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逍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花香怡人
官路逍遥 第四百七十二章 提醒
但凡合作的事情,几乎就沒有不透风的,早晚而已。就在仲有合沾沾自喜的时候,潘宝山就得到了消息。
魏金光指使王建洪组织“渔民”去双临找潘宝山闹事,一时麻痹稍有点大意,把保密性给疏忽了,沒有交待王建洪要扎紧口。结果王建洪在上午派出“渔民”上访队前往省城后,陪同市重大事项、重点工程督查小组巡视海源县项目建设时,大嘴巴一张,同随行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邹康健抖和了起來,说他正在跟省委宣传部的人较真。
因为两人比较熟,话題这么一说就扯了起來,王建洪一时得意甚至还说是市领导的意思。不过他也有点保留,并沒有把渔民中混入社会闲杂人员的事说出來。
邹康健是个有心人,他记得前不久潘宝山率“沿海行”采访团到友同市采风时,书记魏金光沒有出面,市长宁川平接待起來却非常热情。当时他就知道,宁川平跟潘宝山关系肯定不错,当然,两人都是从松阳出來的,之所以热情可能是有地缘的原因,但起码能得出來两人之间沒有交过恶,修好的可能性极大。
作为宁川平圈子里的人,邹康健决定抓住这个好机会表现一下,向他告个小密。
邹康健把这成好机会,也是基于宁川平和魏金光之间的关系。魏金光执政很强势,身为二把手的宁川平一直被压着。开始宁川平并不服气,但几次交锋过后沒有顶住,弱了下來,但也因此就对魏金光产生了极大的意见。现在魏金光示意王建洪捣腾潘宝山,如果事情败露被打个反击,沒准就会麻烦上身,对宁川平來说当然是大喜之事。
巡视期间,邹康健得了个机会到一边拨通了宁川平的手机,告诉他因为海域的事情,魏金光正在向潘宝山放暗箭,是不是该趁机抓他个反手。
宁川平听后大为惊异,沒想到魏金光竟然会出此下策,出也就罢了,似乎还洋洋自得不加掩饰,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当即决定,就借此机会刺他一枪,即使不让他翻身落马也好不到哪儿去,那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出头之日。
又经过前后一番思量,临近中午,宁川平给潘宝山打了个电话。
这时的潘宝山刚和谭进文刚坐进车子准备赴宴,毕晓禹中午在双临饭店请客。本來潘宝山沒打算去,但架不住谭进文硬劝只好答应,另外又招呼了苏连胜和罗祥通,让他们自行前往架场子。
因为走得比较匆忙,潘宝山把手机忘在了办公室,沒有接到宁川平的电话。在赶往双临饭店的中途,潘宝山才想起手机落在了办公室,于是用谭进文的手机打给苏连胜,让他到办公室把手机带过來。
“手机里沒秘密?”谭进文见潘宝山这么放心地让苏连胜给他拿手机,不禁问道:“当领导的最重私密空间,手机还能随便让别人碰?”
“我是君子,小人才藏机机。”潘宝山呵地一笑,“再说了,这个时候还谈什么领导不领导的。”
“就是不谈领导,大多数人手机里还是有点小秘密的,由此來,你还是在那部分少数人之列,都是英才。”谭进文笑道,“要不也不会到今天这般地位啊。”
“什么地位?”潘宝山眉毛一扬,“不就是个正厅嘛,以我现在的岁数,混到个正厅也不稀罕。”
“所以你是后发制人嘛,马上就是省部级的台阶,猛地跨一下,立刻就能在中央层面的眼界中显山露水。”谭进文道,“不管到哪里,年龄是硬件,年轻就是资本。”
“嗐,咱们不搞虚的,你放眼,火箭式上升的年轻人哪个不是根正苗红的?”潘宝山笑道,“像我这样根白苗青的小秧子,能有今天就不错了,得学会知足,否则伸着脖子使劲朝上,弄不好还会扭着。”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不是真理。”谭进文道,“不管怎样,个人努力还是不能被抹杀的。”
“在时代的大潮中,个人仅是沧海一粟。”潘宝山摇头慨叹,“很多时候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啊。”
“你就别感叹了。”谭进文听后脖子一仰,靠在坐背上笑道:“先闭目养养神吧,中午多喝点,毕晓禹可是下本钱了,准备的酒都是十五年陈以上的。”
“其实帮毕晓禹的小舅子搞那个影视公司,都是举手之劳的事,他这么重视我还不太好意思。”潘宝山笑道,“不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是这样,心意最重要。”
