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就在此时,突然有人道:“方才何故齐国公对刘家的人,赞誉有加”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竟一下子,让所有人重新沉默了。
对呀。
先是齐国公为刘辉文脱罪,请求三司会审,这明显就有为刘辉文开脱的意思。
现在又对刘家赞不绝口。
这刘辉文,是行刺他方继藩啊。
若是再往深里想。
自打方继藩遇刺,陛下立即废除了八股,而后又废除了天下读书人的功名。紧接其后,士绅们的土地价值暴跌,许多宅邸都作为抵押,被西山钱庄收回,而后……又是疯狂的收购土地,一转过头,他方继藩又活了。
这死了……就已经坑苦了大家。
现在活了,又狠狠的坑了一次。
谁也禁不住这样的折腾啊。
可越想……大家越觉得不是滋味。
有人猛地道:“莫不是……这一切都是串通好了的吧。”
许多人身躯一震。
读过书的人,和普通的小民是不同的。
因为读过书,所以心思比较深,心思比较深的人,也往往揣测别人心思就更深了。
方继藩这狗东西,丧尽天良,什么事做不出来
自打刘辉文刺杀了方继藩之后,最大的受益者,就是
1677.第1595章 诛心
第1595章 诛心
京师突然出现如此大案。
顺天府自是迅速有了动作。
此后,厂卫也开始动作起来。
一时之间,竟是人心惶惶。
可真要细查,人们却对此只能哭笑不得。
刘家刺杀齐国公,犯了钦案,而士绅们……此举,更多的是盲从和泄愤。
他们不敢对齐国公如何,这齐国公是真的说杀人就杀人的主儿,而且现在位高权重,如日中天,谁敢招惹
在想到祖产即将在他们手里毁于一旦,这等无力的愤怒,迅速的蔓延。
此时……一向老神在在在的士绅们,竟也变得激进和盲从起来。
于是……街坊之中,诸多绘声绘色的阴谋论调便开始甚嚣尘上。
次日,在大理寺。
这已是对刘辉文第七次的过审了。
对于刘辉文的审问,依旧成了三司最头痛的事。
外头的消息,每一日都在变。
可好在这庙堂上的大臣们,却不太相信那些有鼻子有眼,关于合谋的传言。
大抵……还是许多人同情刘辉文的。
且刘辉文每一次过审,所表现出来的风骨,都实是令人钦佩。
这不正是理想中的自己吗
于是乎,一面他们不喜刘辉文对自己各种讥讽,另一面,他们又觉得,刘辉文无论事情是否做的太过,可其心志,却是好的。
在这般的矛盾之下,继续的过审,更多的只是刘辉文发挥的时间。
刘辉文表现得更加的轻车熟路,到了大理寺的公堂,径自坐下,自报了姓名,而后泰然的看着诸主审官。
可今日,主审官们却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当然,刘辉文并不在意。
他很清楚,这些日子,三司会审的态度分明有了变化,这说明朝中有某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在保护自己。而在其他地方,定有许多人不希望自己死。
因而,他底气更足。
甫一落座,不等主审官开口,便道:“荒谬!”
