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蕙质春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蕙心
皇帝的面色缓和一些。
陈贵妃又说:“皇上,老三是个聪明人,就是被那些腐儒们给带坏了,总是说什么圣王之道,臣妾就不明白了,这圣王之道就是让朝廷吃亏吗?那些百姓是要救助,可是也不能让他们就那样躺着等朝廷给吃的啊?这不是教导百姓懒惰吗?嘻嘻,皇上,这是臣妾的妇人之见,您别放在心上。”
皇帝对于这番话却很受用。又拉着陈贵妃说了好些话,这个时候,陈贵妃看到皇帝情绪变好了,就趁机说:“皇上,还有个事情要和您说,就是万昭仪和臣妾三番五次的说了三皇子的婚事。这也难怪,四皇子都大婚了许久了,这哥哥三皇子还没有定亲呢。臣妾也跟着着急,都是因为这个旱情闹的看,把三皇子的婚事都给耽误了。”
皇帝对于这个事情倒是很在乎问:“这个倒是,朕看着,老四之前也是浑浑噩噩的,可是大婚之后就变了个人,成熟了。看样子,老三要早点大婚才好。”
陈贵妃说:“可是,皇上,现在三皇子还在赈灾呢?短时间内估摸着还是回不来啊?”
皇帝说:“这没什么,他在不在都一个样,这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有他什么事情啊?爱妃去相看一下,哪家的姑娘好,找一个贤惠能干的,朕给定下了,交给礼部去弄就是了。那些繁文缛节的很费时间,等他们弄好了,老三也该回来了,正好大婚。”
陈贵妃面露难色说:“皇上,不是臣妾偷懒,只是这三皇子有他生母万昭仪在呢,哪里轮到臣妾挑媳妇啊?”
皇帝说:“万氏办事情不靠谱,自己教养都不行,哪里会挑媳妇啊?这种事情,还是爱妃这种大宅门里出来的,才行啊。”
陈贵妃又说:“可就算是万昭仪不用管,还不是有皇后娘娘在的吗?皇后娘娘毕竟是嫡母。”
皇帝这下子看出来了,陈贵妃就是不想趟这个浑水。想想也是,陈贵妃自己没有皇子,怎么给别人挑媳妇啊。就点点头说:“好吧,就让皇后给他挑一个,我让来庆去传旨去。”
陈贵妃又和皇帝说了会子闲话,皇上很开心的同意了削减宫内开支的事情,并且发了旨意到各宫去。陈贵妃才告辞而去。
陈贵妃走了,皇帝的心情也给陈贵妃说好了,很有兴致的让来庆带着去后花园逛逛。
来庆看到一会儿功夫,陈贵妃就把皇帝哄好了,不禁佩服起陈贵妃的本事来。从此以后对于陈贵妃更敬重了。有什么事情都找陈贵妃商议,陈贵妃大方端庄,聪明大气,总是能给来庆很好的主意,来庆越来越依赖陈贵妃,两个人结成了联盟。
ps:
其实最害怕起名字,两个字的名字太难取了,只好用了两个字以上的名字。
求支持,求各种鼓励。





蕙质春兰 第一百六十七章 挑媳妇
过了几天,万昭仪就在宫里大发脾气:“怎么着,我的儿子,我自己还不能挑媳妇了?让皇后那个贱人给我挑儿媳妇,这能给我挑好的吗?肯定给我整一个不好的,让我的皇儿得不到任何妻族的助力她才甘心。”
万昭仪的大宫女画眉说:“娘娘息怒啊,这个可是皇上的旨意,我们可不能在这个时候说什么啊?”
