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蕙质春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蕙心
这一番买店铺,一共花了文蕙二十多万两银子,衙役很是惊讶陈文蕙拿出那么多的银票来,这才知道眼前这个小姑娘是个大财主。当陈文蕙买完后,又给了衙役一个荷包。里面也是二百两银票。这个衙役顿时像打了鸡血一样,火速帮文蕙办好了手续。
等文蕙和明珠买好东西,办好手续出来的时候,刚好又碰上了刺史鲁尚义和马敬仁。就像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带着丫鬟们走了。
鲁尚义奇怪道:“怎么这么快就买完了?不行,我得看看她们买的都是什么?”
说完,鲁尚义把衙役叫了过来,要了她们刚才交易的账册来看。马敬仁也很好奇她们都是买的是什么东西。忙也凑过去看。
看完之后,鲁尚义傻眼了:“陈家这么有钱吗?居然买了二十多万两银子的店铺,我还以为她们是要买一两间店铺留着做生意呢。谁知道买这么多。对了,她们是怎么付的钱?”
那个衙役毕恭毕敬的说:“全部付的是银票,一点儿都没有少,很爽快。”
马敬仁则是关心另外的问题:“大人,你发现陈姑娘买的店铺都是苏州城的没有?”
这么一说,鲁尚义才发现:“是啊,老先生一说,我才发现。她刚才不是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吗?怎么四个地方的店铺她只是买了苏州的呢?”
马敬仁嗤笑一声说:“你啊,连个小姑娘的脑子好用都没有,她说的是让我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要只是在苏州买土地,让我在周边省买,可不是说她自己家里。她父亲是湖州的刺史。湖州肯定有土地店铺了,她家是京城的,京城肯定有土地,店铺了,可不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吗?”
鲁尚义一想也是啊,自己的脑子还真是不如一个小姑娘啊。
马敬仁说:“她不买扬州城的店铺是因为刚才老夫说了,要买扬州城的店铺。不买那两个城的是因为要把店铺集中到一个城里面,这样好管理,派来一个仆人就可以了。若是三个城都买,岂不是要至少三个仆人吗?”
鲁尚义这才明白。说:“哎呀。这个小姑娘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啊。这么一会儿功夫就想了这么多的弯弯绕绕,而且,您看啊,她一个首饰绸缎都没有买啊。一般只要是女人都低挡不住这个的,她居然把钱都拿来买店铺了。看来书上说的神童还是有的,只怕是天下少有的了。”
马敬仁则轻声说:“这样的女孩子我就见过,真是聪明啊。”
鲁尚义问:“谁?”
马敬仁却说:“大人,还是带我去看看皇上点名要的那几副画吧。”
鲁尚义忙说:“是,我这就带老先生去看。”
两个人走着,马敬仁突然说:“我刚才看到你那个册子上好像是说,她们钱都交了,手续都办完了。”
鲁尚义说:“是啊。这两个小姑娘办事挺利索的。”
马敬仁说:“你刺史府的衙役们这一回办事也很利索啊。”
鲁尚义笑着说:“是啊,这帮人,不敲不老实,这收拾一回果然改掉了办事拖拉的毛病。”
马敬仁突然停了下来,认真的看了看鲁尚义笑呵呵的脸。看的鲁尚义心里直发毛,说:“老先生,看我做什么?”
马敬仁摇摇头说:“算了,老夫提醒你一句。你过两天就让你女儿去陈姑娘那里吧。让你家姑娘和陈姑娘多学学。估计两个小姑娘能说到一起去。说不定还会互送表计呢,你就大方的收下吧。”
鲁尚义笑呵呵的说:“多谢老先生关心小女,我这回去就要让贱内多多教导小女这些杂务,还要让她和陈姑娘胡姑娘多学学。这姑娘家容易成为朋友。”
马敬仁再次看了鲁尚义一眼,摇摇头,走了,鲁尚义忙跟上。
陈文蕙和明珠回到蓝家,明珠还要整理药材,文蕙则直接去找了蓝尚翰,向蓝尚翰要了些东西,就回去了。
明珠说:“妹妹,你看,这一次得了这么多的珍贵药材,母亲肯定会高兴的。为什么前次在河阳城就没有这么多药材呢?”