“仔细处一处,你会发现毕晓禹那人还是很够意思的。”谭进文道,“做事很上路,甚至还有点江湖味,可交。”
谭进文的对毕晓禹的评价,很快就得到了印证。
就在潘宝山和谭进文來到双临饭店后沒多会,苏连胜也就赶了过來,把潘宝山的手机交到他手中。
潘宝山接过來了下,有个未接电话,显示是宁川平的。前不久他带队去友同市采风时,和宁川平相互留过号码。
出于礼貌,潘宝山立刻回过去,说手机刚才沒带在身上。
宁川平接到电话后并不绕圈子,听完潘宝山的解释就问他现在方不方便谈点事。潘宝山一听就知道非同寻常,忙说方便,然后就进了包间内的卫生间。
“今天下午你最好不要去单位,可能会有突发情况。”宁川平开门见山,“前不久你搞的那个‘沿海行’大型采访活动,到松阳的时候不是说要从友同市割一片海域过去嘛,现在事情有点大发了。”
“哦,宁市长,你们那边反应比较激烈?”潘宝山惊了一下。
“有人激烈的程度超乎想象,一大早就开始筹划了,现在正行动。”宁川平道,“一大批渔民正乘车赶往你们广电局,可能要闹事,而且目标就对准备你。”
“有组织的?”潘宝山心跳加速,“多少人?”
“肯定有组织,据说一共二十多人。”宁川平道,“其实人多少无所谓,关键是影响大小,他们这一去背后是有故事的。”
“有人操纵?”潘宝山深深地吸了口气,“是魏金光?”
“这个……”宁川平犹豫了起來,“我听到的风声是,但不能确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正在赶往双临的那批渔民,是海源县县委书记王建洪安排的。”
“哦,行,我知道了宁市长。”潘宝山顿了一下,“感谢,非常感谢你这个电话,我潘宝山不是说大话的人,但今天放一句话在这里,如果以后宁市长需要潘某做什么事,就是一句话。”
潘宝山说这话不是头脑发热,其实他很清醒,宁川平之所以打这个电话给他,真正的目的不是关心他,主观上还应该是关心自己。不过从客观的角度來待事情,感谢乃至感恩是必须的。
对此,宁川平也有过考虑,他推想过潘宝山的心理,很清楚这是心神领会的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就是不能说白了,否则面子上不好,所以,必须说出个让双方都能貌似接受的理由。
“潘局长,我之所以跟你说这事,无非还是归集于第二故乡的情愫。”宁川平慨然道,“我不是松阳人,但却是在松阳锻炼长大的,所以对松阳有特殊的感情。这次你组织的‘沿海行’大型系列采访活动,尤其是最后到松阳市时的独到见解,我认为是非常符合发展趋势的。从大的方面讲,友同市那片拐进松阳界地的海域,从全省乃至全国的角度來,调整划归到松阳,绝对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从小的方面讲,松阳是我的第二故乡,如果能得到一片可以施展拳脚的海域,把松阳向海洋经济时代引进,我肯定要举双手赞成。所以,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我认为你的建议非常合适,就应该让松阳掌握更多的海域资源,以进一步发展海洋经济。”
“宁市长,你这么说我真的是很欣慰。”潘宝山一副极为感慨的口气,“你是一个能让人放心的人,以前和你虽然同在松阳市,但沒有太多接触,今天通过这么一件事,我就觉得你的人格是让足以让人敬重的,所以我真有点相知恨晚的感觉。”
“潘局长,你这么说就是对我莫大的肯定。”宁川平叹了口气,“哎呀,不过老话说得好,吃一方水土说一方话,如今我身在友同就是有同人,实际上刚才的那些话是本不该讲的。”
“宁市长,这你就不必有什么内疚了,事情归根结底就是:你既不是松阳人,也不是友同人,而是瑞东人。”潘宝山呵地一笑,“都说要跳出问題问題的本质,你是跳出地域地域的发展,你起码是站在全省的高度上待问題的,难得。”
“你这么褒扬我,倒是让我局促了。”宁川平笑道,“潘局长,今天就这么样吧,该说我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对与错你都担着点,反正我想提醒的是,有些事能避其锋芒的就侧侧身子,对自己有好处的,要不到时被弄得颜面扫地,想再拾起來不容易。”
“多谢宁市长,不管怎样,有了你的及时提醒,事情就不一样了。”潘宝山再次表示感谢,同时想陷入了沉思。
魏金光已经布下了棋局,该入如何破解?
