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时候不早,朕乏了,摆驾!”

    王守仁不愿意多留,他的任务,只是促使这一场大礼圆满结束。

    首领们依旧跪着,王守仁走一步,他们便膝行一步,纷纷道:“愿为至尊大可汗效力,死而后已。”

    王守仁回头看了他们一眼:“与突兀密谋之人,明日去大同,领罪,其余之人,在此候命。”

    首领们竟再无任何心思,有人心里战战兢兢,有人心悦诚服:“是。”

    王守仁下了高台,方继藩也跟上了上去。

    谁晓得那礼官,手里拿着竹简和笔,跑的更快,说不准陛下在下高台时,还会有什么交代呢。

    这可是历史性的时刻啊,得记录下来,以后可能要讲。

    方继藩一把将他推到了一边:“滚开!”

    礼官很想说,你这人怎么回事,讲不讲道理,可看了方继藩一眼,要到嘴边的话,识趣的吞了回去,目中带着几分幽怨,方继藩已脚步匆匆,追了上去。

    为了王守仁接触到太多的人。

    &n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赏赐
    文治武功。

    天子亲自慑服大漠诸部,哪怕是唐太宗皇帝在世,也只能做到如此了吧。

    弘治皇帝咳嗽一声,墨镜遮盖了他面上的惭愧。

    这个事,他得认。

    不认,王守仁就是冒充天子,死无葬身之地。

    方继藩便是图谋不轨,也得完蛋。

    便是太子,也有干系。

    可若是认了,那么,便是天命所归。

    弘治皇帝颔首:“嗯,朕也不知,何故突然有此神力,说来,真是奇怪啊。”

    朱厚照等人纷纷道:“是啊,真是奇怪啊。”

    谢迁却不禁感慨:“陛下,这并不奇怪,这是陛下仁厚,感动了上天,上天佑护着陛下,所谓奉天应运,便是如此。”

    弘治皇帝摘下了墨镜,只点点头:“好啦,今日之事,休要再提了,总之,大漠诸部已与朕盟誓,朕自此之后,统领大漠诸部,却不知诸卿,有何看法”

    谢迁等人,则是心里感慨。

    皇帝圣明啊。

    人家办成了这千古一帝,方才能办成的事,可陛下骄傲了没有,没有,陛下非但骄傲,而且很快就转移开话题,虚怀若谷如此,实是前无古人,想来,也后无来者。

    谢迁张口,想说什么。

    其实,对于真正的统领草原诸部,大家也没有什么经验。

    毕竟,中原人统治大漠的经验,大多数,都是失败的,哪怕是成为天可汗之后的唐太宗,他对于大漠的羁縻之策,也百年之后,也迅速的土崩瓦解。

    弘治皇帝也为此有些伤脑筋:“还是如以往一样,安置鞑靼军民,挖掘矿产,令他们圈养牛羊诸卿,今日,大明已至盛极之势,越是如此,朕越是担忧哪,朕站的越高,越觉得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这马上得来的天下容易,可要下马治天下,方才是最难的事。内阁……拟出一个章程来吧,拟定章程之前,先进行廷议,此后,进行部议,待拟定好章程,送至朕这里来。”

    这等大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弘治皇帝没有刻意定下调子,先进行大规模的廷议讨论,看看百官之中,有没有可以切实事情的良方,之后,再缩小讨论范围,进行部议,这个部议,是内阁召各部的部堂,进行更具体的讨论。最后,内阁出了结果,再和皇帝进行磋商。

    这是最稳妥的法子了。

    这时,方继藩道:“陛下,儿臣有一言。”

    弘治皇帝看向方继藩:“嗯”

    他面带微笑,看着方继藩,就像看着自己的儿子,当然,这个不是亲的。

    不得不说,方继藩是个真正忠厚的人,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左膀右臂这样简单。

    方继藩道:“漠北诸部,如西伯利亚等部,却不知陛下,为何他们要南下,投奔我大明。”

    弘治皇帝皱眉:“朕听说,那大漠极北之地,人烟稀少,甚是苦顿,又听西伯利亚诸部的人言,是因为有号称罗斯国,他们与之常年征战,屡战屡败,不得不南下,来我大明,寻求庇护。”