陈文蕙说:“河阳州是内陆,财主都是土财主,当然没有这苏州的富商们存的药材多了。”
明珠想想也是。陈文蕙说:“我的收获也很大呢,这一次买的这些店铺要是按照正常价格买,四十万两都买不来呢,而且一向都是有价无市啊。”
明珠一听伸伸舌头:“花这么多钱买这些,应该收益也不错吧?”
陈文蕙笑着说:“当然,我之前买东西的时候就打听了,这个的收益很好呢。哈哈哈。”
明珠一手扶额说:“你真是个鬼机灵,原来前几天逛街的时候就已经该打听的都打听好了啊。不用说,肯定是你手下那几个丫鬟打听的,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文蕙得意的笑笑。
ps:
非常感谢li1394268487再次给我投了粉红票。谢谢。
感谢大家的努力,这本书终于达到300个收藏了。
兑现诺言,今天四更。上午两更,下午争取一更,晚上争取第四更。
下一个目标150订阅,现在是103.
加油。





蕙质春兰 第一百七十二章 银票
鲁尚义回到家里,迫不及待的和夫人说了今天的见闻,不住的夸赞文蕙和明珠的聪明,能干。他夫人说:“老爷这回是知道我们家的姑娘和陈姑娘之间的差距了吧。”
鲁尚义呵呵笑着说:“夫人说的是啊,这淑敏的教养就要靠夫人了,一定要抓紧时间教导淑敏啊,要不过两年嫁人了,可就麻烦了。”
他夫人笑呵呵的说:“这个我省的,我自己的闺女,自然是会用心的。”
鲁尚义又说:“夫人,过两日就领着淑敏去蓝府看望一下陈姑娘吧。陈姑娘这么聪慧,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多让淑敏和她接触有好处。”
鲁夫人奇怪了:“老爷,陈姑娘再聪明,也是个姑娘家,怎么老爷说她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呢?”
鲁尚义抚了一下美髯,意味深长的说:“夫人难道忘记世家贵女最经常嫁到哪里吗?”
鲁夫人也是跟着丈夫见多世面的,闻言想了一下说:“老爷是说,以陈姑娘这么聪慧以后会进宫是吗?不过陈姑娘的父亲虽然是陈家的人,却不是嫡出啊。嗯,是了,就算不是嫡出也无所谓,当不了正宫,也一样是娘娘啊。对了,我们家之所以照顾着陈姑娘,是因为四皇子的嘱托。恩,难道四皇子想要夺嫡?”
鲁尚义看了夫人一眼说:“妇道人家不要说这些。你只管带着女儿过去就行了。”
鲁夫人知道夫君一向不喜欢她议论朝政,因此也赶紧打住。又说了点家务事情。
过了一天,鲁夫人就带着女儿淑敏去找文蕙和明珠了。
大家说了会子话,文蕙对鲁夫人说:“夫人,感谢您这些天对我们姐妹的照顾,家兄已经来信说,过两天就要来和我会和,到时候我们就要返程回青阳城了。为了感谢您,也是舍不得我新认识的好友淑敏姐姐,我特意备了点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
鲁夫人和淑敏再三推让,但是文蕙坚持要给,鲁夫人一看给的东西都是很精致,但是价值不是太大,给淑敏的是一个荷包,四面绣的,做工精致。还有两个精致宝石赤金花钿,两支做工细致的绢花。给鲁夫人的也是一个四面绣的荷包,只是给淑敏的是葱黄色的。给自己的是玫紫色的。除了这个还有一串碧玺石的项链。四朵珠花,四朵绢花。
这份礼物,在一般人家算是非常珍贵的了,但是作为刺史这一级的送礼。也只能算是个上等的礼物而已。想着文蕙大概是因为要走了,才送这些珍贵的礼物,就收下了。想着大不了回去也准备一份差不多的礼物送来就行了。
几个人又说了会儿话,这才道别。等到回了家,鲁夫人把这些东西都给鲁尚义看了。鲁尚义本来没有当什么,看了一眼就丢开了,他对于这些女子用的首饰头面之类的可是不感兴趣。
突然,鲁尚义脑子里一闪,想起来那天马敬仁的话。顿时蹊跷起来,拉住鲁夫人正好收拾起来东西的手说:“慢着?”
