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吴雄顿时觉得头晕目眩,两位国舅来了……这可比工程出了事故,更加糟糕啊!
要知道,这两位国舅……在西山建业内部,已是谈虎色变,活如阎王一般。
吴雄就忙道“快,快……各处工段,都传消息下去,切切不可这个时候出什么乱子,还有……账目再算一算,可不要出什么差错,还有人……从今儿起,谁若是在这工地内外游手好闲,抓着了,可别怪我不客气,来人……来人……拿图纸来,今日起,我不睡了,我看图纸。噢,对了,我这一身衣衫也换一换,不能穿绸子,上一次就是有人穿绸子,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寻个布衣,最好带虱子有补丁的那种……”
…………
张鹤龄和张延龄来的时候,吴雄正一边拿着炭笔对着工程图纸写写画画,一边捉着虱子玩。
两兄弟是先在工地里转了一圈,就像围看的寻常百姓一样,而后才来的。
这一路……张鹤龄和张延龄可谓是风餐露宿,浑身早已是脏兮兮的了,张鹤龄的衣上打了许多的补丁,他捋着乱糟糟的长须,眼睛里似乎透着能够洞察一切的精光。
张延龄则是有点脚软,他是饿的眼花,这一路来,只吃了几个蒸饼,肚子里没有油水,不经饿,以至于他走路时,就好似是纸片一般,让人担心他被风儿吹走了。
“唔……”
“你是谁”吴雄故意惊讶,一副不认识的陌生人闯入了他的公房,他应有的表情。
张鹤龄冷笑道“不要装啦,你早知我们会来,你以为我会不知荥阳那儿已给你们通风报信了”
“这……这……”吴雄吓了一跳,果然是……名不虚传。
于是他立即起身,想要行礼。
张鹤龄却是不理会他,一副像是全天下人都欠着他银子似的,一个箭步上前,从吴雄面前的案头上抢过了图纸,随即……眼睛直勾勾的开始检验。
张延龄歪着脑袋左瞧右看,看到案头上有一个苹果,于是怒了,上前便拍桌子“狗东西,民脂民膏,你还吃苹果你的良心呢”
吴雄“我……”
……
还有一个小时就到新的一月了,希望有票的同学别浪费了,投给老虎吧,谢了!
第一千六百八十章:人才啊
张延龄情绪崩溃了。
这一路来,看着各个工段的人胡吃海喝,再想想自己风餐露宿,成日喝粥,吃着蒸饼,他便觉得,这个世界对自己兄弟二人,有着深深的恶意。
越想这些越是气恼,于是他一把揪住吴雄的衣襟。
恶狠狠的瞪他,咬牙切齿的样子,犹如不共戴天的仇敌。
吴雄懵了。
“你到底是来修铁路,还是来此大吃大喝的你说!”
“我……修路……”
“修路!那你为何吃苹果”
“我……小人错了。”吴雄很无奈的答道。
“错了这么大的事,你就说一句错了就想算了吗我宰了你,再说错了,可以不可以”
吴雄战战兢兢,嘴唇一哆嗦“这……这……”
“你这啊这……定是心虚了,你这狗东西!就知道吃吃吃,心思能好好的放在修铁路上吗”
吴雄“……”
他已无法解释了。
张延龄恨恨的瞪他一眼,一把将案牍上的苹果抄起来,放在口里咬了两口,很甜,他不舍得一口吞咽下去,只放在口里细嚼,就如同是老太太吃小米粥似的
接着擦了擦,将苹果伸向张鹤龄。
张鹤龄皱眉,眼睛依旧一动不动的盯着图纸,口里蹦出两个字“走开!”
