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铁血抗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残简
宋军长当即拍板,以36、88两师在富金山布防。36师在左、88师在右。再派配属的钟松61师北守固始。如此一来,大别山口很快就能筑起一道防线。只要在这峡口上能顶上十天左右,兵团、战区就能赢得调整部署的时间,以后的日子就会好过些。
宋希濂先斩后奏,他留下36师、88师加紧构筑工事,自己带上副官和参谋长,直奔商城兵团部向孙总司令汇报,他相信自己的眼光,更相信惯于防御的总司令也不会放过这块良好的阵地。
他想的不错。孙连仲听完报告后,又反复在地图上查看了地形,面露喜色地转过身来说道:“宋军长,富金山地势极佳,不便于敌大规模展开。回去抓紧部署。只要能守住阵地,你部一切行动可自行裁定。我只提醒一点。要留一定的预备力量,保持防御的稳定性。你部如能在富金山顶住荻州师团十天,我给你请功。”
宋希濂听罢,信心更大了。当下,他辞别孙连仲,率领众人返回了前线。
当前敌情虽稍有缓解,但孙连仲还远没到高枕无忧的地步。思前想后,他还是觉得宋希濂1个军对付东久迩宫的两个师团,悬殊太大。如果富金山、固始一线顶不住,商城地区的防御也将告吹。所以要守住商城,就必须在富金山一线多投入些兵力。
这一点想通后,他又变更了部署。一面命田镇南的30军迅速东移,在宋希濂的侧后布防,随时准备支援富金山守军。急调陈鼎勋的川军进入商城地区,紧急构筑工事。同时他还向陷在霍山、六安附近敌后的于学忠、冯志安两军下达命令,尽一切可能向西转进,力争在商城归入兵团建制。如回归确无可能,就尽最大努力袭击敌后方预备队及后勤补给,吸引日军回援,以减轻正面战场压力。
孙连仲能做到的一切,他都做了,能用的一切兵力也毫无保留地用上了。在排兵布阵上,他对得起武汉的蒋委员长了,下面就只能看前方将士的了。
前线的第71军、第30军似乎受到了他的感染,发扬了过去从未有过的战斗力。从9月2日至9月11日,富金山、固始一线终日炮声隆隆,经夜不息。东久还第2军主攻先锋,第13师团和第10师团一部拼死相争。一波波冲锋迂回,压得守军喘不过气来,但最终,日军在富金山脚下弃尸数干具,也没能越过富金山大峡口。
9月9日凌晨,天蒙蒙放亮,71军军长宋希濂少将走出武庙集一座权充作军部的小院,向着不远处的富金山顶爬去。
他一夜未合眼,满脑子都是眼前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事。孙连仲被逼无奈,把第一线抗击北路日军的全部重担都压在了他的身上。他既紧张。又兴奋,以致彻夜难眠。他在一遍遍想着自己的部署,想着71军整个防线的强点和弱点。他想知道自己的对手获洲立兵中将会把主力投向哪里,向哪一处阵地发起主要突击。但一切只能靠他自己去想。
宋希濂是一个防御者,从军事上说,他是被动的。攻击时间,攻击方向,只能由对手决定。日本人打向哪里,他就得防在哪里。而且还必须统筹到全局。
作为第一线部队指挥官,他是最艰难的一个。整个武汉外围战,中国军队只有人数占优势,而日本人在火力、士兵素质上占绝对优势。但在富金山,所有优势都属于他的对手,他的敌人。而他拥有的,就是一副沉重无比的担子。如果71军无法在富金山一线顶住日本人一周以上,那些尚未部署、调集完毕的第二线守军将遏制不住这股日军的冲击势头。
二线阵地一破,第三道防线更难立足。日军就有可能一气冲到武汉城下。中国方面筹划数月的武汉会战落得个惨败不说,长江南北两岸数十万中国军也将陷入日军合围。果真如此中国军将元气大伤,中国政府也将随着军事上迅速的失败而名誉扫地。
无论从大的方面、从小的方面说富金山第一线由于第五战区判断上的失误,实际上变成了整个会战全局至关重要的一颗棋子。对这个战役关节点的胜负厉害,宋希濂了解得清清楚楚。
山坡草丛中,湿漉漉的露水打透了宋希濂的裤脚和鞋子,可他似乎毫无感觉,三步并作两步,急急地向山顶爬去。爬到山顶上后,宋军长举目远眺,平静的大地已被一阵阵忙乱的脚步声和车鸣马嘶声惊醒。低洼地段、小树丛中、民房村庄里,日军士兵土黄色奔忙调动的身影,被他手中的高倍望远镜清晰地拉到了眼前。以他战场上10多年的经验,他断定今天日本人绝不是平平常常的调动、集结。日本人今天就会发动全面进攻。
返回军部,他饭没吃,脸没洗,先把电话要到了左翼陈瑞河的36师师部。
“陈师长吗?准备得怎么样啦!”宋希濂压住话头,先问道。
“军座,你放心,一切都准备完毕,就等小鬼子来送死啦!”
