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众人大愣,随即掌声雷动!
“报,刚刚收到的急电。”机要秘书不顾会场,匆匆忙忙跑上前台将报告递给葛洪义。众人大为好奇,何事?
初见通电,葛洪义一愣,随即又哈哈大笑。“诸位,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南方有一群跳梁小丑又要开始表演了。”
民国三年八月一日,众多反秦时竹势力在英国方面的幕后撮合下终于集结起来,“团结”在冯国璋周围。叫嚣“三次革命”。长江巡阅使冯国璋宣布独立!江苏护军使卢永祥宣布独立!上海护军使雷震春宣布独立!江西都督李烈钧、江西护军使李纯宣布独立!广东都督胡汉民、广东护军使龙济光宣布独立!另外,原众议院议长汤化龙为首的一批国会议员南逃南京,宣布组织“非常国会”,号召“护法”,要“恢复《临时约法》的权威”,主要包括联邦党、一部分进步党和国民党党籍地议员。
“好好好,你们终于原形毕露,也省去了不少麻烦。”葛洪义心里笑道。对于汤化龙及其亲信的异动,国安局早有察觉,一切行踪都在掌握之中,原本是插翅难飞。但秦时竹轻轻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会场众人大惊失色,一场全国性的政治危机再次摆在了面前。
炎热的天气,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躁动,令人惴惴不安的形势。构成了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在享受了不到一年的太平气氛后,中华大地再次掀起“革命”地旗帜,而且是“三次革命”。
得知消息高速乘坐专列返回的秦时竹哑然失笑,革命、革命,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行之!
“诸位对于南方局势有什么法?”
“一群跳梁小丑,不足为惧。”陆尚荣爽快地回答,“部队已准备完毕,即将出发。尽快停止这场闹剧。”
专列上有专用的作战室,上面挂着大幅地图,张绍曾走到地图前用教鞭演示道:“原本总参在解决安徽问题时准备了一个地方叛乱的预案,用来预备突发情况,现在正好派上用场,稍作修改后就作为本次平叛方案参照执行。参与这次叛乱的主要有冯国璋的第师,李纯的第6师、卢永祥的第7师、雷震春地第0师、龙济光的第4师,总人数约在6万左右。从部队来。以冯国璋和李纯两部在吸纳张勋和倪嗣冲余部后实力最强;龙济光的部队原先是广东地方部队。装备差、人员不整,战斗力低下。为最弱;卢永祥、雷震春两部介于两者之间。另外,浙江朱瑞、广西陆荣廷、贵州唐继尧等异动分子尚没有完全表明态度……从战线来,此次叛乱北起江苏徐州,南至广东广州,绵延近4000里,在这么长的战线上只有6万左右的部队,像极了一字长蛇阵;从布局态势来,上述势力虽然同为一丘之貉,但彼此并没有有效地协调和指挥,除江苏附近的冯国璋号召力比较大以外,其余根本指挥不动;在政治上,参与此次叛乱的多属袁世凯余孽、联邦党、进步党和国民党部分势力,彼此原先一直勾心斗角,这次虽然在反对中央的意图上联合起来,但其同盟意志值得怀疑。归纳起来一句话,一群乌合之众。”
“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对手,总参具体地作战预案是什么?”
