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方继藩只好道:“要做院长也可以,交钱。”

    朱厚照:“……”

    方继藩道:“我思来想去,生源是想好了,学费呢,也为他们料理了,甚至他们肄业之后,还要授予他们战略保障局的军衔,唯独……还缺一陛奖学金,要不,殿下付了吧。”

    朱厚照开始唧唧哼哼,大抵是,哪里有给你方继藩干活,还要自己掏银子的道理。

    这一次,他唧唧哼哼,用的乃是梵语,这梵语,说穿了,就是天竺语。

    方继藩反正也听不懂,耳根很清净,爱咋咋地。

    朱厚照咳嗽,乐了:“老方,本宫答应了,银子的事好说。”

    他是个永远不知疲倦的机器,但凡是有什么能让他出风头的事,他总是求之不得。

    外语书院这事儿,还是要向弘治皇帝奏报不可。

    方继藩没闲着,立即书了一份章程,至奉天殿。

    弘治皇帝戴着墨镜,显得高深莫测。

    下头七八个内阁学士和尚书,也一个个戴着墨镜,谁也不知墨镜背后的眼睛里,深藏着什么。

    方继藩进去的时候,差点打了个踉跄。

    卧槽……

    墨镜已经这么火了

    这世上的人,十之**都是跟风狗。

    皇帝戴上了墨镜,王不仕也戴了,大家一看,稀罕哪,仿佛这已成了自己区分寻常人的象征。

    许多人,也想买一副来看看。

    这不买还好,一买,那些商贾们,顿时觉得拉风,这玩意可贵着呢,最低档次的,也是几十两银子,寻常人,买不起。出门在外,这么个显眼的墨镜一戴,顿时,我有钱这三个字,就写在了脸上。

    官宦们戴着,也极好,宦海沉浮的人,最怕的就是被人看穿自己的底细,可眼睛却是心灵的窗口,戴着墨镜,顿时有了威仪,别人看不清你。

    当然,重要的还是上有所好,下有所效,陛下都戴了嘛。

    这个时候,大家并不会觉得,对方戴了眼镜,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反正你戴我也戴,来呀,互相伤害呀。

    方继藩忙是将手往袖里掏,掏出了自己特制的蛤蟆镜,戴在鼻梁上,这才觉得,自己融入了群体,心里松了口气。

    方继藩行礼:“儿臣见过陛下,儿臣此来,还是为了战略保障局的事,这里又有一份新的章程,还请陛下过目。”

    弘治皇帝心里说,朕细细想来,你方继藩好大的胆,朕等所佩戴的,乃是小圆墨镜,你方继藩的镜片,为何就这么大,这算不算是坏了礼法

    弘治皇帝淡淡道:“取朕看看。”

    将章程细细看过之后,弘治皇帝颔首点头:“外语书院……朕准了。只是……太子……也懂外语”

    方继藩手舞足蹈的道:“何止是懂,可谓是样样精通,他学了许多种,能和番僧对答,见了鞑靼人,也可交流,还有朝鲜人、倭人…………甚至是天竺人。”

    弘治皇帝无言,自己这儿子,还真是……

    弘治皇帝叹了口气:“他喜欢,就由着他去吧,朕管不了他啦。”

    吁了口气。

    前几日揍了朱厚照一顿,朱厚照立即就去太皇太后和张皇后那里告状了,现在后院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搞事
    这一番话,倒是……像极了方继藩。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方继藩那家伙,嘴巴甜,没想到太子,也学到了几分了。

    弘治皇帝听罢,不禁笑了。

    “你心里一定在想,朕就这么想要这天可汗的尊号不,天可汗算什么呢不过尔尔罢了。可是哪,朕要比的,乃是唐时的太宗皇帝,自先秦以来,我中原开疆拓土之君,无过汉武太宗,朕从前,不喜打打杀杀,何也,连年征战,百姓遭殃哪。可如今,下西洋,开了眼界,方才理解了汉武帝和唐太宗的心境,这天下,竟有如此多的心腹大患,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若是朕不管,数十年,又或者百年之后,等到他们羽翼已丰,那时,才想要攘夷于外,便难上加难了。”

    “大漠和辽东诸部,而今已经不足为患了,未来大明之患,在大食,在佛朗机,受天可汗之号,会盟诸部,是先安内,使我大明北境无忧,方可对付这些心腹大患。”