鲁夫人说:“怎么了,老爷?”
鲁尚义认真看了看这些礼物,都是很正常的礼物,慢慢的就把眼光转向了最容易忽略的荷包上去。鲁夫人看到鲁尚义的样子。也知道这份礼物有蹊跷,就说:“这个荷包不好当着陈姑娘的面打开,但是,我特意拿着的时候,装作看荷包的花样子,捏了捏荷包,没有包金银裸子这些东西,空空的,就是颜色鲜艳,绣工很好而已。”
鲁尚义皱着眉头捏了捏荷包,果然没有东西,又打开来一看,居然真的有东西,只是太薄了,只有薄薄的一张纸,所以,之前没有捏出来。鲁夫人一看真的有东西,也惊讶了,盯着看。鲁尚义打开那个纸,居然是一张银票,面额是两万两的。鲁夫人一看这么大面额的银票很是惊讶。忙又打开另外一只荷包,也有一张两万两的银票。
鲁尚义治家很严,鲁夫人一看这个情况,一顿脚说:“这个姑娘,小小年纪,有这个心眼,这可是把我害苦了。这样吧,老爷,我现在就把这个退回去,怎么都不能污了老爷的清名。”
鲁尚义闭着眼睛想的都是那天马敬仁说的话。这个马敬仁太聪明了,不愧是皇帝的奶哥哥,大概早就知道有这么一招。对了,那天,那个马敬仁好像说,得了东西让他收着,这个是他知道的了。这么说,就是告诉他,这个钱是皇帝知道的,这个马敬仁外表上是个盐商,其实是皇上在江南的密探头子。他知道就等于皇上知道。那这个钱就等于过了明路了,若是他现在退回去,必然会惹得马敬仁和皇帝不高兴。这样,还不如自己就收了呢。可是一大笔钱啊。
想到这里,鲁尚义说:“夫人,不用了,这个钱是皇上赏赐给我的。你收好了就行了。这几年你管家也辛苦了,就用这些银子买些田地,买些铺子,给淑敏的嫁妆再添厚些,给两个儿子也添置些产业。你也多买些首饰头面戴着把。”
鲁夫人彻底傻眼了:“怎么成了皇上赏赐的呢?”
鲁尚义一转身走了,一边走一边说:“妇道人家不该问的不要问。”
鲁夫人立刻就止住了,眼看着鲁尚义就要走出门了,忙又问:“老爷,那我给陈姑娘和胡姑娘回礼,怎么回啊?”