“好!你们阵地前面有什么动静?”
“现在还没有。可派出的搜索队回来说,小鬼子在后面穷折腾,不知又在搞什么花样?我总觉得这仗不会等太久啦。”
宋希濂见手下这员武将似乎已有所觉察,心中略感安慰。他提高了声音说“陈师长,现在鬼子频繁调动,是在集结兵力。今天日本人就可能发起攻击,部队一定要准备好。你部与钟师的结合部千万不能马虎,重要的是,一定要在鬼子发起攻击后。判明他的主攻方向。”
“明白啦!军座。我想问一句,我们在这里到底要守几天?”陈瑞河师长看来想摸点儿底,好有个准备。
“越长越好。你就照10天半个月准备吧!”
挂断电话,他又要了右翼钟彬少将指挥的第88军。交待完毕,他才放下电话,舒心地透口气,喊道:“传令兵,洗脸吃饭。”
上午10点左右,黑压压的一片日机首先飞临富金山。24架日机像一群发现猪物的乌鸦,在阵地上空盘旋俯冲。成堆的炸弹和喷吐着火舌的机枪,转眼间便把富金山半腰中国军阵地炸得烟尘蔽日,火光冲天。
地面上,荻洲师团长集中了第十三师团的所有炮兵,伴着肆虐的日机,加入到对71军的狂轰滥炸中,阵地上一片火海。
日机的轰鸣声,惊动了地图前正苦苦思索的军长宋希濂。值班参谋反应过来后,大喊:“敌机,快隐蔽!敌机,快隐蔽!”
宋希濂任凭卫兵催促,却一动没动。他相信最先叫他的,一定是桌上的电话而不是日本人的飞机。
日机未到,倒是有几发炮弹在军部附近炸响。卫兵见状更急了,催他出去避一避。他生气地一瞪眼:“慌什么,听不出这是炮弹吗?日本人看不见我们,这炮弹是射飞的炮弹,不会这么巧就落在我们头上。”
卫兵很少见军长发火,有些怯阵,退到一旁不再说话,这时,桌上的电话铃响了,是36师师长陈瑞河打来的。
“情况怎么样?”宋希濂急急地问道。
“他奶奶的,日本人的飞机、大炮凶得厉害。弟兄们被压在地上,头都抬不起来。部队有些伤亡,但不大。主力都在棱坎的反斜面猫着,鬼子打不到。”陈瑞河似乎比军长还轻松,骂骂咧咧他说着。
“地面进攻开始了吗?”
“嗯。我师当面大约有二三千鬼子在向山上攻,远处还有1千多人。估计这次日本人的进攻有些试探性质,出动的兵力约1个联队。”
“老陈,干得好!如果一线部队有能力,主力先不用。但是听着,要是把阵地丢了,我可饶不了你。”
“放心吧,军座。”陈瑞河还是这么大大咧咧。但宋希濂对他放心。陈瑞河在战场上从未含糊过,而宋希濂对36师这支自己的起家部队更是放心。他知道,只要自己待在山上,36师绝没人敢后退半步。
36师阵地上,陈瑞河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开战两天了,荻洲中将似乎专与他过不去。最初以26旅团沼田重德少将指挥整整一个旅团猛攻36师阵地。但沼田少将的七八千人被陈瑞河顶住了,荻洲见两天未能打开富金山大峡口,一怒之下,又从103山田旅团调过两个大队,汇同第十师团的两个大队一起加强给沼田少将,希望能从左翼突破富金山阵地。
36师一兵未见增加,但面临的对手,却从最初的二三千人增加到七八千人,再增加到10000人。两天前还大大咧咧的陈瑞河见日军不断增兵,自己却不断减员,有些沉不住气了。他把电话打到了宋希濂的军部,要求很简单却很让军长头疼:要么增兵,要么放弃阵地,向后转移。他的理由很让军长心痛,部队伤亡太大,减员已过三分之一。
