这封密信刚刚才收到,那边便传来宋军登陆的消息,这让兄弟二人非常困惑。
“不知道……不过先将李全抓起来吧。”蒙哥瞪着眼睛:“若是有什么状况,便……”
“李全前日已经离开黄龙府,去北边说是为我们运集粮食衣物。”忽必烈苦笑:“他出了城,除非我们兄弟,谁还能制得住他?”
“他离了城,为何我不知道?”蒙哥大奇。
李全离开黄龙府,赶往北方的会宁府,这将是蒙元长征的出发点,他说要去这里调度物资,而在蒙哥与忽必烈的分工中,曾随父祖出征的蒙哥负责军务,精通宋人文字语言的忽必烈则管民政。听得蒙哥如此说,忽必烈苦笑道:“走时不是向兄长说过么,兄长忘了?”
虽然拖雷非常重视李全叔侄的民政能力,不过蒙哥却以为,这叔侄二人手中并无兵力,只是管些后勤辎重,用不着过于上心,所以上回李全说过些时日要去会宁府,他想也不想便同意了。
“我想起来了,他是五日前对我说的,然后……就不声不响跑了?”蒙哥微一沉吟,立刻决定:“我们也去会宁,提前,不能再等了!”
“是不能再等了!”忽必烈也点头道。
然而,就算他们连夜开始动员,从黄龙府去会宁,要做的准备实在是太多,此前李全便做了许多准备,物资的堆放、运输的秩序,诸如此类,都拿来给蒙哥和忽必烈看过,可事到临头,二人才发觉,在李全讲说中井井有条的安排,到了他们手中却都变得乱七八糟的了。
好在忽必烈在徐州偷上了一年半的初等学堂,算数排列还是懂得些的,加上有海云僧相助,他们总算是花了两天时间将一切都布置好,再点齐人马北上会宁时,这个时候,锦州战报也传了来。
拖雷的一万怯薛,在正面野战中被宋人的一万火枪手用排枪击溃,裹挟的探马赤军与其余各军,又乘势举事,拖雷全军溃败,下落不明!
“那是魔鬼,魔鬼,长生天啊!”逃回来报信的蒙古兵无法控制自己的恐惧,大叫大嚷道:“我们根本没办法靠近,骑最快的马也无法靠近他们,陛下派人去袭击他们的侧翼,可是五千人的怯薛,却无法靠近对方一千人……”
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天,但他还是清楚地记得当时战场上的情形。
因为天气闷热的缘故,拖雷在相对较凉快的凌晨发动攻击,先是用汉军杂牌将宋军自营寨中引了出来,接着用五千怯薛自侧翼攻击,欲断宋军的后路。这正是蒙胡最喜欢使用的战术,在野战中通过对敌军侧后方的袭扰,破坏对方的补给与粮道。而宋人似乎被连番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也给了拖雷这个机会,其主力二万余人尽出,只有辅兵守着营寨,护住侧后翼的兵力也只是区区千人,他们甚至没有携带大车,不可能布成车阵。
当时宋军前军后军已经拉得很开,看起来前军已经无法回援侧后,而且在发现宋军战线较散之后,拖雷立刻又投入五千探马赤军,意图穿插,将宋军中军与后军彻底分割开来,又令汉军向前,咬住宋军前锋,从而将宋军分成了首、身、尾不相连的三个部分。他的计划就是在分割之后,凭借兵力的优势,消灭宋人的后军,然后再乘胜继续分割宋军前军,打掉宋军前军之后,损失超过两成的宋军便只有撤退,那时再乘胜追击。
他的计划初时很成功,宋军前军果然被牵制住,忙着对被驱赶而来的汉军射击,而中军面对前军、后军同时被攻击的情形下,似乎拿不出什么好办法,只是原地停留,对前后进行炮火支援。
而且,负责分开宋军中军与后军的探马赤军也很容易就冲进了两军间隙,但他们接下来就发现,自己根本就是自寻死路。
宋人先是用火炮炸乱了怯薛的阵形,他们的野战火炮,虽然轻,可射程却远,比起蒙元笨重、安全性能差的火炮不可同日而语。蒙古人不可谓不英勇,即使是这种情形下,仍然接近了宋人,最近的只有四十步,然而就在这时,宋人部队中响起炒豆一般的扫射之中。
除了密集得可怕的排枪外,宋人新式的连珠火枪织成了死亡的火狱。经过两年多近三年的发展,大宋的冶金业有了很大进步,如今火枪使用的是已不再是纸弹壳,而是可回收的铜弹壳,而连珠火枪更是借助子弹的后座力上弹,每分钟可以发射一百二十弹,近十门这样的火枪同时扫射,织成的弹幕足以扯碎任何血肉之躯。
在火连珠阻住自侧后来的怯薛之后,闯入宋人后军与中军之间的探马赤军的下场便注定了。面对同时来自前后方的射击,他们比起那五千怯薛还要悲惨,短短的十余分钟内,他们便被全军尽墨。
探马赤军的覆灭,并没有让拖雷失去信心,他再度组织怯薛冒死突击,可是这时负责牵制宋军前军的汉军却已经顶不住压力,彻底崩溃,乱军不但丢了自己的任务,还连带着冲乱了自家本阵,使得拖雷的最后努力仿佛变成了为他们争取逃跑时间一般。
“陛下让我回来报信,请二位皇子速走,留下李全守城,他与宋人皇帝是死敌,不得不死战……太惨了,二位皇子,我离开时看着陛下的战旗,那战旗都被宋人的火炮撕得只剩余一些布条……”
说到这里,那个信使嚎淘大哭,而蒙哥与忽必烈也是泪流满面。
“父皇呢,父皇呢!”忽必烈喊道。
可是信使对拖雷的安危却是一无所知,他记忆中只有离开时看到的那破破烂烂的战旗。
注1:青泥浦即今之大连。
注2:会宁在今哈尔滨旁。




大宋金手指 第三一六章 一世雄
第三一六章 一世雄
那面破破烂烂的战旗仍然飘扬在锦州城头。
在前日的大溃之后,拖雷总算收拢了残军,退回锦州城,想依靠锦州城的坚固来再死守一段时间。
李云睿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并未强攻,而是等待后边的大炮,当重炮运来后,二十门炮被集中在南门处,震天的炮火之中,看似坚不可摧的城墙轰然崩塌,整个锦州城已经陷入门户洞开的情形中。
站在残垣上,拖雷极目南顾,面上浮起一团潮红。
两天的激战,没有让他倒下,相反,他觉得自己身上涌出无限的斗志,这几年因为国势日窘而有些消磨的壮志,似乎又回到了他的身边,激励和鞭策着他,让他昼夜不歇精神百倍。他几乎出现在城防的每一处,激励士气,救护伤者,抢修城墙,在他的鼓动之下,逃回城中的蒙汉各族军士五万余人,竟然未曾崩溃哗变,而且士气再度高涨起来。
“出城决战吧,守着乌龟壳般的城墙,那是怯懦的南人做的事情,我们大元勇士,如何能在这等死?”
