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吴雄不知是喜极而泣,还是恋恋不舍,反正他是哭了,一直将张家兄弟二人送到渡口,见兄弟二人登船,哭的更厉害,于是挥舞着头上的方巾。

    兄弟二人,继续向西。

    ………………

    东西很快就到了京师,而蒸汽研究所得到了张家兄弟的包裹,自是不在意的。

    研究所的大人物们,对张家兄弟可谓是避之如蛇蝎啊!

    大家对这两兄弟是有阴影的呀!这两兄弟从前隔三差五就跑来问蒸汽机的事,谁有耐心答他们,大家试验都要做不完呢。

    此后离了京师,他们又隔三差五的修书来,这个是啥东西,那个是啥,有啥作用,事无巨细,又询问各种力学的理论,又乞求教授他的人能够寄某些资料过去,当然,信末,还煞有介事的说,若是方便,可同寄一些腊肉、干果来更佳。

    虽是研究所里,各种古怪脾气的人都有,可似这样奇怪的要求,却是前所未见,这边在讨教,乞一些资料和书本,末了还让寄腊肉和干果是什么鬼。

    所以人人都不愿接张家兄弟的包裹。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于是乎……一个初入研究所的粉嫩新人曾昌便成了包裹的接收人。

    他是被自己的学长叫了去,一番肺腑的夸奖了他一番,正在他激动的时候,双手接过包裹的。

    曾昌进研究院不久,刚刚从西山书院毕业,跟着自己学长做试验,看着学长对自己一脸托付的表情,再听着那谆谆教诲,曾昌很激动的剥开了包裹,而后……便看到了散落的图纸。

    他不敢等闲视之,立即开始进行整理,这些图纸,足有百张之多,眼花缭乱,整理了一日,方才勉强有了眉目。

    此后,他开始研读这些图纸,越读越觉得……有些怪……

    这是一个全新的设计,寄包裹的……还是侯爷……

    这里是什么意思

    曾昌开始四处出入在资料库房里,按图索骥一般,寻找着相关的理论。

    可很快他发现,有些理论,竟是无论如何也搜寻不来。

    曾昌倒吸了一口凉气。

    此时,研究所已不再是十年前的样子。

    十年前的时候,一切都是空白,各种理论提出来,刷新着所有人的认知,可现在……想要提出新的理论,就越来越难了。

    毕竟……前人走过了路,让后人们越来越觉得无路可走。

    可现在……

    不管了。

    曾昌没有对这新的东西嗤之以鼻,他寻到了一个办法,验证。

    要验证很简单,拿实验室里的一些旧构建,拼凑一下,再按着新思路的东西做一些简易的装置,并不需去制一台蒸汽机车,只需先看看是否可行再说,若是可行,才需申请更多的经费,深入研究。

    实验室的器材许多,什么都有,且因为只是实验目的,所以一切都凑合着来。

    很快……一个新的东西诞生了。

    曾昌请了几个匠人来尝试。

    先是烧煤,随即是蒸汽漫天,随即……轰隆隆……

    曾昌不可思议的记录着实验数据,他发现……自己的手竟是在颤抖。

    抖的厉害。

    卧槽……

    传统的蒸汽机,汽缸和凝汽器是一体的,可这里头的改动很简单,就是将两者分隔开来,不只如此,再在蒸汽机之中增设了一个抽气泵,在汽缸外壁加装了一个夹层,用争气加热汽缸壁之后,便可大量的减少冷凝所造成的损失。

    这玩意,看上去简单……可实际上……却是直接颠覆了以往蒸汽机的研究方向。

    以往的蒸汽机研究方向,在于不断的增强其蒸汽动力,以使机车到来更大的动能。

    可现在……却是以减少蒸汽的损失,来减少对蒸汽的浪费,既减少了煤炭的损耗,最可怕的却是……曾昌竟从数据中发现,蒸汽机车的动力……提升了。

    曾昌的眼睛红了。

    他突然有一种像是一下子走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的感觉。

    此前的理论并非是错误,而是方向走错了而已。

    他深吸了一口气。

    兴冲冲的拿去数据,想要去寻研究所的那些大人物。

    可随即……他意识到了什么。

    不对,眼下拿了去,只怕他们也未必愿意看一眼,除非……

    周刊……

    曾昌毫不犹豫的拿着试验的数据,闭门不出,紧接着,一份论文写成了。

    论文的题目,也是那图纸和书稿之中几次提到的一个词——费效。

    费效论!

