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宰执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宰执天下
萧十三不敢冒风险,让自家的jing兵去往宋军的箭阵上撞,万一那是一块硬骨头,崩掉了牙后怎么办?不提韩冈,神武县可就是有头大虫守在那里呢!尚父殿下更难以容忍麾下的jing锐受到无谓的损失。要是由此得罪了麾下的将领和贵胄,说不定尚父都要牺牲他来化解人们的愤怒。
何况就像张孝杰说的,韩冈最熟悉的关西禁军,这时候应该到了。虽然不知现在何处,但只要出现,韩冈能玩弄的花样就能多出三五倍。带来的压力,能让人喘不过气来。
不过萧十三还是有办法应对的。最好的解决手段,就是打破眼下僵局。如果现在代州的僵持局面能够打破,对还没有眉目的和谈,将会有着决定xing的意义。
“占了武州的党项蛮子已经放得太久了,该让他们明白契丹jing兵的威名不是凭空而来。”
……………………
“终于可以那些家伙送走了。”
收到韩冈亲笔签字画押的公文后,折克行长舒了一口气。多达两万余的阻卜人,只要他们存在于神武县,给折克行的压力就是如山一般巨大。
“枢密使怎么说的?”他问着与公文一起被派回来的儿子,“是打算要那些阻卜人上阵吗?”
折可大当然不会向他的父亲隐瞒什么:“这些ri子损失的斥候数量不在少数,急需一批新人来补充。”
“所以就看上了那群阻卜人。”折克行摇摇头,却不再就此事发表意见,而是问起损失的骑兵情况:“怎么样?他们是不是都是代州出身?”
“也有太原的。”折可大回道:“所以现在京营的那几个指挥也被拉上去了。”
折克行的神se立刻难看起来,“金明池上那些耍百戏的能派几分用场?”
京营禁军,说是耍百戏,那还真是没错。比起马背上的杂耍来,这世上还真没什么人能比得过他。折可大听说过,若不是禁军都受了身份限制,否则赛马大会上的表演,也用不向远在沧州的在胜州的黑山党项中挖人了。
并不是说这些阻卜人存在没有好处,他们的反叛让萧十三根本不敢再调动异族来作战,反而还得分兵盯着几家不听话的。
可是两万多阻卜人停在武州,这让只有八千儿郎的折克行夜不能寐。而且粮草也是到了多少就吃多少,积攒不下来。万一粮道被断,就只有立刻突围一条路了。
“为父几次三番的要把这些阻卜人都调走,都被枢密将申请给压了下来。”折克行叹了一口气。
折可大立刻道:“但之前的情况的确不能让外人来。”
折克行也知道忻口寨当时的确很不稳定,有百姓、有败兵,还有随时可能出现的辽贼,再多了一群阻卜人,一点小冲突都能变成难以收拾的大乱子。
不过现在一山之隔的忻口寨,在韩冈的布置下,早已经稳定了下来。并将周围的城镇乡村都控制住了,同时一干乱源也被摘除。十几家阻卜部族人数虽众,可南下之后即便想要发难,也立刻就会被镇压下来。
十几家部族的族长被招到了折克行的帐下,躬身静听着这位主帅的训话。
折克行的训话出乎族长们的意料,“韩枢密有意攻打代州,只是帐下缺人听命。这可是难得机会,尔等究竟能不能在大宋站稳脚跟,就看这一回能不能让韩枢密满意了。”
“可是能亲眼看到韩枢密?!”