“仿效古人破一字长蛇阵作法,各个击破。”张绍曾不慌不忙地在地图上勾勒起来,“首先,鉴于中央卫戍师已整装待发,除部分部队留守外,王云山将军率主力立即出发,沿津浦路南下直扑叛军老巢南京;其次,由山东商震的第5师和安徽彭家珍的第9师夹击苏北卢永祥部,争取在卫戍师投入战斗前打开南下通道;再次,目前在葫芦岛的海军立即南下,巡洋舰队、机动舰队、运输舰队逶迤出发,在上海登陆,动用陆战队攻击雷震春部,牵制其不能向南京增援;复次,调蓝天蔚的7师、范曾文的师进攻江西、击垮李纯部;最后,动用福建田伯雄的第20师监视浙江朱瑞,若其有异动,立即从背后袭之。”
众人点头,秦时竹问道:“说来说去,似乎忘记了广东怎么处理。”
“大总统,广东之敌大可不必担忧。一来龙济光所部实力孱弱,根本构不成威胁;二来,龙济光是典型的骑墙派,从来就是谁实力强倒向谁,袁世凯时期就是如此,此次独立恐怕只是故作姿态而已;三来,广东与西南诸省联系密切,如果我们急躁进军。反而不利于稳定西南,暂时放手等江西、江苏安定下来就可以见分晓了。”
“也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先解决主要问题。”秦时竹想了想,“以大本营地名义发电报给湖南护军使程潜,让他立即率兵平叛,拖住李纯。”
众人稍微一愣,随即便明白过来。程潜是国民党目前唯一掌握兵权的人物,他的政治立场至关重要,若其含糊,自然也在处分之列。
“从兵力上统计起来,此次作战。我们出动7个师,约万人马,除龙济光所部后,敌我兵力对比为2:。大口径火炮和其余作战装备是其五倍甚至数十倍,兼之海军优势,取胜应当不成问题,重点在于如何将损失降低到最低。另外,此次主战场主要在南京,能不能顺利拿下冯国璋具有举足轻重地作用。”张绍曾在地图上指指点点,“我的想法是,能不攻城最好不要攻城。南京老百姓经历了数次劫难——辛亥革命时革命家攻打南京、护国战争时黄兴在南京抵抗以及后来张勋统治南京,再也经不起太大的折腾了。”
一旁的蒋方震沉吟片刻说道:“我倒觉得,卢永祥此人未必完全俯首于冯国璋。前次大总统解决安徽问题时曾与其有一面之缘,此人对大总统甚是恭敬,言辞中也无唐突之意,不如……”
被蒋方震这么一提醒后,秦时竹想了起来:“百里所言不差,前次送了他一笔款子。对我千恩万谢的。不太像要作乱地样子。这次宣布独立,有什么其他隐情没?”
“根据国安局送来地情报。是冯国璋以议事为名,将卢永祥等人召到南京,而后才有了那个‘护法’通电,虽不能就此判断卢永祥的真实意图如何,但至少还有机会可考虑。”葛洪义笑了笑,“朱瑞是老滑头,称病不去,眼下还在观望,估计是要形势。”
“这家伙是一贯地墙头草随风倒,随他去。”秦时竹轻蔑一笑,“这次要把墙头挖空,他往哪里倒?”
“有一件事我很不明白。”一直没有开口发言的萨镇冰问道,“冯国璋也是多年宿将,对于自身实力和总统的实力应该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怎么这次如此糊涂,莫非真的有恃无恐?还有李纯、雷震春都是多年带兵之人,难道他们真不知道这是螳臂挡车?但现在反声一片,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
“萨老言之有理,南方这次动乱,固然与这批军阀利令智昏、铤而走险有莫大干系,实际上英日两国在背后挑动、支持也分不开,没有这两家的支持、煽动,就是再借他们一个胆子也未必敢。”
“英国人好理解,自大总统掌权以来,中英关系一直未能正常化,这次联邦党的政治献金案多少让人有些明白,但日本……日本方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没有!表面上,中日两国关系似乎颇为正常,贸易往来也很兴盛,但在日本国内始终有一种侵略中国、掠夺中国的声音存在,请萨老想想,诸国之中以何国对我国革命最为热心?”
“那自然非日本莫属。”
“那难道萨老真地以为日本是国际友人,为了中国的独立、富强、自由、民主而帮助我们?”
