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宰执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宰执天下
姜荣在韩冈的话中听到了无可动摇的信心,他小心向韩冈的求证:“枢密可有把握打下代州?”
韩冈竖起一根手指:“如果辎重补给能做到充分及时,那么入秋之前,代州全境将不会再有北虏一兵一卒能安然存在。”
韩冈的自信,感染了姜荣。这可是从无一败,名望如神入圣的韩枢密。他既然放言说辽军必败,那么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他向着韩冈躬身行礼,“小人回京后,必将枢密的话原原本本奏上圣人。”
韩冈笑着点头。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要加强京城那里与辽人谈判时的底气,他也不得不大吹一阵。
反正只要结果好那就行了。他并不在乎这一点。





宰执天下 第34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八)
【第三更。今天还有三更,不会少】
按照预定的计划派出了麾下最为jing锐的队伍,但主导着河东战局的萧十三和张孝杰却并没有焦急的等着前方传来的消息,而是在下着棋。
两人都是正襟危坐,神se专注,像是两位大国手争夺天下第一的名头。但这边萧十三刚刚缓了一手,那边张孝杰就送了一条大龙过来。表现出来的棋艺,比起夏天在街头纳凉时赌棋玩的平民都差了许多。
萧十三也不看棋盘,随手便落下一子:“两千三百甲骑具装,加上五个配了铁甲的千人队。想必忻口寨的枢密相公派来的那些苍蝇也该收收翅膀了。”
提到韩冈时,萧十三语带讽刺。可是为了解决韩冈派出的兵马,他却是把底牌都掀出来了。
经过了近一个月的休整,萧十三终于可以把他麾下因为之前的鞍马劳顿而失去战斗力的jing锐给调出来派上用场。
两千多具装甲骑,和五个千人队总兵力四千余的带甲骑兵,正尊奉他的军令向代州西南四十里的一处官道上的小镇挺近。这六千多兵马,是用来组建代州的外围防线,清剿宋人越来越嚣张的游骑探马。
“但宋人的铁甲更多啊。”张孝杰落子提子,却忽视了另一角处能收获更多的机会,“换在二十年前,这五六千铁甲jing兵,甚至能让我们直接打到大名府去。现在只能打苍蝇。”
“铁甲现在不值钱了。”萧十三抬起头,“还得多谢那位韩枢密。”
自从板甲和水力锻造出现在这个世界,大宋的钢铁制造业一下上了一个台阶,但辽国在这方面始终没有拉下太远。不论是遣人窃取,还是收买jian细,有关军事的一系列发明在宋国普及后,很快就会传入辽境。飞船就是最有名的例子,用大辽天子的xing命让飞船之名传到了极北的荒原上。[ . ]而铁甲则是更有实用xing的例证。
虽然说由于制造工艺、匠人水平以及管理能力上的差距,使得宋辽两国的生产力依然差距很远,甚至是越来越远。但比起过去,辽国的军事生产能力还是有了几近十倍的提升。如今的辽军正军,最次也会有一幅锻铁的护心镜,而宫分军、皮室军更是大多数人都能拥有一副铁甲。
在过去,一场战争中,几乎看不到十万甲士出战的场面。可如今,难易程度姑且不论,宋辽两国都是能拉得出十万铁甲jing兵。
耶律乙辛能压服辽国境内无数反对力量,一方面是他在政治上的手腕了得,或打或拉,使得无人能聚合起足够实力的反叛力量。但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他控制得最为牢固的南京道,是辽国工匠最为集中的地区,出产的大批量铁甲让耶律乙辛控制下的军队拥有更为强劲的战斗力,能轻易碾压任何反对者。
“铁甲虽然好,但也要用对地方。”张孝杰随手落下一子,“而且宋军怎么用他们的神臂弓你也不是没看到。更别说还有破甲弩。”
“破甲弩没什么大不了的,小心点就是了。至于神臂弓,我不是也让人带着了吗?”