万昭仪火冒三丈说:“哼,我能不知道他们打着什么主意,这是趁着我的皇儿不在京城,他们好摆布我们呢。不行,我要去找皇上。”
画眉大惊,赶紧跪下,说:“万万不可啊,这要是去找皇上了,皇上肯定会处罚娘娘的。”
万昭仪一向蛮横惯了,一点都没有搭理画眉,颈直走了出去。
画眉气急败坏,只能一咬牙跟了出去。
万昭仪到了皇帝的乾清宫,找皇帝大闹了一场,把皇帝气了个仰倒,最后,皇帝大发雷霆,下令把万昭仪拉出去,关在她自己的寝宫里再次禁足。
皇后的凤仪宫里,皇后很是高兴:“哼,这下子老三虽然出门赈灾去了,得了个大脸,可是婚事却落到了我的手里。这下子,看本宫一定给老三找一个非常合适的王妃不可。”
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一旁的大宫女春喜笑嘻嘻的说:“娘娘,这下子,我们应该给三皇子找一个绝色,而且还是投三皇子所好的,找一个书香门第的姑娘,这不正是符合皇上要求的贤良淑德吗?最主要要漂亮,这样就没有人说娘娘偏心了。万昭仪要说什么,娘娘大可以说,给三皇子找的王妃可是所有王妃里头最美丽的,还想要什么样的?难道要天上的仙子吗?“
这个话,说道 皇后高兴起来:“对,就要这样。春喜,你这个主意好,本宫这回要让三皇子吃个瘪,还得称颂本宫这个嫡母贤德。你这就去,一定找一个最美丽的。“
春喜忙答应了。
不到三天,春喜就找到一个六品小京官的女儿,长的是天香国色,比当年的万昭仪还要美艳几分。
皇后忙忙的下了旨意让这个姑娘进宫来,一看之下皇后非常满意,这个姑娘出身小门户。除了相貌漂亮之外。一点都拿不出手。缩手缩脚的,十分畏惧,害怕的连个话都说不清楚了,越是这样。皇后越是满意,给了这个姑娘一点赏赐,就去找皇上复命去了。
和皇上说的时候,特意强调,姑娘的容貌是自己见过的最美丽的了,并且花了好长时间形容姑娘的美貌如何惊人。而且出身书香门第,很温柔,很娴静。用了一大堆美好的词语。
皇上很高兴,又有些怀疑皇后怎么这一回这么贤惠。派了个人去看了这个姑娘,回来后果然说确实是美丽的惊人。这下子皇上开心了,心里想着,皇后毕竟是皇后,是国母。在这个事情上还是得体的。就下旨准了这个婚事。
圣旨一下,天下皆知,礼部忙就开始准备了。
这个时候,奸计得逞的皇后,乘胜追击,又向皇上禀告要给太子纳几个良娣。皇上心情很好,立刻就准了,命令礼部也去准备。
皇后趁机给太子选了四个良娣,一个就是陈文鸳了,还有三个一个是李家的嫡女,一个是白家的嫡女,一个是王家的嫡女。
消息一传到钟粹宫,贵妃就气坏了,说:“哼,皇后真是不消停啊,看着我们陈家扶持四皇子,她就给太子娶良娣,争取李家,王家和白家的支持。哼,我得给她添点睹。”
说完就去找了皇帝,又说了节约的话题。这个是皇帝最喜欢听的,立刻就准了贵妃的建议。
这样,贵妃就顺理成章的给三皇子的婚礼精简了,给太子娶良娣的也给精简了。这还不说,还特意给皇后宫里,还有宫妃们的宫里用度都减了一半。当然为了表示公正,她带头给自己的减了一大半,比皇后减得还多。这样一来,本来宫里有许多人都打算去找皇帝告状的,一看这个架势,只好偃旗息鼓了。