    曾昌不敢在论文上提自己的名字,这论文的第一作者,写上了张鹤龄,其次则为张延龄,最后……才很私心的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随即……投稿,紧接着,焦灼的等待着结果。

    ………………

    “陛下……陛下……”

    这一天,入冬后的阳光明媚的日子,朱厚照和方继藩二人正在奉天殿里拉着家常。

    方继藩这内阁大学士,清闲自在,内阁呆的不多,反而是奉天殿的常客。

    此时,刘瑾却是连滚带爬的冲了进来,口里边道“陛下,最新的周刊,最新的周刊到了。”

    朱厚照对于周刊是极上心的,毕竟,他也是业内人士嘛,偶尔看看,心里也有数一些。

    听说周刊来了,他眼眸微张,乐呵呵的对方继藩道“现如今,这些人是越发的不争气了……”

    他一面说,一面随意的低头,随即……目光落在第一篇的论文上,表情有些不一样了。

    “咦”

    “老方,你来。”朱厚照语气带着惊讶。

    方继藩上前一看,顿时明白了朱厚照奇怪的缘由。

    “研究院,有个叫张鹤龄的狗东西吗”

    方继藩就很认真的道“研究院没有,陛下的家里倒是有一个。”

    朱厚照就道“胡闹,他们懂个什么,也来凑热闹科学之道……是……”

    话说到了这里,朱厚照突然不吭声了。

    因为……

    论文,他没心思看,朱厚照是瞧不上两个舅舅的。

    可是……论文下头,还引用了一段试验的数据,朱厚照对于蒸汽机车,是再了解不过的,只一看上头的数据,脸色骤变“不可能,这绝不可能,周刊到底收了他们多少银子,这样的数据也敢乱登。”

    方继藩也皱眉,事实上……他知道蒸汽机大致的原理,可真正的细节,固然是方继藩两世为人,方继藩也是一概不知的,他更像是一个指引,方向指了出来,就说蒸汽的原理能造车,其他的……便是朱厚照和无数徒子徒孙们的事了。方继藩似懂非懂的样子,瞎琢磨了老半天,迟疑道“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啊……嗯……”




更新送到,求保底月票。
新的一月又到了。

    书到了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旧世界里,第二个阶段,则是一个新的世界,所以……比较难写。

    说了这么多,真不是为自己更新少一些找借口,毕竟,每天还有两更,且还算稳定,已是超越了同行了。

    每一个月初,都是大家投月票的日子。

    老虎站直了,接受大家批判,那啥,吐完了口水,记得把月票留下。

    《明朝败家子》更新送到,求保底月票。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新车诞生
    朱厚照毕竟精于此道。

    他开始认真的看着论文,越看,从起初的疑惑,渐渐开始眉头舒展。

    “这论文……倒是论证得还算缜密,没什么差错,只是试验的数据有些夸张了,不过……这不打紧,有趣,有趣的很。”

    朱厚照眉飞色舞的抬头看向方继藩道“老方,走。”

    “去哪”方继藩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朱厚照道“当然是研究所……想要试试真假,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当真造一台这样的蒸汽机车来,如此……便可确定真伪了。”

    方继藩左右看了看,他不想动,这等事,交给蒸汽研究所的那些人就够了。

    可架不住朱厚照是个凡事都想要亲力亲为的人,这一点……他和太祖高皇帝很像,太祖高皇帝但凡过问的钦案,那真是一丝不苟,明明白白,整整齐齐,保准一个漏网之鱼都没有。

    刘瑾被叫了来,随即,刘瑾开始布置,不久之后,当内阁大臣们预备来等候陛下召见,开始一日的议政时,他们发现,陛下又病了。

    刘健和李东阳对视了一眼,看着眼前的宦官,李东阳道“陛下为何隔三差五生病,我看陛下年轻力壮,也不似有疾的样子。”

