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春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蕙心
明珠一看,文蕙已经吃上了,忙也吃了一块,这一块却是另一个品种,应该是桂花糕,一股子清甜的香气,果然好吃。就说:“你尝尝这个,这个是桂花糕呢,还有这个,这个是梅花糕,还有这个,这个是绿豆糕,还有这个,这个应该是酥皮饼,天啊,这个小小的马车里面居然配着这么好吃的点心,恩,噎住了,喝口茶,茶也很好啊。这马家真是不同凡响啊。”两个小姑娘开始一边吃,一边喝,一不小心,就吃了个肚儿圆。
说话间,马车已经停了,外面那个管家娘子说:“两位姑娘,这已经到了,请下马车吧。”
陈文蕙和明珠才反应过来,这一会儿去了马府,还要吃饭,可怎么吃的下去呢?还有,这仆人们收拾马车的时候发现糕点都没有了,会怎么想她们呢?真是羞死了。
ps:
一直到这个点才码出来。
蕙质春兰 第一百七十四章 园林
马敬仁自己并没有去接待两个小姑娘和陈文麟,毕竟她们的辈分小,接待她们的是马敬仁的大儿子马明松和马明松的马大太太。文麟由马明松带着去了会客厅谈天,文蕙和明珠则是在马大太太的带领下来到了女会客厅。
明珠大些,很有规矩礼貌,主动要求拜见马家的老太太。其实皇帝的乳母早就去世了,现在马家的老太太是马敬仁的夫人。马大太太一听两个小姑娘提出来要拜见自己的婆婆就很高兴。
他们家虽然是商家,但是是皇帝的心腹,所以外表很谦虚,其实内心里很是自傲。现在碍于身份,不好意思带着两个官宦人家的姑娘去拜见长辈,但是心里其实很计较的。现在明珠这么知趣要求拜见长辈,这个就不是在摆官宦家姑娘的普了,而是把她们家当通家之好,以晚辈的身份自居。这能不让马大太太高兴吗?文蕙还给老太太带了礼物,一柄楠木的寿星拐杖,四匹上好的绸缎,不薄也不厚,但是透着对长辈的祝福。
马大太太推迟一下就带着两个小姑娘去见了马老太太。马老太太才五十多岁,保养的很好,精神矍铄,眼睛中闪着精明。马老太太很是高兴的接受了两个小姑娘的拜见,明珠和文蕙都长的很美丽,嘴巴又甜,规矩礼貌又周到,很得马老太太的高兴。马老太太给了两个小姑娘见面礼,每人一对碧玉手镯。明珠看了一下文蕙,文蕙微不可查的点点头,明珠就拉着文蕙向马老太太拜谢了。
明珠和文蕙陪着老太太聊了一会儿,老太太就让马大太太带着她们两个去逛园子了。
这一逛,文蕙真是开了眼界了,比后世的公园可是美丽精致多了,到处亭台楼阁的,一步一景,明珠直咂舌,偷偷和文蕙说:“这马家的园子真是又大又精致啊。我看啊,比皇上家的园子都不差什么。”
文蕙说:“难道你见了皇帝的园子吗?”
明珠说:“外祖母曾经带着我去过皇帝的园子看了一下,那一次是参加宫中举行的一个宴席。我看这个马家恐怕比皇帝还有钱啊。”
文蕙点点头说:“世界上最有钱的就是盐商了。这个马家可是第一的盐商啊。不过,他的园子修的这么好看,这么精致一定是有原因的。”
明珠说:“这能有什么原因呢?”
文蕙没有说话,只听见马大太太一边介绍园子,一边说:“我们这个园子每年都有很多文人来园子里玩的,所以,我们自己反而不得玩了。我也有一阵子没有逛了,今天还是跟着二位姑娘这才能逛一逛。”
文蕙心里明白了。这个园子果然是皇帝授意建的。应该是马家笼络文人。监视文人的一个工具。
转了一大圈,也累了,文蕙和明珠就由大太太招待着吃了一顿很丰盛的饭菜。然后,文蕙看一直都没有别的安排。就告辞回去了。
马家挽留了一下,就没有坚持,就送了文麟,文蕙,明珠三个人回到船上。这三个人就此乘坐船回青阳城了。
路上,已经离开扬州城很远了,文蕙问起文麟的情况,文麟说:“马明松就是带着我逛逛园子,吃吃饭。喝喝茶而已,根本就没有说什么。”
明珠皱起眉头:“这奇怪了,难道让我们巴巴的赶了来,就真的是逛园子吗?”
