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弃妇的极致重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萨琳娜
萧南摇摇头,淡然道:“无妨,现在阖家为祖母守孝,那位违禁的吃食还是不要弄了。”
其实萧南也不是为了虚名而罔顾自己与孩子们的身体。她有桃源这个作弊器,少吃点儿荤食,并不妨碍身体健康。除了外形看着消瘦些,身体还是很健康的。
而两个小家伙就更不用担心了,他们现在还没有彻底断奶,再加上桃源灵果榨得果汁,不吃那些肉呀、鱼呀的也没不会影响身体发育。
就连崔幼伯。萧南也悄悄给他加了些桃源的果蔬,不令他真的哀毁骨立,甚至伤了身子。
至于崔令平这个庶子,他那里原本就有‘宫中御赐果蔬’吃着,所以萧南并没有特意给他再添什么营养。
“这……”荤肉不能吃,好歹也吃得好一点儿,没必要像普通百姓一样整天青菜豆腐呀。
玉莲很为难,她真不忍心看自家郡主这般苛待自己。
秦妈妈经历的事儿多。自然能体会萧南的心意,便笑着对玉莲说,“郡主既然说无碍,那就真的无碍,你只把厨房的事儿料理清楚了就好。”
玉莲见萧南态度坚持,也不敢再劝。答应一声便退下了。
玉簪神色有些古怪的走了进来,凑到萧南耳边低声道:“郡主,玉叶有身孕了,太医已经诊断过,三个月了。”
萧南挑眉,三个月?也就是老夫人过世前有的?唔,若是这样的话,那就没问题了。
“可有告知郎君?”
萧南并没有放在心上,玉叶能怀孕,还是她的手笔。
玉簪摇头:“还没有,婢子这就派人去回禀?!”
萧南想了想,摇头道:“不用了,待会儿用昼食的时候,我亲自告诉他吧。”
玉簪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这时,外头又有小丫鬟回禀:“娘子,不好了,令平小郎君又发病了!”
萧南心里一沉,她虽然不喜欢这个庶子,但也没有冷漠到无视对方的生死。
“怎么回事?不是一直都好好的吗?怎么会不好?赵妈妈她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还有,可有请太医?”
萧南深吸一口气,甩出一连串的问题。
小丫鬟怯怯的回道:“赵妈妈一看情况不好,就立刻去请太医,顺便也请了郎君!”
萧南点点头,起身往北院赶去。
走到门口的时候,正好遇到匆匆赶来的崔幼伯。
两人神色都有些凝重,他们都清楚,崔令平能活到今天,绝对是崔家用各种贵重药品和珍贵食材勉强支撑着。以他的情况,若是放在一般的家庭,早就夭折了。
夫妻两个正待说些什么,门外又有小丫鬟来报:“禀郎君,阿槿、阿槿回来了,说是为老夫人奔丧,正一身孝服在门口大哭呢……”
ps:二更,谢谢亲们的支持,继续求小粉红,求订阅,求推荐啦!





弃妇的极致重生 第118章 “分家”
崔幼伯脸色变得很难看,他额角抽搐了几下,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好、真是好样的……让、让她进来!”
萧南忍不住摇摇头,暗道:阿槿女士还真是任何时候都不忘耍心机,如今更是连老夫人的丧事也要利用,难怪崔幼伯生气。
不过,萧南也不由得佩服阿槿的‘好运气’,一回来就遇到自己儿子发病。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崔幼伯都不好在儿子生病的时候,重罚他的生母。
萧南扯了扯崔幼伯的衣袖,道:“郎君,咱们还是去瞧瞧孩子吧。”
崔幼伯僵硬的点点头,然后挽着萧南的胳膊进了院子。
不多会儿,太医便匆匆赶到了,来不及给正位上的男女主人行礼,他便被一脸焦急的崔幼伯催着进了寝室。
荣寿堂大门外,阿槿哭得梨花带雨,身着一套白色丧服,愈发衬得她娇弱、柔美,浑身都散发着一股可怜兮兮的气息。
引得四周路过的行人纷纷侧目,不过看到大门口悬挂的素色旗幡也就明白了,原来这是丧家,而台阶下跪着的女子也定是闻讯赶来奔丧的吧。
啧啧,真是可怜呐。
就在这时,大门东拐角的角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两个粗壮的婆子,同样是一身素色丧服。
她们来到阿槿面前,不屑的扫了她一眼,以在场人都听到的声音,道:“原来是阿槿啊,老夫人仙去,你还记得回来哭一场,也不枉老夫人平日对你的恩情。郎君说了,你既来了,就到正堂去给老夫人的灵位磕几个头吧。”
说着,两人来到阿槿身边,表面上是搀扶,实则辖制的将她从地上拖起来。然后往东侧角门走去。
“等等,我、我不是奴婢,我、我是来给老夫人奔丧的,为何让我走角门?!”