一下子宫里的日常开支就降下来许多,皇帝很是高兴,还特意表扬的陈贵妃,一旁的万昭仪和皇后恨的牙痒痒。
三皇子正在忙着赈灾呢,突然听到自己的婚事定了下来,居然是个六品小官的,气坏了,但是他身边的那些大儒们却很高兴,因为这个姑娘是个读书人家的姑娘,最是符合大儒们的心思。都纷纷恭喜三皇子,三皇子有气不能发,险些憋出内伤来。好在听说这个姑娘是个绝色,还让三皇子心里舒服了一些。
晋郡王府,郡王妃陈文凤和心腹丫鬟玉李,红杏说着话:“这三皇子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玉李说:“王妃,我听说这个未来的三皇子妃长的非常好看,比当年的万贵妃还要美丽啊,真是冠绝京城。”
陈文凤笑笑:“当王妃光是美貌可是不够的。”
玉李笑着说:“那是当然了,这王妃中,有几个像我们王妃这样啊,又美丽,又能干,贤良淑德,真是头一份儿。”
陈文凤笑了:“你这个死丫头,还拿我取笑了,真是该让嬷嬷管教管教了。”
玉李伸伸小舌头说:“王妃您可别叫嬷嬷,我最怕她了,动不动就是宫规的,吓死人。不过,我说的都是真的。这个三皇子妃虽然长的最美丽,可是家族就不行了,父亲不过是个六品的小京官。而且,听说,这个三皇子妃居然还不识字。”
这下子陈文凤奇怪了:“怎么可能,皇家的媳妇,怎么可能有不识字的?”
玉李说:“真的,我听说这个三皇子妃她父亲是个腐儒,信奉儒生那些规矩,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不让女儿认字。”
陈文凤目瞪口呆:“这还真是我们大楚朝头一份啊,居然还有不识字的王妃。皇后这一招真是狠毒啊,看着是很贤惠的找了个书香门第,容貌第一的王妃。其实却是个笑话,一点都不能给三皇子提供助力,还带着三皇子成了笑柄。这以后我们宴会的时候,妯娌们都坐在一起,这个不识字的还不闹笑话?”
玉李嘻嘻笑起来:“可不是吗?”
陈文凤想了想说:“我和姑姑比,还是差远了,你看人家的手段,不用自己,接着皇后的手就为王爷把三皇子的威胁给解决掉了,真是高明啊。”
这下子红杏和玉李才想明白。是啊。这三皇子还想争皇位呢。皇上能让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女人当未来的皇后母仪天下吗?这不就是否定了三皇子的机会吗?当然这样最好。因为对于自己家的王爷好啊,又解决掉一个对手。
陈文凤笑着说:“可怜的三皇子,还在东边辛辛苦苦的赈灾呢,哪里知道就算他表现的再好。万民伞再多,可是王妃不行,就白干了。姑姑真是高深莫测啊。”
玉李又说:“可是太子那边又要娶太子良娣了。这一回不但有二姑娘,还有李家,王家,白家的嫡女呢。”
陈文凤皱着眉头说:“哼,这个倒是不好办。只能见机行事了。要是让太子通过这些良娣们得到她们家族的助力,太子的势力就大涨,我们王爷可就跟三皇子一样了。”
玉李和红杏都着急起来。这个时候红杏说:“王妃。我看,我们应该趁着二姑娘还没有出门子,找二姑娘帮帮忙,想法子让太子的后院不安宁,让那些嫡出的姑娘们都成不了太子的助力不就行了吗?”