“当然。那还能有假?而且不仅仅是韩枢密,立了功后甚至还能去拜见天子。那可不是辽国的皇帝,只收岁贡,没有回赐。大宋的皇帝不一样,只要你朝贡入境,送上贡品之后,就能得到一份丰厚的回赐,作为酬奖。”
这些消息让族长们都开始感到兴奋,身子也忍不住的颤抖。
“朝廷的银绢够打发他们这些人吗?”折可大问着堂兄弟折可适。
他可见过不少部族,把朝廷的恩典当成了做买卖的好处。献上去的土产,很快就有了回报,回赐很是丰厚,远比看到的更多。国库也由此而损失不小。但就在此时,折克行竟然用这样的办法来吸引阻卜人更加卖力一点。
折可适哈哈大笑:“足够了。必要时,朝廷也会稍稍吝啬一点的。吃一堑长一智,总要让他们牢记朝廷的恩德不是他们敛财的工具。”
将一干阻卜族长打发了出去,折克行转回来对儿子和侄儿解释道,“此辈畏威不怀德,若是松上一星半点,说不定还让他们以为我等好欺。”
“不过韩枢密的名号在辽国也是传遍东西南北,想必他们也是听说过的,定然不敢违命。”
“这几人中之前就有两个拜见过枢密吧?好像当时就向枢密请求给他们族中子弟种痘。”
种痘法在阻卜人那里,契丹人为了收拢异族人心,也把种痘法当成了恩赐,这几年在各家部族的族酋带着子女上京后,都会为他们种痘。
虽说契丹人绝不会去宣扬韩冈,但各个部族又不是聋子瞎子,韩冈这位药师王佛座下弟子的名号早就传遍了草原。所以拜见韩冈时,几位族长顶礼膜拜不说,提出的请求中就有一条是为族中子弟种痘。
“枢密怎么回他们的?”折克行问道。
“只要听话,立下功勋后,朝廷自不会吝惜赏赐。”
折克行双手一拍:“说得好。这样才对!哪有平白无故就把好处先送了人。”
“嗯。”折可大点头,“骨头只有在狗叼回猎物后才能赏出去,从来就没有先给赏、后使唤的道理。”
听到儿子的比喻,折克行也忍不住微微一笑。
有种痘在前面吊着,再加上韩冈的赫赫声威,相信这一干阻卜人绝不敢对韩冈的吩咐阳奉yin违。
而自己手中有八千兵马,足以守住神武县。周边的几处要点都占了下来,以此为基础,北上攻打朔州,进而攻击太原,都是可行xing很高的方案。





宰执天下 第34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11)
[这应该是承诺在昨天补更的,不过有事耽搁了,要说声抱歉,现在补上。一会儿还有一章。]<风醉人,从五台山中流淌出来的淙淙溪水,滋润着山下新近被翻耕出来的田土。
遭受过辽军的肆虐的村庄,时隔多小麦的种子撒进了地里。
站在田头的农民们,望着这一片失去了主人后分配给他们的土地,眼神中有隐藏不住的忧虑,有远离家乡的迷茫,但更多的还是对未来的期盼。
虽然说到底在这不合时节的播种中,有多少种子能发出芽,并顺利抽穗长成,许多人心中都没有底。可是看到这些ri子来,官府井井有条的安排,不折不扣达成的承诺,加上毫不悭吝的赈济,对未来并不再是全然的绝望。
陈丰的脸上有了淡淡的笑容。并不是为了重新开垦出来的土地,而是为了人们脸上的希望。这段时间以来,他不知看到了多少张绝望的面容,也不知看到了多少麻木到失去了表情的脸庞,来自于北方的侵略者,在这片土地上造成了无数的悲剧,这些许希望,比珍珠还要珍贵。也是对他的工作最好的证明——相对而言,那些词不达意的奉承和讨好,倒是让他听得生厌了。
&n秋时代就知道的遇到灾荒时该如何做的手段。韩冈的做法一脉相承,但实际上要做到做好,可没那么容易。
韩冈不是宣抚使,按道理是不能干预地方民政,所以安置流民的工作按道理是不便插手的。聪明的人也不会插手,当出了问题的时候,也就不用担负责任。但韩冈还是派了陈丰等人巡视各处安置了代州流民的村庄,尽量配合甚至主导安置工作。
这是很蠢的做法,也并不合乎官场上推诿责任的习惯——看忻州知州贺子房听说制置使司打算插手流民安置时兴高采烈的样子就知道,这么做的到底有多稀有——但当这一回看到流民们彻底麻木的脸上多了一丝希望的时候,陈丰终于觉得这个决定或许并不是那么的愚蠢。
不过陈丰心情轻松一阵后,又重新沉重起来。他可没有多余的时间耗费在这里。因为他刚刚收到从前线传来的公函,让他和在太原的田腴准备好营地,来安置南下的阻卜部众。
陈丰十多天前才从南面才被调上来,不过之前也是一边处理粮草转运,一边帮着安顿太原府的难民。太原府的差事刚刚告一段落,便被调来接手忻州,这一下子就更是忙得脚不着地了。
陈丰现在算是明白了,做了枢密副使的幕僚,的确是如同踏上了天梯。但想要再往上攀上去,就要付出过去担任地方官员时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努力。