官路逍遥 第四百七十三章 存酒留饭
和宁川平通过电话,潘宝山走出卫生间,虽然他不想让别人出他有心事,但脸上还是难掩情绪上的抑重。
谭进文能出潘宝山的神态变化,于是悄悄毒问他是不是有什么麻烦事。潘宝山略一沉思,觉得事情也沒有什么好隐瞒的,便扼要地告诉了他事情的前后。谭进文一听就皱起眉头,说这事还不能小,既然有人背后策划,用心之险恶可想而知,必须重视起來,否则会陷入极度被动。
正说着,潘宝山手机又响了,张道飞來了电话。原來,邹康健在巡视海源重大项目活动结束后前往饭店用餐的途中,和随行的媒体记者同乘一辆商务车。闲暇之余,邹康健也卖弄了一下,说宣传无小事,不但要吃透上级的思路,还要摸清下级的动向,在沒有明确思路的情况下,不能无视动向的存在,否则惹起了下面的情绪后果也很严重。
随后,邹康健就举了潘宝山的例子,说前不久省里搞的“沿海行”大型系列采访活动,竟然极力建议要把海源县的海域剁一块给松阳,那怎么能行?现在,海源县包括友同市都开始提意见了,而且还很坚决,已经安排抗议的渔民前往双临找相关“责任人”算帐去了。
在场的张道飞听到了,他明白其中的缘由,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在到达饭店之后便给潘宝山打电话,提醒他注意海源县这边有渔民要去闹事。
潘宝山向张道飞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潘局,來我选今天中午喝酒并不合适啊。”毕晓禹见潘宝山电话不断,而且表情越來越严肃,很不好意思地说道:“早知道你这么繁忙,我就改天约你好了。”
“沒什么,都是些繁琐小事,不值得一提。”潘宝山摆手一笑,“來,咱们喝酒,好心情不能受到影响。”
“酒可以呆会喝,甚至今天可以不喝,但渔民的事还真不能拖。”谭进文一旁道,“还是先想想对策吧。”
毕晓禹听谭进文这么一说,忙对他带过來的几个人一抖手腕,让他们先出去回避一下,随后,他也站了起來,“潘局,那你们先聊着,喝酒的事就别想了,就当这是会议室,等会菜一把手上來,直接开饭就是。”
这下弄得潘宝山很不好意思,忙伸手拉了下毕晓禹的胳膊,“毕总你这是干什么,其实我跟进文要聊的也不是什么秘密,无非是有人想捣腾我一下而已,想个法子扛一下就行。”
“倒腾你,谁啊?”毕晓禹很是抱不平,“场面上的还是场面下的?”
“场面上的人做场面下的事。”谭进文抢先回答道,“而且还玩了手段,利用渔民老百姓做幌子。”
“兵來将挡嘛,既然已经知道了对方的算盘,想对策也就不难了。”毕晓禹道,“找几个关键环节,逐一破解就行。”
毕晓禹说得很轻松,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潘宝山已经把事情的前后虑了一遍,既然魏金光决意要跟他过不去,在安排上肯定已经占了先机,也就是说,他能想到的,魏金光应该都有打算,比如渔民闹事后的扫尾工作,第一接处警的辖区派出所,那边的招呼可能早就打过了。
“毕总,逐一破解不现实,这种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拿住当事人,然后顺藤摸瓜查出幕后主使。”潘宝山道,“其实查出幕后主使只是个奢望,做这种事的人都会给自己留条退路。现在,我之所以想拿住当事人,只是觉得起码可以证明事情是有阴谋的,我是无辜受害者。”
“拿住当事人当然容易,但如果按照你的思维去推断,拿住了也沒用。”毕晓禹沉思道,“因为他们只是几颗棋子而已。”
“嗯,毕总的话倒是提醒我了。”潘宝山点着头说道,“我得到的消息是,前來的渔民将要到广电局去静坐抗议,由此來,他们并沒有想要搂一耙就跑的意思。”
“不,我觉得应该不会那么简单。”谭进文摇了摇头,“我认为,既然渔民是被利用的,那他们中间肯定有‘药引子’來暗中策应、挑动和引导,所以,只要集中火力把充当‘药引子’的人抓住,就能让事情趋好发展,至于其他人是不是棋子也就无所谓了。”
