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铁血抗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残简
“军部有把握在攻占武汉后彻底解决中国吗?”裕仁天皇直截了当地把皮球踢给了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
闲院宫载仁亲王早已猜到了天皇内心的忧虑,他觉得天皇缺乏捅破这最后一层纸的勇气。看来如果他不把这层纸捅破,这个遇事多虑的皇侄是不会定下这最后决心的。
于是闲院宫载仁亲王索性直截了当地说道:“陛下,战争发展到今天,帝国除了打下去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已经有近百万中国士兵死在皇军手里,这时想让武汉政权言和,到头来只怕是一场空。反会让中国人认为帝国的腰杆变软了。再说陆军刚刚在张鼓峰战事中受挫,现在从中国战场到东京军部,各级将佐都憋足了劲要洗刷前耻。此时退缩,极有可能在军方引起混乱,局面恐怕难以控制!”
“照你这么说,我们在中国就必须打下去了,无论这仗是能打还是不能打?”裕仁天皇打断了闲院宫载仁亲王的话,口气显得有些不悦。
“现在看来的确如此。如今上上下下都认为击溃中国军队才是解决中国事变的根本方针。而且军部已经有了攻占武汉的计划。也许坚决打下去,结果可能会好些。”
见裕仁天皇仍然眉头紧皱,闲院宫载仁亲王决定重锤敲响鼓,他直言不讳的点出了天皇最担心的事情:“陛下,您是忧虑攻占武汉后仍不能结束战事吧?的确,攻占武汉,战线扩大上千里,帝国投入了极限兵力。有完全陷入中国战场的危险。”这时候闲院宫载仁亲王将话锋突然一转,换了一种怂恿的口吻:“可战争本来就是冒险,是一场赌博。既赌实力,又赌运气。中国值得帝国一赌。”
裕仁天皇被打动了,他实在抵御不了大陆对他的诱惑。不过他还是转向了藏相池田成彬,想听听新上任的财阀的意见。
“陛下,此战非帝国本意,可形势不待我。由于德国的日益强大,欧洲已失去和平的保护伞。研究会认为:世界大战早则40年,迟则45年必定爆发。帝国要在新形势下谋得优势,大战爆发前必须完成军备整训。中国战争的结束宜早不宜晚。此次如能攻占武汉、广州,不但在政治上给中国政府以致命打击,还能夺取湖南、湖北粮仓,实现对中国的海上封锁。种种压力,蒋政权无法承受,只能屈服;即使他死不悔悟,失去武汉的蒋政权充其量只算中国众多地方政权中的一股,再难撑住中国。这时帝国出面寻找愿与帝国合作的新政权岂不易如反掌。”
池田虽然新官上任,但此前显然已把日本的内外形势琢磨了个透。一番话条理清晰,不但令裕仁天皇折服,也说得闲院宫载仁亲王连连点头。
终于,天皇再次向他的臣子妥协了,陆、海军省和参谋本部的少壮军官们随即陷入了一片欢呼声中,接着开始了紧张地忙碌。走廊里匆匆而过的军官们,兴高彩烈地互相问候,说着祝福日军武汉再胜一类的吉祥话。
战争,使他们一夜间成了民族的精英、万民心中的英雄。构筑在无数中国人和日本士兵血肉之上的这种虚荣已使他们丧失了理智,抛弃了人伦道德。他们心中的念头只有一个,那就是战争——胜利。没有命令,没有指示,但疯狂的信念。已使他们象一架架不知疲倦的机器,隆隆运转着。
实际上日本的军人们从来就不相信进攻武汉的计划还会有什么变故。当天皇还在犹豫的时候,一份份军情报告、兵力统计,一份份协同方案、物资调配单,就已经像雪片般飞向作战室。东京对战争的狂热一直在不断的升温。从内阁、政党到民间社会,武汉又成了日本人口中最频繁出现的一个地名。





铁血抗日 512.第512章 地产投资
8月20日“武汉会战准备会议”结束之后,华毕成还没有来得及走出作战厅就被一堆上前来给他道贺的同僚们给围住了。
看着那些极度虚伪的面孔,听着极度露骨的奉承话,华毕成胃里面酸的差点连昨晚吃的饭都给吐了出来。但为了保持同僚间的“情谊”,华毕成只能尽量的保持风度,面带微笑频频拱手。
站在人群外面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幕的蒋百里是知道华毕成最不喜欢经历这种场面的,但是他却没有上前替华毕成解围。
晋升为一级陆军上将之后,华毕成想要继续在武汉政府的核心圈子外面转悠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像今天这样的场面华毕成必须习惯,而且最好赶快习惯。
等到华毕成杀出重围,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分钟,蒋百里都没有来得及调侃华毕成几句就被急不可耐的华司令拖出了军委会大楼。
钻进黑色的梅赛德斯轿车里面之后,华毕成才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顺手摘下军帽丢到了前排的副驾驶座上,然后大声的抱怨起来:“这群溜须拍马之徒,把精力全都用在了这上面。难怪前边总是打败仗!”