陈瑞河人粗心却细,他觉得宋希濂不会看着自己的起家老本受难而不顾的。要知道,没有36师,便没有宋希濂的今天;而今天的宋希濂,也离不开36师。这支部队既是71军,也是宋希濂的全部“家底”。
宋希濂着实心疼。但做为高级将领,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他的为人处事,职业道德,都远比他的黄埔同窗汤恩伯等人磊落。汤恩伯在台儿庄战役中敢对友军见死不救,宋希濂不敢,更不会。虽然宋希濂和汤恩伯一样效忠蒋介石,但他不做昧良心的事。汤恩伯可以看不上李宗仁,但他对孙连仲这个杂牌将领一样敬重有礼。原因简单,孙连仲是他的上司,他的长官。长官是不分黄埔嫡系还是杂牌的。
宋希濂的良心、正义,终于使他放弃了私念。他毫无回旋余地通知陈瑞河:“援兵现在一个没有!36师一步也不许后撤,有多少人上多少人。”
宋希濂怎么说的,就一定要怎么办。深知军长脾性的陈瑞河闭上了嘴,也铁了心。
36师阵地前数十道棱坎上,已躺满了日军的尸体。36师阵地上,工事早被每天翻来覆去“光临”阵地的日机炸弹和地面炮弹,揉搓得无影无踪。36师官兵踏着半尺深的虚土,凭借弹坑、死尸战斗着。
一连7天,荻洲师团长的2万重兵被死死拖在富金山下,没有越过一步。
富金山顶,宋希濂每天都要爬上去观察前线情况。36师浴血死战的前前后后,他十分清楚地看在眼里。他为自己的老部队每一次反击得手而欢呼,也为日军每一次突入阵地所担忧。但36师凭着坚决的防守和顽强的反击,自始至终没给他脸上抹黑,自始至终让他感到激动和骄傲。
但山顶上的抵近观察,也常让他觉得遗憾和失望。在山头上,日军后续部队的南来北调,在小树丛后喷吐着火舌的炮兵阵地,往来于公路上的运输车辆,甚至架着帐篷的伤兵救护所,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他眼前。
“要是有1个炮兵团,哪怕是1个炮兵营,凭着这么有利的地形,也绝不会让小鬼子们逍遥。”他常常惋惜而遗憾地对身旁的副官这么说。
但他没有,1个炮兵也没有,这让他不胜悲哀。他想不通,身为一个国民党中央军、尤其是拥有4师的加强军,怎么就得不到被称为“战争之神”的炮兵。他不理解,国府大笔大笔的军费都花到哪儿去了?
炮兵有,却没配给他。胡宗南的部队在罗山之战,把炮兵像个“非”字一样排列在公路两旁。以至还没开几炮,就被日本飞机炸成了一堆废铁。胡宗南虽与他同门同师,又深为委员长器重,却常犯愚蠢得可笑的错误。好钢没有放在刀刃上。
此时宋希濂却想起了自己那个返回西安的黄埔学弟,自言自语道:“如果是知世老弟指挥武汉会战,一定会给我大炮的!”宋希濂没发现自己内心已经有了这种把华毕成和蒋委员长做比较的大逆不道的想法。





铁血抗日 518.第518章 重返西安
第2集团军阵地上,兵团总司令孙连仲中将手持望远镜,观、察着烟尘弥漫的富金山阵地。
久经战阵的孙连仲通过一个细节就感觉到了富金山火药味的浓烈。几天前,山顶上还立着两座不大的小庙和几十颗大树。但眼下,山顶上却已是空荡荡的一片。他知道,一般的战斗是不会有这种效果的。
孙连仲拨通了71军军部的电话,对宋希濂说:“宋军长,撑得住吗?”
宋希濂想了想,说:“司令,仗打得苦。商城方面情况如何?我们至少还得守几天?”