阿槿这次的目标可不只是返回崔家,而是要正大光明的从正门进去,所以她进崔曲,就下了牛车,一路哭喊着来到门前。
为的就是引起众人的注意。迫使萧南默许她从正门回家。
但,现在的状况跟她预期的截然不同呀。
其中一个婆子哈哈笑道:“对对,你确实不是奴婢,可你祖上三四辈子都是咱们崔家的部曲。你虽是客女,但回了主家,也没有走正门的道理。你呀,还是跟咱们走角门吧。”
另一个婆子借口道:“我知道,你阿兄从了军有了官职,你便以为自己也是官家小娘子。但是,阿槿,不是我说你,做人要守本分。尤其在主家面前,你更要知道自己的身份。”
不等阿槿再出口辩驳,两个婆子便挟着她往角门走去。
旁边围观的人听了两个婆子的话,这才恍然,哦,原来是被放籍后出息了客女,想回主家摆谱呀。啧啧。还真是数典忘祖的东西,有了好日子就忘了主人。
彼时,世人对于主仆的观念还是很重的,否则唐律疏议中也不会有那么多关于放籍奴婢的规定了。
亲见崔家也有了这种背主的奴婢,众人摇头不已的同时,也暗自感叹:唉,真是人心不古呀,连士族家的奴婢也开始这般不守规矩。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阿槿没想到事情竟变成这个样子。
不过,很快她又高兴起来,毕竟她顺利回到了崔家,避免自己常年苦守长寿坊的命运,不是吗?
看着熟悉的院落,熟悉的甬道。阿槿心中难掩得意,她,阿槿,又回来了!
只是,还不等她开心的找人炫耀,便听到了一个让她险些死过去的噩耗――令平小郎君去了!
而事实上,阿槿也华丽丽的晕倒了。
这个可怜的孩子,因为生母的私心,人为的成了早产儿。
在赵妈妈等仆妇细心照顾,以及大量珍贵药材、果蔬的滋养下,好容易熬到了两周岁,却还是没能活下来。
望着儿子消瘦、青白的面庞,崔幼伯的心就像被什么紧紧攥住一样,害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诚然,他对这个孩子,并不如对阿沅、长生那么好,但这毕竟是他的亲生骨肉呀,而且还是长子。
当年阿平出生的时候,他也曾期盼过,他也曾亲手抱过……这可是他的儿子呀,与他血脉相连的挚亲。
虽然崔令平自出生那日起,便有太医说他活不长。但百日、周岁、两周岁,他都熬了下来,偏偏熬不过一个小小的风寒。
萧南自做了母亲,变得格外心软,尤其见不得与自家女儿同龄的小孩子受苦。
如今亲眼目睹了崔令平的离去,让她多少有些难过,甚至暂时忘了这个孩子是她的仇人之子。
萧南只是单纯的为这个孩子而感到惋惜。
无声的叹了口气,萧南走到崔幼伯身边,道:“郎君,阿平已经去了,我们不能让他这么呆着,应该让他入土为安,早日步入轮回。”
经过这两年的相处,崔幼伯已经非常确定萧南对崔令平没有坏心,她说这话,也没有别的意思。
抽搭了下鼻子,悄悄掩去眼角的泪水,崔幼伯带着鼻音,说:“嗯,我知道。”
崔令平是夭折,不易大办。再加上崔家如今是丧家,更不易再闹出什么动静。
在崔幼伯的允许下,下人们将崔令平放入新制的棺材里,悄悄运去了崔家家庙,放在老夫人的灵柩旁,准备日后返乡的时候,将他也运回家祖坟安葬。
像往常一样,但凡是有关崔令平的事儿,萧南丁点儿不沾,他的丧事,她更是没有出手。
但南院的阿槿却不这么想,也不知道她是借故装疯,还是真受了刺激,每日都在院子里哭嚎:要么哭儿子命苦,小小年纪就去了;要么骂萧南狠毒,容不下庶长子,使毒计害了儿子。
甚至当初萧南为了示好,特意从阿沅口中省出来的‘宫中御赐果蔬’,在阿槿的嘴里,都成了谋害崔令平的毒物。