怯薛军中将领向他请战道。
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城墙已经在炮火中崩塌了。
“不必,你们是我最后的希望。”拖雷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等宋人入城吧,他们要占锦州,总得入城来,街巷混战时,他们的火炮便派不上用场了,到那时,便要看你们的。”
他话音未落,又听得宋军阵中响起连绵的炮声,那怯薛将咒骂了声,拉着拖雷闪到城下的工事之中。
然后,他们就听得震天的呐喊声,经过一番炮火伸展之后,宋军果然开始冲锋了。
“这是我们的时候了,近身肉搏……”拖雷心中想。
但是,让他意外的事情再度发生,宋军掷弹兵在街巷肉搏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且他们所使用的转轮枪,在十余步的距离内杀伤力甚大,只有实在是迫不得已的情形下,宋人才会进行真正的近身肉搏,而他们在给火枪安上刀刃之后,展示出来的刺杀技巧,同样让蒙元占不着便宜。
“已经突入城中,还在逐街驱赶蒙元?”
李云睿对于这个消息颇有些不满,他皱着眉:“与那些杂兵纠缠什么,擒贼擒王……传我军令,抓住拖雷,献俘京师!”
“抓住拖雷,献俘京师!”
在一片这样的呐喊声中,蒙元节节败退,被从每一条街道与巷子里驱赶出来,整座锦州城中,到处是炒弹一般的枪声。硝烟带着呛人的气息,混杂着血腥与汗味,让人恶心欲吐。
骑在战马上,拖雷觉得有些奇怪,这种情形之下,他竟然还有心注意周围的气味儿。
“陛下,快走吧,儿郎们支撑不住了!”一个将领浑身浴血,从烟雾中冲了过来,在他面前也忘了施礼,大吵大嚷地喊道。
拖雷笑了笑:“听闻蔡州城破时,完颜守绪意图举火自焚,结果却不敢点火,于是为宋人所擒。朕,阿兰阿霍夫人直系,铁木真之子,黄金家族之裔,事至于此,非朕愚聩无能,实乃获罪于天,无可祷也。此战为朕之最终战,诸将不可再言退字,将朕大旗树起来,好叫宋人那小皇帝明白,这天底下人世间,终究是有英雄敢与他对抗的!”
他此时嗓间已哑,说出这番话来,闻者无不伤心欲绝,那劝他退下的蒙将拔出匕首,划破自己的脸,以血恤刃:“陛下既有此心,我等必然死战,不让宋人耻笑!”
“死战,死战!”
拖雷侧脸看着自己身边的擎旗将,这是个高大健硕的蒙人,他扁平的脸上没有恐惧,也没有其它表情,仿佛是一件雕塑,就是默默立在他的身侧,举着他那千疮百孔的战旗。
到了下午四时三十分的时候,巷战基本结束了,汉军与探马赤军或降或逃,退入锦州城最中间的,只有蒙人怯薛,人数大约是二千左右。拖雷自己身上也中了弹,不过自宋人处走私来的胸甲救了他,弹丸被胸甲弹开后,只是划伤了他的脖子。
二千蒙古人聚在一处,他们当中大多数都失了马,除了简单的栅栏,他们也没有任何防御工事。
“你确认拖雷的旗帜在其中?”李云睿头上扎着纱布,在他入城的时候,一枝流矢险些要了他的性命,让他受了些伤,听说拖雷被困住,他大喜问道。
“确认了!”吴房嘿嘿笑道:“他奶奶的,这一路打来都不顺,半点军功也未捞着,如今总算是捡着一条大鱼了,都督,我跟你说,这次进京献俘,无论如何也要让我风光一回!”
“等把人抓住再说。”李云睿笑道,但他转念一想:“我与你一起去看看,争取能劝降他。”
看着宋人的攻势缓了下来,拖雷便知道宋人的打算,他示意部下利用这最后的机会休息,喝水的喝水,进食的进食。蒙古人没有一个说话的,他们用仇恨的目光盯着对方,忙忙碌碌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1...179180181182183...2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