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秦时竹并没有缩手,他把目光投向了清末最大的贪污犯――奕劻,毕竟已查处的所有财产加起来都不到奕劻一人拥有之数目的三分之一,只是,奕劻一直住在天津地英租界里,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要想动他的脑筋,还真要下一番功夫。
内务部地下的秘密会议室里,一名年轻英锐毕恭毕敬地站着。国家安全局自成立后,一直有明面和暗地两种分野,明面上都是一些行政官员,负责正常运转,至于暗地……恐怕只有暗地的人知道吧。
他,代号009,国安局吉林特派组组长,人称“黑龙”,真名倒是很久没有人叫了,或者说,知道他真名地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知道我为什么招呼你前来么?”
“不知道,不过我想肯定是有特别重要的任务。”黑龙的口气很恭敬,因为,面前是整个中华民国国安系统的老大――内阁副总理、内务部长葛洪义。
“确实有任务需要你去完成。我问过你们杨局长,他说你得力、可靠,是他手下第一号心腹悍将。”
“局座他过奖了。”从老大口中听到顶头上司地表扬,让黑龙很是兴奋,但依旧还是一副沉着地脸色。
“你或许很奇怪,为什么千里迢迢把你从吉林调过来,又为什么不直接通过你们局长下令……”
“卑职一路上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卑职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项既神秘又特殊地任务。”黑龙本来在追踪几件毒品走私的案子,突然接到命令让他放下手头一切工作去京城报道,什么任务却只字不提。
“你很聪明……”葛洪义翻开标有绝密字样地卷宗,上面几个字清清楚楚地映入眼帘:……唐先行,29岁,7年前进入腾龙社……擅长格斗、伪装,头脑灵活。思维快速,面部特征不明显,无明显漏洞,从未暴露。
“这一次的任务估计很对你胃口,我们在汇丰那里还有几千万存款,希望你把它弄出来!”
“国库在汇丰还有几千万存款?”唐先行脸上画满了问号,都说中华民国国库穷得叮当响,财政连年赤字。居然还有几千万的存款在外国银行?
“不是国库的存款,是某人地存款。”
“某人?”在中国,除了大总统的岳父沈麒昌谁有这么大手笔的钱款?难道总长要把总统老岳父的钱财给挖出来?这不符合逻辑啊。唐先行怔怔地望着葛洪义出神,“总长……”
“别想歪了,是奕劻地。”
“庆王奕劻?”
“这些日子总统借着复辟案的查办,查处了不少前清时节的官员特别是满人大臣,挖了满满一票。”这唐先行可是清楚的,有一部分还是在东北境内查办地。
“但有些混蛋躲在租界里。借着洋人给他们撑腰,有恃无恐,青岛溥伟、天津奕劻就是两个典型。租界的情形不用我说,你也清楚,事情是很难办的。我们调查过奕劻。得出的结论是他那里没有一亿至少也有000万!你地任务……”
想不到这庆王居然这么能贪,唐先行不由得大为愤慨,这些不义之财不知道是多少民脂民膏呢。
“案件地棘手处在于,首先奕劻父子都躲在租界里。查查不得,抓抓不了,无法对证;其次,他们的钱财都通过隐秘地手法藏了起来,前清丁末大参案,御史费了那么多地力气,冒了那么大的风险,只追查到一笔汇丰20万英镑(约200万元)的存款。最终还是以查无实据告终,要想查实很困难;最后,租界涉及洋人地盘,如果引出事端造成外交纠纷也非常不妙……既要把钱弄出来又不能惊动英国人,或者说至少让英国人没有把柄!”
唐先行的脑子开始转开了,总长这么有把握,肯定是事先调查过了,通过正常渠道去汇丰肯定很难查实。奕劻父子狡猾异常。不从他们口中亲自撬开,永远都是瞎忙活。只是。怎么撬开呢?”唐先行没有想好如何对付巨贪,只能先让问号在脑子里打转转,但他也有疑问,总长为何不用京城特派组呢,里面可是有两人比他的排名还高。
“这次特意征调你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在京城人生地不熟,固然会对任务执行造成困难,但你也不被敌人所明白,要知道,京城地各国眼线可是非常多的;第二,京城方面随同总统还有其他任务。”
虽然唐先行很想知道其他任务是什么,但组织纪律告诉他,不该自己知道的,绝不要打听。
“情况大致就是如此,你说说,打算怎么办?”