陈文凤心中一动:“是啊。红杏说的对,文鸳吃了陈家这么多年饭,也该为陈家出点力了。前一段蔡姨娘的死让文鸳消停了这么久,看来吓的也够了,是时候进行安抚了。”
想了想陈文凤对红杏说:“我那个母亲是个拎不清的,看着蔡姨娘没了,一定不会给文鸳准备什么嫁妆的。她本来就是庶女,是四个良娣中间出身最低的,要是嫁妆再少,更没有地位了。我作为她的姐姐,又是王妃,自然要帮助一下,添妆了。”
红杏会意。陈文凤又说:“红杏,你把库房的册子拿来,我看看,怎么样给文鸳添置几样好看,大方,得体的好东西,这个可是脸面啊。”
红杏忙起身去拿册子了。
陈文凤又对玉李说:“玉李,你要想法子和文鸳的大丫鬟翠竹,紫玫打好关系,去把那些小首饰拿来,给她们点甜头,要让她们为你所用。”
玉李想想说:“王妃,我记得翠竹和紫玫都是家生子,我们想个法子把她们的老子娘给讨了来不就好吗?他们在府里过的也不如意,能来我们王府不定怎么高兴呢。”
陈文凤说:“嗯,你的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吧。想来几个下人,祖母还是给我面子的。”
没两天,陈文凤就回陈府去了,先是和祖母李氏说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话,然后和自己的母亲也说了一会儿话,然后去了妹妹文鸳的房里,亲切的拉着说话。
文鸳本来已经吓破了胆子,这一看姐姐对自己这么好,不但人亲切,还给自己很多好东西,有上等的头面首饰,有很多上等的绸缎,说是给自己添妆,顿时感动万分。之前的不快全忘记了,只想着以后嫁到太子府以后,同在皇家的姐姐就是自己的靠山了。
陈文凤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满意的离去了,走了以后还带着几个仆人,这个是小事,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毕竟,出嫁的姑娘回娘家讨几个下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ps:
真是高兴,还有8个收藏就到达三百了,到时候就四更。
求推荐,求收藏,求粉红,求订阅,求鼓励。




蕙质春兰 第一百六十八章 贤臣
京城里风云密布,刘演一行人已经到达苏州的省会苏州城了。苏州城大概是天下除了京城之外最富饶的地方了,虽然有旱灾的影响,但是苏州城并没有因此减少什么,一样是繁华的很。
陈文蕙来到这个世界后,还没有见过这么繁华的城市呢,街上的店铺大多很考究,繁华的街道很多,卖什么的都有,酒楼更是一座接着一座。
陈文蕙等人住下后,明珠和文蕙就和胡氏一起逛街去了,当然是在护卫的陪伴下去的。
刘演他们则集体去了刺史衙门,宣读圣旨去了。宣读完圣旨,刘演和刺史鲁尚义接触一下。出乎刘演他们意料之外的是,鲁尚义对于他们毕恭毕敬,很合乎礼仪规范,倒是整的刘演他们不太适应了。
赵崇义本想着立刻出发去抄家斩首,干恶事呢,毕竟这已经这么长时间了,那些人早就该转移财产了,但是本着早一刻去就能多捞点钱给灾民的心思,赵崇义还是想着早点去的。
结果,刺史鲁尚义告诉他们,不用着急,因为要抄家斩首的人,他一上任就派了官兵给围住了,水泄不通,大概他们也没有什么机会转移财产了。
听到这里倒是让大家都很意外。这样赵崇义就不急着去了,他还想着要早点拜会地头蛇马敬仁呢。
接着说到了赈灾的事宜,第一是要给灾区开设粥棚的事情,第二是开设免费医疗点的事情,第三是以工代赈的事情。结果,鲁尚义再一次让他们惊讶了。因为鲁尚义很能干,在他们来之前十几天以前,灾区的粥棚就已经开了,免费的医疗点也设立了,这剩下的就是以工代赈的事情了。
