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我和你拼了!”劳乃宣盛怒之下,朝特警猛扑过来,孰料对方轻轻一闪,劳扑了个空,一头撞到在地,磕坏两个门牙,鲜血直流。
“顽固匹夫!”特警轻蔑一笑,“诸公,只是奉命逮捕,加以勘察,罪名并未确实,你们大可不必如此慌张。民国法律如天日昭昭,断不会错杀一个好人,但也不放过一个坏人,你们自己干了什么事,自己心里有数。不要说复辟大案,就凭你们某些人在前清时节贪赃枉法,就够得上刑罚了。”
“你不要血口喷人。”
“少废话,总统有令,谁敢拒捕,当场格杀勿论。你们最好放明白点,乖乖跟我们走,有什么冤情,到内务部去说也不迟!”
秦时竹知道徐世昌会来找他,他在下令时就笑着对葛洪义道:“以老狐狸地本事,肯定要来探个究竟,说句实在话,复辟大案,也只有老狐狸能帮忙摆平,没有他的功劳,案子很难顺利进行。”
“他要是赌气不来,不给你这个台阶呢?”
“那他就不是徐世昌。”秦时竹话音刚落,立即有人汇报,“徐东海先生求见!”
“你,说曹操,曹操就到。”
“老相国来了,稀客,稀客,请坐,请坐。”
从徐世昌的脸上,秦时竹和葛洪义丝毫不出有任何愤懑、苦恼的神情,依旧是那张平静地笑脸,不由感慨此人的涵养功夫实在一流。
“想不到求见总统,连带着连副总理也见到了,倘若耽误办公,世昌其罪非小。”
“哪里,老相国言重了。”秦时竹摆出一副笑脸,“多日不见您老人家,心中想念得紧,这一来二去也有很多时候没聆听您的教诲了。您,您上次送我的字,我可是天天都呢。”
徐世昌抬头望去,后面正是“老成谋国”那四个字的匾额。





国势 第052章 趁热打铁
第052章 趁热打铁
“我一直以为,总统老成谋国,只是今日之事,让我费解……”
“老相国,有事您慢慢说,只是‘总统’称呼,太过生分,您还是照以往那么称呼我吧……”
望着秦时竹的笑脸,徐世昌叹了口气:“复生,我知道你在担心些什么。个中是非曲直不论,清廷已是孤儿寡母,何忍再欺?”
“非是我欲欺退位清廷,实在是他们闹得不象样。退位以后,躲在紫禁城里称孤道寡、指点天下我也就忍了,但受民国政府如此优待,居然还要图谋复辟,岂非令人愤懑?”
“复生休要听信他人胡说。”
“铁证如山。”秦时竹掏出一大堆文件,“从去年铁良、张勋被捕以来,我一直命令内务部陆陆续续查实,丝毫不敢有所马虎,所捕之人,个个都有证据在手。”
徐世昌轻轻推开案卷:“那是一帮梦做不醒之人的妄语,你又何必当真?”
“我也不想当真,只是有人逼迫我当真罢了。内勾地方统兵大将,外联敌国奥援,居然敢以分裂疆土为代价摇尾乞怜,这等大案倘若再不办,民国必危,共和定倒!”
“那是个别狂徒,与清廷无涉。”
“是么?内务部做过鉴定,铁良手中所持诏书,无论墨迹、玺印、绢绫都是真的,难道冤枉不成?铁良再胆大包天,能自己伪造圣旨?”葛洪义适时插言。
徐世昌见如此,也说不出话来辩解,只能摇头叹息。
“老相国放心,此案虽然事关重大,但毕竟没有得逞,治一个未遂罪就差不多了。当是罪不至死!溥仪年幼,尚未成人,与他无干!其余人无非在狱中渡过一段长短不一的铁窗岁月罢了。”
徐世昌心想:虽然说罪不至死,但这些人一旦关押进去,和要了他们命也差不多。
“复生,你终究也做过大清的臣子,也曾是我的手下,能不能在往日的情面上。对他们宽宥一些?”
“我也很想宽宥,只是法不容情,除非……”
“除非什么?”老狐狸的嗅觉很灵,当即逮住了要害――秦时竹在提条件。
“除非能保证今后绝不再犯!”
“一定,一定。”徐世昌松了口气,这个好办,有过这次教训,这帮蠢蛋就是再借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了。
“总统。此事尚容商议。”葛洪义适时扮起了黑脸,“小朝廷一日不去,一日为祸。这帮人不再犯,保不准另外还有利欲熏心的人前去劝唆。再说,一国之内。居然还有人大言不惭自称为帝国,紫禁城城内依然如同前清皇宫一般,依旧是皇帝地气派,如何能证明心悦诚服、归附民国?”