蒋百里笑着安慰华毕成:“你的也得体谅一下这些人,不久之前他们可还在拼命的给你上眼药,如今见你飞黄腾达怕是连魂都丢了一半,自然得玩命的在你面前表现了。”
“他们为求心安,我可遭了罪。前辈,你是没有靠近,被五十多岁的人一口一个知世兄叫着,那可真是难以招架!”
“这算什么?当年有人为了巴结张宗昌,不仅将自己十四岁的妹子送给张的儿子当小老婆,还跟着他妹妹一起管张宗昌叫爹呢!你现在成了西北最高军政长官和一级陆军上将,有的是人上赶着巴结你。今天上午的场面还是小阵仗,等到了晚上,送礼的人非得把你住处的门槛给踏平了不可!”
华毕成知道蒋百里说的不是玩笑话,看来今晚他又得扮上一回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了。还好有礼可收,虽然辛苦也算值得……
当天晚上两批日本人的陆航攻击机帮了华毕成的大忙,由于整个晚上武昌的上空都有空战,宪兵司令部下令全城戒严外加灯火管制。凄厉的防空警报和满街的军警不但挡住了武汉市民外出纳凉的脚步,也挡住了那些打算前来给华毕成送礼的官员。
好在虽然人不能亲自前来,礼单却依旧可以送到。而且为了弥补不能拜访华毕成的俄遗憾,那些官员和将领们纷纷在他们原先准备好的礼单上又增加了一些礼品。
于是第二天天刚放亮,从地下防空洞里面伸着懒腰走出来的华毕成发现他又一次发了大财!
“司令,咱们要不要摆酒席招待一下这些送礼的人?”
“不用!这时候开席面不等于是告诉‘军统’我收了这些人的礼吗?咱们就是真的要摆,只怕也没有人敢来。如今日本人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时间紧迫。陈队长!咱们要赶紧准备,明天就走,我们回西安!”
陈东的问题刚提出来就被华毕成“无情”的回绝了,好不容易借了一回日本人的光躲过了昨晚的“劫难”,哪里还有上赶着去给自己找麻烦的道理。反正现在军委会的委任状已经下了,自己想要的都已经拿到了,还是早早离开武汉这个大漩涡吧!
听到华毕成说要离开武汉,陈旭娟和陈东的情绪也立即便的愉悦了起来。在陈旭娟和陈东的眼中,武汉毕竟不是自家的地面,哪里有在第30集团军里面待的自在。所以在华毕成开口之后,陈东就再也没有提武汉的事情,而是立即命令特战队队整理行装。
“你的红颜和未婚妻,是不是让人将他们送回西安?”
陈旭娟到底还是心细一些,她却第一时间想起了华毕成在武汉的另外两个女人。
“杨小姐的伤还没有好!就继续留在这里吧,东湖的医疗技术还是很不错的,就把你那几个女特工留下来照顾吧。至于冬丽那边,你去问问她的意思,若是打算离开就派人护送,如果想留在武汉就派人暗中保护着,至少最近这两个月,武汉还是安全的!”