“卑职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既要不惊动英国人,又要奕劻父子乖乖把钱拿出来,只有一个方法――绑票!”
葛洪义点点头又摇摇头:“这个招数一般用用还可以,要绑票000万,似乎不太可能……不要说爱财如命地奕劻父子是否愿意忍痛割肉,这么大数额的钱款转移足以引起英国人的注意。”
“那……卑职只有去抢银行了,不知道汇丰的地下金库有没有000万?”
葛洪义笑了:“如果要抢银行,特警队比你更合适,只是,今天若是抢了,明天英国人把军舰开到家门口来怎么办?”
唐先行也笑了,紧张情绪大为缓解。
葛洪义说道:“本来我有个主意,你和奕劻的儿子载振颇有几分相像,又会易容术,我打算让你乔装成载振的模样去汇丰取款,但碰到两个困难,第一,不知道存单在哪,奕劻的天津别墅里我们有人员伪装成下人,但一直无法摸清存单的具体下落,没有存单,天王老子也无法取款;第二,款项巨大,无论存钱取钱必定有约定地记号,只有存单没有记号也是白搭……”
“我们有人在奕劻府上?”唐先行想了一想,“总座,奕劻有什么弱点?”
“贪财,胆小!不过再有弱点也没用了,他天天躲在家里,连大门也不出一步。倒是载振又是赌又是嫖的,还好饮酒……”葛洪义翻开一份报告,“载振经常在租界一处叫做‘天云轩’的地方赌博,开盘就是000元底注,经常要翻上好几倍,你有想法?”
“卑职不才,与赌博一事倒也精通,恳请动用经费,让我与其对赌……”
“手痒痒了?”
“不敢,三条禁令卑职清楚,自加入腾龙社早已金盆洗手,此次重操旧业是为了完成任务……”唐先行与葛洪义耳边耳语几句,只消如此如此。葛洪义笑了:“不错,可以试试,等会去领50万作为经费!这可是总长机动费,若是赌输了,我可保不了你。”
“卑职自有妙计!”
国势 第054章 二次平藏
第054章 二次平藏
云南,昆明,都督府。
“老师,您找我?”朱德一身戎装,毕恭毕敬地站立在蔡锷的办公室里。
蔡锷原本驻足在地图前面,听得声音后缓缓地转了过来,和蔼地对自己的得意门生说道,“快坐吧。”
朱德眼尖,已瞥见地图上拉萨处被重重地划了一个红圈,他已经猜到**分了。
“这是四川方面发来的情况,还有一份是总统给我的密电,你先吧。”
“是!”朱德接过后迅速地翻阅起来,上面的内容多半他已经知晓……张孝准收了四川,尹昌衡、熊克武已被逮捕听候查办,现在0师在整顿川中形势、收缴武器,遣返老弱病残等……至于密电,方才通过地图标识他已猜到几分,上面要求蔡锷选派得力人手,率领一部进藏,准备二次平藏。
“有什么想法?”
“想不到尹、熊二人在川中争执不下一年多,居然这么轻松就让张副座收服,学生实在是没有想到……”
“是么?唐都督、陆都督大概也是这么想的吧?”唐继尧、陆荣廷等人原本以为张孝准加入川中乱局,起码得恶战一番,到时候他们就有好戏可,谁知道结果居然是这样!
蔡锷微微一笑:“他们不了解他,我可了解我这位老同学,虽然不好声张,计谋却是一个连着一个,总统会用人啊!”
“即使真要打,尹、熊两人合起来也决计不是张副座的对手,现在避免了一场战事,可谓皆大欢喜的局面,对我们云南也是益处颇多。”朱德是四川人。自然不愿意着家乡遭兵锋肆虐。
“关于平藏一事,唐都督来电劝我不要为他人火中取栗,你怎么?”
“这个……”朱德沉吟片刻,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学生倒以为,总统着眼于藏事,主要是英国欺人太甚,居然要将西藏分裂出去。无论从民族大义还是从国家主权来考量,都难以容忍,我辈既然是国防军之一份子,号称‘民国柱石’、‘祖国之盾’便不能对此袖手旁观,唐都督的来电,学生不敢与闻。”朱德从心底里不起唐继尧、陆荣廷等人,认为他们只顾自己争权夺利,只顾本省那一点蝇头小利。完全没有大局概念。
“只是远去平藏,千里迢迢,陆上艰难险阻数不胜数,更兼之藏人对我汉人一直怀有隔膜,非易行啊!”