由此得来的回报,与其说是韩冈的恩赐,还不如说是自己努力的结果。韩冈所给的,只是一个机会。
并不是说陈丰他不感激韩冈,但在韩冈门下,时常会感到难以适应他的行动风格。还有韩冈对工作投入的态度,也根本不像是一名重臣,这也让他难以理解。但付出就能得到回报,已经让陈丰觉得很是满足了。
骑着马在田头绕了一圈之后,勉励过负责代州流民安置的几个官员,再听了了从流民中推举出来的乡老们的汇报,陈丰便又匆匆赶着回忻州城。
这一路上他已经尽可能加快速度,但回到忻州城时,依然到了次天时翻浆的道路,耽搁了他太多的时间。
冬天时,黄土夯筑而成的官道被冻得结实如钢。道路下的冻土融化,硬实板结的路面变成了烂泥塘,马车开过去,就是两条深深的车辙,然后车辙便被泥浆水给填满。有的路面表面上只是一小滩积水,但积水之下,就是一个深可没人的巨坑。这样的道路不比冬天的河上冰面更安全。
这个其实是困扰支援忻口寨的整条补给线的最大问题,大量马车因此而毁损,同时粮草也因此受到大量污染而损耗。为了整修道路,整个河东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甚至不比参与到粮草转运中的民夫少多少。沙砾、卵石等修路的物资被消耗一空。但整条补给线,依然是如同一根被抽紧的细绳,随时有绷断的可能。
&耕补种的工作,还要保证没有受到辽贼侵略的军州能够正常生产、收获。陈丰都有些庆幸了,幸好韩冈不是能兼理民政的宣抚使,否则以他的xing格,肯定是所有的责任都担负在身上。那样的情况下,他们这些幕僚恐怕逼得上吊的心都会有。
还好眼前只有这些事。
不过当陈丰赶回忻州城设在北口仓边的临时衙门时,连喘气都还没停下来,就又发现自己多了一桩差事。
“白都监在定襄那边要粮?”
“是的。白老都监说,他马上要入山剿匪,要好携带又能立刻吃的干糒,不要米、麦。还有酱、醋,也要好携带的干货。”
干糒就是干粮,米面做熟之后打制成型并晒干,可以边走边吃。而便携式的酱料和醋,则是用布匹浸透了之后晒干,然后剪成一片片,吃的时候,将碎布丢下去就行了。说起来简单,但要做起来就很费事了。不过陈丰这边早就有了准备,只要直接调拨过去就可以了,可是这些干粮是忻口寨那边需要的。
“白都监遣了谁来传信?”陈丰问道。
“是白小衙内,正在州衙那边。”
“白小衙内?是白昭信?”
“对。”一人嗤笑道,“就是前些天,拿了百多个山贼的首级来忻州耀武扬威的白小衙内。这一回又转到定襄县去了。”
白玉是陕西宿将,在熙宁初年就已经为都巡检,只是运气不好,几次大战都擦肩而过,没有立下多少功劳,最后被派来镇守河中府。
直到这一次辽军入寇,一下攻入了太原,作为长安东北门户、位于汾河谷地的南面出口的河中府的驻泊禁军,便成了第一支北上救援河东的陕西援军。
只是白玉这一回的运气依然不好,韩冈一直将他们留在了后方,甚至当大军北上忻口寨的时候,远比京营、河东两军更为jing锐的西军,还是落到了一个剿除太原匪患的差事。
一提起白玉,这边的官吏就少有恭敬了。
跟在陈丰身边的一名亲信吏员冷笑了起来,“定襄那边都靠五台山了,山上只有和尚,哪来的贼?”
另一名小吏挑了挑眉毛,眯着眼笑,“贼秃也是贼啊……不过那是yin贼!”
“白都监若是能在五台大发神威,斩了大头斩小头,也算是还了文殊菩萨道场一个青天白ri了。”
唐武宗灭佛,会昌法难。文殊菩萨这座道场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北魏时大寺三百六,兰若无数,到了唐武宗后,就只剩下位于深山中的三五座破庙。不过会昌之后,佛法重兴,到了此时,又是漫山遍野的寺庙和僧侣了。
韩冈不喜浮屠,有一个说法是因为他祖上是韩昌黎【韩愈】的缘故。另外,也就是佛道不两立,出自道门的孙思邈孙真人的私淑弟子当然不会与僧人多有瓜葛。什么药师王菩萨,那是贼秃往自己脸上贴金。为了迎合韩冈,他下面的官吏,都不会明着说自己多信佛家,甚至其中的大多数会有事没事讽刺几句。反正现在的和尚不守清规的居多,不愁没话说。
十几名官吏在下面吃吃而笑,陈丰的眉头则越拧越紧,忽的暴怒起来,“说够了没有!?闲得没事吗?给阻卜蛮子准备的营地位置选好了?粮草都准备好了?水源都确保了?药物和医工都安排妥当了?我之前的吩咐都措办完成了?!”他恶狠狠的扫过了一群愣住了的官吏,轰的一拍桌子:“什么都没做,还站在这里嚼什么蛆?!要是到了晚上事情还没准备出个眉目,仔细你们的皮!”