“这……复生的意思呢?”
“我想。既然已经退位,就退得彻底些吧,不要把自己关在里面称孤道寡、三呼万岁了,我听说现在还天天上朝议政,难不成他们把紫禁城当作自己的国土?老相国据说有顾命之托,想来必然是知之甚详。这复辟的主意,是不是上朝议政时议论的啊?”
饶是老狐狸再狡猾,此事也无可辩驳。只能喃喃道:“主上年幼,太妃是妇道人家,被一群小人蒙蔽……”
“小人,我他们个个都以中兴名臣自居吧?”
徐世昌冷汗直冒,秦时竹、葛洪义两人一唱一和,铁了心要把清室从紫禁城里赶出来,这个条件可真是……想到这样的可怕后果,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
“既然如此。复生你是不是这样?原先民国优待条件中说明暂且居住于紫禁城。日后移居颐和园,我去劝他们移居颐和园?”
“不妥。不妥。”秦时竹头摇得像博浪鼓似的,“颐和园是前清时节孝钦太后挪用海军军费建成,并非皇家私有财产,海军方面已经上书,言称,必将颐和园收归国有,开放为公园并收费,以其收入作为海军军费弥补从前被挪用之数目,故颐和园移居不得。”
徐世昌有些发恼,声音也大了几分:“紫禁城你不让他们住,颐和园也不让他们住,让他们住哪里?总不能露宿街头吧?”
“哪里,哪里,不是尚有几座空余的王府?我就住在那里好了,再说,溥仪本来就是载沣之子,现在不做皇上,归于父亲膝下岂非很好?”
“纵醇亲王府宽敞,宫中这么多人如何能安排得了?”
秦时竹故作惊讶:“哪用得了安排这么多人?只几个皇室宗亲、贴身侍卫和丫环等安排一下就可以了,以醇王府地容量,绰绰有余。”
徐世昌刚想反驳,剩余的太监宫女怎么办?话还没有出口,葛洪义笑眯眯地就说:“既然不做皇帝做民国公民,要那么多太监宫女干什么?我已经为他们想好了,紫禁城以后就作为游览胜地开放,太监宫女愿意回家的可发给路费,任由其回家,愿意留下的,算是游览胜地的员工,仍旧如以往工作、按月发给薪水。帝制既然已经废止,作为帝制余孽的太监、宫女制度自然也要废止,否则,还真保不住又有人动起复辟的歪脑筋。”
徐世昌差点没晕过去,可仔细想想,对方说得也确实合情合理,找不出反驳的地方――不做皇帝了,还要那么多太监宫女做什么呢?
“本来,民国政府顾念清廷让位有功,予以宽大处理,但现在来,清廷并没有理解这份宽大心怀,这每年400万优待费,我也不必了。反正太监宫女都已被裁撤,用不了这么多钱,既然不做皇帝,就要自食其力,何必要政府养着呢?”
徐世昌着急了。400万说没就没,怎么能让这些花钱一贯大手大脚、赚钱却无分毫本事地人活下去?
“老相国,不用为他们担心,醇王爷当年也捞了不少俸禄,养个儿子还是绰绰有余。再说,内库据说还有几百万两银子,生活绝对没有问题。至于溥仪么,将来可以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可以考公务员、考军校,甚至可以竞选议员,如果他有本事,就是竞选上总统、总理也说不定……呵呵,那个时候,才真算得上是拥护民国,赞成五族共和!”
“宫内的事情咱先这么说。还有些人怎么办?”
