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舟行诸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少江南

    要知道自从那八十八佛定鼎佛教江山以来,历经千年,从未有人成佛。

    但是现在,却一口气有五人成佛。

    表面上看似五人怒极之下,自悟成佛。

    但世界上哪有如此简单之事

    定然是这五人对佛经理解深刻,得大造化,遇大境界,得大神通,故而看到无字真经之后,自悟成佛。

    无字真经,上面无一字描述,如同佛在哪里,任他们评说。

    “不曾想在这世间,有人能凭无字真经,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是至高智慧,是佛陀明证。

    燃灯上古佛踏前一步,站在悟空身边,阻止了他下一步动作。

    将两人压在山下,算不得什么。

    以他二人神通,花上几天,还是可以从这五指山上钻出来的。

    但是悟空已成灵明斗战如来,他若是加上神通,书写一个六字真言,真把那山与大地定住了,那他俩尊者就成佛门最大笑话了。

    丢脸的,也只会是世尊如来。

    悟空尚未说话,密行功德如来唐三藏却是微微一笑:“世间皆在苦海,众生渴盼甘霖,佛祖命两位尊者传经,这二人却为何传无字真经纵然我师徒五人尽证佛陀,又怎么能拯救众生”

    天河星光如来猪八戒也道:“我等来灵山求经,是我师奉大唐天子之命求经,你们却给无字真经,这不是让我密行功德如来犯欺君之罪吗欺君之罪,多大的因果!竟然沾染,若不收拾这两人,岂能罢休!”

    悟净金身如来沙和尚长叹一声道:“十万八千里路,在你们眼中不值一提,那我等何必求取真经,不如随师父返回动土,将我等所思所悟写出,传给大唐天子,以为不可”

    天龙明理如来白龙马笑道:“经在心中,何须来求既然已来,岂能忍受欺骗既然已经欺骗,又何须再求不许求经,经在心中!”

    他四人你一言我一语,灵明斗战如来孙悟空虽然不言语,却也是微笑点头。

    看样子燃灯上古佛若不给交待,他五人当真不再求经,径直返回东土了。

    若是他五人真要空手而回,那灵山只怕真成了三界的笑话。

    灵山诸佛陀、诸菩萨、诸罗汉,只怕真的没脸见人了。

    辛辛苦苦布局这么久的工程,就因为最后两位尊者的狂妄和贪婪,就负之如流水了。

    燃灯上古佛心来暗暗骂了一声娘。

    因为到这个时候,世尊居然还不现身。

    这死和尚用人不明,险些酿成祸端,居然这个时候不出面调解。

    这摆明了让他这位过去佛陪上笑脸,安抚这五位新如来啊。

    那封舟如来说得对,这位释迦摩尼现在佛,当真是政客如来!

    虽然这么想,但燃灯古佛却是一脸微笑:“五位佛陀,能以无字真经为契机,自证如来,也算迦叶、阿难一番




第647章 李世民想和天地同寿
    表面上看,西游取经工程取得完美成功。

    但是封舟的突然出现,却让一切出现了变数。

    他在大唐和灵山之间,建立了一个占地万里的强盛国家,这个国家不但国富民强,而且注意引进东方先进的文化,同时建立了一个严谨的智学体系。

    虽然这个国家强势的是道教,可佛门也占据了足够的份额。

    曾经有诗人赞曰:“明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足以可见佛门的强势。

    但是这一切却和灵山毫无关系。

    大明朝的佛门寺院香火再旺盛,祭拜的人再多,信念再虔诚,祭拜的也是封舟这位佛陀。

    祭拜的也是封舟传经,自证佛陀、菩萨、罗汉的诸多修士。

    灵山丝毫感受不到,也享受不到。

    如果是这样,世尊如来也就认了。

    毕竟封舟乃是人间至尊,国家强势无匹,百姓富足向上,佛门势力不比灵山弱。

    就算拼着分裂的危险,灵山佛门也未必干的过明朝佛门。

    所以如来也只好咽下这口气。

    但是唐僧师徒的不受控制,则让如来感到西天佛门与东土佛门分裂的危险。

    那唐三藏本来是大唐十几万僧人里面选出的佛法最精湛的,若是他取经完成之后,由他如来佛祖敕封,给他们五人一个个证道果位,那么西天佛门对于东土大唐佛门的领导作用们就会进一步加深。