“这个……”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日本的小算盘无非是谋求本国在华利益的最大化,而绝非真正同情、支持中国革命。我再举一个例子,陈其美受制裁,固然与其谋杀陶成章等一系列案件有关,其实他还有勾结日本情报机关地行为……”这种话若是从他人口中说出来,萨镇冰可能还会将信将疑,但主管国家安全的葛洪义如此说明,想来所言不虚。
“英日两国的对华思路是惊人一致,即在中国内部寻找他们的势力代表,通过他们实现本国利益地最大化。无非英国和中国公开不睦,敢于径直寻求军阀和拉拢政党势力,而日本则限于表面上的友好,只能通过秘密渠道联络被其豢养的一小撮汉奸分子。坦白的说,议会收受政治献金的绝非联邦党一家。”葛洪义告诉众人,“根据确切的情报,日本在野方面和极右翼军国分子搜罗柏文蔚、胡汉民等人为羽翼,这次冯国璋等人能迅速举事,搞什么‘三次革命’固然与其蓄意已久有很大关系,但英日两国在后面的帮衬同样不可小觑,不然凭冯国璋和胡汉民等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在反对中央地前提下取得一致。”
“刚才话说了一半,调用海军平叛,一方面是为了出其不意,另一方面也是震慑英国在上海的势力,让他们小心点……”
“这么说还有可能与英**舰发生冲突?”萨镇冰踌躇了一下,英国可是世界第一海军呢,也算是中国海军曾经的老师,故而有些忐忑。
“有可能,海军有信心么?”秦时竹盯着萨镇冰,“我相信凭英国在华的那几艘舰艇,还不至于对我国海军构成威胁,其次这完全是我国内部事务,英国无权干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欧洲局势日益加重,大战一触即发,我英国的注意力和关注重心必然放在欧洲。”
“请总统放心,海军一定奋战到底,保卫神圣海疆。”萨镇冰在秦时竹面前慨然立下军令状。
“我们此次平叛,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人的错误和软弱上面,虽然英国、日本直接出兵干涉的可能性不大,但毕竟有一定隐患,我们力争速战速决,不给这些列强以插手地借口和机会;卢永祥动机可疑,那就再花功夫去做工作,即便失败也为平叛部队地进军争取时间。”陆尚荣了下时间表,“无论结果如何,战斗在后天午夜必须打响。”
国势 第087章 反戈一击
第07章 反戈一击
徐州,苏北护军使卢永祥的官邸变成了所谓“护法”军前线指挥所,在叛军宣布“三次革命”后,假惺惺地选举冯国璋为“护法”军总指挥,“统筹”护法战事,大本营设在南京。而徐州作为第一线,设立了前敌指挥所,由卢永祥担任“前敌总指挥”,为了监视各个战场的进展同时防备异动,护法军大本营在冯国璋的安排下向各地派出了“联络员”,直接负责部队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系。
对卢永祥来说,这次“革命”完全是意外之举,他压根就没有动过什么非分的念头,完全是被冯国璋要挟上了贼船,心中恼怒归恼怒,但也只好认命。
“大帅……”卢永祥的心腹朝作战室的一个人努努嘴,“这家伙一过来就到处插手,简直不把您放在眼里。”
不用就知道手下说的是谁,无非是冯国璋派来监视自己的“联络员”,原本卢永祥只想把他当瘟神供起来,这家伙倒好,蹬鼻子上脸,反而进入了指挥部,美其名曰随时保持“联络通顺”。
“他是老冯的人,让弟兄们对他客气点。”
手下狠心一咬牙,“大帅,他们压根没把我们放在眼里,您何苦为他们卖命?”
“你怀疑我的决策喽?”卢永祥眼睛一瞪,声音也提了一个八度。
“卑职岂敢,岂敢?”说是这么说,语气中却没有丝毫的惶恐。
“算了,我知道你们心里不服……”卢永祥挥挥手,示意手下跟他走进密室,“可你知道为什么我要跟着冯老四这个王八蛋?”