主审们面上大抵是……你又来了的表情。
刘辉文肃容道:“祖宗之制丧尽也。自弘治十五年起,朝廷的诸多国策,都是荒谬至极。下西洋,靡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带回来的金银,却引发了物价齐涨,这对我大明,有什么好处可是……这都是为了一己私利啊,需知下西洋所得的土地,大多分封给了似齐国公,以及诸宗室,这些……于百姓有何利耶”
主审们默不作声,今日难得的,他们都没有打断刘辉文。
刘辉文大义凛然道:“名为我大明,这是开疆拓土,可是花费了如此多的钱粮建造舰船,多少百姓妻离子散,骨肉分离,只为了齐国公和宗室们的封地,这万里之遥的土地,要之……有何用大明之患在于人心,在于教化,而非这些好大喜功之物。罪官自入狱以来,困于斗室之中,这些日子,念及这些年大明的变化,实是痛心疾首。”
“听说那齐国公……竟是丧尽天良,四处认亲,将那八竿子打不着的所谓亲人,统统发配去黄金洲,又四次寻觅罪人,巧立名目,捉拿囚犯,以罪囚填其封国人口,这样的做法,已是惹来了天怒人怨,多少人血泪斑斑。可是这满朝文武,可有人直言吗为何会到今日这个地步啊。”
刘辉文说得很投入,说到这里,他甚至痛心疾首的捶打着自己的心口。
其实……刘辉文很清楚。
这是三司会审的钦案,陛下对这个案子,一定是格外的关注,既是会审,那么询问的笔录,一定会送入宫中去。
与其说刘辉文这些话是对着主审官们说的,倒不如说,刘辉文这是借着这会审,来向皇帝劝谏。
当然……直言劝谏,又有另一层更深的意思。
朝中只怕有不少人,希望看到这个局面。
有些话,他们不便说,也不敢说,却借着刘辉文之口说出来。
可听到此处,那主审官却觉得尴尬,终于忍不住道:“好了,你不必再说了。”
刘辉文冷哼一声,道“有何不敢说,此仗义之言,天下人不敢说,我为罪官,今不说是死,说也是死,今死大义,足慰平生。那黄金洲……”
“够了!”另一个审判官亦是忍不住了,喝道:“你不要忘了,你是罪官。”
刘辉文中气十足的道:“老夫没有忘。”
三个主审相互对视了一眼。
这个家伙,比自己还凶啊。
于是,三人各自露出了意味深长之色,其中一人道:“来人,先将人犯押下去,一个时辰之后,再过堂审问。”
差役们听罢,先押着刘辉文出了中堂,刘辉文却是得意洋洋的样子。
只是不知此时外头如何了,想来……已有不少人开始暗中营救了吧。
这大明,终究还是要在乎清议的,哪怕是天子,也无法杜绝人的悠悠之口。
他回到了囚室,这囚室虽是简陋,却是干净整洁,甚至是他的衣衫,都有专门的狱吏为他清洗。
而能为他安排下这一切的,刘辉文虽然不知是谁,却知道一定是这朝中手眼通天的人物。
他不在乎是谁的关照,只做好自己便成了。
照旧,他坐下。
如往常一样,一个老狱吏给他斟一盏茶来,刘辉文不喜这茶,太劣了,毕竟狱中条件有限,可手中茶盏抱在手里,却不喝,他只是享受着这等抱茶沉思的感觉,就如他当初在国子监中那般,老神在在,风淡云轻。
老狱卒瞥了刘辉文一眼,却是欲言又止。
刘辉文却懒得理会他,他轻视这等小吏。
可老狱卒却不忍走,想了想,道:“先生……”
“噢
1678.第1596章 九族
第1596章 九族
弘治皇帝这些日子,自是极关注那三司会审的事。
可越是关注,心里便愈发的气闷。
朝中百官,显然有不少人在拖延。
不过对此,弘治皇帝没有轻易的干涉。
他在等!