文蕙撇撇嘴说:“这个马家不简单,这一次只是和我们混个脸熟。以后,自然有事情,算了,我们现在不要想了,等到时候马家想说的时候自然会来找我们的。”
文麟和明珠点点头,一行人快速往家回。这一次出来了这么长时间,早就想家了。
扬州城的马府,马明松和马大太太正在马敬仁的书房汇报带着她们玩了一圈的情况。
马敬仁问:“她们都没有说什么吗?”
马明松说:“没有。”
马大太太说:“两个姑娘给母亲见了礼,母亲给了对手镯。就这样了。”
马敬仁点点头。
马明松问:“父亲,我们这样招待一番就完了吗?怎么没有和他们说什么啊?”
马敬仁说:“现在我们马家是烈火烹油,锦上添花,这是因为什么,这是因为皇上给的。可是皇上现在年纪也不小了啊,万一到了那一天,新君不一定能容得下我们啊。那我们马家这泼天家事也就完了。所以,我这是在给我们谋一条退路啊。”
马明松立刻就明白了,很是惊讶说:“难道父亲不看好太子,反而看好四皇子吗?”
马敬仁说:“四皇子已经崭露头角,我还要再观察一下,现在先结个善缘。”
马明松明白了。
马大太太说:“我和这两个小姑娘聊天,这个明珠姑娘,规矩礼仪是很好的,文蕙姑娘就慧黠的很了。”
马敬仁说:“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这个小姑娘将来能成大事。”
马明松说:“一个小姑娘,能成什么大事呢?”
马敬仁说:“这样的小姑娘我以前就认识一个,现在看,这个小姑娘比当年那一个还要厉害。”
马明松问:“以前认识的?父亲以前认识的哪一个小姑娘啊?”
马敬仁说:“陈远晴。”
马明松皱着眉头说:“这个名字没有听说过,怎么也是陈家的吗?”
马敬仁说:“这个名字你当然不知道,但是你总是知道陈贵妃的?”
马明松恍然大悟:“是贵妃娘娘啊,这个就是了,贵妃娘娘如今主持后宫,连朝政都能影响呢,这个文蕙姑娘可是贵妃娘娘的侄女啊。这样说来,父亲是认为她将来比贵妃娘娘还要厉害?那不是要成为皇后?”
马敬仁说:“不好说,不好说,我们现在先结识一下,以后再看。”
马明松这下明白了。
很快,文蕙她们就到了青阳城。在码头上下了船,早就有陈材和陈材家的接了出来,行李什么的自然不用文蕙她们管,陈家的下人们训练有素,很快就弄好了。运到了府里。文蕙和明珠坐着自己家的马车,一边欣赏着青阳城的繁华,一边悠闲的往家回。
现在已经是八月了,文蕙她们离家快两个月了。走的时候是从德庆城走的,回来却回的是青阳城了。
青阳城比德庆城还要大,还要繁华。路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文蕙和明珠看的津津有味。一边还轻声讨论着:“妹妹,你看着青阳城可是比德庆城好多了呢,卖东西的人也多了。”
文蕙笑着说:“是啊,就是没有苏州城繁华,比苏州城人少了一些。房子没有苏州城的那些房子好看。精致。但是比德庆城可是好多了。陈才家的,我家已经搬到刺史府了吗?那里怎么样啊?”
陈材家的笑眯眯的说:“姑娘,我们家已经搬来一个多月了。现在夫人和城中的一些大户人家的夫人姑娘们的关系都打理的很好了。刺史府可是很大很漂亮的,花园也大。还有一个小小的湖呢。姑娘可以住在花园里,也可以住在上房旁边的院子里。其实我们家里的人少,根本就住不完这地方的。”
文蕙笑笑接着问:“那我师傅她们都搬了来了吗?”
陈材家的说:“吴师傅啊,也跟着过来了。听说,她还打算让她的堂哥在青阳城开个喜铺呢。还有吴师傅的亲哥哥,吴都头,也跟着升迁了,现在是刺史的都头了,管着整个湖州省的衙役呢。”
明珠忙问:“陈大娘。那我的母亲呢?”