    弘治皇帝顿了顿,深深的看了朱厚照一眼。

    儿子长大了,或许能理解自己的心情了。

    自己做的这些,哪一样不是为了儿孙们清除障碍呢。

    这最难啃的骨头,朕还活着,就让朕来啃,儿孙们,受着祖宗恩荫,享福便是了。

    弘治皇帝继续道:“大漠诸部,而今式微,在朕看来,他们特来归顺,也是迫不得已,谁愿意屈居于人下呢若是朝廷对此怠慢,难免使他们觉得朝廷慢待了他们,更有甚者,若有有心人暗中怂恿,使这草原和冰原诸部都认为,我大明非但对他们轻视,甚至可能对他们怀又剪除之心,他们在恐惧之下,会不会鱼死网破”

    “自宋灭亡之后,中原人和蒙元人的厮杀,已经太久太久了,彼此之间,多是相互戒备,那血海深仇,还近在眼前呢,想要让他们死心塌地,大明,自当也要有所表示,这也是朕亲往大同,与诸部首领会盟的原因,朕是要让他们知道,只要他们肯真心归顺,朕依旧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朕可以是他们的死敌,也照例,可以是他们的君父。朕将草原诸部的子民,也当做朕的子民,自此之后,大漠之内,再无纷争。”

    弘治皇帝接着道:“春秋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便是华夏的由来。今朕临华夏,继祖宗大统,若蛮人知礼,戴华夏服章,那么,天下大同,亦是幸事。”

    “这些年,对大漠,该打的,都打了,接下来,是该安抚人心,休养生息。朕此番去,便是要定下规矩,使诸部感受朕的诚意,从此心悦诚服,死心塌地,这大漠,已经消耗了我大明太多太多的国力,今朕欲制四海,非要安大漠不可。”

    朱厚照听了,心念一动:“可若是父皇去,那诸部的首领之中,真有人图谋不轨呢”

    弘治皇帝微笑:“朕乃天子,蛮夷岂敢侵之”

    朱厚照:“……”

    弘治皇帝又道:“你看,你又觉得朕是自大了,你带了那鞑靼商贾来见朕,朕岂会不知,只是,心怀不轨之人,只是少数,若因为这少数,朕便不敢去了,岂不是……先寒了那些愿意归顺之人的心朕听说,大漠之人,最敬重的乃是英雄,倘若朕如此惜命,反而被人看轻了,若真有人图谋不轨,自有人将其拿下。”

    “再者……”弘治皇帝深深的看这朱厚照,眼里流露出别样的情感,语重心长道:“再者,朕还有你,有载墨,朕后继有人,何惧之有呢”

    朱厚照便独坐在沙发上,歪着头,开始发呆。

    弘治皇帝晒然一笑,靠着沙发,亦是沉默下来。

    几日之后,銮驾至大同。

    方继藩率大同文武来迎驾。

    浩浩荡荡的卫队,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无数的命官,穿戴着飞禽走兽的官袍,纷纷拜倒。

    弘治皇帝下了车,先行至方继藩面前,对方继藩道:“方卿家,辛苦了。”

    方继藩道:“为人民……啊不,为陛下效命,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方继藩就是这样的,有时候说话,颠三倒四。

    弘治皇帝微笑,背着手:“各部首领,还在大同城外吧”

    方继藩道:“依循乃是唐朝时的旧礼,于关外设了高坛,各部首领,总计七十四人,早已候命,礼部选定的良辰吉日乃是三日之后,到时臣和太子,带禁卫出城,各部首领统统已解下了刀剑,其扈从,只各自挑选十二人观礼。”

    弘治皇帝颔首:“朕一切依卿安排便是了。”

    说着,抬头看着大同这巍峨的关墙,不禁叹息道:“大同乃九边之一,更是我大明京畿之门户,这城楼和高墙,自太祖高皇帝以来,屡经修葺,是时候,这墙该撤下了。”

    弘治皇帝说罢,入城。

    方继藩马不停蹄,前后忙碌,累得气喘吁吁。

    独当一面,是吹牛的。

    这么大的仪式,什么都要自己拿主意,要协调大同的边军,安置前来的禁卫,还有那些该死的太监,礼部那里,又隔三差五,指指点点一下,方继藩可谓是心力交瘁。

    好不容易忙里偷闲,回到了自己在大同的住处,便看到王守仁拼命的啃着鸡腿。

    他的肚腩,还是小了一些,所以,要多吃。

    至于身高,可以特制一个千层底的鞋,这样人可以显高一些。

    至于脸,自要易容化妆一下。

    不只如此,他还要学习陛下的气度。

    虽然那些蛮子们,没见过皇帝,自然不必担心。

    &nbs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狼行千里吃肉
    刘瑾看看方继藩,再看看一旁忙碌的萧敬。