破甲弩的威力虽犹强上神臂弓一筹,但对身着铁甲的战士的威胁,也必须在三十步以内,否则即便能she穿甲叶,也伤不到几分皮肉。而神臂弓,倒是让辽军感到头疼。宋人骑兵的实力不值一哂,可当他们不惜损耗让骑兵都带上了上好弦的神臂弓后,马上交锋时宋人的骑兵便开始占了上风。
不过这一回萧十三也大方了,给所有出战的骑兵都配上了神臂弓。反正在代州等地的武库中,神臂弓的数量也是数以千计。虽说一次百人队的出巡就能有十几张弩的损失,虽然让萧十三心疼肉疼,但还是能够承受得起。
张孝杰停了手,大声叹着气:“终究还是不如宋人财大气粗。宋人一砸钱,我们要么跟着一起砸钱,要么就得用命来换。”
“但不这么又能怎么样?”萧十三反问,顺手又落了一子,不过这一着下得漂亮,正好将张孝杰的一步给切断了。“越退缩,宋人的气焰就会越嚣张。只有毫不妥协的顶上去,才能逼韩冈认清大局。”
“韩冈是聪明人。他现在的做法就是步步进逼,多半是想逼到代州城下,不想冒野战的风险。”
从开战伊始,直到现在,快两个月过去了,早就过了布局的阶段,而河东的宋辽两军除了太谷县一战外,依然没有大规模交锋的记录。这其中有萧十三和张孝杰将队伍收得太快的缘故,但要说没有韩冈的控制,怎么也不可能会是现在的局面,足可见韩冈他并没有与大辽决一雌雄的信心。
“不能给宋军攻到代州城下的机会。”萧十三神se严肃,将手上的棋子丢回旗盒。“一旦宋军能够包围代州,那么河东战事就会转入宋人最擅长的城池攻防战上。在宋军的攻势下,代州城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从太原一路退到的代州,已经不能再退了。尚父的命令是必须要执行的,而且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代州必须要守住,这是与宋人谈判的最为关键的筹码。
尽管底下也有人叫嚣着要重现燕京大捷的荣光。但萧十三可不指望韩冈会跟南朝的太宗一样蠢,只顾攻燕京城却不提防古北口等燕山要隘。
从韩冈现在的布置来看,那是比森林里最狡猾的狐狸还要狡猾三分。沉稳得不像是一名三十上下的年轻人。
……………………
韩中信正领着一队骑兵,在代州的原野上慢行。
他不似秦琬在代州军中有根基,也没有过往的战绩撑腰,光靠韩冈家仆的身份,也得不了人心。坐在寨子里面等消息,只会让人心越来越疏离。所以他必须出来。
秦琬和韩中信顺利的进驻了土墱寨,除了三人掉队,一人落马外,并没有受到任何干扰。
那一支具装甲骑也并不是冲着他们来的,而是半路上的一座村寨。距离代州四十里,距离土墱寨也有三十多近四十里。随着这一支队伍的向前进筑,宋军斥候的活动空间又被压缩起来。
不过在韩中信这里,辽军既然还离得远,就没必要缩在寨中。
在代州地界,一座村寨,一个镇子,都有着即高且厚的围墙,这就让宋军在战事不利的时候,可以退守到最近的村镇中,等待援军的到来。
韩中信便是以此来说服了秦琬,让秦琬答应他领着一队骑兵出外巡视。
而他这一出场,便幸运,或者说不幸的遇到了一支人数相当、正准备归队的远探拦子马。
辽军的远探拦子马实力惊人,身高体重,而且还有足够的经验。韩中信仅仅是一瞥之下,就逼得韩中信不拿出神臂弓就别想赢过他们。韩中信都想跪下来感谢韩冈在军械上的慷慨,神臂弓这样的至宝护身,不管与辽人在马术上有多少差距,一箭过去就拉平了。
调转马头,迎面而上,韩中信第一个拿起了提前上了弦的神臂弓,用最快的速度在箭槽中放上了短箭。紧随在韩中信身后的骑兵,取攻上箭的速度丝毫也不比他慢。
举着神臂弓,这一支斥候小队飞速的接近对面的敌人。只是当他们终于看清了敌人手中平端的兵器后,无不大惊失se。
“神臂弓?”韩中信差点就要从马背上跳起来,迎面而来的辽骑手中,竟然都是一张张神臂弓。
那前段的铁质圆环,那原木se泽的弓臂,几近三尺的横宽,无一不是神臂弓的特征。
骑着高大的河西马,身上的甲胄也是最为显眼,韩中信立刻就成了箭矢对准的目标。箭矢如雨,转眼就把他扎成了刺猬。
其中一支如毒蛇一般扎进了韩中信腰间,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不过韩中信的盔甲内外两重,内衬皮铠,除非是箭簇抵着盔甲扣下牙发,否则弩矢依然穿透不了他的甲胄。但这一下也让韩中信惊出了一身冷汗。
