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铁血抗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残简
25日,张发奎不惜血本。除总预备队第4军外,能调的部队都调上了前线,但血肉之躯还是没能顶住日军的飞机、大炮,4个主力师损失惨重,反击失败。
武汉军委会,蒋介石急得在屋里团团转。他为九江、为张发奎担心。
战前,张发奎曾向军委会报过一个方案,称:为免早期为敌突破登陆成功,影响以后作战,我兵团拟控制第4军、第60师、第70军的强大预备队分置于马回岭、瑞昌、妙智铺一带,以便支援第1线作战,并预定以黄老门东西之线为第二线预备阵地,以便状况不利时行逐次抵抗。
蒋委员长对张发奎这个方案从心里透着反感。“张向华未战已有轻弃九江之念,此断然有悖全线防御计划。”蒋委员长看到此方案这样评价道,并当即否决了此案。随后,电告张发奎,九江必须死守,决不能让日军上陆。
眼下闻知九江方向姑塘吃紧,蒋介石不由为九江担心起来。他就是怕张发奎自作主张,放弃第一线阵地。当下给九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和2兵团张发奎各去1电,再次明示:九江一线阵地必须固守。
25日,姑塘之急未解,九江又被日军突破。第2兵团中央集团腹背受敌,九江阵地,情况日益恶化。九江街市,也在日机的频繁轰炸中化作一片火海。
张发奎这时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拼着全部兵力孤注一掷与淞浦中将决战,要么退守第二阵地逐次抵抗。以他的想法,明智些就早撤到第二阵地,以免重蹈淞沪会战覆辙。那一仗,留给他的教训太深了。
可蒋委员长显然是要他取前策,不惜全员玉碎。决心难下。这时撤走,军委会会怎么说?尤其他手下号称“铁军”的第4军还没使用,而这个军又与他有长久的历史关系,是他的起家老本。不撒吧,部队打光了,九江还是个丢。思前想后,张发奎咬着牙,一拳砸向桌子:“丢******,撤,天大的事老子顶着。”
25日夜,第2兵团全线后撤,向牛头山、金官桥、十里山、钻林山区城门湖之线阵地转进。淞浦师团前卫及波田支队得势不让人,追着屁股打来。第4军占据阵地后,返身与追击之敌战成一团。
姑塘失守、九江失守,武汉门户被日军撞开。初战受挫,蒋介石在军委会痛骂张发奎:“娘希匹,张向华紧要关头又存私心。他把第4军藏起来,为什么不用?为什么不用?”
蒋介石桌子敲得“嘭、嘭”响,火气更大了:“什么‘铁军英雄’,什么‘抗战先锋’,统统是假的。他这是公然抗命,目无军法!目无军法!”
一旁的何部长等蒋委员长火气消了一些,上前劝道:“委员长,2兵团放置4军不用,也许是见大局难挽,怕被日军缠住脱不开身。如今全军安然撤至第二阵地,结局也还说得过去。不如给他个机会,让他在金官桥一线阻滞敌人,挽回影响。”
蒋介石“噌”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里急走两步,立住身,余怒未消地喊着:“失去九江,不啻给强敌一个立足点。南浔之战,艰难10倍有之。如此目无军法之将领,决不能再放在前线。”
蒋介石对两广将领本无好感,对手下有私心之嫌的人更不能容忍。
“让他回来,回来。我要让他说个明白。”
出师不利,蒋介石盛怒难平,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7月31日,张发奎接到最高统帅部电令:“南浔方面的军事即日起由薛(岳)、吴(奇伟)两总司令负责主持,张总司令发奎即行调回可也。”
接到电报,张发奎呆愣了足有几分钟。放弃兵权,他并不在意,薛岳、吴奇伟都是自己多年的老部下。只是南浔线大战刚刚开始,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削了兵权,他将何以对国人、对部下交待?几年来他一直是力主抗战的,今日他的脸面往哪儿放?张发奎一腔怨怒,委员长这封‘张总司令发奎即行调回’的命令就是变相撤职!
张发奎觉得委员长的这封心中觉得不公平,耿耿于怀。走前他对薛岳说道:“伯陵!此次九江附近之撤退,是我当时乃根据当面敌情与我军状况所下之决心,不幸为蒋先生误认为我有保存第4军实力之嫌。实则我不仅对九江之战役毫无私见,从未将私人利益的意念夹杂其间。固然,第4军与我有悠久的历史关系,北伐时我就是该军军长。可我绝无衡量自己与各支部队之深浅关系,以保存自己实力之行为。假如有这种自私行为,第4军番号早就淘汰,哪有‘铁军’之辉煌?”