一群人卷堂大散,只剩下几个陈丰的心腹在他身边,你看看我,我瞅瞅你,不知陈丰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
一个胆大点的低声试探,“管勾,你可是枢密的心腹人,那白玉左不过一个赤佬,连枢密都不待见他。何必为了他发这么大的火?”
“……这一位资历老、官品高,在陕西人脉又深厚,枢密能将他一丢了事,但他可是我开罪得起的?”陈丰摇着头,叹着气,“我可不想开罪这位老将。谁知道他能不能请出韩枢密的亲朋好友来为他讨个公道?何况我可没有进士资格,朝廷虽说右文左武,也不能让我这个明经骑到一名七品宿将的头上。”
陈丰说罢,瞥了几名亲信一眼,森然道:“白老都监的要求,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谁敢在其中作祟,就别怪我不讲人情。”




宰执天下 第34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12)
代州就是一条东南、西北向的狭长盆地,不论是南面的五台山,还是北面的雁门山都是高耸入云。当宋辽双方几近十万人马填塞进这个小小盆地之中,每一处山口、道路以及可供通行的平地、树林都有了监视之后,任何包抄后路,截断粮道的伎俩都是一个笑话。
随着双方开始在前线堆积兵力,使得两家的兵马只剩下硬碰硬的较量一条路可以走。而这样较量的结果,也使得韩冈面前计算伤亡图表上的曲线,总是处在居高不下的位置上。
将那份让他越来越无奈的图表丢了下来,韩冈轻声自语:“是不是少一点比较好?”
黄裳没听清楚,立刻问道:“什么?”
“没什么?”韩冈摇了摇头。阻卜人马上就要到了,这时候收手只会让之前的付出变成了无用功,也会让骑兵们的士气大落,所以韩冈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借口:“我在想阻卜人到了之后,该不该给他们配发神臂弓。”
“连甲胄都不该给!一片都不行。”黄裳厉声叫道:“将军国之器都送给那些蛮夷,万一他们恃此生乱,造成的损害不会比辽人少到哪里。”
“嗯,的确如此。神臂弓和甲胄都不能给辽人。”韩冈其实也不相信那些蛮族会循规蹈矩。即便他们的当真会循规蹈矩,神臂弓和板甲这样的兵器也不可能白白的分发给他们。就连折家都用了仈jiu年才给族中子弟凑齐了神臂弓,而盔甲更是没有配齐。凭什么这些阻卜人一到就能有好处?
神臂弓的损失太大了,这本也不算什么大事。但这个损失和战果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悬殊,就很难让人认同对神臂弓消耗xing的使用手段。
“不过神臂弓的作用差不多已经到头了,辽人越来越不好对付。不知道京营的那几位还能想出什么招数。”
神臂弓装备骑兵就是所谓马上she弩,其实就是京营禁军在天子面前表演的技巧。也是得到了京营禁军的将领的提议,之前才会有装备上弩弓的探马。
每逢三月金明池开,天子驾临这座皇家园林,上四军都会出来表演一些高难度的技巧,或者叫杂耍,可以与民间的百戏【马戏】同场竞技。这些技巧并不是那么实用,但很好看,总能惹起全场士女百姓的欢呼。可韩冈每次看到这样的表演,都会不由自主想起千年之后,那个南方大国的阅兵式时如孔雀开屏般的车上神技。
从成本和实用xing上说,骑兵携带神臂弓是很快就会被淘汰的战术,韩冈很清楚这一点。但他没想到会这么快。可惜马刀啃不动胸甲骑兵,而马枪之类的火器,现在连设计图都没有。
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不论是辽军,还是宋军——都是粮草的问题,而不是什么火器或是神臂弓什么的。
韩冈手上的粮食很紧张,就是在忻口寨中也很少有放开肚皮吃饭的时候。而辽军光是在代州吃了两个月存粮,差不多已经将搜集来的粮食都消耗一空。连自家的装备都快吃不消的时候,韩冈不信辽军的粮食能供给得上。
“粮草对我们也好,对辽人也好,都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就不说了,之前的储备并不是以长期的大规模作战为预期,能撑上半年已经很了不得了。而辽贼……”韩冈回头笑了一下。