不过在此之前,他也将手中的刚刚she击过的神臂弓随手丢掉,换上了一架新弩。
宋军和辽军不同的一点,就是他们杀起战马来根本毫不犹豫。she人先she马,上阵的宋军几乎是被集体灌输了这个意识。从韩中信开始,所有宋军骑兵she出的第一箭都是冲着战马去的。而更重要一点,抛下神臂弓时,宋军也远比辽军更爽快。
对辽军的战士们来说,一柄来自大宋军器监的神臂弓,拿回老家后多半能换来一匹毛皮油光水滑的好马,或是十只母羊。他们很难像韩中信和他的下属一样直接松开手指,让弦鸣声尚未停歇的神臂弓zi you落下,再顺手抄起鞍后的铁锏,然后借着战马的速度,将铁锏向着最接近自己的那名控制不住受伤后变得疯狂起来的坐骑的辽兵,用力挥过去。只是一瞬间的迟疑,就决定了最后的结果。
沉沉的一声闷响,右手中也承受了一记猛烈的反弹,在飞驰而过的一瞥中,让韩中信清楚的看见了目标凹下去的头盔,以及从眼眶中像燃着的烟花般喷出的右侧眼球。
双方都是不到二十人的小队,交锋前人数相当。可一回合之后,还在马上的骑兵人数就已经变成了十五对十。而当韩中信和他的手下士兵再抽出第二张、第三张神臂弓后,骑在马背上的就只剩下了宋军。




宰执天下 第34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九)
【第一更,还有两更在明天上午。】
飞马追上了最后一名辽军骑兵,用神臂弓射中战马后腿,韩中信最后用着他的铁锏,将那名不幸的骑手连着头盔和脑壳一并给敲瘪了下来。
短暂而又激烈的战斗之后,韩中信所部顺利的解决了辽军的这一支探马小队。
在两军探马的交锋中,很少有这样一边被完全歼灭的结果。若说原因,除了运气之外,更多的还是韩中信作为一军副将,他率领着这一队探马,乃是秦琬从军中特意挑选出来。人员精锐,器械精良,是其他探马小队所不能比的。
此外在马背上用弩,尤其是神臂弓这般大型的蹶张弩,很是需要一点技巧。韩中信的这个小队都是几次出巡的精兵,韩中信本人也着意练习过一番,而辽军是初学乍练,这就又差了一筹。
结束了战斗,除了两个望风的骑兵,其余士卒纷纷下马,一部分赶过去救助落马的兄弟,另一半则去收拾还没有断气的辽人。
不知是运气还是甲胄坚固的缘故,落马的几人中,只有两名士兵不幸丧生,其他几个都是或轻或重的外伤,学过一点医术的韩中信一一检查过后,确定只要回去看过军医,都能保住性命不会落下残疾。
待韩中信检查过伤员,并和学过急救术的两名队正一起给他们处理过伤处,十八个辽军骑兵的首级已被卸了下来,各自拴在马上。由于韩冈规定,一场战斗的斩首,由全体参战官兵分享,并没有产生争抢人头的冲突。这让韩中信省了不少事。
漫步在战场上,半绿半黄的麦苗在杂草中拼命挤出头来。荒芜的田地没有引发韩中信的感慨,相反,他的心情很是轻松,甚至是雀跃。这场战斗对他来说很有些纪念意义,能领军上阵杀敌,而且还轻松取胜,是他在军中站稳脚跟的第一步。
不过当他拿起辽人所用的重弩时,脸色还是变了。果然是神臂弓,而且刻在从弩架上的铭文来看,是元丰二年军器监所出品。监造和大工的名字,韩中信都听说过。
河东军中,代州是最先换装的一批,熙宁三年、四年就用上了神臂弓。所以平夏战后补充战损也是最早且最多的一批。从铭文上就能看得出来了。
“巡检,真的是神臂弓。”一名士兵抱着一堆神臂弓回来,举着给韩中信看,“都分不清哪张是我们丢的了。”
“元丰二年的是辽贼带来的,熙宁年间当是我们的。代州的武库可是全落在了辽贼手中。”韩中信用脚尖踢了一下脚下无头的尸骸:“去查查他们身上的盔甲,肯定也是从代州武库中得来的。”
盔甲也是战利品,几名士兵过去吭哧吭哧的把甲胄都卸下来。兵器、刀剑也都集中在了一起。
“巡检,这些辽贼带了不少好东西啊”一名士兵叫了起来,手上举起了个羊皮小口袋。
打扫战场的士兵在辽人的尸身上都掏摸了一阵,无一例外的都摸出了一小袋金银珠宝,堆在一幅羊皮上,闪闪的光泽晃花了一群没见过世面的穷赤佬的眼。
韩中信瞥了一眼,心中估算,最多也不过两三百贯的样子。