薛岳也是一脸的不平:“总座!就算我们丢了九江有错,也应该是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胡宗南处理,现在委员长越级干涉……”
张发奎怕这个薛老虎再说出什么过头的话,直接打断了薛岳:“伯陵!我对职位视同敝屣,毫不足惜。但我是高级指挥官,就这样被撤职,有辱我的尊严,至为难堪。因我自问良心,毫无内疚,所以我回到武汉后即自请军法审判。你要在前线好好干,别让人小瞧了咱们广东人!”
“司令!……”
薛岳还想看有没有转圜的余地,可又被张发奎打断了:“伯陵!别说了,你以为委员长真的是因为我擅自下令撤退动怒的?要说气量,蒋委员长比他西安的那个学生可真是差太多了!”
薛岳这才明白,对于多次参与倒蒋的张总司令,也许委员长早就想解除他的兵权。蒋委员长仅仅只是需要一个借口,至于九江到底是怎么丢的,有那么重要吗?
交接了指挥权,并把所属部队及后方军务交代后,张发奎径直回返武汉自请军法裁断。
九江丢了。一场风波也算告一段落。但张发奎心里,也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铁血抗日 514.第514章 空气一般的训示
九江,日军第十一军司令部
一张《朝日新闻》报几乎把看报的人面孔全部遮住。报纸不断移动,从报纸后面时不时发出得意的笑声和楠楠自语:
“……呦西!原来是这样……配合得很好……很好……不单靠陆军……海军也起了很好的作用……”
一边吉本参谋长也在贪婪地看《朝日新闻》,一条条胜利的消息,如同一盘盘山珍海味,他一边看,一边仔细咀嚼那美食的味道。他看完了消息,放下报纸,向对面那一张《朝日新闻》后面的人恭敬地说道:
“不看国内寄来的报纸,司令官,我们还不知道皇军占领九江的详细过程。”
对面那张报纸放下,露出冈村宁次浮着微笑的面孔。之前因为张鼓峰的战火,让冈村宁次十一军攻击武汉的军事行动停顿了几天,冈村非常郁闷。现在重新展开对武汉的军事行动后不久就占领了九江,他心情显然好了许多。
听了吉本参谋长的话,冈村宁次有些不满地说:“我们的通讯联络不够迅速。司令部搬到九江已经九天了,详细的战斗报告依然没有收到。不光是这次一〇六师团攻占九江,第六师团8月2日攻占黄梅,我们也没有及时收到稻叶师团长的报告,倒是我第二天早晨听东京广播才知道的。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
“的确是奇怪的现象,我作为参谋长是有责任的。”吉本参谋长嘴上虽然承担了责任,心里是不服的,他认为司令官不了解具体情况,才认为这是奇怪的现象。
吉本参谋长接着为自己辩护道:“我们军里有许多随军记者,单是军司令部里就有十几名记者,每个师团里有几个到十几个记者,全军差不多有二百多名随军记者。这些随军记者通过无线电,争着报道随军部队的战绩,东京报纸很快就能登出来了,广播电台比报纸还快,收到报道材料后,马上就广播了。”
冈村宁次有些焦虑的说:“随军记者这样报道,会泄露我皇军的军事情报。”
吉本解释道:“我注意听广播了,也仔细看报纸了,他们没有报道师团和部队的番号,多用指挥官的姓氏来代替部队番号。”
“支那人非常狡猾,用指挥官的姓氏代替部队番号,支那人会推测出我军的行踪,起不到保密的作用。”冈村宁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我军的通讯联络需要改进,做到及时收到各师团的战报,我们立即报告大本营,随军记者就不可能抢先报道了。”
“如果能做到这点,当然十分理想。”吉本说到这停顿一下,然后才慢慢说:“不过,目前还不容易改变。因为战事进展很快,每个师团每天发来大量无线电报,几乎是同时一齐发来电报,都是特急电,机要科只好一份一份的译,译电需要时间,这样就耽误了。”
“可以说这是支那军队的无能给我们带来的麻烦吗?”听到一切都是因为进展太快造成的,冈村宁次心情大好。
“司令官阁下!根据上海特高课的情报,此次支那军方负责守卫武汉的有江北第五战区和江南第九战区,第五战区的军事长官是桂系的李宗仁,第九战区的指挥官是胡宗南。实在是很费解,如此重要的战役,武汉政府居然没有派出自己的王牌战将华毕成。”吉本参谋长觉得如果是华毕成指挥保卫的武汉军事行动,估计进展就不会这么快了。
“吉本君!这没什么奇怪的!支那的老百姓都说华毕成是岳飞再世,岳飞吉本君知道吧?”