黄裳会意点头,“他们抢不到就得饿肚子。南京道的积储基本上已经空了。”
如果是要跟辽贼长期作战,浅攻进筑的战术是最好、同时也是最适合现有条件的战术。利用代州盆地中星罗棋布拥有坚实围墙的村镇,来作为出击部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将被辽军毁弃的乡村和镇子,全都修复起来。然后一点点的向前。
这样的方略,其实是大宋过去在攻击西夏时,行之有效的战术总结。凭借庞大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一步步的勒紧契丹人脖子上的绳索。这是极难破解的战术,除非内部自己放弃。
韩冈对皇后的使节说只要能保证辎重补给不缺,在入秋之前,他能将代州的辽贼清扫一空,收复失地,并保证武州不失。但实际上,他更清楚,东京城那边能稳定维持的供给最多能到六月。
关闭
三年储方有一年积,这一仗打下来,京畿一带的仓储几乎是消耗一空,剩下的一点还得保证东京城的供给。
河东如果没有被辽军肆虐,不会落到这样的窘境。甚至只要保住太原,韩冈前两年在太原任上开沟渠兴水利,推广更好耕作技术和机械,存粮是不会少的。可惜现在连同太原一起,朝廷要做到难民直到明年夏收的口粮不缺。
韩冈这边很难,而辽人那边也同样的难。粮食只能种出来,却变不出来。
韩冈交叉起双手的手指,眯着眼晴看着最新的军报。正是因为大家都难,所以才有了办法。
……………………“尚父那里还是没消息吗?”
“没有。希望能尽快来。”
张孝杰和萧十三此时正等着耶律乙辛的消息,但已经比约定好的迟了半天,也不见有动静。而且却连辨别耶律乙辛到底有没投项都还没有确定。
“有谁敢闹事,直接杀了就是了。”萧十三冷哼着,“尚父这两年脾气好太多了。若是换在过去,早就下手了,哪里会忍到现在?”
张孝杰动了动嘴唇,想说些什么,但转念一想,又阖上了嘴。没什么好说的,萧十三的话是正理。
宣宗皇帝祖孙三代都杀了。两位天子、一位太子,一位皇后和一位太子妃,天家的血沾满了耶律乙辛的手,还想吃斋念佛不成?!
但耶律乙辛这两年,尤其是这一回与宋人的战争,其实是违逆了他的本心。但为了自身的威望,也是为了ri后坐上那个位置少上一份阻力,十分被动的投入了战争之中。
只是现在看来,耶律乙辛做出的选择是极端的错误。如果他能够更加积极一点,现在的局面应当早已经逆转。
可惜现在说什么都已经太晚了。
在河东这里,宋军正以忻口寨为核心,辽军以代州为出发地,不断将手中的兵力向前线调遣。在这其中,各家的底牌也不断被翻上桌面。
“宋人在挖掘沟渠?”萧十三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正在苦思如何应对宋军越来越强的自信,和越来越大的动作。
“是的。有好几处都在开挖,最远的就是大小王庄……”
萧十三面前的是从代州州衙后的白虎节堂中找到的地形沙盘,同时还有详尽的地图。不过代州的舆图只是少数,更多的其实是代州正当面的朔州、应州,以及飞狐陉另一侧的蔚州。宋人的狼子野心从中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待萧十三把沙盘和地图详详细细看了一遍之后,把西京道辖下的知州、知县都招来大骂了一通。储存在代州白虎节堂中的舆图、沙盘,竟然比掌握在他手中的地理资料,要详尽和准确十倍。
这不是三五个月就能完成的工作,宋人这些年来到底派了多少细作来测绘西京道的山川地理,只看这些详尽到一条山溪、一座山村的地图,就知道必然是个极其庞大的数字,甚至让萧十三有被扒光了衣服的感觉。
不过现在,对照沙盘和地图来查看宋军的行动,却又能让人觉得一目了然。任何计策和方略都能一眼看透。
“宋人这是在准备防守啊。”张孝杰一看到战报,再对应到沙盘上的位置,韩冈的企图也就猜到了个仈jiu不离十,“宋军最前沿的据点离大小王庄只有八里,那里也是宋人开掘沟渠的重点地区。一旦给他修好这一条的防线,大小王庄的骑兵就派不上用场了,甚至有覆灭之忧。身后有高墙深垒,宋军若踞此出击,大小王庄的兵马就算赢了也必然会损失大半的兵力。”
1...890891892893894...10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