谭进文的话不无道理,但潘宝山觉得如果真是有“药引子”,通过正规途径是难以凑效的,因为在安排上落了后就会总处于被动地位,想通过正能量依照计划达到目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进文,你说的在点子上,但对方是有充分准备的,想控制住所谓的‘药引子’有一定难度,况且听说來的人有二三十个,声势还是不小的。”潘宝山道。
“冲撞政府机关,人再多也不行呐。”谭进文道,“赶紧向公安部门报备,到时干脆一举拿下,一个别也别想跑,慢慢筛取擒拿就是。”
“那不行。”毕晓禹道,“既然对方是有备而來,肯定在公安方面也有照应,我们这边动静一大,必然会有所反馈引起对方的警觉,沒准他们就会改变策略从而让我们白忙活一场,所以我认为最好的法子就是通过非正常手段來进行。”
“你的意思是我们动用自身的力量,來对付那些闹事的渔民?”谭进文听了皱起眉头,“对方可是人多势众啊。”
“二三十人还算回事?对我们搞建筑的來说不算什么,有时在工地上冲突起來动辄就是几百人的场面。”毕晓禹呵呵一笑,“这事交给我把,马上就准备两中巴车人手,弄五六十人來对渔民围追堵截,不管他们想不想跑,反正能保证让他们一个也溜不掉。”
潘宝山觉得毕晓禹说得可行,假如渔民当中有不法分子挑衅,把他们抓住后再交给警方,就能反手占据一定的主动,让魏金光无法从警方很好地得到照应,打他个措手不及。
“这主意不错,那就早点准备。”潘宝山道,“我听到的消息是,海源县的渔民们正在赶往双临的路上,初步估算应该会在上班前到达,不过他们什么时候集结行动,可就不得知了。”
说來也巧,就在这时仲有合來了个“神秘”的电话,对潘宝山说刚刚得知一个秘密,问他下午在不在办公室,大概两点半的时候,当面向他汇报一下。
潘宝山凭着高度的政治斗争敏感性,立刻就意识到仲有合有问題,分明就是探子。不过这也挺好,因为可以从中推断出对方计划的行动时间,于是他将计就计。
“下午两点半我肯定在局里。”潘宝山道,“中午有接待,要拼一场恶酒,估计不喝到吐也要迷糊半天,喝过酒后我就会办公室歇着,你直接过去找就行,不过我能不能醒酒就难说了。”
“到时再吧,不行你就继续休息,下午下班前我再找你也成。”仲有合说得很平静,其实内心一阵暗喜,他不怕潘宝山喝醉了,那更好,到时在醉态中被渔民揪斗出來效果会更好。
“你尽量把我喊起來就是,醒了也就醒了。”潘宝山道。
“好的潘局。”仲有合假惺惺地关心道,“不过不管怎样,酒还是少喝点,多了伤身。”
“嗯,一般我也不喝多,只不过碰到场子也无法,喝酒也是工作嘛,喝好了同样是生产力。”潘宝山笑道,“好了,就先说到这样,我这边马上开场。”
与仲有合通过电话,潘宝山对毕晓禹说,对方行动应该会在下午两点半展开。
现在已经过十二点了,掐头去尾也就还两个小时的准备时间。
“潘局,时间不是太宽裕,要不今天中午的酒先存着,饭也先留着,还是安排事情最重要,那可來不得半点闪失。”毕晓禹很干脆,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好!”这正是潘宝山所想,“喝酒吃饭有的是机会,而且喝酒是为了尽兴,有燃眉之急的心事喝也喝得不痛快。”
说完,潘宝山招呼早就闪到一边的苏连胜和罗祥通。他们两人有眼色,从毕晓禹起身要出去的时候,他们就到房间的休息隔段去喝茶聊天了,并不参与到潘宝山他们的谈话当中。
就这样,各自散去,各忙其事,当然,联系沟通也必不可少,否则形不成反击合力。
毕晓禹那边是不用说的,有些事是轻车熟路,只需要几个电话就能把事情安排好。他的建议是,让工人在广电局门口待命,等渔民行动结束后,一声令下便将他们围住,想把谁拽出來都行。
潘宝山同意毕晓禹的建议,同时他也关照苏连胜,让司机大约在一点半的时候,把他的车子停放到局大院里,以便让仲有合确信他已经回到了办公室。
对苏连胜,潘宝山还是比较放心的,他和罗祥通不一样,在忠主性上毋庸置疑,所以潘宝山也沒对他隐瞒,告诉了他渔民下午要來闹事的來龙去脉。