鲁尚义脚步停了一下,说:“一人给两匹上等的绸缎。”
说完就走出了门。剩下鲁夫人傻眼了:“别说这么多银子了,就是这些首饰,也不能只是回两匹绸缎啊?再说了,她们就住在蓝家,蓝家是干什么的?是绸缎商啊。哎,算了,老爷这样吩咐就这样办吧。”
鲁夫人把东西都收好。又拿起四万两银票开始盘算起怎么用这些钱置办财产的事情了。
这边鲁尚义一边走一边想,这个陈文蕙,一定是在答谢自己给她机会买抄卖的东西,才给这么多银子的。按说,陈文蕙买了二十几万两的店铺,实际价值得有四十万两了,这给自己四万两也是应该的。但是他给陈文蕙这个机会可不是为了这四万两银子,可是因为四皇子再三的嘱托,陈文蕙就是一钱银子都不给,也是应该的。可是陈文蕙就是给了。她一个小小的姑娘家,不但管家算账,投资是个好手,居然连这些官场人情都能做好,真是不可思议啊。
对了,想到官场人情,那天那个马敬仁说了一句,那个衙役怎么办事这么利索。这么看来,一定是陈文蕙也给那个衙役好处了。这个陈文蕙还真是面面俱到,世情练达啊。这个马敬仁也是个高手,不愧是密探头子,通过看了一眼册子就知道衙役办事效率和往常不一样,一定是陈文蕙使了银子了。又通过这个想到了陈文蕙也会给自己送银子的,提前把话讲明,这个是什么意思?马敬仁是皇上的人,他一个刺史可没有这么大面子让马敬仁包庇,那就是马敬仁再给另外一个人面子了,难道是四皇子,这么说,这个老谋深算的马敬仁是看好四皇子了?这个可是干系重大啊。
这个事情,自己一个人想不行,得赶紧给京城的伯父,当朝宰相鲁元初写封信。想到这里,马敬仁加快了脚步,向书房行去。
这天下午,陈文蕙和明珠就收到了鲁夫人送来的回礼。明珠看着这四匹上好的绸缎奇怪了:“这个鲁夫人啊,妹妹送给她的礼物是个上等的,她怎么就给了这几匹绸缎啊?难道不知道我们是住在绸缎商的家里吗?”
陈文蕙却笑的很开心说:“姐姐,我这个就要教你个乖了。你知道吗?我为什么要精心给鲁夫人准备哪些珍贵的礼物,甚至要为此找蓝伯父帮助?”
明珠说:“我正准备为了这个问你呢?”
陈文蕙说:“姐姐,你看,我们得到鲁大人的帮助,才能顺利的买到这些铺面和药材的,比市场价可是便宜了不少呢?而且这些在市场上都是有价无市的,是不是应该给鲁大人点好处啊?”
明珠一听就明白了,点点头说:“这么说也是,只是这样的话,我们准备的礼物又嫌太薄了啊。要知道,那个时候,我们光是给那个衙役都四百两银子呢。”
陈文蕙笑着说:“姐姐果然得了母亲的真传,一点就透啊。我们若是只是给那些东西,就太少了,但是姐姐不知道,我悄悄儿在荷包里放了四万两银票。”
明珠一听惊讶的伸伸舌头:“天啊,四万两啊,妹妹,你出手真是大方。恩,不过,对比我们赚到的差价,送这些也是应该的。”
文蕙笑着说:“姐姐,我们全部差价都在二十万两到三十万两之间,但是历朝历代,朝廷抄家的东西一概都是半价发卖,这个是有原因的。一个是因为很多人都嫌弃这个有些晦气。一个是大批量的房产,地产,首饰古董一起卖,肯定不能卖上价格,若是放在手里,今儿卖一件,明儿卖一件倒是能得个原价,但是朝廷哪里有那个耐心啊。因此都是这样,这个是不成文的规定。但是我们这些买主们,不能装糊涂,一定要给了好处给主事官员,这样以后才好再找人家办事。”
明珠这才明白。
ps:
求推荐票




蕙质春兰 第一百七十三章 点心
其实,文蕙心里还有一个原因没有和明珠讲,就是不希望因为这个事情欠四皇子的人情。文蕙相信,她不给鲁刺史钱也可以,对方会自动自觉的把人情债算到四皇子的头上,但是她没有这么做,因为人情债最难还,尤其是这种三角债。文蕙前世当白领总结的经验,一码是一码,做事情,要干净利索。这样才有后续发展。当然这个对于明珠来说还太高深了,文蕙暂时就没有和明珠说。
过了两天,陈文麟回来了。文蕙心疼的发现,二哥变得黑了,瘦了,很可能是海边的阳光太强烈了。但是陈文麟精神却很好,兴高采烈的,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单独去办事,又办的是一件大事。
陈文麟对于陈文蕙是很信服的,等到晚间无人的时候,找到文蕙,和她秘密的说了,找海港的事情。
这一次,陈文麟走访了海边好几个天然的港口,当然是在向导的带领下找的。最后确定了三个地方。一一在地图上标了出来。然后解释给妹妹听。听完陈文麟的解释,再对比一下地图,陈文蕙依稀觉得陈文麟选的地方,一个是在前世的宁波,一个是在前世的连云港,一个应该就是在前世的上海了。
想到这里,陈文蕙不由的想起前世上海的繁华,这个国际大都市的魅力。陈文蕙想也没想就说:“我觉得这个华亭县很好。”
陈文麟面色古怪的看着妹妹。
陈文蕙不由得瞪大眼睛说:“怎么了?二哥,怎么这么看我?”