“你们都分了吧。”韩中信家底不少,看不上这点小钱,“给蔡九和张狗儿多留一份。”
蔡九和张狗儿就是战死的两名士卒,多给他们的遗属一份,自然不会有人说不。可是说不的没有,动手拿的也没有。人人都站着,没一个动手的。
对于战利品的分配,军中管得不算很严,尤其是这样零碎的收入,上面的将领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里都是老巡兵了,畏惧军法不敢分账的情况,让韩中信都为之楞然。
不过当他多想了一下,也就明白了过来。自己要是不拿,下面的士兵也不敢大着胆子分赃。只有自家先拿了,这群士兵才会将自己视为同伴,这也算是投名状。
想明白后,韩中信也就不充大方了。只是在一堆黄白的财物中,他没看到心仪的东西。正想随便捡几件银首饰,眼光一扫,倒是在兵器堆里发现了一柄腰刀。
探手拾起腰刀,两尺长,刀型略弯。刀鞘色泽沉黯,却不知为何带着隐隐的绿芒,从纹路上像是鱼皮,很是精致,上面还附有粗犷却不失。精美的银饰。这样的风格让韩中信一下就喜欢上了。
可是当他拔出刀来,眼中的欣赏就不见了。腰刀看着应该是折锻铁,经过了多层折叠锻打,只是不论从质地,还是锋锐上,都远远比不上军器监中出产的精品。
韩中信腰间就有一柄刀,是得官后由韩冈所赐,能一刀砍下首级而锋锐不损,是柄名副其实的宝刀,出自于军器监的名工之手。而这一柄,也就刀鞘很不错,刀身比军器监量产的腰刀强不到哪里去。
韩中信微微的摇了摇头,可惜这刀鞘配不上自携的宝刀,不然直接就把刀给丢了。
‘看来要欠周独手一个人情了。’别人都是刀鞘配刀,韩中信倒是打算弄柄好刀来配这个刀鞘。
见韩中信将刀收回鞍袋,士兵们齐齐松了口气,兴高采烈的开始分赃。片刻之后,地上的小堆金银珠宝不见了,人人都是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望着韩中信的眼神,也更见亲热。
能打能杀的军头才能得到士兵们的认同,如果再大方一点,那就是不仅仅是认同,是进一步得到士兵们的忠心和喜爱。
收拾过了战场,探马们就开始准备重新出发。再迟一点,可能就有新的一队辽兵赶来了。
一群士兵踩着铁镫,给神臂弓重新上弦。
“要是单手的就更好了。”一名队正举了举手中的神臂弓,“两只手在马上太麻烦。”
“你当军器监没造过啊?”韩中信摇头笑,“单手的小弩连马背上防箭的毛毡都射不破。造出来后,给人拿去打鸟去了。”
给神臂弓重新上弦时,有两张直接就坏了,其中一张碎裂的弓臂反弹起来时还将躲避不及的士兵砸破了鼻子,弄得满脸是血。
只是损坏的神臂弓才两具,而从辽人那里收回的则有二十六七张虽然不能做到一人三具神臂弓,可有好几个辽兵都是一人携带两具,看起来应是有些地位。
“倒是赚回来了。”韩中信笑道。
不仅仅是神臂弓,甲胄、弓刀、鞍鞯、辔头都是能换来丰厚赏赐的战利品。四十匹契丹马驮着这些收获,夹杂在小队中返回土墱寨。
韩中信骑着高大的河西马,被士兵们簇拥在中间。看着今天的收获,心中欢喜不已。
只是当他回望着身后荒芜的原野,心中的喜悦一下就消退了,在半年前这里还是男耕女织的乐土,现在已经不见人烟的荒原,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回复元气。
辽贼该死他一下握紧了腰刀。
……………………
辽军开始给前线的远探拦子马装备神臂弓。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忻口寨。
并不是每一队都能有韩中信那样配置和运气,也因此,就很难出现同样的结果。
在马上拉开步弓,的确很不容易。但将提前张开的神臂弓举起来并不是一件那么难的事。辽军很快就适应了马上使用弩弓的战术,这使得前线斥候的伤亡在几天之内陡然增
韩冈面前有一份伤亡报告,在醒目的位置上有两幅坐标图。
这是韩冈让人画出的图表,最开始很多人不习惯,但习惯之后,就觉得这图表比数字和文字更让人一目了然。
章榩也在看着同样的报告。前一幅图的纵横坐标分别是日期和伤亡,后一幅图则是牺牲的士兵和战果对比。两幅图表上的曲线变化,让章榩看得触目惊心。
“怎么伤亡这么大?”