陈材家的说:“明珠姑娘,胡夫人本来是在德庆不要搬的,结果,因为夫人和城里的夫人们关系都好,就和她们说了医院的事情。青阳城有钱人家多啊,这些夫人都是心地善良的,立刻就捐款也够建设一个医院的了。胡夫人一听很高兴,也急等着要过来呢。就是银钱是有了,但是房子一时半会的还建不好,所以胡夫人还是暂时来不了。”
文蕙听了心里偷笑:什么善良的人多,这些人多半是和前任刺史关系好的人家,怕自己家父亲来了,来个大清算,所以拼命找机会巴结自己母亲,要不她们哪里能这么好心捐钱建立给穷人看病的医院啊。
明珠则是很高兴:“这没有关系,母亲是不耐烦这些建设,盖房子之类的琐事,等我和妹妹来接手,到时候陈大娘给我们帮忙,一定很快就把医院建设好,到时候母亲就一定会过来的。到时候,我们把德庆的房子卖了,在青阳城买一个房子,住着,我要想去看望父亲就方便多了。”
文蕙听了她这么一说,肯了明珠一眼,心想,这就是血浓于水啊,明珠姐姐的父亲这么坏,明珠还是这么惦记着他。
文蕙对明珠说:“可是我们的制药坊怎么办呢?要不,也搬过来得了,就是那些工人们都是熟手了,要是搬来了一时间哪里能找到这么凑手的啊。要不这样,姐姐德庆的小房子先别卖,我们的制药坊也先开着,青阳城的,我们再开一个新店好了。”
明珠说:“嗯,妹妹这个主意好。其实现在手头上的钱还是很宽裕的,毕竟之前我们因为旱情赈灾可是卖出去不少的药丸的,这些买个小宅子,再建设一个制药坊应该也够了。就是不知道青阳城的房价高吗?“
陈材家的笑着说:“高一些。”
文蕙说:“高了也无妨,大不了我们向王家银行贷款,相信彩玉姐姐可不敢不贷给我们。”
两个女孩儿笑成一团。
ps:
非常感谢ll言言给的两张粉红票。
第四更送到。
求推荐票
蕙质春兰 第一百七十五章 风格
说话间就到了刺史府,这一行人直接从侧门进去了,走了一会儿才到了后宅院,陈文蕙和明珠还没有下车,就听见一叠声的人说话:“好了,好了,终于回来了,赶紧告诉老爷和夫人去。”
紧接着白氏和陈远恒就从屋子里出来了。一家人团聚自然是兴奋,眼泪,笑容都一起来。陈远恒和白氏看着儿子女儿心里开心的不行,又一个劲儿的说文麟黑了,瘦了,文蕙和明珠也是黑了,瘦了。
文蕙吐吐舌头说:“父亲,母亲,你们说哥哥黑了,瘦了是真的,他去海边那么多天,能不黑吗?可是我和姐姐哪里黑了,瘦了啊?我们现在不能光站着门口啊,总要让我们进去啊。我还有很多话要说呢。“
白氏忙说:“是啊,看我都糊涂了,赶紧进屋里来。”
文蕙一进到屋里就先大量一遍,还好,是白氏的风格,家具摆设都是淡雅大方为主,但是在仔细一看屋子里的地砖都是青砖凿花的,房梁都是有彩绘的,最要命的还涂了金。
白氏看文蕙的眼神就笑了说:“这个房子前任刺史住了很久,但是他的正室夫人一直没有来,就一直空着。后来他的小妾得宠了,住了进来,就描金画银的,整成这个样子,我已经把家具摆设都换了一遍了,但是这些房梁,地砖之类的就没有整,反正也不是自己的家,就这么凑合吧。”
明珠说:“这个小妾的欣赏水平真是不敢恭维。”
突然明珠想到她的那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姐不就是前任刺史的小妾吗?难道是她们?
白氏却突然说话,打断了明珠的思路:“明珠啊,你母亲还在德庆,你就暂时先住在这个府里吧。府里的房子多,你们姐妹想要住在主宅这里也可以,想要住那个园子里也可以,等一会你们去看看,挑好了,我就让人去收拾,都是干净的。只是把东西陈设放进去就行了。很快的。”
明珠和文蕙都很高兴连声说好。
白氏又看向儿子,陈文麟说:“我也选个地方母亲给收拾一下吧。只是我住不几天还要赶着去京城呢。”
陈文麟的事情白氏和陈远恒都知道,白氏虽然有些不舍,但是想着儿子办的是个大事,就只好答应了。
一家人又说了一会子话,大多是陈远恒夫妻问他们这一路来赈灾的事情。文蕙,文麟轮流说了一下,其实这些事情大多通过信件告诉过陈远恒了,白氏也知道,就是还要把细节再询问一遍。
这一说就一个下午过去了。该吃饭了。用过饭。一家人又聊了会儿天。才散去,明珠和文蕙,文麟就先是在正房旁边的厢房住了一晚上。
第二天,他们逛了整个宅子。刺史府邸还是很漂亮的,虽然比不上扬州城马家的园子,比起文蕙前世看的那些公园可是强多了。
文蕙前世虽然是大公司的白领,也成功的在所在的城市里买了个小三房,但是一和这里比起来,简直就是垃圾了。文蕙仿佛来到了《红楼梦》里的大观园里,这个园子里有亭台楼阁,有假山小湖,有水榭花坞。文蕙和明珠都很高兴。这样的园子她们也见过。但是那都是别人家的,这回好了,成自己的住所了,可以随心挑选自己喜欢的住所。
最后,文蕙挑了一个种满花草的院子。明珠则是挑选了一个有着一丛丛的竹子的院子。陈文麟因为妹妹和义妹都在园子住着。就不方便去园子住,就在正房旁边找了一个种着大梧桐树的院子住了作为自己的屋子。
三个人挑选好了之后,白氏立刻就叫来下人们去搬东西。
文蕙这才有时间带着丫鬟们收拾自己凑够苏州城和扬州城买回来的东西。
忙完之后,这天晚上,文蕙到了父母的房里把在苏州城买下来的店铺契约都交给白氏收着,有跟白氏对了一下帐。这才跟白氏和陈远恒说起别的来:“父亲,你看马家这么请我和哥哥去玩了一圈是什么意思啊?”