这次和陈冬丽分离,华毕成的举动更像是逃跑。枪击事件之后,华毕成已经将“夫人”的赐婚写信汇报给了自家老爷子,陈旭娟也知道。但自己尝试了几次想要向陈冬丽、杨娟坦白他那桩被“夫人”强行定下婚事,可每每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也许是时机未到吧?这是华毕成唯一能拿来安慰他自己的借口了!陈旭娟已经和华毕成有了夫妻之实,她似乎也不太在乎名分这东西。所以华毕成现在对陈冬丽和杨娟更有愧疚之情。
由于心中对陈冬丽存有愧疚,所以华毕成此次在陈冬丽何时离开武汉返回西安的问题上给陈冬丽留足了自主权,这是他给陈冬丽的一种“补偿”。
“冬丽姑娘说她要留下来照顾杨小姐!”陈旭娟显然已经找过陈冬丽了。
“这样也好,不过杨小姐伤势一旦痊愈,一定要让你的人把她们送回西安!”华毕成也不知道这个时空的武汉会不会沦陷。
“明白!司令!”陈旭娟看着已经被国事家事操劳的有些憔悴的华毕成有些心疼,自己也只能尽量多替这个自己喜欢的男人分担一些……
从武汉到重庆,直线距离是756公里。由于四川省内的道路极差,所以坐汽车通常要走上十多天,此时的华老爷子还有杨娟的父亲杨老爷子和华毕成之间,便隔着这样的一段距离。
在华毕成的推动下,华家之前将家产大把的花在购置重庆的土地和房产上面,结果当1937年11月20日,南京政府明令宣布移驻重庆办公并于12月1日在重庆正式办公之后,重庆便开始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日渐提高,地产的价格也是一日千里。
又是在华毕成的指点之下,华家开始将在重庆市区的产业分批高价出手,挂出的要价基本上是当时重庆市面同类地产价格的五倍还有余。而且不收法币,只要黄金大洋或者是美元。
起初的时候华家老爷子还担心华毕成要的价码太高,会很难找到买家,可是在仅仅几个月之后,华家老爷子忽然发现自己家出售的房产价格开始和市场价已经显得有些优惠,购买的人更是排成了长龙。
虽然中国当时的抗战指挥中心尚在武汉,但随着南京政府的迁都重庆,东部沿海地区的工矿、机关、学校、群团组织、社会团体、新闻单位等纷纷迁抵重庆,大批全国的知名人士、社会名流也频繁地往来于重庆及全国各地。这些知名人士、社会名流迅速推高了重庆市内的地产价格,特别是那些比较高档的独栋住宅,更是受到了家产丰厚的知名人士、社会名流们的追逐,基本上是一天一个价。
华毕成得知之后,告诉家人要随行就市的改动价格,除了不要法币的要求不变之外,卖的价格越高越好!可即便是这样,在38年春节快要来领之前,华家出售的房产也只能宣告售罄,在这场地产价格暴涨的盛宴中,华家投资的一百余万大洋变成了八百万余元,而且手中还依然掌握着大量重庆郊区和周围县城的房产。
38年春节之后,华毕成又让华老爷子开始高价出售位于重庆郊区和周围县城的房产,依旧是不收法币,只要黄金大洋或者是美元。只是这一次的价格仅仅比收购时涨了一倍,而且以后不会再往上增加。
华老爷子再次表示了他的不解,结果华毕成发电报告诉华老爷子,在重庆市内购置的房产是准备给有钱人的,所以价钱卖的再高也不怕,反正那些所谓的知名人士、社会名流来钱容易。
而在重庆郊区和周围县城买下的房产出售的则是一些从沦陷区刚逃到武汉的普通百姓,他们这些人由于没有上层渠道获得消息,以及太过信任国家军队的战斗力,大多已经将家产留在了沦陷区,如果要向他们要五倍、乃至十倍的价钱,只怕就要有人要破家了。
“取财有道!”
这四个字是华老爷子在38年夏天给华毕成下的最新评语,很明显,如今的华老爷子对他的上将儿子是满意到了极点!