韩冈苦笑道:“我们跟辽军骑兵的差距就这么大。之前靠着神臂弓胜过一筹,现在是回归了正常水平。”
其实从后一张图表上看,宋军骑兵阵亡的数量虽然比之前大幅攀升,但与战果基本上还是一比一代州骑兵的骑术并不比辽军骑兵差到哪里,而战斗也高于辽军许多。只是骑兵数量上的差距,会很快把代州骑兵的血耗光。
一旦没有了外围的耳目和护卫,辽军的动向就会变得扑朔迷离。大军最多前进到崞县。再往代州去,行军之路就会变得很危险了。被萧十三放在必经之路上的近万兵马是个严重的威胁。
当辽军用轻骑兵牵制和迟滞军队的行进,到了合适的时机,一队具装甲骑冲撞过来,西军还好说,京营禁军是肯定要崩溃的。
“我们需要更多的骑兵。”韩冈说道,“京营禁军中的骑兵要打散了补充上去。但这还不够”
“要把阻卜人调进关来?”章榩问道。
“当然。阻卜人的家眷要转去忻州或太原暂住,而能派上战场的青壮……就让他们好好卖一卖命吧,可不能白养着他们。”
s




宰执天下 第34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
还有一更要迟点。
让韩冈及他的幕府头疼的消息,就是让萧十三和张孝杰欣喜的捷报。
之前可用的战力大部分由于消耗太大不得不休整,剩下的还要去朔州防备占据武州的宋军抄截后路,不得不让宋军的骑兵很是嚣张了一阵。尽管宋军若敢直扑代州城下,萧十三依然有足够的力量反制,可面对拿着神臂弓的宋国骑兵,一时间他还是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
不过自从将麾下恢复战斗力的六千多jing锐派出去,驻扎在代州西南四十里外要道旁的大王庄和小王庄之后,嚣张的宋军探马便在代州城外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很像是宋军的故伎。并不求交战克敌,只要将威胁xing足够高的军队驻扎在关键的要点上,对敌军就是巨大的威胁。现在辽宋两军,在代州城西南的大王庄到崞县县城这一线上相互钳制住,甚至难解难分。
随着萧十三更进一步将神臂弓分派下去,双方的斥候之间的战斗也越发的惨烈起来。远探拦子马的伤亡报告让萧十三有几天甚至吃不下饭,而宋人那边,虽然并不清楚具体的数字,但萧十三可以确定,宋军的损失只会比己方更多。直如象戏中的兑子,既然双方的伤亡数字都是居高不下,相对而言,当然是骑兵更多的一方更经受得起损失。
一旦宋军没有足够的骑兵来保护行进中的步兵,那么他们想要向代州前进一步,都要冒着之前十倍的风险。
“西军怎么办?算算时间差不多也该来了。”张孝杰问着萧十三,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未来的隐忧也就浮上台面。
韩冈的经历,在辽国上层不是秘密。
这名年轻的枢密副使必然是大辽未来数十年的大患,但对许多王公贵族来说,却又是救人xing命的神佛一流的人物,轻易开罪不得。之前萧十三去攻韩冈所在的太谷县,也是大着胆子去的。灰头土脸的结果,更是让很多参加奔袭作战的将领们,都在暗地里抱怨萧十三把人往火坑里领。
以韩冈在陕西军中的威望,西军在他手下能发挥出十成十的本事。那样的敌人,不是赢不了,而是赢了也是得不偿失,百分百的折本买卖。
“别自己吓自己。等到了再说。只凭现在从开封出来的那群废物,也没什么好担心的。”萧十三说着自己都难以相信的话。
萧十三说京营禁军是废物,但他也不敢当真把忻口寨的那几万人当废物看待。
对于韩冈麾下军队的成分,交手了近两个月,捉到的活口也有百八十,萧十三差不多已经可以自称是了如指掌。
到现在为止,韩冈手上的主力却是立功最少的,甚至连出头的机会都没有。夺取武州的是河外的折家。现在造成正军骑兵最大损失的对手,也是出自河东军。
但这并不代表那几万京营禁军当真是百无一用的废物。即便是废物,拿起神臂弓,手持斩马刀,身披铁板甲,也是会让人崩了牙齿的废物。更别说率领那一支军队的主帅,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击败的对象。有他领兵,狗也能变成狼。
1...889890891892893...10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