陈文麟说:“妹妹,你可知道,这个华亭县虽然现在是个小县城,而那两个都是府城了。可是这个华亭县以前可是鼎鼎大名的,这个华亭县是前朝光烈皇帝亲自圈定的出海港口,而且设置县也是光烈皇帝设置的,光烈皇帝甚至修建了码头,现在还能使用呢。”
文蕙神色一滞,心想这个光烈皇帝还真是个典型的穿越同仁啊。不建个上海就不罢休啊。当然,貌似自己也有建设上海的想法,大概是从那个地方来的人都忘不了北上广深吧。
文蕙说:“我就是这么一说,当不得什么的。我都没有去过海边,哪里能知道哪个港口好啊?这些其实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事情,自然有四皇子,家族,公主来决定。”
陈文麟一想也是就放在一边了。陈文蕙接着说:“二哥,我在这的这些天给家里买了些铺子,别的土地什么的没有买。我觉得还是铺子在苏州赚钱。我们是不是该回家了。出来了这么长时间。我都想父亲,母亲了。”
陈文麟笑起来,自己的妹妹虽然绝世聪明,但毕竟是个十岁的孩子。当然会想父母的。就说:“那我们就赶紧回家吧。反正该办的事情都办完了,我回家见了父母亲一面还要赶紧赶到京城去呢。”
陈文蕙点点头说:“是啊,你要把情况和四皇子他们说说的。对了,我想起来了,正好你回来了,你还记得那个皇帝的奶哥哥马敬仁吧?我碰到他了,他前天给我下了个帖子,请我和明珠姐姐一起去他在扬州的园子逛一逛。正好你回来了,我们就一起去逛逛吧。然后就从扬州回家。怎么样?”
陈文麟奇怪文蕙怎么会得到马敬仁的邀请,文蕙就把那天的情形说了一遍。陈文麟说:“我明白了,这个马敬仁是个人精啊,大概一眼就看明白妹妹的聪慧了,想着妹妹将来可能会成为皇家的人。因此现在就提前结交。对了,妹妹,我正要问你呢。我看出赵崇义对你有爱慕之意,虽然你是个姑娘家,这些话不应该对你说,但是,我想你素来有主见,还是要和你说说,然后看你的意思?”
这个陈文蕙倒是没有意外,毕竟那天临别之前,赵崇义可是专程跑去向她表白了。文蕙就大方的说:“二哥,他们走之前,那个笨蛋赵崇义向我说了,我就和他说了,我现在太小了,不适合他,也不适合谈这一类的事情。”
陈文麟大喜说:“太好了,我一直都担心妹妹也喜欢上他呢。真是太好了。”
文蕙很是奇怪:“赵崇义不是你的好友吗?为什么你这么高兴,难道我嫁给你的好友不好吗?”
陈文麟说:“如果赵崇义的家里不是那么复杂,我一定很赞成你嫁给他。我们从小就交好,其实他和大哥更好呢,毕竟他们年龄更接近一些。那个时候,我们都是庶子,身份很尴尬,在京城经常被那些嫡子们欺负,自然就互相帮助,最后成了好朋友,包括四哥。其实论人品,我很看好义哥的。他为人实在,有才能,文才武略啊,还有,为人义气,反正就是很好。尤其和我很对脾气。但是,他家里实在是太复杂了,那个后院叫乱啊。对了,他倒是洁身自好,从来都没有通房小妾之类的。但是他的父亲,祖父那是小妾满天飞啊,乱的很。”
文蕙羞红了脸说:“二哥,你说这个干吗?”