萧南听了这话并不以为意,反倒是崔幼伯很生气。
开始他体谅阿槿丧子,情绪难免失控,可过了几日,她还这般放肆,崔幼伯就不能容忍了。
崔幼伯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阿槿说什么他都信的毛头小子,他有眼睛、有耳朵,更有心,他比任何人都知道萧南对崔令平的态度――不亲不近,但求心安。
而且,崔幼伯还忽然想起,儿子之所以先天不足,根本原因还在阿槿身上。
想当初,如果不是阿槿起了歪心,想抢在主母前头产子,故意摔跤而造成早产,令平也不会一生下来就病怏怏的。
同样是自己的孩子,阿沅和长生足月出生,到现在都健健康康、白白胖胖,足见崔令平夭折的问题,都出在阿槿这个生母身上。
是以,崔幼伯愈发看阿槿不顺眼,以养病为由,再次将她送回了长寿坊。
被掌刑妈妈挟着上了牛车,阿槿整个人都傻掉了――这、这算怎么回事,她刚刚没了儿子,郎君不是应该对她温柔体贴、细心安慰的吗?怎么、怎么就又把她送走了呢?
很显然,阿槿还是没清楚自己的身份和立场,更没有发现崔幼伯厌弃她的主要原因。
不过她清不清楚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彻底失宠了。
崔令平死了,他屋子里的人还需要安置。
赵妈妈等人原是大夫人派来的,她们的身契、家人都在荣康堂,对于这样的人,萧南不准备留下。
但此时正值老夫人的‘斋七’,她还有一堆的事儿要忙,也就暂时放在了一边。
待‘斋七’已过,萧南便把大少夫人王氏请了来。
郑氏已经被强令‘静养’了一年,而且按照老夫人的遗命,她将继续静养下去,荣康堂的中馈彻底交给了王氏。
王氏来到葳蕤院,与萧南相对而坐,喝了盏茶,听完萧南的话,便笑着说:“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也值得弟妹特意跟我说?呵呵,不过是几个家生奴,即已经来了荣寿堂,断没有再收回去的道理!”
说着,王氏从身后丫鬟手里接过一个小匣子,推到萧南面前,“喏,若是弟妹不觉得麻烦,就收下吧。”
萧南挑了挑眉,拿过那匣子打开一看,果如她猜想的那般,是赵妈妈等人及其直系家人的身契。
看来王氏也是早有准备呀,而且听她话里的意思,萧南也不好推辞了。若是推辞了,就是表明萧南嫌弃荣康堂的下人,觉得她们‘麻烦’,这才不要的。
罢了,既然人家把身契都拿了来,她再拒绝就显得太不近人情了。反正她荣寿堂的地方多,随便找个不要紧的田庄打发她们去也就是了。
王氏见萧南痛快的收了身契,脸上的笑容更盛。
两人闲话了几句,王氏便压低声音,很是神秘的问道:“弟妹可听说了,家里要有大事了呢。”
萧南不解,老夫人刚去,老相公也还病着,能有什么大事?!
但见王氏这般郑重的问了出来,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她忙低声问道:“大嫂,何事?”
王氏扫了眼四周,见都是两人的心腹丫鬟,这才小声说:“我也是听阿娘随口说了一句,说老相公想要分家,据说这也是老夫人的遗命……”
ps:一更,谢谢亲们的小粉红,谢谢亲们的打赏,谢谢亲们的订阅,o(n_n)o谢谢




弃妇的极致重生 第119章 临行前的准备(一)
老夫人想分家,萧南早就知道,她老人家还曾经半玩笑的提来一次,但当时被本家拍了回来。
原因很简单,崔家的祖训有云:缌麻之内,须同饮一室。
而崔家,自老相公算起,到最小的一代,才刚满四世,还达不到崔氏分家的要求。
如今,老夫人已经去了,为何又特特的提了出来?