38年入秋之后,随着日军侵略的加紧,南京政府的新临时指挥中心——华中重镇武汉岌岌可危。7月16日,武汉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行政院及中央党部以及国民参政会、国防最高会议从速迁往重庆”并于次日发出紧急命令,令所有驻汉中央机关于五日内全部移驻重庆。
奉此命令,先前迁到武汉的国民党各党政首脑机关及其负责人开始了又一次大规模的西迁,7月18日起,国民党中央各部门纷纷迁往重庆;11月中旬,军事委员还会决定驻南岳各军事机关全部迁往重庆。这是中国政府首脑机关和国家都城一次由东向西的大迁徙。
如今,重庆这一偏居西南内陆的普通城市因抗战的爆发发生了其历史上前所未有、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由一个地区性的军事重镇一跃而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社会的统治中心和活动中心,由地处川东的一座山城上升为一座与纽约、莫斯科、伦敦齐名的国际知名都市,由一个古老的商业城市发展成为战时中国门类最全、设备最先进、产品最多、生产量最大的工业基地,由一座先前在全国事务中默默无闻的地区城市一跃而成为指挥中国抗日战争的神经中枢。
在重庆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地位发生上述显著变化的同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也开始陷入泥潭,在接连被华毕成、薛岳、李长官等中国将领消灭了多个陆军师团之后,东京“速战速决”、“速和速结”的阴谋基本上已经彻底失败。
1937年日本人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并迅速占领北平、天津后,为瞬间的胜利充昏头脑。日本内阁会议决定“放弃以前所采取的不扩大方针,筹划战时形势下所需要的各种准备对策。”随后,日本帝国主义又发出了于三个月内迫使中国丧失全部抵抗能力的狂叫。
而中国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及政治军事中心——南京的失守,更使日本侵略者得意非凡,当时的日本军方就曾信势旦旦地向其统帅部及日本政府保证:“南京一丢,蒋委员长就会屈服,中国事变就结束了。”
面对骄横的日本人,南京政府只好依据既定方针,在南京失守之前作出了迁都重庆的决定,以此表明中国政府“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的决心,从而打破了日“积极西犯,攻占中国首都,迫订城下之盟”的迷梦。
为配合正面战场的进攻,破坏中国大后方的社会经济秩序,摧毁大后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动摇大后方人民的抗敌决心和信心,以达到迫使南京政府与之媾和的目的,从1938年起,日本帝国主义即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对大后方各重要城市进行了长时期的野蛮轰炸。
日机对中国大后方实施的轰炸,不仅继承了其先前“破坏要地内包括重要的政治、经济、产业等中枢机关。并且至要的是直接空袭市民,给敌国民造成极大恐怖,挫败其意志”的攻击政略的基础,还上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压制和扰乱敌人的战略及政略中枢,并秘密和海军合作,努力歼灭敌人的空军作战力量。”
据此战略,日本天皇授权大本营总参谋长载仁亲王向侵华日军司令官下达了新的指令——“攻击敌战略及政略中枢时,须集中兵力,投入优良的飞机,特别是要捕捉、消灭敌最高统帅和最高政治机关。”以达到“挫败敌继续作战意志”的目的。
于是成为中国战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和社会活动与统治中心的重庆,也就首当其冲成了日军的主要战略轰炸目标之一。
抗战时期日机对重庆的轰炸始于1938年2月18日。但此次轰炸未能进入市区,而是完成于重庆下游数十公里的广阳坝,所造成的损失也仅仅是毁房屋3间,伤3人,带有明显的试探性质。
但这次轰炸却给重庆的地产市场带来了超乎想像的打击,人们终于意识到他们在远离前线的重庆购置的地产也并不是安全,一样很可能被鬼子的炸弹炸的灰飞烟灭于是在这场轰炸之后,重庆的地产价格开始大幅下挫报纸上更是时常可以看到一些讲述高价吃进房产准备大捞一票的商人们在破产之后只好纷纷被迫逃往日占区的新闻。
而已经早早卖光了市内高价地产的华家,自然又是平安无事的渡过了此次地产暴降的风潮华毕成又一次显示了他的神奇。
此时的华老爷子正在重庆请亲家公杨老爷子在一家普通的酒楼吃着地道的重庆火锅。
华老爷子用筷子夹了一片羊肉,放在红色的锅汤里涮了涮,然后将煮熟的肉片放到嘴里,享受的嚼着:“亲家公!要说咱们陕西人也爱吃辣椒!不过和咱陕西的香辣相比,这重庆辣椒真是辣!你也尝尝!”
坐在华老爷子对面的杨老爷子依旧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我说亲家公,你也跟着我在重庆赚了不少,怎么还不高兴呢?”
得知华家投资重庆地产的主意是自己的未来女婿的主意,杨老爷子出于对华毕成的信任,也和华老爷子一同参与了进来,不过杨老爷子现在心情怎么也好不起来。
杨老爷子右脸一抽动,终于开了口:“我女儿给你儿子当了一枪,现在还在躺在医院,我心情能好吗?”
华老爷子放下筷子,用手绢抹了下嘴,然后说:“我说亲家公,这事也不能怪犬子。要怪就怪孔祥熙没管教好自己的女儿。我儿不也中了一枪,再说令爱生命也无虞,只要孩子没事就好!”
“孔家那丫头是哈怂!”杨老爷子气得已经用陕西方言骂人了,“不过你也别一口一个亲家公的叫了,我们杨家高攀不起!”
“哦!亲家公,你原来是为这事生气啊?”华老爷子笑了笑,表情调皮的像个顽童:“委员长和‘夫人’赐婚总不能叫我儿顶回去吧?犬子也是为了抗战大业,忍辱负重嘛!”
杨老爷子简直要暴走了,一拍桌子,直接指着华老爷子鼻子问:“忍辱负重?你的意思你那宝贝儿子还吃亏了?”