“学生倒以为。虽然西藏地方险恶,但还不至于有过不去的高山峻岭,前次平藏,不也深入藏境了么?只要做好预备。妥善安排,平藏还是不难的。另外,平藏主要着眼于政治而非军事,藏兵人数在万余,但装备低劣、训练不整,完全不是我国防军之对手,进兵的目地,是要以武力作为后盾震慑其胡作非为而不是屠戮藏兵。消灭民众。单纯以征服为目的,永远也收服不了藏人。进入拉萨后,必当汲取从前教训,正确对待藏人,尊重其风俗习惯,对藏族高层、喇嘛僧侣等加以切实拉拢,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藏人与汉人虽然素有隔膜,但毕竟已在同一家庭生活近千年。况目前又有五族共和之政策。总比投入英国殖民之怀抱要强。大部分藏民,还是受了他人的唆使和欺骗。如果我们晓以大义,终究是会明白的。”
“说得好,说得好。”蔡锷频频点头,微笑着说道,“我,这平藏之事非你走一遭不可!”
“我……”朱德愣了,没想到蔡锷一直是在考问自己,“学生……学生虽然受老师教育多年,但资历尚浅,经验不足,担任如此重要之使命,恐怕……”
“不用推辞,这几个月来,我一直在观察你的练兵情况,我认为很好,有些地方比我都高明不少,来去北疆进修的成果不小。刚才那一番言论,也颇合我的心意。我蔡锷虽然不是总统门下,但为国尽忠地觉悟还是有的,况总统待我不薄,既礼遇有加,又送枪送炮,这份知遇之恩也是很深重的。我的老师,也就是梁先生在前次与我谈话间也描绘了总统的远大理想,我认为他与袁世凯不同,是真真切切想让这个国家强大起来,总统如此殚精竭虑,我们做手下的何尝可以惜身呢?我也得出来,总统对你也颇为欣赏,这件差事,由你去干最为妥当。”
“既然老师如此信任,学生绝不推辞,必当效法前人,以马革裹尸还葬尔!”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蔡锷连连摆手,“你不仅要活着,而且要好好活着!我的打算是,你以本部为基础,从全师挑选精兵000人,组成一个加强团,军械、物资全部由你负责挑选,为了这次行动,中央拨付了一批军火外加00万军费,总统如此慷慨,咱们也不可叫他失望。0师由于还有稳定川中的任务,只能抽调000人地加强营归你指挥,两路合兵,直扑拉萨。西藏方面,据说班禅喇嘛对中央颇有归附之心,秘密派出人员来接洽,我们可以善加利用。这样一来,总共需要多久预备?”
“整顿部队,筹备后勤,至少要半个月吧,那时候天已到四月份,气温上升,有利于行军。”
“很好,我给你半个月时间让你准备,总统给我个月时间,要求六月中旬务必完成任务,有困难吗?”
“困难是有的,但学生一定想办法克服,绝不让老师失望。”
“好极了,不枉我对你的信任,总统有令,安定藏局后,由平藏之人担任中央驻藏办事专员,这也是你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的好机会……”
“谢老师栽培!”
自从接受了二次平藏任务后,朱德就开始忙碌开了。他心中很清楚,此次平藏中央的意图就是要彻底解决西藏事变。否将来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虽然在蔡锷面前立下了军令状,但平藏究竟如何平法,还需要精心思考。
从战略层面上说二次平藏较前次平藏占有一定优势:首先川、滇两军已经平藏一次,对西藏情况、道路情况等有一定了解,对于藏兵地实力也相对摸熟了,知情性好;其次,前次平藏本来在军事上并未失利,只是英国方面对中央施加了重大压力。袁世凯无法招架而已,朱德认为秦时竹与袁世凯不同,不会在关键时刻喊停,没有了后顾之忧;再次,前次平藏川督尹昌衡与蔡锷之间心存芥蒂,四川由于兼管着西康,生怕云南方面势力坐大,不愿意滇军过多插手藏事。两相掣肘,耽误了平藏,现在川督已经换成了张孝准,他是蔡锷的老朋友、总统的心腹部下,在配合上不成问题。退一步说,蔡锷现在已出任西南军区司令,在指挥权上具有权威性,也不会扯皮。让朱德非常高兴地是。川中0师派出地加强营营长董其璋是他在北疆进修时的好友,已明确表态坚决听从他这个平藏司令的指挥,两军协调比什么都重要。最后一点优势就在于,滇军这两年来陆陆续续受到中央的照顾,大批军火物资相继拨付,滇军的实力已经非同小可,朱德所挑选的加强团可谓精英辈出,滇军精华都浓缩在里面。而0师的加强营无论装备还是人员都堪称精锐,而且有过战争经验。两相合计,明面上二次平藏比前次多地人不多在战斗力方面恐怕翻番都不止。