萧南可不认为王氏是个闲得无聊、随意八卦的无知妇人,她能说出这样的话,定是此事有七八分的准头儿。
微微蹙了蹙眉,萧南故作惊讶的说道:“竟有此事,我都不曾听阿婆提起过。不过,分了也好,树大分枝,咱们家早就分了堂口,各家也都有自己的院落,就连用膳也不再一处……其实已经跟分家没什么区别。”
萧南还有句话没有明说,那就是各房都有自己的私产。不过是畏惧‘父母在,无私财,的规定,转记在自家娘子名下罢了。
早在当日几方人马争夺辰光院的时候,萧南就察觉到了,崔家的小辈们开始有了私心,尤其是庶子们,他们并不关心家族如何,只在乎自己能分得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强行把大家聚拢在一起,也只是貌合心离。
还不如趁着摩擦没有升级为矛盾冲突,众兄弟彼此感情还好,早早的分家。
尤其崔家还有外面打进来的‘奸细,—崔清一家。
那日老夫人决定分宗,第一个跑去三戟崔家报信的就是崔清,这一点崔家各房的主人都知道,只瞒着合浦院一个罢了。
有这样一个不安定的因素,老夫人想分家的愿望就更强烈了,所以在临终前,特意叮嘱两个弟弟,待她离世后,以她的名义宣布分家
如果本家再来干涉·就将责任推到她身上。
老夫人想得很开,反正她‘老,了、‘糊涂,了,临终前就这么一个要求,弟弟若是不答应·就是不孝不悌——长姐如母,她对两个弟弟可有抚育之恩呢。
外人听说了,也只会认为崔守仁兄弟尊敬长姊。即使又什么不对的地方,念在他们对姐姐的一片敬爱之情,也会通融一二。
法,还不外乎人情呢。
再说了,经过分宗一事·老夫人也探到了那边的底线,只要这边还能提供帮助,这边做什么,那边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一点,老夫人也并不是直接提出分家,而是——
“什么,分家不分居?!”
王氏拜访后的第二天,崔幼伯夫妇便被唤道荣康堂商量要事·萧南听了老相公的话,心里忍不住轻呼道。
崔家其它各房的男女主人都在,大部分人听了这话·也都露出惊愕之色。
合浦院就更不用说了,姚氏险些跳起来,不等老相公说完,就急吼吼的插嘴:“不成不成,这、这不符合族规呀!”
老相公淡淡扫了她一眼,不得不说他老人家的气势够强悍,只这一眼,就骇得姚氏闭了嘴,低着头怯怯的往崔清身后缩。
崔清抿着嘴,他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哈·分家不分居,说得好听,还不是想把他们一家挤兑出去。
他远比自家的婆娘聪明,*记住牛屁屁书院最快最新文字版更新*当然明白所谓‘分家不分居,的道理,不过是为了说出去好听些,让不知情的外人知道了·还当崔家家主厚道,分家了,还留庶弟、庶子们住在家里。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付族规,族规上只是说‘同饮一室,,并没有说分割家产什么的。老相公这般说,根本就是在玩文字游戏。毕竟,他只是把家产分了分,大家还都住在一处,也算得上同饮一室呀。
实际上呢,这只是老相公和相公的权益之计,在不影响名声、以及确保本家不会插手的情况下,先把家分了,日后慢慢把‘不相干,的人(比如合浦院一家)踢出去。
到那时,估计分家的风头已经过了,坊间也有了新的八卦,即便有人被赶出崔家,也不会有多少人关注。
至于本家,崔清冷冷一笑。
他算是看清楚了,那边根本就是一群虚张声势的纸老虎,被老虔婆轻轻一吓,就暴露了自己的底线,反而被这边拿捏。
老相公又威严的扫视了一圈在座的众人,缓声道:“对此,阿姊早就有遗命,我们这一支已经分作了三个堂口,不过那时只是随口说说,并没有写分家文书。如今,阿姊去了,我也已是风烛残年,不知还有几年好活,索性趁我还没糊涂,把家分了,省得日后再起纷争。”
崔清动了动嘴唇,想说些什么试图挽回,但想了想,他还是忍住了。
其它几个崔家男丁,经过短暂的惊诧后,个个又恢复了镇定,板正的跽坐着,听候老相公吩咐。
老相公仿佛没看到众人的反应,继续说簿“今日,我遵从阿姊的遗命,正式将双相崔家分作三堂,荣堂、荣康堂与荣安堂。各堂现在所居的房产归各堂所有,丫鬟仆妇也归各堂所有。至于崔家的田产、房产和铺面,除了祭田和永业田,其余的全都平分为三份儿,每堂一份。”
说着,老相公对一旁的大管家使了个眼色,那管家忙命人抬来一口黑漆箱子放在堂上。
老相公指了指那箱子,道:“我已经命人均分成了三份,具体能分到那份儿,就由各堂的家主拈阄决定。哦,对了,洛阳那边的产业也按这个章程分。”
顿了顿,老相公又道:“对此,你们可有异议?”