“噢。”张延龄忙将苹果收回来,一面咀嚼,一面一丝不苟的盯着张鹤龄。
张鹤龄突然将工程图纸瘫在了案牍上“去寻笔墨。”
“哥,笔墨就在案牍上呢。”
张鹤龄抄起笔,随即开始写入一个计算公式,似乎又觉得不对,摇摇头,口里念念有词“拿那本书来。”
“哪一本”
“代数引论,要西山书院版的。”
张延龄连忙回去翻了翻行囊,取出一部泛黄的旧书。
这书早被翻烂了,张鹤龄迅速的寻到某个书页,又皱起眉来,提笔写写算算一番,突而道“将西安的地形勘探图来。”
张延龄又去翻找。
张鹤龄看过之后,就道“不对,不对,造价……将造价也寻来。”
张鹤龄毫不客气的占了吴雄的位置。
他时而皱眉,时而低头思索,偶尔写写画画,竟是足足一个多时辰,他陡然道“明白了,明白了,问题出在这里,这洛阳工段的预算,分明有问题。”
吴雄吓了一跳“问题……什……什么问题。”
“你们为了洛阳工段,建了几个作坊”
“一个铁作坊,一个木作坊。”
“这就对了。”张鹤龄这才回过神来,看着张延龄手里还揣着一个苹果,扬手就给张鹤龄一个耳光“哪里来的”
“哥。”张延龄委屈的道“方才要给你,是你自己不吃。”
张鹤龄接过了,他觉得自己饥肠辘辘,狼吞虎咽般吃了两口,方才道“问题就出在这作坊上,你们建作坊时,难道没有计算过吗这个作坊的产量有限,表面上,好似是省了银子,可实际上,却使施工的时长增加了,施工的时长增加的越多,浪费反而更大,现有的作坊,根本满足不了进度,需在建一座,表面上看,再建一座是亏了本,可实际上,加快了工期,你们有没有算过洛阳的劳力成本”
吴雄“……”
张鹤龄咬牙切齿的道“这洛阳的劳力不及京的三成,你懂我的意思吗成本如此低廉,还不多征募一些,加快工期,铁坊要立即扩产,人手自西安段征调,这西安段,人力的浪费最是严重,我过几日就启程去收拾他们。”
吴雄道“明白,明白……”
张鹤龄随即道“将木头取来。”
“噢。”张延龄随即,从行囊里取了一小截木头。
张鹤龄气咻咻的将木头摔在地上“这就是清早时,我暗坊枕木作坊寻来的一处样品,你看看……狗东西,木头还未脱水,就急着加工,生产出来,若是遇到了大雨成灾的时候,便泡烂了,这要造成多大的浪费啊,你们这群狗东西,有一个肯上心的吗告诉他们,要符合规矩,别到时候出了岔子,又要返工。还有这工程的造价……别拿这个来糊弄我们兄弟,工程的造价是浮动的,现在这预算,只是最大值,现在许多地方都出了一个可怕的现象,即事办完了,预算没花完,便工段上下赶紧寻个明目一起花了。还有一群狗东西呢,无视预算,花完了,便向建业那里索银子。西山建业是产银子的吗他们的银子还不是……还不是……”
说到此处,张鹤龄痛心疾首,揪着自己的心口“还不是民脂民膏,你知道不知道,百姓们……粥都舍不得喝。”
吴雄惊讶的道“两位国舅,现在百姓们日子比从前好了,粥还是舍得喝的……不比从前……”
“你还敢顶嘴!”张鹤龄勃然大怒“别以为本侯爷不知道你们这些工地上的油子多刁滑,这还只是本侯爷看到的,本侯爷没看到的还有多少呢今日交代的事要立即办,这工期要加快,一日不完工,这么多的人力,花费几何”
吴雄想了想,来不及计算,毕竟造价方面,不是他擅长的事。
“施工的图纸,本侯爷已看了,大抵没什么问题。”张鹤龄将苹果的果仁,一道儿嚼下,咬碎了,咽进了肚子里。
张延龄在一旁伸长了脖子,看着兄长最后吞咽的动作,不禁面上露出失望,他还以为兄长会给他留点果核。
“这两日,我会四处走走,说白了,无论是造价还是工程设计,都是虚的,紧要的是管理,管理跟上了,大家各司其职,才是最大的勤俭,若是没跟上,彼此掣肘,便是糟践。”
“是,是,是。”吴雄擦着汗应着。
随即,张鹤龄又落座,让吴雄寻来工段的探勘图,又细细看起来。
到了正午,吴雄吩咐伙房造饭,那伙房的人晓得来了大人物,忙道“需不需去采买一些鸡鸭,还有酒水……”
吴雄直接惊出了一身汗,摇头道“不必,中午吃粥,噢,再加三两……不,一两咸菜。”
伙房的人大惊失色“这……这……”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吴雄也不好解释,就一脸肯定的道“你没听错,就这样,不说了,我去给侯爷斟一盏白水,快去!”