    “这……”宦官道“要不要看看御医院的……”

    刘健摇头“不敢。”

    李东阳便又道“为何不见齐国公”

    宦官“……”

    “他也病了吧”李东阳询问道。

    宦官道“这个……”

    刘健与李东阳对视,心里已经明白了什么“陛下去了何处”

    宦官显得有点慌“陛下……陛下……”

    “你若不说,只恐群臣见疑,这不是小事,出了差错,可不是闹着玩的。”

    宦官哪里是李东阳的对手,三言两语,便惊恐的道“两位阁老放心,陛下……陛下不过是去了研究所。”

    “噢。”李东阳平静的点头,他早已猜测到了。于是看向刘健,希望刘健来拿主意。

    刘健沉默片刻“回内阁票拟去吧。”

    二人默然无言,就回内阁去了。

    当然……内阁没有揭穿,可这满朝的文武,却越发的疑窦起来。

    御史陈彦是个很有科学精神的人,他专门寻了一个簿子,每一次陛下生病,便会打个勾。

    最后他得出的结果是,陛下登基一百三十二日,生病三十一次,生病的天数是一百零二天。

    这是一个极恐怖的数据。

    这样的病法都还没死,这没天理啊。

    当然……大家都不相信陛下病了,毕竟……有不少人是经历过成化朝的。

    因而……说什么的都有。

    有的说陛下在深宫里,成日饮酒作乐,有的说陛下新进了一群秀女,乐不思蜀。

    大抵……不会有什么好词。

    毕竟,和上皇帝每日理政,一日三朝相比,哪怕是朱厚照不病,一日也未必进行一次朝议,人们也发现,上皇帝在时,以为所有上皇帝会亲自朱批的奏疏,现在都变成了司礼监朱批。

    此中的差距,实在让人为之叹息。

    可朱厚照却不管这么多,他一头扎进了研究所,随即……开始着手以这新理论开始搭建全新的蒸汽机车。

    朱厚照看着图纸,琢磨了许多日,发现这图纸确实是可行的,其中的许多改进,很有意思。

    当然,朱厚照毕竟是专家,只一看图纸,便晓得这其中其实还有许多可以细节改进的地方,因而……重新进行绘制,一面召集匠人锻造构件。

    研究所现在已开始成熟起来,而随着机械制造的深入,许多构件的制造,也开始得心应手,无论是冶炼的工艺还是打磨,亦或者是零件的精度,都不断的在完善。

    正因如此……大抵只要你绘制出了图纸,那些精湛的匠人们,总能按着图纸,制出一毫不差的构件。

    通过了铁路的修建,某种程度,不但养活了大批的人才和匠人,储备了大量的理论知识,更给不少人了施展的空间。

    整个研究所已经调转了方向,上上下下都在忙碌。

    方继藩也觉得有趣起来,陪着朱厚照,一道重新进行设计。

    朱厚照连续在这研究所待了半月,外头的事,他一丁点都不关心。

    倒是百官们急了。

    宫里只说陛下病了,百官如热锅蚂蚁,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去内阁寻人,内阁那边,似乎对此缄默不言。

    当然,也有人怀疑陛下来了研究所,不过研究所本就是禁地,里头牵涉了太多的秘密,里头的研究人员,保密意识也极浓厚,深居简出,也打听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又过了半月,终于……一台全新的蒸汽机车,就闪亮亮的落成了。

    朱厚照看着自己的杰作,整个人一脸欣慰“明日……跑一跑试一试,今日让人好好检修一番,看看有没有问题。朕的那两个舅舅……倒是有几分意思……他们现在在哪儿了”

    “听说此时在西安,又听说他们打算启程回保定。”

    “启程至保定到保定去做什么”

    方继藩迟疑道“保定的杨一清接了书信,两位国舅询问了保定铁路运营的情况,臣觉得……他们可能是想瞎琢磨铁路运营的事。”
1...12361237123812391240...12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