陈文麟也觉得这些不应该在年幼的妹妹这讲,就是一时间说秃噜嘴了。陈文麟尴尬一会儿,突然想起来一个问题,很激动的问:“妹妹,你不喜欢义哥,难道是喜欢上四哥了?天啊,这可怎么办啊?我就知道,女人都喜欢四哥那张脸,这可怎么办啊?四哥家里通房小妾都有两个,最主要的是四哥已经娶妻了,还是我们的大姐,这怎么办啊?”
陈文麟急的团团转,文蕙气的抬起手往二哥头上敲去:“你脑子里成天想的都是什么啊?谁喜欢那个妖孽啊?哪个女人喜欢他真是倒霉了,他注定不是只有一个女人的男人,我就是瞎了眼也不会喜欢他的。”
陈文麟虽然被妹妹敲了头,却高兴的抱起妹妹转了个圈,说:“太好了,太好了,我就知道我妹妹最聪明了,怎么会和一般女人一样眼光呢。果然不愧是我陈文麟的妹妹啊。”
陈文蕙被陈文麟转的头晕,落地后,气的不行说:“好了,二哥,你真是疯了吗?我们不要说这个了,我还这么小,哪里是考虑这个的时候啊?现在我们还是考虑一下去不去扬州吧。”
陈文麟这个时候心情很好,毫不犹豫的说:“去,当然去,我有这么美丽聪明的妹妹天下哪里都能去。”
陈文蕙无力的翻个白眼。
第二天,陈文麟,陈文蕙和明珠就去了扬州城。乘船一天的时间就到了。到了扬州城之后,马敬仁已经派了管家和管家娘子去了码头去接他们。
换了马家的马车,陈文蕙和明珠悄悄说话。明珠说:“妹妹,你不是说这个马敬仁是皇帝的奶哥哥吗?真是不一样啊,寻常的商人家里仆妇们,哪里有这样的,穿着绫罗绸缎不说,气度,礼仪都是没的挑,不卑不亢的,还透着一股子亲近。这才是训练有度呢。我看啊,竟然比你们府上的都要好上一点呢。”
文蕙也在认真打量,听了这个话之后,笑起来说:“姐姐,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个可是皇帝的奶哥哥,你说是几品官?再说了,这个马敬仁的母亲能奶皇帝,就肯定是宫里的,马敬仁一定也是在宫里陪着长大的,还不会训练仆人?”
明珠说:“是啊,宫里是天下法度对森严的地方了。我在京城的时候,我外祖父家里请了个教养嬷嬷,宫里出来的,教导我那个要出嫁的表姐,那叫一个严格啊?我母亲还让我跟着学呢,差点没有吓死我。还好后来回来了,要不还真逃不掉呢。”
文蕙脑海里立刻出现了容嬷嬷的经典样子,也打了个寒战。
明珠又说:“妹妹,这马家的东西真是低调中的奢华啊,这个还是你教给我的呢,你都没看出来?”
文蕙说:“怎么没有看出来?想想啊,这马家可是扬州最大的盐商,也就是大楚朝最大的盐商,这得多有钱啊?虽然,我估摸着大部分都肯定给了皇上,可是手指缝里漏一点也不是一般人家能比的啊。你看这个马车,外面看着普普通通,里面看,却原来是上等的楠木的呢。还有这马车里配备的茶点,你看着瓷盘子,这个可是汝窑的白瓷啊,还有这个点心,这个是上等的千层糕啊,做的多好啊,啊,入口即化,偏偏外皮有酥脆爽口,真是无上美味啊。我家的酒楼做菜一定是大楚朝第一的,但是这点心吗,就一般了。起码跟这个比起来差远了。”
1...6667686970...4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