“噢。”
……
正午的时候,就着咸菜喝过了粥。
张鹤龄却开始忙碌起来了。
他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来这地方的,还有许多地方没有折腾明白,于是兄弟二人去了工地上转悠了几圈,免不得又痛心疾首一番。
转过头……又回到了工棚,没来得及歇一会,就直接从行囊里取出书来。
他们现在携带最多的就是书了,没有他们不看的,从工程,到财会,再到机械制造,为了这铁路,可谓操碎了心。
一开始的时候,书读起来生涩,好在身边有不少的专业人士,他们去问,也没人不敢不答。
且别人看书,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看。
可这两兄弟不同,尤其是张鹤龄,他是抱着质疑的态度去看的。
似乎在他眼里,书的背后,永远都潜藏着一群想要糊弄银子的狗东西。
因而……他绝不尽信书中所言。
张鹤龄还会绘图,甚至还了解了蒸汽机车的构造。
从锅炉到传动,再到铁轮,没一样是他不晓得的。
他有时闭目琢磨……突然就掏出了自己携带的一个簿子来。
簿子里密密麻麻的,都是图纸,是他亲自绘画的。
里头是无数蒸汽机车的构造。
甚至……通过了佛朗机画师那儿,他已开始运用了大量透视之法。
这时,他又开始瞎琢磨起来,沉吟良久,突然道“这蒸汽的原理,甚是简单,其实就是烧开水,烧开水的过程,消耗煤炭,产出的,乃是动力。因此,这个过程,一个是费,费就是浪费和糟践的意思,一个是效,效就是产出的成果,是效用。这费效二字,说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在什么地方呢,其一,是用最少的煤炭,把水烧开。其二,烧开的水,产生的蒸汽,如何才能尽最大可能的,不要浪费掉。你懂为兄的意思吗”
“哥,你说了三十多遍了。”张延龄无力的道。
张鹤龄瞪他一眼“上次让你改进的锅炉,你绘出来了没有”
在张鹤龄不善的目光下,张延龄连忙寻了自己绘的图纸,送到张鹤龄面前。
张鹤龄细细看过,提笔“不对,你这个太复杂了,复杂固然没有错,越复杂,便越能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可是……制造的成本呢……不对……”
张鹤龄的声音停下了,眯着眼,细细的看着图纸。
突然,他眼里放光,指尖按着炭笔所勾勒的每一处细线,一步步的搜寻下去,接着……眼睛盯着每一处的数据,突然道“有点意思,有点意思,不过……还是有些欠缺,对,哎呀,我们张家出人才哪。”
………
月初第一天,月票少的有点可怜,难过呀,看在老虎最近想剧情闹得失眠的份上,给点支持吧!
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大突破
张鹤龄看了这无数的图纸,眼睛已经放光。
他是识货的,只看图纸,大抵就明白了自己的兄弟有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他一面低头认真的看着,一面龇牙咧嘴的道“西山书院,还有蒸汽研究所的那些个狗东西,成日只想着制出‘宝贝’来,却殊不知,真正的宝贝在于能省银子,不能省银子,要这宝贝做什么这些狗东西,为兄早就看着不顺眼了,还是咱们兄弟……是真正有谱儿的人哪……你是咋想到的”
张延龄歪着头想了想“哥,我饿着饿着,就琢磨,若是有啥粥,一顿能顶过去两顿便好了,这般一想,就想到了煤,若是一锅煤,一锅顶两锅,可不就好吗”
张鹤龄顿时瞪大了眼睛,一拍脑门“是极,是极……”
他抖擞精神“咱们兄弟二人,再细细推敲一下,且验证一下,是否有什么问题,若是图纸验证的对,就送去蒸汽研究所,让蒸汽研究所按着图纸,造出一台来试试看,说不定……就成了呢我算过账的,将来铁路修起来,运营的成本,照样居高不下,这都是银子啊……”
一说到银子,张鹤龄就不得不想到自己被抢走的全部身家,又忍不住的热泪滚滚而下,整个人又觉得要抽搐,还好坚强的信念令他没有昏厥,他吸了吸鼻子,拿袖口擦了擦鼻孔,目光又重新如火炬一般,细细的检验每一处的数据。
浸淫这蒸汽机久了,张鹤龄越发晓得蒸汽机的原理,实在简单的不能再简单,最新式的蒸汽机,每一处的数据,他早已能倒背如流,所以图纸里的每一处设计,他只一看,便晓得是干什么的,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当然,张延龄的图纸里头,也有许多的漏洞,张鹤龄偶尔询问一二,张延龄一一答了,两兄弟二人,随即又露出痛苦的表情,开始搜肠刮肚的想寻常出替代的方案。
洛阳的初冬,一到夜里便寒风刺骨,偏偏这工棚又是四面漏风。
兄弟二人冷得裹衣,鼻水不争气的又流出来,他们用袖口擦拭,以至这袖口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过了两日,这些图纸收拾好了,命人连夜送往京师蒸汽研究所。
设计的方案,统统都在图纸里,现在……唯一缺的便是验证。
而验证是需要花银子的,张家当然不能出这个钱,让蒸汽研究所去出。
到了次日,兄弟二人又背上了行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