“新政府成立以来,屡屡发文,告诫前清官员,将其在前清时节所贪墨之钱财如实登记上交,以赦己罪。否则概以贪污、受贿论处。时至今日,主动坦白的为数寥寥,盛宣怀的案子已经办了,好家伙。贪污、挪用、受贿整整00多万……前清不是一直鼓吹整顿吏治、刷新政治么?民国政府正在帮你们做这些,那些个此次被抓地,多半也有经济方面地问题,如果他们认罪态度良好,当是量刑时一个考虑情节,否则,我也帮不了他们。”
“至于诸如劳乃宣、陈宝琛这种不贪不纳,只以煽动复辟为能事的人。至少要具结悔过,缴纳罚款,公开登报保证不再渲染复辟、煽动变更国体,否则只能在铁窗中度日……”葛洪义和秦时竹一唱一和,左一闷棍、右一闷棍打得徐世昌是眼冒金星。
望着这两个当年自己在东北任上一再夸赞的“年轻有为”地人才,徐世昌是一句话也说不上来,这一番折腾,可是够呛。
“我本来已签发了命令。明天让中央卫戍师帮助紫禁城里的那些人搬家。”秦时竹拿起一张命令在徐世昌眼前晃了晃。“既然老相国星夜来访,这个面子我还是要给的。那就宽宥三天,您回去支会一声,让他们配合一些,免得大家尴尬。我可事先声明,宫内的一草一木都是国有财产,不许破坏,近日京城古玩店屡屡有宫内的古董出售,估计都是太监们偷偷盗出来地,内务部已在进行跟踪,一旦查实是谁,绝不饶恕。”
“复生,你太狠了。”饶是徐世昌涵养再好,此时也忍不住了。
“老相国,不是我狠,当初清廷搜刮民众无所不用其极,哪里想过百姓的感受?今日只不过是‘投桃报李’罢了,放心,所有财产悉数收归国有。”
葛洪义也道:“皇室一不生产、二不经营,哪里来的财产?无一不是搜刮来地民脂民膏!按我的意思,不要说宫内财产,就是内库的银子和他们的私人物品都不能带走,不过既然老相国出面,彼此就卖个面子。”
算你狠!徐世昌离开时,虽然秦时竹一直客客气气地搀扶着他送到门口,但他始终感觉脚步踉踉跄跄、头重脚轻,这事情,怎么就落到了这般地步?
……宫里的人也是眼巴巴地等着徐世昌回来,见他回来后,早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太妃更加是泣不成声,本来她也在被捕名单之上,只因为是妇道人家,又没有女特警,再加抓人本来就是恐吓的手法,她就算是侥幸漏了,但特警队临走时候厉声严令她不得离开紫禁城半步,吓得她是大气也不敢出一声,好容易见打探消息的徐世昌回来,众人那块担心地大石头才放下心来。
“老相国,事情怎么样了?秦时竹说什么没有?”
“诸位,秦复生我是见到了,不仅如此,当朝副总理、内务部长葛洪义我也见到了,只是,形势不容乐观啊……”徐世昌也叹了一口气,情形同袁世凯逼宫地时候何等相似?只不过当时他徐菊人是帮助袁世凯夺天下,现在只是尽一个老臣地本分罢了。
“秦时竹要杀掉他们么?”众人大骇,这真是要了命了,太妃闻得此言,顿时又晕过去了,这已是她今天第五次晕厥了,宫女、太监连忙上前,七手八脚一顿抢救,又是掐人中又是按摩太阳穴,好容易才让她苏醒过来。
“老……老相国……到……到底怎么了……哀家……哀家……”
“秦复生给我了铁良招供地证据,不仅有他的招供,而且还有圣旨等物证……”徐世昌心想,若不把事情说得严重点,恐怕太妃和小皇帝是不会搬出紫禁城的,他们自己不愿意搬,明天就是如狼似虎地卫戍师来搬,终究是一样的。徐世昌从秦时竹那出来时虽然头脑昏昏沉沉,但被冷风一吹,还是清醒了许多――秦时竹要办什么是拦不住的,当年在东北就是如此,锡良不是被整得够呛?今天大权在握,刀把子在手,更没有顾忌。连袁世凯这样的枭雄他说干就干,这区区紫禁城和孤儿寡母根本就不在他的眼里。徐世昌毕竟是聪明人,他基本上判断对了秦时竹的思路――秦时竹其实并不在乎复辟不复辟,就凭眼前这些人,再让他们议上一百年都复辟不了,秦时竹所图的无非是紫禁城、颐和园和钱财罢了……至于劳乃宣这种,无非是杀杀他们的锐气,让他们灰头土脸、名声扫地,将来不能再唧唧歪歪而已,真要是让他下令处决,一没有这个必要,二就像对方所说地,罪名也够不上。
“他……这……这个大魔头,到底要怎么办?”
“他……他恭请太妃和圣驾移居醇王府!”
“啊!”这如当头霹雳,震得众人都打哆嗦。
“按照民国优待条件,朝廷本来就是要移居颐和园的,只是海军不知道哪个混蛋给他上了折子,说什么颐和园是孝钦太后挪用海军军费建成的,现在要把园子还过来!由他们海军充作游乐园,供民众享用,收取门票的钱用于归还海军军费。”
“这……这成何体统?”