“知道,支那宋代的名将!以反抗外族的辉煌战绩著称,真正的英雄!”
“可这样的名将却是死在自己效忠的皇帝手中!不能和支那的这员虎将较量,还真是有些遗憾啊!”冈村宁次幽幽的说道。
“司令官英明!”吉本一脸的钦佩,“根据我们的情报,华毕成似乎返回了西安。”
“那华北派遣军司令官杉山元大将真是倒霉,刚丢了陆军大臣的宝座,又要面临华毕成这样一个棘手的对手。”
“司令官的意思是华毕成返回西安后会对华北有所动作……”
吉本的话还没有说完,铃木专职副官手里拿着电报夹子走了进来,他把电报夹子递给了冈村宁次。冈村看完电报,不禁笑出声来,说:“陆海军占领九江详细经过的电报来了,可惜我们已经知道了,哈哈……吉本君,你看!”
吉本从冈村的手里接过电报夹子,迅速看完了电报,也忍不住暗暗笑了,说:“可不是吗?我们已经知道了,电报比报纸的消息还慢。”
铃木莫名其妙地望着冈村和吉本,师团部的电报刚到,为什么司令官和参谋长已经知道了?铃木不便询问,望着电报夹子发愣。
突然!一阵匆忙的皮靴声从外边传来,不一会,作战主任宫崎周一走了进来。
第十一军的司令部部刚转移到九江后。九江对岸的小池口不断发生日军的暴行,抢劫,弓虽弓干,虐杀战俘和平民。这对冈村宁次提出的“讨蒋爱民”的训示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冈村没法不过问,就派宫崎周一去视察。
宫崎周一知道部队的军纪一向很坏,因此小池口的暴行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但由于是司令官的命令,必须有个交代,所以现在赶回来把视察到的情况无关痛痒的说出来:
“在军司令部驻地,官兵们不便分开干坏事,怕司令官知道后会处罚,许多官兵就坐船到小池口干坏事了,抢劫和弓虽弓干的事件很多。”
“有多少件?”冈村宁次断宫崎问道。
“多到无法统计。因为过江到小池口去的官兵就是为了干坏事,没有一个过江的官兵不干坏事的。”
“军纪真的糟糕到这种程度?”冈村有点不相信,“驻扎在小池口的部队怎么样?”
“现在小池口附近的波田支队原田大队,和第三师团一样,都是南九州出身的士兵,他们的军纪更坏,官兵大都掠夺,弓虽弓干,如果遇到抵抗,就把对方枪杀或者刺死。”
“杀伤了多少人?”吉本参谋长问。
“没法统计,因为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冈村宁次皱起眉头,不好意思再追问,也不愿意继续听下去,便转移了话题:“小池口临时机场修建的怎么样了?”
“官兵克扣建筑临时机场苦力的工资,抓来的苦力干一两天就逃走了……”
“那些苦力不是有各村村长负责看管吗?”铃木副官抛出问题也是冈村宁次心中的疑惑。
“别提村长了……”宫崎察觉冈村不大愿意听他说出那些暴行,怕司令官生气,他犹犹豫豫没有继续说下去。
冈村觉得问题比他已经知道的还要严重,没法回避和掩饰,那就只好硬着头皮听,“不管有什么暴行,你照实说吧。”
“原田大队召集附近村长开会,想加快建筑临时机场的速度,等开完会,所有村长身上的衣服都给剥下来了……”
吉本参谋长的眼睛射出惊异的光芒:“村长都是女的吗?”
“不,全是男的,没有一个女村长。”
“支那村长的服装并不好,也不值钱,为什么抢村长的衣服呢?”铃木困惑不解地摇摇头。
冈村没有吭声,他心里笑自己的副官连这点都想不通。
“官兵穿上这种衣服,弓虽弓干起来方便,因为支那花姑娘一见到皇军就逃走了。穿上村长们的衣服,走街串巷,进出入人家方便,被当成支那人,支那花姑娘就不提防了。”
铃木副官听了宫崎的解释,恍然大悟,凝神继续听下去:
“小池口的村长主要担负修建机场的工程。他开完会,回到家里,发现原田大队的一群士兵正在****他的妻子和十四岁的女儿。村长想救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和原田大队那些士兵发生了冲突,士兵们便开枪射杀了村长!”