    方继藩微微笑道:“陛下,想要将这大漠的矿产,挖掘出来,不但要开矿,要人力,还要有运输,有交通,人越聚越多,就难免,会出现市集,会有许多的商贾,甚至,为了供应这里的所需,还会有大大小小的作坊,这大漠之地,何其的广阔,可是……陛下既已听说,罗斯人不断的西进,他们进一分,漠北诸部,就要退一分,却不知……何时是一个头。”

    弘治皇帝皱眉。

    他明白了方继藩的意思。

    让蒙古和诸部以及女真诸部,来开矿可以,来养牛羊也罢,可是,将来呢

    既然要制定政策,就必须思虑的长远,若只看眼前,那么……这政策,也就没有意义了。

    方继藩笑吟吟的道:“陛下,大漠,土地广阔,正因为广阔,才会给予无数部族栖息的空间,因而,先是匈奴崛起,而后又是五胡,此后是鲜卑人脱颖而出,又是突厥,接着,是女真,是契丹,是蒙古。若只是保守的执行休养生息之策,五十年之内,固然大明在北方,永不会有外患,可一旦时间一久,迟早,我们会面对新的敌人,我们的敌人,可能会越来越强大,他们会如跗骨之蛆一般,不断的腐蚀和吞噬我大明在北方的基业,所以……臣的建言是……向西……”

    向西……

    弘治皇帝和谢迁等人,不解的看向方继藩。

    方继藩道:“西伯利亚诸部,向西,则是连绵的山脉,跨过了山脉,一路向西,照旧,还有肥沃的土地,我们不能将大漠诸部闲置下来,诸部既然被罗斯人打的丢盔弃甲,可现在不同了,我大明,可以作为诸部的后盾,支持他们,一路向西扩张,迈过山脉、冰原、沙漠,令大漠诸部,一路西扩。”

    “大漠的游牧之民,不擅长经营和生产,那么,他们每占一地,陛下可以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而他们的土地,则迁徙汉民,进行生产,既可作为大漠诸部,源源不绝的后勤之用,同时,于我大明,开疆扩土,又有极大的好处。”

    弘治皇帝一愣,看着方继藩。

    而谢迁听罢,忙是摇头:“不不不不,万万不能如此,这些大漠人,本就桀骜不驯,一旦向西,若胜,难免更加跋扈;若是一败涂地,朝廷则徒耗钱粮,老臣以为,此举,大为不妥。”

    是啊。

    你方继藩家打仗不要银子的

    你要做大漠人的后盾,这些大漠人数十上百万张口,人家啥也不干,就吃你的,这还不算,你要不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武器,这些不是银子

    &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气吞山河
    萧敬:“……”

    这东厂和锦衣卫,若是都去了大漠。那么……自己会不会去

    留在宫里,这所谓的东厂掌印,就形同虚设。

    若是也在大漠……这比去孝陵守陵……还惨哪。

    他哭了。

    涕泪直流:“陛下,陛下……奴婢……奴婢……”

    他慌忙叩首。

    弘治皇帝却是铁青着脸。

    这家伙,就长了一张嘴,什么本事都没有,朕要了,有什么用呢

    要知道,皇帝身边的大宦官,绝不只是伺候人这么简单的。

    这样的宦官,是皇帝沟通外部的桥梁,外头发生了任何事,都需这个宦官掌握,随时禀奏皇帝,皇帝有什么旨意,也是这个人,负责去对外沟通。

    因而历来司礼监秉笔太监,往往都兼任着东厂掌印,同时,还负责虽是扈从皇帝左右,为皇帝出谋献策。

    可现在看来,弘治皇帝身边,最薄弱的环节,不在庙堂,不在军中,不在海外,而是在自己的卧榻之侧,就在自己的跟前哪。

    弘治皇帝道:“朕对你一忍再忍,念在当年的情分上,可是你如此不力,朕如何将这大事,放心交给你去办。”

    萧敬:“……”

    他现在明白,自己现在说啥都是错的。

    能咋样,那就是闭嘴,什么话都不说,乖乖的叩首便是了。

    弘治皇帝气的七窍生烟。

    方才虽然有惊喜,可现在却越来越怒,后怕呀,若不是方继藩等人当机立断,自己就完了,指不定现在已被鞑靼人裹挟到了大漠深处,到时,真是生不如死。

    弘治皇帝冷哼:“厂卫,要重新整治,朕说了,要迁徙一部分人入大漠,你……这些日子,先留在大漠之中,负责这件事,等朕什么时候召见你,你再入宫吧。”