除了合浦院和二老夫人几人,众人都齐齐点头,“无异议,但凭老相公做主!”
话音方落,管家已经将那箱子打开,小心的取出一摞摞的文契,分成三小堆放在老相公的单榻前。
“好了,你们上前来拈阄吧。”
看来老相公是早有准备,只见他从单榻旁的小几上取了个笔筒,笔筒里放着三根削得扁扁的竹片儿,这竹片儿长短、大小都一样,唯有上面写的字不同。
老相公将笔筒放着三摞文书前,微微扬了扬下巴,“来吧。”
崔泽代表荣康堂、崔海代表荣安堂,而荣寿堂自是由崔幼伯出面,三人起身离座,来到那竹筒前。
有崔泽在,崔海和崔幼伯谁也不敢先抽,两人都恭敬的请崔泽先来。
崔泽对这些并不在意,他是崔氏新任家主,家中大部分的产业都归他。再加上他已做到了相公,对这些钱财之物并不怎么看重。
他随手抽了根竹片儿,草草看了一眼便丢给管家。
管家双手接过,朗声喊了一句:“丙号册子!”
说着,管家将最西侧的那堆儿文契推到崔泽面前。
崔泽点点头,命人将那些文契收了,并没有伸手去拿文契最上方的明细。
第二个是崔海,原本他想先看看明细册子,好歹也要先搞清楚自己分到的是什么呀。
但有崔泽在前做了表率,他也不好表现得太市侩,也故作随意的抽了一根丢给管家。
管家道:“甲号册子!”
说话间,管家已经将最东侧的那堆儿送到了崔海面前。
得,就剩下一份了,是以崔幼伯也不用在挑了,直接捧了中间那一堆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分完家产,老相公又请来洛阳老家的几个年长族兄弟当见证,与崔泽等人签了文书,待分家完了再送去京兆记档。
分家的大框架算是完成了,接下来便是各堂口之间内部的分划了。
这些事,与崔幼伯两口子无关,他们围观了一会儿,见长辈没有吩咐,便告辞回去了。
老夫人的斋七已过,他们也该为离京做准备了。
因为这次是举家回乡,崔幼伯和萧南必须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
第一个问题,确定跟着他们两口子离京的具体人选。
唔,阿沅和长生两个必须带走,他们的乳母和丫鬟也要跟着;萧南的两个妈妈、四个大丫鬟、几个二等丫鬟,还有十来个小丫鬟也要带走,当然还有她的郡主甲卫;哦,对了,厨娘也要带上两个,刑房、针线房等处的粗婢也要带上几个……
至于崔幼伯那儿,他的两个书童、四个随侍都要带着,还有……
“不用带这么多人吧,阿婆说过,咱们在洛阳的祖宅里有使唤的下人。此去洛阳,路途遥远,人带的太多了未免张扬。”
崔幼伯草草的浏览了一遍那堆分来的文契,有一处千顷的田庄、一个盐场,京城和洛阳、博陵的房产若干,还有几个小作坊。正经的商铺并没有几个。
不过,崔幼伯也清楚,这次分家,只是名义上的,分得也是老相公的私库。三堂的家产早就分割完毕了。荣寿堂的所有产业,老夫人也早早的交给了萧南。
萧南想了想,道:“郎君说得有理,是我思虑不周,我再好好考虑一番,将名单删减一下。”
崔幼伯见萧南瘦得尖出了下巴,两腮也凹了进去,不由得又愧疚又心疼的说:“这些日子娘子忙里忙外的都忙坏了,偶有疏漏也是正常。倒是我,一点儿忙都帮不上。”
萧南浅浅一笑,道:“郎君能体谅我的辛苦,我就很满足了。”
崔幼伯越想越觉得亏欠娘子,貌似补偿的建议道:“对了,咱们不日就要离京,这一去恐怕三年后才能回来,临行前,我陪娘子一起回公主府探望下阿娘、兄嫂和两个弟弟吧?!”
ps:额,更新晚了,抱歉抱歉!




弃妇的极致重生 第120章 临行前的准备(二)
1...118119120121122...3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