“至少三天!至少三天商城方面防御才能稳定。宋老弟,你是条硬汉,守五六天已很不易。刚才李长官来电话,战区嘉奖陈师之固守奇功。望你们能再撑几日,待友军在你们身后站稳脚跟再撤。”
“司令放心,希濂当全力而为。”
……
就在薛岳和宋希濂这两位和华毕成并肩战斗过的将军率领部属在长江两岸和进攻武汉的日寇鏖战的时候,华毕成正坐在郑州飞机场的候机室看着武汉发过来的战报。
华毕成的身旁坐着狐狸站长,他们后面陈东和他的特战队员们挺直的站立着,华毕成的对面则端坐着一位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的少将军官。
“荫国兄真是条汉子。他可比汤恩伯和胡宗南那些混蛋软蛋强多了!”华毕成说完将战报递给了对面的少将军官,“张军长!你看看,71军不得了啊!在富金山挡住鬼子一个师团五六天了。”
原来坐在华毕成对面的正是悍勇无比的张灵甫,此君1935年因前妻拿走其机要文件且拒不承认而枪杀妻子,被判死刑入狱,37年抗战爆发后获释出狱,加入74军,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和徐州会战。其实在这几场战役中张灵甫都算是华毕成的部下,不过华毕成指挥部队最多就到师一级,他不像蒋校长有越级指挥的习惯。所以尽管两人一同参加了这么多战役,却是无缘相见。
虽然张灵甫战功赫赫,也升至少将旅长,不过由于古城杀妻案的影响,他的官职和军衔还是远远落后与自己的黄埔同学们。这种情况是让自尊心极强的张灵甫非常不满,武汉政府军官的晋升重资历轻战功,所以当看到早已名噪全国的华毕成被任命为西北军政长官,张灵甫便有了投奔的念头。
华毕成这边,蒋委员长把桂永清的27军划给了自己,也同意军长由自己任命,不过自己手里独当一面的将才实在是稀疏冷清,正在为27军军长的人选发愁。真是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在华毕成带着27军从武汉坐火车出发前的十分钟,张灵甫终于赶到了火车站。华毕成对张灵甫的第一印象就是帅!简直就是活脱脱一个民国版的费翔。当即决定任命张灵甫为27军的军长,不过军衔暂时还只能是个少将,因为军衔的升迁需要武汉军委会的批准,张灵甫在30集团军暂时有没有可以申报的战功。
华毕成之所以如此信任张灵甫,除了因为自己知道张灵甫打仗的本事,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张灵甫是陕西人,有了乡党这层关系,让他变成自己的人会容易的多。
张灵甫看着宋希濂71军在富金山战报一边不停的颔首,一边问到:“总座对武汉会战怎么看?”
“进攻武汉的主力是冈村宁次的十一军,和日军其他只知道杀戮平民和战俘的蠢猪将领不一样,此人是个中国通,非常阴险和毒辣,懂得用所谓的怀柔手段收买我们的百姓,军事指挥造诣也属上乘。不过他在长江南岸碰上了薛岳这只老虎仔,可以说是中日两军王牌将领的一次直接较量,应该会碰撞出火花的,我觉得薛伯陵会给我们惊喜的。”
由于华毕成在南京保卫战,台儿庄还有兰封这些战场给日军放足了血,所以武汉会战比历史上晚开始了整整一个月,所以现在对武汉会不会沦陷的问题,自己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回答张灵甫,他继续说道:“长江北岸的第五战区有李宗仁长官坐阵,还有荫国兄和他的71军,我想武汉也许能熬过这个冬天吧!”
“那总座回到西安有什么打算吗?”张灵甫已经有点后悔了,因为身为黄埔军官的他竟然搭上了一辆校长非常不喜欢的车?无疑这仅仅才是一个悲剧的开始!张灵甫望着华毕成,希望从华毕成的一言一行中得到值得他冒如此大险的地方,人生一世谁人不想青史留名?但是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张灵甫是一个极度渴望荣誉和权力的人,这也是华毕成拉拢他的主要原因,因为华毕成可以给张灵甫很多蒋介石给不了的东西,现在西北已经成为了中华民国的半边天,苏联的军火武器援助路线就只能通过西北,而苏联方面也似乎更放心将武器交给西案方面进行转交,张灵甫要做最后的决定了,到底上不上华毕成的这艘贼船!
因为张灵甫不怕华毕成有抱负和雄心,他怕的就是华毕成如同张学良一般,空有情怀无雄心壮志,最后被削藩!被削藩华毕成肯定是死不了,最不济也是一个富家翁,但是其手下的人恐怕就要惨了!这一点从军阀混战到北伐再到中原大战已经进行了无数遍的重演,张灵甫自然不愿重蹈前人的覆辙,所以华毕成最终的态度才是他去留的关键所在。
华毕成深深的吸了口气望着窗外远方的天空道:“我们抗击得是侵略,让中国的老百姓都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有朝一日我们缺少了什么,就可以随时伸手向外索取,越南、缅甸、朝鲜、外蒙、西伯利亚都是中国的领土,这些我们都是要最终取回的,一切阻止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眼前的任务是打击日本侵略者,未来的战略任务是收服国土,为民族扩展生存空间!”
张灵甫目瞪口呆的望着雄心勃勃的华毕成,他没想到华毕成竟然怀着这样一番雄心壮志?这哪里是什么抱负啊!这分明是存着问鼎之心啊!