虽然多次听到卢永祥抱怨冯国璋,但这次居然直截了当地称其为王八蛋。倒也让人吃了一惊。
“这次我一到南京,冯国璋就把我扣了起来,说是共商大计,其实是威胁我跟他们上贼船。哼……”卢永祥把牙咬得咯咯响,“再加上前次的张勋复辟事件,这已是他第二次摆弄我了,我卢永祥要是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说到这里。卢永祥突然笑了起来:“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既然我和冯老四尿不到一个壶里,为什么还要跟他一起起事?”
“是,弟兄们都想不通,不过大帅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绝无二话。”
“冯老四的行径,我早就有数了,难道还用等他公开亮出牌子我才知晓么?笑话。把我卢永祥得也忒低了,但是……”卢永祥意味深长地说,“你晓不晓得待价而沽的道理?”
“知道知道,就是为了卖个好价钱。”
“对头,咱们也是这样。如果冯国璋反心未露,咱们去检举他,只是一般的功劳,但一旦他公开亮出旗帜。嘿嘿……你说?”
“大帅高明,高明。”部下恍然大悟。
“我告诉你,这两年我算是透了,大总统什么人?那是连老头子(袁世凯)都搞不定的人物,你说说,老段、冯老四、李纯还有几个谁是他对手?我卢永祥虽然自视甚高,但还没有离谱到连自己几斤几两都拎不清地份上……但咱们出身不好,头上顶着北洋余孽的帽子。总统他能不能真容得下我们还是个疑问。”
老大发话,心腹立马变成了忠实的听众。
“冯老四脑袋发昏,以为英国佬就靠得住,真靠得住么?老头子当年和朱尔典这么铁,大总统说打他就打他,也没英国人怎么着,据说还眉来眼去一番,只是最后没达成协议闹翻了。凭冯老四的这点斤两。能让英国人不要命地支持他?如果真那么铁。前次拿下倪嗣冲时不早跳出来了?”卢永祥说到这里狡黠地一笑。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他们和倪嗣冲有仇才……”
“笑话。有过节是不假,但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冯老四为什么不敢翻脸就是因为他实力不够,只是这次被总统踩住了尾巴,想不动也不行了,不过却是我们的好机会。”卢永祥踌躇满志,“在这种敏感时期如果我们先把戏文唱足,再来个反戈一击,你说会怎么样?”
“那要不要属下赶紧去联络……”
“不用,总统肯定会派人来,他要是忘了咱们,过年的红包也不会给的那么丰厚。”卢永祥低声吩咐道,“传令部队做好迎战准备,不怕一万怕万一……”
同一天,依旧躲在南京城地英国领事给朱尔典发去了密电:“冯已按计划行动,一再请求我们提供援助并予以正式的政治承认,该作何答复?”
朱尔典回电的速度倒是很快:“目前欧洲局势紧张,对华态势需要服从欧洲方面,对冯国璋的行动尽可能予以支持,但不能在公开层面流露出来,以免酿成不可收拾之国际争端。”
有了明确指示,领事不慌不忙地去会见冯国璋。
“领事先生,”正焦头烂额般的冯国璋如同落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般吼道,“我们已按照贵国的期望公开表示反抗,并通电全国、部队也已行动了起来,请问贵国的援助什么时候能到。”
“冯将军,您不要着急,我这不就是来商议这件事吗。”领事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现在冯将军作为护法军地领袖,已占据了合法的道义高地,希望您能够团结……”
“领事先生,我想知道贵国眼下能提供什么样的实际援助,什么时候正式承认我们为合法的交战团体?”冯国璋没心思听对方废话。
“将军阁下,您不要着急。”领事依旧是那副宠辱不惊的模样,“承认交战团体事宜,需要由朱尔典先生汇报国内然后才能做出决定,您还需要多等一些日子。我现在过来,是准备提供给您0万经费,算是我们对您正义事业地支持。”
听到才0万。冯国璋头都大了,0万能顶什么用,“领事先生,不是说准备给我提供一笔000万的贷款吗?款子什么时候能下来?”