当然,也有一定地隐患和劣势:第一,此次任务是要深入藏境,不但要在军事上压服藏兵而且还要在政治上震慑住**,使其不能分裂国家,政治事务远比军事事务要棘手;第二。经过前次平藏。西藏方面对于川滇两军的威力已经有所了解,难以达成突然性;第三。兵力增加、装备变优,加大了后勤压力,前去藏境路途遥远,如果无法得到适当的补给肯定不能完成任务。
分析了利弊两方面,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部署,于是,这半个月的准备期成了朱德最忙碌的日子,一天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整个人都瘦上了一圈。
当时,滇军进藏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是取道宁远、雅州转入巴塘;二是取道中甸,经阿墩子由巴塘入藏。前一条路交通较为宽敞,但绕越太多,时间太过靡费,朱德不想师老兵疲,打消了这个念头。取道后一条路,可以与0师合兵,但后勤压力就更大。经过反复思考,朱德还是决定取道后者,为了减轻压力,他仿效北疆征蒙事宜,在巴塘设立物资中转站,并派兵500留守。川军路近,滇军路远,董其璋愉快地接受了任务,率军赶到巴塘,就地安营扎寨,囤积物资。这时朱德发挥其卓越了调度才能,一边整理军队,一边利用中央拨付的50万元雇佣云南各大商队和民夫为军队运送物资。云南商队原本赫赫有名,云土就是通过他们运送到内地地,朱德开出了相当高地价码,要求其倍道运输,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蔡锷颇为赞许,二话没说就同意了朱德地方案,并重新打报告向中央申请军费增加。秦时竹后,哈哈大笑,大笔一挥,又是00万征藏经费下拨。从三月下旬开始,到处可以见络绎不绝的马队、商帮向巴塘挺进,大宗军事物资向巴塘集结。
月29日,滇军誓师出征,在昆明大校场上举行了盛大地典礼,蔡锷率领云南高层官员全体出席,勉力征藏军为维护祖国统一而战,昆明各大学校男女学生第二次夹道欢送军队出征。由于滇军只携带了武器装备和随身物品,行军速度大大加快,经维西大道过盐井、乡城,4月2日已抵达巴塘附近。
自然,云南和四川方面地这些动作不可能瞒过西藏当局派驻两省的眼线,由于在第一次平藏中吃了川、滇两军的大苦头,藏兵对于在军事上胜利并无信心,藏兵司令达桑占东经过三夜密谋,终于想出了一条毒计……
天气渐渐转暖,北京城进入了春天,满眼的绿色望过去让人心醉不已,一般民众早已往郊外踏青游览,秦时竹因为复辟案困扰,一直未能成行,直到北京市长朱启钤送上请帖,说社稷坛已改建为中央公园(即后世之中山公园),“恭请大总统出席游览”,秦时竹才逮到了放松地机会。
说起朱启钤,还真是个人物,前清时节,十九岁就随其姨父瞿鸿机(后任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入川,开始了宦途生涯。瞿时任四川学政,朱随侍左右,摹仿翟之字体,代翟氏阅卷,并在以后的十年之中,成为瞿的得力助手。众所周知,袁世凯是瞿鸿机势不两立的对头,但就是这个朱启钤,在其姨父被袁世凯整倒以后,因为才能突出,自请开缺后不久即重新被袁世凯启用,直到民国时候出任内阁总长,在二次革命后,朱启钤作为袁氏一党,迅速辞去了职务,但赋闲在家不到一个月,秦时竹一纸“才堪大用”的调令又让朱启钤被任命为代理京畿行政长官兼北京市市长,掌握了首都地区的民政实权,其三落三起的轨迹让人赞叹不已。
中央公园的改建,是中国园林史上一大创举,反映了中国建筑界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普通民众地生活而非皇室园林或私家园林的修筑,也说明当时有觉悟的行政官员,悟出了城市建设对于民生的重要意义――老百姓不仅要吃饱穿暖,还需要一些适当的休闲娱乐场所。社稷坛的改建,作为北京市的重点工程,颇受舆论好评,加之朱启钤突出的行政能力,更让众人赞不绝口。三月份,京畿特别行政区议会对朱启钤地任命进行了正式表决,朱启钤取得了八成以上地高票,成功地去除了自己职位面前的“代”字。这一任命也形成了民国中央与地方任命地宪法惯例:地方民政首长由总统提名,交地方议会审议通过,这样的惯例也为日后通过的正式《中华民国宪法》所认可。