陈远恒沉吟半饷说:“这个马家可是皇上最信任的人了。皇上和太后一直不亲,却和乳母关系很好,所以,对待马敬仁比对待几个同父异母的王爷们还要亲。当年,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你大姑姑就已经是太子良娣了,很得宠,那个时候马敬仁曾经帮助过你大姑姑。但是,后来,你大姑姑生的皇子夭折了,你大姑姑也失宠了,才断了联系。但是听你大姑姑说,这个马敬仁聪明的很,我觉得他这是在提前和我们处好关系,万一我们成事了,他就多一条路,万一失败了,也没什么,他不过是请你们逛逛园子,不打紧,每年去他园子逛的人没有一万,也有一千。”
文蕙笑起来:“我就说这个马敬仁是个老狐狸,果然是这样。”
陈远恒接着说:“四皇子回京后,皇上大大嘉奖了一番,公开在大朝会上表扬四皇子赈灾做的好。还准许四皇子今后都跟着上朝学着办事。”
文蕙说:“那这下子朝臣们都该考虑站队的事情了。”
陈远恒笑了说:“半个月后,三皇子回来了,花了银钱无数,结果当地还是死了好些人,皇上大发雷霆,罚了三皇子身边的王府长吏们。”
文蕙奇怪了:“这三皇子花这么多钱,怎么还没有办好事情呢?”
陈远恒说:“这是因为三皇子只是不停的花钱开仓放粮,给百姓们施粥,并没有补种庄稼,恢复生产,这样他一走去了下一个地方,没有粥喝的百姓们不是还挨饿吗?再加上他没有辨明地方官的情况,有很多贪官把粮食都贪了,百姓们当然饿死了。”
文蕙恨恨的说:“这些无视人命的贪官们真是可恨,这无能,沽名钓誉的三皇子更是可恨。”
陈远恒点点头。
文蕙又问:“父亲,咱们湖州的情况可好?父亲一定干净利索的把赈灾做的很好。”
陈远恒笑起来:“你就别拍马屁了。我这里当然是好办了,又有钱,又有粮食,贪官们还都给斩首抄家了,我手下的那些官吏们都是经历了两次赈灾的人,都是熟手了,自然是快手快脚的办好。其实最好的还是德庆,这已经是秋天了,德庆今年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还丰收了呢。主要是因为我们种的都是耐寒的新物种,还有水渠的水一直都供应的上。其他几个州就严重一些,但是我让百姓们补种了粮食,还以工代赈,所以,极少有饿死的。“
文蕙点点头。在这个落后的地方,能做到这一点,已经不错了。这么仔细一看,文蕙才发现父亲是黑了,瘦了,一定辛苦了。
陈远恒说:“倒是你母亲,立了一大功,她很快就和青阳城的官眷们,富商的家眷们打好了关系,这样就方便了我行事,还给我募捐到很多钱粮,还有,募捐到钱准备在青阳城也建一座医院呢。“
这个问题,文蕙很高兴,忙唧唧咋咋的把路上和明珠讨论的事情和白氏说了。
白氏说:“这倒是个好主意。其实明珠家里都不用卖在德庆的房子,因为按照你胡阿姨的性子,以后一定是德庆,青阳城两个医院轮流跑的。干脆就留着好了。这制药坊也是时候要扩大了。这一次的赈灾让济世堂的名声都打出去了。因为济世堂免费给的药丸治好了不少灾民,现在买药丸的人多了。很多外地的药店都去德庆进货呢。“
听到这个文蕙很高兴说:“这更好了,这样明珠姐姐就能多赚点钱了。其实明珠姐姐很会省钱的,省的钱都给胡阿姨用到医院的穷人病患身上了。”
白氏笑呵呵的说:“这也没什么,反正你胡阿姨还是给明珠留了嫁妆的,那两万两银子都我都给她投入到市场旁边的地产上了,现在翻了一倍都不止呢。毕竟这个交易市场可是比安城的那个好多了,来往的也都是大商人,自然地产也涨价了,现在要是卖掉的话,你明珠姐姐说不定能又你胡姨当年的嫁妆多了。”
文蕙听到这个,犹豫了一下,还是老老实实的说:“母亲,我正想和你说呢,明珠姐姐有了意中人了,那个人可能不久后就要来向明珠姐姐求亲了。”
这个消息太震撼了,白氏和陈远恒都很关心问:“是谁?”