“别急,别急。这0万就是前期的垫款,其余款项和文书以及合同还要再过几天。另外,我告诉冯将军一个好消息,已有几个商行愿意用这笔资金作为军火购买的首期订金。具体事宜您可以和他们洽谈。如果需要我帮忙地话,我可以帮你沟通,但英国政府将恪守国际公约,不能对交战团体地双方输入军火。”
听到这里,冯国璋的心已凉了半截,原先说得好好地,怎么到现在就变成空心汤团了,但是英国主子的话他又不能质疑。只好问:“那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正式发布通告承认我们的合法地位并给予实际支持?”
“这个……”领事装模作样地思索了一下,“现在欧洲局势紧张,外交部的注意力全部在欧洲局势上面,远东方面可能关注的要少一些。”
着冯国璋失望的眼神,他又给了一个大大地空心汤团:“如果一切顺利。我想差不多十天时间就够了,当然,最重要地还是形势。”
如果说英国领事一直都在玩虚的,这句话倒是实打实。英国以往的侵华策略中不止一次地玩过这种把戏,太平天国时期,也宣布中立,希望能从太平天国那得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保证,被严词拒绝后就公开倒向清政府一边,派出洋枪队来屠杀中国民众;辛亥革命时期,英国人原本要动用舰队对革命军进行镇压,后来见革命起义如火如荼。就又假惺惺地打出中立旗号,实际上扶持袁世凯做英国的在华势力总代表。这次又玩出这一手,无非是想冯国璋到底能不能成事,若是不能,大不了再走马换将,反正也不是头一次干了。
可怜的冯国璋明知吃亏,但为了维持自己盟主的形象,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在给各地地电文中居然写道:“……对于护法之正义事业。各国予以极大地理解和支持,英国捐款0万。并称可联系银行组织借款,日本亦表示同情,舆论颇多声援。”真不知道他是骗人还是骗己。
月日,卢永祥终于等来了他盼望的中央代表,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地老同学,宾主言欢之后,双方秘密协议:卢永祥通电宣布放弃独立,率所部归顺中央,对于既往之事,中央一律不予追究,第7师仍旧留驻防地,维持秩序,听候点编。
当然好处也不少,第7师所部全员按照已整编完毕的国防军部队军衔体系,予以补发自民国元年以来的欠饷(因为南方部队一直没有执行后勤独立、军官轮换地整编方针,故而军饷一直保持前清时期的标准而没有提升),所部官兵一体留用,同时任命卢永祥为东南军区副司令长官。
“请转告总统,我卢永祥虽然出身北洋,过去也干过一些糊涂事,但大节上不糊涂的。这次所谓的‘三次’革命,其实就是一小部分人脑子发昏,企图引狼入室,做汉奸,我决计不干,更不能带着7师万多号弟兄背这口黑锅。与公来讲,我是为了民族大义,国家利益;与私来讲,总统对我卢永祥并无恶意,反护有加,而冯国璋俨然以北洋首领自居,摆了我两次,让我痛恨入骨……”
“呵呵呵,老同学,想不到还有这个渊源,我是受教了。”来人掏出一个信封,“这是总统让我特意转交给你地,希望对你多少有些帮助,将来国家的局面还要靠你们支持。”
卢永祥打开一,里面有一封秦时竹的亲笔信,上面对自己以往加以赞美一番,剩下就是对“弃暗投明”一事的赞许,另外还有一张00万的支票。
“怎么样,总统对老同学还是很器重的。”
“谢总统栽培。”卢永祥兴奋不已,这买卖,值了!