他们还是头一次碰到这么有作为的官吏,因此都有些短暂的不适应。接着本来以为会有一场难以避免的盛大宴会,结果也没有。鲁尚义毕恭毕敬的汇报完工作就请他们去驿站休息了,晚饭当然是在驿站自己解决。当然驿站也是官府的一个分支机构,这里面的饭菜是免费的,但是鲁尚义的做法让他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赵崇义没管这些,忙忙的去联络马敬仁去了,正好马敬仁正在苏州城,两个人见面去了。
晚上赵崇义油光满面的回到了刘演的客房,发现大家都聚在一起等着他呢。
他就笑嘻嘻的说:“你们都在为今天的蹊跷事情奇怪吧。我告诉你们,地头蛇马敬仁告诉我的,这个鲁尚义上任已经有十几天了。办事雷厉风行。短短时间就已经开粮仓。赈灾,减免苛捐杂税,抚慰百姓,并且把那些要抄家的人的宅子围住。包括那三个盐商的住宅。马敬仁说,别的不说,就拿三个盐商大概都能抄家抄的盆满钵满。”
刘演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陈文蕙说:“今天我和姐姐,胡姨一起逛街,发现百姓们谈论最多的就是这个新任刺史,都说这个刺史是个好官,大概成绩也就是义哥说的那些,还有一样,他还抽空重新审理了监狱中的犯人。发现了很多冤案,都已经把人放出去了。但是因为历任的苏州刺史都是贪污腐败的,所以监狱里堆满了人,一时间审理不完,但是大家都看到了希望。因为刺史这才上任几天啊,又忙着赈灾,等腾出手一定能把冤枉的人都放出来。大家都叫他鲁青天呢。”
柳敬原说:“你看,我们一路上遇到这么多贪官污吏,遇到这么多祸害百姓的人都很容易就解决了,现在碰上了个贤臣,反而不适应了。”
明珠说:“我母亲说了,照这样看,本地已经有免费医疗了,我们的人手和药材就不用浪费在这里了,她还想着抓紧时间回去湖州呢,那里的人手和药材都不够呢。”
刘演说:“这样,我们就不要留太多人在这里了,就让一部分人和胡淑人一起回去湖州也好,去河阳也好。”
陈文蕙说:“那我也跟着回去了?”
刘演突然说:“虽然鲁尚义把赈灾的工作都做了,但是以工代赈的还没有做呢,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进行吧。文蕙你对于这方面懂得一些,还是留下来帮助蓝家的人吧。”
陈文蕙想想也是,既然来了就多少做一点事情也好。
刘演又说:“阿义还是照计划进行去干活去。我和阿原要和鲁尚义走访一遍,看看鲁尚义具体做的怎么样。这也是钦差的职责。麟弟去海边几个州看看,找哪个地方发展海贸,等回京的时候这个事情就要着手处理了。”
这样一分派大家都点点头。陈文蕙突然觉得这个刘演不只是长的好看,也还是很有才能的。刚刚来德庆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什么都等着自己父女谋划,现在已经可以分派大家行事,隐隐有大将之风。真是天资好啊。
赵崇义突然又说:“老四,马敬仁想见见你。”
刘演点点头说:“我早就想拜见他了。若是在京城,我一个不得宠的皇子还没机会见他呢。”
就这样,大家按照分派好的工作进行起来。胡氏走了,本来要带着明珠一起走的,文蕙非要拉着明珠做个伴,等了一天蓝尚翰带着弟弟,儿子,蓝彩玉夫妻也来了,明珠一看蓝彩玉也回来了,就更不想走了。胡氏想着自己的女儿从小儿就辛苦,难得玩几天,就由着她去吧。就同意了,带着医院的人走了。
柳敬原最是高兴了,本来想着胡氏走了,明珠自然会走的,心上人走了,心里难免发苦,甚至人还没有走,相思之情就已经开始了。现在突然知道胡氏走,明珠却和文蕙一起留下,自然是喜出望外。