出席这样的庆典,让秦时竹很是高兴,不住地称赞朱启钤,虽然朱启钤年纪比秦时竹还要大上三岁,仍然对这位大总统毕恭毕敬――敢于顶着袁氏余党的帽子重用他朱启钤的,胸襟和气魄不可谓不大。他佩服袁世凯,是认为袁能干大事,现在佩服秦时竹,认定总统更是干大事之人。
国势 第055章 市政建设
第055章 市政建设
朱启钤邀请秦时竹前来剪彩,一是庆贺中央公园的完工,另外也是打探总统对于《修改前三门城垣》方案的态度。朱启钤在筹划中央公园后不久,便认为“……有鉴于前门地区淆杂喧闹现象亟待改善”而提出修改方案,具体内容是:“拆除正阳门瓮城东西月墙,于原交点处齐开两门,旧基址改筑马路,箭楼崇巍则仍留存……”报告送上去已经两三个月了,迟迟没有动静,也不见有反对或赞同的声音,让朱启钤有些摸不着头脑。俗话说京城无小事,这等重大工程没有最高首长的点头是万万不可妄行的,借着典礼打探一下最高领袖的意见成了非常重要的内容。
“桂辛兄,怎么,还在担心你的修改方案?”秦时竹穿了朱启钤的心思,笑道,“方案我已经准了,昨日签的字,今天已送请季老副署,估计明天正式公文便可下达。”
朱启钤一听,大喜过望,连忙道:“卑职多谢总统,多谢总统!”
“本来,这个方案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难度,再加上经过京畿议会的审议和批准,照理我是应该迅速首肯的,但你也知道,国家多事,前不久还为复辟案烦心,所以拖延了时日……”
“国家多事,总统太过辛劳。”
“关键还不在这里,关键在于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思路困扰了我许多日子。北京作为三代帝都,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一砖一瓦都是古迹,轻易动摇不得。另一个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需要加快,特别是作为首都。更要有首都的气魄,这就需要拆除一些旧的东西……这两个方面很矛盾啊!”秦时竹边走边说,“我不是守旧的人,更不是保守地人,但对于历史古迹却始终持有十分谨慎小心的态度。城墙作为旧时代的堡垒,在目前的军事攻击力面前,已无丝毫防御力可言,也就是说。现存的城墙作为军事防御在将来是不可能重建的,拆除容易,可真要是这些600多年的城墙被拆除,恐怕永远都没有重建的机会了。你说,能说拆就拆么?”
“卑职也是这个忐忑。”朱启钤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耽搁这么多天地道理。
“别的都好商量,什么拆除城墙不利于治安,大兴土木不利于风水啦……这全是鬼话,不必介怀。我考虑的是城市如何发展。现在城内已拥挤不堪,不扩充面积,肯定是不行的。北京作为国都,就要有国都的气象,局促一隅。缚手缚脚,显示不出泱泱大国的气派,更不利于承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职责。在不破坏整体形象的前提下,进行局部地小修小补还是适当的。我只是希望你能对于城市发展有一个全面的、统筹的规划,既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古迹,又不至于窒息城市的发展。”
“卑职惭愧,卑职对于城市建设和管理,虽然从洋人那里学了一鳞半爪,但是大局并没有形成统一地印象。如果三门改建的方案得到批准,卑职拟准备在今秋开始全市下水道、自来水、卫生设施、照明设施、消防设施、休闲设施、交通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拟将一些破旧不堪之住房拆除。将城中的泥路改建为柏油马路等……另外,人民大学今年还要建设新校址,也是一项极为重要地工作。”
“这次政府从德国聘请了0名顾问,其中就有一名关于市政建设的专家,你们可以多听听他的意见,应该如何统筹,听说嫂夫人曾经在法国生活多年,想必她也不应该陌生吧?”
朱启钤妻子陈氏自幼随父出国。曾长住巴黎。十岁后方回国,她对异国的所见所闻对朱启钤颇有启发。听到秦时竹提起此节,朱启钤笑了:“确实自内人处受益颇多,某些小节,诸如公共厕所、公共花园等,她都与我绘声绘色描绘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