月日下午4点,以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冯国璋派来的联络使)为代价,卢永祥率领第7师发出了第二封通电,与此同时,商震部、彭家珍部迅速绕过第7师防线赶赴南京外围,中央卫戍师也通过第7师驻地直扑南京,“三次”革命地覆灭,近在咫尺。
卢永祥通电归顺中央,无疑给这群不知死活、一心叫嚣“三次革命”的阴谋家群体当头一棒,冯国璋得知消息后,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数个小时,期间哪怕听力再差也能听到这个爱财如命的家伙歇斯底里的叫喊,间或夹杂着“哗啦啦”瓷器破损的声音,据说这一晚冯国璋整整砸掉了价值0万元以上的古董。虽然消息还没有扩散开来,但中高级军官已通过电台得悉了消息,即使有心隐瞒也不可能持久。与此同时,南京城内的新闻媒体也收到了相关消息,虽然冯国璋用刺刀逼迫他们没有在报纸上公开刊登这一消息,但小道消息早就在秘密流传了。
上海作为列强势力的集中地,消息流传得更快,对社会和市场地影响则更为显著。原本在“三次革命”消息刚刚抖露出来时,华元纸币地价格有所下跌,不少人疯狂地抢购黄金、白银、银元和外币,但卢永祥的通电一传来,华元信用立刻扶摇直上,短短三天有不少人因为搞金融投机失败而跳了黄浦江,成为第一批牺牲品。
原本准备大干一场地非常国会政客群也呆若木鸡,他们刚刚做出决定,准备征用在江苏、上海境内北方实业的资产,卢永祥的通电就抵达会场,这群老于判断形势的人渣立刻意识到了后果的严重性——闹闹革命倒没什么,如果真没收北方实业的财产,恐怕吃不了兜着走,谁不知道中央政府的实权人物个个都在里面有或多或少的股份,把他们惹急了恐怕连毛都捞不回来。俨然以领袖自居的汤化龙垂头丧气,把通过的决议案撕得粉碎,算是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作为上海经济晴雨表的交易所成交格外活跃,原本中央政府的建设公债、北方实业及其关联企业的股票价格在叛乱发生后大幅走低,但卢永祥的消息一到,犹如打了一针强心针,大悲大喜之间,多少人恍若隔世。
眼局势恶化到如此地步,饶是英国人见多识广也撑不住了,南京方面的领事甚至直接建议朱尔典动用大英帝国的在华力量进行干预,但被无比老练的后者给拒绝了,因为欧洲战场上的导火线也开始点燃了,英国没有实力更没有心思在远东大动干戈——月日晚6时45分(远东时间4日凌晨点左右)德国驻法大使照会法国政府,宣布德法进入战争状态。
国势 第088章 迅速平叛
第0章 迅速平叛
就在领事急得团团转时,在上海附近海面的英**舰给他发来电报:中国海军主力舰队抵达上海附近洋面,有登陆企图……虽然外交部的老爷给了“继续观察、加强监视”的含糊命令,英国舰队也或多或少地给中国海军制造了一些麻烦,但毕竟无法阻止海军陆战队在上海的登陆。伴随着陆战队特有的轻便步兵炮射击声和海军舰炮的打击,雷震春的部队乱做一团。原本以为中央政府顾及上海众多租界的因素而不敢动武的预期完全变成了泡影,萨镇冰在海军旗舰上亲自坐镇,海军在经过第二次整肃以后士气高涨,早就憋足了劲要给对方一点关颜色。而以陈明礼为代表的新兴力量更是摩拳擦掌,将这次平叛作是检验自己实力和训练水平的最好练兵场。虽然陆战队只有一个营的兵员,但来势凶猛、火力密集,雷震春仓促间根本找不到应付办法,临时构建起来的街垒和工事根本就不能抵抗陆战队的猛攻,陈明礼也颇有些计谋,一边配以火力压制,一边进行宣传讲话,告诉对方卢永祥已经归顺,南京已经被围的消息,并进行一以贯之的教育——“投降不杀,发给路费”,在打击、茫然不知所措和路费的吸引下,很多叛军乖乖放下武器投降,陆战队以仅仅000余众就俘获了近000多的敌军,而且还有更多的敌人溃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