“太不像话了!”冈村摇了摇头。
“小池口村长一家被害的消息立即传开了,没有一个村长肯出来管苦力了,苦力们也都逃走了,临时机场工程也没法进行了。”
“我的训示,原田大队张贴了吗?”冈村相信他担任第十一军司令官以后,巡视了第一下部队,亲自对各联队长以上军官进行了训话,又提出自鸣得意的“讨蒋爱民”训示标语,以为可以避免日军在南京那样的暴行。他怀疑原田大队没有张贴训示标语。
“小池口和九江一样,到处都张贴了‘讨蒋爱民’的训示标语。第十一军所属师团,每攻占城镇,都张贴司令官的训示标语。”吉本参谋长没等宫崎开口就回答了冈村宁次。
“哎!”冈村宁次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失望滴说:“看上去,训示标语他们都当成空气了!”
“小池口的暴行已经发生了,没法挽回了额,但临时机场工程停顿却是件大事。”吉本参谋长看来中国人的生死如同蝼蚁,修建机场才是当务之急:“要命令各村村长认真负责,督促苦力干活,限期把临时机场修好。”
“你以为这个办法行的通吗?参谋长!”冈村认为吉本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
“要波田支队增加兵力到现场监督,村长和苦力敢不服从?”吉本以为靠刺刀可以解决问题。
“吉本君!说实话,临时机场的修建我也不是特别看重。别忘了,我们是要为天皇征服支那,而不是简单的占领。你们不了解支那人的情况,单靠武力是征服不了他们的。要征服支那人的心,这是最重要的。皇军的兵力非常有限和宝贵,许多事都要靠支那人来做。所以必须整顿军纪,宣抚支那人。”
“司令官的训示非常英明!”吉本接二连三地点头,心想冈村宁次不愧是个中国通,比他看得长远多了。
“就我在小池口看到的情况,不整顿军纪,不处罚那些士兵,支那人是不会给皇军干活的。”宫崎赞成冈村的意见。
“犯人是要办的,但是犯人太多了,如果都办,皇军内部就不稳定了。我的意思是犯人不可不办,不能多办,先把轮弓干小池口村村长妻子和女儿的犯人逮捕起来,送军法会议处判处。然后公布出去,以平息支那人的愤怒!”
吉本佩服冈村杀一儆百的办法,绩平了民愤,又可以把军纪整顿一番,博得严格治军的声誉,更重要的是可以收买支那的民心。吉本问:“现在就通知原田大队逮捕犯人吗?”
冈村宁次一挥手:“不忙。原田大队肯不吭下决心逮捕自己的官兵,我们没把握。如果原田把消息透露出去,事情就不好办了。下令把九江的宪兵统统派到小池口去,逮捕犯人,特别是枪杀村长和轮弓****妻女的犯人,从速逮捕法办。”
“这个办法好!”铃木副官称赞道。
“单是这个办法还不够,要把九江特务机关的主力,调到小池口,大力进行宣抚工作。”
“司令官英明!”屋内的众日军军官一齐起立垂头喊道。




铁血抗日 515.第515章 顾问是小偷
根据冈村宁次的命令,第十一军在九江的宪兵和特务机关都先后到达了小池口。枪杀小池口村长的日军士兵被逮捕了,那些进行抢劫和弓虽女干的士兵也都被逮捕。不过只是判处了轮女干案为首分子,其余的日军士兵就关在那儿,处理不下去了。
日军十一军特务机关的宣抚工作也在附近村子开展,每次开会的时候,到的人很少,即使被迫拉到会场听取宣抚的人们也没有任何反应,眉宇间还隐藏着愤愤的情绪,许多人没有听完讲话就陆陆续续地走了。
吉本参谋长把宪兵队长和特务机关长的书面报告送给冈村看了,这等于给了冈村宁次一个响亮的耳光。但冈村不承认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的原因是他的办法不灵,却认为判处的犯人太少,使得特务机关的宣抚工作也失去了力量,如果认真去办,一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冈村宁次十分生气,嗔怒地对吉本说:
“我十一军的法务部长太软弱了,为什么只判处轮女干犯人的首犯,而不一同惩治同犯?抢劫和强女干的人也应该判处一些。”
吉本回到道:“军法会议讨论案件的时候,司令官说过,违反军纪的士兵太多了,如果都办,会引起皇军内部不稳。所以他们只判处了为首的士兵。”
“不对!我没有说过轮女干村长妻女和杀害他们的士兵只判为首的,应该全部判处!”冈村说到这里停顿下来了,他像是父母鞭挞犯了错误的子女一样,气得恨不能把他们置于死地,可当他高高举起了鞭子,却又舍不得使劲往死里打,终于轻轻的落了下来。
冈村宁次接着和缓地说:“当然,判处的时候可以有轻有重,不要判处的太多,也不要判处的过严。这些犯人,为什么判处不下去呢?”