    而观音菩萨在里面的参与程度,使得东土大唐的佛门,几乎就在西天灵山的掌控之下。

    但是因为迦叶、阿难的索要人事,导致的师徒五人看到无字真经而自证成佛,造成了灵山对东土佛门的掌控力渐弱。

    尽管唐三藏的本体是世尊如来释迦摩尼的嫡子罗睺罗,但这并不能代表什么。

    牵扯到理念之争,牵扯到权力之争,父子血脉联系简直不值一提。

    古往今来,因为理念和权力之争,父子相残的戏码络绎不绝。

    唐三藏的结拜大哥,便是弑兄杀弟囚父上位的好榜样。

    尤其是大雄宝殿之上,面对佛祖淡化“索要人事”的话语,这罗睺罗直接一句“我等无人事,你传真经否”,将东西佛门的裂痕直面在诸佛、诸菩萨、诸罗汉面前。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迦叶、阿难两位尊者,此刻正在灵山旁边的五行山下被压着呢。

    而这两位的师父,正是世尊如来!

    因此这个消息传遍三界之后,所有人都认为,西游取经的虎头蛇尾,最大的责任人便是世尊如来。

    至于阿修罗界的万佛之祖阿弥陀佛会怎么想

    他当然会无动于衷啦。

    因为无论是中土佛界、西天佛界,还是大明佛界,虔诚拜佛的人都会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世尊如来的负荆请罪,他丝毫不会在意。

    他就是看到这一点,才会向阿弥陀佛请罪的。

    对于政客如来的种种应对,燃灯和弥勒自然无话可说。毕竟如来才是佛祖,才是世尊,他们虽然一个是过去佛,一个是未来佛,但是都对现在佛并没有什么约束力。

    弥勒佛看着消失世尊如来消失在菩提树下,突然一叹,做了一个偈语道: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

    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

    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

    非圣非凡复若乎。不疆分别圣情孤。

    无价心珠本圆净。凡是异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

    携锡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

    燃灯古佛看了弥勒一眼,知道他有下红尘经历的打算,对此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在言。

    ……

    当唐僧师徒乘风驾云,返回大唐的时候,他们突然吃惊地发现,大唐国土竟然扩张到了西梁国。

    整个北丝绸之路,已经落入大唐版图之中。

    这样一来,大唐和大明领土犬齿相交,牢牢地将南瞻部洲大部、西牛贺洲三分之一的领土占据,在这片广袤的国土上,生活着亿万百姓,而这亿万百姓,全都信奉华夏文化。

    他们国富民强,军队强悍,文化发达,是世间万国心中的天朝上国。

    更难得的是这两个国家还是兄弟之国,双方皇帝乃是结拜兄弟,彼此在边境的人马不过数千,也是为了防备马匪、山贼之类的存在。

    事实上,唐王李世民连他亲兄弟都敢弑杀,怎么会在乎这个结义兄弟

    实则是他见识过封舟大闹地府的英姿,见过他将地府阎王压制的服服帖帖的样子。

    要不是这位“义弟”帮忙,他还不知道只能当几年的皇帝呢。

    有了“义弟”的武力压迫,阎王让他安享四十年皇位,这让他与大明保持兄弟情义的同时,雄心勃勃,意图创造一个“贞观盛世”。

    到时候自己六十八岁驾崩,儿子的年



第648章 太虚幻境封舟至
    时光冉冉,岁月如梭。

    贞观大帝李世民在位四十年,终于在六十八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同时也是皇位的尽头。

    那一年,是大明洪武二十七年。

    西元耶历六六六年。

    尽管对于皇位,他有一万个不舍,旦李世民依旧是含笑而去,因为他不禁培养了一个优秀的接班人,同时心里对于未来有了极大的期盼。

    这大唐江山本来是他一手打造,登基之后又励精图治,将大唐江山推上治世顶峰的同时,还把周边国家都给锤了一顿,让整个华夏进入前所未有的盛世,老百姓心中也拥有无比高昂的心气。

    更关键的是,他一直到生命的尽头,都没有出现昏庸之举动,单凭这一点,古往今来的皇帝,只怕都没几个比得上。

    以李世民与封舟,以及茅山、龙虎山一些道士的讨论结果,他知道根据自己的功勋,已经可以和上古三皇五帝齐平,死后可以得到华夏气运灌顶,让他的灵魂在短时间内直接成就天仙!