大丈夫富贵自然是要险中求,张灵甫深深的吸了口气,自己只不过是少将旅长,到了华毕成手下就立即任命自己为27军的军长,这等信任和力度可谓来之不易,而且张灵甫也是一个聪明人,华毕成既然敞开心扉跟自己聊这些,也就是说明他将自己当成了自己人,另外一方面的含义就更为明白了,那就是你张灵甫已经再也没有退路的,一边是选择搭上华毕成的贼船,一边是让华毕成了无声息的处理掉。
张灵甫自然不会笨到去选后者,30集团军能够将日本人打个落花流水,这样的军队值得投奔。最为重要的是华毕成正处于扩张期间,华毕成急需可以信任的自己人,自己现在投效理应会得到重用,而且自己在抗战战场的表现相信华毕成也一定满意,否则为何一见到自己就提升自己为军长?
想到这里,张灵甫郑重其事的啪的敬了一个军礼道:“请总座吩咐,灵甫愿鞍前马后!为国为民!”
华毕成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会的张灵甫还不是武汉会战后的那个瘸腿将军,张灵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淞沪会战期间张灵甫来任一五三旅三零五团团长,其勇猛果断指挥沉着冷静有方,嘉定作战时,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自己的日寇反复率部冲锋,战斗到了最为激烈之时张灵甫亲自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指挥敢死队迎头痛击日军,杀得日军丢盔卸甲,抱头鼠窜!这样一员抗日的名将如果陨落才是民族的巨大损失,所以华毕成才起意将张灵甫收于麾下。
由于共和国的教育,世人只知张是猛将悍将,以为他骄气盛匪气重,当他是张飞、李逵一样勇而无谋的急先锋,这个是误解。张灵甫其实是正宗的儒将,尤其张灵甫先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后投笔从戎入黄埔。文北大,武黄埔,文武均是当时最高学历,且善书法,,张灵甫在文化素养普遍较高的(国)军将领中可以算得上学霸级别的。今天张灵甫的态度与姿态也让华毕成比较满意!
为我所用者留!逆我行者除!这是华毕成既定的方针,华毕成不是舍不得手中的权力,而是他的30集团军和西安,根本没人能够接得下来,一个闪失就可能造成对整个国家抗战大局的全面影响。
华毕成已经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所以对手未知的历史他也同样感到万分的迷茫,还有多少历史事件保持在原有的轨道之上?这点才是当前华毕成最为关心的。
要知道历史就有如一颗枝叶茂盛的大树,在开始的点发生的变化,沿着这个点之后的一些也应当适应的出现不同的改变,树枝就会朝另一个方向生长,这就是大家说的“蝴蝶效应”!如果非说华毕成惧怕什么,那么无疑“蝴蝶效应”就是华毕成最为担忧的东西,因为这是一场只有一次机会,而且只能也必须胜利的游戏!
这场老天给自己的机会关乎着中华民族从今往后的几百年的兴衰,或许老天也给了很多人另外的机会,但是他们没有成功而已,否则这个民族绝对不会经历如此多的苦难,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之后,华毕成最为期待的就是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那一刻的辉煌!
远方传来飞机马达的轰鸣声,华毕成与陈旭娟、张灵甫和陈东等人走出候机室,天空中出现的运输机群让华毕成像个孩子一样激动的朝天空挥着手。天空中出现了四十架庞大的容克52轻型运输机。
除了西安,亚洲还没有容克运输机,华毕成骄傲的给张灵甫介绍道:“这是由德国授权在秦岭兵工厂生产的容克52型运输机,除了机翼上的两台发动机外,机头部位上还装着一台,使这架轻型运输机的模样看起来相当怪异,不过波纹铝蒙皮能有效的减小阻力并承担一部分结构载荷,固定式起落架简单坚固,适合在野战机场等条件较差的地面着陆、三发布局马力大、安全性好,这就是容克公司引以为傲的经典设计。”
张灵甫目瞪口呆的望着多达四十架的容克运输机降落,而天空中近五十架bf-109b战斗机也开始分批降落,容克的机组成员降落后迅速的从机舱内推出手动油泵和油桶,为战斗机分批加油,抛弃空油桶的容克运输机开始装载特种作战分队。
张灵甫望着飞机上的青天白日标志惊讶道:“咱们中国能够自己生产飞机了?而且是这么大规模的?”
华毕成摇了摇头道:“不过是引进核心技术与航空发动机,自行改造调整了一些,并不算我们自己真正的第一代战斗机,不过不久的将来等我们拥有了完备的风洞系统之后,我们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国产战斗机的!”
1...270271272273274...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