“放肆、大胆!”
徐世昌时机差不多了,放出杀手锏:“我当即就回绝了他,他居然敢威胁我,说如果不搬,不仅要治罪,而且会让中央卫戍师带大炮来搬!”
“他敢?”
“这……这这,也太无法无天了吧?”
徐世昌心中暗想:什么敢不敢,人家都敢派突击队直奔总统府杀袁世凯,你们这些腐儒,恐怕在他眼中就如同蚂蚁一般。
“……你……你们大家伙议议……到……到底怎么办?”
“老臣就是豁出这条性命不要,也要跟他去评理。”
“评理?他要是肯讲道理,哪有今天的事情。”
徐世昌接着又把秦时竹废除宫女、太监,紫禁城一切物事收归国有的意思也将了,众人又是一顿咬牙切齿的痛骂,秦时竹若是在那里,非得让他们用唾沫星子淹死不可。
望着这些人慷慨陈词,徐世昌想明白了,这件事指望他们是不成了的,主意还得靠自个拿,只要说动太妃,事情就好办,载沣也不见得会把自己地亲生骨肉往死里送。




国势 第053章 追索赃款
第05章 追索赃款
“老相国……老相国……求求你着孤儿寡母的份上……给……给我们出个主意吧……”
“太妃……老臣也是……”徐世昌鼻子一酸,眼泪也掉了出来,要怪就怪你们当日权迷心窍,打起了复辟的主意,现在让人抓住了把柄,又能怎么办呢?
“老臣没有他法,惟有一死以谢天恩!”说着,徐世昌摆出架势,就要往柱子上撞去,慌得众人连忙拉住,七嘴八舌地劝解道:“徐大人,你这是何苦呢?”
徐世昌哽咽着说道:“我……我寻思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终究是要随太妃、皇上死节的,还不如我先走一步。”
一听“死节”两字,太妃又是放声大哭,徐世昌的意思很明了,拖着不走,不配合,只有像锡良一样,死在宫里。太妃虽然也有点年纪,但至少还不想死!连忙问道:“倘若我们搬了呢?是不是就没事了?优待条件还算不算数?”
“秦时竹本来威胁要全盘取消优待条件的,老臣经过力争,终于保存了一些。比如,内库的银两可以带走,圣驾、各宫的私人用品也可以随行,太监、宫女也可以任由挑选随驾。每年400万的优待费虽然保不住,但今后支出也少了,估计也不碍事!”
“那还有些老臣呢?秦时竹打算怎么处置他们?”
“唉……没有办法,只能破财消灾罢了。”一听破财消灾,太妃痛如刀绞,但跟性命比较起来,终究是后者要值钱一些。
“秦复生告诉老臣,如果同意,赶紧回个话。他可以让那些被羁押的大臣先行取保候审!不然,过两天正式开始勘察,连取保候审也难办了……”
众人议论了一夜,没有一个人是同意的,但谁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有人要徐世昌再去找秦时竹谈谈,后者连连摆手,说自取其辱。决不可再行。
“报……醇王爷急电!”随着小太监的一声呼叫,众人才发现天已经放亮,整整熬了一夜。
载沣的电报很简单:“……宫中变故,某已知晓,若事有不决,可问讯于徐大人,相忍为国,某今日返京。”所谓旁观者清。载沣在旁边已透了,紫禁城这个小朝廷一无军队二无强援,覆灭是迟早的事情,溥仪毕竟是他地儿子,朝廷没了就没了。儿子可不能再没有了,退出虽然难堪,但毕竟是一个解脱!
“庆王爷回话说,一切听凭圣裁!他年老多病。已经没主意了。”另一个小太监报上了另一条消息。
众人的目光聚集在了徐世昌身上,老狐狸可不想落下把柄,把目光转向了太妃:“臣愿与圣驾共进退!”
太妃泪如雨下:“罢了,罢了!大清的江山都没了,这紫禁城怕也是保不住了……”
“徐世昌回话了?”葛洪义兴高采烈地问秦时竹,“怎么样,答应了没有?”
“答应了,不过为了面子问题。他要求我们准许清室自行下诏退出,而且退出时不要派兵,以免留下威逼情形。”
“死要面子!”
“算了,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你安排一下,小朝廷移居的时候盯着点,然后再派人迅速接收,故宫精华。千万不能毁于一旦!”
“好!”