    沉默之后。

    重重点头。

    咱干爷爷,就是睿智。

    那萧敬,也不是单纯之辈。

    听方继藩和刘瑾二人,在远处嘀咕着什么,便不禁道:“你们在说什么,你们是不是想要陷害咱”

    方继藩取出了蛤蟆镜,戴在了脸上,拨浪鼓似得摇头:“没有,萧公公不要误会,我们只是在谈盟誓的安排,萧公公,赶紧吧,时间不多了,我方继藩是知晓轻重的人,这个时候还来害你,那还算是人吗现在我们都是一根线上的蚂蚱,理应同舟共济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此时若还生出嫌隙,到时,可就不好收场了。”

    萧公公一脸不信的样子。

    可方继藩矢口否认,他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王守仁已经穿戴上了通天冠和冕服,在这繁复的冕服之下,王守仁的脸有点不太自然。

    他毕竟不傻。

    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危险的事。

    可是……

    他深深的凝望了方继藩一眼,想说的话,没有说出口。

    “像吗”方继藩上前,最了解陛下的乃是萧敬,萧敬若觉得没问题,那么就没问题了。

    萧敬冷笑:“不像。”

    方继藩乐呵呵的,取了一副墨镜,戴在了王守仁的鼻上。

    “你再看看。”

    萧敬一愣,细细打量:“呀,有那么点儿像了。”

    一个脸型和身形差不多的人,若是五官差异不大,这墨镜,就是最好的伪装。

    “你再后退十步,细细看看。”

    萧敬依言,后退十步,眼前一亮:“呀,真是像极了,太像了。”

    那么……就没问题了。

    这通天冠和冕服本就已经给了人既定的印象。

    墨镜遮住了王守仁半张脸。

    何况,寻常人也不可能放肆的靠近‘皇上’,就算觉得有一点和平时不一样,也绝不会有什么怀疑。

    而至于各部的首领,反正他们也没见过皇帝,还能咋样

    方继藩道:“事不宜迟,要立即动身了。萧公公,孙子,你们跟着我,护着陛下,其余人,不要让他们轻易靠的太近,伯安,你尽力少说话,知道了吗”

    萧敬道:“且慢。”

    方继藩已转身要走了,不禁回头:“怎么,你想做什么”

    对付萧敬,就是要凶。

    萧敬道:“咱有一件事,忘了做。”

    说着,他轻描淡写的到了案牍边,这案牍上,是一副茶盏。

    萧敬咬了咬牙,举起了茶盏,便朝自己的额头……啪的一下。

    下手很狠,以至于茶盏直接碎裂,他额上,顿时胀起,整个人晃了晃,咧嘴笑了。

    方继藩:“……”

    萧敬打着趔趄,晃了几步:“方继藩,你以为……你以为咱不知道,到时,你和太子殿下,还有他们……”他手指着王守仁和刘瑾:“你们想要栽赃咱,是不是”

    方继藩忙摇头:“没有,没有……”

    他语气开始微弱,现在说有,和说没有,有区别吗

    萧敬额上全是血,狰狞大笑:“哈哈,你们以为咱会任你们摆布,做你们的替罪羊你以为,咱是吃什么长大的,吃nai哼,咱是吃肉长大的!”

    萧敬身子又晃了晃,显然有些撑不住了:“我萧敬,活了大半辈子,会上你方继藩的当给你方继藩背黑锅若上你的当,那么……咱早就在宫里,被人玩死了。可惜啊可惜,咱这就要晕过去了,所以……从现在起,你们做了啥,都和咱没关。”

    他慢慢的坐在了地上,然后像示威似得,徐徐躺平,还张着眼,乐了:“咱要昏死过去喽,昏了,昏了,齐国公,你可要保重了,这世上没人可以帮到你,自求多福吧。”

    方继藩:“……”

    萧敬随后,惬意的闭上了眼睛,还不忘道:“吉时就要到了,齐国公慢走。”

    一旁的刘瑾,盯着地上躺平的萧敬,瞠目结舌,下意识的,他取出了蚕豆,脑子里,掠过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于是,他眼睛四处搜寻,目光定格在了柱子上。

    可这念头,只在电光火石之间,很快消逝。

    刘瑾道:“干爷,时间来不及了。”

    方继藩骂骂咧咧的道:“这老狗,挺聪明的,我怎么就没有堤防呢。”
1...11281129113011311132...12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