“娶一个自己不愿意娶的女人不是吃亏吗?”华老爷子双手一摊,表情无辜极了:“亲家公,稍安勿躁!你除了亲家母不还有好几房姨太太呢,咱们两家的婚事依然算数!”
“你的意思是让我女儿做小?”杨老爷子对华老爷子的解决方案非常的不满。
“哎!那总不能让‘夫人’的干女儿做小?”华老爷子说的对,陕西哥老会就是再牛,牛的过委员长和“夫人”吗?
“你家小子以后要是敢欺负我女儿……”
杨老爷子还没说完,华老爷子就接着说:“不劳亲家公动手!我就打断他的腿!”
华老爷子继续安慰一般的对杨老爷子:“现在可以吃饭了吧?吃完我们赶紧回西安,好筹办孩子们的婚礼。”
杨老爷子终于提起了桌子上的筷子……




铁血抗日 513.第513章 九江沦陷
华毕成动身离开武汉的时候,炽烈的战火已经在长江两岸燃起,隆隆的枪炮声震荡在长江上空。此时,大别山麓则是一片沉寂。
8月22日晚,长江及鄱阳湖水面上,劲风呼啸,细雨纷飞。天空阴沉昏暗,一片萧瑟。九江城第2兵团前进指挥部里,兵团司令张发奎将军有些心神不宁。他总有种预感,这样的天气,也许正是日本人偷袭的时机。
自15日由鄂东驻进九江后,张发奎越来越感到大战在即那种令人透不过气来的压力感。连日来,江湖水面上日军扫雷艇进进出出,九江附近汉奸、日本情报人员的频繁出没,还有日本空军对守军阵地反反复复的侦察,实际上已在不断暗示他:日本人就要大规模进攻了。
他感到压力很大。九江乃武汉门户,九江不守,全线影响极大。可外界舆论众口一辞:九江外围地形对守军极有利,守住九江应无太大问题。不但武汉方面这么认为,日本一个叫九鬼半二的随军记者的也跟着起哄,称此国防阵地“足当百万日军,而作战一年。”
在张发奎眼里,这个九鬼半二该是十足的小鬼。外界越这么传,他心里越觉得虚。老实说,他对固守九江没什么把握。九江外围虽说江、湖地障对守军有利,但这只是一般而言。如今他既无海军,又无空军支援,江、湖只能限制自己。而日本人沿江、湖可以随意登陆,他为此还得处处设防,兵力分散,他拿什么阻止敌人登陆。
曾在西方考察过的张发奎对登陆战并不陌生。历次战争的结论更让他忧虑重重。战史上,除一战英法联军在达达尼尔海峡的加利波利登陆失败外,登陆战役中攻击的一方几乎还未有过不成功之举。外界舆论的乐观估计和自己使命的艰难使他坐卧不安。
张发奎叫来了作战参谋主任,吩咐道:“今天天气不好,马上通知九江岸口,姑塘守军要加强戒备,决不能疏忽。”
入夜,风更大了。鄱阳湖面,狂风掠过,掀起阵阵波浪。大风的呼啸声、湖水的拍打声,淹没了数十艘正向姑塘扑来的日舰的马达声。3艘运输舰、数十艘登陆艇转眼已进入了距姑塘登陆地千余米处。
就在中国守军发现这一意外敌情的那一刻,湖中鞋山小岛上日军炮火铺天盖地向姑塘守军阵地飞来。团团火球映红了姑塘黑漆漆的夜空。敌登陆艇向岸边冲来。守备姑塘的预11师1个营官兵拼死力战,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23日白天,杂乱的滩头,源源上陆的日军淞浦师团主力跨过上百具日军尸体,扩大登陆场。而中国守军阵地上,一个营的中国守军全员战死,血染焦土。张发奎急令预11师预备队向登陆之敌反击,同时急调后续援军增援姑塘方面战斗。
张发奎战前的忧虑这时成了现实摆在地面前。日军百余架次的战机在天空盘旋,轰炸扫射。地面上,优势的炮火也把成千上万的炮弹泄向前出的中国援军。增援部队被压在公路两侧,头都抬不起来,还谈什么反击。地区预备队虽靠近滩头,但兵少力孤、装备又差,几次反击逆袭都被日军打了回去。
尽管张发奎在九江跳脚大骂,但增援部队就是上不去。23日一天激战,滩头已被淞浦的106师团控制。预11师残部无奈,败退九江、星子。
1...267268269270271...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