月20日。正在众人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的时候,《人民日报》再次刊登惊人消息:……关于近日来流传甚广之复辟一事。前清皇室认定与谣传不实,为表明心迹,特迁出紫禁城以正视听,按政府优待法案,本应移居颐和园,但海军上书请阻――谓颐和园乃挪用之海军军费建成,应收归国有,不当为皇室财产……皇室遂移居醇王府。
今日,国务院秘书长张国淦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紫禁城收归国有后,将建成故宫博物馆和游览胜地,紫禁城原有太监、宫女等将在尊重其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决定去留,愿去者,发给遣送费用,愿留者,予以安排适当工作……颐和园也将建成游览胜地开放,供四方民众参观,所得门票收入,除修缮建筑、日常开支外,将悉数归于海军,以充前清被挪用之。
另外,故宫博物院建成后,将收藏宫中一切国有文物,文物价值不大或有雷同者,经同意可以公开拍卖,由民间收藏……今后全国古董文物将根据其珍贵程度和价值予以分等,分别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和三级以下,所有民间文物可自由交易,但二级及二级以上文物不允许出口或出售给外国公民……
出人意料的是,载沣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对于移居醇王府也没有什么异议,这本来就是他儿子么,反正江山也没有了,顶着个空头皇帝头衔更容易被人利用。被人从紫禁城赶了出来虽然让人有些难过,但那本来也不是他载沣地地方,调整心态后也可以接受。秦时竹通过徐世昌好好安抚了他几句,说明对他们今后的正常生活绝无打扰之意,他们若是出游也无限制,只是请他保证,绝不让溥仪住到租界,以免为别人所利用,载沣自然是诺诺连声。鉴于载沣的合作态度,再加上考虑到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内务部也就发还了一些价值较高但文物意义不大的戒指、扳指、手镯等物品,载沣也是千恩万谢。
伴随着皇室的迁徙,北京城掀开了一系列派生热潮:一部分大户人家出于对皇室生活和太监宫女的好奇,以较高薪水雇佣了宫内流落出来的太监和宫女,使得紫禁城城内原本尚剩地000多名太监,000多名宫女在半个月后迅速减少了一半多,另有部分人选择了领取遣散费回乡,最终在故宫和故宫博物院工作的,不到两成。另一个热潮是古董行拍卖热,一大批宫内文物进入了拍卖市场。喜得不少人是天天流连忘返,甚至不远千里地从上海、广州千里迢迢赶过来。虽然二级以上的宫内文物都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但毕竟还有一些良品流入市场。这些文物价格不高,但数量庞大,几个月以后一统计,居然也有近000万元。至于没收复辟分子和贪污分子的钱款、文物,则更加收入丰厚,前前后后一共弄到手000多万。喜得梁士怡是眉开眼笑――94的财政窟窿算是提前填平了。
四月份,最高法院对案情作出了判决,认定铁良、世续、张勋等一干人为复辟案祸首,铁良被判20年徒刑,因坦白交代、检举揭发有功,再加上吐出了200来万资产,被从轻发落判处0年,最后同样靠一个保外就医地名分混出了监牢。
张勋除复辟案以外。尚有镇压二次革命时候对南京城的血腥镇压和纵兵劫掠案,认罪态度又较为恶劣,被判处终身监禁、褫夺公权终身并处没收全部财产,宣判后没几日,张勋在监狱内上吊自杀;
世续的情节比铁良要轻。认罪态度倒也不错,吐出历年所得钱财后,也被从轻判处年监禁,由于担任内务总管。对紫禁城情形十分熟悉,经最高法院批准,允许其担任故宫监督,协助接收,刑期照旧折算,在一次勘察中因木梯腐朽跌落,摔断两根骨头,同样保外就医;
陈宝琛年老体弱。经不起牢房的恐吓,在取保候审期间就一命归西,死前还一个劲地叫着小皇上;
劳乃宣认罪态度最为恶劣,不仅不承认有罪反而以言论自由狡辩,最高法院从重判处0年徒刑且不得保释,服刑一年在狱中病故;
太妃虽然参与,但主要受人蒙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最高法院经过审理。免予追究刑事责任……
至此,轰动一时地复辟案审理基本告一段落。秦时竹沉重打击了遗老遗少们妄图复辟的念头,巩固了民国共和制度,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其开放皇家宫禁和园林为公众游览胜地的做法也颇得民众好评。
自然,也有不少人恨秦时竹恨得更深了,他们虽然在表面上更为恭敬和淡薄,但骨子地仇恨却是愈发加重,另外一股暗流在悄悄涌动……这些人又够上国安局忙上一阵子。
1...251252253254255...4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