苏连胜一听大惊失色,说那得赶紧跟保卫处说一下,让他们加强警戒。[(m)無彈窗閱讀]
官路逍遥 第四百七十四章 控制
苏连胜提到保卫处,潘宝山根本就沒怎么考虑,像广电局这样的单位,保卫处拨弄的几个保安从安保角度上來讲,其实就是个摆设,大门值值班,对付闲杂个体人员还可以,一旦出现批量人员搞行动他们根本就无计可施,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汇报并报警而已。
“保卫处的招呼可以打一下,不过不能指望他们。”潘宝山道,“你主要还是负责与毕晓禹的人接洽,把闹事的核心人物控制住。”
“行,如果沒有天大的意外,应该能掐住,到时我先拷问一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受谁指使。”苏连胜道,“简直无法无天了,一定给要足厉害,让他们消受消受。”
“注意下手的轻重,别过头,毕竟是在咱们局里,弄不好沒法说清。”潘宝山道,“不过到时情况再说,如果一个个都是凶神恶煞,那也由不得对他们行狠。”
“好的潘局长。”苏连胜答完转身便。
“等一等。”潘宝山叫住了苏连胜,道:“还有一件事你赶紧办一下,把我办公室的座机电话弄个呼叫转移,转到我手机上。”
潘宝山这么交待,是不想引起仲有合的怀疑,以免影响计划推经。
果真,下午两点二十左右,仲有合开始打潘宝山办公室座机,顺便试探一下他是否在里面。之前他已经到停车场过了,潘宝山的车子在,现在进一步确认。
几声过后,潘宝山的手机响起,他按下接听键,鼓囊着嘴问是谁。
“是我,仲有合。”仲有合忙答应道,“中午跟你说要汇报个事的。”
“哦,再过个把小时吧,我再歇会儿,中午喝高了,这会正迷糊着。”潘宝山故意把口齿弄得模糊一点,装出酒大的样子。
“行,潘局那你先歇着。”仲有合放下电话,搓着手掌笑了,本來他还设计了一场苦肉计,在去潘宝山办公室的时候让渔民们冲进來,把他和潘宝山一起收拾了,以充分显示自己的清白。
不过现在來是用不着了,潘宝山还要继续睡觉,就趁这个时候办他一下不是更好?仲有合立马打电话给联系人,说可以行动了。
二十分钟后,愤怒的“渔民”來了,为首的几个极其鼓噪,情绪异常激动,高喊着要找最大的领导反映问題。门口的两个保安张开手臂拦住不给进,说反映问題可以,选两个代表进去就行,沒必要全进去。
“人少了沒胆量,会受欺负,我们要一起去!”一个长着一对金鱼眼的家伙攥着拳头乱舞,“一起去找你们最大的领导,在几楼?”
“有问題谈问題,瞎喳喳沒用,别想闹事。”保安的话有道理,但底气不足,而且声音还有点发抖。
“去你的吧,你设身处地想想,我们渔民几辈子都靠海吃海,你们领导几句话就想把我们的饭碗给砸了,那怎么能行?不找他理论就沒有天理了!走啊大家伙一起走,上去找人评理去!”金鱼眼膀子一挥,冲开保安的胳膊,带头往里疾步走去。
打开口子带了头,二十多人瞬间形成阵势,呼呼啦啦跟了上去。金鱼眼得到过消息,知道潘宝的办公室在几楼,直奔而去。为了保持被调动起來的高昂斗志,金鱼眼沒让大家坐电梯,那容易分散气场,所以带着一帮人爬楼梯上去。
在这过程中,金鱼眼不断鼓动着大家,说只要强硬一点,把动静闹大一些,就引起省领导的高度重视,从而保住现有所依靠吃海的那片海域不被划走。
和金鱼眼一起的几个混子,跟着呼号架势。二十多个渔民,还真被鼓动得有些群情激奋。这些真正的渔民,也是魏金光安排人有意挑选的,相互之间不怎么认识,正是这样,才让金鱼眼他们几个不动声色地混进去,不断灌着坏水起到怂恿作用。
不一会,人群來到潘宝山办公室门前,金鱼眼先装模作样地敲门,在不见动静的情况下,他说领导躲着不见不行,必须得把门撞开。
金鱼眼点了三个精壮的渔民,让他们并排站立,然后喊着号子同时起脚猛踹。几轮下來,厚实实的木门已经开始松动,再踹一阵,门就裂开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