这样,一行人除了陈文麟和赵崇义之外一起都去了那几个受灾比较重的地方。刘演和柳敬原是跟着鲁尚义看赈灾情况的,陈文蕙和明珠则和蓝尚翰联合当地的小丝绸商人,商议着一起做棉纺织的生意,当然蓝尚翰趁机招募了大量的熟手织工,这就起到了以工代赈的效果。
在他们谈判的时候,赵崇义不时有好消息到来。鲁尚义的工作做的真的是好,那些要抄家的官员商人家里真的是没有少什么东西。当然这么长的时间,多少肯定要少一点的,但是哪一点和总量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啊。
苏州是天下最富有的地方,这里的商人和官员也比河阳州的富裕太多了。而且这里的商人和官员的家产普遍的特点是金银珠玉,粮食居多,田地反而不是太多。不像是河阳州的抄家行动,得到的最多的是田地。这些就比较难处理,因为田地不能直接拿去赈灾,还要卖出去,而且,在灾年里面,田地的价格降到了最低。
苏州的官员和富商们最多的是钱财,粮食和店铺,因为苏州的经济太发达了,做生意的比比皆是,大家对于土地反而没有那么热衷。
所以,赵崇义抄家得来的真是太丰富了,尤其是三个盐商的家产,估摸着,就算是不以工代赈,这些也是够赈灾用的。大概能养活灾民们一两年的。嗯,可能还要有剩余。这个是柳敬原估算的。
这么一来,赈灾就太容易了,有足够的钱粮,官府就容易做了。刘演的巡视工作也很愉快,因为鲁尚义太能干了,做的很细致周到,让刘演很是轻松。
蓝尚翰幸好带着陈文蕙和这些商人们谈判。陈文蕙前世就是大公司的高管,这谈判手段是层出不穷,有着花样繁多的合作方式,比如,技术入股,工人入股,银子入股,还有很多,让这些相对老实的古代商人眼花缭乱,纷纷败下阵来,乖乖的纳入了蓝家的旗下。当然,蓝家也付出了很多银子。幸好带着蓝家的女婿王志城,有着银行当后盾,蓝家财大气粗,很顺利的完成了这些先期工作。
陈文蕙才不耐烦后续跟进呢,这些自然又蓝家的人来做。陈文蕙最多的还是和两个好友一起逛街欣赏苏州的风貌。
这样不几天就完成了工作,只是陈文麟还没有回来。这中间刘演秘密的见了马敬仁,具体谈了什么,刘演没有说。大家也很知趣的没有问。
这天,回到苏州城,刘演说:“本来应该等一下麟弟的,麟弟来信说要多待一段时间,干脆我们就回德庆吧。”
这个时候陈文蕙说:“四皇子要回德庆无非是要送我和明珠姐姐回去,其实大可不必,我和明珠姐姐还要住几日,难得来一趟苏州城,我们还要多逛逛。还能等着二哥。四皇子时间紧迫,干脆就由这里抓紧时间上京复命吧。”
刘演一想也是,就留下一队护卫保护她们,还特意和鲁尚义打了招呼,这才带着柳敬原和赵崇义回去。赵崇义还借口要处理抄家的后续事宜,比如物品的拍卖等,要多住几天,可惜这个事情被刘演否决了,理由是这个鲁尚义这么能干,这些简单的后续事宜就不用再管了,还是赶紧回去吧。就这样直接把赵崇义拎走了。
ps:
周末了,还在下雨。
终于得到稿费了。这是不容易啊,第一次因为写网文得稿费啊,虽然只有八百元,但是很开心。
哈哈,三个整月了。




蕙质春兰 第一百六十九章 表白
临行前,柳敬原和赵崇义是各种不舍得啊。柳敬原思虑再三,特意去找了明珠。明珠正好在驿站的花园散步呢,很奇怪柳敬原来找他,看到柳敬原这吭吭哧哧的尴尬样子,已经是个大姑娘的明珠联想起这些日子大家对他们的取笑,在想想柳敬原平时对自己的态度,顿时明白过来了,明珠虽然在徐家遭遇坎坷,但是她毕竟是大儒胡知礼的外孙女,在母亲的影响下,深知这样于礼不合,就立刻羞红了脸,就忙忙的往房里回。
柳敬原一看心上人要走了,深知这一刻若是再犹豫也许就要后悔一生了,忙拉住明珠说:“明珠姑娘,慢走,我有一句话要说。”
1...6465666768...493
猜你喜欢