    何为天仙

    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既为天仙,若以厌居洞天,效职以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于天地有大功,于今古有大行。官官升迁,历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化的大熔炉,大血脉之中,相当于佛门已经在中土生根发芽,走有大唐特色的佛门道路,与灵山佛门没有高低之分。。

    这种大功德,使得李世民获得中土佛门气运灌顶,实力更进一步。

    在加上他还有王朝气运加持,身上的龙气也是相当浓郁,并没有因为死去就散逸一空,还留存了小半威能惊人。

    “同喜同喜……”

    得证天仙之位,李世民原本虚无缥缈的鬼魂立刻凝实,不过眨眼功夫便与正常人无异,只是身周的气息阴凉了点却并不渗人。

    “兄长还是早点去寻个适合修炼的地方,好好苦修争取更进一步吧!”

    封舟笑道:“不瞒兄长,在下微有法力,国境之内也有几处洞天福地,兄长可任意择之。”

    李世民当然不会选择寄人篱下。

    他淡淡笑道:“多谢贤弟,不过大唐占地万里,洞天福地不计其数,选择几处洞天福地,并不为难。”

    下一任皇帝是他亲手培养的好儿子,长孙皇后的第三子李治,为人忠厚孝顺,但手腕心计也是第一等的,只要李世民选好洞府,托梦李治,那么自己这个儿子就会第一时间以圣旨的方式确认。

    还没等李世民给下一任皇帝托梦呢,天上突然跑来几位使者。几位使者自报来历,正是火云宫中人,为首使者身份还颇为传奇,乃是汉光武帝刘秀,至于身边跟随的使者,都是其麾下云台二十八将中的有名人!

    “此番前来,乃是人皇尊者感应到人间又有明君现世,叫我等前来接引,前无火云宫修炼坐镇!”

    刘秀说明来意,转头看向唐皇轻笑:“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李世民当然会答应。

    大家都是皇帝,现在都在火云宫,与天地人三位皇尊一起修炼,那是真真正正的同道中人啊!

    李世民自然没有二话,直接答应前往火云宫潜修……

    看着欣欣然离开的李世民,封舟颇有点怅然若失。

    毕竟这个世界,能在治理国家方面勉强和他并肩的,只怕唯有李世民了。

    李世民的接班人李治虽然是长孙皇后的嫡子,能力也不错,历史上也是能够干掉舅父长孙无忌和重臣褚遂良的存在。

    但是他没有经历过战场杀伐,明显不够狠辣,手腕能力赶不上乃父,于是被武则天以柔克刚,夺去了李家江山近二十年。

    但是大唐的情势如何,封舟是不愿意管的。

    他已经准备了几十年,准备再皇位的最后几年,一举攻下那个宿命之地。

    乌斯藏!

    这块土地也应该是华夏之土,哪里的百姓读四书五经,束发右衽。

    往常因为高原的缘故,易守难攻。

    但是现在,封舟借助大明国的广袤国土,终于开发出了棉田。

    他有了一只穿棉衣、持火枪的军队,

    而乌斯藏国,因为密宗的长期统治,百万农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即使这样,他们依旧流传着“……大明出了个顶红顶红的太阳,太阳里站着个顶高顶高的菩萨,他什么都看得见,他看见了这世界上最高的地方,有人在受最深最深的苦,菩萨的手一举,菩萨兵就越过了千山万水,来解救人们的大苦大难……”

    于是封舟大手一挥,数万身穿棉衣的火枪兵便登上了乌斯藏国,一连三战,尽灭乌斯藏主力军队,然后顺势攻入乌斯藏国都,将上层贵族屠杀殆尽。

    封舟将重新培养出的一万忠心官吏派上乌斯藏,短短三年,乌斯藏大变样……

    而时间,也进入了大明洪武三十年。
1...227228229230231...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