    萧敬:“……”

    他无法确定,弘治皇帝什么时候能想起自己。

    若是没想起来呢

    那自己岂不是这后半生,都在这慢慢的风沙之中过日子

    可萧敬不敢有任何的反驳,一切……都得受着。

    弘治皇帝深深的看了王守仁一眼:“王卿家,也留在此吧,在大漠之中,待一些日子,调度一下大漠诸部,熟悉一下大漠中的环境,派遣人员,摸清楚西域和罗斯人的底细,将来,朕有大用。”

    王守仁显得很平和。

    他在哪里,都无所谓的,对于别人而言,这或许是吃苦头,对他而言,无所谓:“臣遵旨。”

    萧敬只在一旁呜呜的哭。

    这一哭,弘治皇帝更怒。

    萧敬一直都在自己的身边。

    可以说是自己调教出来的。

    可看看人家王守仁,看看方继藩的弟子。

    人家听说留在大漠,处变不惊,没叫什么委屈,也不喊苦,只一句臣遵旨,看看你萧敬吧,你这狗东,就因为留在大漠,便哭成这个样子……

    这不比倒也罢了,一比,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云泥之别。

    弘治皇帝冷哼一声,却看向王守仁,脸色缓和了许多。

    他发现,自己开始喜欢上这个叫王守仁的人了,此人才能和德行,都不在欧阳志之下,将来……是真的可以大用的。

    弘治皇帝道:“不要以为,留在大漠,就是委屈,朕留你在此,是因为,你是一块好钢,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朕要直追汉唐的功业,下西洋,乃是重中之重;新政,也是重中之重;而如今,这大漠羁縻之策,亦是重中之重,朕若是能完成这三项国策,便算是为我大明,垫下了基石!”

    这话,与其说是对王守仁说的,不如说是对萧敬说的。

    弘治皇帝终究还是念旧情的。

    还是不忍心,将萧敬彻底放弃,就权当,最后给他一次机会吧。

    弘治皇帝说罢,接着,便朝方继藩道:“卿家,接下来,看你的了。”

    方继藩道:“臣一定幸不辱命。”

    从行在里出来,方继藩心里一宽,这幸福集团能不能成,实在有太多太多的变数。

    成了,就是千秋伟业,不成……大明便永世无法染指西域以及乌拉尔以西。

    自此之后,可能从那里来的敌人,成为后世的梦魇。

    这一点,方继藩是极清楚的。

    因为世上的事,总有盛有衰,一个文明,不可能永远做到强大。

    可是……当强大时,不将自己的触手伸到最远的地方,等到衰弱时,便灰飞烟灭了。

    说穿了,这是家底的问题,家底越厚实的人,抵抗灾难的实力就越强。

    好吧,不找理由了,其实……方继藩只是想干他n的!

    方继藩一出来,身后朱厚照便已追了出来,笑嘻嘻的道:“老方,你是不是要拿这些鞑靼和女真人来骗银子。”

    方继藩像看智障一般的看着朱厚照,而后鄙夷的道:“下流,厚颜无耻!”

    朱厚照不禁道:“你自己说的呀,你说讲故事,讲故事不就是骗银子嘛,本宫看,这很好嘛,咱们骗了银子,西征,要做到汉唐都未有的功业。”

    方继藩:“……”

    他努力的跟这个智障玩意解释:“殿下,讲故事,和骗钱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投资,后者是诈骗。”

    “有什么不同还是不明白。”

    方继藩:“……”

    “不和你说了,臣现在很忙,要去讲故事。”

    “本宫就知道你……”朱厚照气咻咻的道:“算我一份呀,我也会讲故事,名字叫至尊天可汗之子西征记。”

    方继藩懒得理他。

    现在最重要的是,拿出一个招股计划书来。

    讲清楚盈利的方向,还有所需认筹的股份,当然,还有未来的展望。

    身后,萧敬失魂落魄的出来,哭哭啼啼,宛如被抛弃的怨妇。

    他幽怨的看了方继藩一眼。

    方继藩龇牙:“看我做什么,怎么,要我揍你”

    “……”

    你看看,你看看,这家伙……就是这么直接,一点台阶都不给人下。

    萧敬憋红着脸,沉默了很久
1...11301131113211331134...12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