文蕙就说:“是柳公子。”
接着文蕙就把事情和父母说了一遍。白氏听了之后松了一口气说:“明珠这个丫头不错,不愧是我亲自教导的义女,规矩礼仪很好,虽然也心仪这个柳公子,但是还能把持住,没有私相授受。这样,只要柳公子的父母正儿八经的来和你胡阿姨求亲,就行了。”|
陈远恒说:“其实,我倒是很欣赏柳公子。人英俊,聪明,多才多艺,儒雅,和气,性子好,办事细心,缜密,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而且难得的是他的家庭也很好。清清白白,小富即安,人口简单,没有那些污秽事情。倒是可惜了,我本来很看好他的。不过说给我的义女也不错,也是我的女婿啊。”说完还一脸的遗憾。
文蕙想了半天才明白,感情自己老爹想给自己找柳敬原啊,这真是被雷到天旋地转。
ps:
昨天累死了,四更太挑战人了。
蕙质春兰 第一百七十六章 父爱
明珠和文蕙没有休息几天就开始投入到医院建设,济世堂在青阳城开分店的事情上来了。这个时候,陈文麟早就去了京城。陈远恒还有些赈灾的事情要处理,又赶上了秋收,很忙。白氏则忙着安顿家,安顿产业。之前在河阳州和湖州,苏州买的田地,店铺都要派人去打理。
明珠和文蕙先是在吴大山的帮助下选定了地方,买下了土地,这块地上本来就有些宅子,文蕙就把它改造一下,这样能省一点钱,关键是医院的内部设施。除了这些,明珠还从制药坊里面拿出一部分钱,在青阳城也开了一个制药坊。招募了一批人手。
两个人每天忙的很。明珠中间还抽空去看了一下自己的父亲徐志杰。徐志杰现在坐牢做的很舒服,因为明珠给他在牢里上下打点,那些狱吏本来就已经优待徐志杰了,现在陈远恒当了刺史,明珠就成了新任刺史的干女儿了,这一回来看望徐志杰,明珠特意请了吴大山来跟着。吴大山现在是湖州的总都头了,这些狱吏也归着他管,一看到他亲自陪同,立即对徐志杰更好了。
徐志杰回想之前所经历的苦难,不禁又气又惭愧。气的是,先前他刚入狱的时候,当时的刺史小妾可是他的两个宝贝女儿珍珠和宝珠。听说那个时候他的唯一的儿子徐继祖和他扶正的老婆孙氏都定居到青阳吃呢个,但是这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一个老婆连看都没有来看过他。更别提给他送东西,改善环境了。当时他差一点就死在牢里了,幸好,后来小女儿和他和离的前妻来看望了他,还给他请了大夫医治,给他改善环境。
现在他的政敌陈远恒已经高升成了刺史了,而他还是个阶下囚。这让他唏嘘的同时也开始反省自己的前半生。反正现在他在监狱里没有事情,也没有人虐待他。他除了看书,就把时间都用在反省自身上了。
这一反省才发现,他和胡氏刚结婚那几年过的最幸福。妻子娴静温柔,知书达理,两个人经常一起读书作诗作画。本来他的家境很普通,为了供他读书,他母亲已经尽了全力了,他本身是很聪明的,奈何一直没有找到名师,全靠自学。才勉强中个举人。然后就有幸投到了后来的岳父胡知礼的门下。
在胡知礼的帮助下。他开始踏上仕途,也很顺利。而且结婚后,岳父,妻子在学问上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这还不说。最大的改变是妻子带来了巨额的嫁妆,他一下子从普通人变成了一个有钱的贵公子了。他把母亲也接了来享福,帮着管理家务。他则和那些文人们一起开诗会,文会,挥金如土,风流潇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