“法务部长参加了军法会议审讯。他们判处不下去,因为没有人申诉。”
宫崎接着吉本参谋长的话说:“法务部长根据陆军刑法中的规定,强女干罪必须亲自告发,否则不能成立,不好判处。”
冈村宁次依然不依不饶:“我们要考虑被害的支那良民,特别是受了中国传统贞节思想影响的支那妇女,她们不好意思亲自告发,那些被害者面对皇军的刀剑,怎么敢亲自告发?”
“陆军刑法规定亲自告发才能定罪,被害的妇女又不告发,这案子就难办了。”宫崎同情参加军法会议的那些军官,觉得判处不下去不是没有理由的。
冈村宁次认为这根本就不是问题:“这有什么难办的呢?把被害者都看做是亲告的,然后对犯人加以严格处分就是了。”
吉本附和道:“这样就容易判处了。”
宫崎不满吉本顺着冈村司令官的意见说,他提出不同意见:“这样判处,违纪的官兵可能会有意见,法务部长也会有意见的,他对我说过,对没有亲自告发的强女干士兵,以不起诉为宜。”
“现在看来,陆军刑法中的一些规定是不合时宜的。将来我有机会回东京的时候,我要向陆军省提出修改陆军刑法条文的意见。目前先根据我的意见办!”冈村宁次的语气里没有商量的余地。
“我通知军法会议的军官们……”
吉本还没有说完,冈村急着接上去说:“告诉他们,我下这个决心也是不得已的,像是支那《三国演义》里所讲的一个故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我军那些人的暴行损害皇军的威信,失去了支那的人心,如果不判处他们,军纪紊乱无法改变,在支那老百姓中的恶劣影响无法挽回,这样小池口的临时机场很难如期完工,就会影响皇军包围进攻武汉的准备工作!”
作战主任宫崎周一站了起来,宣誓一般的对冈村宁次高声说道:“我马上就去传达司令官的训示,要军法会议快点再判处一些违纪士兵!”
宫崎走后,冈村宁次的眼睛盯住了办公室墙壁上贴满的华中地区五万分之一的地图。冈村宁次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地图前面,双手交叉放在背后。他望着贴在地图上的三角形红蓝小旗。从安庆、马当、彭泽、湖口,最后到九江都插上了代表日军的红色小旗。
冈村宁次对着地图陷入了沉思,他的记忆之门悄悄地打开了,十二年前的往事在他脑海里浮现出来。1926年9月北伐军直捣武昌城下,随后各军合力围攻武昌。孙传芳在九江南昌地区准备迎击北伐军,并且发表通电:如果北伐军进攻江西,他誓将与之周旋到底。结果北伐军所向无敌,孙传芳吃了大败仗,全军覆没了。
冈村宁次当时担任孙传芳的顾问。孙传芳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第六期生,冈村宁次是第六期生的队长。因为有了这层关系,孙传芳请冈村当了自己的顾问。孙传芳有一份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是过去中国一部分学习军事的留日学生在日本陆地测量部学习回来后测绘的。
冈村宁次看了这份地图后十分眼馋,千方百计也没法弄到手。孙传芳虽然尊重和信任冈村顾问,在作战方面经常征求冈村宁次的意见,但是决不把这份军用地图交给冈村宁次。
有一天,冈村宁次到了最前线南昌,那里的指挥官委托冈村宁次制订作战指导方针的预案。于是冈村借口没有军用地图不能拟制作战方案。指挥官急于拿到作战方案,只好把那份华中地区五万分之一的全幅地图给冈村顾问使用,再三叮嘱事后立即归还。
1...268269270271272...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