等一个结果。
可是当最新的奏报送上来的时候,弘治皇帝显然被这样的结果弄懵了。
刘辉文自知自己罪孽深重,自请流放黄金洲
而且……还自称自己整个家族,俱都迁徙过去。
要知道,诛灭三族是极重的成法,而三族流放,也是极严重的。
这虽然是免了死,可这时代的人最是害怕背井离乡,何况去的还是黄金洲。那么祖宗还要不要了毕竟人可以迁,可祖坟却是迁不走的。
弘治皇帝惊愕过后,便满心的狐疑,这奏报里实在显得过于蹊跷啊,因为这根本和此前刘辉文大放厥词截然相反。
现在刘辉文不但认罪,甘愿受罚,而且根据奏报所称,他痛哭流涕,后悔不已,甚至万念俱焚……
这就更加奇怪了。
弘治皇帝手不禁磕着御案,随即道:“萧伴伴。”
萧敬上前道:“奴婢在。”
弘治皇帝道:“继藩近几日怎么不见动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他近来在做什么”
“在修书。”萧敬咳嗽一声,忙解释道:“奴婢也是听别人说的。”
这意思是说,这绝不是厂卫在密查齐国公。
齐国公身份过于特殊,厂卫若是密查他,极容易让人联想到萧敬可能对齐国公有成见,萧敬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
“噢”弘治皇帝打起了精神,面上不禁带着期许之色。
这修书,可是大大的正经事啊。
难得方继藩肯做一件正经事了。
方继藩折腾出了西山书院,桃李满天下,他的弟子,哪一个不是厉害非凡,此番修书……这修的书,必定是一部奇书吧。
弘治皇帝甚至听科学院中的院士吹捧方继藩为经天纬地,宛如孔圣人再生。
当然……弘治皇帝觉得有些夸张了。
可若说其比之程朱,弘治皇帝却是颇为认可的。
因而……方继藩现在要修书,他就很直接的认为此书必定也是经天纬地吧。
弘治皇帝乐了,带着浅浅笑意道:“今日就不打扰他了,明日让他入宫觐见。”
“是,奴婢遵旨。”萧敬见弘治皇帝高兴,便道:“这朝野内外,其实都听说了这风声,大家也都想看看,齐国公所修之书为何。”
弘治皇帝颔首:“明日朕问问便知。”
…………
方继藩突然被传唤入宫。
不过他心里有底气,晓得必定是陛下询问关于三司会审这个案子的事。
因而清早起来,穿戴一新,便出发进宫。
可刚刚出了府门,王金元便心急火燎的赶了来,道:“少爷……少爷……昨夜,收到了一封书信,是自曲阜来的。”
曲阜……
方继藩驻足,随即,他眼睛看向天上:“曲阜的衍圣公府这曲阜来了什么消息”
“当今衍圣公,听闻了公爷要将土地免租,特意修书来,说是公爷此举,实乃千古未有也,公爷您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实是读书人的楷模。倘若衍圣公若知,世上出了公爷这样的人,弘扬圣学,定当欣慰。他还说,自己比公爷痴长几岁,甚是惭愧,勉强在公爷面前,可自称一句愚兄……”
其实王金元刚刚得了书信的时候,是有些紧张的,少爷在这里胡搞瞎搞,将那些读书人治的死死的,若是衍圣公不忿,这个时候义正言辞的发一点什么非议,人家毕竟是圣人之后,影响还是有的。
谁知道把信一看,这衍圣公府不但没有一句责怪方继藩,而且对少爷是赞誉有加,就差不多要将方继藩比作程朱了,这令王金元心里甚是欣慰。
看看我家少爷,现在谁敢说他不是正宗
可这一封书信,对于方继藩而言………却是一点都不意外。
方继藩听到这里,就绷住了脸,怒道:“我是神农之后,他是孔圣人之后,这神农不知比孔圣人长了多少辈,他竟敢自称做我的兄长,他好大的架子,是一点都没将本少爷放在眼里吗这狗东西,不知礼义廉耻,这书读到哪里去了似他这般的读书,实是让至圣先师蒙羞,回一封书信过去,让他再想想自己的辈分,这书信的格式也有些不对,吹捧本少爷,竟还不对仗,韵脚也几处没有押住,这等不学无术的蠢材,让他重写,否则我代表至圣先师,将他开革出圣人门墙!”
“呀……”王金元惊讶的看着方继藩……老半天回不过神来,呐呐的道:“少爷,他才是正宗啊,是圣人之后。”
方继藩撇撇嘴:“现在我是正宗了,我乃至圣先师的亲传弟子,承继了绝学。退一万步,就算他是正宗,那我便代表我的老祖宗神农,让他做不得人。”
“是,是,是……”在方继藩的瞪视下,王金元硬着头皮道:“少爷说的有理,那……那小人就这样回书了。”
“一个字都不得改,改了便连你的腿一并打断。”
方继藩抛下这
1679.第1597章 万世师表
第1597章 万世师表
弘治皇帝闻言,笑了:“既是继藩修书,定是经天纬地之作,必可光耀万世。”
方继藩顿时露出了苦瓜脸,心里憋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